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PA试题中心:逻辑前提型试题(七)
题型特点
前提型试题是在题干中给出结论和部分前提,要求从备选项中找到另一部分前提来将论证补充完整。前提型试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1)题干中给出了一些前提和一个结论,需要补充前提,以得到一个有效的逻辑推理;(2)以题干的结论为已知条件,要求在选项中确定能推出题干结论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往往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即有了这个条件,题干结论未必成立;但没有这个条件,题干结论一定不成立。
前提型试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上述推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以下哪项都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除了”
“上述陈述隐含着下列哪项前提?”
“上述论断是建立在以下哪项假设的基础上?”
解题方法与解题思路
此类试题的题干中往往给出小前提(即推理的条件)和结论,要求寻找到一个大前提将题干中的小前提和结论联结起来,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搭桥”。大前提是使题干论证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一般地说,如果题干论证在没有某一个条件时,这个论证就必然不成立,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题干论证的大前提。
但是,必要条件并不就是充分的。这就是说,即使有了某一个选项作为大前提,题干论证也未必就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这个选项作为大前提,即如果这个选项不成立,那么题干论证肯定是不正确的。所以,寻找大前提也就是要考虑,如果没有某个选项,题于是否还能成立,如果不能成立,那么该项就是题干论证的大前提,否则就不是。
历年真题精解
1.(2002年试题6)一个篮球队里,史密斯比丹尼尔高,皮尔斯比哈里矮,所以史密斯比皮尔斯高。以下各项作为新的前提分别加入到题干的前提中,除了一项外,都能使题干的推理成立。
以下不能使推理成立的是哪一项? ( )
A.史密斯与哈里同样高。
B.丹尼尔与哈里同样高。
C.丹尼尔比哈里高。
D.哈里比丹尼尔高。
E.皮尔斯比丹尼尔矮。
[解析]正确答案是D。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可以表示为:史密斯丹尼尔,哈里皮尔斯。要推出的结论是:史密斯皮尔斯。显然,选项A、B、C、E都能使推理成立。只有D不能使推理成立。
2.(2002年试题7)如果你在2002年购买联想电脑,则一定安装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
这一断定可由以下哪个选项得出? ( )
A.只有2002年购买的联想电脑才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B.2002年市场上的联想电脑都是2001年生产的。
C 2002年以前市场上的联想电脑不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D.2002年市场上的所有电脑都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E.WindowsXP操作系统在2001年已经开发出来了。
[解析]正确答案是D。该选项是全称命题,可以看成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以此为前提,就可以通过肯定前件从而肯定后件,得出结论。选项A是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如果以此为前提,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3.(2002年试题18)甲:“我最近经常看到他带着孩子散步。”
乙:“这么说,他已经做父亲了。”
乙谈话的逻辑前提是: ( )
A.所有已经做了父亲的人,一定经常带孩子散步。
B.有些经常带孩子散步的人已经做了父亲。
C.只有经常带着孩子散步的人,才是已做了父亲的人
D.经常带着孩子散步的人,可能是已经做了父亲的人。
E.不是已做父亲的人,不可能经常带孩子散步。
[解析]正确答案是E。如果不是已做父亲的人也可能经常带孩子散步,那么题干中的乙从“他经常带孩子散步”推出“他已经做了父亲”,就不具有必然性
4.(2002年试题23)10年前,癌症病人在发现疾病后平均生存5.4年,现在已经达到6.7年。这说明,医疗水平的提高使癌症病人存活的时间延长了,
上述结论依赖于下述哪一假设? ( )
A.10年前接受治疗的病人数目与现在相近。
B.10年前购买医疗保险的人不如现在多。
C.10年前癌症诊断技术水平与现在相近。
D.10年来癌症病人的职业类型没有什么变化。
E.不同类型的癌症病人存活时间差别不大。
[解析]正确答案是C。如果十年前癌症诊断技术水平远远不如现在高,那么将说明不是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是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癌症病人的存活时间延长。5.(2002年试题27)甲:那座拱形桥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炸毁的?
