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病史采集

来源: 2017-06-06 16:43
 病史采集
医师通过询问患者或知情人来完成病史采集,通过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治经过。
病史采集应注意提问的方法和态度,要去伪存真以保证病史的真实性。
传染病病史采集
传染病的病史采集流行病学资料非常重要,同时要抓住主要的临床表现。
麻疹:流行病学史应包括患者是否接触史,可能被感染的途径及是否为易感受者(有没接种过疫苗及有没患过麻疹)。临床表现要注意患者早期的上呼吸道炎症及眼结膜炎所致的卡他症状、患者是否出现口腔麻疹黏膜斑(科氏斑)、皮诊的特点、出疹的时间及顺序、疹后脱皮,特别要注意出疹后全身症状会加重,一旦手脚心出疹即为皮疹出齐,体温逐渐下降,疾病恢复。
慢性病病史采集
高血压:病史采集必须考虑既往血压及高血压病程,继发性高血压的指征;相关的危险因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症状;既往降压治疗和个体、家庭和环境因素。要点包括:症状及既往史、病程、家族史、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生活方式、药物致高血压、心理因素。
职业中毒病史采集
苯中毒:
1、职业史 应详细询问工作经历,按时间顺序记录以往全部职业史,包括工作起止的时间、工种、岗位。
2、苯接触史    了解生产流程、操作方法、苯的每日使用量、每日接触时间、车间通风、个人防护措施等、以便判断苯的接触机会和强度。3、现病史   患者症状出现时间、地点、病情经过、患病人数、现场处理情况。
4、既往史 有无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月经过多等
急救技术
一、吸氧术 常用方法有;鼻管给氧法鼻咽导管给氧法,面罩给氧法,氧帐和保温给氧法。
鼻导管法:
方法 
1、装氧气表和湿化瓶 1)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的氧气冲走气门上的灰尘后关上。2)接氧所表并旋转。3)接湿化瓶,橡胶管接氧气表。4)检查氧气表上的小开关是否关闭,先开总开关后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道是否漏气,是否通畅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备用。
2、输氧
1)将氧气筒子和用物推到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2)用湿棉签清洗并检查鼻孔。
3)连接鼻导管或鼻塞,打开小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小儿用 1-2L/min,成人2-4L/min,重度缺氧4-6L/min)
4)湿化及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自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约自鼻尖到耳垂的2/3长度,如无呛咳,将鼻导管用胶布固定于鼻翼两侧及面部。
5)记录上氧气时间及流量,签全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用氧注意事项。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是否改善。
3、停氧
拨出鼻导管,擦净鼻部。关总开关,放出余氧气,关小开关。操作完毕后将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保存。
二、人工呼吸:包括口对口、面罩-气囊和气管内插管-气囊或呼吸机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紧急情况下简单而有效的人工通气方法。
方法:急救术前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及粘液,以保证气道通畅,并松开其衣领及裤带,患者仰卧,用枕头垫其肩下,急救者一手将患难者颈部托起,尽量使其头部后仰使呼吸道畅开,以另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对准并紧贴患者口部用力将气吹入患者口内,直至患者的胸部起伏,然后松开拇、示指,让患者自然呼气。如此反复。吹气时应见胸廓扩张且听到肺泡呼吸音,即有效。人工呼吸的频率为 12-16次/min。单人施行复苏时,胸按压每15次应给予人工呼吸2次。双人进行时则胸外胸按压每5次给予人工呼吸1次。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病人背部垫一木板或仰卧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另一手掌交叉重迭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关节伸直,借急救者体重、肘及臂力快速而有节奏地垂直挤压胸骨,使其下陷3-5 cm,然后迅速放松压力,使胸骨复原.挤压速率每分钟成人是60-80次,小儿是80-100次.
胸外心脏挤压有效的指标:
1)能扪到大动脉博动;
2)上肢收缩压在 8.0kpa;
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肤色由苍白转为红润,
5)心电图波型改善等,
只要出现1-2项有效指标,心脏挤压就应坚持下去。
血压
(1)血压计放置位置正确(1分)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血压计置于脏同一水平
(2)血压计袖带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度(1)
通常测右上肢,将袖带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袖带下缘在肘窝以上3cm,袖带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3)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0.5)
检查者扪及被检者肱动脉博动后,将听诊器胸件置于博动上(不能塞在袖带下)准备听诊
(4)测量过程流畅(0.5)
(5)问题:
(1)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0.5)
 至少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值达到或超过140(mmHg和(或)舒张压达到90升高,即可认为高血压。
(2)向袖带充气,水银柱升高到多少为正确(0.5)
   听到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升高
吸氧术(5分)
评分标准:
1)操作方法(4)
 (1)检查吸氧器具是否连接正确,有无阻塞( 0.5)
 (2)湿化器是否连接正确,是否清洁(0.5)
 (3)面罩或鼻导管放置位置正确(0.5)
 (4)先开氧气瓶阀,再开启流量表阀(0.5)
 (5) 调节氧气流量(1)
 (6) 吸氧完毕先关流量阀,再关氧气瓶阀(0.5)
 (7)整个操作过程流畅,正确(0.5)
2)问题
 (1) 低流量吸氧(氧浓度24-28%)适用于哪些病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者)
 (2)面罩吸氧适用于哪些病人?(神志清楚的合作者)
 (3)高流量吸氧(氧浓度大于60%)适用于哪些病人?( C O中毒,心源性休克患者。)
心脏听诊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3分,缺一项扣0.6分)
1、二尖瓣区:在心尖搏动最强点(心尖区)
2、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5三尖瓣: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
(二)听诊顺序(3分,顺序错扣0.5分.缺一扣0.6分)
二尖瓣区、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或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三)听诊内容(2分。缺一扣0.4分)
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问题
1、为什么在各听诊区听诊(0.5分)
因为各听诊区是心脏各瓣膜开放与关闭所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
2、心音响度的改变受哪些生理因素的影响?
