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媒体的“价格歧视”言论
给定资料:
1、消费时代,媒体批评一样东西有暴利,总是受其读者欢迎的,特别是在当下的国内。继苹果之后,美国连锁咖啡品牌星巴克似乎也陷入了舆论围剿。有专业财经媒体刊发调查报道指出,星巴克在国内存在暴利,一杯星巴克美式咖啡的物料成本仅2.6元,但售价却达25元。除了售价高之外,另一个指责是,在美国西雅图星巴克店里标价折合人民币66.7元的马克杯,在中国却要卖100元。随后有媒体跟进,指责星巴克进行“明晃晃的价格歧视”,并呼吁工商部门“严打价格双重标准”。
2、星巴克可聊以自慰的是,不乏难兄难弟同受媒体指责。眼镜行业再次入围并不稀奇:Levi's镜架出厂价为170元,批发价涨到550元,零售价则为千元以上。甚至,连路边贴膜的小贩也受到暴利指责:一张贴膜批发价最多几元钱,低的甚至只要几毛钱,路边贴一张却要几十元。媒体看似有道理的指责,却违背了常识:难道路边小贩也可以享受暴利?反击随之而来:“既然有如此暴利,记者们怎么不去开一家眼镜店,开不了眼镜店,路边贴膜总是可以的。”简单的质问后面,有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首先,即便一个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成本的构成并非仅为物料。在地价日益上涨的今天,在一线城市的繁华商业区,物业租金非常之高,往往占到成本中很大比例。除此之外,装修、人力、日常运营的水电气费、税费等,都构成了商家的成本。媒体岂能仅以物料成本来计算利润率呢?贴膜小贩在大街上忍受夏日酷暑、冬日寒风,不也是一种很大的人力成本支出吗?某种程度上讲,成本如何并不重要。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在市场中,决定价格的并不是成本,而是稀缺性。这一点,中国古话也说过,物以稀为贵。实际上,在竞争的市场中,对单个厂商而言,成本其实是相对次要的东西:产品好,利润再大也卖得出去;产品不好,价格低于成本也无人问津。而所谓产品好,影响因素却是多方面的。其实,受星巴克在美国服务大众的定位影响,星巴克在中国的营业环境并不见得多好,通常人流较多,拥挤、嘈杂不可避免,可能一张桌子还要几个人分享,人们不得不在交谈中“主动”交换隐私。即便如此,“喝星巴克”带来的别样意味,还是让很多人乐意去那里看书、约会、讨论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这也表明了,人们去星巴克主要不是为了喝咖啡或舒适地喝咖啡,而是为了实现一种身份,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化为某个消费群体特有的集体无意识般的消费行为。然后,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喝星巴克”的身份识别、身份象征的作用。
3、正所谓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星巴克实际上提供的是一种文化体验,出售的是一种身份标准识别。这就决定了星巴克的稀缺性,进而确定了它的市场地位,以及这个地位自然会带来的高定价能力。简而言之,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至于各地区价格不一样,的确是一种“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其实是企业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针对消费者需求不同而实施的弹性定价策略。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又可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多买多送”、“团体票”等根据购买量来区分定价的行为属于二级,而根据地区和消费者实行差别定价属于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是最常见的差别定价,比如半价学生票、网上优惠券等,而星巴克的定价行为也属于该范畴。
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星巴克在华遭媒体批“暴利”的同时,亦有不少专业人士为星巴克的市场定价行为正名。结合所给材料进行分析,评论材料中媒体的有关“暴利”和“价格歧视”的言论。
要求:
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
2.层次清晰,说服力强;
3.不超过450字
【参考答案】
媒体对星巴克有关“暴利”和“价格歧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是对市场行为的错位定位,是对星巴克这个企业的中伤。
有关“暴利”说中提及的成本,一方面,物料成本是成本的构成因素,但不是全部,物业租金,人力,税费等都构成成本; 另一方面,真正决定价格的不是成本,而是稀缺性,星巴克提供的是一种文化体验,出售的是一种身份标准识别,竞争市场中星巴克所具备的的独特稀缺性决定了其最终价格,这是品牌的力量。最后,有关“价格歧视”说,其实是一种弹性定价策略,是星巴克根据地区和消费者实行的差别化定价,因此也是合乎市场规则的。
因此,应该运用好经济学规律,来正确看待市场和企业行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