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pa考试:想成功上岸实力选择运气缺一不可!
一、选择
“磨刀不误砍柴工”用来描述考研择校再合适不过,如果学校选的不好一方面很可能给自己增加考研难度,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考虑好自己真的想要上怎样的学校即使考上了可能满足感不强,虽说做事要一步步来,但提前预见一下未来也是很有必要的。我自己其实是在报名前都还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报复旦,这也是我专业课太早没什么想法去看的一个原因,定不下来学校我认为对我学习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如果实在定不下来也可以先看cpa税法这种万金油,但从重要性来说我觉得跨考的话税收学原理更需要提早开始准备。
►我个人认为择校自己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是不报名校就提不起学习兴趣的那类"风险偏好型"考研者,还是报一个相对好考的学校更有盼头才可以全心投入的那类"稳健收益型"考研者。
2.学校招牌、生活环境、科研实力、学费等各方面因素你的心理排序是怎样,哪些是主要哪些是次要。
3.选择怎样考试科目组合的学校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缩小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实现弱科不弱,强科更强,比如是考英语一的学校还是报英语二的学校,是选择考396还是考数三的学校,是考专业课灵活性更强的学校还是考按部就班以税制计算为主的学校。
4.往年分数线,报录比分析以及未来的预测。分数线建议看各个学校那个专业具体的参加复试名单或者录取名单情况,这种可能在学院的招生网上,当然有学长学姐认识具体了解一下那个专业的招生情况是最好的,有些学校比方说金融,他会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最低线放在一起,那么就很容易被误导为很好考,事实上两者的最低分数要求往往天差地别。即使不是这样,校官网上公布的校线各个专业的分数也不一定准确,就拿复旦税务来说,校线里税务还是和去年一样是380分,但实际上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要求是385分,一方面学校这样可以避免来年的同学不敢报影响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外界催促学校及时公布学校的各专业最低分数要求(即校线)。学校先公布一个相对稳妥的分数可以应对可能的扩招,还有像复旦金融这样金融硕士在三四个学院都有招生的情况,校线是全校所有金融硕士的最低分数要求,但比如经济学院的金融硕士最低分数要求是410,这个只有在经院官网上公布的复试细则里可以发现。另外特别注意不要被招生人数迷惑,有的学校是显示统考和推免合计计划数,一定要看清有多少是统考名额。
5.分析自己对于复试比的偏好。认为自己复试能力很强可以报复试刷人比例大的学校降低自己的不上线风险,认为自己希望笔试基本上可以一锤定音的可以报复试刷人少的学校。
►下面我是以自己的认识为例说一下自己报考复旦税务的理由,也为大家选学校做一个参考:
1.学校不错,可以提供好平台,个人在顶尖学校不是顶尖专业和不是顶尖学校是顶尖专业之间更倾向于前者。
2.是自主划线学校复试早,万一发挥一般有调剂时间(不过大家对调剂不要抱太大希望,如果一志愿没上就算报名校考了个还不错的分数,调剂能调回本校水平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从我们税务专业的就业来说,如果本校水平不是顶尖的话,一个不及本校的研究生学历基本上可以说会给就业带来副作用)。
3.在上海,经济类专业对地域要求高,好的实习和就业方便找。
4.考数学三而不是396,18年数学难,我预计19年相对会有所下降,自己对不是超级难的数学较有信心,写作水平较低感觉不适合396,且396拉分空间较小,那么自己政治英语不占优的情况下这门也不突出,专业课就要承担过多压力。
5.考英语二。我英语阅读写作一般,相对于英语一可能会被英语好的考生拉开巨大差距,英语二被拉分的幅度有限。
6.国地税合并可能导致一部分原计划考公的同学因为名额预期缩减而选择考研,但考名校很大一部分是提早有想法的人,所以相对来我认为对中上水平院校的报考人数冲击最大,而对顶尖院校的影响忽略不计。
7.复旦经院复试划线刷人比例低很良心(常年低于1.2,去年进复试25刷3,今年是进复试32刷3),笔试成绩出来后基本就心中有数了。
