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内科学 (第6版) 笔 记
.
内科学
(第6版)
笔 记
(第6版)
笔 记
Notes for Internal Medicine (6th edition)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1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程进展缓慢,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以老年人为多发。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大气中的刺激性烟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对支气管粘膜造成损伤,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分泌增加,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2.吸烟兴奋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痉挛,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上皮细胞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使气管净化能力减弱;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肺泡中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吸烟还可使鳞状上皮化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
3.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病因多为病毒和细菌,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
4.过敏反应可使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害和炎症反应,继而发生慢支。
5.机体内在因素1)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比正常人高;2)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喉头反射减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3)维生素C、维生素A的缺乏,使支气管粘膜上皮修复受影响,溶菌活力受影响;4)遗传也可能是慢支易患的因素。
(二)病理生理
早期大气道功能正常但小气道功能已发生异常。随着病情加重,气道狭窄,阻力增加,通气功能可有不同程度异常。缓解期大多恢复正常。疾病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成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冬天寒冷时加重,气候转暖可缓解。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
2.体征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啰音多少和部位均不一定。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3.临床分型和分期(重要考点)
(1)分型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2)分期分为三期①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②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③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时,可作出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支气管哮喘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哮喘为特征,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庭过敏性疾病史。
2.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肺部以湿啰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呈卷发状。(典型病变要牢记)支气管造影或CT以鉴别。
3.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经Xray和痰TB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肺癌特别具有多年吸烟史,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痰血,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影或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阴影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及经纤支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5.矽肺及其他尘肺有粉尘和职业接触史。X线检查可见矽结节,肺门阴影扩大及网状纹理增多,可作诊断。
(五)治疗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
(2)祛痰、镇咳如氯化铵合剂,溴乙新,维静宁等;
(3)解痉、平喘常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等;
(4)气雾疗法。气雾湿化或加复方安息香酊。
2.缓解期治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
(六)预防
首先是戒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劳动保护,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二、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的病理状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①由于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进而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而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增加使气管闭塞;残留肺泡的气体过多,使肺泡充气过度;②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支气管正常的支架作用,吸气时支气管舒张,气体能进入肺泡,但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陷闭,气体排出,受阻肺泡内积聚多量的气体,使肺泡明显膨胀和压力升高;③肺部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肿;此外,纸烟成分尚可通过细胞毒性反应和刺激有活性的细胞而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④肺泡壁的毛细血管受压,血液供应减少,肺组织营养障碍,也引起肺泡壁弹力减退,更易促成肺气肿发生。⑤缺乏α1抗胰蛋白酶可引起全小叶型肺气肿。
(二)病理生理
①病变早期侵及气道时有通气功能障碍如:动态肺顺应性降低静态肺顺应性增加,最大通气量降低,残气量及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②当肺气肿严重时,肺泡及毛细血管丧失,弥散面积减少,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缺O2和CO2潴留,造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呼吸功能衰竭。
(三)病理分型及特点分为以下三型:
1.小叶中央型较多见,特点:囊状扩张的终末细支气管和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因炎症致管腔狭窄,位于二级小叶中央区;
2.全小叶型特点:气肿囊腔较小,遍布于肺小叶内,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引起的所属终末肺组织的扩张。
3.混合型在同一肺内以上两型均存在。
(四)临床表现
1.症状慢支并发肺气肿时,在原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随病情发展而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
2.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病变发展可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啰音,若剑突下出现心搏及其心音较心尖部位增强,提示并发早期肺心病。
(五)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肺气肿易并发自发性气胸,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胸痛,紫绀,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可确诊。
2.肺部急性感染,WBC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六)诊断
根据慢支的病史及肺气肿的临床特征和胸部x线表现及肺功能的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临床分型如下。(临床分型要牢记。问:气肿型和支气管炎型如何鉴别,请当论述题来回答)。
1.气肿型(A型)又称红喘型。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全小叶型或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呈喘息外貌,红喘型晚期可发生呼吸衰竭或伴右心衰竭。
2.支气管炎型(B型)又称紫肿型。其主要病理变化为严重慢支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呼衰和右心衰
3.混合型以上两型若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七)治疗(治疗原则要熟记)。
治疗原则是:①解除气道阻塞中的可逆因素;②控制咳嗽和痰液的生成;③消除和预防气道感染;④控制各种合并症;⑤避免吸烟和其他气道刺激物、麻醉和镇静剂、非必要的手术或所有可能加重本病的因素;⑥解除患者常伴有的精神焦虑和忧郁。
具体措施如下:
(1)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如抗胆碱药、茶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过敏因素存在,可适当选用糖皮质激素。
(2)急性发作期根据病原菌或经验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
(3)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缓慢呼气。加强呼吸肌活动
(4)家庭氧疗。
(5)康复治疗。
(6)手术治疗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泡可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八)预防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发病多在40岁以上。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严重的肾柱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肺血管疾病,少见,如过敏性肉芽肿病累及肺动脉。
4.其他原发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重要考点)
先决条件是肺的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构,产生肺动脉高压。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有TXA2,白三烯等活性因子。
(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主要原因是:
①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支及支气管周围炎可累及邻近肺小动脉,引起血管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
②随肺气肿的加重,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也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
③肺泡壁的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的毁损,且肺毛细血管床减损超过70%时则肺循环阻力增大,促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④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慢性缺氧使肺血管收缩,管壁张力增高直接刺激管壁增生。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氧产生的继发性RBC增多,血粘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加,缺氧也可使醛固酮增加,水钠潴留,进而使肺动脉压升高。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三)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①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②体征: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多有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次晨消失。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室肥厚,扩张。部分病例因胸腔内压升高,影响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肝上界及下缘明显地下移。肺心病患者常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临床主要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①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
②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也可出现心律失常。
(四)诊断
患者有慢支、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因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并有心电图、X线表现,再参考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肺阻抗血流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可以作出诊断。(X线表现和ECG表现考生要牢记,非常重要的考点,多为论述大题和病例分析题)。
(五)鉴别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更有助鉴别。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征象,可资鉴别。但当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鉴别困难,常需综合分析。
2.风湿性心瓣膜病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的病史,风心病三尖瓣病变和肺心病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鉴别。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
3.原发性心肌病本病多为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等。
(六)治疗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要积极有效,为很重要措施。可根据痰涂片革兰染色选用敏感抗生素。
(2)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后,心力衰竭症状可有改善。
①利尿剂有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浮肿的作用。原则上宜选用作用轻、小剂量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
②正性肌力药应用指征是:a.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得到良好的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竭患者;b.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c.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应用指征要牢记)。强心剂多用小剂量,约为常规剂量1/2或2/3,选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如毒毛花甙K。
③血管扩张剂应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氧耗,增加心肌收缩。
(4)控制心律失常,在抗感染后,心律失常可缓解或消失,持续存在可选择药物治疗。
(5)加强护理工作。
2.缓解期原则上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希望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如长期氧疗调整免疫功能等。
3.营养疗法热量供应至少为每日12.5KJ/Kg,其中碳水化合物不宜过高。
(七)并发症(考生要熟记,多为问答题)。
1.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是肺心病死亡首要原因。
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由于缺O2和CO2潴留引发,类型多样。
3.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为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和颤动。
4.休克发生原因 ①感染中毒性休克;②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5.消化道出血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八)防治
主要是防治足以引起本病的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等疾病。
1.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宣传,有效的戒烟药),提倡戒烟,可以有效预防或推迟疾病发生。
2.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种变应原、有害气体的吸入、粉尘作业等的防护工作和个人卫生的宣教。
3.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宣教,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普及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抗病能力。
§3 支气管哮喘
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食物、药物、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
2.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二)临床表现(问:内源性和外源性哮喘如何鉴别?重要考点。)
1.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为惟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什么是重症哮喘,很重要名词解释)。
2.体检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哮鸣音可不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常出现在严重哮喘患者中。(问:为什么会有奇脉?还有哪些疾病可产生奇脉?)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发感染时WBC总数升高。
(2)痰液检查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可见尖棱结晶,粘液栓和透明的哮喘珠,有助于抗菌素的选择。
(3)呼吸功能检查在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缓解期可逐渐恢复。(有哪些呼吸功能检查指标;临床意义如何?)
(4)动脉血气分析哮喘发作时可有缺氧,PaO2降低,PaCO2下降,pH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可有缺氧及CO2潴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5)胸部X线检查早期在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是否有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6)特异性变应原补体检测试验:
(7)皮肤敏感试验,用可疑过敏原皮肤划痕或皮内试验。
(三)诊断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4)症状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
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呼气流量锋值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5)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
(四)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病情允许可作胸部X线检查时,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可先注射氨茶碱缓解症状。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以免造成危险。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长年存在,有加重期。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水泡音。
3.支气管肺癌中心型肺癌致支气管狭窄伴感染或类癌综合征时,可出现喘鸣或哮喘样呼吸困难。肺癌的呼吸困难及喘鸣症状进行性加重,常无诱因,咳嗽可有血痰,痰中可找到癌细胞。胸部X线摄片、CT或MRI检查或纤支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多有致病原接触史,致病原因为寄生虫,花粉职业粉尘等。症状较轻,患者常有发热,胸部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润阴影,可自发消失或再发。肺组织活检也有助于鉴别。
(五)并发症
①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②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或并发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源性心脏病。
(六)治疗
1.脱离变应原,消除病因。
2.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药
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用药方法可采用手持定量雾化(MDI)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多用吸入法,注射用药,用于严重哮喘。
②茶碱类,抗炎,稳定抑制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拮抗支气管痉挛。常用剂量每日一般不超0.75g为宜。
③抗胆碱药,常用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和异丙托溴铵。
(2)抗炎药
①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
②色苷酸钠,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降低AHR。
(3)其他药物白三烯调节剂。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轻度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口服β长效受体激动剂控释片或小量茶碱控释片,夜间哮喘可以吸入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受体激动剂。每日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加用抗胆碱药。
(2)中度规则吸入β受体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受体激动剂。
(3)重度至危重度持续雾化吸入β受体激动剂,或静脉滴注沙丁胺醇或氨茶碱。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氧疗等。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重、危症哮喘的有效措施。
4.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主要目的是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
(1)间歇至轻度根据个体差异吸入β受体激动剂或口服β受体激动剂以控制症状。小剂量茶碱口服也能达到疗效。亦可考虑每日定量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2)中度按需吸入β受体激动剂,效果不佳时改用口服控释片,口服小剂量控释氨茶碱外,可加用白三烯拮抗剂,此外可加用抗胆碱药。每天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mg/d)。
(3)重度应规律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控释片,或β2受体激动剂联用抗胆碱药或加用白三烯拮抗剂口服,每日吸入糖皮质激素量>600mg。若仍有症状,需规律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4 支气管扩张
临床以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咳血为特征,是一种支气管不可逆的扩张与变形引起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发病因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引起管腔粘膜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其病原菌大多数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等,在严重的病例可为绿脓杆菌。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婴幼儿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是最常见原因。
2.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先天发育障碍,如巨大气管—支气管症,Kartagener征。
3.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二)临床表现
①症状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史,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其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②体征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异常肺部体征,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可闻及下胸部背部固定的持久的较粗啰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部分慢性患者伴有杵状指(趾)。
(三)诊断
根据反复咳脓痰、咯血的病史和体征,再结合童年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进一步应作X线检查,胸部CT检查。通过纤支镜检查,或做局部支气管造影,有助于诊断与治疗。
(四)鉴别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中老年吸烟患者,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咳嗽、夏日时缓解,咳痰明显,多为白色粘液痰,很少或仅在急性发作时才出现脓性痰。两肺底有散在细的干湿啰音。支气管造影可明确。
2.肺脓肿起病急,有咳嗽、高热、大量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中有空腔液平面。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可完全吸收消退。若为慢性肺脓肿则以往有急性肺脓肿的病史。
3.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午后低热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干湿啰音多位于上肺局部,X线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作出诊断。
4.先天性肺囊肿X线检查可见多个边界纤细的圆形成椭圆形阴影,壁较薄,周围组织无炎症浸润,胸部CT检查和支气管造影可助诊断。
5.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有慢性咳嗽、咯痰、活动时呼吸困难及慢性鼻窦炎,胸片和CT上有弥漫分布的边界不太清楚的小结节影,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冷凝集试验可阳性。确诊需病理学证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持续治疗2个月以上有显效,可作为试验性诊断。
(五)治疗
防治呼吸道反复感染,关键是呼吸道引流通畅和有效抗菌药物。
1.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
(1)祛痰剂,口服氯化铵、溴已新。
(2)支气管舒张药,如氨茶碱等。
(3)体位引流,使病肺位于高处,使痰液引流至气管而咳出。
(4)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2.控制感染应根据症状、体征、痰液性状,必要时需参考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常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或头孢类抗生素。
3.手术治疗
4.咯血的处理若有中等量以上的咯血,经过内科治疗未能控制,可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进行栓塞止血。
§5 呼吸衰竭
一、慢性呼吸衰竭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动脉PaO2低于60mmHg,或伴PaCO2高于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一)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1.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
(1)通气不足
(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缺O2,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亦可导致CO2潴留。比值>0.8形成生理无效腔增加,若<0.8,则形成肺动静脉样分流。
(3)肺动一静脉样分流,由于肺部病变肺泡萎缩,肺不张,肺水肿等引起肺动一静脉样分流增加,使静脉血没有接触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机会,直接流入肺静脉。
(4)弥散障碍通常以低氧为主,不会出现CO2弥散障碍。
(5)氧耗量是加重缺O2的原因之一。
2.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1)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中枢皮质神经原对缺氧最敏感。缺氧可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水肿,最终引起脑细胞死亡。轻度的CO2增加,间接引起皮质兴奋;若PaCO2继续升高,皮质下层受抑制,使中枢神经处于麻醉状态。
(2)对心脏、循环的影响,缺O2和CO2潴留均引起肺动脉小血管收缩而增加肺循环阻力,致肺动脉高压和增加左心负担。缺O2可刺激心脏,使心率加快和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
(3)对呼吸影响,缺O2主要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作用刺激通气。CO2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吸入C02浓度增加,通气量增加出现深大快速的呼吸;但当吸入CO2浓度超过12%时,通气量不再增加,呼吸中枢处于被抑制状态。
(4)对肝、肾和造血系统的影响,缺O2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使谷丙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受到抑制的程度与PaO2减低程度相关。当PaO2低于65mmHg、血pH明显下降时,临床上常有尿量减少,组织低氧分压可增加RBC生成素促RBC增生。
(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严重缺O2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内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急性呼衰CO2潴留可使pH迅速下降,慢性呼衰因CO2潴留发展缓慢肾减少HCO-3盐排出Cl-减少产生低氯血症。
(二)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均改变。
2.发绀是缺O2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可在指甲、口唇出现紫绀。
3.精神神经症状慢性呼衰的精神症状不如急性者明显。慢性缺O2多表现为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CO2潴留常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的现象。切忌用镇静或催眠药,以免加重CO2潴留,发生肺性脑病。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亦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为常见的死亡原因。
4.血液循环系统①CO2潴留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充血、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心排血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多数患者有心率加快;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②严重缺O2,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搏。③慢性缺O2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发生右心衰竭,伴有体循环淤血体征(肺心病)。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浆尿素氮升高,蛋白尿管型等。部分病例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三)诊断
根据患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或其他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病史,有缺O2和(或)CO2潴留的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动脉血气分析能确诊呼吸衰竭,同时可为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提供依据。
慢性呼衰时典型的动脉血气改变是PaO2<60mmHg,可伴或不伴PaCO2>50mmHg,临床上以伴有PaCO2>50mmHg(Ⅱ型呼衰)为常见。当PaC02升高,但pH时而在7.35~7.45范围内,称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如pH<7.35时则称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四)治疗
1.建立通畅的气道
2.氧疗
(1)缺氧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给予高浓度吸氧(>35%),使PaO2提高到60mmHg或SaO2在90%以上;
(2)缺氧伴明显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氧疗原则应低浓度(<35%)持续给氧。(问:为什么低浓度给氧,考生要理解)。
(3)氧疗的方法为双腔鼻管、鼻导管或鼻塞吸氧。
3.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呼吸兴奋剂:因中枢抑制为主的低通气量患者,呼吸兴奋剂有效。对于有明显嗜睡状态者,呼吸兴奋剂有利于维持清醒状态和自主咳痰。
机械通气严重呼衰患者,如合并存在下列情况时,宜尽早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①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②气道分泌物多且有排痰障碍;③有较大的呕吐反吸的可能性,如球麻痹或腹胀呕吐者;④全身状态较差,疲乏明显者;⑤严重低氧血症或(和)CO2潴留,达危及生命的程度(如PaO2<45mmHg,PaCO2>70mmHg);⑥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者。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重要考点,考生要理解透彻)。
(1)呼吸性酸中毒主要是改善肺泡通气量,一般不宜补碱。
(2)呼酸合并代酸由于低氧血症,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和周围循环障碍等,治疗上应积极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适量补碱,使pH升至7.25左右即可,不再用碱剂。
(3)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治疗时应防止发生碱中毒的医源性因素和避免CO2排出过快,并给予适量补氯和补钾,以缓解碱中毒,当pH>7.45而且PaCO2不高<60mmHg时,可考虑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促进肾排出HCO-3,纠正代碱
5.抗感染治疗呼吸道感染常诱发呼衰。呼衰患者一定要在保持呼吸道痰液引流通畅的条件下,根据痰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有效的药物控制呼吸道感染。
6.营养支持抢救时应常规给鼻饲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以及适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必要时作静脉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以及适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必要时作静脉高营养治疗。补充时宜循序渐进,先用半量,逐渐增至理想能量入量。营养支持应达到基础能量消耗值。
7.常见的合并症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时可能合并消化道出血、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应积极防治。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可考虑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二、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肺呼吸功能正常,因突发因素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其他疾病引起通气不足,产生缺O2和CO2潴留的呼吸障碍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原则
1.改善与维持通气治疗重点是氧疗。当呼吸停止,应立即在现场清理口腔分泌物,在呼吸道通畅条件下,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2.高浓度给氧必须及时使用高浓度或纯氧以缓解缺O2。注意吸氧浓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引起氧中毒。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要考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生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Ⅰ型)。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重要的名词解释,考生要牢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早期阶段是全身性炎症反应过程的一部分。肺损伤的过程是炎症细胞及其释放的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多数认为中性粒细胞(PMN)的激活是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主要原因。最终引起肺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和微血栓形成;肺泡上皮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导致肺水肿,肺泡内透明膜形成和微肺不张。从而引起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
(二)病理生理
呼吸窘迫的产生的机制主要有:(1)低氧血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可反射刺激呼吸中枢,产生过度通气;(2)肺水肿刺激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反射性呼吸增快。在ARDS早期,常由于过度通气而出现呼碱,但在终末期,可发生通气不足,使缺O2更为严重,伴CO2潴留,形成混合性酸中毒。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其呼吸窘迫的特点是呼吸深快、用力,伴明显的发绀,且不能用通常的吸氧疗法改善,亦不能用其他原发心肺疾病(如气胸、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力衰竭)解释。
2.体证:早期体征可无异常,或仅闻双肺少量细湿啰音;后期多可闻及水泡音,可有管状呼吸音。
(四)实验室检查
1.X线胸片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至融合成大片状浸润阴影,大片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后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
2.动脉血气分析典型的改变为PaO2降低,PaCO2升高,pH升高。氧合指数是动脉血氧分压(mmHg)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氧合指数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要条件。正常值为400~500mmHg。急性肺损伤时小于300mmHg,ARDS时小于200mmHg。
3.床边肺功能监测通常仅用于与左心衰竭鉴别有困难时。
(五)治疗
1.氧疗一般需用高浓度给氧。轻症者可用面罩给氧,但多数患者需用机械通气给氧。
2.机械通气一旦诊断为ARDS,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应用PEEP或CPAP,常用PEEP水平为5~15cmH2O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要点包括:①应用合适的PEEP水平,避免呼气末肺泡及小气道闭陷;②用较低的潮气量;③允许PaCO2高于正常水平。
3.维持适当的液体平衡,要求出入液量呈轻度负平衡。用呋噻米,促进水肿液消退。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ARDS患者应在监护病房中实行特别监护。
§6 肺炎
(一)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或称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约占院外感染肺炎的半数。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临床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起病通常急骤。近年来典型病例少见。
1.临床表现
(1)症状:①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大多有数日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体温通常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或呈稽留热,脉率随之增速。②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可被误诊为急腹症。③患者呈急性热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发绀;有败血症者,可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巩膜黄染;累及脑膜时,可有颈抵抗及出现病理性反射。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
