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提面,这些面试之外的环节也很重要!
很多准备面试的考生都走进了一个误区:在提面环节,容易把“申请材料”和“现场面试”这两个环节割裂开来看待。
首先我们注意到,这两件事的发生是有先后关系的。在绝大多数院校(也有极少数反其道而行之)的提面环节,都是这样的步骤:提交申请材料 → 通过材料初筛,并邀请面试 → 进行现场面试 → 发布面试结果。
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材料的准备和考官面试时的大部分提问,都指向了在“提面”这个事件发生之前的“背景”。总结一下我们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可以表达成:背景 + 材料修饰 = 提面材料 ,提面材料 + 院校关注点 + 考官关注点 =提面问题。因此,提面问题= 背景 + 材料修饰 + 院校关注点 + 考官关注点 。
有了这个公式,我们会发现:“面试场合你需要应对的大部分情况,都是在你进考场之前就已经有了定数的。”
这个公式当中,“背景”和“院校关注点”是固定的东西,其中“背景”是发生在你身上客观存在的部分,而“院校关注点”是固定的,但是可以猜测和提前准备的部分。“考官关注点”,有一定随机性,具有非常浓厚的考官个人特点因素,也可以理解为运气成分——因为任何两个人的知识都是有不重合的部分的,比如说在提面这件事情上,我们可是比C罗还是专业的存在。碰巧考官擅长并且关注的点,都是你比较熟悉的,这样就会有比较好的面试结论,但这个成绩是有一定运气因素的。
解释完了三个要素,剩下的“材料修饰”,就成为了能够通过主观努力,来影响面试结果的重要部分重要部分重要部分。
除此之外,面试礼仪、高频问题、表现出来的精气神、表达的条理性&流畅性,都是相对次要的部分了(虽然也很关键)。
材料修饰
修饰比较像是化妆,但并不是戴上人皮面具,也不是把脸遮起来不给别人看。
我们来区别看一下上面提到的几个比方:
“人皮面具”:
相当于换成了别人的履历,把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强硬的说成是自己的。感觉是立竿见影,但其实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由于这段经历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因此一旦考官对此追问,有很大的概率无法妥善回答。
在回答不清楚的情况下,几乎都会受到继续的追问,这时无论定性为你“逻辑能力差”还是“作假”,你的MBA面试都应该是到此结束了。
“把脸遮起来”:
对应在我们提面材料准备的场合,应该很容易理解到,所谓的“遮起来”,并不是全部遮起来,而是部分遮起来。
遮住的当然是自己比较劣势的部分。遮住之后的效果,就相当于用面具遮住了眉眼位置的胎记,也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毕竟没有让考官看到你的全貌,这样的处理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的,如果有考官发现你似乎遮住了一块东西,然后就此追问的话,你一定要准备好这部分的答案。
小结:千万不要遮住一个被发现后你无法回答的问题。
正确的做法 ——“化妆”:
我们可以注意到一点,化妆的结果,也是基于你脸部的原型的。而化妆的目标,是凸显优点,以及淡化缺点。
化妆后,缺点还在,只是不明显了,具体到面试场合,传递给考官的印象是:“这位同学很清楚自己的缺点,而且这个缺点是无伤大雅的,因为他用一些其他的方式规避/减弱了它的影响”。
不止是面试场合,任何情况下,把优点和缺点融合在一起摆出来,都会让你的交流对象更加容易接受。
在给出结论之前,补充一个你必须意识到的观点:
MBA面试的场合,如果目标是发放10个“预录取”资格,在已经通过了100份材料初筛的情况下,现场面试就是为了从这里面刷掉90个人。看到了吧,目标就是为了刷人,刷人就是这个面试的本质。
因此,如果你在材料和面试时,都想要表达完美无缺的自己,面试官本能的会想要找到你的“缺点”或者“虚假的优点”,这样你就很容易被面试官找到你没有准备完善的部分,运气差的话,就被一击必杀。
这就是结论:
为了实现完美的“提面材料化妆术”,你只需要做到下面几步就可以了:
1、完整详细的列出自己的所有履历,按时间顺序即可,不要区分这是教育背景还是工作履历或是项目经历,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流水账”即可;
2、勾选出履历当中所有的缺点,但如果这个缺点无关紧要的话,就不勾选;
3、对这些缺点按照影响职业发展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4、从最高优先级的问题开始处理这些缺点。
每一个缺点都要按照以下几种可能进行“化妆”:
a. 用例证证明该缺点不对你造成影响。例如:公司原因导致你在多个基层岗位之间频繁跳动(一年一次),且呈下坡趋势。需要形容成“作为公司的储备干部,为了熟悉相关业务,将管理支撑类的职能融会贯通到基层工作中,自己主动发起了这样的轮岗”。
b. 用例证证明该缺点你已经意识到了,并且在努力改善。例如:第一学历较差,就要有意识的体现出自己工作履历的亮点,证明自己虽然起点较低,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改善了这一点;
c. 提炼出劣势中对申请目标有帮助的那一部分,重点形容。例如:申请清北复交之类的名校,对申请人管理经历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是一个没有带过团队的申请人,就要有意识的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寻找跟“项目管理经验”、“管理支撑类经历”、“关键流程建立”、“核心业务参与”等方面的的职能,这些职能需要是管理类岗位的“前身”或其概念的“衍生”。
d. 减弱该缺点可能造成的影响。例如:在西部地区创立了一个互联网类的创业企业,技术类人才和运营类人才都会比较缺乏,但不得不直接参与全国性的竞争。这样的情况,材料中可以描述自己有卓越的核心团队,同时通过一些管理和流程的建立,减弱了很难招聘到优秀人才的影响,同时,在“校企合作”,“一流企业合作”方面的描述,也可以减弱这个问题。
这四种处理方式,是最常用的。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缺点,在你意识到的同时,就有机会找到给他“化妆”的方式——即使不能使用这四种方式找到出路。只是有时候“化妆”的代价比较高,又或者有些情况的“化妆”的方法比较难以想到而已。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