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备考:结构化面试中“金字塔”策略探究(二)
二、为什么采用“金字塔”策略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构建是立体的、结构式的,而语言的表述是线性的、时间流式的。因此,要想清晰、流畅、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首先就要构建立体、清晰、层次分明的思维结构,而后将其转化为线性的,流动的语言表述,这是一个人从逻辑思考到完整表述的闭环式语言过程。
夜晚,当我们眺望星空时,看见的是由星星组成的各种图案,而不是散乱的星星。人脑自有其对事物进行归类组织的特点,因而“金字塔”策略是将各种散乱的思想汇聚成“金字塔”状,形成形象化的思维导图,是思维重构的重要方式之一。
金字塔原理的规则能够使你从金字塔结构中任何一个位置上的思想着手,并发现其他相关思想。我们在进行语言表述时,尤其是在结构化面试中,其核心目的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即中心思想。要想清晰、准确、层次分明地表达中心思想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重构简洁、便利的思维导图,即金字塔图示。
金字塔图示构建的方法包含两种:“自上而下”构建法和“自下而上”构建法。
(一) 自上而下、结论先行
【理论透析】
自上而下:顾名思义以上统下,就是以中心思想为出发点作为金字塔,逐步向下进行分层论证,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并据此提出理论依据,即理由1,理由2,理由3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层论证时,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性,即提出观点(中心思想),论证观点(为什么),落实观点(怎么办),以此搭建金字塔结构,用以支撑自己的核心观点。
结论先行:主要是从表达顺序上进行语言规范。在结构化面试中,思维分析的顺序是先进行论证,后得出结论;而语言表述的顺序则是先阐述结论,后阐释论证过程,因此回答考官问题时应该最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直奔主题,即结论先行。这种表述顺序主要考虑面谈对象,即考官的需求而进行的调整,目的是时间回答考官最想知道的内容,提高面试效率,进而提升面试成绩。
小结:结构化面试中最重要的题型——时政类问题。其特点是,皆以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为着眼点,进行各种社会问题的考查,从而测评考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观点)、分析问题(论证观点)、解决问题(落实观点),即考生要解答出各类社会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即:能够着眼于各种社会现象并进行准确分析,查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这样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挖掘出问题本质的过程。唯有深入到问题本质层面,才能真正测试出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然而走到这一步我们只是满足了测评要素的要求,即:能力层面的测评,这并不是结构化面试测评的终点,结构化面试测评的目标是,思维层面的测评,即:考生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力多种多样、可强可弱不断变化的,而思维方式则单一、稳定,决定着能力的展现方式和程度,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展现出什么样的能力。因此作为结构化面试研究者,最先要构建的是考生的思维框架,只有重构合理的、恰当的、稳固的思维框架体系,才能充分展示出考生的各项能力。可以说,思维模式是面试能力之源,唯有源头设计合理、方向正确;能力的展示,才能恰到好处,而金字塔思维分析法就是其中最便捷、最有效的思维设计方法之一。
【案例分析】
核心题目:“农村低保”作为农村困难户的“活命钱”,是我国社会制度的一道重要防线。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却接连曝出个别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从“低保户”、“五保户”群众手中收集低保存折,冒领低保户“养命钱”的事件。对此你怎么看?