(2)体征: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及胸膜摩擦音。肺实变时有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典型体征。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重症患者有肠充气,感染严重时可伴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考生牢记:典型病变有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2.并发症①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患者,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②并发胸膜炎时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③偶尔发生脓胸。④肺脓肿亦为常见并发症。
3.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结合胸部X线检查,易作出初步诊断。病原菌检测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鉴别:(1)干酪样肺炎常呈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结核毒血症状,痰中易找到结核菌,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
(2)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当今流行的SARS(非典型肺炎)等,病原学有助诊断。
(3)急性肺脓肿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线显示脓腔及液平面,鉴别不难。
(4)肺癌通常无显著急性感染中毒症状,血细胞计数不高,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必要时进一步作CT、MR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等。
(5)其他肺炎伴剧烈胸痛时,应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鉴别。相关的体征及X线影像有助鉴别。肺梗死常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咯血较多见,很少出现口角疱疹。下叶肺炎可能出现腹部症状,应通过X线、B超等与急性胆囊炎、膈下脓肿、阑尾炎等进行鉴别。
4.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者,轻者可用红霉素,亦可用林可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亦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或耐青霉素菌株感染者。疗程为5~7天,退热后3天停药。
(2)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鼓励饮水每日1-2L 。监测病情包括神智、呼吸、脉搏、血压及尿量等,注意防止休克。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烦操,失眠可用安定和水合氯醛,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剂。
(3)并发症的处理应用抗菌药高热多在24h内退却,若体渐再升3天仍不退,多有肺炎球菌的肺外感染。肺炎治疗不当,可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流并局部加用青霉素。慢性包裹性脓胸可考虑肋间切开水封瓶闭式引流。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重要考点)
①补充血容量(反映血容量补足的证据有哪些?)。
②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如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等。
③控制感染,加大青霉素剂量,每日400万~1000万u静滴。
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病情严重者可应用。
⑤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输液太快,可发肺水肿,心力衰竭,随时监测。注意血气分析。
⑥补液过多过速或伴有中毒性心肌炎时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应及时减慢输液,酌用毒毛花甙K或毛花甙丙静脉注射。
(二)克雷白杆菌肺炎(Klebsiellarpneumonia)
克雷白杆菌肺炎是由肺炎克雷白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多见于老年、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及全身衰竭的患者。
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起病急,高热、咳嗽、痰多及胸痛,可有发绀、气急、心悸,约半数患者有畏寒,可早期出现休克。临床表现类似严重的肺炎球菌肺炎,但其痰常呈粘稠脓性、量多、带血,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特征病变牢记),胸部X线表现常呈多样性,肺叶或肺小叶实变,好发于右肺上叶、双肺下叶,有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坠。
老年体弱患者有急性肺炎、中毒症状严重、且有血性粘稠痰者,应考虑本病。确诊有赖于痰细菌学检查,并与葡萄球菌、结核菌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肺炎相鉴别。年老,WBC减少菌血症者预防差。
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首选氨基糖甙类抗素。原则为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三)其他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医院内获得肺炎多由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包括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均为需氧菌,在机体免疫力严重减损时易于发病。肺外感染灶可因形成菌血症而传播到肺。肺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共同点在于肺实变或病变融合,组织坏死后容易形成多发性脓肿,常双侧肺下叶均受累;若波及胸膜,可引起胸膜渗液或脓胸。
从痰中或血中培养出致病菌可作为病原学确诊。对绿脓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有三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及氟喹诺酮类。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治疗首选氨苄西林,或先与氯霉素联用,后改为单用氨苄西林。
治疗肠杆菌科细菌肺炎时,亦应参考其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通常用羧苄西林或哌拉西林钠与一种氨基糖甙类联用,也联用氯霉素和链霉素,但要注意链霉素的毒性作用。
治疗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时,宜大剂量、长疗程、联合用药,静脉滴注为主,雾化吸入为辅,尚需注意营养支持、补充水分及充分引流痰液。
(四)军团菌肺炎(legionairesdisease)或军团菌病
军团菌病是由革兰染色阴性的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典型患者常为亚急性起病经2~10天潜伏期而急骤发病,疲乏、无力、肌痛、畏寒、发热等;高热、寒战、头痛、胸痛,进而咳嗽加剧,咳粘痰带少量血丝或血痰。可有相对缓脉本病早期消化道症状明显,约半数有腹痛、腹泻与呕吐,多为水样便,无脓血,神经症状亦较常见,如焦虑、神智迟钝、谵妄。随着肺部病变进展,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
X线显示片状肺泡浸润;继而肺实变,尤多见于下叶,单侧或双侧。病变进展快,使胸腔积液。免疫功能低下的严重患者可出现空洞或肺脓肿。肺部病变的吸收常较一般肺炎为慢,在临床治疗有效时,其X线表现病变仍呈进展状态,为其X线特征之一。
支气管抽吸物、胸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作Giemsa染色可以查见细胞内的军团杆菌。应用PCR技术扩增杆菌基因片段,能快速诊断。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血清试管沉积实验及血清微量凝集试验,均可诊断。尿液ELISA法具有较强特异性。
目前治疗首选红霉素,亦可加用利福平用药2~3周,氨基糖苷类及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本病无效。
(五)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pnumenia)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常同时有咽炎、支气管炎。
起病较缓慢、乏力、咽痛、咳嗽、发热、食欲不振、肌痛等。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量粘液。发热可持续2~3周,偶伴有胸骨下疼痛。3~4周可自行消散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
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儿童偶可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
诊断需从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等考虑。周围血WBC正常或稍多,冷凝集试验阳性,滴定效价>1∶32。培养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血清中IgM抗体用ELISA检测最敏感。本病应与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鉴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为首选治疗药。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效。对剧烈呛咳者,应适当给予镇咳药。若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痰病原学检查,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
(六)病毒性肺炎
1.定义: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
2.临床表现:(1)症状:临床症状通常较轻,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等较突出,常在急性流感症状尚未消退时,即出现咳嗽、少痰或为白色粘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小儿或老年人易发生重症病毒性肺炎,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嗜睡、精神萎靡,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合并症。
(2)体征:本病常无显著的胸部体征,病情严重者有呼吸浅速、心率增快、发绀、肺部干湿性啰音。
3.诊断: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及X线改变,并排除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及病毒抗原的检测。
4.治疗:①治疗以对症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
②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③常用病毒抑制药物有:①利巴韦林;②阿昔洛韦(无环鸟苷);③阿糖腺苷;④金刚烷胺。
§7 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感染,发病男多于女。其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进入支气管后咳出大量脓痰有臭味。典型者X线显示肺实质圆形空腔伴含气液平面,多发生于青壮年,近年来发病率明显降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吸入性肺脓肿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当患者有意识障碍时,或由于受寒、极度疲劳等诱因,全身免疫与气道防御清除功能下降等,可使吸入的病原菌致病;还可由于患鼻窦炎、牙槽脓肿等脓性分泌物增多而被吸入致病。仰卧位时,好发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坐位易发下叶后基底段。右侧位,好发于右上叶前段或后段形成的腋亚段。
2.继发性肺脓肿某些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空洞等继发感染可导致继发性肺脓肿;支气管异物气道阻塞,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如膈下脓肿,肾周脓肿,穿破至肺亦可形成肺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好发右肝顶部,穿破膈至右肺下叶形成阿米巴脓肿。
3.血源性肺脓肿因痈、疖、骨髓炎、皮肤外伤感染等导致的败血症,菌栓经血播散至肺。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菌及链球菌为常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①多为急性起病,患者感畏寒、高热,体温达39~40℃,伴有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脓性痰。胸痛,且与呼吸有关。病变范围大,会出现气促同时还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毒性症状。②如感染不能及时控制,于发病的10~14天,突然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每日可达300~500mL。约有1/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偶有中、大量咯血而突然窒息致死。③部分患者缓慢发病,有一般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咳脓痰和咯血,伴高热、胸痛等。④咳出大量脓痰后,体温下降,毒血症状减轻。⑤肺脓肿破溃到胸膜腔,有突发性胸痛、气急,出现脓气胸。⑥慢性肺脓肿患者有咳嗽、咳脓痰、反复发热和反复咯血,持续数周到数月。可有贫血、消瘦等表现。⑦血源性肺脓肿多先有原发性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热等全身脓毒血症的表现。经数日或数周后才出现咳嗽、咳痰,痰量不多,咯血很少见。
2.体征:①初起时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于患侧出现湿啰音;病变继续发展,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②肺脓腔增大时,可出现空瓮音;③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或呈现胸腔积液体征。④慢性肺脓肿常有杵状指(趾)。⑤血源性肺脓肿体征大多阴性。
(三)实验室检查
急性肺脓肿血白细胞总数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核明显左移,常有毒性颗粒。典型咳出的痰呈脓性、黄绿色,可夹血,留置分层。(典型特征考生要牢记)慢性患者的血白细胞可稍升高或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①对有口腔手术、昏迷呕吐或异物吸入后,突发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病史的患者,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示浓密的炎性阴影中有空腔、液平,作出急性肺脓肿的诊断。②有皮肤感染疖、痈等化脓性病灶或吸毒者患心内膜炎,出现发热不退、咳嗽、咳痰等症状,X线胸片示两肺多发性小脓肿,可诊断为血源性肺脓肿。③痰、血培养,包括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确定病因诊断、指导抗菌药物的选用有重要价值。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多伴有口唇疱疹、铁锈痰不含有大量脓臭痰,X线胸片示肺叶或肺段性实变,或呈片状淡薄炎症病变,边缘模糊不清,没有空腔形成。当应用抗生素治疗高热不退,咳嗽、咳痰加剧并咳出大量脓痰时应考虑为肺脓肿。
2.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①起病缓慢,病程长,可有长期咳嗽、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或有反复咯血。②X线胸片显示空洞壁较厚,一般无液平面,空洞周围炎性病变较少,常伴有条索、斑点及结节状病灶,或肺内其他部位的结核播散灶。③当合并化脓性肺部感染时,可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和咳大量脓臭痰,且由于化脓性细菌大量繁殖痰中难以找到结核菌,此时要细心询问病史。
3.支气管肺癌支气管肺癌阻塞支气管常引起远端肺化脓性感染,但形成肺脓肿的病程相对较长,毒性症状多不明显,脓痰量亦较少。40岁以上肺局部反复感染、且抗生素疗效差的患者,要考虑有支气管肺癌所致阻塞性肺炎可能,应常规作纤支镜检查,以明确诊断。鳞癌病变可坏死液化,形成空洞,但无毒血症和急性感染症状。X线胸片示空洞壁较厚,多呈偏心空洞,残留的肿瘤组织使内壁凹凸不平,空洞周围亦少炎症浸润,肺门淋巴结可有肿大,可与肺脓肿鉴别,经纤支镜肺组织活检,或痰液中找到癌细胞,肺癌的诊断得以确立。
4.肺囊肿继发感染炎症反应相对轻,囊壁较薄,无明显中毒症状和咳较多脓痰。当感染控制,炎症吸收,应呈现光洁整齐的囊肿壁。如能和以前X片对照,更易诊断。
(五)治疗
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抗菌和痰液引流。①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包括厌氧菌一般均对青霉素敏感,如为脆弱类杆菌感染,改用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或甲硝唑。当疗效不佳时,要注意根据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②痰液引流是提高疗效的措施,身体状况较好者可采取体位引流排痰,痰粘稠不易咯出者可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经纤支镜冲洗及吸引。③少数患者疗效不佳,需考虑手术治疗,其手术适应证为:肺脓肿病程超过3个月,内科治疗不能减少脓腔,并有反复感染、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胸经抽吸冲洗脓液疗效不佳者。
§8 肺结核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结核菌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杆菌,牛型少见。
2.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只有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而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感染后才发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3.人体的反应性
(1)免疫与变态反应人体对结核菌的自然免疫力是非特异性的。接种卡介苗或经过结核菌感染后所获得的免疫力则具有特异性。能把入侵结核菌杀死或严密包围,制止扩散,促进病灶愈合。获得性免疫强于自然免疫。一些疾病如糖尿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使人体免疫力减低,容易发生结核病,或使原已稳定的疡灶重新活动。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为淋巴细胞的致敏与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当致敏细胞再次遇到结核菌,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使巨细胞聚集,吞噬杀灭细菌,后变成类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形成结核结节,局限病灶。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与T淋巴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皮肤反应因子及淋巴细胞毒素等有关。此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何为结核菌素试验?)属于第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2)初感染与再感染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科赫(Koch)现象。
(二)结核菌感染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
肺结核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菌初次感染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常见于小儿。病灶局部反应轻微结核菌常沿淋巴管到达淋巴结。继发性肺结核通常发生在曾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成年人。肺内局部病灶处炎症反应剧烈,容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及空洞。
1.原发型肺结核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吸入的结核菌在肺部形成渗出性病灶,部位多在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肺通气较大部位),引起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原发病灶及淋巴结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原发综合征。(什么是原发综合征,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但在成人大多由肺或肺外结核病灶如泌尿生殖道的干酪样病变,破溃至血管引起,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急性全身血行播散结核病的一部分。
3.浸润型肺结核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隐性菌血症)而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多数逐渐死亡,仅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潜伏在病灶内的结核菌始有机会繁殖,形成以渗出与细胞浸润为主、伴有程度不同的干酪样病灶,称为浸润型肺结核(内源性感染)。原发病灶亦可能直接进展成浸润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以浸润型最常见,多为成年人。浸润性肺结核伴大量干酪样坏死灶时,呈急性进展具有高度毒血症状,称干酪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形成纤维包膜,空洞引流支气管不畅,干酪物不能排出,凝成球状病灶,称“结核球”。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空洞长期不愈,空洞壁增厚,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随机体免疫力的高低波动,病灶吸收、修复与恶化、进展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灶多有反复支气管播散病程迁延,症状起伏,X线可见厚壁空洞。
(三)临床表现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多数患者病灶轻微,多无明显症状。
1.症状
(1)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2)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不同程度咯血,中等程度咯血,多为小血管损伤或空洞血管瘤破裂。咯血后常有低热。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偶因血块阻塞大气道引起窒息。此时患者极度烦躁、心情紧张、挣扎坐起、胸闷气促、发绀,应立即进行抢救。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能减退,常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缺氧发绀。若并发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其呼吸困难症状尤为严重。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可有不剧烈的胸壁刺痛。
2.体征患侧肺部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时呼吸音减低,或为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结核好发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锁骨上下、肩胛间区叩诊略浊,咳嗽后偶可闻及湿啰音,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肺部病变发生广泛纤维化或胸膜粘连增厚时,患侧胸廓常呈下陷,肋间隙变窄、气管移位与叩浊,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征。
(四)实验检查
1.结核菌检查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直接厚涂片,荧光显微镜检查,清晨的胃洗液找结核菌,成人可用纤支镜检查。痰菌量少,可用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特异性较强,但有假阳性和假阴性。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内病变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肺结核常见的X线征象有哪些?)。胸部CT检查对于发现微小或隐蔽性病变,了解病变范围及肺病变鉴别等方面均有帮助。
3.结核菌素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参考指标,PPD不产生非特异反应。
4.其他检查血像、血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纤支镜检查、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浅表淋巴结活检。
(五)诊断
1.肺结核分为五型I型:原发性肺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浸润型肺结核;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V型:结核性胸膜炎。
2.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按右、左侧,分上、中、下肺野记述
3.痰结核菌检查
4.活动性及转归
(1)进展期应具备下述一项:新发现的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恶化、增多;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痰菌阳性。具备上述一项者,即属进展期。
(2)好转期具有以下一项为好转:病变较前吸收;空洞闭合或缩小;痰菌转阴。
(3)稳定期病变无活动性,空洞闭合,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达6个月以上。如空洞仍存在,则痰菌需连续阴性1年以上。
开放性肺结核是指肺结核进展期与部分好转期患者,其痰中经常有结核菌排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必须隔离治疗。
活动性肺结核是指渗出性浸润病变或变质性病变如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支气管播散及血行播散粟粒型结核,临床上症状比较突出。进展期与好转期均属活动性肺结核。
稳定期患者属非活动性肺结核,列为初步治愈。
(六)鉴别诊断
1.肺癌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症状,多有刺激性咳嗽为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胸片肺门阴影癌肿病灶边缘常有切迹、毛刺。结合痰结核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支镜检查及活检等,常能及时鉴别。必要时可考虑剖胸探查。
2.肺炎起病急骤、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咳铁锈色痰,X片征象病变常局限一叶,抗生素治疗有效。干酪样肺炎则多有结核中毒症状,起病较慢,咳黄色粘液痰,X线征象病变多位于右上叶,可波及右上叶尖、后段,呈云絮状、密度不均,可出现虫蚀样空洞,抗结核治疗有效,痰中易找到结核菌。但轻度咳嗽,低热的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在X线有肺部炎症征象,应注意与早期浸润型肺结核鉴别。
3.肺脓肿结核好发上叶、锁骨上下或下叶背段,而肺脓肿空洞多见于肺下叶,脓肿周围的炎症浸润较严重,空洞内常有液平面。肺结核空洞则多发生于肺上叶,空洞壁较薄,洞内很少有液平面。肺脓肿起病较急,高热,大量脓痰,痰中无结核菌,但有多种其他细菌。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治疗有效。痰结核菌阴性。下叶肺结核应与下叶肺脓肿注意鉴别。
4.支气管扩张有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咳血史,痰结核菌阴性,X线胸片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有助确诊。
5.慢性支气管炎及时X线检查有助确诊。
6.其他发热性疾病伤寒、败血症、白血病、纵隔淋巴瘤及结节病等与结核病有诸多相似。①伤寒热型常呈稽留热,有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血清伤寒凝集试验阳性,血、粪便伤寒杆菌培养阳性。易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混淆。②败血症起病急、寒战及弛张热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有近期皮肤感染,疮疖挤压史或尿路、胆道等感染史,皮肤瘀点,病程中出现迁徙病灶或感染性休克,血或骨髓培养可发现致病菌。③淋巴瘤发展迅速,常有肝脾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确诊常需依赖活检。结节病通常不发热,肺门淋巴结肿大多为双侧性,结素试验阴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测定阳性,抗原皮肤试验阳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必要时应作活检以明确诊断。
(七)预防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及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
1.防治系统建立与健全各级防痨组织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2.查出病人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患者。患者有症状而就诊于综合医院,经X线检查确诊,是我国目前发现患者的主要渠道。无症状患者,须主动寻找,发现并治愈涂阳病人为切断传染链最有效方法。
3.管理患者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登记,加强管理。WHO于1995年提出“控制传染源”和“监督治疗+短程化学治疗”的战略。
4.治疗场所有效抗结核药物在家中或在医院治疗效果同样满意,在家中治疗可节省人力物力。
5.卡介苗接种(BCG)接种对象是未受感染的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已受结核菌染者(结素试验阳性)已无必要接种,否则引起Koch反应。
(八)治疗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1)合理化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异烟肼与利福平称全杀菌剂。链霉素及吡嗪酰胺作为半杀菌剂。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均为抑菌剂。(各种常用抗结核药物作用机制要清楚)。
(2)化疗方法
①“标准”化疗与短程化疗过去采用12~18个月疗法,称“标准”化疗,现在采用6~9个月疗法(短程化疗)。短程化疗方案中要求必须包括两种杀菌药物,异烟肼及利福平。(什么是标准化疗和短程化疗,很重要的考点。)
②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以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③督导用药医护人员按时督促用药,加强访问,取得患者合作尤为必要。
(3)抗结核药物
①异烟肼(isoniazid,H)杀菌力强抑制结核菌DNA合成,阻碍细胞壁合成。口服后,吸收快,渗入组织,通过血脑屏障,杀灭细胞内外的代谢活跃或静止的结核菌。胸水、干酪样病灶及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亦相当高。
②利福平(rifampin,R)对细胞内、外代谢旺盛及偶尔繁殖的结核菌均有作用,抑制结核菌体RNA聚合酶,阻碍mRNA合成。常与异烟肼联合应用。
③链霉素(streptomycin,S)链霉素能干扰菌酶活性,阻碍蛋白质合成。主要不良反应为第8对颅神经损害,严重者应及时停药,肾功能严重减损者不宜使用。
④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能杀灭吞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
⑤乙胺丁醇(ethambutol,E)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结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时,可延缓细菌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中心盲点红绿色盲等。
⑥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P)抑菌药,与链霉素、异烟肼或其他抗结核药联用,可延缓对其他药物发生耐药性与对氨苯甲酸竞争,影响结核菌代谢。
(4)化疗方案
1)初治方案初治涂阳病例均可用以异烟肼(H)利福平(R)及吡嗪酰胺(z)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I前2个月强化期用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每日1次;后4个月继续用异烟肼及利福平,每日1次,以2S(E)HRZ/4HR。
Ⅱ亦可在巩固期隔日用药(即每周用药3次),以2S(E)HRZ/4H3R3。
Ⅲ亦可全程间歇用药,以2S3(E3)H3R3Z3/4H3R3表示。
Ⅳ强化期用异烟肼、链霉素及对氨基水杨酸钠(或乙胺丁醇),巩固期用2种药10个月,以2HSP(E)/10Hp(E)表示。
V强化期1个月用异烟肼、链霉素,巩固期11个月每周用药2次,以IHS/11H2S2表示。I、Ⅱ、Ⅲ为短程化疗方案,Ⅳ、V为“标准方案”。若条件许可,尽量使用短程化疗方案。初治涂阴培阴患者,除粟粒性肺结核或有明显空洞患者可采用初治涂阳的方案外,可用以下化疗方案:①2SHRZ/2H2R2;②3H2R2Z2/2H2R2(全程隔日应用);③1SH/11H2S2(或E)。
2)复治方案复治病例应选择联用敏感药物。
Ⅰ2S(E)HRZ/4HR,督促化疗,保证规律用药。6个月疗程结束时,若痰菌仍未转阴,巩固期可延长2个月。如延长治疗仍痰菌持续阳性,可采用下列复治方案。
Ⅱ初治规则治疗失败的患者,可用2S3H3Z3E3/6H3R3E3。
Ⅲ慢性排菌者可用敏感的一线药与二线药联用,如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等,疗程以6~12个月为宜。
2.对症治疗
(1)毒性症状结核病的毒性症状在有效抗结核治疗1~2周内多可消失,通常不必特殊处理。干酪样肺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有高热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或结核性胸膜炎伴大量胸腔积液液者,均应卧床休息及尽早使用抗结核药物。皮质激素应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慎用。如症状很重,在加用有效抗结核药物同时,加用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以减轻过敏反应。
(2)咯血中等或大量咯血时应严格卧床休息,胸部放置冰袋,并配血备用。可用垂体后叶素缓慢静脉注入。
若咯血量过多,可酌情适量输血。咯血窒息是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抢救措施中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头低脚高45°的俯卧位,轻拍背部,迅速排出积血,并尽快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块。必要用硬质气管镜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解除呼吸道阻塞。大量咯血不止,可纤支镜确定出血部位后,用肾上腺素海绵压迫或填塞出血部位止血。
3.手术治疗可做肺叶或全肺切除。手术治疗禁忌证有:支气管粘膜活动性结核病变,而又不在切除范围之内者;全身情况差或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9 胸腔积液
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简称胸液)。
(一)病因
胸腔积液中以渗出性胸膜炎最多见,中青年结核病为常见病因。
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产生胸腔漏出液。
2.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缔组织病,产生胸腔渗出液。
3.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5.损伤所致胸腔内出血,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乳糜胸。
(二)临床表现
0.3L以下,症状不显,积液量超过0.5L,患者渐感胸闷。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积液量增多后,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亦渐加剧;大量积液时纵隔脏器受压,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0.3~0.5L积液X线可见肋隔角变钝,更多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上弧形上缘的积液影。胸液检查确定积液性质,寻找全身因素明确病因。
(四)治疗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1.结核性胸膜炎多数患者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大量胸液者每周抽液2~3次,每次抽液不宜超1升。直至胸液完全吸收。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全身毒性症状严重、胸液较多者,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什么是“胸膜反应”,很重要名词解释,胸膜反应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理?)
2.脓胸急性脓胸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针对脓胸的病原菌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全身及胸腔内给药。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可用2%SB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注入抗生素和链激酶,使脓液变稀易于引流。慢性脓胸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杵状指(趾)等,应考虑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
3.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可继发肺腺癌,乳腺癌等,肺癌伴胸腔积液时已属晚期。在抽吸胸液后,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生物免疫调节剂,胸膜粘连剂。
§10 气胸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胸膜下有肺大泡,一旦破裂所形成的气胸称为特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年。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基础肺部病变偶因胸膜上有异位子宫内膜。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其中血管破裂,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自发性气胸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临床类型分为三型:
1.闭合性气胸即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缩而关闭,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表明其破裂口不再漏气。胸膜腔内残余气体将自行吸收,压力即可维持负压,肺随之复张。不必特殊治疗,一般很少引起严重后果。
2.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可发生纵隔扑动,最终影响呼吸和循环,危及生命。
3.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与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抽气后观察数分钟,压力维持不变。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前患者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可有在睡眠中发生气胸者。突感一侧胸痛、气促、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小量闭合性气胸通常先有气促,数小时后渐趋平稳,X线未必显示肺压缩。若积气量大或原已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病者,患者不能平卧。如果侧卧,则被迫使气胸患侧在上,以减轻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程度和积气量多寡及原来肺内病变范围有关。张力性气胸时,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患者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2.体征体检显示气管向健侧移位,胸部有积气体征,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度清音或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右侧气胸可使肝浊音界下降。有液气胸时,可闻及胸内振水声。血气胸如失血量过多,可使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气肿。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大量气胸时,肺脏向肺门回缩呈弧形或分叶,与中心型肺癌鉴别。气胸的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压缩萎陷改变。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作诊断。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常有反复哮喘阵发性发作史,阻塞性肺气肿的呼吸困难多呈长期缓慢进行性加重。当哮喘及肺气肿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冷汗、烦躁,一般支气管舒张药、抗感染药物等治疗效果不好,且症状加剧,应考虑并发气胸的可能。X线检查有助鉴别。
(2)急性心肌梗死,急起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休克等临床表现与气胸相似,但急性心梗常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检查血清酶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3)肺梗死,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但患者往往有咯血及低热,并常有下肢或盆腔栓塞性静脉炎、骨折、严重心脏病、心房颤动等病史,或发生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体检、X线及放射性核素检查可助鉴别。
(4)肺大泡,位于肺周边部位的肺泡在X线下被误为气胸。通常起病缓慢,呼吸困难并不严重。从不同角度作胸部透视,可见肺大泡或支气管源性囊肿为圆形透光区,在大泡的边缘看不到发丝状气胸线,泡内有细小的条纹理,为肺小叶或血管的残遗物。肺大泡向周围膨胀,将肺压向肺尖区、肋膈角及心膈角,而气胸则呈胸外侧的透光带,其中无肺纹可见。肺大泡内压力和大气压相似,抽气后,大泡容积无显著改变。
(五)治疗原则
指不同气胸类型排气,解除胸腔积气对呼吸,循环的障碍,使肺尽量舒张,恢复功能。
1.保守治疗气胸量小于20%,且为闭合性,症状较轻,PaO2>70mmHg时,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应严格卧床休息,酌情予镇静、镇痛等药物。吸氧可加快胸腔内气体的吸收。
2.排气治疗
(1)闭合性气胸闭合性气胸积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积的20%时,气体在2~3周内可自行吸收,不需抽气。气量较多,肺压缩>20%的闭合性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者,可选用胸腔穿刺排气;张力性气胸,需立即穿刺排气。可用人工气胸器同时测压及排气。气量较多时,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每次抽气不超过1L。
(2)高压性气胸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必须尽快排气。
张力性、交通性气胸,或心肺功能较差、自觉症状重的闭合性气胸,无论其肺压缩多少,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反复发生的气胸,亦应首选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的要点有哪些?)