受运动、情绪激动等影响
胸部检查
(一)、听诊方法和顺序(2分)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平静均匀呼吸。(0.5)
2、检查从肺尖部开始由上而下。(0.5)
3、从前胸到侧胸,再听背部。 (0.5)
4、听诊时应左右、上下对比。 (0.5)
(二)肺部听诊主要内容(4分)
1、正常呼吸音(1分,错一扣0.3分)
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
2、异常呼吸音(1分,错一扣0.2分)
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泡呼吸音增强、呼气音延长、粗糙性呼吸音、断续性呼吸音。
3、啰音(1分,错一扣0.5分)
干啰音、湿啰音
4胸膜磨擦音(1分)
1、胸膜磨擦音检查在哪些部位明显?(0.5分)
在胸廓两侧腋下部
2、听到干性啰音提示支气管存在哪些病变? (0.5分)
支气管狭窄,支气管部分阻塞。
3、正常情况下,胸部哪些部位可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0.5分)
胸骨两侧第1、2肋间、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右肺尖部
4、胸部听诊时应注意什么? (0.5分)
左右、上下对比
常规仪器的正确使用
一、余氯比色计的使用
1. 向比色器的参比池中加入待测水样至刻度。
2. 用吸管从参比池中吸取2.5ml待测水样。
3. 向参比池中加入2.5ml四甲基联苯胺溶液试剂,盖上比色器盖,强烈振荡使试剂溶解。
4. 从正面观察,找出与显色池中前面颜色相同的色阶,该色阶所标值即为所测水样含游离性余氯的浓度(mg/l)。
二、紫外线辐射计ZG-4B型操作规程
1、技术参数
1.1 测量范围:λp=254nm;λ=220-280nm
1.2 量程:1-1.999×104μw/cm2
1.3 精度:   ±  (8%+2个字)
1.4  温度系数:0.002/℃(以20 ℃为基准)
1.5  使用和储存湿度:≤80%RH
1.6  响应时间:1秒
1.7  电源:9V电池一节(6F22)可连续工作200小时
1.8  使用温度:5-35℃
2. 适用范围:本仪表适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光化学等行业的紫外辐照强度测量。
3.操作方法:
3.1打开左上角的电源开关,液晶显视屏上出现数字显示。
3.2 取下探头保护盖,检查光敏窗是否清洁。
3.3 将显示表下端左数第二键换档开关置于×1档(即低档位)上。
3.4 调零:在无紫外线照射下,旋转调零旋钮(显示表中部大旋钮),使液晶显示为“001”到“-001”之间即可。
3.5 测量:将探头光敏窗置于测量位置,显示屏数值即为辐照强度值,单位:μw/cm2。当数字显示溢出时(显示“1”),将换档开关按至“×10”位置,辐照强度为显示值乘10倍。
3.6 数值不稳定时,多测量几次读取平均值。
3.7 显示表下端右边两个孔为信号输出插孔,可接记录仪表。右一为信号输出端,右二为仪表的零点。
3.8 使用完毕将电源关上,盖上探头保护盖。
4.注意事项
4.1 探头的敏感窗必须保持清洁,否则影响准确性。
4.2 数字保持按钮每次按下时间不超过15秒。
4.3 点亮紫外杀菌灯,待紫外线强度稳定以后,开始测量。
4.4 应避免在阳光直射下测量,否则影响测量准确度。
4.5 如果显示屏左下角出现 + - 符号,表示电池电压不足,请换电池。
5. 测量尺使用方法
5.1 将探头插入尺子卡槽。
5.2 拉杆展开1米。
5.3 将拉构挂在紫外线灯的中间位置。
5.4 拉杆与卡槽窗口垂直。
5.5 调整探头的窗面与灯管平行,并位于灯管中间。
5.6 挂钩方向与探头在同一侧,即可测量。
三、L1100显微镜操作维护规程
1. 技术参数
1.1使用电压  220伏。
1.2数值孔径  0.1 N.A.—1.25N.A.。
1.3工作距离  0.25mm—19mm。
1.4焦距范围  2.57mm—31.05mm。
1.5分辨率    0.22um—2.75um。
1.6放大倍数  20—1000倍。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学寄生虫检测。
3. 操作步骤
3.1把电源开关拨向“ON”一边,接通电源。
3.2把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把10×物镜转入工作位置,对标本调焦。
3.3双目镜筒观察时,校正眼瞳间距和视力。
3.4将需用的物镜转入,再次对标本调焦。
3.5调节聚光器的升降位置,达到最适合的照明状态。
3.6调节亮度控制钮,改变输入电压以调正亮度。
3.7调节聚光器孔径光阑。
3.8若使用自然光照明,应先把自然光反光镜插进聚光器托架下端的插销孔内,然后调整反光镜的角度,使视野照明均匀。
4. 注意事项
4. 1避免强烈撞击。
4.2搬动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在显微镜底座下面。
4.3不要在灰尘多的地方使用显微镜,也不能在有振动、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的地方使用。
4.4电源电压应为交流220伏50赫芝,电源插座应有良好的接地线。
4.5光源应使用6伏15瓦钨卤素灯。
4.6更换灯泡前应先关电源,不要马上接触刚熄灭的灯泡,以免烫伤。
4.7不要使镜头表面沾有灰尘、油污或指纹,否则将影响观察图象的清晰度。
4.8旋动调焦旋钮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损坏仪器。
5. 维护频率及项目
5.1擦拭镜头。擦拭镜头表面可用软刷或纱布除去灰尘。在清除指纹或油迹时,要用略沾无水酒精的擦镜头纸或柔软纱布。擦拭镜头表面的油迹时,可用酒精/乙醚混合物(1:1)或者二甲苯。每次使用100×油镜后,均须把镜头上的油擦拭干净。
5.2擦拭涂漆表面,可用纱布除去灰尘,若有油渍污垢,可用纱布沾少许航空汽油去除。不能用有机溶剂擦拭涂漆表面和塑料部件。
5.3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切勿随便拆卸,以免损害其操作效能和精度。
5.4仪器不使用时用有机玻璃或聚乙烯罩子罩上,并存放在干燥和没有霉菌滋生的地方。物镜和目镜最好保存在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
四、TES-1360温湿度计操作规程
1.技术参数
1.1测量范围:湿度  10%~95%RH;温度  -20℃~+60℃   -4℉~ +140 ℉
1.2准确度:湿度±3%RH (在25℃时;30~95%RH);±5%RH (在25℃时,10~30%RH);
           温度±0.8℃(±1.5℉)
感测器种类:湿度 — 精密电容式感测器;温度 — 半导体式感测器
1.3反应时间:
湿度:45%RH → 95%RH≤3分钟;95%RH → 45%RH≤5分钟;温度:约1℃/2秒
1.4取样时间:2.5次/秒
2.适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实验室、化验室,工矿企业、公共场所监测温湿度测定。
3.操作步骤
3.1湿度:
a.将电池盖打开,装上一枚9V电池。
b.将POWER开关推至“ON”的位置。
c.将FUNCT开关推至“%RH”的位置。
显示器(L.C.D)将立刻显示出湿度(%RH)数值。当改变测试环境温度时,其值会改变,需等待10分钟,就能读取稳定的湿度(%RH)值。
3.2温度:
a.将POWER开关推至“ON”的位置。
b.将FUNCT开关推至“℉”或“℃”的位置。
c.显示器(L.C.D)将立刻显示温度(℉或℃)数值。
3.3锁定读值:在测量温度或湿度时,将HOLD开关推至“ON”的位置,它将锁住目前所测数值,直到将HOLD开关推至“OFF”的位置为止。
4.注意事项
当电池电力不足时,则L.C.D将出现“BT”指示,表示必须更换9V电池。不得在腐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酸、碱蒸气)浓度高的环境中使用。
5.维护频率及项目
5.1该仪器有专人保管,操作人员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做好使用登记。
5. 2 本仪器于通风、防潮、防尘、干燥、防高温的环境中存放。
5. 3仪器出现故障应停止使用,并且及时向保管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仪器损坏维修好后及时送省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校正后方可使用。
5. 4详细做好仪器使用和故障情况记录。
5. 5仪器长时间不使用,卸下电池并定期检查.
5.6仪器是否运作正常,保持仪器表面清洁,每月定期检查一次 。
6.温度监测点的确定和要求
6.1 室内面积不足16平方米,测室中央一点;16平方米以上但不足30平方米测二点(居室对角线三等分,其二个等分点作为测点);30平方米以上但不足60平方米测三点(居室对角线四等分,其三个等分点作为测点);60平方米以上测五点(二对角线上梅花设点)。
6.2 测点离地面高度0.8 m-1.6 m,应离开墙壁和热源不小于0.5 m
7.温度计校正方法
7.1 将欲校正的数显温度计感温元件与标准温度计一并插入恒温水浴槽中,放入冰块,校正零点,经5-10 min后记录读数。
7.2 提高水浴温度,记录标准温度计20 ℃,40 ℃,60 ℃,80 ℃,100℃时的读数,即可得到相应的校正温度。
8.湿度监测点的确定和要求
8.1室内面积不足16 平方米,测室中央一点;16平方米以上但不足30平方米测二点(居室对角线三等分,其二个等分点作为测点);30平方米以上但不足60平方米测三点(居室对角线四等分,其三个等分点作为测点);60平方米以上测五点(二对角线上梅花设点)。
8.2 测点离地面高度0.8 m-1.6m,应离开墙壁和热源不小于0.5m。
9.湿度计校正:
测量前需进行校正,用标准湿度计进行校正。高湿度时(30~95%RH),用螺丝刀调节高湿度校正点,使湿度计显示的数值与标准湿度计显示的数值相吻合;低湿度时(10~30%RH)用螺丝刀调节低湿度校正点,使湿度计显示的数值与标准湿度计显示的数值相吻合。
五、TES-1332数位式照度计操作规程
1.技术参数
1.1测量范围:0.1Lux~200000Lux(勒克斯)
1.2准确度:±3%rdg   ±0.5%f.s
1.3重复测试:±2%
1.4电源:单个9V电池。
2.适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公共场所等单位光(照度)的检测。
3.仪器操作步骤 
3.1打开电源。
3.2选择适合测量档位。
3.3打开光检测器头盖,并将光检测器放在欲测光源之水平位置。
3.4读取照度计LCD之测量值。
3.5读取测量值时,如左测最高位数“1”显示,即表示过载现象,应立刻选择较高档位测量。
注:设定20000LUX/fc档位时,所显示读值,须×10倍才是测定的真值.
