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从国民财富实质谈网络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基于国民财富实质的网络与国际贸易相关内涵阐释
(一)国民财富
绝对优势的概念源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关于国际分工的学说。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一个国家都有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斯密的上述理论又称绝对优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972)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比较成本)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并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贸易利益。也就是说,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相对较大的产品,而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比较优势相对较多的产品。这样两国之间也依然可以进行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大卫·李嘉图,2011)。按照商品移动的方向,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复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指将其他国家的商品或服务引进到本国市场销售;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其他国家市场销售。复出口贸易则是指A国的商品经过C国境内运至B国市场销售,对C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而按照贸易内容可划分为:服务贸易、加工贸易、商品贸易、一般贸易等。截止到目前,国际贸易发展模式的争论主要有两种流派:一种是绝对优势理论,另外一种是比较优势理论。
(三)网络
本文中提到的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基于TCP/IP协议展开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末席卷全球的网络风暴,将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生活的便利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
国民财富实质视角下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以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让商家能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共享,进入市场障碍越来越少,商家利用数字化的信息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成为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开始悄然兴起。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进入了国际贸易领域,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推广渠道等三个方面对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诠释。
(一)生产领域
在传统的生产领域中,生产过程可以用如下函数形式表述:Y=F(K,L)。其中变量Y代表产出,变量K代表投入到生产中的资本要素,变量L代表投入到生产中的劳动力要素。函数F表示这两个要素(K、L)在生产中的组合形式。在经典理论中,无论该函数F采用何种形式,对变量L都有隐含的约束。也就是说,投入生产的劳动力要素(L)必须是在生产场所所在地现场进行劳动的劳动力。但是这一假设在网络时代被逐渐弱化。这是因为,如果不在生产场所所在地的人员,如果可以通过一种方式,能够实现远程操纵生产场所的设备进行生产的话,那么上述生产函数中对劳动力(L)的隐含约束就可以弱化、甚至取消。计算机网络在飞速发展中,已经具备了上述功能,可以实现远程人员安全、可靠地操纵生产工具的能力,从而为国际贸易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提供技术支撑。
(二)流通领域
由于产品的生产地与产品的销售目的地并不一致。一般而言,产品生产地是有限的几个点(或者仅一点);而产品销售目的地相对于生产地来说,是无穷多个点。所以说,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资金、渠道非常有限的生产厂家,是无法解决产品流通到最终客户的流通领域的问题的,必须依靠该产业链条上的其他伙伴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上述目标。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壮大,这一局面正在发生着变化。在网络时代,流通领域正在进行一场基于网络的革命。网络的便捷性与实时性,将传统的流通领域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与提升。
(三)推广渠道
人们购买某种商品,必然是从已知的商品中挑选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品。本文所说的已知的商品,其实就是产品制造商,通过各种推广渠道对潜在客户进行告知的结果。在网络出现之前,传统的推广渠道有口口相传、纸质媒体(报纸、海报、杂志等)、电视媒体、电影媒体等。随着网络的逐渐发展壮大,网络业逐渐进入了推广渠道,并且对上述传统推广媒体进行挑战。
国民财富实质视角下网络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网络对国际贸易在生产领域方面的影响
由于网络的发展、壮大,其将传统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本地化约束逐渐减弱,甚至是取消。从而在现实的生产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的国际代工的现象。比如,传统的保安工作,原本只能由待保护对象所在地的人员负责。但是随着国际高速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海外劳工参与了此项工作。他们通过国际间传送的实施监控信息,对被监控对象进行国际间远程监控。并且对异常监控信息进行实施反馈操作,将异常结果实时反馈给待保护对象所在地管理人员。目前在国际间存在着不均衡的工资,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发达国家开展的保安工作,由于其涉及的保安人员数量较多,而且该国的人员薪酬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较高。所以将此类工作通过网络转移给其他国家开展,必然能节省该国劳动成本,同时为转移后的国家解决了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可谓实现双赢的国际贸易典范。
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面,网络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网络的推广、深化,传统的教学课堂通过网络的发展得以扩展。学员们接受教育,已经不必受到本地课堂、师资力量的约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接受国际贸易教育的学员集结在虚拟的世界中,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共同交流与探讨,从而实现了在不扩大现有实体教学规模的前提下,提升了自身的国际教育规模。
(二)网络对国际贸易在流通领域方面的影响
由于网络的发展、壮大,其将传统的流通领域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与提升。以我国大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例,传统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制造商,将其生产的文化创意产品刻录成光盘等其他媒介形式,通过其国内流通领域服务商转交给该国国际业务流通领域服务商,然后由该国际业务流通领域服务商转交给对应的某国国际业务流通领域服务商,随后再由该国国际业务流通领域服务商转交给该国国内的文化部门进行业务推广,最后由该国国内文化部门通过一系列的国内流通领域服务商才能实现文化创意产品与该国国内终端消费者的结合。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传统的流通领域链条过长,利益分割过多,造成产品制造与用户最终消费存在较长时间的延时以及生产利润被过多的中间环节分割的局面。时间延时,导致厂家开发的产品不能很好地结合用户的需求;利润分割,导致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价格与产品制造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而网络的发展与推广,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以Iphone产品的Appstore为例,文化产品生产者将其制造的产品提交到appstore上后,只要iphone和对应国家在线审核通过后,产品就可以立即与最终用户见面。并且用户在消费appstore上的某款产品时,商家(iphone公司)能够实时地了解到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流通领域中的各种弊端。
(三)网络对国际贸易在推广渠道方面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逐渐发展壮大,网络业逐渐进入了推广渠道,并且对传统推广媒体开始进行挑战。网络推广与网络营销方式,已经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世界各大著名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变成推销最新产品的快速平台。以国内著名的凡客诚品网站为例,该网站内就有世界各款最新时装的推介宣传工作,用户只要通过该网站,就可以实时掌握国内外服装领域的最新前沿信息。同时,可以通过在线订购的方式,对自己心仪的各类服装进行在线订购,从而实现了从推广到购买的整个流程。
我国利用网络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经济学诠释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网络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推广渠道三个方面。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要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必须准确定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首先,在网络这一工具的提升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在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中,处于世界较为领先或者是领先领域,以此解决我国在技术应用中的落后被动局面。我国大力推进的IPV6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在此前沿领域的深入研究,我国在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等方面的被动局面就会改变,从而实施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领先战略,实现以技术推动商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思路。
其次,还要挖掘我国制造业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优势的产业,融入国际化分工的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国际贸易带来的经济收入。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以前扮演着国际工厂、国际生产基地的角色,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的贸易支撑,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要发展网络经济,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形成后发优势减轻资源压力,同时加快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我国生产、经营、服务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以信息应用为重点利用文化传播的方式,向世界各国推广我国的文化,从而达到推广我国产品的目的。
最后,需要梳理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开展国际贸易存在明显制约的方面,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建立有利于创办国际贸易新企业的制度环境。网络时代下,国际贸易活动频繁,企业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创新步伐加快。目前我国创办国际贸易企业申报审批的制度手续繁杂、审批时间长,企业在开业和扩张业务时,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考虑哪些规制会影响其经营,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精力,这很不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清理有关企业规制和开业许可方面的政策规定,变审批制为备案制,创造有利于新企业创办的制度环境,解除企业不必要的负担,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创建一种全新的政府服务模式。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破产机制,使在竞争中失败的企业早日退出市场,为我国大力拓展国际贸易消除障碍。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