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到底是什么,一位MBA的沉思
MB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中文称工商管理硕士。MBA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看到这里我们都会想到我们会成为一个管理者,能获得高薪,可是我们没有去研究过MBA他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待MBA呢?
MBA是筛网,是琢玉机
有人可能认为,就读MBA的学生都是事业有成,仕途得志者。其实刚刚相反,报读MBA的学生,即使是报读世界名牌MBA的学生(EMBA学生除外),在入学时大多年纪尚轻,在仕途上还不是很得志。有的人因为原来的专业学非所好,希望籍着就读MBA而转行。简而言之,报考MBA的考生是龙蛇混杂,沙泥俱下。MBA院校在招生时,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在芸芸众生中选出可造之才,通过MBA课程的琢磨,让璞玉终成大器。所以说,MBA是筛网,是琢玉机。
MBA是一种行为规范
MBA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被商业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上班或者与人约会你会不会因为堵车而迟到?你会不会没打领带就走进公司的写字楼?你会不会穿没有烫平的衬衣去上班?你会不会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晃动你的腿?你会不会在与客户一起进餐时让人听见你咀嚼的声音?你会不会把上司交给你的工作拖延个一天半天?
一名合格的MBA会对以上这些问题坚决地说"不会"。商业社会的行为规范也许很琐碎,甚至很无聊,却是绝大多数成功的商人们自觉遵守的,尤其在国际商业社会。
MBA是一种生活态度
如果你很羡慕那些成功的MBA白领们拿着的高收入,你不妨先问一问自己,每周你能接受的最长工作时间是多少?四十小时?五十小时?还是六十小时?(现在我国多数单位每周工作时间大约是三十五小时。)然后在对比一下优秀MBA们的工作时间。在美国服务于世界一流咨询公司的MBA们每周工作八十多小时;服务于顶级金融机构的MBA们每周工作超过一百小时。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没有周末,从星期一到星期七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
美国太远了吗?再看看香港的MBA。一群毕业数年后聚会的MBA学生当知道其中 一位同学每天晚上九点半可以下班,只有周六要加班,周日可以休息时,齐齐发出羡慕的"哗"声。
当你为了名牌MBA们的高收入艳羡不已时,你愿不愿意承受这样的工作压力呢?
相对来说,欧洲人的生活态度比较悠闲,很多欧洲人宁可多享受悠闲生活的乐趣,而不愿为追逐金钱而奔波劳碌。相应地,MBA在欧洲也远不如在美国热门,欧洲的MBA在总体上也无法与美国的相比。
所以说,MBA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为追逐金钱和成就,不惜付出常人无法忍受的代价的生活态度。
MBA不应把管理当学问
好像有点故弄玄虚。如果不把管理当学问,我们为什么还要有MBA?其实,我国的许多MBA之所以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MBA,就是因为仅仅把管理作为学问,而没有赋予它足够的实践性。
我国在评论某MBA院校的实力时,往往列举该校有多少教授,有多少博士,有多少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但想想这些MBA教授的职称是怎么评出来的?主要是凭论文评出来的。论文是在哪里发表的?是在一些经济类和少数管理类杂志上发表的。都有哪些杂志?数出来,恐怕企业家们一本都没听过,更不用说去看了。这些论文不是给企业家看的,是给谁看的呢?主要是供教授们自己传阅的!话说回来,就算真的给企业家们看,他们恐怕也看不懂。因为这些论文往往真的很"学问",想把它跟你企业的日常管理联系起来,难!
美国的MBA学生不需要写什么"毕业论文"。因为这种理论性太强的东西在日常管理中派不上大用场,而我国现在还要求MBA学生写毕业论文。
想做一名合格的MBA就应记住,管理是一门彻头彻尾的实践活动;管理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并不复杂,难的是怎样把它变为你工作中自觉的实践
这才是我们要学的MBA。
MBA是筛网,是琢玉机
有人可能认为,就读MBA的学生都是事业有成,仕途得志者。其实刚刚相反,报读MBA的学生,即使是报读世界名牌MBA的学生(EMBA学生除外),在入学时大多年纪尚轻,在仕途上还不是很得志。有的人因为原来的专业学非所好,希望籍着就读MBA而转行。简而言之,报考MBA的考生是龙蛇混杂,沙泥俱下。MBA院校在招生时,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在芸芸众生中选出可造之才,通过MBA课程的琢磨,让璞玉终成大器。所以说,MBA是筛网,是琢玉机。
MBA是一种行为规范
MBA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被商业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上班或者与人约会你会不会因为堵车而迟到?你会不会没打领带就走进公司的写字楼?你会不会穿没有烫平的衬衣去上班?你会不会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晃动你的腿?你会不会在与客户一起进餐时让人听见你咀嚼的声音?你会不会把上司交给你的工作拖延个一天半天?
一名合格的MBA会对以上这些问题坚决地说"不会"。商业社会的行为规范也许很琐碎,甚至很无聊,却是绝大多数成功的商人们自觉遵守的,尤其在国际商业社会。
MBA是一种生活态度
如果你很羡慕那些成功的MBA白领们拿着的高收入,你不妨先问一问自己,每周你能接受的最长工作时间是多少?四十小时?五十小时?还是六十小时?(现在我国多数单位每周工作时间大约是三十五小时。)然后在对比一下优秀MBA们的工作时间。在美国服务于世界一流咨询公司的MBA们每周工作八十多小时;服务于顶级金融机构的MBA们每周工作超过一百小时。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没有周末,从星期一到星期七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
美国太远了吗?再看看香港的MBA。一群毕业数年后聚会的MBA学生当知道其中 一位同学每天晚上九点半可以下班,只有周六要加班,周日可以休息时,齐齐发出羡慕的"哗"声。
当你为了名牌MBA们的高收入艳羡不已时,你愿不愿意承受这样的工作压力呢?
相对来说,欧洲人的生活态度比较悠闲,很多欧洲人宁可多享受悠闲生活的乐趣,而不愿为追逐金钱而奔波劳碌。相应地,MBA在欧洲也远不如在美国热门,欧洲的MBA在总体上也无法与美国的相比。
所以说,MBA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为追逐金钱和成就,不惜付出常人无法忍受的代价的生活态度。
MBA不应把管理当学问
好像有点故弄玄虚。如果不把管理当学问,我们为什么还要有MBA?其实,我国的许多MBA之所以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MBA,就是因为仅仅把管理作为学问,而没有赋予它足够的实践性。
我国在评论某MBA院校的实力时,往往列举该校有多少教授,有多少博士,有多少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但想想这些MBA教授的职称是怎么评出来的?主要是凭论文评出来的。论文是在哪里发表的?是在一些经济类和少数管理类杂志上发表的。都有哪些杂志?数出来,恐怕企业家们一本都没听过,更不用说去看了。这些论文不是给企业家看的,是给谁看的呢?主要是供教授们自己传阅的!话说回来,就算真的给企业家们看,他们恐怕也看不懂。因为这些论文往往真的很"学问",想把它跟你企业的日常管理联系起来,难!
美国的MBA学生不需要写什么"毕业论文"。因为这种理论性太强的东西在日常管理中派不上大用场,而我国现在还要求MBA学生写毕业论文。
想做一名合格的MBA就应记住,管理是一门彻头彻尾的实践活动;管理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并不复杂,难的是怎样把它变为你工作中自觉的实践
这才是我们要学的MBA。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