为确保有效持续排气,通常应用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
3.并发症及其处理
(1)复发性气胸,约一半多次复发者,可考虑作胸膜修补术;如不能耐受剖胸手术者,则作胸膜粘连疗法。
(2)脓气胸由金葡菌,绿脓杆菌等引起的坏死性肺炎,肺脓肿干酪性肺炎等可发生。积极使用抗生素(全身与局部)必要时尚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
(3)血气胸胸膜粘连带内血管破裂形成。肺完全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停止,若继续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及适当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4)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高压气体进入纵隔,又进入皮下组织和胸腹部皮下,可引起皮下气肿。X线可见皮下和纵隔旁缘透明带。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随胸腔内气体排出减压而自行吸收。吸入浓度较高的氧可增加纵隔内氧浓度,有利于气肿消散。若纵隔气肿张力过高影响呼吸及循环,可作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排气。
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程进展缓慢,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以老年人为多发。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大气中的刺激性烟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对支气管粘膜造成损伤,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分泌增加,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2.吸烟兴奋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痉挛,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上皮细胞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使气管净化能力减弱;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肺泡中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吸烟还可使鳞状上皮化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
3.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病因多为病毒和细菌,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
4.过敏反应可使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害和炎症反应,继而发生慢支。
5.机体内在因素1)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比正常人高;2)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喉头反射减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3)维生素C、维生素A的缺乏,使支气管粘膜上皮修复受影响,溶菌活力受影响;4)遗传也可能是慢支易患的因素。
(二)病理生理
早期大气道功能正常但小气道功能已发生异常。随着病情加重,气道狭窄,阻力增加,通气功能可有不同程度异常。缓解期大多恢复正常。疾病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成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冬天寒冷时加重,气候转暖可缓解。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
2.体征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啰音多少和部位均不一定。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3.临床分型和分期(重要考点)
(1)分型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2)分期分为三期①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②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③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时,可作出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支气管哮喘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哮喘为特征,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庭过敏性疾病史。
2.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肺部以湿啰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呈卷发状。(典型病变要牢记)支气管造影或CT以鉴别。
3.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经Xray和痰TB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肺癌特别具有多年吸烟史,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痰血,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影或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阴影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及经纤支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5.矽肺及其他尘肺有粉尘和职业接触史。X线检查可见矽结节,肺门阴影扩大及网状纹理增多,可作诊断。
(五)治疗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
(2)祛痰、镇咳如氯化铵合剂,溴乙新,维静宁等;
(3)解痉、平喘常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等;
(4)气雾疗法。气雾湿化或加复方安息香酊。
2.缓解期治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
(六)预防
首先是戒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劳动保护,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二、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的病理状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①由于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进而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而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增加使气管闭塞;残留肺泡的气体过多,使肺泡充气过度;②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支气管正常的支架作用,吸气时支气管舒张,气体能进入肺泡,但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陷闭,气体排出,受阻肺泡内积聚多量的气体,使肺泡明显膨胀和压力升高;③肺部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肿;此外,纸烟成分尚可通过细胞毒性反应和刺激有活性的细胞而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④肺泡壁的毛细血管受压,血液供应减少,肺组织营养障碍,也引起肺泡壁弹力减退,更易促成肺气肿发生。⑤缺乏α1抗胰蛋白酶可引起全小叶型肺气肿。
(二)病理生理
①病变早期侵及气道时有通气功能障碍如:动态肺顺应性降低静态肺顺应性增加,最大通气量降低,残气量及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②当肺气肿严重时,肺泡及毛细血管丧失,弥散面积减少,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缺O2和CO2潴留,造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呼吸功能衰竭。
(三)病理分型及特点分为以下三型:
1.小叶中央型较多见,特点:囊状扩张的终末细支气管和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因炎症致管腔狭窄,位于二级小叶中央区;
2.全小叶型特点:气肿囊腔较小,遍布于肺小叶内,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引起的所属终末肺组织的扩张。
3.混合型在同一肺内以上两型均存在。
(四)临床表现
1.症状慢支并发肺气肿时,在原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随病情发展而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
2.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病变发展可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啰音,若剑突下出现心搏及其心音较心尖部位增强,提示并发早期肺心病。
(五)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肺气肿易并发自发性气胸,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胸痛,紫绀,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可确诊。
2.肺部急性感染,WBC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六)诊断
根据慢支的病史及肺气肿的临床特征和胸部x线表现及肺功能的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临床分型如下。(临床分型要牢记。问:气肿型和支气管炎型如何鉴别,请当论述题来回答)。
1.气肿型(A型)又称红喘型。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全小叶型或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呈喘息外貌,红喘型晚期可发生呼吸衰竭或伴右心衰竭。
2.支气管炎型(B型)又称紫肿型。其主要病理变化为严重慢支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呼衰和右心衰
3.混合型以上两型若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七)治疗(治疗原则要熟记)。
治疗原则是:①解除气道阻塞中的可逆因素;②控制咳嗽和痰液的生成;③消除和预防气道感染;④控制各种合并症;⑤避免吸烟和其他气道刺激物、麻醉和镇静剂、非必要的手术或所有可能加重本病的因素;⑥解除患者常伴有的精神焦虑和忧郁。
具体措施如下:
(1)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如抗胆碱药、茶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过敏因素存在,可适当选用糖皮质激素。
(2)急性发作期根据病原菌或经验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
(3)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缓慢呼气。加强呼吸肌活动
(4)家庭氧疗。
(5)康复治疗。
(6)手术治疗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泡可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八)预防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发病多在40岁以上。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严重的肾柱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肺血管疾病,少见,如过敏性肉芽肿病累及肺动脉。
4.其他原发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重要考点)
先决条件是肺的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构,产生肺动脉高压。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有TXA2,白三烯等活性因子。
(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主要原因是:
①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支及支气管周围炎可累及邻近肺小动脉,引起血管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
②随肺气肿的加重,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也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
③肺泡壁的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的毁损,且肺毛细血管床减损超过70%时则肺循环阻力增大,促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④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慢性缺氧使肺血管收缩,管壁张力增高直接刺激管壁增生。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氧产生的继发性RBC增多,血粘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加,缺氧也可使醛固酮增加,水钠潴留,进而使肺动脉压升高。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三)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①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②体征: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多有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次晨消失。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室肥厚,扩张。部分病例因胸腔内压升高,影响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肝上界及下缘明显地下移。肺心病患者常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临床主要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①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
②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也可出现心律失常。
(四)诊断
患者有慢支、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因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并有心电图、X线表现,再参考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肺阻抗血流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可以作出诊断。(X线表现和ECG表现考生要牢记,非常重要的考点,多为论述大题和病例分析题)。
(五)鉴别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更有助鉴别。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征象,可资鉴别。但当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鉴别困难,常需综合分析。
2.风湿性心瓣膜病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的病史,风心病三尖瓣病变和肺心病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鉴别。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
3.原发性心肌病本病多为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等。
(六)治疗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要积极有效,为很重要措施。可根据痰涂片革兰染色选用敏感抗生素。
(2)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后,心力衰竭症状可有改善。
①利尿剂有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浮肿的作用。原则上宜选用作用轻、小剂量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
②正性肌力药应用指征是:a.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得到良好的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竭患者;b.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c.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应用指征要牢记)。强心剂多用小剂量,约为常规剂量1/2或2/3,选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如毒毛花甙K。
③血管扩张剂应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氧耗,增加心肌收缩。
(4)控制心律失常,在抗感染后,心律失常可缓解或消失,持续存在可选择药物治疗。
(5)加强护理工作。
2.缓解期原则上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希望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如长期氧疗调整免疫功能等。
3.营养疗法热量供应至少为每日12.5KJ/Kg,其中碳水化合物不宜过高。
(七)并发症(考生要熟记,多为问答题)。
1.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是肺心病死亡首要原因。
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由于缺O2和CO2潴留引发,类型多样。
3.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为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和颤动。
4.休克发生原因 ①感染中毒性休克;②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5.消化道出血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八)防治
主要是防治足以引起本病的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等疾病。
1.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宣传,有效的戒烟药),提倡戒烟,可以有效预防或推迟疾病发生。
2.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种变应原、有害气体的吸入、粉尘作业等的防护工作和个人卫生的宣教。
3.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宣教,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普及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抗病能力。
§3 支气管哮喘
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食物、药物、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
2.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二)临床表现(问:内源性和外源性哮喘如何鉴别?重要考点。)
1.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为惟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什么是重症哮喘,很重要名词解释)。
2.体检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哮鸣音可不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常出现在严重哮喘患者中。(问:为什么会有奇脉?还有哪些疾病可产生奇脉?)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发感染时WBC总数升高。
(2)痰液检查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可见尖棱结晶,粘液栓和透明的哮喘珠,有助于抗菌素的选择。
(3)呼吸功能检查在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缓解期可逐渐恢复。(有哪些呼吸功能检查指标;临床意义如何?)
(4)动脉血气分析哮喘发作时可有缺氧,PaO2降低,PaCO2下降,pH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可有缺氧及CO2潴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5)胸部X线检查早期在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是否有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6)特异性变应原补体检测试验:
(7)皮肤敏感试验,用可疑过敏原皮肤划痕或皮内试验。
(三)诊断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4)症状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
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呼气流量锋值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5)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
(四)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病情允许可作胸部X线检查时,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可先注射氨茶碱缓解症状。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以免造成危险。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长年存在,有加重期。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水泡音。
3.支气管肺癌中心型肺癌致支气管狭窄伴感染或类癌综合征时,可出现喘鸣或哮喘样呼吸困难。肺癌的呼吸困难及喘鸣症状进行性加重,常无诱因,咳嗽可有血痰,痰中可找到癌细胞。胸部X线摄片、CT或MRI检查或纤支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多有致病原接触史,致病原因为寄生虫,花粉职业粉尘等。症状较轻,患者常有发热,胸部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润阴影,可自发消失或再发。肺组织活检也有助于鉴别。
(五)并发症
①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②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或并发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源性心脏病。
(六)治疗
1.脱离变应原,消除病因。
2.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药
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用药方法可采用手持定量雾化(MDI)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多用吸入法,注射用药,用于严重哮喘。
②茶碱类,抗炎,稳定抑制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拮抗支气管痉挛。常用剂量每日一般不超0.75g为宜。
③抗胆碱药,常用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和异丙托溴铵。
(2)抗炎药
①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
②色苷酸钠,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降低AHR。
(3)其他药物白三烯调节剂。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轻度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口服β长效受体激动剂控释片或小量茶碱控释片,夜间哮喘可以吸入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受体激动剂。每日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加用抗胆碱药。
(2)中度规则吸入β受体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受体激动剂。
(3)重度至危重度持续雾化吸入β受体激动剂,或静脉滴注沙丁胺醇或氨茶碱。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氧疗等。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重、危症哮喘的有效措施。
4.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主要目的是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
(1)间歇至轻度根据个体差异吸入β受体激动剂或口服β受体激动剂以控制症状。小剂量茶碱口服也能达到疗效。亦可考虑每日定量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2)中度按需吸入β受体激动剂,效果不佳时改用口服控释片,口服小剂量控释氨茶碱外,可加用白三烯拮抗剂,此外可加用抗胆碱药。每天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mg/d)。
(3)重度应规律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控释片,或β2受体激动剂联用抗胆碱药或加用白三烯拮抗剂口服,每日吸入糖皮质激素量>600mg。若仍有症状,需规律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4 支气管扩张
临床以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咳血为特征,是一种支气管不可逆的扩张与变形引起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发病因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引起管腔粘膜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其病原菌大多数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等,在严重的病例可为绿脓杆菌。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婴幼儿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是最常见原因。
2.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先天发育障碍,如巨大气管—支气管症,Kartagener征。
3.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二)临床表现
①症状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史,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其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②体征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异常肺部体征,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可闻及下胸部背部固定的持久的较粗啰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部分慢性患者伴有杵状指(趾)。
(三)诊断
根据反复咳脓痰、咯血的病史和体征,再结合童年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进一步应作X线检查,胸部CT检查。通过纤支镜检查,或做局部支气管造影,有助于诊断与治疗。
(四)鉴别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中老年吸烟患者,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咳嗽、夏日时缓解,咳痰明显,多为白色粘液痰,很少或仅在急性发作时才出现脓性痰。两肺底有散在细的干湿啰音。支气管造影可明确。
2.肺脓肿起病急,有咳嗽、高热、大量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中有空腔液平面。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可完全吸收消退。若为慢性肺脓肿则以往有急性肺脓肿的病史。
3.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午后低热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干湿啰音多位于上肺局部,X线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作出诊断。
4.先天性肺囊肿X线检查可见多个边界纤细的圆形成椭圆形阴影,壁较薄,周围组织无炎症浸润,胸部CT检查和支气管造影可助诊断。
5.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有慢性咳嗽、咯痰、活动时呼吸困难及慢性鼻窦炎,胸片和CT上有弥漫分布的边界不太清楚的小结节影,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冷凝集试验可阳性。确诊需病理学证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持续治疗2个月以上有显效,可作为试验性诊断。
(五)治疗
防治呼吸道反复感染,关键是呼吸道引流通畅和有效抗菌药物。
1.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
(1)祛痰剂,口服氯化铵、溴已新。
(2)支气管舒张药,如氨茶碱等。
(3)体位引流,使病肺位于高处,使痰液引流至气管而咳出。
(4)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2.控制感染应根据症状、体征、痰液性状,必要时需参考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常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或头孢类抗生素。
3.手术治疗
4.咯血的处理若有中等量以上的咯血,经过内科治疗未能控制,可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进行栓塞止血。
§5 呼吸衰竭
一、慢性呼吸衰竭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动脉PaO2低于60mmHg,或伴PaCO2高于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一)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1.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
(1)通气不足
(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缺O2,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亦可导致CO2潴留。比值>0.8形成生理无效腔增加,若<0.8,则形成肺动静脉样分流。
(3)肺动一静脉样分流,由于肺部病变肺泡萎缩,肺不张,肺水肿等引起肺动一静脉样分流增加,使静脉血没有接触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机会,直接流入肺静脉。
(4)弥散障碍通常以低氧为主,不会出现CO2弥散障碍。
(5)氧耗量是加重缺O2的原因之一。
2.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1)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中枢皮质神经原对缺氧最敏感。缺氧可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水肿,最终引起脑细胞死亡。轻度的CO2增加,间接引起皮质兴奋;若PaCO2继续升高,皮质下层受抑制,使中枢神经处于麻醉状态。
(2)对心脏、循环的影响,缺O2和CO2潴留均引起肺动脉小血管收缩而增加肺循环阻力,致肺动脉高压和增加左心负担。缺O2可刺激心脏,使心率加快和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
(3)对呼吸影响,缺O2主要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作用刺激通气。CO2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吸入C02浓度增加,通气量增加出现深大快速的呼吸;但当吸入CO2浓度超过12%时,通气量不再增加,呼吸中枢处于被抑制状态。
(4)对肝、肾和造血系统的影响,缺O2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使谷丙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受到抑制的程度与PaO2减低程度相关。当PaO2低于65mmHg、血pH明显下降时,临床上常有尿量减少,组织低氧分压可增加RBC生成素促RBC增生。
(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严重缺O2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内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急性呼衰CO2潴留可使pH迅速下降,慢性呼衰因CO2潴留发展缓慢肾减少HCO-3盐排出Cl-减少产生低氯血症。
(二)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均改变。
2.发绀是缺O2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可在指甲、口唇出现紫绀。
3.精神神经症状慢性呼衰的精神症状不如急性者明显。慢性缺O2多表现为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CO2潴留常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的现象。切忌用镇静或催眠药,以免加重CO2潴留,发生肺性脑病。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亦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为常见的死亡原因。
4.血液循环系统①CO2潴留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充血、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心排血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多数患者有心率加快;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②严重缺O2,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搏。③慢性缺O2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发生右心衰竭,伴有体循环淤血体征(肺心病)。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浆尿素氮升高,蛋白尿管型等。部分病例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三)诊断
根据患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或其他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病史,有缺O2和(或)CO2潴留的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动脉血气分析能确诊呼吸衰竭,同时可为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提供依据。
慢性呼衰时典型的动脉血气改变是PaO2<60mmHg,可伴或不伴PaCO2>50mmHg,临床上以伴有PaCO2>50mmHg(Ⅱ型呼衰)为常见。当PaC02升高,但pH时而在7.35~7.45范围内,称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如pH<7.35时则称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四)治疗
1.建立通畅的气道
2.氧疗
(1)缺氧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给予高浓度吸氧(>35%),使PaO2提高到60mmHg或SaO2在90%以上;
(2)缺氧伴明显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氧疗原则应低浓度(<35%)持续给氧。(问:为什么低浓度给氧,考生要理解)。
(3)氧疗的方法为双腔鼻管、鼻导管或鼻塞吸氧。
3.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呼吸兴奋剂:因中枢抑制为主的低通气量患者,呼吸兴奋剂有效。对于有明显嗜睡状态者,呼吸兴奋剂有利于维持清醒状态和自主咳痰。
机械通气严重呼衰患者,如合并存在下列情况时,宜尽早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①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②气道分泌物多且有排痰障碍;③有较大的呕吐反吸的可能性,如球麻痹或腹胀呕吐者;④全身状态较差,疲乏明显者;⑤严重低氧血症或(和)CO2潴留,达危及生命的程度(如PaO2<45mmHg,PaCO2>70mmHg);⑥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者。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重要考点,考生要理解透彻)。
(1)呼吸性酸中毒主要是改善肺泡通气量,一般不宜补碱。
(2)呼酸合并代酸由于低氧血症,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和周围循环障碍等,治疗上应积极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适量补碱,使pH升至7.25左右即可,不再用碱剂。
(3)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治疗时应防止发生碱中毒的医源性因素和避免CO2排出过快,并给予适量补氯和补钾,以缓解碱中毒,当pH>7.45而且PaCO2不高<60mmHg时,可考虑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促进肾排出HCO-3,纠正代碱
5.抗感染治疗呼吸道感染常诱发呼衰。呼衰患者一定要在保持呼吸道痰液引流通畅的条件下,根据痰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有效的药物控制呼吸道感染。
6.营养支持抢救时应常规给鼻饲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以及适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必要时作静脉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以及适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必要时作静脉高营养治疗。补充时宜循序渐进,先用半量,逐渐增至理想能量入量。营养支持应达到基础能量消耗值。
7.常见的合并症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时可能合并消化道出血、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应积极防治。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可考虑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二、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肺呼吸功能正常,因突发因素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其他疾病引起通气不足,产生缺O2和CO2潴留的呼吸障碍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原则
1.改善与维持通气治疗重点是氧疗。当呼吸停止,应立即在现场清理口腔分泌物,在呼吸道通畅条件下,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2.高浓度给氧必须及时使用高浓度或纯氧以缓解缺O2。注意吸氧浓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引起氧中毒。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要考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生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Ⅰ型)。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重要的名词解释,考生要牢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早期阶段是全身性炎症反应过程的一部分。肺损伤的过程是炎症细胞及其释放的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多数认为中性粒细胞(PMN)的激活是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主要原因。最终引起肺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和微血栓形成;肺泡上皮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导致肺水肿,肺泡内透明膜形成和微肺不张。从而引起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
(二)病理生理
呼吸窘迫的产生的机制主要有:(1)低氧血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可反射刺激呼吸中枢,产生过度通气;(2)肺水肿刺激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反射性呼吸增快。在ARDS早期,常由于过度通气而出现呼碱,但在终末期,可发生通气不足,使缺O2更为严重,伴CO2潴留,形成混合性酸中毒。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其呼吸窘迫的特点是呼吸深快、用力,伴明显的发绀,且不能用通常的吸氧疗法改善,亦不能用其他原发心肺疾病(如气胸、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力衰竭)解释。
2.体证:早期体征可无异常,或仅闻双肺少量细湿啰音;后期多可闻及水泡音,可有管状呼吸音。
(四)实验室检查
1.X线胸片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至融合成大片状浸润阴影,大片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后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
2.动脉血气分析典型的改变为PaO2降低,PaCO2升高,pH升高。氧合指数是动脉血氧分压(mmHg)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氧合指数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要条件。正常值为400~500mmHg。急性肺损伤时小于300mmHg,ARDS时小于200mmHg。
3.床边肺功能监测通常仅用于与左心衰竭鉴别有困难时。
(五)治疗
1.氧疗一般需用高浓度给氧。轻症者可用面罩给氧,但多数患者需用机械通气给氧。
2.机械通气一旦诊断为ARDS,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应用PEEP或CPAP,常用PEEP水平为5~15cmH2O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要点包括:①应用合适的PEEP水平,避免呼气末肺泡及小气道闭陷;②用较低的潮气量;③允许PaCO2高于正常水平。
3.维持适当的液体平衡,要求出入液量呈轻度负平衡。用呋噻米,促进水肿液消退。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ARDS患者应在监护病房中实行特别监护。
§6 肺炎
(一)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或称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约占院外感染肺炎的半数。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临床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起病通常急骤。近年来典型病例少见。
1.临床表现
