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纳为思维与存在,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问题。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性,又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中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划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考点。
客观唯心主义指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它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观。同时,由于“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故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成份。
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思想有五种,第一种典型的观点是“客观精神”,客观精神是客观唯心主义最为核心的思想,指独立于人之外,不受人类控制,比人类的力量更为强大,并能够主宰人类发展状态的神秘的力量,例如:有一位同学去相亲,相了99次都失败了,最后这位同学感叹“这都是命哪!这辈子注定要单身了。”这里所讲的命运,就是一种典型的“客观精神”。中国人常讲的“听天由命”、“命中注定”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种典型的观点是神话,例如西方的上帝创世纪,中国的女娲造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客观唯心主义既包括了神仙,也包括了鬼怪,同时还包括了封建迷信思想。例如:上一位同学鼓起勇气第一百次去相亲,终于找到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结果父母坚决不同意,因为八字不合,属相相克,注定是悲剧。这种迷信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第三种典型的观点是老子提出的“道”。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老子解释为“无”,无为有之始,即无中生有,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需要注意的是,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但通常都用“无”字。例如“有无相生”,就是老子的观点。反之,“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句话中有一个道字,很多同学误以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实际上,这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强调“不变”,即静止的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四种典型的观点是朱熹主张的“理”。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在人先。”即世间万物产生之前,先有一个“理”存在,理即是“太极”,太极即是“道”,也就是客观意识。我们称之为程朱理学。
第五种典型的观点是西方哲学家提出的“理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精神为“理念”,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黑格尔称客观精神为“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等一切事物都是绝对精神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外化、体现。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