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话题之自主招生催生的“专利买卖”
【材料】
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大幕。在往年自主招生中,不少高校都将获发明专利或有发明成果列为自主招生报名资格的条件之一,而这一条件也催生出了一个“专利买卖”、“专利办理”的市场。据解到,一些专利代理公司声称可提供专利申请和转让服务,以帮助考生获得自主招生的“敲门砖”。专家表示,专利允许转让,也不会对被转让人的资格进行审查,但自主招生的高校应在这方面加强管理。
【解析】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起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如果高校利用好这一体系,找出不诚信的学生,并将其失信行为公之于众,让学生因此受到诸如“档案记录在册、升学困难”等处罚,学生也不会冒险去买专利。
真正的人才应该德才兼备,诚实守信,通过金钱购得专利作为自己的发明创造,用以证明自己的虚假才能,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属于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行为,对其他考生不公平,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正义。
根据《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是为了保护产权人利益,更好地促进专利业发展,而畸形的“专利买卖”早已脱离鼓励创新、发明的轨道,成为部分富贵阶层获取最大利益的途径,一些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专利也被哄抢,既违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也损害了高考公平。
专利是参加自主招生资格的一项重要条件,就必须在自主招生上加强管理,严格把关,而不是不问来源,不加规范,使“专利买卖”危害教育公平。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堵住高招改革、教育改革的腐败漏洞,应该提到高招议事日程上来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