3.6读值锁定开关:按HOLD开关一下,LCD显示“H”符号,且显示锁定读值,再按一下HOLD开关,则又取消读值锁定功能。
3.7测量工作完成后,将光检测器头盖盖回,电源开关切至OFF。
4.注意事项
4.1电池电力不足时,LCD上出现“BT”指示,表示须更换电池。移开所有测试端子上之电源,依箭头指示方向打开电池盖,从电池扣上取下电池,换上一枚新9V电池。
4.2请勿在高温、高湿场所下测量。
4.3使用时,光检测器需保持干净。光源测试参考位在受光球面正顶端。
4.4光检测器的灵敏度会因使用条件或时间而降低,建议将电表做定期校正,以维护基本精确度。
5.维护频率及项目
5.1存放、运输、使用过程应注意防震、防潮、防高温。
5.2操作人员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做好仪器使用登记,并保持仪器清洁。每三个月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并做好记录。
6测定点的确定
6.1 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取5个点(对角线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的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布10个点为宜。
6.2 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殊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7.照度测定时注意事项
7.1 测定开始前,白炽灯至少开5 min,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 min
7.2 为了使受光器不产生初始效应,在测量前至少曝光5 mine
7.3受光器上必须洁净无尘。
7.4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于测定面上。
7.5测定者的位置和服装不应该影响测定结果。
8结果计算
8.1对于多个测定点的场所,用各点的测定值求出平均照度。
8.2对一个点的测定结果则直接记录。
9校正:
9.1 接收器的疲劳特性:照度计显示值为满量程的2/3以上,照射2min后的示值,与在此照度下再继续照射10 min的示值相比相对变化不得超过3%;
9.2指示值的再现性:在恒定照度下照度计的指示值与遮住30min后再曝光的指示值相对变化不大于2%。
六、BYWF-2001型袖珍数字微风速仪操作规程
1.技术参数
1.1测量范围:0.01~5m/s
1.2精度:0.05~2m/s±(读数×2%+0.1)m/s;2~5m/s±(读数×2%+0.2)m/s
2.适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公共场所、劳动卫生等单位作低风速监测。
3.仪器操作步骤
3.1使用仪器时,请先调零,调零方法:按下仪器开关ON/OFF,旋上探头帽,经2分钟预热后,仪器稳定,显示0.00,若不在0点,可调整仪器正面的调零ZERO电位器,直到显示为0.00。
3.2 测量时拉出拉杆,旋下探头帽,此屏幕上显示的数值即为所测风速值。
3.3 按下HOLD键(读数保持功能键),可得到一稳定读数。
4.注意事项
4.1热敏片阻为高灵敏度元件,应避免碰撞和强烈振动。
4.2当电池电压低于工作电压时,显示器左上角出现←,为电池欠压显示。
4.3电池欠压请充电,充电时间8~16小时。
4.3应避免高温超过45℃以上或低温超过0℃以下使用本仪器。
5.维护频率及项目
5.1本仪器于通风、防潮、防尘、干燥、防高温的环境中存放。
5.2仪器出现故障应停止使用,并且及时向保管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仪器损坏维修好后及时送省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校正后方可使用。
5.3详细做好仪器使用和故障情况记录。
5.4仪器长时间不使用,卸下电池并定期检查仪器是否运作正常,保持仪器表面清洁,每月一次。
5.5仪器在保管人提取出来使用和使用完交还保管人时,保管人应及时检查仪器部件是否损坏和运作是否正常,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6监测点的确定和要求
6.1室内面积不足16平方米,测室中央一点;16平方米-30平方米测二点(居室对角线三等分,其二个等分点作为测定点);30平方米-60平方米测三点(居室对角线四等分,其三个等分点作为测定点). 60平方米以上测五点(二对角线上梅花设点)。
6.2 测点离地面高度0.8-1.6m。
7校正(详见GB/T 18204.15一2000)
7.1校正风速计所需仪器:风洞;可调速风机;标准皮托管;微压计;气压表;温度计。
7.2启动风机,待风机稳定后,用皮托管和微压计测量风洞轴心动压和静压。
7.3将欲校正的风速传感器置于风洞轴心位置,观察并记下测得的风速。
7.4 计算空气相对密度
7.5计算风洞风速
7.6计算校正系数
7.7改变风机风量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取得校正系数。将系数记录于风速鉴定表上,在使用时将风速计的读数乘以校正系数即得实际风速。
8结果计算:实际风速的计算见下式,Vf=a·Vr
式中: Vf— 实际风速,m/s ;Vr— 风速计的读数,m/s;a— 经计算得出的风速校正系数。
七、TES1350A噪声计操作规程
1.技术参数
1.1测量范围:Lo=35dB-100dB  Hi=75dB-130dB
1.2 准确度:±2.0dB
1.3操作温、湿度:0℃~40℃,10%RH~90%RH
2.适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公共场所、工厂、学校等各种场合噪音监测。
3.操作步骤 
3.1打开电源开关并选择适当的档位Hi或Lo。
3.2要读取即时的噪音量读选择RESET(响应)的下F(快速),要获得当时的平均噪音量则选择S(慢速)。如果要取得噪音量的最大值可选择MAX  HOLD即可读到最大噪音读值。
3.3要测量以人为感受的噪音请选择FUNCT(功能)的A加权,如要测量机器所发出的噪音则选择C加权,测量前可先选择CAL94dB自我校正一次判断仪表是否正常。
3.4手持噪音计或将噪音计架在三角架上以麦克风距离音源约1-1.5公尺距离测量,使传声器指向被测声源,为了尽可能减少反射影响,要求传声器离地面高1.2m,与操作者距离0.5 m左右,距墙面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
3.5测量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
4.注意事项
4.1 请勿置高湿、高温的地方使用。
4.2 长时间不使用请取出电池,避免电解液漏出损伤本仪器。
4.3 在室外测量噪音的场合,可在麦克风头装上防风罩,避免麦克风直接被风吹到而测量到无关系的杂音。
4.4 麦克风头请勿敲击并保持干燥。
4.5当电池老化时,LCD会显示“BT”符号,表示此时电池即将不能使用,必须更换一个新电池。
5测量方法
5.1 布点要求
较大的公共场所(大于100平方米)距声源(或一侧墙壁)中心划一直线至对侧墙壁中心,在此直线上取均匀分布的三点为监测点;较小的公共场所(小于100平方米)在室中央取一点为监测点。
5.2 读数方法
稳态与似稳态噪声用快档读取指示值或平均值;周期性变化噪声用慢档读取最大值并同时记录其时间变化特性;脉冲噪声读取峰值和脉冲保持值;无规则变化噪声用慢档。每隔5s读一个瞬时A声级,每个测量点要连续读取100个数据代表该测点的噪声分布。
5.3 测量时间
文化娱乐场所、商场(店),测定营业前30min,营业后30min,营业结束前30min的噪声A声级。
旅店业、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医院候诊室、公共交通等候室、公共交通工具均在营业后60 min测定。
6 评价值
在公共场所噪声标准中,规定用等效声级LAeq作为评价值;用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作为分析依据。对于公共场所的一般性卫生监测,可分别求出各点的L50,然后进行合成或平均计算做为公共场所噪声的判定依据。
7 数据处理
7.1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
累积百分声级LN的计算方法为:将在规定时间内测得的所有瞬时A声级数据(例如100个数据),按声级的大小顺序排列并编号(由大到小),则第一个Ll就是最大值。第10个值L10表示在规定时间内有10%的时间的声级超过此声级,它相当于在规定时间内噪声的平均峰值; L50为第50个数据,表示在规定时间内有50%的时间的声级超过此声级,它相当于在规定时间内噪声的平均值; L90为第90个数据,表示在规定时间内有90%的时间的声级超过此声级,它相当于在规定时间内噪声的背景值。
7.2 等效声级LAeq
计算公式详见GB/T 18204.22—2000
由于环境噪声标准中都用A声级,故如不加说明,则等效声级就是等效(连续)A声级,并常简单地用符号LAeq表示。