8.专业课不算难但比较灵活,中国税制、原理和国际税收每年占比和内容变化较大。如果是跨考的话在专业的广度上很可能不及本科财经类的,我认为相比于上财这类财经类院校,报考复旦的生源跨考比例可能更大。
9.学费16.8w两年且不提供住宿了。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来自家庭经济较困难的考生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信心不足的考生说服自己选择其他院校的理由,因为一般来说如果能考上大多数家庭并不是没有能力承担这笔费用。
10.复旦税务去年数学很难的情况下复试线还有380,可以算是一个大年了,今年报考基本上可以排除人数激增的风险。(现在很多所谓的考研择校辅导专家去搜集哪些分数低的学校去推荐给自己的考生往往是弄巧成拙,第二年基本上都会出现报考人数的暴涨,就像农业上种植农作物缺乏预判也会各种作物大小年)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相对来说挑一个没人觉得好考的学校才会是好考的学校。
11.招生人数的风险。其实如果浙大招的比较多我更倾向于报考浙大,但浙大每年只招个位数,报考的人数一多出现惨案概率极大,复旦至少也是招20多个统考相对抗风险能力强。
12.学校的整体趋势还是上升的,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保证复旦短期内不掉价。对于目前的择校来说,现在的"双一流"已经开始被不少大学作为调剂生源的指标,可以预见未来在国家支持下双一流在发展的速度上会比其他院校快,除了地头蛇学校,很可能逐渐以双一流替代211985作为全国具有认同度的一个新标准。
虽然上面的判断不少是主观猜测,但从结果上来看基本上相符,综上,在准备考研前或者准备中首先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是很重要的。
二、努力
(一)初试
初试这方面除了税务专业基础130分还行其他课还真谈不上什么经验,考的都不算太高。那就先谈另外三门课的自己得到的教训吧,建议这三门正面的全套复习方法借鉴其他人的,我就不过度班门弄斧了。
1.政治
政治我是十月中旬开始看的,有点太过放松了,我建议至少从9月就开始准备,政治的主要拉分靠的是选择题,所以肖秀荣1000题要多做几遍,我自己只做了一遍对完答案就没看了,虽然肖四肖八是做了但还是不够全面,以至于考完对了答案选择题只有29分。大题方面我只在考前一周背了肖四的大题,押的很准,应该是拿了34分还算不错,徐涛的小黄书也不错,但我个人认为肖老的题干看起来就和真题一样更舒服。对了我觉得大家可以去了解下大题从题干中摘抄是不是也能拿高分,好像有人是这么说的我认为很有可能,毕竟政治就是想考一个人思想正确与否,本意并不是让大家背得多么熟练,那些背诵很可能是考研出书机构营造的环境,当然这个想法比较大胆了只是猜测。
总而言之政治要早准备,重视选择题训练,大题考前背肖四足够了。今年复旦税务有3个总分上线但政治没过线的考生因此没进复试。当然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单科线要求不一样,可以自己去看,基本上每年差不多,税务一直是小科60,大科90,且不允许破格复试,今年其中一个是399分,但政治是59分的也没允许进复试,很可惜!所以政治不能轻视,但另一方面来说,政治的定位一般也仅限于过线,政治提分的时间花在其他科目上往往更值。
2.英语
在上线考生里我70分和两位老兄并列倒数第一。我在暑假前只在扇贝APP上背单词,暑假开始后做历年真题里面的完型和阅读这两个模块,翻译和大小作文都只是看一眼不做,大概考前完整做过一套。王江涛写作考前十天看了几篇大小作文熟悉了一下套路但没背,考试那天背了一些图表描述的单词和大作文三段话的句首句。英语准备的真的很不充分,所以考得挺不好的。
教训就是英语要每天学保持连贯,使自己沉浸在英语的氛围当中。英语作文考前一两个月要好好背一下,试卷也最好一套套给自己限定时间做,这样考试的时候能形成习惯,避免我这样平时只做完型和阅读,到考试的时候甚至感觉题量不太适应。
3.数学
数学方面,本来我考研是抱着靠数学来拉分,其他考个一般这样的思路,但这次只有123分属于还要稍微被别人拉一点的分数。最大教训就是历年真题和各种模拟卷要多做!我自己是同济课本看一遍过的太细,书上课后例题都做了一遍,到暑假开始两个星期才看完。后来时间不多了高数和概率论李永乐全书+线代讲义,再660题做完,接着把十多年真题做了答案对了就上考场了。
最后特别提醒一下,数学一般大小年比较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2020年的数三大概率会比较难,而且考研人数突破300万基本上可以预测,从人才筛选的角度来看,明年数学有出的难的必要。所以明年打算考数三的同学一定要尤为重视数学的学习!这会是能不能上的关键。还有数学和英语一样,不管是一定要每天都学保证数学的手感,一般大家都是前期主要数学,后期也保持做题,具体的量建议参考其他同学,我准备的很不充分。
