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2018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07-18 21:21
2018 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8 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体的可能的姿态,而它的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殊 是从树木鸟兽方面﹣﹣一棱梅花,一条附有几片残叶的葡萄藤,一只跳跃的斑豹,猛虎的巨瓜,麇 鹿的捷足,骏马的劲力,熊罴的丛毛,白鹤的纤细, , ,松枝的纠棱盘结, 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者。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 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它 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 diǎn zhuì 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的 diāo zhuó 的痕迹,却是位置 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他又可以从一棵松 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挺而枝杈转折下弯,显出一种 bù qū bù náo 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 气派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选自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1)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3 分) diǎn zhuì diāo zhuó bù qū bù náo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 分) 纤细 蜷曲 劲挺 (3)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2 分) 2.(3 分)下面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峰峦雄峙,危崖耸 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 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凝重典 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奇险灵秀 B.水天一色 C.凝重典雅 3.(3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气宇轩昂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4.(4 分)名著阅读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 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 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 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 纽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 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 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1) 国(国籍)作家 (人名)痛感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 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为此写作了《名人传》。(2 分) (2)这段话描写的是贝多芬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由此来看贝多芬对待皇亲国 戚的态度是怎样的?(2 分) 5.(4 分)如图是一张火车票,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李明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 6.(8 分)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 (4)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夕阳西下,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秋思》)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 ,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 慨“菊之爱, ”,菊花清雅的香气亦隐隐弥漫在李清照的袖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 二、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15 分) 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 ① 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 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 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 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 ③ 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 启发。 ④ 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 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 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⑤ 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 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 或者叫做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 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 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 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 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 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 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 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 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 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 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 绕了。” ⑧ 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 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 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 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 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 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 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 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 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 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 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 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 , 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⑪ 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 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 年 10 月 28 日,有删改)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3 分) 8.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2 分) 9.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3 分) 10.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3 分)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 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11.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⑥或⑩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4 分) 【材料一】骆宾王七岁时作《咏鹅》:“鹅,鹤,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材料二】某学生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 繁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16 分)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 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 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 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 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 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 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 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 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秋思》)崇儒》记载,宋代 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 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 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 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 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 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 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 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 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秋思》)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 , 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秋思》)乡校》中规定:“无故 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 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 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 •秋思》)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 入。” ⑥ 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 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 , 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 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4 页,此文档共29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18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2018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2 页2018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3 页2018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4 页2018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5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