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分析

来源: 2017-08-22 14:25

 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西部 经济 发展 的基础  
  
产业结构升级和演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资源在各个产业的合理配置,是扩大经济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产业结构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变化,经济就可以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否则就会延误经济的发展。此外,比例关系失调的产业经济运行隐藏着大量低利用效率的资源,将使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扩张的基础。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  
  
西部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资本匮缺、劳动力和 自然 资源丰富的地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长时期走的是资源开发为主的道路。随着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这种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的传统 工业 化战略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已进入相对过剩阶段,由此,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大为减弱。  
  
有资料表明,面积占全国56%,人口占全国23%的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东部地区的40%,这种一低一高的差距还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要实现西部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东西部协调平衡发展。其产业结构必须调整和优化,必须善于从过度资源依赖中走出来,寻求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环境  
  
 1、当代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  
  
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或 时代 ,是产业结构演变的背景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时代有不同的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是一定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的综合表现。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从两条路径同时推进的,一是新兴的知识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各国都加大了对科研和开发的投入,注重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用新知识和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了提高传统产业约生产效率,近几十年来,各国都致力于把成熟化的高新技术 应用 于传统产业,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如美国运用 计算 机技术改造钢铁行业的设计和制造系统,实现了现场操作的自动化控制。日本利用信息技术和 网络 技术装备批发零售业,提高了流通业的生产率等等。  
  
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的更替周期缩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趋势告诉我们,在经济 现代 化的过程中,如果再不加快步伐,我们将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的后面。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 问题 。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全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我国正处于一个农业经济形态占有相当比重、工业经济形态还不成熟,知识经济形态在总体上初见端倪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我们要面临着农业和工业初步现代化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诸如资本技术等要素紧缺、经济结构调整的剧烈波动、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失业人口快速增长等大量经济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产业高新技术化加快、信息网络化和 社会 化普及等等后工业社会或者知识经济社会形态国家常见的现代经济现象。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新的主导产业形成受到了多重障碍,有体制的、政策的、存量结构本身的障碍。具体表现为"产业集中度严重偏低",资源配置分散化,社会资源难以向主导产业集中,导致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今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各种资源向未来的主导产业部门集中,这也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必然选择。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适应当代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也要与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步。特别是目前 中国 正面临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都需要大调整的新时期,在未来若干年内,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将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不应仅仅拘泥于上游产业,还应注重产业升级,积极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比较优势出发,着力构建有竞争优势的地区特色经济,以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3、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环境。  
  
首先,产业结构变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现代市场机制和现代 科技 革命的客观要求整合产业结构。  
  
其次,西部开发是在"相对过剩经济"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相对过剩时期,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市场过剩的状况也不断地向能源以及其他资源产品延伸,对以资源型产业为特征的西部经济形成极大的冲击。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整结构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扩大需求的重头戏。  
  
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商品及各类生产要素区际间流动更加自由,为西部开发,利用区外要素提供了机遇。各地区比较优势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是自身要素禀赋、技术经济、规模经济条件以及制度环境优劣的真实反映。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强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难以形成以及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基本表明了市场经济环境下,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技术变革和资本形成等要素分布上存在严重不足。而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也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在逐步削弱。  
  
必须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才能为西部稀缺要素的流入创造条件。在西部塑造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生活质量较高的地区形象,对于吸引外部 企业 落户西部是十分重要的。  
  
 4、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陆续采取一系列具体运行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由于政策过于分散化,导致了产业集中度的偏低。一方面,国有企业结构不合理,分布分散,政府在支持力度上往往是面面俱到,难以实现集中。另一方面,受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 影响 ,对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政策支持不集中,导致主导产业的投资达不到最佳规模。此外,产业促进政策与体制改革配合不佳,使产业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使产业政策发挥显著作用,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微观经济体制――企业制度与之相配合。而我国的微观基础在体制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明显不足。产业扩张和收缩都受到部门和地方行政体制的约束,难以提据市场原则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有效组合。  
  
目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和东部省区到西部投资的优惠政策,西部各省区地方政府也纷纷对过去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积极地对政策环境进行优化,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一些外资企业也纷纷表现出对百部开发的浓厚兴趣,东部各地也正在积极酝酿并筹措参与西部开发,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营造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当前甚至在相当一个对期内都将面临一些重大矛盾和问题,要实现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建立新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真正的实业家看重的不只是投资的优惠政策,因为优惠政策都是阶段性,实业家需要的是长期的投资环境。大开发中西部地区政府的主要任务应是搞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在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建设一批对开发西部地区有关键意义的工程,着眼于提高自我开发能力,建立良性开发机制,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伪条件。  
  
 1、观念创新。一是要有开放的发展观念,把西部开发放在世界范围来考虑,把西部开发推向国际。在此基础上解放思想,把发展的视野拓宽到改善投资环境、重塑发展新机制上来,敢于和善于运用一切先进的思维方式、管理经验、投融资政策。  
  
二是要有自力更生的发展观念。一方面要积极构筑一个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的高地,促进西部地区的开放开发;另一方面要重视培育西部地区自身的"造血机能"和市场竞争力,避免激励不足和过度的依赖倾向。当前对于西部各省最重要的不只是优惠政策,而是要创造性地 研究 运用好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这些政策是近期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指挥棒",各地应当结合自己的条件寻找实际与政策问的定位。  
  
