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未来
纵观 中国 近 现代 史,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一直处在一个剧烈的变化当中。
最早的大城市是江宁、扬州、苏州、杭州。江宁即南京,六朝古都,也是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的首府。南京始终是长江三角洲的 政治 中心和军事中心。扬州在清代中叶以前也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不让伦敦、巴黎。扬州的繁荣得益于盐商和漕运,但随着徽州盐商的消亡及运河 时代 的结束,扬州便快速地衰败下去,以致扬州人只落了个"扬虚子"的雅号。苏州、杭州作为城市起码都有千年以上的 历史 ,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杭是长江三角洲的 经济 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但20世纪初期苏杭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被长三角最东端的上海所代替。
上海的崛起
上海的崛起是近现代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历史事件。上海正式设市是1927年的事。上海之崛起,除了其江海门户、腹地广大且物产丰富的优越地理环境外,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历史因素。1.鸦片战争之后殖民性的强制开放。1842年《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凭地利之便,上海很快成为外国商品对华输出基地。1843年《虎门条约》后,英、美、法等国相继设立租界,"十里洋场"畸形繁荣。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之通航和海底电缆之铺设,押汇兴起,各国洋行在华直接投资大增。1895年《马关条约》使外商获得在华设厂权,资本输出合法化,而上海又成为各国资本输出的最大据点;2.辛亥革命使民族资本获得了较好的 发展 环境,民族产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鼓励。3.中外移民的不断"杂交",产生了包容性较强的新型都市文化。海港城市本身就是海洋文明的产物,其最大特征在于流动、开放。上海的都市化过程是一个不断由边缘走向前沿的过程。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上海人"实际是一个移民概念,移民的活力造就了大上海。
无锡、南通、常州――一兴两衰
长江三角洲近代城市化进程中除了苏扬因其地缘位置的内陆化而相对衰落之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无锡和南通、常州的一兴两衰。而其中的原因基本是制度性的因素在起作用。南通兴办 工业 早于无锡,但南通工业基本是洋务运动的一套理念。庞大的 企业 集团是一个依靠某种行政力量建立起来的垄断企业,而且负有企业办 社会 的责任。打一个比方,就像我们原来的国有企业。南通的先行优势被制度劣势所抵消,在城市发展上也被后起的无锡所赶超。无锡工业化之初虽也有外地官僚参与,但总的来看,其工业化主要得益于私人资本家群体的推动。无锡的城市发展虽然疏于规划,但主要靠工业化来推动,而且这种推动不是企业家直接投资于社会事业,而是交由政府、士绅、宗族和教会去办理。常州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也曾是与无锡不相上下的工业城市,但由于其城市功能的单一,产业结构上也是纺织业单兵突进,缺乏环境支撑和配套服务,最终未能跨越原工业化阶段,只停留在"梳篦+土布"的水平。
农村 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几乎处在停滞状态,城市格局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长三角也在稳步发展,但远离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工和循环。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的辉煌成为历史记忆,其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地位逐渐让位于东京、香港、新加坡、汉城和台北。
苏州市区的工业经济每况愈下,老苏州几乎成为脱离时代的衰败的"后院"、"孤城"。一度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长城、香雪海、孔雀、菊花等国有家电企业在机制灵活的乡镇企业面前不堪一击,"四大名旦"成为"四大负担",从而形成了经济力量单薄的老苏州拖着下属县级市"六只虎"的所谓"小马拉大车"的城乡工业倒挂格局。由于城市国有企业的无能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带动村镇建设,苏南的城市化不得不走上满天星式的分散化道路。
这种分散型的城市化道路得到了地方基层政府的响应和推动,其典型口号是"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90年代苏南地区掀起了一股"造城热"和"小城镇热"。整个苏南地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尤其是县治所在镇的城市外观得到极大改观,出现了张家港等一批新兴中小城市。
浦东的开发和苏州的复兴
改革开放后,真正改变长江三角洲城市格局的事件是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及1992年十四大之后苏州东西两个开发区的积极兴建。邓小平在珠三角的深圳特区感叹上海浦东当年未设特区是一个大失误。基于这种认识,中央政府和上海以更加宏大的气魄投入浦东开发。
浦东新区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面,面积53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3.4万。由于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老市区。经过十年开发开放,浦东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 科技 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1990年浦东开发初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60.24亿元人民币。2000年达到920.52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4447美元,是10年前的15倍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点。浦东的开发使大上海再次认识到了自己的国际性位置,并很快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树立了经济龙头的位置。