4.专业课
最后大多数同学对我的专业课比较感兴趣,专业课130分排第三,是自己考上研的主要大腿吧。但因为本科是税务的所以我认为自己的经验对于跨考的考生可能会造成误导,还是先说明一下。
参考书目现在不公开了,官方的原先是杨斌税收学原理,杜莉中国税制和谁的税务管理基本上还是可以参考的。但我自己书本方面就用了杨斌税收学原理和cpa税法轻一这两样书本,根据考后的回想,这两本书足够了,税制方面cpa税法的深度已经绰绰有余,税务管理也是cpa税法后面管理那两章日期,罚金,税收保全这类的稍微记一下足够了,复旦以前对这方面不重点考察,以后我认为也不会出这方面大题刁难考生,国际税收计算题和一步步的逻辑思考方面杨斌原理书最后一章看一下足够了,名词和流程这种细致的考点cpa税法轻一后面国际税收那章看一下就行。税收原理就完全看杨斌的书,把每一个点都要掌握就完全没问题,这本书初读比较晦涩,但多读几遍可以逐渐掌握,里面随便一个点都可以出一个选择,简答或者论述题的一部分,所以非常重要。
我自己是从8月开始看专业课的书的,如果是跨考的同学我建议应该早点开始看。先把税收学原理看了一遍,接着主要看cpa税法的轻一,并把轻一的题目都做了一遍,最后一个月把国际税收和税务管理看了下,另外税收原理再看了一遍。我也网上买了一个网盘资料打印出来一些资料看了下虽然不少税制相关的东西过时的完全没用,但对于原理和国际税收抓重点梳理我认为还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跨考的同学对于税务的重点可以有一个把握,另外最重要的是往年的回忆版真题吧,可以熟悉一下出题风格。今年税制部分考的很水,比如给税率表的计算单单工资要交的个人所得税,也有个很基础的经济学题目关于征税的供给需求曲线,如何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话建议微观的供给需求这种稍微了解一下,不用什么深入的。我本来的判断是今年应该是税制会回归正常,但没想到越考越水,税务管理也是,与之相反的是原理和国际税收继续占大头,且考的点会很细,所以这两块要多花时间。
我个人的答题习惯是名词解释在字面解释完之后还会再说一下其他类似词,如问免征额,我会讲完免征额的意思之后再加上与起征点的比较,或者举个小例子来充实一下自己的解释,这样一方面字数多点,另一方面万一我们总结能力不强没有将名词的意思说明白,可以通过后续的内容让老师知道我们至少是理解含义的。简答和论述也是一样,自己知道的相关内容都可以适当补充一点上去防止自己的表述缺陷使影响了自己知识面的体现。当然实在碰到不知道的知识既不能空着请老师不给分,也不能笃定正确地回答,可以从自己掌握的,很可能相关的知识点"从什么方面,从哪个角度"这样说,这样不管是不是踩中了题目的问题所在,至少我们表述的内容本质上不存在错误。老师不喜欢信口胡言的答案,我们在猜测的情况下要给自己的答案加上一定的限定。最后就是答题目思路要尽可能全面,可以结合税收的原则比如公平,效率,财政来思考开拓自己的答案,特别是后面论述题一题20分,可以像说"xx不能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穿插在其他大白话当中,体现一下专业素养。
如果一定要预测的话,我个人认为专业课明年将会延续这种风格,即原理和国际税收还是最重点,税制和税务管理会考比较基础的内容,而不是之前那种一年重原理,一年重税制的情况。具体押题我认为国际税收母子公司或者总分公司这类相关的计算题,以及和房地产相关的如土地增值税计算,或者房地产税相关的论述,根据以前试卷的情况看这种都是非常喜欢考的,但今年没有涉及,我认为明年出现的概率较高。当然,全面备考才是稳稳拿下高分的基础。
(二)复试
复试成绩87.64,去年复试的最高分是88.3,前年最高是87.2,大概82,83是中档水平,一般来说初试分高些复试老师会先有个好印象,如果评分没有整体上浮的话我386的初试分这样复试还算不错啦。
税务今年还是和往年一样,与资产评估,保险,国际商务在同一天复试,并且也还是接着金融之后那天复试小专业这样。一大早到那一开始是资格审查,其实就是按照要求把复印件拿出来门口有工作人员看一下放你进经济学院大楼,然后聚在一楼大金报告厅按照准考证号分为a,b组,抽签确定a,b组各去哪个教室。以前是在一个地方英语面试5分钟,再去一个地方专业课面试15分钟,现在是英语和专业课一起面试20分钟,但实质上还是先英语面一下再问其他中文问题。a,b组都是上午面10个,下午面6个,共32人。这次面试我分到上午的b组第3个,每个组面试老师都是5个。我们b组第一个是女生,第二个是一起来的同班同学,第三个是我,面试地点是一个会议室,五位老师分坐在大会议桌一侧,我们面试考生坐在对面,记录员坐在侧面窄边,所以算是6v1吧。