三是要有可持续发展观念。随着环境和生态保护为主要 内容 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未来的产业发展也必须更多地考虑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和社会成本。

2、制度创新。政策与制度环境信息对于市场主体的预期有很大 影响 ,无论是竞争性项目,还是基础性项目市场都应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投资引导政策,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与制度环境优劣的信息,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善单纯基于市场过程可能产生的不良预期、从而改变市场主体的 经济 行为。制度环境的改善是解决西部地区深层次矛盾,弥补基础设施及人才不足缺陷的重要途径,制度比技术、基础设施更重要。  
  
制度是作为生产力的活动的舞台,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R?科斯指出,实际的人是"在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的。制度所制约的 社会 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形态,制度所提供的社会条件制约着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个人的生产力大部分是从所处的社会制度环境中得来的。有效制度形成和保障人们的公平竞争,成为经济 发展 的巨大推动力。制度通过规范人们的相互关系,提供人们竞争、合作的框架和规则,促进市场制度设施的创新,创造公平竞争的秩序,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从而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拓展市场,推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制度也是形成有效组织的孵化器,而有效的经济组织是技术创新、产业革命的摇篮。制度创新是整个社会生产力创新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也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  
  
 3、市场创新。首先,要开放新的投资领域,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有效途径。 目前 我国各类服务业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更多地吸引掌握先进技术的服务类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重要 内容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将是难以避免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球跨国投资的产业构成中,约有60%是服务业跨国投资,而且它在全球跨国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还在持续增加。扩大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等于潜在投资者的数量增加一倍,将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外资。其次要开放新的投资方式。目前,在全球跨国投资中,以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比例日趋增加,允许并鼓励外商以并购方式在我国投资,就是开放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新途径。  
  
其次,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拓展市场空间。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产品含有更多的可再生性智力资源,而且能够促使新兴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不断创造新的需求,有一个新的、巨大的、上升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利润空间,能开辟许多新就业门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调整西部产业结构中,一定要面向未来,实施高起点、跨越式的产业调整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把高新技术、信息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以便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主动,不再失去资源和市场。西安、重庆、成都、绵阳等地就有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基础。  
  
目前,西部整体上还处于 工业 化初期阶段,加速工业发展、尽快实现工业化仍然是发展的着力点。尤其在广大 农村 地区,传统产业还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要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具有西部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高效农业、加工业以及资源型产业。  
  
要使产业政策发挥巨大作用,必须选择战略性产业进行超前投资,即"领着市场走",而不"随着市场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对那些具有巨大潜在需求的产业进行战略性扶持上,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要实现进入和退出的双向调整,为结构调整升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大力度做好国有 企业 的"退出"和旧产业的"退出"工作,使"进入"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本。  
  
总体看来,西部地区在多数制造行业中处于比较劣势,在现有要素分布条件下,要实现相关制造产业在西部的整体优势的形成是不现实的。对于区位指向性不强的产品来说,西部地区同样可以成为其发晨的合适空间。关键是要通过信息交流与服务,寻找理想的产品和合作伙伴,引入相关人才和核心技术,实现技术革新,增加产品特色及吸引力。特别是工业中心城市,如西安、成都、重庆、昆明等是西部地区摆脱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升级和高度化的希望所在。  
  
 4、结构调整主体创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实行两个转变,一是由"国家推动型外源开发"转向"自成长型内源开发",增强西部地区的自身实力。二是由以往的"政府主导型开发"转向"企业主导型开发",把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要特别重视培育西部地区的"造血机能"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政府逐步从投资和生产领域中退出,企业逐渐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特别是那些具有生产、流通、融资、技术 研究 开发、资本经营等综合性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能够发挥企业群体优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等作用,应该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产业政策的实施必须依托于企业集团进行,培育、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既是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也是加快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按照市场竞争机制和集团发展战略的要求进行兼并、联合,可以提高结构调整效益,减少结构调整中的行政失误。大型企业集团在自身发展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能够提高产品协作关系,把大量中小企业纳入到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对生产力布局和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进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阶段,大型企业集团就成为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实现 科技 超过转化的主体。而且,在社会化分工的产业组织结构中,大型企业集团先进的 科学 技术和管理 方法 将通过产业协作链条传递到中小企业中去,从而带动一大批企业技术商品和管理素质的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具有比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战略意义,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产业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产业组织 问题 ,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竞争力必须在竞争过程中形成是基本的客观经济 规律 。所以培育产业竞争力必须首先从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开始,这是培育和增强 中国 工业竞争力的根本方向。为了培育西部地区经济的产业竞争力,必须鼓励各种类型企业的发展,鼓励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国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大、中、小型各类企业共同发展、公平竞争。通过宽松的制度环境,加快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本地市场主体的形成壮大,为来自国内外的多种所有制的投资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回报预期,吸引更多的区外市场主体加入西部大开发。并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过程,形成更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5、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基础建设,要建立大江大河中下游对上游环境生态建设的补偿机制,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投入,使西部地区的环境生态恶化得到遏止和改善,是塑造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良好环境的量要方面,也是西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