8 结果表示
噪声的测量结果用等效声级LAeq来表示,该点的噪声水平用累积百分声级的LN表示其声级的分
布。
9校验和校正
9.1声级计每年应校验一至二次。
9.2用标准声源对噪声计进行校正。在测量前,要对使用的传声器进行校准,并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应不大于2 dB,否则测量数据无效。(详见GB/T 3785-1983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八、T40型CO报警器操作规程
原理: co对不分光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co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co浓度。
1.技术参数
1.1测量范围:低报值0~35ppm;高报值0~70ppm
1.2准确度:1ppm
1.3响应时间:20S
2.适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公共场所等单位作环境CO测定。
3.操作步骤
3.1按“on/off”键直到屏幕上显示“on”。
3.2开机后报警器自动进入预热状态,20秒后自动显示气体读数。
3.3测量完毕,持续按“on/off”键5秒,听到蜂鸣4声后松开。
4.校零
4.1反向拔开标定盖,仪器发出鸣音,则该仪器已准备进行校零。
4.2同时按住“on/off”键和“mode”键,10秒后仪器发出鸣音,则仪器自动校零完成。
5 注意事项
5.1若环境中有CO或H2S,则禁止在此环境下直接校零,而必须用标准空气进行校零。
5.2该仪器是精密仪器,使用时必须防止跌落、浸水、损害,不用时应放置于干燥及无腐蚀性有害气体的环境中。
5.3启动前检查电池是否装好,电量是否充足。
5.4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仪器校零。
6结果换算:一氧化碳体积浓度(ppm),可按公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
C1= C2/B X 28
式中C1—CO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
    C2—CO体积浓度,ppm
    B一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0℃, 101kPa时,B=22.41,当25℃ ,101kPa时,B=24.46 ;
    28 — 一氧化碳分子量。
九、Telaire7001二氧化碳分析仪操作规程
原理:co2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其吸收值与co2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可确定样品中co2浓度。
1.技术参数
1.1量程范围:CO2量程范围:0-10000ppm;温度读数:0-50℃
1.2 灵敏度:CO2浓度:1ppm;温度:1℃
2.适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作业场所、公共场所和居室等单位的CO2浓度和温度标定。
传感器类型:双光红外吸收
4.仪器操作步骤
4.1 将POWER键开机,仪器显示WARM-UP和CO2ppm。
4.2 在显示前等待10秒钟。
4.3 WARM-UP自开机后显示1分钟,1分钟后自动消失。
4.4 WARM-UP消失后,仪器显示CO2和温度被测值。
4.5测量完毕按POWER键关机。
4.6 在不同海拔高度检测时,需调整高度值,步骤为:
4.6.1在一般操作模式下按MODE一次,ELEVATION将在LCD屏幕上闪烁;
4.6.2 按ENTER进入高度读数;
4.6.3 用UP/DOWN键调节高度,当高度设置好后,按ENTER锁上设置并回到一般模式。
4.6.4长时间不使用仪器,应将电池取出
5 注意事项
5.1 仪器避免在高温的环境存放和使用,避免急剧的温湿度变化,严防剧烈震动。
5.2 注意电池的及时更换。屏幕上出现LOW BATTERY闪烁时,应更换电池或用6VAC/DC转换器供电。
5.3 长时间不使用仪器,应将电池取出。
6 结果计算
显示测量值(PPM)乘以10-4,为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十、FJ-347Aχ.γ剂量率仪操作规程
1.技术参数
1.1测量范围:剂量率0~100000μGy/h,剂量0~1000μGy。
1.2准确度:±10%。
2.适用范围:适用于X、γ射线剂量测定;适用于医用X线诊断机放射防护监测
3.操作步骤
3.1检查电表时指针在零,转换量程开关至“电池”电表指示必须在红色标度区内。
3.2量程开关转换至“1000”位置,用“调零”电位器调整表指示至零,再依次转至“100”“30”“10”位置,再调“调零”电位器使表指示零。预热五分钟后将功能开关转换至“X100”“X1”,应无打表现象,电表指示应少于0.5。
3.3根据辐射剂量率的大小,选择相应的量程,功能开关转至相应的位置,即可获得相应的读数。若不知剂量率的大小,可以从大剂量率量程开始,逐次转换。若需快速读数,可以使用“10”或“30”量程与“X100”配合工作。
3.4关机,量程开关旋至“断”位置,功能开关旋至“零点”位置。
4.注意事项
4.1本仪器内的密封空气电离室忌碰撞和摔打,不可打开电离室,如果测量过程中需去掉电离室保护筒时,注意不可损坏薄膜窗。
4.2若X.γ场的有效能量低于100Kev, 应旋去电离室保护筒进行。
4.3若辐射场是脉冲状态或强度多变,应使用仪器的“剂量”功能去测量,转换功能开关至“零”调好表零点,再转换至“剂量”,即可获得一积累剂量读数。
4.5如果电表指示电量低于红色标记低端时,应更换两只9V电池。
4.5装置电池时,量程开关放在“断”位置,功能开关放在“零点”位置,按“+、-”标记进行安装,不能有松动现象。
4.6使用本仪器进行测量前,必须先预热五分钟,如果仪器出现故障时,应马上退出检测状态,不得擅自“修理”.立即向保管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做使用和故障情况登记。
4.7仪器使用完后,量程开关需放在“断”位置,功能开关需放在“零点”位置。
4.8每次使用完后应置于干燥器内存放。
4.9仪器超过一个月不使用时,拆去电池,避免腐蚀仪器。
5.数据处理
5.1 数据的读取:
取X光机操作人员根据要求的条件,开机爆光后测得的最大值(μGy/h),记下各测量点的数据。
5.2  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按照一周40小时一年2000小时计算出不大于10μGy/h。候诊环境为不大于1μGy/h。
6.结果判断
6.1观察窗、控制室门、医生操作漏射线不大于10μGy/h,
6.2机房外环境漏射线不应大于1μGy/h。
卫生防护及消毒处理
手的清洁与消毒(洗手指征)
  ①接触确诊非典、甲流等传染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
  ②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③处理清洁或无菌物物品前;
  ④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⑤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⑥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⑦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穿脱隔离衣----穿隔离衣法
1. 戴帽子、口罩,取下臂上物品,如手表、饰物等,卷袖过肘。
2. 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隔离衣内面)向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露出袖内口。
3. 右手持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露出;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手将袖抖上。注意衣袖勿接触面部。
4. 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至领后扣领扣或带子。扣领扣时,污染的袖口不可触衣领、面部和帽子。
5. 扣肩扣、袖扣。
6. 解开腰带活动结,将隔离衣一边(约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衣外面边缘,同法捏住另一侧;双手在背后将衣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系一活结。注意手不可触及隔离衣内面。
7. 扣上隔离衣后侧下部边缘的扣子。
穿脱隔离衣----脱隔离衣法
1. 解松隔离衣后侧边缘下部的扣子,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个结.