进去先是老师让我做一个英文自我介绍,这个来之前准备了所以就比较顺利的背了一遍,有的时候自我介绍放在中文,英语纯问问题,运气最差的是两种自我介绍都免了全是问问题。然后是问我paper写了什么。老师问问题是从最靠里的老师依次开始提问,问的问题如下:1.你是税收专业的,除了本专业对其他专业还有什么了解?2.你能再说一下套期套利这些理论知识吗?3.与分税制改革有关的一些问题。4.地方政府的收入难道不够吗?5.问我自我介绍中关于班长的一些问题,包括班长怎么竞选的问题,问我对于团队合作的理解,另外还有实习期间做了什么,研究生毕业之后的打算是什么。6.问我以后学有所成认为自己会对那方面的税收制度建设做出贡献。
►总结一下面试过程需要注意的点及其他细节:
1.自信,微笑,不卑不亢。我认为自信是最重要的,不管准备的怎么样,开始复试的那一刻起一定要告诉自己已经准备充分了,要由内而外表现出自己的信心给老师。但自信的表达一但出现歪曲容易被理解为自负,微笑能够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没有什么比微笑更能拉进与老师的距离了,距离近了,你的自信就会显示的更加纯粹。所以从进入考场的那一刻起就注意时常保持微笑,不要眉头紧锁担心老师会拿什么问题来为难自己,刻意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网上看到一个方法我觉得很有趣,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已经考上了,今天是来和导师见面聊天的……我觉得效果不错。
2.声音洪亮,特别是男生,语速适中。洪亮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紧张,那么语速也自然会放慢,我平时说话就比较快加上当时也还有点紧张,自认为语速太快了。这个可以提前多练习一下,特别是没面试经验的同学,我认为可以找研友互相面试一下,如果能找不怎么熟的人互相面试效果就更好了,真的很有必要。
3.表现自己不宜十全十美,更不宜一问三不知。一般来说,老师肯定希望招一个各方面水平高的考生,但如果你水平实在高也没必要将自己再表现地过于完美,因为老师招生除了招贤,肯定也会有一点私心,你如果什么东西都知道,老师好心和你拓展了什么知识点你却说你早已有所耳闻,那如果你作为老师会不会觉得有些失落,对自己传道受业的水平自我怀疑呢?这时候一句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老师"会好于"这个我之前自己了解过"这样的回答。所以面试与其说是一场考试,不如说是一场沟通,不是单向地传输自己背诵的知识点害怕漏掉哪个点,而是找到一个让老师觉得你可以,并且他愿意教的平衡点。但话说回来我相信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绝大部分考生没有这个顾虑,我们主要还是担心问到问题不会怎么办,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尽量想办法联系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说一些,不要干巴巴地和老师申请跳过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如果过于牵强则不宜多讲,甚至可以直接说自己对这个问题没什么了解以免给老师留下"油头滑脑"的坏印象,不用过于拘泥于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回答的时候老师是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并不是按部就班地记录下你说的每一个问题答的怎么样,所以怎样回答可以考虑整体上得体即可。当然,说些不是胡说,老师可以轻松地知道你到底掌握的怎么样,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你需要的是展示你积极的态度。
4.其他礼仪。网上我看到的普遍是推荐穿阳光一些的便装,不要穿西装,但经过现场观察我觉得穿西装效果也还不错,但个人认为男生不宜打领带因为显得过于庄重会和老师间形成距离感,太过社会或者商务风的也太不合适。进门之后要向为你开门的工作人员道谢,入座前在座位左边先站立向老师问好,注意说的时候每个老师都要面带微笑扫一下,避免有老师觉得自己被冷落打出低分影响全局,得到老师的回复后再坐下。回答问题时每个老师最好都要顾及到不要只盯着一个老师看给他造成,也不能过于紧张造成对一些老师只是"瞟一眼",这样反而更会造成他们的不适。
三、运气
比考前公布的计划扩招了6个,统考招了29人。不然招23个的话线恐划到390,然后应该会是22个同学等额复试,然后再接收一个外专业调剂这样,总之我这一路考研充满了感激。