(1)症状:①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大多有数日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体温通常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或呈稽留热,脉率随之增速。②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可被误诊为急腹症。③患者呈急性热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发绀;有败血症者,可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巩膜黄染;累及脑膜时,可有颈抵抗及出现病理性反射。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
(2)体征: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及胸膜摩擦音。肺实变时有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典型体征。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重症患者有肠充气,感染严重时可伴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考生牢记:典型病变有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2.并发症①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患者,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②并发胸膜炎时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③偶尔发生脓胸。④肺脓肿亦为常见并发症。
3.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结合胸部X线检查,易作出初步诊断。病原菌检测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鉴别:(1)干酪样肺炎常呈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结核毒血症状,痰中易找到结核菌,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
(2)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当今流行的SARS(非典型肺炎)等,病原学有助诊断。
(3)急性肺脓肿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线显示脓腔及液平面,鉴别不难。
(4)肺癌通常无显著急性感染中毒症状,血细胞计数不高,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必要时进一步作CT、MR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等。
(5)其他肺炎伴剧烈胸痛时,应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鉴别。相关的体征及X线影像有助鉴别。肺梗死常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咯血较多见,很少出现口角疱疹。下叶肺炎可能出现腹部症状,应通过X线、B超等与急性胆囊炎、膈下脓肿、阑尾炎等进行鉴别。
4.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者,轻者可用红霉素,亦可用林可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亦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或耐青霉素菌株感染者。疗程为5~7天,退热后3天停药。
(2)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鼓励饮水每日1-2L 。监测病情包括神智、呼吸、脉搏、血压及尿量等,注意防止休克。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烦操,失眠可用安定和水合氯醛,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剂。
(3)并发症的处理应用抗菌药高热多在24h内退却,若体渐再升3天仍不退,多有肺炎球菌的肺外感染。肺炎治疗不当,可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流并局部加用青霉素。慢性包裹性脓胸可考虑肋间切开水封瓶闭式引流。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重要考点)
①补充血容量(反映血容量补足的证据有哪些?)。
②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如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等。
③控制感染,加大青霉素剂量,每日400万~1000万u静滴。
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病情严重者可应用。
⑤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输液太快,可发肺水肿,心力衰竭,随时监测。注意血气分析。
⑥补液过多过速或伴有中毒性心肌炎时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应及时减慢输液,酌用毒毛花甙K或毛花甙丙静脉注射。
(二)克雷白杆菌肺炎(Klebsiellarpneumonia)
克雷白杆菌肺炎是由肺炎克雷白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多见于老年、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及全身衰竭的患者。
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起病急,高热、咳嗽、痰多及胸痛,可有发绀、气急、心悸,约半数患者有畏寒,可早期出现休克。临床表现类似严重的肺炎球菌肺炎,但其痰常呈粘稠脓性、量多、带血,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特征病变牢记),胸部X线表现常呈多样性,肺叶或肺小叶实变,好发于右肺上叶、双肺下叶,有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坠。
老年体弱患者有急性肺炎、中毒症状严重、且有血性粘稠痰者,应考虑本病。确诊有赖于痰细菌学检查,并与葡萄球菌、结核菌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肺炎相鉴别。年老,WBC减少菌血症者预防差。
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首选氨基糖甙类抗素。原则为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三)其他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医院内获得肺炎多由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包括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均为需氧菌,在机体免疫力严重减损时易于发病。肺外感染灶可因形成菌血症而传播到肺。肺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共同点在于肺实变或病变融合,组织坏死后容易形成多发性脓肿,常双侧肺下叶均受累;若波及胸膜,可引起胸膜渗液或脓胸。
从痰中或血中培养出致病菌可作为病原学确诊。对绿脓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有三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及氟喹诺酮类。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治疗首选氨苄西林,或先与氯霉素联用,后改为单用氨苄西林。
治疗肠杆菌科细菌肺炎时,亦应参考其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通常用羧苄西林或哌拉西林钠与一种氨基糖甙类联用,也联用氯霉素和链霉素,但要注意链霉素的毒性作用。
治疗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时,宜大剂量、长疗程、联合用药,静脉滴注为主,雾化吸入为辅,尚需注意营养支持、补充水分及充分引流痰液。
(四)军团菌肺炎(legionairesdisease)或军团菌病
军团菌病是由革兰染色阴性的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典型患者常为亚急性起病经2~10天潜伏期而急骤发病,疲乏、无力、肌痛、畏寒、发热等;高热、寒战、头痛、胸痛,进而咳嗽加剧,咳粘痰带少量血丝或血痰。可有相对缓脉本病早期消化道症状明显,约半数有腹痛、腹泻与呕吐,多为水样便,无脓血,神经症状亦较常见,如焦虑、神智迟钝、谵妄。随着肺部病变进展,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
X线显示片状肺泡浸润;继而肺实变,尤多见于下叶,单侧或双侧。病变进展快,使胸腔积液。免疫功能低下的严重患者可出现空洞或肺脓肿。肺部病变的吸收常较一般肺炎为慢,在临床治疗有效时,其X线表现病变仍呈进展状态,为其X线特征之一。
支气管抽吸物、胸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作Giemsa染色可以查见细胞内的军团杆菌。应用PCR技术扩增杆菌基因片段,能快速诊断。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血清试管沉积实验及血清微量凝集试验,均可诊断。尿液ELISA法具有较强特异性。
目前治疗首选红霉素,亦可加用利福平用药2~3周,氨基糖苷类及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本病无效。
(五)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pnumenia)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常同时有咽炎、支气管炎。
起病较缓慢、乏力、咽痛、咳嗽、发热、食欲不振、肌痛等。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量粘液。发热可持续2~3周,偶伴有胸骨下疼痛。3~4周可自行消散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
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儿童偶可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
诊断需从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等考虑。周围血WBC正常或稍多,冷凝集试验阳性,滴定效价>1∶32。培养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血清中IgM抗体用ELISA检测最敏感。本病应与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鉴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为首选治疗药。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效。对剧烈呛咳者,应适当给予镇咳药。若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痰病原学检查,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
(六)病毒性肺炎
1.定义: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
2.临床表现:(1)症状:临床症状通常较轻,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等较突出,常在急性流感症状尚未消退时,即出现咳嗽、少痰或为白色粘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小儿或老年人易发生重症病毒性肺炎,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嗜睡、精神萎靡,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合并症。
(2)体征:本病常无显著的胸部体征,病情严重者有呼吸浅速、心率增快、发绀、肺部干湿性啰音。
3.诊断: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及X线改变,并排除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及病毒抗原的检测。
4.治疗:①治疗以对症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
②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③常用病毒抑制药物有:①利巴韦林;②阿昔洛韦(无环鸟苷);③阿糖腺苷;④金刚烷胺。
§7 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感染,发病男多于女。其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进入支气管后咳出大量脓痰有臭味。典型者X线显示肺实质圆形空腔伴含气液平面,多发生于青壮年,近年来发病率明显降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吸入性肺脓肿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当患者有意识障碍时,或由于受寒、极度疲劳等诱因,全身免疫与气道防御清除功能下降等,可使吸入的病原菌致病;还可由于患鼻窦炎、牙槽脓肿等脓性分泌物增多而被吸入致病。仰卧位时,好发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坐位易发下叶后基底段。右侧位,好发于右上叶前段或后段形成的腋亚段。
2.继发性肺脓肿某些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空洞等继发感染可导致继发性肺脓肿;支气管异物气道阻塞,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如膈下脓肿,肾周脓肿,穿破至肺亦可形成肺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好发右肝顶部,穿破膈至右肺下叶形成阿米巴脓肿。
3.血源性肺脓肿因痈、疖、骨髓炎、皮肤外伤感染等导致的败血症,菌栓经血播散至肺。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菌及链球菌为常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①多为急性起病,患者感畏寒、高热,体温达39~40℃,伴有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脓性痰。胸痛,且与呼吸有关。病变范围大,会出现气促同时还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毒性症状。②如感染不能及时控制,于发病的10~14天,突然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每日可达300~500mL。约有1/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偶有中、大量咯血而突然窒息致死。③部分患者缓慢发病,有一般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咳脓痰和咯血,伴高热、胸痛等。④咳出大量脓痰后,体温下降,毒血症状减轻。⑤肺脓肿破溃到胸膜腔,有突发性胸痛、气急,出现脓气胸。⑥慢性肺脓肿患者有咳嗽、咳脓痰、反复发热和反复咯血,持续数周到数月。可有贫血、消瘦等表现。⑦血源性肺脓肿多先有原发性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热等全身脓毒血症的表现。经数日或数周后才出现咳嗽、咳痰,痰量不多,咯血很少见。
2.体征:①初起时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于患侧出现湿啰音;病变继续发展,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②肺脓腔增大时,可出现空瓮音;③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或呈现胸腔积液体征。④慢性肺脓肿常有杵状指(趾)。⑤血源性肺脓肿体征大多阴性。
(三)实验室检查
急性肺脓肿血白细胞总数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核明显左移,常有毒性颗粒。典型咳出的痰呈脓性、黄绿色,可夹血,留置分层。(典型特征考生要牢记)慢性患者的血白细胞可稍升高或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①对有口腔手术、昏迷呕吐或异物吸入后,突发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病史的患者,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示浓密的炎性阴影中有空腔、液平,作出急性肺脓肿的诊断。②有皮肤感染疖、痈等化脓性病灶或吸毒者患心内膜炎,出现发热不退、咳嗽、咳痰等症状,X线胸片示两肺多发性小脓肿,可诊断为血源性肺脓肿。③痰、血培养,包括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确定病因诊断、指导抗菌药物的选用有重要价值。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多伴有口唇疱疹、铁锈痰不含有大量脓臭痰,X线胸片示肺叶或肺段性实变,或呈片状淡薄炎症病变,边缘模糊不清,没有空腔形成。当应用抗生素治疗高热不退,咳嗽、咳痰加剧并咳出大量脓痰时应考虑为肺脓肿。
2.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①起病缓慢,病程长,可有长期咳嗽、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或有反复咯血。②X线胸片显示空洞壁较厚,一般无液平面,空洞周围炎性病变较少,常伴有条索、斑点及结节状病灶,或肺内其他部位的结核播散灶。③当合并化脓性肺部感染时,可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和咳大量脓臭痰,且由于化脓性细菌大量繁殖痰中难以找到结核菌,此时要细心询问病史。
3.支气管肺癌支气管肺癌阻塞支气管常引起远端肺化脓性感染,但形成肺脓肿的病程相对较长,毒性症状多不明显,脓痰量亦较少。40岁以上肺局部反复感染、且抗生素疗效差的患者,要考虑有支气管肺癌所致阻塞性肺炎可能,应常规作纤支镜检查,以明确诊断。鳞癌病变可坏死液化,形成空洞,但无毒血症和急性感染症状。X线胸片示空洞壁较厚,多呈偏心空洞,残留的肿瘤组织使内壁凹凸不平,空洞周围亦少炎症浸润,肺门淋巴结可有肿大,可与肺脓肿鉴别,经纤支镜肺组织活检,或痰液中找到癌细胞,肺癌的诊断得以确立。
4.肺囊肿继发感染炎症反应相对轻,囊壁较薄,无明显中毒症状和咳较多脓痰。当感染控制,炎症吸收,应呈现光洁整齐的囊肿壁。如能和以前X片对照,更易诊断。
(五)治疗
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抗菌和痰液引流。①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包括厌氧菌一般均对青霉素敏感,如为脆弱类杆菌感染,改用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或甲硝唑。当疗效不佳时,要注意根据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②痰液引流是提高疗效的措施,身体状况较好者可采取体位引流排痰,痰粘稠不易咯出者可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经纤支镜冲洗及吸引。③少数患者疗效不佳,需考虑手术治疗,其手术适应证为:肺脓肿病程超过3个月,内科治疗不能减少脓腔,并有反复感染、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胸经抽吸冲洗脓液疗效不佳者。
§8 肺结核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结核菌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杆菌,牛型少见。
2.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只有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而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感染后才发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3.人体的反应性
(1)免疫与变态反应人体对结核菌的自然免疫力是非特异性的。接种卡介苗或经过结核菌感染后所获得的免疫力则具有特异性。能把入侵结核菌杀死或严密包围,制止扩散,促进病灶愈合。获得性免疫强于自然免疫。一些疾病如糖尿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使人体免疫力减低,容易发生结核病,或使原已稳定的疡灶重新活动。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为淋巴细胞的致敏与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当致敏细胞再次遇到结核菌,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使巨细胞聚集,吞噬杀灭细菌,后变成类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形成结核结节,局限病灶。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与T淋巴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皮肤反应因子及淋巴细胞毒素等有关。此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何为结核菌素试验?)属于第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2)初感染与再感染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科赫(Koch)现象。
(二)结核菌感染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
肺结核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菌初次感染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常见于小儿。病灶局部反应轻微结核菌常沿淋巴管到达淋巴结。继发性肺结核通常发生在曾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成年人。肺内局部病灶处炎症反应剧烈,容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及空洞。
1.原发型肺结核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吸入的结核菌在肺部形成渗出性病灶,部位多在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肺通气较大部位),引起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原发病灶及淋巴结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原发综合征。(什么是原发综合征,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但在成人大多由肺或肺外结核病灶如泌尿生殖道的干酪样病变,破溃至血管引起,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急性全身血行播散结核病的一部分。
3.浸润型肺结核原发感染经血行播散(隐性菌血症)而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多数逐渐死亡,仅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潜伏在病灶内的结核菌始有机会繁殖,形成以渗出与细胞浸润为主、伴有程度不同的干酪样病灶,称为浸润型肺结核(内源性感染)。原发病灶亦可能直接进展成浸润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以浸润型最常见,多为成年人。浸润性肺结核伴大量干酪样坏死灶时,呈急性进展具有高度毒血症状,称干酪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形成纤维包膜,空洞引流支气管不畅,干酪物不能排出,凝成球状病灶,称“结核球”。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空洞长期不愈,空洞壁增厚,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随机体免疫力的高低波动,病灶吸收、修复与恶化、进展交替发生,成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灶多有反复支气管播散病程迁延,症状起伏,X线可见厚壁空洞。
(三)临床表现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多数患者病灶轻微,多无明显症状。
1.症状
(1)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2)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不同程度咯血,中等程度咯血,多为小血管损伤或空洞血管瘤破裂。咯血后常有低热。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偶因血块阻塞大气道引起窒息。此时患者极度烦躁、心情紧张、挣扎坐起、胸闷气促、发绀,应立即进行抢救。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能减退,常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缺氧发绀。若并发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其呼吸困难症状尤为严重。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可有不剧烈的胸壁刺痛。
2.体征患侧肺部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时呼吸音减低,或为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结核好发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锁骨上下、肩胛间区叩诊略浊,咳嗽后偶可闻及湿啰音,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肺部病变发生广泛纤维化或胸膜粘连增厚时,患侧胸廓常呈下陷,肋间隙变窄、气管移位与叩浊,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征。
(四)实验检查
1.结核菌检查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直接厚涂片,荧光显微镜检查,清晨的胃洗液找结核菌,成人可用纤支镜检查。痰菌量少,可用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特异性较强,但有假阳性和假阴性。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内病变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肺结核常见的X线征象有哪些?)。胸部CT检查对于发现微小或隐蔽性病变,了解病变范围及肺病变鉴别等方面均有帮助。
3.结核菌素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参考指标,PPD不产生非特异反应。
4.其他检查血像、血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纤支镜检查、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浅表淋巴结活检。
(五)诊断
1.肺结核分为五型I型:原发性肺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浸润型肺结核;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V型:结核性胸膜炎。
2.病变范围及空洞部位按右、左侧,分上、中、下肺野记述
3.痰结核菌检查
4.活动性及转归
(1)进展期应具备下述一项:新发现的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恶化、增多;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痰菌阳性。具备上述一项者,即属进展期。
(2)好转期具有以下一项为好转:病变较前吸收;空洞闭合或缩小;痰菌转阴。
(3)稳定期病变无活动性,空洞闭合,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达6个月以上。如空洞仍存在,则痰菌需连续阴性1年以上。
开放性肺结核是指肺结核进展期与部分好转期患者,其痰中经常有结核菌排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必须隔离治疗。
活动性肺结核是指渗出性浸润病变或变质性病变如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支气管播散及血行播散粟粒型结核,临床上症状比较突出。进展期与好转期均属活动性肺结核。
稳定期患者属非活动性肺结核,列为初步治愈。
(六)鉴别诊断
1.肺癌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症状,多有刺激性咳嗽为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胸片肺门阴影癌肿病灶边缘常有切迹、毛刺。结合痰结核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支镜检查及活检等,常能及时鉴别。必要时可考虑剖胸探查。
2.肺炎起病急骤、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咳铁锈色痰,X片征象病变常局限一叶,抗生素治疗有效。干酪样肺炎则多有结核中毒症状,起病较慢,咳黄色粘液痰,X线征象病变多位于右上叶,可波及右上叶尖、后段,呈云絮状、密度不均,可出现虫蚀样空洞,抗结核治疗有效,痰中易找到结核菌。但轻度咳嗽,低热的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在X线有肺部炎症征象,应注意与早期浸润型肺结核鉴别。
3.肺脓肿结核好发上叶、锁骨上下或下叶背段,而肺脓肿空洞多见于肺下叶,脓肿周围的炎症浸润较严重,空洞内常有液平面。肺结核空洞则多发生于肺上叶,空洞壁较薄,洞内很少有液平面。肺脓肿起病较急,高热,大量脓痰,痰中无结核菌,但有多种其他细菌。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治疗有效。痰结核菌阴性。下叶肺结核应与下叶肺脓肿注意鉴别。
4.支气管扩张有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咳血史,痰结核菌阴性,X线胸片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有助确诊。
5.慢性支气管炎及时X线检查有助确诊。
6.其他发热性疾病伤寒、败血症、白血病、纵隔淋巴瘤及结节病等与结核病有诸多相似。①伤寒热型常呈稽留热,有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血清伤寒凝集试验阳性,血、粪便伤寒杆菌培养阳性。易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混淆。②败血症起病急、寒战及弛张热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有近期皮肤感染,疮疖挤压史或尿路、胆道等感染史,皮肤瘀点,病程中出现迁徙病灶或感染性休克,血或骨髓培养可发现致病菌。③淋巴瘤发展迅速,常有肝脾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确诊常需依赖活检。结节病通常不发热,肺门淋巴结肿大多为双侧性,结素试验阴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测定阳性,抗原皮肤试验阳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必要时应作活检以明确诊断。
(七)预防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及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
1.防治系统建立与健全各级防痨组织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2.查出病人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患者。患者有症状而就诊于综合医院,经X线检查确诊,是我国目前发现患者的主要渠道。无症状患者,须主动寻找,发现并治愈涂阳病人为切断传染链最有效方法。
3.管理患者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登记,加强管理。WHO于1995年提出“控制传染源”和“监督治疗+短程化学治疗”的战略。
4.治疗场所有效抗结核药物在家中或在医院治疗效果同样满意,在家中治疗可节省人力物力。
5.卡介苗接种(BCG)接种对象是未受感染的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已受结核菌染者(结素试验阳性)已无必要接种,否则引起Koch反应。
(八)治疗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1)合理化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异烟肼与利福平称全杀菌剂。链霉素及吡嗪酰胺作为半杀菌剂。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均为抑菌剂。(各种常用抗结核药物作用机制要清楚)。
(2)化疗方法
①“标准”化疗与短程化疗过去采用12~18个月疗法,称“标准”化疗,现在采用6~9个月疗法(短程化疗)。短程化疗方案中要求必须包括两种杀菌药物,异烟肼及利福平。(什么是标准化疗和短程化疗,很重要的考点。)
②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以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③督导用药医护人员按时督促用药,加强访问,取得患者合作尤为必要。
(3)抗结核药物
①异烟肼(isoniazid,H)杀菌力强抑制结核菌DNA合成,阻碍细胞壁合成。口服后,吸收快,渗入组织,通过血脑屏障,杀灭细胞内外的代谢活跃或静止的结核菌。胸水、干酪样病灶及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亦相当高。
②利福平(rifampin,R)对细胞内、外代谢旺盛及偶尔繁殖的结核菌均有作用,抑制结核菌体RNA聚合酶,阻碍mRNA合成。常与异烟肼联合应用。
③链霉素(streptomycin,S)链霉素能干扰菌酶活性,阻碍蛋白质合成。主要不良反应为第8对颅神经损害,严重者应及时停药,肾功能严重减损者不宜使用。
④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能杀灭吞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
⑤乙胺丁醇(ethambutol,E)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结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时,可延缓细菌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中心盲点红绿色盲等。
⑥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P)抑菌药,与链霉素、异烟肼或其他抗结核药联用,可延缓对其他药物发生耐药性与对氨苯甲酸竞争,影响结核菌代谢。
(4)化疗方案
1)初治方案初治涂阳病例均可用以异烟肼(H)利福平(R)及吡嗪酰胺(z)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I前2个月强化期用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每日1次;后4个月继续用异烟肼及利福平,每日1次,以2S(E)HRZ/4HR。
Ⅱ亦可在巩固期隔日用药(即每周用药3次),以2S(E)HRZ/4H3R3。
Ⅲ亦可全程间歇用药,以2S3(E3)H3R3Z3/4H3R3表示。
Ⅳ强化期用异烟肼、链霉素及对氨基水杨酸钠(或乙胺丁醇),巩固期用2种药10个月,以2HSP(E)/10Hp(E)表示。
V强化期1个月用异烟肼、链霉素,巩固期11个月每周用药2次,以IHS/11H2S2表示。I、Ⅱ、Ⅲ为短程化疗方案,Ⅳ、V为“标准方案”。若条件许可,尽量使用短程化疗方案。初治涂阴培阴患者,除粟粒性肺结核或有明显空洞患者可采用初治涂阳的方案外,可用以下化疗方案:①2SHRZ/2H2R2;②3H2R2Z2/2H2R2(全程隔日应用);③1SH/11H2S2(或E)。
2)复治方案复治病例应选择联用敏感药物。
Ⅰ2S(E)HRZ/4HR,督促化疗,保证规律用药。6个月疗程结束时,若痰菌仍未转阴,巩固期可延长2个月。如延长治疗仍痰菌持续阳性,可采用下列复治方案。
Ⅱ初治规则治疗失败的患者,可用2S3H3Z3E3/6H3R3E3。
Ⅲ慢性排菌者可用敏感的一线药与二线药联用,如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等,疗程以6~12个月为宜。
2.对症治疗
(1)毒性症状结核病的毒性症状在有效抗结核治疗1~2周内多可消失,通常不必特殊处理。干酪样肺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有高热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或结核性胸膜炎伴大量胸腔积液液者,均应卧床休息及尽早使用抗结核药物。皮质激素应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慎用。如症状很重,在加用有效抗结核药物同时,加用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以减轻过敏反应。
(2)咯血中等或大量咯血时应严格卧床休息,胸部放置冰袋,并配血备用。可用垂体后叶素缓慢静脉注入。
若咯血量过多,可酌情适量输血。咯血窒息是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抢救措施中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头低脚高45°的俯卧位,轻拍背部,迅速排出积血,并尽快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块。必要用硬质气管镜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解除呼吸道阻塞。大量咯血不止,可纤支镜确定出血部位后,用肾上腺素海绵压迫或填塞出血部位止血。
3.手术治疗可做肺叶或全肺切除。手术治疗禁忌证有:支气管粘膜活动性结核病变,而又不在切除范围之内者;全身情况差或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9 胸腔积液
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简称胸液)。
(一)病因
胸腔积液中以渗出性胸膜炎最多见,中青年结核病为常见病因。
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产生胸腔漏出液。
2.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缔组织病,产生胸腔渗出液。
3.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5.损伤所致胸腔内出血,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乳糜胸。
(二)临床表现
0.3L以下,症状不显,积液量超过0.5L,患者渐感胸闷。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积液量增多后,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亦渐加剧;大量积液时纵隔脏器受压,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0.3~0.5L积液X线可见肋隔角变钝,更多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上弧形上缘的积液影。胸液检查确定积液性质,寻找全身因素明确病因。
(四)治疗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1.结核性胸膜炎多数患者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大量胸液者每周抽液2~3次,每次抽液不宜超1升。直至胸液完全吸收。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全身毒性症状严重、胸液较多者,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什么是“胸膜反应”,很重要名词解释,胸膜反应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理?)
2.脓胸急性脓胸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针对脓胸的病原菌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全身及胸腔内给药。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可用2%SB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注入抗生素和链激酶,使脓液变稀易于引流。慢性脓胸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杵状指(趾)等,应考虑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
3.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可继发肺腺癌,乳腺癌等,肺癌伴胸腔积液时已属晚期。在抽吸胸液后,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生物免疫调节剂,胸膜粘连剂。
§10 气胸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胸膜下有肺大泡,一旦破裂所形成的气胸称为特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年。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基础肺部病变偶因胸膜上有异位子宫内膜。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其中血管破裂,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自发性气胸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临床类型分为三型:
1.闭合性气胸即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缩而关闭,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表明其破裂口不再漏气。胸膜腔内残余气体将自行吸收,压力即可维持负压,肺随之复张。不必特殊治疗,一般很少引起严重后果。
2.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可发生纵隔扑动,最终影响呼吸和循环,危及生命。
3.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与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抽气后观察数分钟,压力维持不变。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前患者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可有在睡眠中发生气胸者。突感一侧胸痛、气促、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小量闭合性气胸通常先有气促,数小时后渐趋平稳,X线未必显示肺压缩。若积气量大或原已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病者,患者不能平卧。如果侧卧,则被迫使气胸患侧在上,以减轻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程度和积气量多寡及原来肺内病变范围有关。张力性气胸时,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患者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2.体征体检显示气管向健侧移位,胸部有积气体征,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度清音或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右侧气胸可使肝浊音界下降。有液气胸时,可闻及胸内振水声。血气胸如失血量过多,可使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气肿。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大量气胸时,肺脏向肺门回缩呈弧形或分叶,与中心型肺癌鉴别。气胸的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压缩萎陷改变。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作诊断。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常有反复哮喘阵发性发作史,阻塞性肺气肿的呼吸困难多呈长期缓慢进行性加重。当哮喘及肺气肿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冷汗、烦躁,一般支气管舒张药、抗感染药物等治疗效果不好,且症状加剧,应考虑并发气胸的可能。X线检查有助鉴别。
(2)急性心肌梗死,急起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休克等临床表现与气胸相似,但急性心梗常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检查血清酶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3)肺梗死,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但患者往往有咯血及低热,并常有下肢或盆腔栓塞性静脉炎、骨折、严重心脏病、心房颤动等病史,或发生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体检、X线及放射性核素检查可助鉴别。
(4)肺大泡,位于肺周边部位的肺泡在X线下被误为气胸。通常起病缓慢,呼吸困难并不严重。从不同角度作胸部透视,可见肺大泡或支气管源性囊肿为圆形透光区,在大泡的边缘看不到发丝状气胸线,泡内有细小的条纹理,为肺小叶或血管的残遗物。肺大泡向周围膨胀,将肺压向肺尖区、肋膈角及心膈角,而气胸则呈胸外侧的透光带,其中无肺纹可见。肺大泡内压力和大气压相似,抽气后,大泡容积无显著改变。
(五)治疗原则
指不同气胸类型排气,解除胸腔积气对呼吸,循环的障碍,使肺尽量舒张,恢复功能。
1.保守治疗气胸量小于20%,且为闭合性,症状较轻,PaO2>70mmHg时,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应严格卧床休息,酌情予镇静、镇痛等药物。吸氧可加快胸腔内气体的吸收。
2.排气治疗
(1)闭合性气胸闭合性气胸积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积的20%时,气体在2~3周内可自行吸收,不需抽气。气量较多,肺压缩>20%的闭合性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者,可选用胸腔穿刺排气;张力性气胸,需立即穿刺排气。可用人工气胸器同时测压及排气。气量较多时,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每次抽气不超过1L。
(2)高压性气胸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必须尽快排气。
张力性、交通性气胸,或心肺功能较差、自觉症状重的闭合性气胸,无论其肺压缩多少,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反复发生的气胸,亦应首选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的要点有哪些?)