2. 揭开袖口和肩部的扣子,在肘部将部分衣袖塞入工作服袖下,然后消毒双手。
3. 解开领扣,一手伸入一侧衣袖内,拉下衣袖过手,再用衣袖遮住的手握住另一衣袖的外面将袖拉下,两手轮换拉下袖子。渐从袖管中退至衣肩。
4. 双手握住衣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在衣钩上;如脱下的隔离衣需更换时,应清洁面向外卷好,丢入污物袋中。
穿脱隔离衣----注意事项
1. 隔离衣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住工作服,有破洞则不可用。
2. 保持衣领清洁,穿脱时要避免污染衣领和清洁面。
3. 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戴、脱无菌手套
经过按规定清洗、消毒等处理后的双手,戴、脱无菌手套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由他人按无菌操作规定打开无菌手套外包布(或本人在洗手前打开),用无菌持物钳摊开手套袋,用消毒后的手取出包装的滑石粉,涂擦双手。注意防止滑石粉落于手套上。
2. 拿起一副无菌手套的反褶部分,一手对准五指伸入手套。以戴好手套的手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褶内,让另一只手也对准五指伸入手套。
3. 戴好手套后,为使手套与手贴合,可用无菌纱布推擦,不可强力拉扯,以免撕破手套。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去手套外层残存的滑石粉微粒。
4. 若穿有手术衣。应将手套反褶部分上翻,然后套在手术衣的袖口外。戴好手套的双手举放在胸前,不可触及周围任何物品,以免被污染。
5.操作完成后先将手套上的脓、血等污物冲净,然后自手套口往下反转脱下。
消毒剂的配制
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的“五要”和“七不要”原则
五要
1. 配制时,消毒剂和水的分量要精确。
2. 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洗净并事先消毒。
3. 物品应去脏后再进行消毒。
4. 配制的消毒剂最好当天使用。
5. 充分了解消毒剂的性质,因为消毒剂选用不当,反而会促进微生物生长和污染扩散。
“七不要”原则
1. 不要把化学消毒剂用作灭菌处理。
2. 不要把器械储存在消毒溶液中。
3. 容器内的消毒液不要装得太满。
4. 不要使用配制较久的消毒液。
5. 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
6. 不要随便把不合适的洗涤剂加到消毒液中,以防消毒剂失效。
7. 不要认为使用消毒剂溶液后,被消毒物品已经达到杀菌、可靠和安全。
化学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一、以原药为百分之百基数配制,配制时用下列公式计算:
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
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可用此法配制。
以原药为百分之百基数配制举例欲配制0.1%优氯净水溶液1000ml
所需原药量=0.1/100×1000=1g
加水量=1000-1=999ml
即用1g优氯净原粉加水999ml,混匀后,即配成了0.1%优氯净水溶液1000ml。
二、以实际所含有效成分配制,配制时用下列公式计算:
欲配制药液浓度×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
                   C1× V1=C2 ×V2
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应用:过氧乙酸、戊二醛、过氧化氢、甲醛、乙醇、碘伏、洗必泰等均可用此法配制。
以实际所含有效成分配制举例
用含量为37%的甲醛水溶液配制成4%的水溶液1000ml,则
所需原药量=4×1/37≈0.1kg
加水量=1-0.1=0.9kg=900ml
注意所用计量单位的一致性
三、消毒剂蒸气的配制
采用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等)蒸气消毒方法时,应根据所要消毒空间的容积大小和药物浓度计算消毒剂的用量,即:房间容积×消毒剂使用浓度/消毒剂原液浓度
消毒剂蒸气的配制举例
用0.75g/m3的过氧乙酸要对容积为72 m3的房间进行熏蒸消毒,需用20%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毫升?
计算:72×0.75/20%=270ml
消毒剂溶液稀释时的换算
公式计算法:C1×V1=C2×V2
C1为原液浓度(%);C2为拟稀释浓度(%); V1为原液容量(ml);V2为稀释液容量(ml)
例:配制0.5%过氧乙酸1000 ml,需20%过氧乙酸多少毫升,加水多少毫升?
20%×V1=0.5%×1000(ml)
V1=0.5%×1000/20%=25(ml)
需加水量=1000 ml-25 ml=975 ml
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氯制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
1.含氯消毒剂----是指在溶于水中时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这一古老的消毒剂至今仍然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优良消毒剂。它的杀菌谱较广,对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包囊体都有杀灭作用。常用的含氯消毒剂主要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粉、优氯净、氧氯灵等。
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是指用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这是测定含氯消毒剂质量的标准之一,有效氯越高,消毒能力越强。
2.过氧乙酸----又名酯酸,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均有高效、快速的杀灭作用,对肉毒杆菌毒素也有较强破坏作用。由于过氧乙酸性质不稳定,储存过程中含量下降很快,因此,应在使用前配制。具体方法为:冰醋酸(工业品,含量98-99%)300ml+过氧化氢(工业品,含量29%以上)150ml
     使用前将过氧化氢倒入冰醋酸中(注意药物施放顺序),摇匀。按次配制的过氧乙酸含量可达18%左右。
     另一种方法是将市售的过氧乙酸A、B液在使用前一天混合并静置一夜,即可配成18%左右的过氧乙酸溶液。
过氧乙酸使用注意事项:稀释的过氧乙酸溶液(即消毒应用液)分解较快,也必须临用前配制。具体配制时可参照“化学消毒剂的配制方法”中的第二种方法进行。稀释液在常温下保存不宜超过2天。
3.戊二醛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是高效消毒灭菌剂。它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用于灭菌的溶液浓度为2%的碱性戊二醛。
市售的25%酸性戊二醛易于保存,而配制成2%的碱性戊二醛后,在20℃室温下只能保存2周,故应现用现配。配制时的计算公式为: C1×V1=C2×V2
        25%/2%-1=12.5-1=11.5
即1份25%的戊二醛加11.5份新鲜蒸馏水,配成2%戊二醛水溶液,再用0.3%碳酸氢钠( NaHCO3 )把PH值调至7.5~8.5,即配成2%碱性戊二醛溶液。
喷雾消毒器的使用
使用方法:
1.装配    喷雾器必须配上喷杆方可使用。装配喷杆时,需先除下喷雾器开关阀之胶盖,紧握开关阀把手,便可将喷杆拧上。
2.减压    一般有两种方法减压。
(1)将喷雾器水平横放,胶喉接点在上,喷嘴向上,按下控制阀让气体溢出。将喷雾器顶部放在远离身体的一方,慢慢将唧筒手柄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 将压力阀中的金属环拉起,握着它一会儿就可以降低压力
3.注入喷剂   将唧筒把手向右转,把唧筒取出。注如加入可溶性粉剂时,需先以筛或布过滤。喷剂不可多过喷灌容量的3/4。然后将唧筒插上,将把手向右旋转使其紧锁于喷罐上。
4.加压   将唧筒把手上下抽按,直至喷雾器内充满了足够的气压为止。少许喷射便可测知罐内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喷剂射得越远,颗粒越微小。
5.喷射   握紧开关手柄便可喷射,放松手柄,喷射变停止。将喷嘴向右转,可使雾化喷射范围广阔:将喷嘴向左转,可使喷射射程更远更集中。喷射时,应经常摇动液罐,使喷剂充分溶解和混合。压力降低时,可再加压。如需扇形喷射, 则需更换扇形喷嘴。
6.注意事项
(1)使用不同的喷雾器必须先详细阅读使用手册。
(2)使用喷雾器前要确定罐内确无压力,否则需先减压。
(3)严格遵守各喷雾器的使用守则及保养方法,以防部件受损或削弱仪器的使用强度。
(4)不适宜使用易燃品,否则会引起身体受伤或火灾或爆炸。
(5)如发现液罐损坏、生锈、腐蚀或喉管松脱、损坏,不可进行加压步骤。
(6)如发现配件退色或过热,应及时更换。
(7)喷雾器不可承载或使用强碱或强酸等腐蚀性物品,不可盛放热液体。
(8)加压步骤只可用手操作,不可使用机器装置。
(9)每次使用完毕应立即释出压力,即使使用极短时间也应释放压力。并于每次使用完毕清洁喷雾器,尤其是喉管和液罐。
突发事件处理
如何正确选择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怎样?如何消毒?消毒剂如何配制?
