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浅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大增长——西藏经济结构变迁的统计分析
摘要: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 经济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工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建设终于进入蓬勃 发展的新时期。回顾 历史 , 总结 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得与失,可以更清醒地面对现实,揭示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得与失,并寻求解决这些 问题 的有效办法,以实现总量增长与结构合理化相同步。通过对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统计 分析 ,浅述结构调整与总量增长的相互促进,及其政策含义。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分析
2、扰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大力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兼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注重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1979年-199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0:28:22变为1999年32:24:44,第三产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转变为"三一二"型,传统的农牧业经济模式正在打破,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大关,比1978年增长15倍,按可比价格 计算 ,1978-1998年平均增长8.8%,其中1991年-1998年平均增长10.4%,增长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转折。
GDPX=4.41+2.27X
3、由"重重工业,轻轻工业"转变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从民主改革到1978年19年时间里,由于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偏差和体制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过于片面强调重工业的重要性,使产业结构步入严重"重型化"的轨道。1959年,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96,轻工业的长期落后和发展缓慢,导致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消费品极为医乏,当时大多数商品凭证供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等各方面关系的调整,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逐渐协调稳定起来。1959年-1998年,轻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37%,重工业年均增长1.8%,轻工业较重工业快10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由1959年的4:96转变为1999年的34:66,全区各级各类市场货源充裕,花色品种丰富,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轻工业中,医疗欢料、食品工业发展较快,其产值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8%、7%、4%;在重工业中,采掘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发展成为我区的两大工业行业,其产值分别占23.4%、19.6%,电力工业和美术制品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产值分别占9.8%和8.5%,同时木材加工、印刷北学工业等也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业内部结构不断完善,日趋合理。
5、由忽视甚至限制部分服务业转变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区较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对 金融 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所谓的"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不仅不予重视,有时还严加限制。直到1978年,在第三产业中占主要成份的仍是商业、 交通 运输及邮电通讯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发布后,第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传统行业得到了巩固和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业、 旅游 及社会服务等众多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壮大起来,第三产业的产值由1978年的1.44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9.63亿元,年均增长为18%,发展速度持续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的增长。
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意见: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有被动调整和主动调整之分,只注重总量扩张而忽视对产业结构的及时微调,往往导致大的经济被动调整,由此带来的损失更大;二是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演变要求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合,高度的计划体制难以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产业结构的良性化;三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坚持全方位的开放政策,不坚持对外开放并注重提高其质量,就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及优化。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