运用金字塔策略进行此案例的分析和解答,首先要明确大脑思考的顺序和语言表述的顺序是两个互逆过程,即:思维分析的顺序与语言阐述的顺序正好相反,也就是说人的思考的顺序与表达的顺序是相逆的。
思维分析过程:
从金字塔结构来讲,思维分析的顺序是由低到高。
“金字塔”第三层级:(各类理由,即多种信息)
相关信息:(顺序无章)
1.“农村低保”关系到当地贫困百姓的生活,政策执行到位与否关系到社会制度的构架,更关系到百姓对的信任,所以对于这些利用职务之便“冒领、骗保”的行为,一定要给与严厉打击。
2.为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我国于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制度。
3.“农村低保”执行错位,其一是由于政策执行的可操控空间大。在申请、审批的过程中,当地村干部的主观意愿难免影响低保发放的公平性,这也就导致许多本该享受救助的贫困户得不到应有的帮助,滋生出许多“关系保”、“人情保”。其二是缘于政策执行中的监督、监管不到位。俗话说“山高皇帝远”,越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地的监督管理越是处于“孤立”状态。其三是在于农村干部违规后的风险低、查处难。由于农村低保监管查处的缺位以及对于干部违规后的行为处罚认定尚不明确,给不少心怀侥幸的人提供了钻空子的便利。
4.“低保”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贫困农民身上,为广大农村贫困人群拉起最低生活的“安全网”。
5.从根本上铲除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走偏”的现象,要建立低保政策执行的评定机制,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给予全程的监督和评价反馈;第二要建立低保执行的投诉举报机制,充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畅通举报渠道,让低保政策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化;第三要加强监督管理与处罚力度,相关部门的监管要做到位,避免“天高皇帝远”的监管缺位现象,对于冒领事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通过严格的处罚机制让个别心怀不轨的基层领导干部不敢向“低保”伸手。
6.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接连曝出个别村干部代领低保金的恶劣事件,不仅损害了惠民政策在农村基层的顺利执行,而且侵害了公众的切身利益,让公众对的社会政策的执行提出了质疑。
“金字塔”第二层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一般是指发生的具体事件。
案例中的事件:冒领低保户“养命钱”的事件。
“为什么”一般是指事件发生的原因。
案例中的原因:
其一是由于政策执行的可操控空间大。在申请、审批的过程中,当地村干部的主观意愿难免影响低保发放的公平性,这也就导致许多本该享受救助的贫困户得不到应有的帮助,滋生出许多“关系保”、“人情保”。
其二是缘于政策执行中的监督、监管不到位。俗话说“山高皇帝远”,越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地的监督管理越是处于“孤立”状态。
其三是在于农村干部违规后的风险低、查处难。由于农村低保监管查处的缺位以及对于干部违规后的行为处罚认定尚不明确,给不少心怀侥幸的人提供了钻空子的便利。
“怎么办”一般是指针对某个问题而采取的具体举措。
案例中的举措:
要建立低保政策执行的评定机制,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给予全程的监督和评价反馈;
第二要建立低保执行的投诉举报机制,充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畅通举报渠道,让低保政策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化;
第三要加强监督管理与处罚力度,相关部门的监管要做到位,避免“天高皇帝远”的监管缺位现象,对于冒领事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通过严格的处罚机制让个别心怀不轨的基层领导干部不敢向“低保”伸手。
“金字塔”层级:(中心思想)
结论:一般是指考生的中心思想,即核心观点。结论,顾名思义是通过分析论证总结出来的思想、观点或问题。是金字塔结构的最,也是考生思维分析活动的顶点,即通过思维分析最终得出的核心观点。
案例中的结论:
“农村低保”关系到当地贫困百姓的生活,政策执行到位与否关系到社会制度的构架,更关系到百姓对的信任,所以对于这些利用职务之便“冒领、骗保”的行为,一定要给与严厉打击。
语言表述的顺序:
从金字塔结构来讲,语言表述的顺序是由高到低,即:自上而下、结论先行。语言表述过程正是逆思维的过程。因此,此案例的正确阐述顺序应为:
步:指出结论(提出观点):
为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我国于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制度。“低保”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贫困农民身上,为广大农村贫困人群拉起最低生活的“安全网”。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接连曝出个别村干部代领低保金的恶劣事件,不仅损害了惠民政策在农村基层的顺利执行,而且侵害了公众的切身利益,让公众对的社会政策的执行提出了质疑。因此,对于这些利用职务之便“冒领、骗保”的行为,一定要给与严厉打击。
该结论有两个层面:
(1)指出问题:通过阐述“冒领低保”的危害,进一步阐明“冒领低保”是一严重社会问题。
(2)表明态度:对于这些利用职务之便“冒领、骗保”的行为,一定要给与严厉打击。
第二步:分析原因(论证观点):
其一是由于政策执行的可操控空间大。在申请、审批的过程中,当地村干部的主观意愿难免影响低保发放的公平性,这也就导致许多本该享受救助的贫困户得不到应有的帮助,滋生出许多‘关系保’、‘人情保’。
其二是缘于政策执行中的监督、监管不到位。俗话说‘山高皇帝远’,越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地的监督管理越是处于‘孤立’状态。
其三是在于农村干部违规后的风险低、查处难。由于农村低保监管查处的缺位以及对于干部违规后的行为处罚认定尚不明确,给不少心怀侥幸的人提供了钻空子的便利。
第三步:提出对策(落实观点):
要建立低保政策执行的评定机制,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给予全程的监督和评价反馈;
第二要建立低保执行的投诉举报机制,充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畅通举报渠道,让低保政策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化;
第三要加强监督管理与处罚力度,相关部门的监管要做到位,避免“天高皇帝远”的监管缺位现象,对于冒领事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通过严格的处罚机制让个别心怀不轨的基层领导干部不敢向“低保”伸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