为确保有效持续排气,通常应用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
3.并发症及其处理
(1)复发性气胸,约一半多次复发者,可考虑作胸膜修补术;如不能耐受剖胸手术者,则作胸膜粘连疗法。
(2)脓气胸由金葡菌,绿脓杆菌等引起的坏死性肺炎,肺脓肿干酪性肺炎等可发生。积极使用抗生素(全身与局部)必要时尚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
(3)血气胸胸膜粘连带内血管破裂形成。肺完全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停止,若继续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及适当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4)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高压气体进入纵隔,又进入皮下组织和胸腹部皮下,可引起皮下气肿。X线可见皮下和纵隔旁缘透明带。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随胸腔内气体排出减压而自行吸收。吸入浓度较高的氧可增加纵隔内氧浓度,有利于气肿消散。若纵隔气肿张力过高影响呼吸及循环,可作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排气。
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
§1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心脏损害引起心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极少情况下是指舒张性心力衰竭。故多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
1.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节段性心肌损害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和限制型心肌病。
2)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及心肌淀粉样变性。
(2)心脏负荷过重
1)前负荷过重: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③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动脉静脉瘘,脚气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以维持正常心排血量,但超过一定限度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2)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2.诱因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心力衰竭的诱因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袭而易漏诊。全身感染可是诱因之一。
(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3)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增加如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如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可加重心脏负荷。
(5)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利尿过度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7)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二)病理生理
1.代偿机制
(1)Frank Starling机制,左心室功能曲线,考生要理解其含义。
(2)心肌肥厚,即心肌代偿重构过程,当肥厚不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左室发生不可逆的功能减退。
(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神经内分泌激活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排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增加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S)激活。
3)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①心钠素有很强的利尿作用。
②VP(ADH)发挥缩血管、抗利尿、增加血容量的作用。
③缓激肽
3.关于舒张功能不全
(1)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心室压力容量曲线向左上移位。因能量供应不足Ca2+不能及时地被肌浆网回摄及泵出胞外而引起。
(2)由于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它主要见于心室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性心肌病时。
(三)心力衰竭的类型
1.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2.急性和慢性心衰
3.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四)心功能的分级
(1)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
I级: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第二种是客观的评估,即根据客观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负荷试验、X线、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四级:
A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B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心血管疾病。
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
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一、慢性心力衰竭
在我国,瓣膜疾病为首要病因,高血压和冠心病次之。
1.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最常见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1)症状
①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a.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患者采取的坐位愈高说明左心衰程度越严重。
b..端坐呼吸。
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名词解释,考生须透彻理解并熟记)。
d.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
②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长期慢性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血浆外渗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痰。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粘膜下形成扩张的血管,此种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③乏力、疲倦、头昏、心慌,这些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状。
④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体征
①肺部湿性啰音
②心脏体征慢性左心衰的患者一般均有心脏扩大,肺动脉瓣区的第二心音亢进及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考生要牢记,多为临床分析题)。
(2)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1)症状
①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夜尿、尿少也常出现。
②劳力性呼吸困难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为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患所致,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体征
①水肿身体低垂部位,重力性水肿,区别于肾性水肿可压陷性水肿,胸腔积液,多见于全心衰时,以双侧多见,如为单侧则以右侧更为多见。多由于钠水潴留和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压升高所致。
②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有助于鉴别心力衰竭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肿大。
③肝大压痛:肝因淤血肿大常伴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出现黄疸及大量腹水。
④心脏体征胸骨左缘3~4助间舒张期奔马律(右心奔马律)右心衰时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⑤胸水和腹水,腹水和心源性肝硬化有关,胸水多为双侧,单侧时多在右侧,左侧胸水可有肺栓塞。
(3)全心衰竭
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出现之后,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征往往不很严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心尖部奔马律,脉压减少。
2.诊断首先应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心衰的症状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疲乏、无力等由于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价值不大。而左心衰竭的肺淤血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右心衰竭的体循环淤血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
3.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多见于老年人有高血压或慢性心瓣膜病史,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前者发作时必须坐起,重症者肺部有干湿性啰音,甚至粉红色泡沫痰,后者并不一定强迫坐起,咳白色粘痰后呼吸困难常可缓解,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
(2)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时,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样可以引起肝大、下肢浮肿等表现,应根据病史、心脏及周围血管体征进行鉴别,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得以确诊。
(3)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浮肿应与慢性右心衰竭鉴别,除基础心脏病体征有助于鉴别外,非心源性肝硬化不会出现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这是很重要的鉴别要点。
4.治疗
(1)治疗目的
1)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2)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3)降低死亡率
(2)治疗方法
1)去除基本病因,消除诱因
2)减轻心脏负荷
①休息,限制体力活动,不主张完全卧床休息,防止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
②控制钠盐摄入
③利尿剂的应用(原则要熟记)排钾利尿剂包括利尿剂和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制剂。保钾利尿剂包括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的制剂。
a.噻嗪类利尿剂: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为代表,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抑制钠的再吸收。由于钠一钾交换也使钾的吸收降低。为中效利尿剂,轻度心力衰竭可首选此药,噻嗪类利尿剂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还可干扰糖及胆固醇代谢,长期应用注意监测。
b.袢利尿剂:以呋塞米(速尿)为代表,作用于髓礻半的升支,在排钠的同时也排钾,为强效利尿剂。低血钾是这类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必须注意补钾。
c.保钾利尿剂:常用的有:
螺内酯(安体舒通):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干扰醛固酮的作用,使钾离子吸收增加,同时排钠利尿,但利尿效果不强。在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合用时能加强利尿并减少钾的丢失。
氨苯蝶啶:直接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排钠保钾,利尿作用不强。常见排钾利尿剂合用,起到保钾作用。
阿米诺利(amilofide):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利尿作用较强能产生高钾血症。一般与排钾利尿剂联合应用时,发生高血钾的可能性不大,但不宜同时服用钾盐。
电解质紊乱是长期使用利尿剂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高血钾或低血钾均可导致严重后果,应随时监测。ACEI有较强的保钾作用,与不同类型利尿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
注意事项:a.排钾利尿剂宜间歇使用,保钾利尿剂宜持续应用
b.排钾和保钾利尿剂合用一般可分不必补充钾盐。
c.肾功衰竭时,禁用保钾利尿剂,应选择袢利尿剂
d.注意低钾,低镁、低钠血症等水电紊乱。
e.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吲哚美辛可对抗速尿作用。
④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适用征和禁忌症考生要牢记,如瓣膜返流性心脏病宜用,而阻塞性瓣膜疾病则不宜用等,多有临床分析题出现)
a.小静脉扩张剂:小静脉是容积血管,即使轻微扩张也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降低回心血量。随着回心血量的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及肺循环压下降,肺淤血减轻。但不能增加心排血量,临床上以硝酸盐制剂为主。如硝酸甘油等。
b.小动脉扩张剂:使周围循环阻力下降,左心室射血功能改善,心排血量提高,有利于心室的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及相应的肺血管压力也下降,肺淤血改善,恰当地用药使周围循环阻力下降的同时,排血量增加,而血压的变化不明显。
扩张小动脉的药物很多。受体阻断剂(哌唑嗪、乌拉地尔(urapidil)等)。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制剂(双肼屈嗪)、硝酸盐制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对于那些依赖升高的左室充盈压来维持心排血量的阻塞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不宜应用强效血管扩张剂,而对于瓣膜返流性疾病则可应用。
3)增加心排血量
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减少住院率,增加心排血量,但观察终期的生存率地高辛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别。(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考生要牢记)
(A)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Na+与Ca2+进行交换,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而细胞内K+浓度降低,成为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
(B)电生理作用:一般治疗剂量洋地黄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为明显。大剂量时可提高心房、交界区及心室的自律性,当血钾过低时,更易发生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
(C)迷走神经兴奋作用:洋地黄的一个独特的优点是对迷走神经系统的直接兴奋作用。
洋地黄制剂的选择(考生要牢记重要考点):①地高辛:适用于中度心力衰竭维持治疗。②洋地黄毒甙:临床上已少用,③毛花甙丙:为静脉注射用制剂,注射后10分钟起效,1~2小时达高峰,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时,特别适用于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者。④毒毛花甙K快速作用类,静脉注射后5分钟起作用,0.5~1小时达高峰,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时。
应用洋地黄的适应征:①对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更是应用洋地黄的最好指征(考生要牢记)。②对于代谢异常而发生的高排血量心衰如贫血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及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因所致心衰洋地黄治疗效果欠佳,③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右心衰,常伴低氧血症,洋地黄效果不好且易于中毒,应慎用。④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舒张不良,洋地黄属于禁忌。⑤预激综合征,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禁用。
洋地黄中毒及其处理
(A)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洋地黄用药安全范围很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则中毒剂量更小。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肾功能不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中毒的因素;胺碘酮、维拉帕米(异搏定)及阿司匹林等均可降低地高辛的经肾排泄率而招致中毒。
(B)洋地黄中毒表现: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表现是各类心律失常,由心肌兴奋性过强及传导系统的传导阻滞构成,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快速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洋地黄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以及视力模糊、黄视、倦怠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在应用地高辛时十分少见,特别是普及维持量给药法(不给负荷量)以来更为少见。
测定血药浓度有助于洋地黄中毒的诊断,在治疗剂量下,地高辛血浓度1.0~2.0ng/mL。
(C)洋地黄中毒的处理: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这是治疗的关键。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行消失。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一般禁用,因易致心室颤动。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0.5~1.0mg皮下或静脉注射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一般不需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I.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DoPA及多巴酚丁胺,可用于心衰的治疗。多巴胺较小剂量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特别是肾小动脉扩张,心率加快不明显。大剂量可出现于血管收缩,不利于心衰治疗。患者对多巴胺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故宜用小剂量,应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以不引起心率加快及血压升高为宜。
Ⅱ.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有氨力农,米力农等: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磷酸二酯 酶活性使细胞内的cAMP降解受阻,cAMP浓度升高,进一步使细胞膜上的蛋白激酶活性增高,促进Ca2+通道膜蛋白磷酸化,Ca2+通道激活使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临床应用的制剂有氨力农(amrinone)和米力农(milrinone),后者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比氨力农强1020倍。作用时间短。副作用也较少,两者均能改善心衰症状及血液动力学各参数。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短期应用对改善心衰症状的效果是肯定的,但已有一系列前瞻性研究证明长期应用米力农治疗重症慢性心衰患者,其死亡率较高于对照组,其他的相关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故此类药物仅限于短期应用。
4)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的应用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扩血管兼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抑制醛固酮;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可改善心室及血管的重构。其副作用较少,刺激性咳嗽可能是患者不能耐受治疗的一个原因,有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ACE抑制剂可以明显改善远期预后,降低死亡率。最主要的副作用为低血压。
提早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从心脏尚处于代偿期而无明显症状时,即开始给予ACE抑制剂的干预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通过ACE抑制剂降低心衰患者代偿性神经一体液的不利影响,限制心肌重构,维护心肌功能,推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可降低远期死亡率的目的。
(B)抗醛固酮制剂的应用
小剂量的螺内酯对抑制心血管的重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有很好的作用。
5)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以对抗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强。
卡维地洛:非选择性并有扩张血管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结果明显优于美托洛尔。
6)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最典型的舒张功能不全见于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措施如下:
(A)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药物,改善心肌的顺应性使心室的容量一压力曲线下移,表明舒张功能改善。
(B)钙通道阻滞剂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主要用于肥厚型心肌病。
(C)ACE抑制剂有效控制高血压,从长远来看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有利于改善舒张功能,最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及冠心病。
(D)尽量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保证心室舒张期充分的容量。
(E)对肺淤血症状较明显者,可适量应用静脉扩张剂(硝酸盐制剂)或利尿剂降低前负荷,但不宜过度,因过分的减少前负荷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F)在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7)“顽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疗:应努力寻找潜在的原因,并设法纠正,如风湿活动、贫血、感染性心内膜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类过量、反复发生的小面积的肺栓塞等。患者是否患有与心脏无关的其他疾病如肿瘤等。同时调整心衰用药,强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联合应用等。对高度顽固水肿也可试用血液超滤。对不可逆心衰患者大多是病因无法纠正的,其惟一的出路是心脏移植。
二、急性左心衰竭(重要考点)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临床以上急性心衰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与冠心病有关的乳头肌梗死断裂,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间隔破裂穿孔。
2.SE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
3.其他,如高血压心脏病血压急剧升高,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心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等。
病理生理基础为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或左室瓣膜性急性反流,左室内压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二)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肺水肿。
1. 症状: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肺水肿早期,由于交感神经激活致血管收缩,血压可一过性升高;但随着病情持续,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2.体征:听诊时两肺布满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而构成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注意急性呼吸困难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咳粉红色泡沫痰和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有助于诊断肺水肿与肺水肿并存的心源性休克与其他原因所致休克的鉴别。
(四)治疗(考生须牢记,多为临床分析题或问答题)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10~20mL/min纯氧鼻管吸入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若动静氧分压不能维持60mmHg,宜加用正压呼吸(PEEP)。
3.吗啡5~10mg静脉缓注,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
4.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静注,本药可以利尿、扩张静脉,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5.血管扩张剂(1)硝普钠: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对原有高血压者血压降低幅度(绝对值)以不超过80mmHg为度,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2)硝酸甘油。(3)酚妥拉明。(4)多巴酚丁胺。
6.洋地黄类药物最适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快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禁用于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对AMI,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
7.氨茶碱,为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还有正性肌力作用,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利尿作用。
8.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2 心率失常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冲动形成异常
1.窦房结心律失常①窦性心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
(1)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
(二)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房性期前收缩若无症状通常无需治疗。
(三)心房扑动(artrial flutter)
1。临床表现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心房保存收缩功能,栓塞发生率较心房颤动为低,按摩颈动脉窦能突然减慢房扑的心室率,停止按摩后又恢复至原先心室率水平。令患者运动、施行增加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可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
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静脉扑动。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第一心音强度亦随之变化。有时能听到心房音。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特征为:①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在Ⅱ、Ⅲ、aVF或V1导联最为明显,常呈倒置。典型房扑的心房率通常为250~300次/分钟;②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③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或原先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EKG特征要牢记,多有临床分析题)。
3.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
①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艹卓,能有效减慢房扑之心室率,静脉给药可使新发生之房扑转复窦性心律。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用作减慢房扑时的心室率。
②若上述治疗方法无效,可应用较大剂量洋地黄制剂地高或毛花甙丙减慢心室率,或联合应用普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控制心室率。
③IA(如奎尼丁)或IC(如普罗帕酮)类抗心律失常药能有效转复房扑并预防复发。事前以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或B受体阻滞剂减慢心室率。
④如房扑患者合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脏病变时,以选用胺碘酮较为适宜。
⑤如房扑持续发作,I类与Ⅲ类药物均不应继续应用,治疗目标只在减慢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⑥射频消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房扑患者。
(四)心房颤动(artial fibrillation)
1.临床表现心室率超过150次/分钟,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则。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颈静脉搏动a波消失。(思考:当房颤患者,室律变规则,有哪些可能性?)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表现包括:①P波消失,心房除极混乱,呈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钟。如f波细小,可经食道和左心房的电极进行记录。②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钟之间。③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
3.治疗
(1)急性心房颤动对于症状显著者,应迅速给予治疗,静脉注射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使安静时心率保持在60~80次/分钟。必要时,洋地黄可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未能恢复窦性心律者,可应用药物或电击复律。
(2)慢性心房颤动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三类。①阵发性房颤常能自行终止,当发作频繁或伴随明显症状,可应用口服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减少发作的次数与持续时间。②持续性房颤应给予至少一次复律治疗机会,普罗帕酮、氟卡尼、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均可供选用。如选用电复律治疗,应在电复律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③永久性房颤治疗目的应为控制房颤过快的心室率。首选的药物为地高辛,可单独或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
(3)预防栓塞并发症有栓塞病史、严重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左心房扩大、冠心病等均为发生栓塞的危险因素。均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可口服华法林。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以及无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改用阿司匹林。
(五)预激综合征(pree xcitation syndrome)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即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
1.临床表现:预激本身不引起症状。具有预激心电图表现者,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1.8%,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大约80%心动过速发作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5%~30%为心房颤动,5%为心房扑动。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特别是持续发作心房颤动),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甚至死亡。
2.心电图表现房室旁路典型预激表现为:①窦性心搏的PR间期短于0.12s;②某些导联之QRS波群超过0.12s,QBS波群起始部分粗钝(称delta波),终末部分正常;③ST-T波呈继发性改变,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发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类型为通过房室结向前传导。
3.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三种。
①预激综合征患者发作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参照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处理。如迷走神经刺激无效。首选药物为腺苷或维拉帕米静注。无效时改用普萘洛尔。②预激综合征患者发作心房扑动与颤动时伴有晕厥或低血压,应立即施行电复律。③不主张使用洋地黄。
外科手术或经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的适应征是:①心动过速发作频繁、药物未能加以充分控制者;②心房颤动或扑动经旁路快速前向传导,心室率极快者;③药物治疗未能显著减慢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者;④心电生理检查显示房颤发作时,旁路的前向传导不应期短于250ms,因药物通常无效,亦应考虑手术或消融治疗。
(六)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rentricular beats)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1.病因正常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常见于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病人。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可以诱发室性期前收缩。
2.临床表现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室早频发或呈二联律,可致心排血量减少,如患者已有左室功能减退,室性期前收缩频繁发作可引起晕厥。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心绞痛与低血压。
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缩之第二心音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的a波。
心电图的特征如下:(考生牢记)
(1)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2)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恒定。
(3)室早很少递传到心房,窦房结冲动发放未受干扰,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
(4)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室性期前收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二联律是每个窦搏后跟随一个室早,连续三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称室性心动过速。(何为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室早,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5)室性并行心律:心室的异位起搏点规律地自行发放冲动,并能防止窦房结冲动入侵。(心电图有何特征)??
3.治疗
(1)无器质性心脏病如患者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少用IC,Ⅲ类抗心律常药,药物宜用β受体阻滞剂或美西律。
(2)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出现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多源(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一个心搏的T波上(RonT)时,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利多卡因,其次普鲁卡因胺。(急性心梗发生室早的先兆有哪些?)
(3)慢性心脏病变应当避免应用I类、特别是IC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β阻滞剂能降低心梗后猝死发生率。低剂量胺碘酮可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力衰竭伴有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
(七)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病因发生于各种器质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再次为扩张和肥厚心肌病患者。
临床表现①非持续性室早多无症状,持续性室速,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少尿、晕厥、气促、心绞痛等。
听诊心律轻度不规则,第一、二心音分裂,收缩期血压可随心搏变化。如发生完全性房室分离,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颈静脉间歇出现巨大a波。当心室搏动逆传并持续夺获心房,心房与心室几乎同时发生收缩,颈静脉呈现规律而巨大的a波。
心电图特征为:①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②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s;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③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钟;心律规则,但亦可略不规则;④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偶尔个别或所有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⑤通常发作突然开始;⑥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是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最重要依据。(心电图特征要牢记)
诊断:①室性融合波;②心室夺获;③房室分离,若心室搏动逆传心房,P波与QRS波群相关,此时可无房室分离并出现1:1室房传导或2:l室房传导阻滞;④QRS波群电轴左偏,时限超过0.12S;⑤QRS波群形态,当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呈现以下的特征:V1导联呈单相或双相波(R>R′);V6导联呈qR或QS;当呈左束支传导阻滞时:电轴右偏,V1导联负向波较V6深;Rv1>0.04s;V6导联呈qR或QS;⑥全部心前区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呈同向性:即全部向上或向下。以上心电图表现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无需进行治疗;持续性室速发作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均应考虑治疗。
(1)终止室速发作:室速患者如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首选药物复律。静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症状明显者,应迅速施行直流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给予药物治疗。
(2)预防复发应努力寻找及治疗诱发与使室速持续的可逆性病变。如缺血,低血压低血钾等。
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各自药量均可减少。不应使用单一药物大剂量治疗,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埋藏式心室或心房起搏装置合用,治疗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八)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lutter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心室扑动与颤动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引起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的药物,严重缺氧、缺血、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与极快的心室率、电击伤等亦可引起。心室扑动与颤动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钟(通常在200次/分钟以上)。心室颤动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识别QRS波群、ST段与T波。心室颤动波<0.2mv,病重病情。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
(九)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房屋传导阻滞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其他等不同部位。
1.临床表现第一度房室阻滞患者通常无症状。第二度房室阻滞可引起心悸与心搏脱漏。第三度房室阻滞的症状包括疲倦、乏力、晕眩、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因心率过慢,脑缺血可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可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
第一度房室阻滞,PR间期延长。第一心音强度减弱。第二度I型的第一心音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漏。第二度Ⅱ型房室阻滞亦有间歇性心搏脱漏,但第一心音强度恒定。第三度房室阻滞的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第二心音可呈正常或反常分裂。间或听到心房音及响亮清晰的第一心音(大炮音)。颈静脉出现巨大a波。(重要考点,考生务必牢记)。
2.心电图表现
(1)第一度房室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延长超过0.20s。
(2)第二度房室阻滞
①第二度I型房室阻滞又称文氏阻滞表现为:A.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B.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C.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最常见房室传导比率为3∶2或5∶4此型可发生在任何心脏部位。QRS正常,几乎全位于房室结。
②第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搏动的PR间期正常或延长。QRS正常,阻滞可能在希室束内。
③第三度(完全性)房室阻滞其特征为:A.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B.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房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C.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若位于希室束,心室约为40~60次/分,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min以下。
3.治疗第一度房室阻滞与第二度I型房室阻滞心室率不太慢并且无症状者,无需接受治疗。第二度Ⅱ型与第三度房室阻滞如心室率显著缓慢,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应给予适当治疗。
阿托品,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时应十分慎重,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者,应及早给予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3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称心脏性猝死,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称心脏骤停。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原因
冠心病及其并发症为主要原因。
(二)病理生理
①冠状动脉病变时心肌血流量恒定减少心肌丧失电的稳定性,心肌代谢变化,常期处于左室压力超负荷,较正常组织易发生心律失常与猝死。③急性缺血,细胞膜完整性受破坏。
(三)临床表现
心脏性猝死的经过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前驱期、终末期开始、心脏骤停与生物学死亡。可无前驱表现,瞬即发生心脏骤停。
下列体征有助于立即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意识丧失,颈、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病人可在4~6min发生不可逆脑损害。听诊心音消失更可确立诊断。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1.立即尝试捶击复律,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2.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是临时性紧急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内插管,以人工气囊挤压或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可作动脉血氧分压监测。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最好方法。
3.胸按压使整个胸腔内压改变产生抽吸作用,有利于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并发症如肋骨骨折等的发生。在胸按压的同时,必须设法迅速恢复有效的自主心律。
4.除颤和复律一旦心电监测确定为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快速性心动过速,应立即进行直流电除颤,应努力改善通气和矫正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以利于重建稳定的心律。应尽可能在复苏期间监测动脉血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5.药物治疗利多卡因为首选,普鲁卡因胺,溴苄胺,胺碘酮,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均可用于治疗。
§4 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临床标准:①正常成人动脉SBP<140mmHg和DBP<90mmHg。②成人高血压为SBP≥160mmHg,DBP≥95mmHg。③在二者间为临界高血压。
(一)病因
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1.血压的调节主要决定于心排血量及体循环的周围血管阻力。
2.遗传学说
3.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4.钠与高血压
5.精神神经学说
6.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7.胰岛素抵抗
8.其他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低钙、低镁及低钾。
(二)病理
高血压持续及进展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继而全身各脏器发生病变,以心和肾最重要。
1.心: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可致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促使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下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2.脑脑部小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可致脑腔隙性梗死。形成微动脉瘤,当压力升高时可引起破裂、脑出血。脑小A痉挛与硬化使毛细血管壁缺血,通透性增高,致急性脑水肿。长期高血压也可导致脑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
急性血压升高时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缺血、渗出、致高血压脑病。
3.肾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持续高血压致肾小球囊内压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最终致肾衰竭。恶性高血压时,入球小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发生增殖性内膜炎及纤维素样坏死,在短期内出现肾衰竭。
4.视网膜视网膜小A从痉挛到硬化,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和渗出。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早期常无症状,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体检时可听到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老年人可呈金属音,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喷射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有左心室肥厚并可闻及第四心音。
2.并发症
(1)心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2)脑可形成小动脉的微动脉瘤,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脑卒至在我国是高血压最常见病发症。高血压也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血压极度升高可发生高血压脑病,表现为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血压降低即可逆转。
(3)肾可致进行性肾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
(4)血管严重高血压可促使形成主动脉夹层并破裂。
(5)眼底:病变可反映高血压严重程度。Ⅰ级,视网膜动脉变细,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脉交叉压迫;Ⅲ眼底出血,棉絮状渗出,Ⅳ级,出血或渗出物伴视乳头水肿。
(四)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
高血压水平按第1、2、3级区分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的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临床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死、既往曾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大于等于Ⅲ级)。
低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伴有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有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度危险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必须药物治疗。
极高危险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五)临床类型(重要考点)
1.恶性高血压①发病较急骤,多见于中、青年。②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持续>130mmHg。③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Ⅳ级)。④肾脏损害突出,表现为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并可伴肾功能不全。⑤进展迅速,如不给予及时治疗,预后不佳,可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⑥有上述表现,但无视乳水肿(Ⅲ级)时,称急进高血压。
2.高血压急症
(1)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周围血管阻力突然上升,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伴靶器官病变者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或高血压脑病。BP以收缩压显著升高为主,可达260mmHg也可伴舒张压升高。危象发作时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血中儿茶酚胺升高。
(2)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发生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而产生的临床征象。机制为过高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临床表现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较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
3.老年人高血压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即为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点:①半数以上收缩压升高为主,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②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的混合型。③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靶器官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衰、心肌梗死和肾功能不全较为常见。④老年人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易发生心力衰竭,尤其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时要密切观察。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规范方法下水银柱血压计非同日三次测量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方法。进一步检查有无引起高血压的基础疾病存在,即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七)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应该是: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1.非药物治疗第1级高血压如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即以此为主要治疗。
(1)合理膳食
①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而我国人民日摄盐约10~15g。
②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
③限制饮酒。
(2)减轻体重和运动
(3)气功及其他生物行为方法。
(4)其他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戒烟。
2.降压药物治疗
(1)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有噻嗪类、袢利尿利和保钾利尿剂三类,根据具体病情相应选择。
(2)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高血压患者,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对冠心病抗心梗后作为二级预防疗效好。
(3)钙通道阻滞剂有维拉帕米、地尔硫艹卓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尤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通过Ca2+内流和胞内Ca2+移动阻滞影响心肌和平潜肌收缩,扩张血管。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各种程度高血压均有一定降压作用,对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的患者尤为适宜。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适应征与ACE抑制剂相同。
(6)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等,同时可降血脂,对insulin抵抗有较好作用。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7)其他包括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周围交感神经抑制剂,直接血管扩张剂等。
3.降压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1)用药选择(原则要牢记,多有临床病例分析题)。
①合并心力衰竭者,宜选择ACE抑制剂、利尿剂。
②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者,宜选择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③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非肾血管性),可选用ACE抑制剂。
④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选择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尤其伴收缩功能不全者)。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可选择用钙通道阻滞剂。
⑤对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可选用α受体阻滞滞剂,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
⑥伴妊娠者,不宜用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选用甲基多巴。
⑦对合并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痛风患者不宜用利尿剂。
合并心脏起搏传导障碍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2)降压目的及应用方法有效的治疗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将到140/90mmHg以下,对于中青年患者(<60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变的患者,治疗应使血压降至130/85mmHg。
降压方法:①轻、中度患者从小剂量或一般剂量开始用药,联合用药。
②要求白昼,夜间稳定降压。
③尽可能用每日1片的长效制剂,避免血压波动。
4.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应使血压迅速降落,同时处理并发症。
①硝普钠;②硝酸甘油;③硝苯地平;
另外,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哪些,机制如何,考内科学的考生绝不应忽视。限于篇辐,本书从略。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但近年发病年龄多有提前。
(一)发病机制
心肌缺氧可引起疼痛,当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
(二)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1.症状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考生须牢记,多有病例分析题)。
(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间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和刀扎,偶伴濒死恐惧感觉,病人不自觉停止原来活动。
(3)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4)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
2.体征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多为乳头肌缺血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或出现交替脉。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可建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者则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无改变的患者可考虑作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有困难者要考虑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考虑施行介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者则必须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心绞痛的分型诊断(重要考点)
(1)劳累性心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
①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最常见,指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3-5min,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时间发生疗效。
②初发型心绞痛(recent onset angina pectoris)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1个月。有过稳定心绞痛的患者已数月不发生疼痛,现再次发生,时间未到1个月也可列入本型。
③恶化型心绞痛(accelerated angina pectoris)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有频率、程度、时限、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可发展为心梗或猝死,也可恢复为稳定型。
(2)自发性心绞痛其特点为疼痛发生与体力或脑力活动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冠状动脉血流贮备量减少有关。疼痛程度较重,时限较长,不易为含用硝酸甘油所缓解。
①卧位型心绞痛(angina decubitus)休息或熟睡时发生,常在半夜,偶在午睡时发作,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本型可发展为心梗或猝死。
②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t's variant angina pecoris)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则ST段可压低。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患者迟早会发生心肌梗死。
③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acute coronary insufficiency)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历时较长,达30分钟到1小时或以上。常为心肌梗死的前奏,又称中间综合征。
④梗死后心绞痛(postinfarction angina pecoris),指急性心梗发生后1个月出现的心绞痛。
(3)混合性心绞痛其特点是患者既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发生心绞痛,亦可在心肌需氧量无明显增加时发生心绞痛。(梗塞前心绞痛指什么?什么是不稳定型和稳定型心绞痛?)
