经济学论文:清代江汉平原垸田农业经济特性分析
【 内容 提要】本文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探讨了江汉平原垸田的一些基本 经济 特性。文章认为烷田是当地人民在长期与水争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其土地可分水田、旱地、水旱不定型耕地及湖底水田等四种;其形成则分先有成熟耕地然后围垸挡水及先围垸再垦辟成田(围湖造田)两种。垸田内的耕作制度包括水旱轮作制、单季或双季稻作、粮棉等连作混作轮作等。垸田在江汉平原总耕地中的高比例及垸内作物的相对高产使得它在地方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 键 词】清代 / 江汉平原 / 垸田 / 农业经济
【 正 文】
垸田是江汉 -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的突出方式,它在明清时期该地区的开发过程中起到过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完全可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圩田相提并论。对垸田的开发利用、垸田与农业经济 发展 的关系、垸田与水灾的关系以及垸田的利弊功过等已有人作过大量 研究 (注:参见张家炎《十年来两湖地区暨江汉平原明清经济史研究综述》,《 中国 史研究动态》 1997 年第 1 期。),然而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评价垸田,在以往的研究中则或语焉未详,或阙而不论。本文试选取江汉平原为研究地区,以垸田大致定型的清代为研究时段,对垸田的种类、垸田在总耕地中的具体比例、垸田内部的水旱比例关系、垸田内部的耕作制度以及垸田的经济地位等 问题 作初步的探讨。
一、垸田形成的原因
垸田的形成、发展与其所处的 自然 环境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类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一)江汉平原湖区地理特征的 影响
江汉平原在战国 时尚 是犀兕虎豹出没、鱼鳖虾蟹游弋的湖沼泽国。长江自西徂东、汉水由北向南在此汇聚,它们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此不断沉降聚集,形成大小不等的陆上三角洲。日积月累,这些陆上三角洲不断合并,形成典型的内河冲积平原。平原上除有长江、汉水两大河流外,其他较大的河流还有东荆河、内荆河、沮漳河和汉北河等。这些河流两岸因年复一年的河流自然泛滥,泥沙淤积形成较高亢的地势,其间较低洼的地方则淤积成田。两岸人民筑堤堵水之后淤积更甚,故长江、汉水大堤之外的洲滩地势高亢(地面高程达 38 至 40 米,而堤内的平原一般比堤外洲滩地低约 3 至 6 米),江河之间的平原腹地及平原外围岗地边缘地势便相对较低,积水汇聚而密布湖沼(建国初期尚有湖泊面积 1250 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 1/6 ),地面高程多在 25 至 30 米以内甚至更低。(注:《湖北农业地理》编写组:《湖北农业地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80 页。)单从地理角度 分析 ,要在这些地方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即非筑堤围垸不可,垸田在江汉平原也正是由江河两岸的高亢地带逐渐向中间低洼湖区推进。
(二)政府垦殖政策的作用
迄止唐代,江汉平原的众多湖泊并未遭到围垦,一直发挥着其正常调节洪水蓄泄的功能,所以史籍上的水灾记载也很少。南宋偏安后,江汉平原曾是抗击北方势力的前沿阵地,政府在这里兴办屯垦,开始将湖渚拓殖为农田,这是垸田大规模垦辟的先声。真正大规模筑堤围垸则是入明以后的事(注: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74-375 页。), " 明兴,江汉既平,民稍垦田修堤 " (注:嘉靖《沔阳州志》卷八《河防志》。)。明政府不仅令民自耕,也督促地方官为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如筑修万城堤(注:此堤乃今荆江大堤的前身,系整个江汉平原的屏障,它的存毁直接关系着垸田的兴废。)等。
清王朝为建立伊始解决财政困难也积极鼓励开垦湖荒,还要求有能力者提供耕牛、种子、资金,并以此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如康熙十三年(公元 1674 年)清政府谕令汉阳、荆州、安陆等府知府督率平原各县官吏加紧兴修堤防,三十九年(公元 1700 年)又规定岁修时限和惩罚措施。(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三一《工部》《水利·各省江防》,中华书局 1991 年影印本,第 688 页。)因而至清中后期, " 昔以湖名者,大半已变桑田,丈量起科,输赋朝廷 " (注:同治《楚北水利堤防纪要》卷二。)。围垸此时已达到高峰并基本趋于饱和。(注:张国雄:《江汉平原垸田的特征及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农业考古》 1989 年第 1 、 2 期。如在明代几乎没有垸田的枝江县到清代也筑起了二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围垸(据同治《枝江县志》卷三《地理志》下《堤防》载该县共有大小 24 垸,其所附挽筑朝代分别是隆庆 1 垸、康熙 3 垸、雍正 3 垸、乾隆 12 垸、嘉庆 4 垸、道光 1 垸)。)