个人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隔离服、帽子、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和胶鞋(或鞋套)。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的顺序
戴帽子    戴防护眼镜    戴口罩    穿隔离服    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   穿上鞋套或胶鞋
脱掉个人防护用品的顺序
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胶手套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摘掉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现场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
现场调查的目的:查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疾病暴发流行的原因;进行卫生质量监测和评价
样品分类
实验室检测对象不同:生物性因子;非生物性因子
样品来源不同:生物性样品;环境样品;动物及媒介昆虫样本;产品样本
采样的原则
注意生物安全
注意采样的代表性和针对性
注意采样时间和种类
注意避免采样引入新的污染或者对微生物的杀灭因子
注意对样品的详细标记
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于微生物分离培养或抗原检测的生物性样品
目的:主要用于查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疾病暴发流行的原因
(1)咽拭子的采集
患者仰头张口,用压舌板压舌,用无菌棉拭子在咽部涂抹数次后,放入含2mlHank液的试管中
注意:棉拭子接触手的部分应及时折断或剪断去掉,然后盖紧试管
(2)痰液标本
清晨第一口痰最佳,在肺部感染的第一日采集,最迟不得超过3日,体温在38C时最佳。
(3)血液标本
做血液病原培养时,严格无菌采静脉血,成人采血10-15ml,儿童2-5ml,婴儿0.5-2ml,放入无菌的加入抗凝剂的容器内送检。
(4)粪便标本
粘液脓血便应挑取粘液或脓血部分,液状便采集水样便或含絮状物的液状粪便2-5ml,成形粪便取蚕豆大小粪便1块(约5g)放于灭菌容器内。
注意:粪便标本应尽快送检,运送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保存在4-8C条件下送检。
(5)尿液
采用中段尿采集法,取晨尿的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结核分枝杆菌集菌检查时,留取24小时尿于清洁容器,取沉渣10-15ml送检。
注意:无菌操作,用药前采集,2-3小时内送检,否则应在4-8C条件下保存运送标本。
(6)脑脊液
无菌条件下由腰椎穿刺抽取3-5ml,放于无菌试管。
注意:用于细菌培养时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用于病毒培养时在4-8C最多可维持48h,否则在-70C保存。
2、用于病原体抗体检测的标本(血液和脑脊液)
血清标本:将10ml静脉血移入无抗凝剂的无菌螺口管,室温静置30min使之凝集,然后置4-8C至少1-2h,离心收集血清;脑脊液的采集方法同前所述,一般于出现神经症状时采集。
3、水样采集(饮用水)
类型: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采集
要求: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水样时,应分类采集、分类保存
注意:采集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物的水样时,应将水样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采用水封
采样体积与水样保存(重点内容)表5  生活饮用水常规检验项目的取样体积
指标分类 容器材质 保存方法 取样体积(L) 备注
一般理化 聚乙烯 冷藏 3~5 
挥发性酚类与氰化物 玻璃 NaOH,PH ≥12 0.5~1 
金属 聚乙烯 HNO3, PH≤2 0.5~1 
汞 聚乙烯 HNO3, PH≤2 0.2 
耗氧量 玻璃 每升水样加入0.8ml浓硫酸,冷藏 0.2 
有机物 玻璃 冷藏 0.2 水样应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保存
微生物 玻璃(灭菌) 每125ml水样加入0.1mg硫代硫酸钠除去残留余氯 0.5 水样不能采满样瓶
放射性 聚乙烯 --- 3~5 
水样的运输
样品装箱运输前应逐一核对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检查容器是否盖好或封好,分类装箱
做好防震、防碰撞等衬垫工作
注意:
检测油类的水样不能用蜡封
夏季运输时间不宜过长
冬季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中结冰
4、食品样品采集
目的: 检测确定食品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
(1)采样方法:
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避免在采样过程中的人为污染
用于微生物检测的样品一定要做到无菌操作
食品工用具、容器和操作人缘的手可用涂抹或刷洗的方式采集样品
1)食品微生物学样品的采集
采样工具:灭菌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 吸管、广口瓶、剪子、开罐器
采样数量:不少于250g(250ml)
注意:无菌操作,定型包装的食品应采完整的未开封的样品;如样品很大,须用无菌采样取样;固体粉末状样品应边取边混合;液体样品通过振摇混匀;冷冻食品应保持冷冻状态;非冷冻食品须在0~5℃保存
采样过程:
    采样前操作人员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手,再用75%酒精棉球将采样开口处周围消毒,然后再将容器打开。固体样品,可用灭菌的小勺活镊子采样;液体样品用玻璃吸管采样,将样品取出,装入采样容器内,采样容器在火焰下燃烧瓶口加盖封口。散装液体样品采样前,应先用灭菌玻璃管搅拌均匀或摇匀,有活塞的应用75% 的酒精棉球降活塞及出口处表面抹擦消毒,然后打开活塞等样品通过出口流出一些,再用美军样品瓶接取样品,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下封口。
2)采样要求:
采集的样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和备查用,一般散装的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
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分别盛放在3个干净的容器中。
固体样品分上、中、下三层并在各层的不同部位分别采样
2、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食品样品采集后需要及时送检,尤其是微生物检验样品,越快越好。在运输中,非冷冻的样品保持在1~5℃环境中。冷冻的样品则需保存在泡沫塑料隔热箱内,用干冰等保持在0℃以下。
5、食物中毒标本采集
可疑食品和水样采样时将残余食物或水样用灭菌镊子或匙采取后置于灭菌容器中,体积较大的鱼、肉应在表面消毒后取内部检样,通常50~200g
例子
1、某商店的怀疑出售有致病菌污染的饼干引起食物中毒,现需采样送微检室检测,请演示样品采集过程。
采样容器和工具:无菌磨口瓶/灭菌塑料袋、夹取用具;
采样点附近点燃酒精灯;
采样前手消毒:75%棉球擦拭;
在酒精灯附近打开容器;
消毒夹取工具(酒精灯灼烧)后采集饼干至采样容器内;
采样注意:样本代表性(多点采样);样本数量(250克)
采样容器的密封
磨口瓶:在酒精灯上方盖紧瓶盖,包扎无菌纸;
塑料袋:在酒精灯上方袋后向下折叠后用橡皮筋包扎或压紧密封口;
熄灭酒精灯,贴样标签并编号;
填写采样记录:样品名称、采样地点、编号、采样者;
采样过程应无菌操作
2、模拟对某饭店的提供给客人的罐装饮料采样,并送微检室检测,请演示样品采集过程。
采样容器和工具:无菌磨口瓶/灭菌塑料瓶;
采样点附近点燃酒精灯;
消毒手及瓶口、瓶盖:75%棉球擦拭消毒;
在酒精灯附近打开容器;
摇匀饮料,倒出部分弃掉后在采样至采样容器内;
样本数量200ml以上,不得超过采样容器的3/4;               
采样容器的密封
磨口瓶:在酒精灯上方盖紧瓶盖,包扎无菌纸;
塑料袋:在酒精灯上方旋紧瓶盖;
熄灭酒精灯,贴样标签并编号;
填写采样记录:样品名称、采样地点、编号、采样者;
采样过程应无菌操作
3、模拟对室内采集空气,作甲醛浓度检测。
采样设备:大气采样器和大泡吸收仪;
检查电量;
确定采样位置和高度:用三角架选好采样位置,调置现场呼吸带高度,固定采样器;
连接采样管:
将采样管支架插入大气采样器侧面,放好大泡吸收管,取下乳胶管;
用乳胶管将缓冲瓶侧方口与大气采样器进气口连接,缓冲瓶上方口大泡吸收管侧方口连接;
开始采样
调整采样时间:5分钟
调节采样流量使浮子中线在0.5L/分钟
停止采样
采样停止后,关闭采样泵
用乳胶管密封采样管进气口与出气口
样本管编号
填写采样记录:采样地点、时间、采样管流量、采样温度和大气压、采样管编号、采样者;
4、采样检测室内一氧化碳的含量。
采气设备:采气袋、二联球;
检查袋密闭性
将二联球和采气袋连接,充气
将充气后的采气袋置于水中(进气口在水面上方),检查期袋有无漏气,检查完毕,确定气密性良好,放空采气袋;
清洗采气袋:
将二联球和采气袋连接,在呼吸带高度反复捏挤二联球至采气袋充入部分气体,封闭进气口;
双口轻揉气袋混匀气体,然后从采气袋进气口对角方向折叠采气袋放掉空气;
采集样品
再次采集现场空气至气袋膨胀后,密封进气口
采气袋编号:标签贴气袋明显出,编号
填写采样记录:采样地点、时间、样本编号、采样者;
5、模拟采集某村民家水样(小型集中供水式),用于检测水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
选择500ml无菌磨口瓶
采样前消毒水龙头(酒精灯灼烧或酒精擦拭)
放水数分钟
水龙头下打开无菌瓶盖(连包装纸),手拿瓶盖,瓶盖口向下
采集水样至瓶口约1~1.5cm处
迅速盖紧瓶盖,包扎无菌纸
贴上或挂上标签并编号
填写采样记录:样品名称、采样地点、时间、编号、采样者;
注意:水样的保存温度:0~4℃
6、测定自来水色度、PH值、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等一般理化指标,模拟采样过程。
选择聚乙烯塑料瓶/桶
采样前放水数分钟
用水样涮洗瓶3次以上
采集3~5L水样
贴标签和编号
填写采样记录:样品名称、采样地点、时间、编号、采样者;
7、测定自来水挥发性酚类、氰化物,模拟采样过程。
选择玻璃采样瓶
采样前放水数分钟
用水样涮洗瓶3次以上
加入适量保存剂(氢氧化钠,PH大于或等于12)
采集0.5~1L水样
贴标签和编号
填写采样记录:样品名称、采样地点、时间、编号、采样者;
8、测定自来水铁、锰等金属,模拟采样过程。
选择聚乙烯塑料瓶/桶采样前放水数分钟
采样前放水数分钟
用水样涮洗瓶3次以上
加入适量保存剂(硝酸,PH小于等于2)
采集适量水样
贴标签和编号
填写采样记录:样品名称、采样地点、时间、编号、采样者;
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处理
现场调查处理的目的、内容、方法及要求
目的:弄清事件或疫情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性质、规模及危害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终止事件或疫情的发生、发展。
内容:事件或疫情发生的原因与过程(传染源、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或流行过程、影响因素),事件或疫情的性质,事件或疫情的规模及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发病率、死亡率),应该如何控制事件或疫情的发生、发展,向有关部门、大众或媒体报告事件或疫情的发生与处理经过。
方法:
①调查准备
