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联考行政学样题(4)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简述财政管理体制的宏观调控作用。
2.简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3.简述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行政管理与行政学
2.行政首长负责制与集体负责制
3.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
4.行政效能与行政效率
5.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论述定量行政方法。
2.论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案例正文]《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快行政程序改革市场经济与行政程序课题调查报告》(《中国法学》1995年第2期)一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实:为适应非诉行政案件申请强制执行的需要,湖南在全省各地成立了法院行政法规执行室,派驻各行政机关,如在国土行政部门设“国土法规执行室”,在交通行政部门设“交通法规执行室”等。此类行政法规执行室的设置,通常由行政机关申请,经法院同意后发文成立。执行室实际上是由法院和行政机关联合成立的。执行室主任由法院领导兼任,副主任由行政机关领导兼任,工作人员包括法院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室名义上仍是法院派驻行政机关的机构,执行公告、裁定等均署法院的名。执行案件时,行政机关负责装备等后勤工作,并由行政机关派驻执行室的执行联络员协助执行。执行室实际上成为法院和行政机关的联合执行机构。截至1994年8月,湖南省130个县(区)设立了此类执行室。
[案例思考]
(1)说明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权的关系。(3分)
(2)说明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制度规定。(3分)
(3)运用行政法治方面的理论,分析评价湖南省的上述做法。(2分)
2.[案例正文]某市在1993年机构改革时,参照省级机构改革的模式,将机械、冶金、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建材、建筑工程等工业管理局改为工业公司,试图向经济实体转变,分清政府管理经济的双重职能。但由于这种改革并没有明确原有工业管理局所属企业的资产与换牌后的工业公司的产权关系,也没有把原工业管理局的行政职能转向相应的政府机构,使得工业公司没有资产经营职能,难以向经济实体转化,同时也使得原有企业主管部门与所属企业固有关系发生脱节。对此,市政府不得不在维持行政机序列的前提下,重新赋予上述工业公司行使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并规定这些公司使用事业编制。行政的待遇和职能、公司的牌子这种体制,使得这些工业公司成为典型的行政性公司,从而不但没有分清政府的双重职能,反而强化了双重职能的混合。
在中央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性公司的政策指导下,1998年该市在机构改革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机械、冶金、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建材、建筑综合总公司等行政性公司停止行使企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撤销二轻管理局,组建市集体企业联社,列人事业单位,面向全社会,代行市政府管理市属集体企业的部分职能。原有的行政性公司和二轻局所属企业直接隶属经委,并在经委内设立机械冶金、电子、轻工、纺织、化工、医药、建材7个行业处,每个处编制为4人6人;除少数重点企业外,其他企业党群组织关系归县区各有关部门;统计、财务管理、审计、技术档案、劳务工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监督、计量等工作,分别交由市有关部门归口管理。
这次改革在加强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和行业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改革缺乏一系列配套措施,政府的双重职能仍难以分离。主要表现为:将8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向经委等有关部门,只是政府原有双重职能在政府内部的转移,政府本身没有实现职能的转变与分离;撤销了政府专业经济主管部门,部分实现了“小政府”,但经济中介组织没有建立起来,使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脱节;经委内部原有的职能处室和新的7个行业处没有理顺关系,行业处主要作为与上级政府专业部门的对口关系而存在,没有明确具体的行业管理职能,政府的行业管理仍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配套,政府管理经济的双重职能难以分离,把原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原有职能分解后转移给政府的其他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其他政府部门双重职能的混合;政府综合经济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的职能没有转变,不利于在没有主管部门管理的条件下对全社会所有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原有行政性公司转为实体后,名为工业公司,但实际上没有直属生产企业,仍然缺乏资产的投资经营职能。此外,机构改革不配套,上级机构不断对该市施加压力,特别是该市实行计划单列后,由于上下不对口,已经造成了该市在国家统一计划管理下的某些资金、物资等方面的利益损失,这也进一步妨碍了该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案例思考]
(1)联系案例事实,说明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什么?(4分)
(2)运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说明这个市应如何搞好和推动政府机构改革?(4分)
3.[案例正文]某市原主管城市建设的职能部门是城建局。为适应城市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协调城建局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市政府成立了城市建设委员会。后来,市政府为加强对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又在市政府办公厅成立了城市建设科,协助市长协调城建委和城建局的关系。这样,就出现了三个主管城市建设的机构。
[案例思考]
(1)请列举两项以上该市做法可能出现的弊端,并加以说明。(4分)
(2)该市的做法违反了行政管理理论中的什么原则?(2分)
(3)应该如何对这个市的城建职能机构加以改革?(2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