“磨刀不误砍柴工”用来描述考研择校再合适不过,如果学校选的不好一方面很可能给自己增加考研难度,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考虑好自己真的想要上怎样的学校即使考上了可能满足感不强,虽说做事要一步步来,但提前预见一下未来也是很有必要的。我自己其实是在报名前都还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报复旦,这也是我专业课太早没什么想法去看的一个原因,定不下来学校我认为对我学习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如果实在定不下来也可以先看cpa税法这种万金油,但从重要性来说我觉得跨考的话税收学原理更需要提早开始准备。
►我个人认为择校自己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是不报名校就提不起学习兴趣的那类"风险偏好型"考研者,还是报一个相对好考的学校更有盼头才可以全心投入的那类"稳健收益型"考研者。
2.学校招牌、生活环境、科研实力、学费等各方面因素你的心理排序是怎样,哪些是主要哪些是次要。
3.选择怎样考试科目组合的学校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缩小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实现弱科不弱,强科更强,比如是考英语一的学校还是报英语二的学校,是选择考396还是考数三的学校,是考专业课灵活性更强的学校还是考按部就班以税制计算为主的学校。
4.往年分数线,报录比分析以及未来的预测。分数线建议看各个学校那个专业具体的参加复试名单或者录取名单情况,这种可能在学院的招生网上,当然有学长学姐认识具体了解一下那个专业的招生情况是最好的,有些学校比方说金融,他会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最低线放在一起,那么就很容易被误导为很好考,事实上两者的最低分数要求往往天差地别。即使不是这样,校官网上公布的校线各个专业的分数也不一定准确,就拿复旦税务来说,校线里税务还是和去年一样是380分,但实际上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要求是385分,一方面学校这样可以避免来年的同学不敢报影响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外界催促学校及时公布学校的各专业最低分数要求(即校线)。学校先公布一个相对稳妥的分数可以应对可能的扩招,还有像复旦金融这样金融硕士在三四个学院都有招生的情况,校线是全校所有金融硕士的最低分数要求,但比如经济学院的金融硕士最低分数要求是410,这个只有在经院官网上公布的复试细则里可以发现。另外特别注意不要被招生人数迷惑,有的学校是显示统考和推免合计计划数,一定要看清有多少是统考名额。
5.分析自己对于复试比的偏好。认为自己复试能力很强可以报复试刷人比例大的学校降低自己的不上线风险,认为自己希望笔试基本上可以一锤定音的可以报复试刷人少的学校。
►下面我是以自己的认识为例说一下自己报考复旦税务的理由,也为大家选学校做一个参考:
1.学校不错,可以提供好平台,个人在顶尖学校不是顶尖专业和不是顶尖学校是顶尖专业之间更倾向于前者。
2.是自主划线学校复试早,万一发挥一般有调剂时间(不过大家对调剂不要抱太大希望,如果一志愿没上就算报名校考了个还不错的分数,调剂能调回本校水平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从我们税务专业的就业来说,如果本校水平不是顶尖的话,一个不及本校的研究生学历基本上可以说会给就业带来副作用)。
3.在上海,经济类专业对地域要求高,好的实习和就业方便找。
4.考数学三而不是396,18年数学难,我预计19年相对会有所下降,自己对不是超级难的数学较有信心,写作水平较低感觉不适合396,且396拉分空间较小,那么自己政治英语不占优的情况下这门也不突出,专业课就要承担过多压力。
5.考英语二。我英语阅读写作一般,相对于英语一可能会被英语好的考生拉开巨大差距,英语二被拉分的幅度有限。
6.国地税合并可能导致一部分原计划考公的同学因为名额预期缩减而选择考研,但考名校很大一部分是提早有想法的人,所以相对来我认为对中上水平院校的报考人数冲击最大,而对顶尖院校的影响忽略不计。
7.复旦经院复试划线刷人比例低很良心(常年低于1.2,去年进复试25刷3,今年是进复试32刷3),笔试成绩出来后基本就心中有数了。
8.专业课不算难但比较灵活,中国税制、原理和国际税收每年占比和内容变化较大。如果是跨考的话在专业的广度上很可能不及本科财经类的,我认为相比于上财这类财经类院校,报考复旦的生源跨考比例可能更大。
