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高校称呼“行政化”背后的价值排序错乱
最近十几年来,大学里除了一般老师被称为老师外,有职务的老师都被称作校长、书记、院长、部长、主席、处长、科长、主任……即使这些人同时承担教学工作,教职工和学生都不愿意只叫“老师”。还有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将原本的系改成了院,所有系主任都改称院长。结果总院的领导被称为大院 长,分院的领导直接称院长。(10月2日《中国青年报》)
高校人员有行政级别,倒也无可厚非。对有行政职务的人称呼其职务,倒也有辨识功能。试想一屋子大学老师,统统一句“老师”,有些人姓氏相同,很容易傻傻分不清。但是大学里称呼院长、部长、书记、主任等职务,还是局限于互相之间吧。如果也让学生同样称呼,显然是大学里的价值排序发生错乱。
众所周知,大学有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大学里真正以学生为本,把教书育人当作立足之本,那么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不管身居何位,在学生面前首先还是老师。师生之间就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至于那些职务与学生有何关系?既然行政职务在学生面前不重要,就不必在乎学生是否称呼什么长。
高校称呼“泛行政化”,说明大学在价值排序中,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其实大学里的称呼照搬官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动辄称某某长”,很容易产生盲从精神,不利于大学培养独立创新人才的意旨。而且这也不是尊重敬畏知识的表现。试想大学里各种长云集,以官职分高下,而不是以学识德行论高低,是不是对那些专心学位却无官职的教师的变相矮化?大学是涵养知识的所在,对学生而言,如果有敬畏对象,那也该是知识智慧,而不是行政级别。
有时笔者在想,大学里的庞大行政系统,还不是为教学科研服务?各种与政府如出一辙的行政称谓,能否在学生面前淡化一些?大学里的行政人员,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服务的,让学生动辄称“长”,难道这些行政机构和人员,存在价值就是为了管理学生吗?回归大学固有精神,应该把“老师”一词视为大学里的最高荣誉,而不是看谁的职位更高。
高校治理中最大的问题,是行政化意味过浓。其实有些大学校长也很苦恼,有位名校校长就说过,校长后面加副部长级“是丢人的事”。行政意味过浓,就很容易遮蔽培养学生在大学价值排序中的至高地位。而且大学不应追求行政或者地理空间的“高大上”,没必要明明是系非得叫“院”,如果说大学有至高追求,那也应该是追求“如何更好培养学生,以学生为本”上。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有幸接触过一些大学校长,他们在不同场合告诉学生,叫自己老师,而不是某某校长。对大学里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而言,还有比学生叫自己一声老师更高的尊重和荣誉吗?没有这种认识和觉悟,大学价值观就会倒悬。
高校称呼“行政化”的背后是价值排序错乱。不管是什么长,在学生面前首先都应是“老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