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利弊影响与对策
引言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民币的境外流通达到一定程度;第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上主要的投资工具;第三,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比重不断增加。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实力增强,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境外市场逐步扩展,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人民币在境外履行流通、支付和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由主权国家货币发展到区域货币,最终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和贸易规模,决定了未来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外贸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一、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有利影响
(一)扩大贸易规模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加强国家之间的贸易,通过输出商品、技术、资本和服务,使贸易国在其对外贸易中对人民币的依赖程度增加。
其次,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中国进出口贸易80%以上是以美元或欧元进行结算。自人民币汇改以来,到目前为止,人民币累计升值约25%。人民币的升值和美元欧元的相对贬值会使中国大量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启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时不再使用第三方国家货币,因此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外贸企业认为用美元结算不仅手续繁琐,而且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人民币结算对国内企业来说,贸易融资费用降低,汇兑成本减少,因而大大节省了财务成本,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追求技术进步和高附加值,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同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国内企业走依靠科技含量取胜的道路。另外,以人民币计价的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将带动整个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加速了我国从资源型产品出口国向高附加值制造业产品出口国的转化,使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更稳固的贸易基础。出口更多的制造业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差异化程度,都有利于人民币更多的在出口贸易中作为计价货币,从而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减少贸易摩擦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特保措施调查、反规避、反垄断、美国337调查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也越来越多。
中国遭遇到如此多的贸易摩擦,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这些商品可能成为进口国本国商品的替代品,因此这将阻碍进口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进口国实行贸易壁垒保护。二是中国出口增长迅猛,进出口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其他国家认为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这也使人民币问题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人民币升值会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因此进口国会减少需求,缓解进口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贸易保护、反倾销诉讼等贸易纠纷。
(四)改善贸易条件
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等进口产品的价格。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同时由于进口产品大部分用于复出口,而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这有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发展到中高端,改善贸易条件。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一)出口增速减慢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中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提高,造成出口产品不再具有价格优势。而且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与干预,低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甚至面临取消。劳动力及原材料的成本不断上升,出口企业丧失了原有的利润空间,利润越来越微薄,出口规模受到较大的限制,出口增速减慢。
(二)可能产生贸易逆差
人民币升值,进口国进口相同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外币,从而促使进口国选择其他出口国的商品,我国商品的出口额必然减少。同时,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对外国产品的进口数量会增加。当出口商品的数量和进口产品的数量对比过大,我国便会形成贸易逆差。如果人民币长期处于升值趋势,我国就会存在长期贸易逆差的风险,也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出口型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增加
一般而言,国内出口企业垄断程度越高,在本币升值时,企业越容易把不利变化转嫁给国外的消费者。然而如果国内出口商相互竞争激烈且市场势力很弱,这种价格转嫁能力就越弱,企业只能通过本身来消化这种本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导致退出出口市场。面对人民币升值,国内出口企业很难通过提高出口价格的方式转嫁出去,而只能自我消化本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幅度一旦超出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加之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大量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可能走向破产。
(四)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
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下降,使那些面向出口的外商投资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无利可图。导致一些在华外商企业投资转向那些货币价值比较低的国家。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外资流入减少将对我国外贸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随着周边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和产品订单有向周边国家转移的迹象,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减少部分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因此,注重生产性的出口企业就必须加快自身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大企业创新和研发的力度,转变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格局。此外,根据现阶段出口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导致的利润低下的情况,企业应注重品牌的培育,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抵御利率变动风险的能力。
(二)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由于企业的逐利性,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投资结构和外商投资的流向,使其更倾向于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
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政府应根据各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现有的工业基础,鼓励相关产业向最适宜的地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配合战略性贸易政策、优惠性的税收政策,保护和扶植幼稚产业的发展。例如,在人民币适度升值情况下,由于沿海地区加工成本升高,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项目逐步向综合环境比较好的中部地区转移的条件基本成熟。这样,既可以为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后腾出产业升级的空间,又可以避免沿海外商投资企业撤离我国市场造成巨大经济波动,还可以推动内地的工业化进程。同时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企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价格得到实质的提升。
在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区,政府应当通过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改进技术,通过引导中小企业兼并重组,企业之间组成行业协会等措施防止本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议价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但是,对于那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利润空间小的企业应尽快促进其停产转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促进贸易市场多元化
外贸企业应该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外贸发展战略。外贸企业为缓解出口压力,必须摆脱对单一贸易市场的依赖,在巩固传统外贸市场伙伴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同时,也应该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国外商品的进口需求不断增长,对于中国的外贸企业是非常好的机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的同时,要熟悉新兴出口市场的金融外贸法律法规,规避贸易摩擦,也要避免使用第三方货币带来的外汇风险,节约交易成本。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