近代上海崛起后,苏州曾成为一个典型的 旅游 消费城市。上世纪90年代初,苏州东西两个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区、新加坡工业园区)建成之后,相对衰败和封闭的苏州终于借助外力重新焕发光彩。近10年间,苏州的城市发展有了很大起色。也因为苏州的开放明显快于无锡、常州,苏州与无锡、常州在短时间内拉开了距离。但即使如此,苏州也只是开发区的独自发展,尚没有对周边中小城市起到集聚和辐射作用,而苏州与上海的分工协作格局也还是未定之数。
新世纪酝酿着变化
跨入新世纪之际,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正在酝酿着一场新变化。
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上海的"十五"规划奋斗目标,除了强调"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之外,还特别强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十五"末上海要建成亚洲特大型国际城市,经济总量接近洲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水平。这一目标与国家"十五"规划中要构筑1-2个特大型国际城市以带动全国经济,以及发挥上海区域整合和辐射功能的要求相呼应。而上海2015年长期规划的目标更高:经济总量、综合竞争力、服务功能、创新能力等总体上接近或达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水平。
中国加入WTO,不仅会加速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而且也会同时加速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技术流动和人才流动。中国要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同世界进行"对话",必须要在全球经济 网络 中崛起自己的国际经济中心城。上海市作为我国沿海和沿江两条经济带的"交汇点",拥有坚实的区域基础。进一步谋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区域布局的三位一体,上海市有可能、有必要、有条件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在众多衡量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的指标项中,年资 金融 通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港口吞吐量、外汇市场日交易量、外贸进出口总额是其中最关键的五项指标。从这些指标来衡量,上海与国际大都市还有不小的距离。东京的面积只有上海1/3强,人口密度却是上海的2.8倍,人均GDP则是上海的21倍;太平洋西海岸的美国加州人口只有上海的一半,而GDP则与我国全国经济总量相当,是上海的20倍。
江苏:三圈四市五轴线
继上海之后,江苏城市化战略也有了较大的调整。
江苏省过去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自80年代以来较多地强调"离土不离乡",较多地强调小城镇的"蓄水池"作用,忽视了城镇化的集聚功能,从而未能充分预见、发掘、抓住城镇化对推动江苏经济发展的许多潜在机遇。
江苏的苏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由工业化推动的城市(镇)化趋势在加速。2000年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对全省城市发展战略做出了新的调整,突出强调大城市的作用。"着力把地区条件较优、综合实力较强、城镇基础较好的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个特大城市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通过强化南京、苏锡常、徐州三个城市圈的功能,更好地带动全省城镇的快速发展。"
江苏省"十五"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三圈四市"的基本框架。"三圈四市"战略的核心是接轨上海,同时加速与毗邻的山东、安徽、浙江等省的区域性合作。"三圈"指建设以南京、徐州、苏锡常为核心的三个都市圈;"四市"是指努力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建成大型经济强市。为此,江苏省还提出了三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各级中心城市是:一级中心城市,Ⅰ类:南京。Ⅱ类:苏州、无锡、常州、徐州、连云港。二级中心城市:南通、镇江、扬州、淮安、盐城、泰州、宿迁。三级中心城市,Ⅰ类:江阴、常熟、宜兴、新沂。Ⅱ类:其它县级市、县城。
浙江:以体制改革为推动力
长三角最南端的杭州也有大动作。从有利于发挥优势、增强中心功能出发,浙江正在考虑优化杭州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 经济 中心和国际风景 旅游 城市,要在较高起点上考虑产业 发展 ,着力培育较强的产业、技术创新功能,较强的商品和生产要素集散功能,较强的信息、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而长三角最南端的宁波,其最大优势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海岸线资源,非常有利于港口海运业和临港型 工业 的发展,建设 现代 化国际港口城市,加快确立区域功能分工优势。
