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坑老”的保健品
【热点命题】
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养生关注度倍增,特别一些老年人逐渐成为了保健品的忠实拥趸,但是在保健品流行的同时,衍生了许多保健品诈骗,许多保健品公司通过种种手段骗取老人信任,其中不乏高知分子,由保健品营销引发的家庭悲剧,近年来频频上演。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对于保健品在老年人中的风行,似乎已经不单单止步于电视广告里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经济的持续发展,群众的荷包也鼓了,使许多老年人的晚年变得有钱也有闲,而在日常中也经常见到“健康百岁行,中老年保健品免费发放点”之类的推销摊点,许多保健品公司在生活中似乎无孔不入,他们通过五花八门的推销手段,诸如免费办讲座,送生活用品,之后卖保健品,免费保健旅游的免费攻势,也有通过专家讲座的专家牌强力洗脑法,以及亲情牌换取老人的信任,最终欺骗老人购买保健品,其中不乏一些老人是退休大学教师,退休的公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始终记得大学老师向我们诉说她的家人花3000块钱买了一只上面带有各中穴位的木质手掌的无奈,这样的骗局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同时也对群众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不仅使老人的财产受骗,甚至会有老人因此而选择自杀身亡,从全社会而言,也向大家普及了不正确的健康知识,所以对于这些悲剧,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予以扼制,同时,这件事情也普遍反映了当前我国的的此领域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保健品认知不够,许多老人甚至是年轻人对于保健品的了解非常有限,许多人只知晓药品是为了治病,对保健品的作用也等同于药品,这就给了诈骗分子可趁之机,利用老人的无知和治病心切的心理鼓动老人购买。
第二,年轻人对老人关怀不足。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孤独,对于自身健康的忧虑,认知不足又无法的到有效指导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很多老人在健康恐吓、利诱、情感攻势等营销手段面前缺乏抵抗力,甚至心甘情愿被“忽悠。
第三,对于保健品的定义存在盲区使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也给监管带来漏洞和难度。保健食品处于食品和药品间的真空地带,优于普通食品的功效声称,低于药品级别的市场准入。“争议”和“混淆”的长期存在,使保健食品成为了带病前行的巨人,而保健药品的巨额盈利空间又使许多不法分子难抵诱惑。
第四,我国对于保健品的监管不够严格,无论从人员配置还是市场审查力度而言都与药品有着天壤之别。
当然,对于保健品坑老问题的不断扩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坚决改善此问题,需要子女对于老人多一些的关心和爱护,需要政府完善立法,加大对于保健品市场的规范力度,打出组合拳,严加整顿。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