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以假乱真”的公务员何以屡骗成功?
经过侦查,民警发现邓某在多家婚恋网站上有过注册记录,其上海人社局的工作证件也是从网上购买的。在婚恋网站上,邓某以人社局公务员的身份骗取女性信任,随后以帮忙落户、找工作、孩子读书等理由骗财甚至骗色。2016年1月至今,已有7名被害人受骗上当,涉案金额达30余万元。(11月7日澎湃新闻网)
又一骗子“以假乱真”,冒充公职人员招摇撞骗并且还能成功骗了7人,骗取金额达30余万元,当骗子落网被判时,除了一丝窃喜外,其实我们更应当去反思,如果撇开云山雾罩的忽悠来看,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某单位有没有某领导,是很难作假的。毕竟这些成功的行骗并不能代表骗术的高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群众对于权力未知,在他们看来权力充满了神秘感。
群众为何上当?要说骗子的骗人手段有多么的高明,还真不见得。但凡是多留了两个心眼的群众,也不至于被骗。可是为什么就是这样拙劣的骗局,还是能够屡屡得手呢?不难看出,在我们部分群众眼中,已经存在了拉关系,走后门才能办事情的偏见。于是乎,在办理低保、换工作、落实安置房这些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时,他们总要想方设法的去疏通疏通关系“走后门”,心想“上面有人”自然也就能得到特殊照顾,花两个小钱,买一个放心,又有何不值呢?这种想占点小便宜的心理,其实是被骗上当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其二,民众对于官员权力抱有迷信心态,认为只要“公职人员”说句话,哪有办不成的事情?殊不知,官员的权力再大,那也得按规矩办事,并非官员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有时候还要面临各种监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不然就是权大于法的行为。真出现这种情况,那是要处分的,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以前都在说权力“任性”,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现在风气有了转变,可是我们的一些群众还是抱有“上头有人好办事”的心理,不破除这种可怕的认知,就给行骗者留下了生存的空间。
从群众上当受骗可以看出,我们的干部还要更加的密切群众,要多到群众中去走走看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如果群众和干部都彼此熟悉,群众的问题干部能不知道,干部长什么样群众会不记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假冒公职人员自然也就没有了市场。
宁肯被骗也不肯怀疑领导,还是骨子里受官僚主义毒害所致。在中央大力“反四风”的当下,可以肯定地说,对领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没有错。能不能坦然面对下级的核实,也是对领导“反四风”成果的检验。
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当前还仍有不少地方、不少部门在行政审批过程中还依然存在着内部操作和暗箱操作。程序的不公开不仅催生了腐败,更直接让人们对权力充满了未知,导致盲目。也许,这才是“以假乱真”的公务员行骗成功的“偏门儿”。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