收集事件或疫情的相关信息,如发生地、发生范围、规模,病人的年龄、性别及职业情况,当地的气象资料,当地以往是否有类似事件或疫情发生,周边地区是否有类似事件或疫情发生,采取了什么措施,是否有效,等等。根据这些信息,初步判断此次事件或疫情的性质,确定现场调查与处理所需的人员(流行病、实验室、临床、其他部门协助)、物资(采样及检验设备、试剂,药物、消毒剂,防护设备,调查表等)及交通工具等。
②组织分工
临床医务人员负责病人的救治,流行病人员负责现场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采样等,实验室人员负责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检测。必要时,还需其他部门协助及行政部门协调。
③确定事件或疫情的存在
评估发病强度,排除误诊等。
④核实诊断
制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寻找实验室证据。
⑤提出假设
通过现况调查,收集病例三间分布资料,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病因的初步假设。
⑥验证假设
通过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队列)验证病因假设。
⑦采取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贯穿于整个调查处理过程,包括病人的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易感人群的预防服药或应急接种、环境消毒、杀虫灭鼠、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等,并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断进行修正。干预措施的效果,还需进行评价。
⑧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结案报告是在事件基本终止时,由调查者作出。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原因、性质,医疗卫生机构采取的措施,主要经验教训及建议等。
调查方案
在接到报告后,由于对事件或疫情的相关信息掌握较少,很难制定出详细的调查方案,一般只是作一个初步构想。
方案内容一般包括:
调查目的:弄清事件或疫情发生的原因、过程、规模,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终止事件或疫情发展
调查内容:事件或疫情发生地的地理、人口、环境、气象情况,事件或疫情发生的过程、波及范围,发病率(罹患)、病死率,事件或疫情发生的原因、流行病学及实验室依据,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等。
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队列。
设计调查表
调查的组织实施
调查表
调查表是根据调查需要而设计的,内容也因需要而定。
内容一般包括:
    调查对象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
    调查项目:依调查目的而不同
调查者项目:调查者、调查日期
调查报告
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结案报告是在事件基本终止时,由调查者作出。
主要内容包括:
基本情况:事件或疫情发生地的地理、人口、环境、气象情况,该地以往类似事件或疫情发生情况、事件或疫情发生、发展的经过:首发病例情况,病例三间分布,病例救治及死亡情况
实验室检验结果
采取的控制措施
主要经验教训及建议
结论: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原因、条件、影响因素、控制效果等
调查者及时间
病毒性肝炎
项目 甲肝    戊肝 乙肝 丙肝
潜伏期 15~50d,平均30d  10~60d,平均40d  28~180d,平均80d 15~150d,平均50d
症状体征 发热、畏寒、纳差、乏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黄疸 发热、纳差、乏力、腹部不适、呕吐、腹泻、黄疸 低热、厌食、乏力、腹部不适、黄疸 乏力、纳差、隐性感染为主
传染源 病人、病毒携带者 病人、病毒携带者 病人、病毒携带者 病人、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食物、水、接触 粪-口途径:食物、水、接触 血、血制品、体液、垂直 血、血制品、体液、垂直
采样 可疑食物、水、病人血样 可疑食物、水、病人血样 病人血样 病人血样
检验 病人肝功、HAV抗体、PCR 病人肝功、HEV抗体、PCR 病人肝功、乙肝五项 病人肝功、HCV抗体
控制措施 疫苗接种、卫生宣教、病例隔离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环境消毒、三管一灭 卫生宣教、病例隔离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环境消毒、三管一灭  疫苗接种、卫生宣教、献血人员筛选、防止医源性传播、防止性传播、五早  卫生宣教、献血人员筛选、防止医源性传播、防止性传播、五早
艾滋病
潜伏期:9天~10年,平均15~60天
临床表现:长期发热、头痛、咽痛、乏力、消瘦、全身淋巴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
传染源:HIV感染者
传播途径:性传播、经血及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采样:血
检验:ELISA血清学筛选HIV抗体,Western Blot血清学确证
控制措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母婴阻断;防止医源性传播
霍乱与伤寒
项目  霍乱 伤寒、副伤寒
潜伏期 数小时~6d,平均1~2d  3~42d,平均14d;1~14d,平均7d
症状体征 突发剧烈腹泻、呕吐、脱水、循环衰竭、酸中毒、昏迷  发热、乏力、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可并发肠出血、穿孔
传染源 病人 病人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食物、水、接触、苍蝇 粪-口途径:食物、水、接触、苍蝇
采样 食物、水、病人粪便  病人血、便、骨髓、胆汁
检验 分离培养、血清鉴定、毒素测  分离培养
控制措施 卫生宣教、病例隔离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预防服药、环境消毒、三管一灭、疫苗接种 卫生宣教、病例隔离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环境消毒、三管一灭、疫苗接种
流行性出血热
潜伏期:4~46天,平均7~14天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全身酸痛、三痛(头、眼眶、腰)明显、伴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低血压休克、少尿等。
传染源:感染的啮齿及其它动物,以鼠类为主
传播途径:食物、空气、媒介等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采样:血、鼠肺
检验:ELISA检测病毒抗体
控制措施:监测、灭鼠、野外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病人隔
离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
麻疹
潜伏期:7~21天,平均10天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喷嚏、流涕、头痛、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等。
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采样:血
检验:ELISA检测病毒抗体
控制措施:疫苗接种、监测、病人隔离治疗、接触者医学观
察、及时报告与处理疫情、环境卫生
肺结核
临床表现: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
传染源: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飞沫核及尘埃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采样:痰
检验:涂片、培养、PCR、结核菌素试验
控制措施:疫苗接种、监测、五早、病人规范治疗、环境卫
生、消毒、卫生宣教
高血压
研究内容与方法:病人分布(现况),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干预效果(现场试验)
控制措施:健康教育、合理饮食、戒烟酒、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紧张、保持合理体重;病人治疗与康复;危险因素监测
食物中毒
分类、特点:细菌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真菌毒素和霉变
食品中毒
判断依据:病人临床表现、实验室证据、流行病学资料
调查内容:病人分布(现况),可疑食物及来源(病例对照),食品加工及污染过程,采样与检验,调查表
采样:剩余可疑食品与原料,病人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尿)和血液,食品容器、工具涂抹
检验:细菌、霉菌,细菌、霉菌毒素,生物和化学性毒物
控制措施:及时发现与抢救病人,停止生产、食用和追回可疑食品,确认中毒食品应销毁或无害化处理,中毒现场、食具、容器等清洗、消毒,及时报告
报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单位及基本情况,病人表现及分布,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措施,控制效果,存在问题,建议,结论,调查者及时间
职业中毒
生产性毒物(烟、尘、雾、气体、蒸气、原料、试剂等)通过口腔、呼吸道、皮肤等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诊断依据:职业史、作业场所有毒物质超标、病人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
诊断特点:专门诊断机构、集体诊断
处理:治疗、休息、调离原工作岗位、按《劳动法》享受老保待遇
苯中毒:
职业:皮鞋制造、喷漆作业等
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中枢麻醉和黏膜刺激症状;慢性中毒:贫血、再障、白血病
预防措施:以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苯、有苯作业与无苯作业隔离、密闭作业、通风排毒、个体防护、监测作业场所苯浓度、定期体检、避免有禁忌症工人上岗、岗前培训
病人处理:脱离有毒场所、脱去污染衣物、清洗皮肤、休息、驱毒治疗、
对症治疗
调查处理:检测作业场所苯浓度、生产工艺、防护措施、工人中毒情况、采取的措施、结论、提出整改建议(必要时停产)、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被调查单位基本情况(地点、规模、生产性质、布局等)、中毒情况(病人症状、体征、分布、救治)、生产情况(原料、产品、副产品、工艺流程、防护措施等)、检测结果(病人血样检验结果、工作场所苯浓度检测结果)、事故原因、处理措施与建议、结论、调查者及时间
案例分析
案例1:1987~1989年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计划,某县进行了第一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县的流行概况,并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为了解近10年来经大规模防治和经济发展后,该县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特点,应如何进行调查?