9.学费16.8w两年且不提供住宿了。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来自家庭经济较困难的考生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信心不足的考生说服自己选择其他院校的理由,因为一般来说如果能考上大多数家庭并不是没有能力承担这笔费用。
10.复旦税务去年数学很难的情况下复试线还有380,可以算是一个大年了,今年报考基本上可以排除人数激增的风险。(现在很多所谓的考研择校辅导专家去搜集哪些分数低的学校去推荐给自己的考生往往是弄巧成拙,第二年基本上都会出现报考人数的暴涨,就像农业上种植农作物缺乏预判也会各种作物大小年)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相对来说挑一个没人觉得好考的学校才会是好考的学校。
11.招生人数的风险。其实如果浙大招的比较多我更倾向于报考浙大,但浙大每年只招个位数,报考的人数一多出现惨案概率极大,复旦至少也是招20多个统考相对抗风险能力强。
12.学校的整体趋势还是上升的,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保证复旦短期内不掉价。对于目前的择校来说,现在的"双一流"已经开始被不少大学作为调剂生源的指标,可以预见未来在国家支持下双一流在发展的速度上会比其他院校快,除了地头蛇学校,很可能逐渐以双一流替代211985作为全国具有认同度的一个新标准。
虽然上面的判断不少是主观猜测,但从结果上来看基本上相符,综上,在准备考研前或者准备中首先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是很重要的。
二、努力
(一)初试
初试这方面除了税务专业基础130分还行其他课还真谈不上什么经验,考的都不算太高。那就先谈另外三门课的自己得到的教训吧,建议这三门正面的全套复习方法借鉴其他人的,我就不过度班门弄斧了。
1.政治
政治我是十月中旬开始看的,有点太过放松了,我建议至少从9月就开始准备,政治的主要拉分靠的是选择题,所以肖秀荣1000题要多做几遍,我自己只做了一遍对完答案就没看了,虽然肖四肖八是做了但还是不够全面,以至于考完对了答案选择题只有29分。大题方面我只在考前一周背了肖四的大题,押的很准,应该是拿了34分还算不错,徐涛的小黄书也不错,但我个人认为肖老的题干看起来就和真题一样更舒服。对了我觉得大家可以去了解下大题从题干中摘抄是不是也能拿高分,好像有人是这么说的我认为很有可能,毕竟政治就是想考一个人思想正确与否,本意并不是让大家背得多么熟练,那些背诵很可能是考研出书机构营造的环境,当然这个想法比较大胆了只是猜测。
总而言之政治要早准备,重视选择题训练,大题考前背肖四足够了。今年复旦税务有3个总分上线但政治没过线的考生因此没进复试。当然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单科线要求不一样,可以自己去看,基本上每年差不多,税务一直是小科60,大科90,且不允许破格复试,今年其中一个是399分,但政治是59分的也没允许进复试,很可惜!所以政治不能轻视,但另一方面来说,政治的定位一般也仅限于过线,政治提分的时间花在其他科目上往往更值。
2.英语
在上线考生里我70分和两位老兄并列倒数第一。我在暑假前只在扇贝APP上背单词,暑假开始后做历年真题里面的完型和阅读这两个模块,翻译和大小作文都只是看一眼不做,大概考前完整做过一套。王江涛写作考前十天看了几篇大小作文熟悉了一下套路但没背,考试那天背了一些图表描述的单词和大作文三段话的句首句。英语准备的真的很不充分,所以考得挺不好的。
教训就是英语要每天学保持连贯,使自己沉浸在英语的氛围当中。英语作文考前一两个月要好好背一下,试卷也最好一套套给自己限定时间做,这样考试的时候能形成习惯,避免我这样平时只做完型和阅读,到考试的时候甚至感觉题量不太适应。
3.数学
数学方面,本来我考研是抱着靠数学来拉分,其他考个一般这样的思路,但这次只有123分属于还要稍微被别人拉一点的分数。最大教训就是历年真题和各种模拟卷要多做!我自己是同济课本看一遍过的太细,书上课后例题都做了一遍,到暑假开始两个星期才看完。后来时间不多了高数和概率论李永乐全书+线代讲义,再660题做完,接着把十多年真题做了答案对了就上考场了。
最后特别提醒一下,数学一般大小年比较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2020年的数三大概率会比较难,而且考研人数突破300万基本上可以预测,从人才筛选的角度来看,明年数学有出的难的必要。所以明年打算考数三的同学一定要尤为重视数学的学习!这会是能不能上的关键。还有数学和英语一样,不管是一定要每天都学保证数学的手感,一般大家都是前期主要数学,后期也保持做题,具体的量建议参考其他同学,我准备的很不充分。