2.心绞痛严重度的分级分为4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仅在强、快或长时期劳力时发生心绞痛。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刺激或醒后数小时内步行或登楼;步行两个街区以上、登楼一层以上和爬山,均引起心绞痛。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街区,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Ⅳ级:一切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时可发生心绞痛。
3.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1)心脏神经症;症状多在疲劳后出现,胸痛近心尖部,经常变动,多为短暂刺痛或长期隐痛,有神经衰弱症状。
(2)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持续长,常有休克,心衰,伴发热,面向心梗部位主导ST段升高,异常Q波,有酶学改变。
(3)其他疾病引起心绞痛;如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类,梅毒性主动脉炎等。
(4)肋间神经痛;常累及1~2个肋间,疼痛不一定限在胸前,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
(5)不典型疼痛;与食管病变,膈疝,颈椎病等鉴别。
防治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1.发作时的治疗
(1)发作时立即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药物治疗
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可扩冠脉,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第一次用药时,患者宜平卧片刻,必要时吸氧。
②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化,也可用喷雾吸入。
③亚硝酸异戊酯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盖于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
2.缓解期的治疗
宜尽量避免各种确知足以诱致发作的因素。调节饮食,特别是一次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1)硝酸酯制剂
①硝酸异山梨酯
②戊四硝酯
③长效硝酸甘油制剂,口服后30min起效,持续8~12小时。硝酸甘油油膏适于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
(2)β受体阻滞剂最常用的制剂是普萘洛尔,通过阻断拟交感作用,减低心肌氧耗,缓解心绞痛发作。
(3)钙通道阻滞剂常用制剂有:①维拉帕米;②硝苯地平;③地尔硫卓,通过抑制Ca2+入胞内,抑制心肌和平滑肌收缩,缓解症状,还可降低血液粘度。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以钙通道阻滞剂的疗效最好。
(4)冠状动脉扩张剂,如双嘧达莫,吗多明,胶碘酮等。
3.中医中药治疗
4.其他治疗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注射液,高压氧治疗,洋地黄类制剂。
5.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适应证:①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②冠状动脉3支病变;③稳定型心绞痛对内科治疗反应不佳,影响工作和生活;④恶化型心绞痛;⑤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有固定狭窄者;⑥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⑦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应在管腔阻塞70%以上、狭窄段的远端管腔要畅通和心室功能要好。
6.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有时可起到类似外科手术同样的效果。
7.运动锻炼疗法。
8.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应住院卧床休息,在密切监护下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尽快控制症状和防止发生心肌梗死,多在病情稳定后行冠脉造影,手术治疗。
二、急性心肌梗死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类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这些情况是:
1.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2.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
3.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或血压剧升,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心肌梗死往往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晨6时至12时或用力大便时发生。
这与餐后血脂增高,血粘度增高,易于发生血栓,上午冠状动脉张力高,易使冠状动脉痉挛,用力大便时心脏负荷增加等有关。心梗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进一步而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二)病理
1.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有弥漫广泛的粥样硬化病变。(常见的血管闭塞和相应心梗部位如何?)
2.心肌病变冠脉闭塞后1~2小时之内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伴多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后坏死的心肌纤维逐渐溶解,形成肌溶灶,随后渐有肉芽组织形成。心电图有Q波出现,若心梗部位灶性分布,累及室壁内层,不到室壁厚度一半,称心内膜下心梗。
(三)临床表现
1.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硝酸甘油疗效差,应警惕心梗的可能。
2.症状
(1)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效,可伴濒死感,少数人一开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有呃逆。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
(5)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多为心源性的。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不协调所致。
3.体征
(1)心脏体征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降低。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Q波心梗的心电图特点。
(1)坏死区出现病理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导联出现。
(2)损伤区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导联出现。
(3)缺血区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导联出现。
(4)背向心梗区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2.心肌酶谱CPK、GOT,LDH升高,最早(6小时内)增高为CPK,34d恢复正常。增高时间最长者为LDH,持续1~2周。其中CPK的同工酶CPKMB和LDH的同工酶LDH1的诊断特异性最高。
3.血象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对老年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而原因未明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久的胸闷或胸痛者应考虑本病。
(2)鉴别诊断
①心绞痛性质轻,时间短,硝酸甘油有效,血压升高,全身症状少,ST段暂时性压低。
②急性心包炎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均为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
③急性肺动脉栓塞以右心衰为主,心电图Ⅰ导S波深,Ⅲ导Q波显著。
④急腹症病史,体检,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可鉴别。
⑤主动脉夹层分离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差别明显,胸痛一开始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下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等可鉴别,二维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
(六)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梗。
2.心脏破裂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压塞而猝死。室间隔穿孔,在胸骨左缘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但有的为亚急性。
3.栓塞见于起病后1~2周,可引发脑、肾、脾、四肢等动脉栓塞。
4.心室壁瘤多见于左心室。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广泛,搏动减弱或反常搏动。ST段持续升高,X线和超声可见左室局部心缘突出。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过敏。
(七)治疗(治疗原则要掌握)
1.监护和一般治疗
(1)休息卧床休息1周,保持环境安静。
(2)吸氧鼻管面罩吸氧
(3)监测,对ECG,BP,R监测至少5-7天,必要时监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4)护理
2.解除疼痛常用药物:
①哌替啶肌注或吗啡皮下注射,最好和阿托品合用。
②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
③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用或静滴,注意心率加快和低血压。
④中药制剂
⑤心肌再灌注疗法亦可解除疼痛
3.再灌注心肌起病3~6天内,使闭塞冠脉再通。
(1)溶解血栓疗法常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怎样判断血栓溶解)。
(2)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4.消除心律失常(重要考点,考生须牢记)。
①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情况稳定后,改用美西律。
②心室颤动时,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药物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不满意时,及早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缓慢的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静注。
④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宜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⑤室上性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用洋地黄,维拉帕米控制时,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用抗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5.控制休克
(1)补充血容量:右室梗塞,中心静脉压升高不一定是补充血容量的禁忌。(2)应用升压药(3)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4)其他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护肾功能,应用糖皮质激素。
6.治疗心力衰竭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右室梗塞慎用利尿剂。
7.其他治疗
(1)促进心肌代谢药物,Vitc,辅酶A,细胞色素C,VitB6等。
(2)极化液疗法,氯化钾,insulin,葡萄糖配成,促进心肌摄取和代谢葡萄糖。
(3)右旋糖酐40或淀粉代血浆
(4)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前壁心梗伴交感神经亢进,可防止梗阻范围扩大。
(5)抗凝疗法,华法令等,同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8.恢复期处理恢复后,进行康复治疗,逐步作适当的体育锻炼。
9.并发症的处理
①栓塞:溶解血栓,抗凝
②心室壁瘤:手术切除或同时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③心脏破裂和乳头肌功能失调:手术治疗。
④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10.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①低血压无左心衰时宜扩张血容量,无效时用正性肌力药。
②不宜用利尿剂
③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
11.无Q波心肌梗死的处理措施与有Q波心梗基本相同,地尔硫艹卓,阿斯匹林联用可降低再梗塞率。
§6 心脏瓣膜病
(一)二尖辫狭窄(mitral stenosi)
1.病因二尖瓣狭窄的最常见病因为风湿热。为反复链球菌感染。
2.病理生理
(1)二尖瓣狭窄对左房室跨瓣压差和左心房压影响:跨瓣压差升高,左心房压升高。
(2)左心房压升高对肺循环和呼吸的影响左心房压升高依次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被动性升高,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当肺毛细血管压急升超过4.0-4.7kpa时,可致肺泡性肺水肿。
(3)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的影响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代偿肥厚扩张和右心衰竭,可继发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类瓣狭窄主要累及左心房和右心室。严重二尖瓣狭窄时有左心室的失用性萎缩。
3. 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1)症状一般在MO中度狭窄即瓣口<1.5cm2时始有明显症状。
①呼吸困难首次呼吸困难发作常以运动、精神紧张、性交、感染或心房颤动为诱因使心排增加,左房压升高,并多先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狭窄加重,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
②咯血有以下几种情况:A.突然咯大量鲜血,通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可为首发症状。由于支气管静脉回流入肺静脉,静脉压升高,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咳嗽时的血性痰或带血丝痰;C.急性肺水肿时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D.肺梗死伴咯血。
③咳嗽,冬季明显,支气管粘膜水肿或支气管受压可能为原因。
④声嘶,由于扩大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致麻痹引起。
(2)体征重度二尖瓣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双颧绀红。
①二尖瓣狭窄的心脏体征A.心尖搏动正常或不明显;B.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提示前叶柔顺、活动度好;如瓣叶钙化僵硬,第一心音减弱,开瓣音消失;开瓣音在第二心音后越早,左房压高和狭窄严重。C.心尖区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常可触及舒张期震颤。房颤时,舒张晚期杂音消失。
②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大的心脏体征肺动脉高压时,胸骨左下缘可扪及右心室收缩期抬举样搏动,第二心音的肺动脉瓣成分亢进。在胸骨左上缘可闻及短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和递减型高调叹气样舒张早期杂音。称为Graham Steell杂音(很重要的名词解释)。右心室扩大伴三尖瓣关闭不全时,胸骨左缘第4、5肋间有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增强。
4.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尖区有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左心房增大,一般可诊断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与下列疾病鉴别:①严重二尖瓣返流房缺等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增加。②Austin Flint杂音。③左房粘液瘤
5.并发症
(1)心房颤动,房性早搏为前奏,房颤发生多是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之始。
(2)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突然出现重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湿性啰音。需紧急抢救,见急性左心衰(这是很重要的考点)。
(3)血栓栓塞,约1〖〗4体循环栓塞为反复发作和多数栓塞。
(4)右心衰临床表现为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为晚期病发症。
(5)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
(6)肺部感染,很常见。
6.治疗
(1)一般治疗①预防风湿热复发用苄星青霉素G。②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③无症状者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定期(6~12个月)复查;④吸呼困难者应减少体力活动,限制钠盐摄人,口服利尿剂,避免和控制诱发急性肺水肿的因素,如急性感染,贫血等,必要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
(2)并发症的处理
①大量咯血应取坐位,用镇静剂,静脉注射利尿剂,以降低肺静脉压。
②急性肺水肿,注意:a.不用扩张小动脉扩血管药;b.正性肌力药物当房颤伴快心室率可用毛花甙C。
③心房颤动治疗目的为满意控制心室率,争取恢复和保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可用β受体阻滞剂。
④预防栓塞有栓塞史或超声检查示有左心房附壁血栓,应使用华法林。
⑤右心衰竭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利尿剂和地高辛。
(3)介入和手术治疗,为根本措施。
①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为缓解二尖瓣梗阻首选方法。
②闭式分离术,适用于无明显钙化,前叶活动好,未有左房血栓的患者。
③直视分离术适于瓣叶严重钙化、病变累及腱索和乳头肌、左心房内有血栓或狭窄的患者。
④人工瓣膜置换术适应证为:A.严重瓣叶和瓣下结构钙化、畸形,不宜作分离术者;B.二尖瓣狭窄合并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者。手术应在有症状而无肺动脉高压时考虑,但肺动脉高压并非绝对禁忌。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competence)
1.病因
(1)慢性
①风心病在我国为最常见病因;②二尖瓣脱垂在西方国家为常见病因;③冠心病;④腱索断裂;后叶腱索受累多。⑤二尖瓣环和环下部钙化多见于老年女性,为退行性变;⑥感染性心内膜炎;⑦左心室显著扩大;⑧其他少见原因先天性畸形、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和左房粘液瘤等。
(2)急性
①腱索断裂;②感染性心内膜炎损伤瓣叶或致腱索断裂;③急性心肌梗死致乳头肌急性缺血、坏死或断裂;④创伤损害二尖瓣结构;⑤人工瓣膜开裂破坏。
2.病理生理
(1)急性收缩期左心室射出的部分血流经关闭不全的二尖瓣口反流至左心房,与自肺静脉至左心房的血流汇总,在舒张充盈左心室,使左心房和左心室容量负荷骤增,左心室舒张末压急剧上升。左心房压也急剧升高,导致肺淤血,甚至肺水肿。之后可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2)慢性左房顺应性增加,扩大心房和心室在长时间内,适应容量负荷增加。持续严重的过度容量负荷终致左心衰竭,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上升,导致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发生。
3.临床表现
(1)症状
①急性轻度二尖瓣反流如少数腱索断裂仅有轻微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反流如乳头肌断裂很快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②慢性严重反流有心排血量减少,首先出现的突出症状是疲乏无力,肺淤血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出现较晚。
A.风心病无症状期较长常超过20年,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多已有不可逆的心功能损害。
B.二尖瓣脱垂轻度多无症状,或仅有胸痛、心悸、乏力、头昏、体位性晕厥和焦虑等,可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晚期出现左心衰竭。
(2)体征
①慢性
A.心尖搏动呈高动力型,左心室增大时向左下移位。
B.心音风心病时瓣叶缩短所致,重度关闭不全时第一心音减弱。二尖瓣脱垂和冠心病时第一心音多正常。第二心音分裂明显。
C. 心脏杂音瓣叶挛缩所致(如风心病),有自第一心音后立即开始、与第二心音同时终止的全收缩期吹风样高调一贯型杂音,在心尖区最响伴有震颤。杂音可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后叶异常时,杂音则向胸骨左缘和心底部传导。在典型的二尖瓣脱垂为随喀喇音之后的收缩晚期杂音。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常时可有收缩早期、中期、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腱索断裂伴连枷样瓣叶时杂音可似海鸥鸣或音乐性。反流严重时,心尖区可闻及紧随第三心音后短促舒张隆隆样杂音。
②急性心尖搏动为高动力型。第二心音肺动脉瓣成分亢进,非扩张的左心房强有力收缩所致心尖区第四心音常见。心尖区返流杂音于第二心音前终止而非全收缩期,呈递减型和低调。严重反流也可出现心尖区第三心音和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4.诊断
急性者,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心尖区出现收缩期杂音,X线心影不大而肺淤血明显和有病因可寻如二尖瓣脱垂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不难。慢性者,心尖区有典型杂音伴左心房室增大,诊断可以成立,确诊有赖超声心动图。同时应与三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喷射性杂音相鉴别。
5.并发症
心房颤动见于3〖〗4的慢性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体循环栓塞;二尖瓣脱垂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脑栓塞、心律失常、猝死、腱索断裂、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心力衰竭。
6.治疗
(1)急性治疗目的是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血量和纠正病因和病理生理。内科治疗一般为术前过渡措施,尽可能在床旁球囊飘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下进行。静滴硝普钠,利尿剂。外科治疗为根本措施。
(2)慢性
①内科治疗
A.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风心病需预防风湿热。
B.无症状、心功能正常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应定期随访。
C.心房颤动的处理同二尖瓣狭窄慢性心房颤动,有体循环栓塞史、超声检查见左心房血栓者,应长期抗凝治疗。
D.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人,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
②外科治疗
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主要手术方法,二尖瓣修复术,作用持久,术后发生感染性心肉膜和血栓栓塞少见。
(三)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1.病因
(1)风心病,主瓣狭窄多伴关闭不全和二尖瓣损害。
(2)先天性畸形
①先天性二叶瓣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②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3)退行性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的狭窄,常伴二尖瓣钙化。
(4)其他少见原因大的赘生物阻塞瓣口。如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伴瓣叶结节样增厚等。
2.病理生理瓣口成人主A瓣口≥3.0cm2,若≤1.0cm2时,左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跨瓣压差显著,失代偿时,导致左心衰竭。
3.临床表现
(1)症状: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典型主动脉狭窄常见的三联征,但出现较晚。
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晚期肺淤血引起的常见首发症状见于90%有症状患者,进而可发生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
②心绞痛常由运动诱发,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伴冠心病。
③晕厥或接近晕厥多发生于直立、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少数在休息时发生,由于脑缺血引起。(原因有哪些?考生要理解)。
(2)体征
①心音第一心音正常。由于左室射血时间延长第二心音常为单一性,严重狭窄者呈逆分裂。肥厚的左心房强有力收缩产生明显的第四心音,并可能扪及。
②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在第一心音稍后或紧随喷射音开始,止于第二心音前,为吹风样、粗糙、递增一递减型,在胸骨右缘第2或左缘第3肋间最响,向颈动脉、胸骨左下缘和心尖区传导,常伴震颤。老年人钙化性主A瓣狭窄者、杂音心底粗糙,心尖区最响。
③其他动脉脉搏上升缓慢、细小而持续。在晚期,收缩压和脉压均下降。
4.诊断有典型主动脉狭窄杂音时,较易诊断。确诊有赖超声心动图。
5.并发症
①心律失常10%的本病患者可发生心房颤动,致左心房压升高和心排血量明显减少,临床上迅速恶化,可致严重低血压、晕厥或肺水肿。还可发生房室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晕厥和猝死。
②心脏性猝死,少见。
③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年轻人危险性比老年人大。
④体循环栓塞,少见。
⑤心衰发生左心衰竭后,自然病程缩短,终末期的右心衰少见。
⑥胃肠道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出血多为隐匿和慢性。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出血停止。
6.治疗
(1)内科治疗治疗措施包括: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②无症状的轻度狭窄患者每2年复查一次,应包括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中、重度狭窄的患者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每6~12个月复查一次。③如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应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心房颤动。一旦出现,应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④心绞痛可试用硝酸酯类药物。⑤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可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小心应用利尿剂。⑥扩张小动脉血管扩张剂慎用,以防血压过低。
(2)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的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方法。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75cm2或均压差>6.7kPa伴心绞痛、晕厥或心力衰竭症状为手术的主要指征。
(3)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适应证包括:①由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心源性休克者;②严重主动脉瓣狭窄需急诊非心脏手术治疗,因有心力衰竭而具有极高手术危险者,作为以后人工瓣膜置换的过渡;③严重主动脉狭窄的妊娠妇女;④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compe tence)
1.病因由于主动脉瓣和(或)主动脉根部疾病所致。
(1)慢性
①主动脉瓣疾病
A. 风心病,约占2〖〗3,多伴二尖瓣病变。
D.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单纯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见病因。
C.先天性畸形,如二叶主动脉瓣,室间隔缺损伴一瓣叶脱重,先天性主动脉瓣穿孔等。
D.主动脉瓣粘液样变性,致瓣叶舒张期垂入左室。
E.强直性脊柱炎,瓣叶基底部和远端边缘增厚伴瓣叶缩短。
②主动脉根部扩张
A.梅毒性主动脉炎,可致主动脉根部扩张。
B.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累及骨、关节、心脏和血管。
C.强直性脊柱炎,升主动脉弥漫性扩张。
D.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
E.严重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
(2)急性
①感染性心内膜炎。
②创伤,穿透性伤或钝性胸部创伤致升主动脉根部,瓣叶支持结构和瓣叶破损,瓣叶急性脱垂。
③主动脉夹层分离
④人工瓣膜破裂。
2.病理生理
(1)急性舒张期血流从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左室同时接纳左房前向充盈血流,左心室舒张压急剧上升,导致左心房压增高和肺淤血,甚至肺水肿。
(2)慢性
①由于代偿机制,左心室能较长期维持正常心排血量和肺静脉压无明显升高。失代偿的晚期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左心衰竭发生。
②左心室心肌重量增加使心肌氧耗增多,主动脉舒张压低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二者引起心肌缺血,促使左心室心肌功能恶化。
3.临床表现
(1)症状
①急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和低血压。
②慢性可多年无症状。最先的主诉为与心搏量增多有关的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强烈搏动感等症状。晚期始出现左心衰竭表现。心肌缺血所致心绞痛少见,常有体位性头昏。
(2)体征
①慢性
A.血管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周围血管征常见,包括随心脏搏动的点头征(De Musset征,名词解释)、颈动脉和桡动脉扪及水冲脉或陷落脉、股动脉枪击音(Traube征)、听诊器轻压股动脉闻及双期杂音(Duroziez征)和毛细血管搏动征等,主动脉根部扩大,胸骨旁左第2,3肋间扪及收缩期搏动。
B.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弥散而有力。
C.心音第一心音减弱由于收缩期前二尖瓣部分关闭引起,第二心音主动脉瓣成分减弱或缺如;但梅毒性主动脉炎时常亢进呈击鼓音。第二心音多为单一音。心底部可闻及收缩期喷射音,心尖区常有第三心音。
D.心脏杂音为与第二心音同时开始的高调哈气样递减型舒张早期杂音,坐位前倾和深呼气时易听到。心底部常有主动脉瓣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较粗糙,强度2/6~4/6级,可伴有震颤,重度反流在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杂音,(Austin Flint杂音,重要名词解释)。
②急性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正常或舒张压稍低,脉压稍增大。无明显周围血管征。心尖搏动正常。心动过速常见。第一心音减低或消失。第二心音肺动脉瓣成分增强。第三心音常见。主动脉瓣舒张期杂音较慢性者短而调低,如出现Austin Flint杂音,舒张晚期成分消失。
4.诊断有典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伴周围血管征,可诊断。超声心动图可助确诊。
5.并发症①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②室性心律失常常见;③心脏性猝死少见;④心衰在急性者出现早,慢性者于晚期始出现。
6.治疗
(1)急性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主动脉瓣修复术)为根本措施。内科治疗一般为术前准备过渡措施应尽量在球囊飘浮导管床旁血流力学监测下进行。
(2)慢性
①内科治疗A.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风湿热。B.梅毒性主动脉炎应予一疗程青霉素治疗;C.舒张压>90mmHg者应用降压药;D.无症状的轻或中度反流者,应限制重体力活动,并每1~2年随访一次,应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有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左心室扩张者,即使无症状,亦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扩张动脉。E.心力衰竭时应用血管扩张药(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F.心绞痛可试用硝酸酯类药物,G.积极纠正心房颤动和缓慢性心律失常;H.如有感染应及早积极应用敏感抗菌素。
②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A.有症状和左心室功能不全者;B.无症状伴左心室功能不全者,经系列无创检查显示持续或进行性左心室收缩末容量增加或静息射血分数降低者应手术;如左心室功能测定为临界值或不恒定的异常,应密切随访;C.有症状而左心室功能正常者,先试用内科治疗,如无改善,不宜拖延手术时间。手术的禁忌证为LVEF<0.15~0.20,LVEDD>80mm或LVEDVI>300ml/m2。
§7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微生物感染心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其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
(一)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1.病因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
2.临床表现
(1)症状
①几乎均有发热。亚急性者起病隐匿,
②可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可有弛张性低热,一般<39℃,午后和晚上高,伴寒战和盗汗。③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痛常见。④急性者呈暴发性败血症过程,有高热寒战,常诉头、胸、背和四肢肌肉关节疼痛。⑤突发心力衰竭者较常见。
(2)体征
①心脏杂音绝大多数可闻及心脏杂音,急性者要比亚急性者更易出现杂音强度和性质的变化,或出现新的杂音(尤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见)。
②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包括:A.瘀点,可出现于任何部位,以锁骨以上皮肤、口腔粘膜和结合膜常见,病程长者较多见;B.指(趾)甲下裂片状出血;C.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其中心呈白色,多见于亚急性感染;D.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较常见于亚急性者;E.Janeway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出血红斑,主要见于急性患者。F.杵状指和趾,
③脾大见于30%的病程>6周的患者,急性者少见。
④贫血较常见,尤其多见于亚急性者,多为轻、中度贫血,晚期患者可重度贫血。
3.诊断
①凡有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②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③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原有心瓣膜病变或其他心脏病的基础之上,如在这些患者发现周围体征提示本病存在,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鉴别:亚急性者应与急性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心房粘液瘤、淋巴瘤腹腔内感染、结核病等鉴别。急性者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鉴别。
4.治疗
(1)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最为重要的治疗。用药原则为:早期应用,在连续送3~5次血培养后即可开始治疗;充分用药,选用杀菌性抗微生物药物,大剂量和长疗程,旨在完全消灭深藏于赘生物内的致病菌;静脉用药为主,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亚急性者选用针对包括肠球菌在内的大多数链球菌的抗生素;已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时,应根据致病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选择抗微生物药物了解致病菌对药物敏感程度作为选择抗生素的基础。
①经验治疗在病原菌尚未培养出时,急性者采用萘夫西林加氨苄西林;亚急性者按常见致病菌的用药方案,以青霉素为主或加庆大霉素。
②已知致病微生物的治疗
a.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多属此类。首选青霉素;或用头孢曲松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万古霉素。所有病例均至少用药4周。
b.对青霉素的敏感性不确定者,青霉素用药量应加大同时加庆大霉素,后者一般用药不超过两周。
c.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青霉素的用量需高达1800万3000万U,持续静脉滴注,或用氨苄西林,加用庆大霉素。治疗过程中酌减或撤除庆大霉素,预防其毒副作用。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不能耐受者也可改用万古霉素。
d.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A)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B)如用青霉素后延迟出现皮疹,用头孢噻吩。(C)如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或耐甲氧西林菌株致病者,用万古霉素。
e.其他细菌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或万古霉素,加或不加氨基糖苷类。
f.真菌感染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足够疗程后口服氟胞嘧啶。
(2)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适应证为:①严重瓣膜反流致心力衰竭。②真菌性心内膜炎。③虽充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复发。④虽充分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大动脉栓塞,超声检查证实有赘生物(≥10mm)。⑤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阻滞。心肌或瓣环脓肿需手术引流。⑥手术关闭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为治疗其并发的顽固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措施,
(二)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ro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
早期者,致病菌约1/2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明显多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晚期者以链球菌最常见,其中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最常累及主动脉瓣。早期者常为急性暴发性病程,晚期以亚急性表现常见。术后发热,出现新杂音脾大或周围栓塞征,血培养同一种细菌阳性结果至少2次,可诊断本病。
应在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用药基础上,将疗程延长为6~8周。任一用药方案均应于开始2周加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致病者,应用万古霉素加利福平开始2周加庆大霉素。有瓣膜再置换术的适应证者,应早期手术。明确适应证为:①因瓣膜功能不全致中至重度心力衰竭;②真菌感染;③充分抗生素治疗后持续有菌血症;④急性瓣膜阻塞;⑤X线透视发现人工瓣膜不稳定;⑥新发生的心脏传导阻滞。
(三)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in intravenous drug abusers)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来源于皮肤,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其次为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急性发病者多见,常伴有转移性感染灶。亚急性表现多见于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史者。
§8 原发性心肌病
(一)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充血型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
(1)病因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和病毒感染,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最主要原因。
(2)病理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临床表现①症状起病缓慢,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浮肿和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②体征: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75%的病例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呈奔马律。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4)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上看到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时,如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腔扩大与心脏弥漫性搏动减弱,即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但应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
(5)治疗和预后治疗原则是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一般是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但洋地黄应慎用,以免中毒。
在洋地黄、利尿剂治疗的同时,选用β受休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从小剂量开始,视症状、体征调整用量,长期口服。对一些重症晚期患者,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和ACE抑制剂等用药基础上,植入DDD型起搏器。应防治病毒感染、高血压、糖尿病、饮酒、营养障碍等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心脏移植术作为治疗严重心脏病的方法已逐被公认。
(二)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1)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2)病理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征为不均等的心室间隔增厚ASH。亦有心肌均匀肥厚/心尖部肥厚的类型。组织学特征为心肌细胞肥大,形态特异,排列紊乱。左心室间隔部的心肌细胞尤其如此。
(3)临床表现①症状: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许多患者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伴有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可在起立或运动时出现眩晕,甚至神志丧失等。②体征:体格检查可有心脏轻度增大,能听到第四心音;流出道梗阻者,胸骨左缘34肋间有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多为机能性杂音,心尖部也常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4)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临床或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的患者,如患者较年轻,诊断冠心病依据不充分又不能用其他心脏病来解释,则应想到本病的可能。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作出诊断。如有阳性家族史(猝死,心脏增大等)更有助于诊断。
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血管病、主动脉瓣狭窄等相鉴别。通过超声,心血管造影,心肌活检等方法。
(5)治疗治疗的原则为弛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减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抗室性心律失常。主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及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治疗。对重症梗阻性患者可作介入或手术治疗,植DDD型起搏器、消融或切除肥厚的室间隔心肌。
肥厚型心肌病的扩张型心肌病用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力衰竭时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提醒患者避免激烈运动、持重或屏气等,减少猝死的发生。本病进展缓慢,应长期随访,并对其直系亲属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家族中的其他HCM患者。
(三)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 pathy)
限制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心室的舒张充盈受阻。以心脏间质纤维化增生(EMF)为其主要病理变化,即心内膜及心内膜下有数毫米的纤维性增厚,心室内膜硬化,扩张明显受限。以发热,全身倦怠为初始症状,白细胞增多,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较为明显,本病和成纤维性壁性心内膜炎伴有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有关。以后逐渐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浮肿、肝大、颈静脉怒张、腹水等心力衰竭症状。又称缩窄性心内膜炎。
心电图呈窦性心动过速,心房肥大,T波低平或倒置。
本病预后较差,只能对症治疗。心力衰竭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往往成为难治性心衰,栓塞并发症较多,可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近年用手术剥离增厚的心内膜效果较好,肝硬化出现前可作心脏移植。