(三)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
垸田是人口增长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土地拓展的必然结果。江汉平原的人口从明代的一百多万增加到清中期的一千多万,(注: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的移民及其阶段性人口增长》,《中国 社会 经济史研究》 1992 年第 1 期。)不到四百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了许多倍。在农业生产技术并无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在原有的土地上要养活几倍以上的人口是不可想像的,主要的解决办法便是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面积,而江汉平原的最大宗荒地便是湖荒( 20 世纪末当地仍有超过百万亩的湖荒待垦(注:荆州地区农业局:《荆州地区 2000 年种植业发展战略》(打印稿), 1987 年,第 8 页。)。垸田垦辟与人口增长又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明清江汉平原曾有大量外省移民迁入,他们迁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地存在可以大量开垦的湖荒,而湖荒的开垦又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增长了的人口又去开垦更多的荒地,如此循环发展便促进垸田的不断垦辟。
二、垸田的形成与结构
(一)垸田的围垦方式
虽说垸田系由筑堤挡水而成,但如何围垦也因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简括言之可分截河与围湖两种。其中截河又可分两种,一是围垦因人为堵塞长江、汉水的分流穴口而形成的废弃河道;一是围垦逐年淤塞的河港,从面积上讲此种围垸比前一种要多,在大堤外洲滩上兴修的滩垸亦属此类。围湖也分两种,一是筑堤保护滨湖地区已有的田地(又分初围、再围);一是筑堤围湖涸水为田,此种垸田多但形成时间要长,(注:截河与围湖的分法详见梅莉、张国雄、晏昌贵《两湖平原开发探源》,江西 教育 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8-100 页。)因其间有一个慢慢熟化土壤的过程,所以 " 竭湖水造田,未成垸者始则业藕,久乃成田,在在有之 " (注:同治《楚北水利堤防纪要》卷二。)。清后期规模大、危害重、屡禁不止的私垸的围筑方式就多属于此类: " 始则于岸脚湖心多方截流以成淤,继则借水粮鱼课四围筑堤以成垸。 " (注:光绪《荆州万城堤志》卷八《私堤》上。)不同地理位置围垦方式不同,从中获取的收益也不同, " 高田为堤垸,下田为沮沼,高田多收籽粒,下田亦收菱芡凫雁鱼虾之利 " (注:同治《汉川县志》卷九《堤坊》。)。
(二)垸田的结构
广义的垸田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有成熟耕地然后围垸挡水而成,如荆州 " 民间于田亩周围筑堤以御水患,名曰院俗作垸 " (注:光绪《荆州府志》卷二《堤防志四》,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970 年影印本,第 201 页。),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大堤或所有支堤之内的耕地全系垸田,至少大部分算垸田,比较明显的例子如直到现在当地还有许多以垸为名的自然村,如罗成垸、张成垸、马家垸、横堤垸等(散布在今石首市政府所在地周围),这些垸名在旧方志中均见著录。一种是先围垸再垦辟成田,以江边、湖边为常见,亦即后世所谓的围湖造田。荆州府康熙十八年至乾隆八年, " 渐次垦复田地湖塘一万四千二百二十二顷五十五亩四厘九分有奇 " (注:光绪《荆州府志》卷一四《经政志二·田赋》,第 137 页。),即属后者。总的来说,江汉平原许多县份 " 四乡绝无山地,均系围垸 " (注:李@①:《牧沔纪略》卷下《钱粮善后事宜》,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935 页。)。
垸有大小之分,大垸内一般包含有多个小垸,江陵县白莒垸就由十三个较小的垸组成,这些小垸与小垸之间有隔堤,其作用既可防御垸内湖水倒灌,也可防止一垸被淹数垸被淹。(注:据梅莉等《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第 89 页。)有的垸田内还存在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湖泊,如石首市罗成垸内即有黄白、山底诸湖。虽然经过沧桑巨变,现时条件下小垸之间的隔堤已不多见,那些蓄水的湖泊还有不少至今仍存,山底湖即是(当然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面积日渐缩小,只剩一个不大的水潭罢了)。