4.专业课
最后大多数同学对我的专业课比较感兴趣,专业课130分排第三,是自己考上研的主要大腿吧。但因为本科是税务的所以我认为自己的经验对于跨考的考生可能会造成误导,还是先说明一下。
参考书目现在不公开了,官方的原先是杨斌税收学原理,杜莉中国税制和谁的税务管理基本上还是可以参考的。但我自己书本方面就用了杨斌税收学原理和cpa税法轻一这两样书本,根据考后的回想,这两本书足够了,税制方面cpa税法的深度已经绰绰有余,税务管理也是cpa税法后面管理那两章日期,罚金,税收保全这类的稍微记一下足够了,复旦以前对这方面不重点考察,以后我认为也不会出这方面大题刁难考生,国际税收计算题和一步步的逻辑思考方面杨斌原理书最后一章看一下足够了,名词和流程这种细致的考点cpa税法轻一后面国际税收那章看一下就行。税收原理就完全看杨斌的书,把每一个点都要掌握就完全没问题,这本书初读比较晦涩,但多读几遍可以逐渐掌握,里面随便一个点都可以出一个选择,简答或者论述题的一部分,所以非常重要。
我自己是从8月开始看专业课的书的,如果是跨考的同学我建议应该早点开始看。先把税收学原理看了一遍,接着主要看cpa税法的轻一,并把轻一的题目都做了一遍,最后一个月把国际税收和税务管理看了下,另外税收原理再看了一遍。我也网上买了一个网盘资料打印出来一些资料看了下虽然不少税制相关的东西过时的完全没用,但对于原理和国际税收抓重点梳理我认为还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跨考的同学对于税务的重点可以有一个把握,另外最重要的是往年的回忆版真题吧,可以熟悉一下出题风格。今年税制部分考的很水,比如给税率表的计算单单工资要交的个人所得税,也有个很基础的经济学题目关于征税的供给需求曲线,如何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话建议微观的供给需求这种稍微了解一下,不用什么深入的。我本来的判断是今年应该是税制会回归正常,但没想到越考越水,税务管理也是,与之相反的是原理和国际税收继续占大头,且考的点会很细,所以这两块要多花时间。
我个人的答题习惯是名词解释在字面解释完之后还会再说一下其他类似词,如问免征额,我会讲完免征额的意思之后再加上与起征点的比较,或者举个小例子来充实一下自己的解释,这样一方面字数多点,另一方面万一我们总结能力不强没有将名词的意思说明白,可以通过后续的内容让老师知道我们至少是理解含义的。简答和论述也是一样,自己知道的相关内容都可以适当补充一点上去防止自己的表述缺陷使影响了自己知识面的体现。当然实在碰到不知道的知识既不能空着请老师不给分,也不能笃定正确地回答,可以从自己掌握的,很可能相关的知识点"从什么方面,从哪个角度"这样说,这样不管是不是踩中了题目的问题所在,至少我们表述的内容本质上不存在错误。老师不喜欢信口胡言的答案,我们在猜测的情况下要给自己的答案加上一定的限定。最后就是答题目思路要尽可能全面,可以结合税收的原则比如公平,效率,财政来思考开拓自己的答案,特别是后面论述题一题20分,可以像说"xx不能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穿插在其他大白话当中,体现一下专业素养。
如果一定要预测的话,我个人认为专业课明年将会延续这种风格,即原理和国际税收还是最重点,税制和税务管理会考比较基础的内容,而不是之前那种一年重原理,一年重税制的情况。具体押题我认为国际税收母子公司或者总分公司这类相关的计算题,以及和房地产相关的如土地增值税计算,或者房地产税相关的论述,根据以前试卷的情况看这种都是非常喜欢考的,但今年没有涉及,我认为明年出现的概率较高。当然,全面备考才是稳稳拿下高分的基础。
(二)复试
复试成绩87.64,去年复试的最高分是88.3,前年最高是87.2,大概82,83是中档水平,一般来说初试分高些复试老师会先有个好印象,如果评分没有整体上浮的话我386的初试分这样复试还算不错啦。
税务今年还是和往年一样,与资产评估,保险,国际商务在同一天复试,并且也还是接着金融之后那天复试小专业这样。一大早到那一开始是资格审查,其实就是按照要求把复印件拿出来门口有工作人员看一下放你进经济学院大楼,然后聚在一楼大金报告厅按照准考证号分为a,b组,抽签确定a,b组各去哪个教室。以前是在一个地方英语面试5分钟,再去一个地方专业课面试15分钟,现在是英语和专业课一起面试20分钟,但实质上还是先英语面一下再问其他中文问题。a,b组都是上午面10个,下午面6个,共32人。这次面试我分到上午的b组第3个,每个组面试老师都是5个。我们b组第一个是女生,第二个是一起来的同班同学,第三个是我,面试地点是一个会议室,五位老师分坐在大会议桌一侧,我们面试考生坐在对面,记录员坐在侧面窄边,所以算是6v1吧。
