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201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类

2020-07-01 20:21
2012 年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A 类 给定资料 【给定资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 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千锤百 炼更坚强的重要原因。” 党的作风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地方、 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 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 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 我们,执政党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 系,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给定资料二】 1、中部某省规定,全省乡以上党政主要领导每人包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 的村子,实地帮助指导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实现“十二五”收入翻番。当地农民告诉记 者,他们以前对那些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的下乡干部非常反感,现在看到干部干着农 活淌着汗,吃着土豆喝米汤,感到他们不再神秘,很亲切。该负责人明确要求,干部下乡 住村要力戒形式主义,要立足于发展,结合实际,与农民一道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 夯实发展基础。不能简单地给项目、给钱给物。 2、南方某省组织 10 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把脚印 “印”在 1000 多万农户家里,也印在了农民心坎上。中部某省从 2011 年 9 月开始至 2012 年 2 月底,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要求各级领导班 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3、北方某市每年派 500 名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基层 是社会变革体现最直接的地方,也是群众工作生活的地方,年轻干部只有到基层锻炼,才 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4、西南某市要求,市政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一周时间,县政机关干部每年至少用半个月 时间,新提任科级以上干部、新招录公务员每年至少用 1 个月时间,下基层、到村庄、入 农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作出具体安排。 5、南方某市交管、交委、城管以及城建委等部门负责人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就承诺的 交通秩序、便民自行车等问题,公开接受群众评议。一个多小时的“问政直播”,让局长们 “如火上烤”。这档节目成了当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 6、东南某县组织开展“心连心、面对面”露天征求意见、城市建设咨询服务等活动,在桃江 公众信息网上开通“党风廉政舆情在线”、“书记信箱”等栏目,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群众的 需求得到及时回应。 7、东南部某县农村党员本人对照党章要求,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具体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能做到几条就承诺几条。致富能力强的党 员主要在传授技术、筹措资金、扶贫济困、联系项目等方面作出承诺;年老体弱但威信较 高的党员主要在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和村务监督等方面作出承诺;流动党员主要在提 供致富信息、输出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作出承诺;女党员主要在孝敬老人、教育子女方面作 出承诺;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党员主要在自律方面作出承诺。 8、西部某县以评选“最满意”和“不满意”公职人员和治理乡镇干部“走读”(即住在城市,工 作在农村)为重点,把干部对群众的“知名度”和群众对干部的“知名度”作为干部提拔重用和 奖惩的硬指标,促进干部作风的好转。 9、在访工作中,东北某县结合实际,首创领导干部包案工作载体,畅通了信渠道,收到 良好的效果。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这是联系农村群众的好办法,该县要求干部克服困难, 晚上主动带案入农户,驻村进行夜访,与群众面对面,说理讲法,使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 及时得到解决。 10、中南部某省双龙乡干部纷纷到群众家中,倾心交谈,走访调研,体察民情,一是建立 组织,分包到户。按照“带着问题去下访”的工作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每名成员分包 10 户群众,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二是设立问卷,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开展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情况、生产情况、基本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幸福指标、 生态环境、群防群治、干部作风等。三是认真总结、建章立制。对走访活动所征求到的意 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同时,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使 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普遍化。 1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级政府不断改进政府运行方式,通过建立政务微博,直接与群 众互动,据最新数据显示,经过新浪网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已有 2 万家,覆盖所有省级行 政区,扩展到政府机构的各个领域。 12、社科院专家表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人心,始 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 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给定资料三】 1、总的来说,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也是好的,涌现出 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形象。 ① 沈浩“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 的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他的日记 部分摘录如下: 2004 年 2 月 17 日:小岗村与邻村比,基础条件还是好的,但是村容村貌太差,尤其是卫 生状况,即便是学校环境也不是很好,我看工作就先从抓卫生开始。同村干部一起商量, 订些制度,坚持下去,养成习惯会好起来的。 2004 年 2 月 24 日:我认识到小岗人并不像外界所传的那样素质差。小岗人绝大多数是想 发展、想富裕的。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要求村“两委”全体成员,一定要严格要求 自己,按干部的要求去做。 2004 年 8 月 17 日:今天小岗村东段 1200 米大道终于开工了!开工第一天,村干部带头 上阵,大家都表现的很卖力。尤其是以为姓唐的四川籍妇女干得特别出色,实在令人感动。 谁说小岗人不能干,这位妇女的行为就是最有力的回答。 ②“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 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市施甸县的 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 了一名党人的 60 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杨善洲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被群众 称为“草帽书记”。他担任领导干部 30 多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是典型的“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他很少呆在机关,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定个草帽,穿双草鞋,随身带着 锄头、镰刀、嫁接刀等各种农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哪块地里的草长高 了就锄两把,谁家需要嫁接苗木就帮着嫁接。地里看过了,群众访问过了,这才到乡上县 上。群众觉得他没有“官架子”,劳动中和他唠家常,诉委屈,就像邻居老农一样。在深入 基层、深入群众中,他发现问题,剖析矛盾,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并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 的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有力措施。杨善洲说:“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 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2.随着新时期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社会矛盾的突显,少数党员干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 忽视的问题。 根据有关报道,中原地区某镇原党委书记黄某在驻村走访过程中摆架子、走过场,事后却 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吹嘘自己深入“问题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排忧 解难。他在文中写自己为了帮助、感化全村出了名的“难缠户”四进其家,帮他栽菜苗、红 薯苗,帮他挑水、抱柴、烧锅,为他处理宅基地纠纷,受感动的“难缠户”主动补交欠税。 事实上,黄长林从未登过全家的门。 3.近年来,个别官员“雷人”语录视频,引发社会关注。仅举几例: 2011 年,某官员:“我怎么知道有没有,你也不能打我电话,一打都局长,局长很不值钱 是不是。我也不知道啊。你随便的群众就打我的电话,我认为你是一般群众。”记者:“一 般群众不能给您打电话是吗?”该官员回答:“当然不能打电话,我电话为什么要让你打”。 中原某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起连体别墅和楼中楼。2009 年 6 月 17 日,面 对记者采访,该市规划局副局长逯某发出质问:“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某市市民致信市长信箱,质疑该市创建办不实地考察,仅限于网上作答的创建方式,认为 “创建办网上创建要不得。”就此信回复:“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面淡” (回复者打了错别字,应为“面谈”)。记者查询发现这封信件的处理部门显示是“创建办”, 处理情况为“办结”。 据媒体报道,北方某县 103 名农民工到处奔波讨要被拖欠的近 13 万元工资,一直没有结 果。他们向当地政府反映时,该县副县长曾写下书面保证:3 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 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余,农民工的工钱仍没影儿。对此,该副县长接受采访时说,他 当时去做劝解工作,本来就是想让农民回去算了。 【给定资料四】 1、部分网民对少数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的评论: 网友 A:问题形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素质问题,二是学习问题。这个素质主要指 政治素质,就是某些官员骨子里还有那么一股官气、霸气、匪气和痞气,还有一种官本位, 权本位的思想;某些官员自我感觉真是好极了,总以为他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全是因为 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而不是权力和职位的作用。 网友 B:官员脱离群众背后是权力张狂,是对“衣食父母”缺乏敬畏之心。 网友 C:这些官员,不是把自己当官就是太不把自己当官,根本不把人民放在心上。说到 底,还是缺乏“民本”意识。 网友 D:某些官员不注重自身学习,不看书,不读报,甚至内行人说外行话。 网友 E:在这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政府公职人员随时有可能被置于聚光灯下, 被送到麦克风前。但少数公职人员显然还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还很不适应面对媒体, 不能与时俱进。 网友 F:官场的熏染尤其是权力的侵染,已经使一些官员产生内在的俯视众生感,使他们 不知道怎么跟民众交流,不知道怎么说群众喜闲乐见的话,出口就是训话、命令,甚至连 媒体也当成下级,翘起二郎腿指手画脚起来。 网友 G:当前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中官僚主义气浓厚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踢皮球的作风, 以及拿“没时间”“没精力”等借口当挡箭牌的工作作风确是不同程度存在的。 网友 H:有些公仆文明素养低下,不会使用文明用语说话;有些公仆民生情怀缺失,群众 本是衣食父母,却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有的公仆骄横跋扈,无法无天,唯我独尊, 以为什么事都能自己说了算。他们的行为,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的 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群干关系。 2、一篇网文认为,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少数党员干部早已不信“为人民服务"更多信奉 的是“为人民币服务"。这样的思想,似乎符合了市场经济的因果关系,却降低了党人的要 求,忘记了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党的立党之本,是党之所以能夺取政权和执掌 执政的核心。丢掉了这一核心,还有党吗?在延安时,毛泽东就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 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这里需要强调 的是,“为人民服务",更主要的是国家干部、党员对人民的责任,是为官者牢记“权为民 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承担,这种承担就是“为人民服务"。一个党的干部,没有“为人民 服务”的理念,整天想的是房子要大点,车子要好点,票子要多点,还能指望他“为人民服 务”吗? 3、有些学者指出,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没干几年,就急于 上调;干工作时过多地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声誉、声望。还有一些干部一事当前,先为自 己和子女、亲属着想,为自己的小团体着想。有的刚提拔,就急着要车子、要房子,要各 种待遇。有的干部一看到社会上有人先富起来,看到自己的同学或过去的同事成了“老板”, 心里就不平衡,就想自己怎么赶紧富起来。在这样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指导下, 一些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就愈来愈远。 4、有关调查显示,少数干部似乎没有时间和经历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陷入文山会海, 疲于应付。某乡一位党委书记颇有感触的说,由于上面各个部门都争先恐后地开会,而且 还指名要“一把手”参加,否则就是不支持、不重视,为此,每个月至少有 10 天时间来回于 县、乡之间,应付上级的会议。这还不算完,回来后还要召集开会,层层传达上级会议精 神。这样一来,又得花 10 天时间泡在会上,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干本职工作的时间所剩不 多。 