就单以围湖而成之垸田论,也存在大垸之中包小垸及旧垸新名、同垸异名的复杂情况,如监利县新兴垸即 " 九湖十三渊,三万七千田 " (注:监利县方志委员会编:《监利县志》( 1959 年),第 120 页。)。而且这种垸田往往又处在不稳定之中,有时由于水患而毁于一旦,有时则由于荆江两岸特有的崩岸而沉入江底,而在江另一边又逐渐淤积成另一块可以围垸的洲地, " 江岸河滨东坍西长变易无定 " (注:光绪《潜江县志》卷五《学校志·学田》: " 红花垸田三十亩……今崩入河。 " ),因此沿江滨湖地区的具体耕地面积数也往往 " 随时增减向无定额 " (注:同治《石首县志》卷三《民政志》。)。如果单从水利工程角度言,则任何垸田其构成都须具备垸堤(外围)、涵闸(垸堤上)与沟渠之类的排灌系统(垸内),缺一则不成垸。(注:汪家伦:《明清长江中下游圩田及其防汛工程技术》,《中国农史》 1991 年第 1 期。)
(三)垸田的比重
垸田在江汉平原总耕地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无论是古人的记载还是今人的研究都鲜有叙及(注:龚胜生曾撰文分析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但他侧重三省的总耕地分析,与本文要探讨的垸田水旱结构及垸田在一地耕地中的比例尚有差别(《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及其梯度分布研究》,《中国农史》 1994 年第 2 期)。),但个别地区垸田的面积在古籍记载中可以寻到蛛丝马迹,可以作为估测基础。这些记载反映每垸面积大小无定数,大致 " 大者上十万亩、小者几十亩 " ,也有反映垸的总面积,如 " 南岸监、沔二邑,共三百六十三垸计田十九万零一百余亩 " (注:水利电力部水管司 科技 司、水利水电 科学 研究院编:《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简称《清代洪档》,下同),中华书局 1991 年版,第 1010 页: 1884-7 [十二月初二日(朱批)彭祖贤等奏]。),这里显示每垸平均只有 1350 亩。而湖广总督汪志伊在《筹办湖北水利疏》中说全省被淹总共 " 九百零二垸,各垸大小不等,其最大者周围二、三十里,最小者周围三四里 " (注:贺长龄等编:《清经世文编》卷一一七《工政二三》,中华书局 1992 年影印本。)。若换算成亩,则大者盈万、小者几百,光绪《潜江县志》即载为大者上十万亩,小者几百亩,一般为几千亩。汉川县的情况与此相似,据乾隆志载该县有具体面积数的 36 垸平均每垸面积为 5978.7 亩。(注:乾隆《汉阳府志》卷一三《汉川县堤垸田亩》。) 20 世纪 50 年代监利县的调查表明该县共有 256 垸,总面积 2226481.5 亩,每垸平均 8697 亩,其中十万亩以上特大垸 2 个,十万亩以下万亩以上垸 49 个,万亩以下千亩以上垸 134 个,千亩以下垸 71 个。(注:监利县志编辑委员会编:《监利县志》第 2 册, 1995 年版,第 109-119 页。)
如果将汉川、监利两县不同面积垸田所占的个数作表分析(表 1 ),便可清楚地看出两地垸田均呈近似的正态分布,以几千亩者占大多数, 2 万亩左右者次之,小于千亩的垸田数目也不少,但总面积不大。因此,为减少因原始材料不全而导致的统计上的误差,也为了估算的方便,这里暂以正态分布两个峰值的加权平均近似值 5000 亩为额估算垸田在江汉平原的大致比例。(注:参见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本书编写组《长江水利史略》,水利电力出版社 1979 版,第 142 页。记载:解放前夕湖南有堤垸 990 个,面积 500 万亩,每垸平均 5050 亩。)依光绪《荆州府志》载全府共 802 垸,则面积为 4010000 亩,占同期耕地面积 5818601 亩的 68.92% 。
表 1 汉川、监利垸田大小分类略表 单位:个
总垸数 / 千亩以下 /1-2 千亩 /2-4 千亩 /4-6 千亩 /6-8 千亩 /8-10 千亩 /1-10 万亩 / 十万亩以上
汉川 36 3 7 12 4 2 3 5
监利 256 71 40 45 19 16 14 49 2
资料来源:汉川县垸田数据乾隆《汉阳府志》卷一三《汉川县堤垸田亩》;监利县垸田数据监利县志编辑委员会编《监利县志》( 1959 年)第 2 册,第 109-119 页。各种垸田的数目系笔者据原志资料分类所得。
又据光绪《监利县志》资料,该县光绪间有田 458657 亩,其中垸内有田 431961 亩,占 94.2% ;有地 527272 亩,垸内有地 333230 亩,占 63.2% (注:凡方志中田、地分列而没有作特殊说明者, " 田 " 均指水田, " 地 " 均指旱地,下同。)。共有田地 985929 亩,垸内有田地 765191 亩,占 77.6% ,其中水田绝大部分集中在垸内是该县地势低洼、怕涝必须围垸的反映。
沔阳州的情况稍有不同,据光绪《沔阳州志》载该州有垸 1363 个,而总耕地面积只有 2083007.77 亩,若以每垸 5000 亩乘之则得 6815000 亩,大大超过全部耕地面积的总和。对此,细检垸数由来不难发现,这里的垸已不单是地理单位,恐怕也是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行政村。村以垸名,则一大垸包数小垸的情况必然较多,(注:如通城大垸内有 103 垸。见《清代洪档》: 1746-8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英廉奏]: " 沔阳州城外四面俱是大水,周围筑有大堤堵御,堤内名为通城大垸,共一百零三垸。 " 第 270 页。)再则也不排除同垸异名、旧垸新名的情况存在,即使排除后两种情况,单以 1363 垸数计之,则每垸平均为 1528.3 亩,亦与今天许多自然村拥有的耕地数大致相同。
以上二县的例子如果具有代表性,则依此可以认为垸田面积在江汉平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