进去先是老师让我做一个英文自我介绍,这个来之前准备了所以就比较顺利的背了一遍,有的时候自我介绍放在中文,英语纯问问题,运气最差的是两种自我介绍都免了全是问问题。然后是问我paper写了什么。老师问问题是从最靠里的老师依次开始提问,问的问题如下:1.你是税收专业的,除了本专业对其他专业还有什么了解?2.你能再说一下套期套利这些理论知识吗?3.与分税制改革有关的一些问题。4.地方政府的收入难道不够吗?5.问我自我介绍中关于班长的一些问题,包括班长怎么竞选的问题,问我对于团队合作的理解,另外还有实习期间做了什么,研究生毕业之后的打算是什么。6.问我以后学有所成认为自己会对那方面的税收制度建设做出贡献。
►总结一下面试过程需要注意的点及其他细节:
1.自信,微笑,不卑不亢。我认为自信是最重要的,不管准备的怎么样,开始复试的那一刻起一定要告诉自己已经准备充分了,要由内而外表现出自己的信心给老师。但自信的表达一但出现歪曲容易被理解为自负,微笑能够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没有什么比微笑更能拉进与老师的距离了,距离近了,你的自信就会显示的更加纯粹。所以从进入考场的那一刻起就注意时常保持微笑,不要眉头紧锁担心老师会拿什么问题来为难自己,刻意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网上看到一个方法我觉得很有趣,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已经考上了,今天是来和导师见面聊天的……我觉得效果不错。
2.声音洪亮,特别是男生,语速适中。洪亮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紧张,那么语速也自然会放慢,我平时说话就比较快加上当时也还有点紧张,自认为语速太快了。这个可以提前多练习一下,特别是没面试经验的同学,我认为可以找研友互相面试一下,如果能找不怎么熟的人互相面试效果就更好了,真的很有必要。
3.表现自己不宜十全十美,更不宜一问三不知。一般来说,老师肯定希望招一个各方面水平高的考生,但如果你水平实在高也没必要将自己再表现地过于完美,因为老师招生除了招贤,肯定也会有一点私心,你如果什么东西都知道,老师好心和你拓展了什么知识点你却说你早已有所耳闻,那如果你作为老师会不会觉得有些失落,对自己传道受业的水平自我怀疑呢?这时候一句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老师"会好于"这个我之前自己了解过"这样的回答。所以面试与其说是一场考试,不如说是一场沟通,不是单向地传输自己背诵的知识点害怕漏掉哪个点,而是找到一个让老师觉得你可以,并且他愿意教的平衡点。但话说回来我相信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绝大部分考生没有这个顾虑,我们主要还是担心问到问题不会怎么办,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尽量想办法联系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说一些,不要干巴巴地和老师申请跳过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如果过于牵强则不宜多讲,甚至可以直接说自己对这个问题没什么了解以免给老师留下"油头滑脑"的坏印象,不用过于拘泥于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回答的时候老师是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并不是按部就班地记录下你说的每一个问题答的怎么样,所以怎样回答可以考虑整体上得体即可。当然,说些不是胡说,老师可以轻松地知道你到底掌握的怎么样,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你需要的是展示你积极的态度。
4.其他礼仪。网上我看到的普遍是推荐穿阳光一些的便装,不要穿西装,但经过现场观察我觉得穿西装效果也还不错,但个人认为男生不宜打领带因为显得过于庄重会和老师间形成距离感,太过社会或者商务风的也太不合适。进门之后要向为你开门的工作人员道谢,入座前在座位左边先站立向老师问好,注意说的时候每个老师都要面带微笑扫一下,避免有老师觉得自己被冷落打出低分影响全局,得到老师的回复后再坐下。回答问题时每个老师最好都要顾及到不要只盯着一个老师看给他造成,也不能过于紧张造成对一些老师只是"瞟一眼",这样反而更会造成他们的不适。
三、运气
比考前公布的计划扩招了6个,统考招了29人。不然招23个的话线恐划到390,然后应该会是22个同学等额复试,然后再接收一个外专业调剂这样,总之我这一路考研充满了感激。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