5、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一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规定,如 调查研究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机关干部下基层锻炼和帮助工作制度、联系点制度等, 在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总体上看,一些制度也存在不足和缺陷,比如,这些制度 原则性的规定多,具体操作性不强,针对基层干部的多,针对领导机关干部的少,软性要 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特别是促进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的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很好 的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徒有其名。例如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征求意见箱,但没有及 时收集群众的意见,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使群众的意见石沉大海。 【给定资料五】 理论文章摘要: 少数党员干部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不讲理,习惯于发号 施令;不愿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群众有事自然会找上门来;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 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对工作没有指导性;把群众看成是“大老粗”,视群 众的纯朴憨厚为愚笨,视有民主法制意识的群众为“刁民”。有的干部,当群众向他反应情 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甚至不让群众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群众训斥 一顿。结果是群众有话不敢说,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 来越深。 少数干部,不从实际出发,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更有甚者, 借助手中的人权、事权、财权,干预非主观部门和其他所能影响到的领域的事务,为亲朋 好友谋取私利甚至非法利益。有的不愿意做思想教育工作,“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 卷风”。 有的干部工作中遇到问题,特别是一些棘手的问题,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 群众中,作过细的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 性,又不具有可操作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有的工作不深入,对基层实际情况调查了解 不够,作决策时从来不认真听取群众的声音,习惯于下命令作指示;有的对待工作只求形 式不求实绩,往往只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置群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 有的工作时间,大都在开会,或者陪伴领导,很少过问工作事务,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 该处理的工作拖延不处理,功利思想严重,有的不能从长远、大局角度想问题,做决策不 认真调研,也不考虑长远,只注重表面而不考虑结果;有的不了解基层基本情况,或者掌 握情况不准确,如对人口的发布、联系方式、群众诉求等不清楚。 有的与群众语言交流、思想交流少,加上自身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生活贪图享受,对群众 冷暖安危置若罔闻,看不到群众的疾苦,听不到群众的呼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 不及时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依旧存在。一些干 部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视领导为父母,把人民当奴仆。 有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了解群众思想动态,特别是对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存在误区或者模 糊部份,甚至一知半解,以及在执行政策时走样,造成访等问题,进而影响党委政府对政 策的执行力和形象、威信、口碑。有的不会说群众语言,不敢于与群众面对面。特别是在 调解群众利益矛盾纠纷时,手足无措,如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无法将党的 惠民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符合条件的每一个对象。 【给定资料六】 1、“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民生服务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服务。只有准 确及时的发现百姓需求,第一时间主动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才能赢得百姓的好评,这是检 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一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 今中国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向上发展的内生动力。 2、中央党校专家指出,近年来,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正逐步由生存型想发展想升级,我 国公共需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增长迅速,主题多元,结构复杂、需 求多样的特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 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 3、2011 年,半月谈杂志社民意调查中心特别策划实施了“我需要的社会服务”大型调查。 通过遍布全国的调查员队伍,在北京、上海、山西、湖北、甘肃等 26 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 1938 份。 本次调查重点关注了百姓生活中真切可 感的民生类社会管理服务。调查显示,超九成被访者认可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总体满意 度较高。本次调查请被访者对当前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进行了打分(满分为 100 分), 57%打出了 81 分~100 分的高分,超九成(91%)被访者认可政府供给的社会服务(打 分超过或等于 60 分),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平均打分为 76.3 分。 不同地区人群对社 会服务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分别计算样本数 50 个以上的省份社会服务满意度得分,可 以发现山东、上海和河南的分数位居前三位,甘肃和云南则勉强及格。总体上,东、中部 地区的社会服务满意度高于西部地区,社会服务的理念和水平仍与经济发展情况有一定联 系。 39%的被访者对“我们这里市场上提供的食品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提出了质疑,“我们还能 吃什么”的叩问在毒奶粉、瘦肉精、香精包子被接连曝光的当下振聋发聩。 49%的被访者对“现在市场上粮油蔬菜等物价稳定”表示不认同,被访者对于抑制通胀 (27.3%)和稳定物价(26.9%)的呼声非常强烈。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此文档共1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1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类 第 1 页201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类 第 2 页201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类 第 3 页201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类 第 4 页201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类 第 5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