乙:是被日本人炸的,我记得那是抗日战争快结束的时候
以上对话中的预设是: ( )
I.曾经有一座拱形桥。
Ⅱ.拱形桥被人炸毁了。
Ⅲ.有一段历史时期被称作抗日战争时期。
Ⅳ.拱形桥是被日本人炸毁的。
A.仅I和Ⅱ。
B.仅I、Ⅱ和Ⅲ。
C仅Ⅱ、Ⅲ和Ⅳ。
D.仅工、Ⅱ和Ⅳ。
E.工、Ⅱ、Ⅲ和Ⅳ。
[解析]正确答案是B。 I、Ⅱ和Ⅲ都是题干对话中所必须假定的。Ⅳ不必假定,因为“拱形桥是被日本人炸毁的”这样一个事实是题干中已经表达出来的。
6.(2003年试题7)1995年,年龄在25岁到30岁之间的已婚青年夫妇,与父母或岳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人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例是15%,而2002年,这一比例升至46%。因此,在2002年,这一年龄段的已婚青年夫妇更难以承担独立生活。
上文的结论基于下列哪项假设? ( )
A.这一年龄段中不能自立的青年夫妇更愿意和同龄人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和双方父母。
B.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夫妇只要能够独立生活,就不会选择与双方父母亲共同生活。
C.这一年龄段中的有些青年夫妇虽然在调查时和父母或岳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在此之前是独立生活的。
D.从1995年到2002年,适合青年夫妇购买和租住的住房数目是逐年减少的。
E.这一年龄段中与父母或岳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年夫妇绝大多数不分担生活费用。
[解析]正确答案是B。要想得到题干中的结论“在2002年,这一年龄段的已婚青年夫妇更难以承担独立生活”,必须假设“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夫妇只要能够独立生活,就不会选择与双方父母亲共同生活”。
7.(2003年试题9)在三班的一次语文考试中,何捷的成绩比小马好,小珍的成绩比丹丹差,所以何捷的成绩比小珍好。以下各项作为新的前提分别加入到题干的前提中,除了一项外,都能使题干的推理成立。
不能使推理成立的是哪一项? ( )
A.何捷的成绩和丹丹一样。
B.小马的成绩和丹丹一样。
C.小马的成绩比丹丹好。
D.丹丹的成绩比小马好。
E.小珍的成绩比小马差。
[解析]正确答案是D。解答此题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从选择项中可以看出,C选项和D选项是互相矛盾的,必然有一个是应选答案。如果选C,再加上题干“何捷的成绩比小马好’’和“小珍的成绩比丹丹差”(也即“丹丹的成绩比小珍好”),可以推出“何捷的成绩比小珍好”,因此,C不是应选答案。
8. (2003年试题17)和发表的文章中2%的文字有错误,而的校对小组更有效率。
以上论述是以以下哪项假设为前提的? ( )
A.大多数在上发表的文章中都或多或少有错别字出现。
B.在校对小组的成员素质更高。
D.一份报纸错别字数量的多少是衡量该报纸工作是否细致的一个重要标准。
E.的和给该报投稿的更认真。
[解析]正确答案是B。题干由前提“上的少”得出结论“的更有效率”。即“校对小组有效率是文字错误少的原因”。这个结论是通过求异法得到的。在使用求异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和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是否还有其他差异情况。选择项B就说明了两种场合中不存在着差异情况。9.(2003年试题12)私有企业通过提供高薪来吸引具有较强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一措施导致的结果是,大多数受雇于私有企业的专业人才的收入比相同层次但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人才高出60%。所以,除非国有企事业单位雇用的专业人才的是被对公众和公益事业的责任感而不是个人利益所驱使, 否则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可能使它的相当一部分专业人才流失到私有企业,因为这些专业人才没有在私有企业中找不到工作的。
上述推理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 )
A.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的成就不如在私有企业工作的专业人才的工作成就被承认程度高。
B.现在,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人才没有人比受雇于私有企业的收入最高的专业人才赚到的钱多。
C.国有企事业单位雇用的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数量没有私有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大公司所雇用的此类人才多;
D.在私有企业工作的专业人才平均工作时间普遍比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人才要长。
E.国有企事业单位不给它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或者是不支付超过这些专业人才由于较低的工资而获得补偿的额外福利。
[解析]正确答案是E。题干实际上进行的是求异法比较。从前提“大多数受雇于私有企业的专业人才的收入比相同层次但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人才高出60%”,得出结论“除非国有企事业单位雇用的专业人才的是被对公众和公益事业的责任感而不是个人利益所驱使,否则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可能使它的相当一部分专业人才流失到私有企业”。做这个推理,除了需要前提“这些专业人才没有在私有企业中找不到工作的”,还需要一个前提假设“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私有企业给自己的专业人才提供相同的工作条件,支付相同的福利”,即选项E,这是进行求异法所要求的,即不存在其他的差异情况。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就不能必然推出题干的结论。
11. (2003年试题25)一个随机抽取的顾客样本群体对一项市场调查中的问题作了回答。6个月后,另一个随机抽取顾客样本群体回答了相同的问题,只是问题排列的顺序有所调整。两组样本对许多单个问题的回答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这表明有时只因排在前面的问题不同就会导致对后面问题的不同回答。
上述论证依赖以下哪项假设? ( )
A.对问题的重新排列并没有使6个月前的每一个问题的前后顺序都发生变化。
B.回答市场调查问题的顾客6个月后通常记不住他们当初的回答。
C.第二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使市场调查更加精确。
D.顾客不会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对这些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
E.第一次调查样本中的顾客与第二次调查样本中的顾客不是完全不同的。
[解析]正确答案是D。题干由前提“回答同样的问题,问题排列的顺序有所调整”得出结论“有时只因为排在前面的问题不同就会导致对后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即“问题排列顺序的不同是答案不同的原因”。这个结论是通过求异法得到的。在使用求异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和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是否还有其他差异情况。选择项D就说明了两种场合中不存在着差异情况。
12.(2003年试题29)篮球队教练规定,如果一号上场,而且三号队员没有上场,那么,五号与七号队员中至少要有一人上场。
如果教练的规定被贯彻执行了,一号队员没有上场的充分条件是 ( )
A.三号队员上场,五号、七号队员没上场。
B.三号队员没上场,五号、七号队员上场。
C.三号、五号、七号队员都没上场。
D.三号、五号、七号队员都上场了。
E.三号、五号队员上场,七号队员没上场。
[解析]正确答案是C。题干前提是“如果一号上场,且三号不上场,则五号和七号至少有一人上场。”结论是“一号没上场”。要想得出这个结论,首先需假设“并非五号和七号至少有一人上场”,即“五号和七号都没有上场”,这样才能得到“并非‘一号上场且三号不上场”’,即“一号不上场,或者三号上场”,再假设“三号没上场”,才可以得到“一号没上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