浙江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以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力,消除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建立有利于城镇集聚和城镇建设的新机制。1.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消除人口城市化的体制政策障碍。2.强化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聚。3.合理分配建设用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4.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由省对县,改为市对县。5.改革城建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6.适时调整行政体制,促进中心城市发展。浙江在上述6个方面都已进行改革试点,其成功经验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递进式的城市发展进程
总结 长三角的城市化进程可以有 历史 与逻辑两个维度。从历史上看,长三角的城市发展进程有这样几个阶段:1958年上海并进了江苏10个县;上世纪80年代初,江苏、浙江地区改为市;80年代末期,县改市,兴起小城镇和县城城区建设的热潮。然而,21世纪之前,限制大城市的政策框架仍没有改变。长三角虽已无"县"无"乡",但真正的城市建成区(city?而非town)并没有多大增长,以建成区带动腹地 农村 的设想并不成功,城市功能并无实质性的提高。
从逻辑进程上看,长三角经历了一个递进式的城市发展进程,城市建设由粗放式逐步转向集约式。这一转变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小城镇建设阶段,即城镇化阶段。苏南的小城镇有历史基础,上世纪80-90年代的城镇建设改善了 企业 和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使农村面貌大大改观。但小城镇不可避免地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差、土地浪费、三产不发达及企业办 社会 等弊端。尤其在没有制度变革的情况下,小城镇建设又一次地复制了二元体制,成为制止农民进城的权宜之策。实际上,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走访,小城镇已不再是苏南青年农民的向往。以 自然 经济和手工业为依托的"镇"(苏南人俗称"街")显然容不下社会化大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了。
第二,中小城市建设阶段。以县治所在镇为基础的中小城市发展受两大趋势的推动。一个是部分农村企业的高层主管、村镇干部、务工青年农民、中小企业主及个体工商业者开始进城居住。另一个是产业集中发展的趋势加快。一般说来,在苏南县级市的市区拥有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民营开发区,这些开发区从上世纪90年代的早期开始开发建设到现在已有近10年的时间,基础设施基本上完成,优惠措施、管理制度、服务水平都比较规范,因而成为这些市的投资建设热土,外资企业和本地大型技改项目都安排在开发区。在城市整治过程中,一些市中心的企业通过与房地产公司的土地置换也纷纷搬到开发区。所以住宅建设和开发区建设的两大趋势使县级市市区形成内圈是商业区、中圈是生活办公区、外圈是工业区的城市布局,小城市日益丰满。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县县有城,城城无市"的城市空壳化 问题 已有所好转。
第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阶段。一如前文所述,中心城市的作用不可代替,由分散化走向集中化是城市化的一般 规律 。
第四,建设都市圈。都市圈的实质是由集中化再走向一体化,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 目前 ,建大都市在长三角已形成共识。传统的小城镇以步行为半径,小城市(县城)一般以自行车为半径,大城市、特大城市以汽车为半径,而都市圈则以高速路、轻轨、地铁为半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无疑,都市圈在逻辑上是城市化的最高形式。
背景
都市圈(megalopolis,又译大都市连绵带,大都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 时代 意义的概念,由法国地 理学 家戈特曼首创。上世纪50年代,他在美国东北部沿海城市考察时,注意到阿拉巴契山以东一个个大城市迅速发展,并和周围一些中小城镇组成城市集团,如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城市集团。1957年他再次到原地考察,敏锐地注意到一个新情况:从新罕布尔州到弗吉尼亚州,沿主要 交通 干线大中小城市连绵不断,城市与城市界限不清仿佛已连成一体,形成了巨大城市带。北至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的这个城市带便被称为"波士华城市带",为世界三大城市带之首。以日本东京为中心的"三湾一海"5万平平方公里工业带为世界第二大城市带。 中国 的长三角沪宁杭地区被戈特曼列为世界第三大城市带。
国内学者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 研究 推广都市经济圈的 理论 。大多数学者将都市经济圈定义为: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都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
"南京1小时都市圈"将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滁州6城市规划在内,目的是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技术流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据悉,南京已将围绕6城市的轻轨和高速公路纳入议事日程。1小时交通圈建成之后,人们将可以在一个城市居住,而在另一个城市消费。
上海提出要以"三港"(信息港、海港、航空港)?"两网"?(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为重点进行城市大交通建设,实现15分钟上网、30分钟互通、60分钟抵达的"15、30、60"目标,具体 内容 是重要工业区和集镇、交通枢纽、旅游(货物)主要集散地可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网;中心城与任一新城(县城)在30分钟可以互通;市域高速公路网上任一点都可在60分钟抵达。最终形成覆盖全市6340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并与长江三角洲其它城市相连接的高速公路 网络 。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