(四)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1. 病理特征: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其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被进行性纤维脂肪组织所置换,起初为局灶性,逐渐呈全心弥漫性受累。
2.病因有时左心室亦可受累,而间隔相对很少受累。常为家族性发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临床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右心扩大和猝死。
4.治疗应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可植入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
(五)未分类心肌病
1.分类未分类心肌病是指不适合归类于上述类型的心肌病(如弹性纤维增生症、非致密性心肌病、心室扩张甚轻而收缩功能减弱、线粒体受累)。
2.病因心律失常和传导系统疾病可能是心肌病的原因。
心肌炎(重要考点)
心肌炎指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
(一)病因
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主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病毒为Coxsackie A,B,ECHO,脊灰病毒,流感和疱疹病毒等。
病毒作用于心肌的方式有:①病毒直接侵犯心肌②心肌内小血管损伤;③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等;④毒素损害心肌。
(二)病理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组织学特征为,心肌细胞的融解,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等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约半数于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即所谓“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
2.体征体检可见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可听到第三心音或杂音。或有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肝肿大等心力衰竭体征。重症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3.EGG心电图可见ST-T改变,R波降低,病理性Q波和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示左心室壁弥漫性(或局限性)收缩幅度减低,可以有左心室增大等。
4. 化验检查血清学检查CK、AST.LDH增高,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增加等有助于诊断。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需反复测定。反复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病毒感染心肌的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或心包组织内病毒、病毒抗原或病毒基因片段的检出。
(四)治疗
急性心肌炎患者应安静卧床及补充营养,治疗主要是针对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洋地黄因易中毒而慎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考虑使用临时性起搏器。目前不主张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对有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心力衰竭、重症患者或考虑有自身免疫的情况下则可慎用。患病过疲或睡眠不足,可短期内死亡,故安静卧床休息有重要治疗意义。
§9 心包疾病
一、急性心包炎
(一)病因
1.急性非特异性
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在我国,结核仍为心包炎常见病因。
3.自身免疫: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及药物性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等。
4.肿瘤:原发性、继发性。
5.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尿毒症、痛风。粘液性水肿。
6.物理因素:外伤、放射性。
7.邻近器官疾病:AMI、胸膜炎、主动脉夹层、肺梗死等。
(二)病理
心包由壁层和脏层组成,正常心包腔内的约有50mL液体,在心包炎急性期,心包壁层和脏层上有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渗出液体无明显增加时,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随后如液体增加,则转变为渗出性心包炎,常为浆液纤维蛋白性。多为100~500mL,黄而清的渗液。
(三)临床表现
1.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1)症状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或最初表现,疼痛性质可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而加重;位于心前区,可放射到颈部、左肩、左臂及左肩胛骨,也可达上腹部;疼痛也可呈压榨样,位于胸骨后。
(2)体征心包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往往盖过心音较心音更接近耳边;为抓刮样,粗糙的高频音。典型的摩擦音可听到与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相一致的三个成分,但多数仅为大致与心室收缩、舒张相一致的双相性摩擦音区别于杂音;多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坐位时身体前俯、深吸气或将听诊器胸件加压更容易听到。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就可作出心包炎的诊断。
2.渗出性心包炎临床表现取决于积液对心脏的压塞程度,轻者仍能维持正常血流动力学;重者则出现循环障碍或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最突出的症状,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呈端坐呼吸、身躯前倾、呼吸浅快、面色苍白、可有发绀多因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引起。也可因压迫气管、食管而产生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尚可有心前区或上腹部闷胀、乏力、烦躁等非特异性症状。
(2)体征①心脏叩诊浊音界向两侧增大,皆为绝对浊音区;②心尖搏动微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的内侧或不能扪及;③心音低而遥远;④在左肩胛骨下,可出现浊音及支气管呼吸音以及语颤增强,称Ewart征⑤脉搏可正常、减弱或出现奇脉。⑥大量积液可累及静脉回流,出现颈静脉的怒张、肝大、皮下水肿;⑦Rotch征:胸骨右缘3-6肋间出现实音。
3.心脏压塞急性心脏压塞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等。如渗液积聚较慢,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心脏压塞,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奇脉等。
(1)颈静脉怒张静脉压显著升高。
(2)动脉压下降收缩压下降,而舒张压不变,脉压变小,伴明显心动过速;严重时心排血量降低,可发生休克。
(3)奇脉只有与大量心包积液的其他体征同时存在,奇脉对心脏压塞的诊断才有价值。(何为奇脉,何为Beck三联征)。
(四)主要病因类型
1.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过敏、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临床特征为:剧烈胸痛、发热、心包摩擦音是最重要体征;有心包积液但很少发生严重心脏压塞;化验检查常有白细胞总数增加,血沉增快;X线示50%~90%患者有心影增大;早期就诊可记录到心电图ST段抬高。
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卧床休息、镇痛药等;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控制症状。
2.结核性心包炎在我国结核是心包类常见病因。临床表现除结核病的全身反应外,可有心包炎及心脏受压症状。患者有长期低热、疲乏、体重减轻及心包积液体征等,但心前区疼痛及心包摩擦音少见。心包渗液大量或中等,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或血性,早期诊断和及时抗结核治疗对防止转变为缩窄性心包炎甚为重要,糖皮质激素对积液的吸收与病情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3.肿瘤性心包炎心包原发肿瘤主要是间皮瘤,但以转移性肿瘤多见。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外可有心包摩擦音、积液等;积液多为血性,通常无明显胸痛,渗液抽出后又迅速产生,可引起心脏压塞。
凡快速增长的血性积液伴心脏压塞,尤其伴心电图电交替者应高度怀疑肿瘤性心包炎可能,心包积液中寻找肿瘤细胞可明确诊断。治疗包括去除原发病外,心包穿刺或切开以解除心脏压塞或心包内注射抗肿瘤药物等。
4.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可发生在急性心梗后,心脏直视和非直视手术后,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心前区疼痛、干咳、肌肉关节痛及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等。可发展为心脏压塞。本病有自限性,一般只需休息及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对消除症状甚为有效;如有心脏压塞,可行心包穿刺抽液。机制多为心脏损伤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
5.化脓性心包炎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球菌等。临床上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及毒血症表现,同时可有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或心脏压塞。
心包穿刺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应用有效抗生素和心包切开引流为主要治疗措施。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出心包炎诊断,然后需结合不同病因性心包炎的特征及心包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等资料对其病因学作出诊断。
二、缩窄性心包炎
指心脏为增厚、僵硬、纤维化的心包捆绕,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
1.病因结核病为主要病因。
2.症状可出现Kussmaul征。
3.体征心包叩击音,心音减低。
4.X线心影三角形。
5.EGG见QRS波群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
6.治疗:早期心包切除,疑有结核者,术前抗结核治疗4周,术后用药1年。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心脏损害引起心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极少情况下是指舒张性心力衰竭。故多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
1.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节段性心肌损害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和限制型心肌病。
2)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及心肌淀粉样变性。
(2)心脏负荷过重
1)前负荷过重: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③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动脉静脉瘘,脚气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以维持正常心排血量,但超过一定限度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2)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2.诱因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心力衰竭的诱因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袭而易漏诊。全身感染可是诱因之一。
(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3)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增加如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如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可加重心脏负荷。
(5)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利尿过度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7)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二)病理生理
1.代偿机制
(1)Frank Starling机制,左心室功能曲线,考生要理解其含义。
(2)心肌肥厚,即心肌代偿重构过程,当肥厚不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左室发生不可逆的功能减退。
(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神经内分泌激活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排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增加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S)激活。
3)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①心钠素有很强的利尿作用。
②VP(ADH)发挥缩血管、抗利尿、增加血容量的作用。
③缓激肽
3.关于舒张功能不全
(1)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心室压力容量曲线向左上移位。因能量供应不足Ca2+不能及时地被肌浆网回摄及泵出胞外而引起。
(2)由于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它主要见于心室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性心肌病时。
(三)心力衰竭的类型
1.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2.急性和慢性心衰
3.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四)心功能的分级
(1)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
I级: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第二种是客观的评估,即根据客观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负荷试验、X线、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四级:
A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B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心血管疾病。
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
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一、慢性心力衰竭
在我国,瓣膜疾病为首要病因,高血压和冠心病次之。
1.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最常见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1)症状
①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a.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患者采取的坐位愈高说明左心衰程度越严重。
b..端坐呼吸。
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名词解释,考生须透彻理解并熟记)。
d.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
②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长期慢性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血浆外渗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痰。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粘膜下形成扩张的血管,此种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③乏力、疲倦、头昏、心慌,这些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状。
④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体征
①肺部湿性啰音
②心脏体征慢性左心衰的患者一般均有心脏扩大,肺动脉瓣区的第二心音亢进及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考生要牢记,多为临床分析题)。
(2)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1)症状
①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夜尿、尿少也常出现。
②劳力性呼吸困难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为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患所致,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体征
①水肿身体低垂部位,重力性水肿,区别于肾性水肿可压陷性水肿,胸腔积液,多见于全心衰时,以双侧多见,如为单侧则以右侧更为多见。多由于钠水潴留和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压升高所致。
②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有助于鉴别心力衰竭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肿大。
③肝大压痛:肝因淤血肿大常伴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出现黄疸及大量腹水。
④心脏体征胸骨左缘3~4助间舒张期奔马律(右心奔马律)右心衰时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⑤胸水和腹水,腹水和心源性肝硬化有关,胸水多为双侧,单侧时多在右侧,左侧胸水可有肺栓塞。
(3)全心衰竭
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出现之后,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征往往不很严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心尖部奔马律,脉压减少。
2.诊断首先应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心衰的症状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疲乏、无力等由于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价值不大。而左心衰竭的肺淤血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右心衰竭的体循环淤血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
3.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多见于老年人有高血压或慢性心瓣膜病史,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前者发作时必须坐起,重症者肺部有干湿性啰音,甚至粉红色泡沫痰,后者并不一定强迫坐起,咳白色粘痰后呼吸困难常可缓解,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
(2)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时,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样可以引起肝大、下肢浮肿等表现,应根据病史、心脏及周围血管体征进行鉴别,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得以确诊。
(3)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浮肿应与慢性右心衰竭鉴别,除基础心脏病体征有助于鉴别外,非心源性肝硬化不会出现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这是很重要的鉴别要点。
4.治疗
(1)治疗目的
1)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2)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3)降低死亡率
(2)治疗方法
1)去除基本病因,消除诱因
2)减轻心脏负荷
①休息,限制体力活动,不主张完全卧床休息,防止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
②控制钠盐摄入
③利尿剂的应用(原则要熟记)排钾利尿剂包括利尿剂和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制剂。保钾利尿剂包括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的制剂。
a.噻嗪类利尿剂: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为代表,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抑制钠的再吸收。由于钠一钾交换也使钾的吸收降低。为中效利尿剂,轻度心力衰竭可首选此药,噻嗪类利尿剂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还可干扰糖及胆固醇代谢,长期应用注意监测。
b.袢利尿剂:以呋塞米(速尿)为代表,作用于髓礻半的升支,在排钠的同时也排钾,为强效利尿剂。低血钾是这类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必须注意补钾。
c.保钾利尿剂:常用的有:
螺内酯(安体舒通):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干扰醛固酮的作用,使钾离子吸收增加,同时排钠利尿,但利尿效果不强。在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合用时能加强利尿并减少钾的丢失。
氨苯蝶啶:直接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排钠保钾,利尿作用不强。常见排钾利尿剂合用,起到保钾作用。
阿米诺利(amilofide):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利尿作用较强能产生高钾血症。一般与排钾利尿剂联合应用时,发生高血钾的可能性不大,但不宜同时服用钾盐。
电解质紊乱是长期使用利尿剂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高血钾或低血钾均可导致严重后果,应随时监测。ACEI有较强的保钾作用,与不同类型利尿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
注意事项:a.排钾利尿剂宜间歇使用,保钾利尿剂宜持续应用
b.排钾和保钾利尿剂合用一般可分不必补充钾盐。
c.肾功衰竭时,禁用保钾利尿剂,应选择袢利尿剂
d.注意低钾,低镁、低钠血症等水电紊乱。
e.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吲哚美辛可对抗速尿作用。
④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适用征和禁忌症考生要牢记,如瓣膜返流性心脏病宜用,而阻塞性瓣膜疾病则不宜用等,多有临床分析题出现)
a.小静脉扩张剂:小静脉是容积血管,即使轻微扩张也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降低回心血量。随着回心血量的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及肺循环压下降,肺淤血减轻。但不能增加心排血量,临床上以硝酸盐制剂为主。如硝酸甘油等。
b.小动脉扩张剂:使周围循环阻力下降,左心室射血功能改善,心排血量提高,有利于心室的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及相应的肺血管压力也下降,肺淤血改善,恰当地用药使周围循环阻力下降的同时,排血量增加,而血压的变化不明显。
扩张小动脉的药物很多。受体阻断剂(哌唑嗪、乌拉地尔(urapidil)等)。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制剂(双肼屈嗪)、硝酸盐制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对于那些依赖升高的左室充盈压来维持心排血量的阻塞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不宜应用强效血管扩张剂,而对于瓣膜返流性疾病则可应用。
3)增加心排血量
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减少住院率,增加心排血量,但观察终期的生存率地高辛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别。(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考生要牢记)
(A)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Na+与Ca2+进行交换,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而细胞内K+浓度降低,成为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
(B)电生理作用:一般治疗剂量洋地黄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为明显。大剂量时可提高心房、交界区及心室的自律性,当血钾过低时,更易发生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
(C)迷走神经兴奋作用:洋地黄的一个独特的优点是对迷走神经系统的直接兴奋作用。
洋地黄制剂的选择(考生要牢记重要考点):①地高辛:适用于中度心力衰竭维持治疗。②洋地黄毒甙:临床上已少用,③毛花甙丙:为静脉注射用制剂,注射后10分钟起效,1~2小时达高峰,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时,特别适用于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者。④毒毛花甙K快速作用类,静脉注射后5分钟起作用,0.5~1小时达高峰,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时。
应用洋地黄的适应征:①对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更是应用洋地黄的最好指征(考生要牢记)。②对于代谢异常而发生的高排血量心衰如贫血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及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因所致心衰洋地黄治疗效果欠佳,③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右心衰,常伴低氧血症,洋地黄效果不好且易于中毒,应慎用。④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舒张不良,洋地黄属于禁忌。⑤预激综合征,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禁用。
洋地黄中毒及其处理
(A)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洋地黄用药安全范围很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则中毒剂量更小。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肾功能不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中毒的因素;胺碘酮、维拉帕米(异搏定)及阿司匹林等均可降低地高辛的经肾排泄率而招致中毒。
(B)洋地黄中毒表现: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表现是各类心律失常,由心肌兴奋性过强及传导系统的传导阻滞构成,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快速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洋地黄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以及视力模糊、黄视、倦怠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在应用地高辛时十分少见,特别是普及维持量给药法(不给负荷量)以来更为少见。
测定血药浓度有助于洋地黄中毒的诊断,在治疗剂量下,地高辛血浓度1.0~2.0ng/mL。
(C)洋地黄中毒的处理: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这是治疗的关键。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行消失。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一般禁用,因易致心室颤动。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0.5~1.0mg皮下或静脉注射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一般不需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I.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DoPA及多巴酚丁胺,可用于心衰的治疗。多巴胺较小剂量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特别是肾小动脉扩张,心率加快不明显。大剂量可出现于血管收缩,不利于心衰治疗。患者对多巴胺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故宜用小剂量,应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以不引起心率加快及血压升高为宜。
Ⅱ.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有氨力农,米力农等: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磷酸二酯 酶活性使细胞内的cAMP降解受阻,cAMP浓度升高,进一步使细胞膜上的蛋白激酶活性增高,促进Ca2+通道膜蛋白磷酸化,Ca2+通道激活使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临床应用的制剂有氨力农(amrinone)和米力农(milrinone),后者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比氨力农强1020倍。作用时间短。副作用也较少,两者均能改善心衰症状及血液动力学各参数。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短期应用对改善心衰症状的效果是肯定的,但已有一系列前瞻性研究证明长期应用米力农治疗重症慢性心衰患者,其死亡率较高于对照组,其他的相关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故此类药物仅限于短期应用。
4)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的应用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扩血管兼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抑制醛固酮;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可改善心室及血管的重构。其副作用较少,刺激性咳嗽可能是患者不能耐受治疗的一个原因,有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ACE抑制剂可以明显改善远期预后,降低死亡率。最主要的副作用为低血压。
提早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从心脏尚处于代偿期而无明显症状时,即开始给予ACE抑制剂的干预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通过ACE抑制剂降低心衰患者代偿性神经一体液的不利影响,限制心肌重构,维护心肌功能,推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可降低远期死亡率的目的。
(B)抗醛固酮制剂的应用
小剂量的螺内酯对抑制心血管的重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有很好的作用。
5)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以对抗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强。
卡维地洛:非选择性并有扩张血管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结果明显优于美托洛尔。
6)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最典型的舒张功能不全见于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措施如下:
(A)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药物,改善心肌的顺应性使心室的容量一压力曲线下移,表明舒张功能改善。
(B)钙通道阻滞剂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主要用于肥厚型心肌病。
(C)ACE抑制剂有效控制高血压,从长远来看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有利于改善舒张功能,最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及冠心病。
(D)尽量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保证心室舒张期充分的容量。
(E)对肺淤血症状较明显者,可适量应用静脉扩张剂(硝酸盐制剂)或利尿剂降低前负荷,但不宜过度,因过分的减少前负荷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F)在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7)“顽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疗:应努力寻找潜在的原因,并设法纠正,如风湿活动、贫血、感染性心内膜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类过量、反复发生的小面积的肺栓塞等。患者是否患有与心脏无关的其他疾病如肿瘤等。同时调整心衰用药,强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联合应用等。对高度顽固水肿也可试用血液超滤。对不可逆心衰患者大多是病因无法纠正的,其惟一的出路是心脏移植。
二、急性左心衰竭(重要考点)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临床以上急性心衰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与冠心病有关的乳头肌梗死断裂,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间隔破裂穿孔。
2.SE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
3.其他,如高血压心脏病血压急剧升高,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心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等。
病理生理基础为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或左室瓣膜性急性反流,左室内压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二)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肺水肿。
1. 症状: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肺水肿早期,由于交感神经激活致血管收缩,血压可一过性升高;但随着病情持续,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2.体征:听诊时两肺布满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而构成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注意急性呼吸困难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咳粉红色泡沫痰和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有助于诊断肺水肿与肺水肿并存的心源性休克与其他原因所致休克的鉴别。
(四)治疗(考生须牢记,多为临床分析题或问答题)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10~20mL/min纯氧鼻管吸入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若动静氧分压不能维持60mmHg,宜加用正压呼吸(PEEP)。
3.吗啡5~10mg静脉缓注,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
4.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静注,本药可以利尿、扩张静脉,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5.血管扩张剂(1)硝普钠: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对原有高血压者血压降低幅度(绝对值)以不超过80mmHg为度,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2)硝酸甘油。(3)酚妥拉明。(4)多巴酚丁胺。
6.洋地黄类药物最适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快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禁用于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对AMI,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
7.氨茶碱,为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还有正性肌力作用,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利尿作用。
8.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2 心率失常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冲动形成异常
1.窦房结心律失常①窦性心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
(1)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
(二)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房性期前收缩若无症状通常无需治疗。
(三)心房扑动(artrial flutter)
1。临床表现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心房保存收缩功能,栓塞发生率较心房颤动为低,按摩颈动脉窦能突然减慢房扑的心室率,停止按摩后又恢复至原先心室率水平。令患者运动、施行增加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可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
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静脉扑动。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第一心音强度亦随之变化。有时能听到心房音。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特征为:①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在Ⅱ、Ⅲ、aVF或V1导联最为明显,常呈倒置。典型房扑的心房率通常为250~300次/分钟;②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③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或原先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EKG特征要牢记,多有临床分析题)。
3.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
①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艹卓,能有效减慢房扑之心室率,静脉给药可使新发生之房扑转复窦性心律。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用作减慢房扑时的心室率。
②若上述治疗方法无效,可应用较大剂量洋地黄制剂地高或毛花甙丙减慢心室率,或联合应用普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控制心室率。
③IA(如奎尼丁)或IC(如普罗帕酮)类抗心律失常药能有效转复房扑并预防复发。事前以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或B受体阻滞剂减慢心室率。
④如房扑患者合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脏病变时,以选用胺碘酮较为适宜。
⑤如房扑持续发作,I类与Ⅲ类药物均不应继续应用,治疗目标只在减慢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⑥射频消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房扑患者。
(四)心房颤动(artial fibrillation)
1.临床表现心室率超过150次/分钟,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则。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颈静脉搏动a波消失。(思考:当房颤患者,室律变规则,有哪些可能性?)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表现包括:①P波消失,心房除极混乱,呈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钟。如f波细小,可经食道和左心房的电极进行记录。②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钟之间。③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
3.治疗
(1)急性心房颤动对于症状显著者,应迅速给予治疗,静脉注射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使安静时心率保持在60~80次/分钟。必要时,洋地黄可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未能恢复窦性心律者,可应用药物或电击复律。
(2)慢性心房颤动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三类。①阵发性房颤常能自行终止,当发作频繁或伴随明显症状,可应用口服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减少发作的次数与持续时间。②持续性房颤应给予至少一次复律治疗机会,普罗帕酮、氟卡尼、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均可供选用。如选用电复律治疗,应在电复律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③永久性房颤治疗目的应为控制房颤过快的心室率。首选的药物为地高辛,可单独或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
(3)预防栓塞并发症有栓塞病史、严重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左心房扩大、冠心病等均为发生栓塞的危险因素。均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可口服华法林。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以及无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改用阿司匹林。
(五)预激综合征(pree xcitation syndrome)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即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
1.临床表现:预激本身不引起症状。具有预激心电图表现者,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1.8%,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大约80%心动过速发作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5%~30%为心房颤动,5%为心房扑动。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特别是持续发作心房颤动),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甚至死亡。
2.心电图表现房室旁路典型预激表现为:①窦性心搏的PR间期短于0.12s;②某些导联之QRS波群超过0.12s,QBS波群起始部分粗钝(称delta波),终末部分正常;③ST-T波呈继发性改变,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发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类型为通过房室结向前传导。
3.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三种。
①预激综合征患者发作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参照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处理。如迷走神经刺激无效。首选药物为腺苷或维拉帕米静注。无效时改用普萘洛尔。②预激综合征患者发作心房扑动与颤动时伴有晕厥或低血压,应立即施行电复律。③不主张使用洋地黄。
外科手术或经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的适应征是:①心动过速发作频繁、药物未能加以充分控制者;②心房颤动或扑动经旁路快速前向传导,心室率极快者;③药物治疗未能显著减慢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者;④心电生理检查显示房颤发作时,旁路的前向传导不应期短于250ms,因药物通常无效,亦应考虑手术或消融治疗。
(六)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rentricular beats)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1.病因正常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常见于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病人。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可以诱发室性期前收缩。
2.临床表现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室早频发或呈二联律,可致心排血量减少,如患者已有左室功能减退,室性期前收缩频繁发作可引起晕厥。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心绞痛与低血压。
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缩之第二心音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的a波。
心电图的特征如下:(考生牢记)
(1)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2)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恒定。
(3)室早很少递传到心房,窦房结冲动发放未受干扰,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
(4)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室性期前收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二联律是每个窦搏后跟随一个室早,连续三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称室性心动过速。(何为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室早,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5)室性并行心律:心室的异位起搏点规律地自行发放冲动,并能防止窦房结冲动入侵。(心电图有何特征)??
