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
【热点概述】
2016年,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输出了留学生52.37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0.91万人。他们中,有些人从选择出国到回国就业,都是遵从父母的安排,留学费用没少花,用人单位对海归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而起薪也不再是想象中那么体面。
【点评】
近年来,在留学潮热而不退的大背景下,海归就业问题一度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国内用人单位招聘机制的不断革新,部分海归就业陷入了尴尬局面。
其实,相比以往出国留学、学成归国的令人羡慕的场面,近年来,出国留学已失去了当年的热捧局面,甚至成为了某些人投机取巧的工具。在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看来,出国留学能达到投机取巧的目的。以一年制授课型硕士为例,别人要花两三年的时间拿到的学位你花一年就拿到了,其学术“含金量”难免会引发用人单位的质疑。
更为重要的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更加看重求职者的真才实学和实际工作能力,也更注重控制用人成本,这使得一些“鱼龙混杂”的海归们在动辄数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高额留学费用下,很难接受“不够体面”的月薪,不免让自己和家人都感受到失落和挫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归就业难”从某种意义上是用人单位更加理性、务实的产物,他们不再迷恋“海归”的标签,而是更加看重求职者的真才实学。而根本原因,则归咎于出国留学的功能异化,海归的社会声誉不断下降甚至已经“污名化”。在功利和算计的裹挟下,出国留学成为了一种“洗白学历”、“贴金”的做法,致使留学生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才造成了“自辱其名”的尴尬现状。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在“海归”符号价值不断下降的今天,海归要想“赢得尊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显然不能依靠身份标签,而是要靠实力说话。那种“根底浅”“腹中空”的海归,“高投入低收益”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