案例2:某市人群健康普查时,发现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为了解该市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怎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案例3:2002年4月15日,某CDC接到医院报告,×××皮鞋厂陆续有5人因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等症状来该医院就诊,血检发现血细胞下降。请判断这起事件的性质,制定调查方案,弄清事件真相
案例4: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地下采血现象,1995年在某
县的有偿献血人员中出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为了解该县有偿献血人
员艾滋病感染流行现状,如何开展调查。
案例5:某地CDC2002年4月陆续接诊来自同一村庄的村民20余人,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酸痛、口腔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查体:部分患者皮肤有灰黑色斑,少数患者手掌和脚跖皮肤高度角化、皲裂。据了解,该村庄周围家庭土法炼金历史悠久,至今仍在开采。请拟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案例6: 2002年3月某地CDC接到某医院报告,某蓄电池厂陆续有3名工人因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口腔金属味、恶心、腹部隐痛头痛、睡眠障碍等到该医院就诊。化验检查:尿铅0.11mg/L,血铅54ug/dl。请判断此事件性质,拟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案例7:1998年12月12日,某县CDC接到基层报告:某自然村8月上旬至12月下旬发生类似病例37例,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尿黄、巩膜黄染等症状、体征,首例病人被县医院诊断为急性黄疸性肝炎。该自然村有8个村民组,人口2195人,居住集中,交往频繁。村旁有一所小学、一家食堂、数家百货日杂店和数家饮食摊点,此处为村民茶余饭后聚散之地。全村卫生条件差,厕所和畜圈多建在户外,畜粪随处拉撒。
案例8:2006年3月12日,某县CDC接某小学报告,该学校自3月5日以来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皮肤斑疹等现象,请求调查处理。
案例9:某乡2001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累计发生类似病例227例,表现为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严重者高热不退,体温高达39.5℃。该乡人口14214人,卫生条件差,农民有喝生水习惯,部分农民无固定厕所,水源污染严重。
案例10:1999年某县一村庄发生一起腹泻事件,该村有人口108人,腹泻者23人,临床表现为突发腹泻(水样)。经了解,在发病前2天,该村曾举行过一次聚餐,食物来源为自己屠宰的猪肉及内脏、本地蔬菜及豆腐、外来的海鲜产品等。
案例11:某流行性出血热老疫区欲摸清流行现状,应如何开展调查。
案例12:1996年12月25日,某师范学校报告,从10月份以来,该校1242名新生中,先后有10人出现低热、咳嗽、面颊潮红、盗汗、胸痛等症状,被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案例13:1998年7月9日,因长江水位暴涨,湖北某县某镇沿河低洼地带江水倒灌,形势危急,当地某单位260人于当日凌晨前往筑坝抗洪抢险。7月10日有10人出现一次性手、脚皮肤瘙痒、红丘疹。7月24日相继出现乏力、纳差、咳嗽、发热等症状者18例。该单位卫生所按感冒治疗1个月仍不愈。
案例14:某县农村发现较多甲状腺肿患者,部分患者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影响生产、生活。在甲状腺肿患者集中的村庄,还发现有一些呆、小、聋、哑患儿。请制定调查方案,查明原因。
案例15:2004年8月1日上午8时,某部队医院报告:从7月31日晚22时以来,陆续有65名军人以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症状前来就诊。经了解,7月31日下午6时,有120名军人参加“八一”节会餐,食谱为盐水鸭、红烧肉、红烧鲫鱼、红烧鸡块、青椒炒肉丝、炒白菜、排骨炖冬瓜、大米饭。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流行病学练习试题
为了评价流感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效果,对某一集体单位212人鼻腔喷雾疫苗(试验组),200人给予某药物作预防对照(对照组),在同一观察期内,两组的发病情况如下:疫苗组212人中,男性126人,发生流感3人,女性86人,发生流感2人;对照组200人中,120名男性中有25人发病,80名女性中有8人发病。请回答:
第1题流感减毒活疫苗的保护率?(列出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5分)
第2题男性流感的发生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是否相同?(列出依据的指标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指出是否相同)(5分)
第3题若用统计表来表示本次试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生率,请作出该统计表。(画出统计表的草表框架,不一定精确)用单式统计表表示不同季节的发病率分布(5分)

某县的3个乡上报了1994年的肠道传染病统计资料,结果如下:甲乡人口数是9196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1122例,乙乡人口数是7674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1499例,丙乡人口数是10893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866例。请回答:
第4题3个乡肠道传染病的总发病率是多少?(列出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5分)
第5题那个乡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列出依据的指标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5分)
第6题请用统计表来表示三个乡的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分布。(画出统计表的草表框架,不一定精确)。(5分)

在某县的两个乡中,进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甲乡人口数为10000人,1998年年初该乡有800名结核病患者,该年新发现结核病病人200名;乙地人口数为20000人,1998年年初该乡有1000名结核病患者,该年新发现结核病病人400名。请回答:
第7题1998年甲乡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列出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5分)
第8题1998年甲乙两乡的发病状况? (列出依据的指标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指出是否有特点)(5分)
第9题选择合适统计图,比较两乡1998年的结核病患病率。(画出统计图的草图框架,不一定精确)。(5分)

某地调查不同年龄人群与甲型肝炎引入率的关系。0-2岁组共18956人,家庭初发病例168例;3-6岁组共28911人,家庭初发病例529例;7-15岁组共40142人,家庭初发病例354例;大于15岁组共112544人,家庭初发病例240例。请回答:
第10题计算3-6岁组和7-15岁组的引入率。(列出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5分)
第11题哪个年龄组(3-6岁组和7-15岁组)的成员最易将甲型肝炎引入家中?(列出依据的指标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指出是否有特点)(5分)
第12题选用合适的表显示不同年龄组的引入率。(画出统计表的草表框架,不一定精确)(5分)

某市进行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情况调查,共调查2757人,其中男童1660人。共有1099例发生意外伤害,其中男童发生伤害816例。请回答:
第13题计算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列出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5分)
第14题不同性别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列出依据的指标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指出是否有特点)(5分)
第15题请选用适当图表显示不同性别伤害发生率的差别。(画出统计图的草图框架,不一定精确)(5分)

某地调查某种皮炎与工种的关系,共调查1212人,其中595人患病。男工人892人,其中455人患病;电焊工86人,有29人患病,其他工种男工人有397人患病。女工人中有电焊工38人,其中9人患病,其他工种女工人有131人患病。请回答:
第16题电焊工种工人的皮炎患病率?(列出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5分)
第17题皮炎患病率的性别分布。(列出依据的指标计算公式,不做具体计算,指出是否有特点)(5分)
第18题请选用适当统计表显示不同工种患病率的差别。 (画出统计表的草表框架,不一定精确)(5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