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千城一面

来源: 2017-08-25 19:15

 【热点概述】

走在许多城市的繁华街道上,会让人产生一种同样的错觉:不知此时身在何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大小小的城市在我们眼前变得“摩登”起来:一样的玻璃幕墙、一样的立交桥、一样的大广场……漫步其中,“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早已成为一种久违的体验,取而代之的是“似曾相识”。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的建设使各地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到高耸林立的写字楼,现代化的“面子”装点了城市。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城市各具特色的原有风貌逐渐消退,“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而“千城一面”所造成的缺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显现。“千城一面”无疑是现今中国的城建之殇、城改之悲。

【点评】

城市如人,面子要有,内在气质更不能丢。画家齐白石曾对自己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城市建设莫不如此。一味地简单模仿,只能导致城市建设的雷同、刻板与僵化,无异于走进城市建设的死胡同。只有保持个性和特色文化,城市才能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维护历史传承,留住城市的“命脉”,则是保持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作为文化遗存的古迹、老建筑、老街区(包括百余年的近现代工业遗址)都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集中表现。保护好它们,无形中就留住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载体。

多年来,“千城一面”一直为人诟病,但如今高楼比赛仍在进行,大厦加广场的建筑模式仍被推崇,“拆了建、建了拆”之风依然弥漫。现如今谈及城市建设的成绩,总少不了“面貌一新”,以为凡是“新”的就是好的,以至于具有独特历史文化韵味的古建筑群被迅速推倒,许多具有地方传统风味的文化名街相继消失,大量见证中国近代发展史的工业文化遗存也“在劫难逃”。不少城市一方面无情地毁掉古老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大搞仿古的“赝品”,假文物、伪古迹、仿古街区大行其道,最终沦为城市建设的笑柄。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工作处于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不推进城市建设是不现实的,变改造旧城为保护、激活旧城却是现实的。这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真正承担起改善民生、保护并促进文化传承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唤起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强化文化保护的公众参与,让民众真正成为文化遗产的主人。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