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答题技巧:话说“计划组织协调能力”那点事儿(下篇)
再来说一下,总结反思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讲都不是问题,当然,这是自认为的没有问题,实则不然。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总结反思亦是模式化严重。举个例子,大家一看便知。
“最后,我会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得失,积极反思自身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日后不再犯此类问题,并整理文档,形成文字材料,向领导汇报。”诸如此类的总结,实在不能称之为总结,因为,同样的没有针对性,放在任何一个道题目当中都可以,难道考官听不出来问题吗?
如果在考场上全是这种话,想必分数必然不会太高,所以强调的是,总结反思,定要有针对性。比如,要反思,问自己个问题,反思什么,为什么要反思这个东西;要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学什么,怎么学;整理资料,整理什么,怎么整理;向领导汇报,汇报什么,除了汇报本项工作,还能做些什么,等等。
唯有这么去想,并详细阐述出来,才能保证,总结是一个针对性的总结,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泛泛之谈。
此外,再说一个细节,此类题目,涉及之点,不可谓不多,确实较为繁杂,但是一定不要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全部说出来,特别是,很多考生愿意在“时间、地点、人物、物品、经费”等问题上,耗费太大气力进行表达阐述,实则完全没有必要,应根据题目特点,挑重点进行叙述,而往往一些题目本身的重难点,比较侧重于流程或者“对象、方式、内容”。
这才是重点,所以考生需要多做题目,进行积累总结,才能把握题目要点,针对性作答,而不是随意发挥,找不准主题。此外,在答题之时,要善于熟练使用逻辑词,特别是针对此类问题,往往涉及到的点很多,就必须用逻辑词串起来,否则,必然致使答题内容一片混乱。与此同时,在使用逻辑词之时,要特别注意,逻辑词使用的正确性,即不能出现混用乱用的情况。
比如,先谈的是“首先”,接下来谈“第二”等等,一定不要出现此类问题,当最外围的逻辑词是“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之时,如果谈到“其次或再次”当中又想分条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在这其中继续说“一是···,二是···,三是···”即可。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