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考试公基文史类必备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就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中国已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成了同盟关系,中国获得了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其特点是注重意识形态,主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一方面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方面是尼克松访问我国。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二、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其意义为: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胜利。从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尼克松访华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接着,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