3.治疗
(1)无器质性心脏病如患者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少用IC,Ⅲ类抗心律常药,药物宜用β受体阻滞剂或美西律。
(2)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出现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多源(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一个心搏的T波上(RonT)时,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利多卡因,其次普鲁卡因胺。(急性心梗发生室早的先兆有哪些?)
(3)慢性心脏病变应当避免应用I类、特别是IC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β阻滞剂能降低心梗后猝死发生率。低剂量胺碘酮可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力衰竭伴有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
(七)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病因发生于各种器质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再次为扩张和肥厚心肌病患者。
临床表现①非持续性室早多无症状,持续性室速,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少尿、晕厥、气促、心绞痛等。
听诊心律轻度不规则,第一、二心音分裂,收缩期血压可随心搏变化。如发生完全性房室分离,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颈静脉间歇出现巨大a波。当心室搏动逆传并持续夺获心房,心房与心室几乎同时发生收缩,颈静脉呈现规律而巨大的a波。
心电图特征为:①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②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s;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③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钟;心律规则,但亦可略不规则;④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偶尔个别或所有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⑤通常发作突然开始;⑥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是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最重要依据。(心电图特征要牢记)
诊断:①室性融合波;②心室夺获;③房室分离,若心室搏动逆传心房,P波与QRS波群相关,此时可无房室分离并出现1:1室房传导或2:l室房传导阻滞;④QRS波群电轴左偏,时限超过0.12S;⑤QRS波群形态,当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呈现以下的特征:V1导联呈单相或双相波(R>R′);V6导联呈qR或QS;当呈左束支传导阻滞时:电轴右偏,V1导联负向波较V6深;Rv1>0.04s;V6导联呈qR或QS;⑥全部心前区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呈同向性:即全部向上或向下。以上心电图表现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无需进行治疗;持续性室速发作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均应考虑治疗。
(1)终止室速发作:室速患者如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首选药物复律。静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症状明显者,应迅速施行直流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给予药物治疗。
(2)预防复发应努力寻找及治疗诱发与使室速持续的可逆性病变。如缺血,低血压低血钾等。
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各自药量均可减少。不应使用单一药物大剂量治疗,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埋藏式心室或心房起搏装置合用,治疗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八)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lutter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心室扑动与颤动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引起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的药物,严重缺氧、缺血、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与极快的心室率、电击伤等亦可引起。心室扑动与颤动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钟(通常在200次/分钟以上)。心室颤动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识别QRS波群、ST段与T波。心室颤动波<0.2mv,病重病情。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
(九)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房屋传导阻滞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其他等不同部位。
1.临床表现第一度房室阻滞患者通常无症状。第二度房室阻滞可引起心悸与心搏脱漏。第三度房室阻滞的症状包括疲倦、乏力、晕眩、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因心率过慢,脑缺血可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可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
第一度房室阻滞,PR间期延长。第一心音强度减弱。第二度I型的第一心音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漏。第二度Ⅱ型房室阻滞亦有间歇性心搏脱漏,但第一心音强度恒定。第三度房室阻滞的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第二心音可呈正常或反常分裂。间或听到心房音及响亮清晰的第一心音(大炮音)。颈静脉出现巨大a波。(重要考点,考生务必牢记)。
2.心电图表现
(1)第一度房室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延长超过0.20s。
(2)第二度房室阻滞
①第二度I型房室阻滞又称文氏阻滞表现为:A.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B.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C.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最常见房室传导比率为3∶2或5∶4此型可发生在任何心脏部位。QRS正常,几乎全位于房室结。
②第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搏动的PR间期正常或延长。QRS正常,阻滞可能在希室束内。
③第三度(完全性)房室阻滞其特征为:A.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B.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房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C.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若位于希室束,心室约为40~60次/分,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min以下。
3.治疗第一度房室阻滞与第二度I型房室阻滞心室率不太慢并且无症状者,无需接受治疗。第二度Ⅱ型与第三度房室阻滞如心室率显著缓慢,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应给予适当治疗。
阿托品,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时应十分慎重,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者,应及早给予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3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称心脏性猝死,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称心脏骤停。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原因
冠心病及其并发症为主要原因。
(二)病理生理
①冠状动脉病变时心肌血流量恒定减少心肌丧失电的稳定性,心肌代谢变化,常期处于左室压力超负荷,较正常组织易发生心律失常与猝死。③急性缺血,细胞膜完整性受破坏。
(三)临床表现
心脏性猝死的经过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前驱期、终末期开始、心脏骤停与生物学死亡。可无前驱表现,瞬即发生心脏骤停。
下列体征有助于立即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意识丧失,颈、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病人可在4~6min发生不可逆脑损害。听诊心音消失更可确立诊断。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1.立即尝试捶击复律,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2.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是临时性紧急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内插管,以人工气囊挤压或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可作动脉血氧分压监测。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最好方法。
3.胸按压使整个胸腔内压改变产生抽吸作用,有利于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并发症如肋骨骨折等的发生。在胸按压的同时,必须设法迅速恢复有效的自主心律。
4.除颤和复律一旦心电监测确定为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快速性心动过速,应立即进行直流电除颤,应努力改善通气和矫正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以利于重建稳定的心律。应尽可能在复苏期间监测动脉血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5.药物治疗利多卡因为首选,普鲁卡因胺,溴苄胺,胺碘酮,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均可用于治疗。
§4 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临床标准:①正常成人动脉SBP<140mmHg和DBP<90mmHg。②成人高血压为SBP≥160mmHg,DBP≥95mmHg。③在二者间为临界高血压。
(一)病因
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1.血压的调节主要决定于心排血量及体循环的周围血管阻力。
2.遗传学说
3.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4.钠与高血压
5.精神神经学说
6.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7.胰岛素抵抗
8.其他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低钙、低镁及低钾。
(二)病理
高血压持续及进展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继而全身各脏器发生病变,以心和肾最重要。
1.心: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可致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促使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下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2.脑脑部小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可致脑腔隙性梗死。形成微动脉瘤,当压力升高时可引起破裂、脑出血。脑小A痉挛与硬化使毛细血管壁缺血,通透性增高,致急性脑水肿。长期高血压也可导致脑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
急性血压升高时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缺血、渗出、致高血压脑病。
3.肾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持续高血压致肾小球囊内压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最终致肾衰竭。恶性高血压时,入球小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发生增殖性内膜炎及纤维素样坏死,在短期内出现肾衰竭。
4.视网膜视网膜小A从痉挛到硬化,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和渗出。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早期常无症状,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体检时可听到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老年人可呈金属音,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喷射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有左心室肥厚并可闻及第四心音。
2.并发症
(1)心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2)脑可形成小动脉的微动脉瘤,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脑卒至在我国是高血压最常见病发症。高血压也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血压极度升高可发生高血压脑病,表现为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血压降低即可逆转。
(3)肾可致进行性肾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
(4)血管严重高血压可促使形成主动脉夹层并破裂。
(5)眼底:病变可反映高血压严重程度。Ⅰ级,视网膜动脉变细,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脉交叉压迫;Ⅲ眼底出血,棉絮状渗出,Ⅳ级,出血或渗出物伴视乳头水肿。
(四)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
高血压水平按第1、2、3级区分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的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的临床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死、既往曾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大于等于Ⅲ级)。
低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度危险组:高血压1级伴有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有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度危险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必须药物治疗。
极高危险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五)临床类型(重要考点)
1.恶性高血压①发病较急骤,多见于中、青年。②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持续>130mmHg。③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Ⅳ级)。④肾脏损害突出,表现为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并可伴肾功能不全。⑤进展迅速,如不给予及时治疗,预后不佳,可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⑥有上述表现,但无视乳水肿(Ⅲ级)时,称急进高血压。
2.高血压急症
(1)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周围血管阻力突然上升,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伴靶器官病变者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或高血压脑病。BP以收缩压显著升高为主,可达260mmHg也可伴舒张压升高。危象发作时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血中儿茶酚胺升高。
(2)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发生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而产生的临床征象。机制为过高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临床表现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较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
3.老年人高血压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即为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点:①半数以上收缩压升高为主,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②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的混合型。③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靶器官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衰、心肌梗死和肾功能不全较为常见。④老年人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易发生心力衰竭,尤其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时要密切观察。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规范方法下水银柱血压计非同日三次测量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方法。进一步检查有无引起高血压的基础疾病存在,即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七)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应该是: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1.非药物治疗第1级高血压如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即以此为主要治疗。
(1)合理膳食
①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而我国人民日摄盐约10~15g。
②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
③限制饮酒。
(2)减轻体重和运动
(3)气功及其他生物行为方法。
(4)其他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戒烟。
2.降压药物治疗
(1)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有噻嗪类、袢利尿利和保钾利尿剂三类,根据具体病情相应选择。
(2)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高血压患者,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对冠心病抗心梗后作为二级预防疗效好。
(3)钙通道阻滞剂有维拉帕米、地尔硫艹卓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尤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通过Ca2+内流和胞内Ca2+移动阻滞影响心肌和平潜肌收缩,扩张血管。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各种程度高血压均有一定降压作用,对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的患者尤为适宜。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适应征与ACE抑制剂相同。
(6)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等,同时可降血脂,对insulin抵抗有较好作用。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7)其他包括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周围交感神经抑制剂,直接血管扩张剂等。
3.降压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1)用药选择(原则要牢记,多有临床病例分析题)。
①合并心力衰竭者,宜选择ACE抑制剂、利尿剂。
②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者,宜选择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③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非肾血管性),可选用ACE抑制剂。
④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选择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尤其伴收缩功能不全者)。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可选择用钙通道阻滞剂。
⑤对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可选用α受体阻滞滞剂,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
⑥伴妊娠者,不宜用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选用甲基多巴。
⑦对合并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痛风患者不宜用利尿剂。
合并心脏起搏传导障碍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2)降压目的及应用方法有效的治疗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将到140/90mmHg以下,对于中青年患者(<60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变的患者,治疗应使血压降至130/85mmHg。
降压方法:①轻、中度患者从小剂量或一般剂量开始用药,联合用药。
②要求白昼,夜间稳定降压。
③尽可能用每日1片的长效制剂,避免血压波动。
4.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应使血压迅速降落,同时处理并发症。
①硝普钠;②硝酸甘油;③硝苯地平;
另外,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哪些,机制如何,考内科学的考生绝不应忽视。限于篇辐,本书从略。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但近年发病年龄多有提前。
(一)发病机制
心肌缺氧可引起疼痛,当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
(二)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1.症状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考生须牢记,多有病例分析题)。
(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间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和刀扎,偶伴濒死恐惧感觉,病人不自觉停止原来活动。
(3)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4)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
2.体征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多为乳头肌缺血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或出现交替脉。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可建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者则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无改变的患者可考虑作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有困难者要考虑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考虑施行介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者则必须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心绞痛的分型诊断(重要考点)
(1)劳累性心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
①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最常见,指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3-5min,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时间发生疗效。
②初发型心绞痛(recent onset angina pectoris)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1个月。有过稳定心绞痛的患者已数月不发生疼痛,现再次发生,时间未到1个月也可列入本型。
③恶化型心绞痛(accelerated angina pectoris)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有频率、程度、时限、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可发展为心梗或猝死,也可恢复为稳定型。
(2)自发性心绞痛其特点为疼痛发生与体力或脑力活动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冠状动脉血流贮备量减少有关。疼痛程度较重,时限较长,不易为含用硝酸甘油所缓解。
①卧位型心绞痛(angina decubitus)休息或熟睡时发生,常在半夜,偶在午睡时发作,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本型可发展为心梗或猝死。
②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t's variant angina pecoris)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则ST段可压低。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患者迟早会发生心肌梗死。
③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acute coronary insufficiency)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历时较长,达30分钟到1小时或以上。常为心肌梗死的前奏,又称中间综合征。
④梗死后心绞痛(postinfarction angina pecoris),指急性心梗发生后1个月出现的心绞痛。
(3)混合性心绞痛其特点是患者既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发生心绞痛,亦可在心肌需氧量无明显增加时发生心绞痛。(梗塞前心绞痛指什么?什么是不稳定型和稳定型心绞痛?)
2.心绞痛严重度的分级分为4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仅在强、快或长时期劳力时发生心绞痛。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刺激或醒后数小时内步行或登楼;步行两个街区以上、登楼一层以上和爬山,均引起心绞痛。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街区,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Ⅳ级:一切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时可发生心绞痛。
3.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1)心脏神经症;症状多在疲劳后出现,胸痛近心尖部,经常变动,多为短暂刺痛或长期隐痛,有神经衰弱症状。
(2)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持续长,常有休克,心衰,伴发热,面向心梗部位主导ST段升高,异常Q波,有酶学改变。
(3)其他疾病引起心绞痛;如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类,梅毒性主动脉炎等。
(4)肋间神经痛;常累及1~2个肋间,疼痛不一定限在胸前,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
(5)不典型疼痛;与食管病变,膈疝,颈椎病等鉴别。
防治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1.发作时的治疗
(1)发作时立即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药物治疗
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可扩冠脉,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第一次用药时,患者宜平卧片刻,必要时吸氧。
②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化,也可用喷雾吸入。
③亚硝酸异戊酯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盖于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
2.缓解期的治疗
宜尽量避免各种确知足以诱致发作的因素。调节饮食,特别是一次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1)硝酸酯制剂
①硝酸异山梨酯
②戊四硝酯
③长效硝酸甘油制剂,口服后30min起效,持续8~12小时。硝酸甘油油膏适于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
(2)β受体阻滞剂最常用的制剂是普萘洛尔,通过阻断拟交感作用,减低心肌氧耗,缓解心绞痛发作。
(3)钙通道阻滞剂常用制剂有:①维拉帕米;②硝苯地平;③地尔硫卓,通过抑制Ca2+入胞内,抑制心肌和平滑肌收缩,缓解症状,还可降低血液粘度。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以钙通道阻滞剂的疗效最好。
(4)冠状动脉扩张剂,如双嘧达莫,吗多明,胶碘酮等。
3.中医中药治疗
4.其他治疗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注射液,高压氧治疗,洋地黄类制剂。
5.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适应证:①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②冠状动脉3支病变;③稳定型心绞痛对内科治疗反应不佳,影响工作和生活;④恶化型心绞痛;⑤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有固定狭窄者;⑥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⑦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应在管腔阻塞70%以上、狭窄段的远端管腔要畅通和心室功能要好。
6.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有时可起到类似外科手术同样的效果。
7.运动锻炼疗法。
8.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应住院卧床休息,在密切监护下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尽快控制症状和防止发生心肌梗死,多在病情稳定后行冠脉造影,手术治疗。
二、急性心肌梗死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类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这些情况是:
1.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2.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
3.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或血压剧升,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心肌梗死往往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晨6时至12时或用力大便时发生。
这与餐后血脂增高,血粘度增高,易于发生血栓,上午冠状动脉张力高,易使冠状动脉痉挛,用力大便时心脏负荷增加等有关。心梗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进一步而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二)病理
1.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有弥漫广泛的粥样硬化病变。(常见的血管闭塞和相应心梗部位如何?)
2.心肌病变冠脉闭塞后1~2小时之内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伴多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后坏死的心肌纤维逐渐溶解,形成肌溶灶,随后渐有肉芽组织形成。心电图有Q波出现,若心梗部位灶性分布,累及室壁内层,不到室壁厚度一半,称心内膜下心梗。
(三)临床表现
1.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硝酸甘油疗效差,应警惕心梗的可能。
2.症状
(1)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效,可伴濒死感,少数人一开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有呃逆。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
(5)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多为心源性的。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不协调所致。
3.体征
(1)心脏体征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降低。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Q波心梗的心电图特点。
(1)坏死区出现病理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导联出现。
(2)损伤区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导联出现。
(3)缺血区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导联出现。
(4)背向心梗区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2.心肌酶谱CPK、GOT,LDH升高,最早(6小时内)增高为CPK,34d恢复正常。增高时间最长者为LDH,持续1~2周。其中CPK的同工酶CPKMB和LDH的同工酶LDH1的诊断特异性最高。
3.血象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对老年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而原因未明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久的胸闷或胸痛者应考虑本病。
(2)鉴别诊断
①心绞痛性质轻,时间短,硝酸甘油有效,血压升高,全身症状少,ST段暂时性压低。
②急性心包炎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均为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
③急性肺动脉栓塞以右心衰为主,心电图Ⅰ导S波深,Ⅲ导Q波显著。
④急腹症病史,体检,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可鉴别。
⑤主动脉夹层分离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差别明显,胸痛一开始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下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等可鉴别,二维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
(六)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梗。
2.心脏破裂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压塞而猝死。室间隔穿孔,在胸骨左缘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但有的为亚急性。
3.栓塞见于起病后1~2周,可引发脑、肾、脾、四肢等动脉栓塞。
4.心室壁瘤多见于左心室。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广泛,搏动减弱或反常搏动。ST段持续升高,X线和超声可见左室局部心缘突出。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过敏。
(七)治疗(治疗原则要掌握)
1.监护和一般治疗
(1)休息卧床休息1周,保持环境安静。
(2)吸氧鼻管面罩吸氧
(3)监测,对ECG,BP,R监测至少5-7天,必要时监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4)护理
2.解除疼痛常用药物:
①哌替啶肌注或吗啡皮下注射,最好和阿托品合用。
②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
③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用或静滴,注意心率加快和低血压。
④中药制剂
⑤心肌再灌注疗法亦可解除疼痛
3.再灌注心肌起病3~6天内,使闭塞冠脉再通。
(1)溶解血栓疗法常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怎样判断血栓溶解)。
(2)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4.消除心律失常(重要考点,考生须牢记)。
①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情况稳定后,改用美西律。
②心室颤动时,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药物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不满意时,及早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缓慢的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静注。
④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宜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⑤室上性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用洋地黄,维拉帕米控制时,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用抗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5.控制休克
(1)补充血容量:右室梗塞,中心静脉压升高不一定是补充血容量的禁忌。(2)应用升压药(3)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4)其他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护肾功能,应用糖皮质激素。
6.治疗心力衰竭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右室梗塞慎用利尿剂。
7.其他治疗
(1)促进心肌代谢药物,Vitc,辅酶A,细胞色素C,VitB6等。
(2)极化液疗法,氯化钾,insulin,葡萄糖配成,促进心肌摄取和代谢葡萄糖。
(3)右旋糖酐40或淀粉代血浆
(4)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前壁心梗伴交感神经亢进,可防止梗阻范围扩大。
(5)抗凝疗法,华法令等,同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8.恢复期处理恢复后,进行康复治疗,逐步作适当的体育锻炼。
9.并发症的处理
①栓塞:溶解血栓,抗凝
②心室壁瘤:手术切除或同时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③心脏破裂和乳头肌功能失调:手术治疗。
④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10.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①低血压无左心衰时宜扩张血容量,无效时用正性肌力药。
②不宜用利尿剂
③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
11.无Q波心肌梗死的处理措施与有Q波心梗基本相同,地尔硫艹卓,阿斯匹林联用可降低再梗塞率。
§6 心脏瓣膜病
(一)二尖辫狭窄(mitral stenosi)
1.病因二尖瓣狭窄的最常见病因为风湿热。为反复链球菌感染。
2.病理生理
(1)二尖瓣狭窄对左房室跨瓣压差和左心房压影响:跨瓣压差升高,左心房压升高。
(2)左心房压升高对肺循环和呼吸的影响左心房压升高依次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被动性升高,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当肺毛细血管压急升超过4.0-4.7kpa时,可致肺泡性肺水肿。
(3)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的影响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代偿肥厚扩张和右心衰竭,可继发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类瓣狭窄主要累及左心房和右心室。严重二尖瓣狭窄时有左心室的失用性萎缩。
3. 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1)症状一般在MO中度狭窄即瓣口<1.5cm2时始有明显症状。
①呼吸困难首次呼吸困难发作常以运动、精神紧张、性交、感染或心房颤动为诱因使心排增加,左房压升高,并多先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狭窄加重,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
②咯血有以下几种情况:A.突然咯大量鲜血,通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可为首发症状。由于支气管静脉回流入肺静脉,静脉压升高,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咳嗽时的血性痰或带血丝痰;C.急性肺水肿时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D.肺梗死伴咯血。
③咳嗽,冬季明显,支气管粘膜水肿或支气管受压可能为原因。
④声嘶,由于扩大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致麻痹引起。
(2)体征重度二尖瓣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双颧绀红。
①二尖瓣狭窄的心脏体征A.心尖搏动正常或不明显;B.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提示前叶柔顺、活动度好;如瓣叶钙化僵硬,第一心音减弱,开瓣音消失;开瓣音在第二心音后越早,左房压高和狭窄严重。C.心尖区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常可触及舒张期震颤。房颤时,舒张晚期杂音消失。
②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大的心脏体征肺动脉高压时,胸骨左下缘可扪及右心室收缩期抬举样搏动,第二心音的肺动脉瓣成分亢进。在胸骨左上缘可闻及短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和递减型高调叹气样舒张早期杂音。称为Graham Steell杂音(很重要的名词解释)。右心室扩大伴三尖瓣关闭不全时,胸骨左缘第4、5肋间有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增强。
4.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尖区有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左心房增大,一般可诊断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与下列疾病鉴别:①严重二尖瓣返流房缺等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增加。②Austin Flint杂音。③左房粘液瘤
5.并发症
(1)心房颤动,房性早搏为前奏,房颤发生多是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之始。
(2)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突然出现重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湿性啰音。需紧急抢救,见急性左心衰(这是很重要的考点)。
(3)血栓栓塞,约1〖〗4体循环栓塞为反复发作和多数栓塞。
(4)右心衰临床表现为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为晚期病发症。
(5)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
(6)肺部感染,很常见。
6.治疗
(1)一般治疗①预防风湿热复发用苄星青霉素G。②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③无症状者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定期(6~12个月)复查;④吸呼困难者应减少体力活动,限制钠盐摄人,口服利尿剂,避免和控制诱发急性肺水肿的因素,如急性感染,贫血等,必要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
(2)并发症的处理
①大量咯血应取坐位,用镇静剂,静脉注射利尿剂,以降低肺静脉压。
②急性肺水肿,注意:a.不用扩张小动脉扩血管药;b.正性肌力药物当房颤伴快心室率可用毛花甙C。
③心房颤动治疗目的为满意控制心室率,争取恢复和保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可用β受体阻滞剂。
④预防栓塞有栓塞史或超声检查示有左心房附壁血栓,应使用华法林。
⑤右心衰竭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利尿剂和地高辛。
(3)介入和手术治疗,为根本措施。
①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为缓解二尖瓣梗阻首选方法。
②闭式分离术,适用于无明显钙化,前叶活动好,未有左房血栓的患者。
③直视分离术适于瓣叶严重钙化、病变累及腱索和乳头肌、左心房内有血栓或狭窄的患者。
④人工瓣膜置换术适应证为:A.严重瓣叶和瓣下结构钙化、畸形,不宜作分离术者;B.二尖瓣狭窄合并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者。手术应在有症状而无肺动脉高压时考虑,但肺动脉高压并非绝对禁忌。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competence)
1.病因
(1)慢性
①风心病在我国为最常见病因;②二尖瓣脱垂在西方国家为常见病因;③冠心病;④腱索断裂;后叶腱索受累多。⑤二尖瓣环和环下部钙化多见于老年女性,为退行性变;⑥感染性心内膜炎;⑦左心室显著扩大;⑧其他少见原因先天性畸形、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和左房粘液瘤等。
(2)急性
①腱索断裂;②感染性心内膜炎损伤瓣叶或致腱索断裂;③急性心肌梗死致乳头肌急性缺血、坏死或断裂;④创伤损害二尖瓣结构;⑤人工瓣膜开裂破坏。
2.病理生理
(1)急性收缩期左心室射出的部分血流经关闭不全的二尖瓣口反流至左心房,与自肺静脉至左心房的血流汇总,在舒张充盈左心室,使左心房和左心室容量负荷骤增,左心室舒张末压急剧上升。左心房压也急剧升高,导致肺淤血,甚至肺水肿。之后可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2)慢性左房顺应性增加,扩大心房和心室在长时间内,适应容量负荷增加。持续严重的过度容量负荷终致左心衰竭,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上升,导致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发生。
3.临床表现
(1)症状
①急性轻度二尖瓣反流如少数腱索断裂仅有轻微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反流如乳头肌断裂很快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②慢性严重反流有心排血量减少,首先出现的突出症状是疲乏无力,肺淤血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出现较晚。
A.风心病无症状期较长常超过20年,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多已有不可逆的心功能损害。
B.二尖瓣脱垂轻度多无症状,或仅有胸痛、心悸、乏力、头昏、体位性晕厥和焦虑等,可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晚期出现左心衰竭。
(2)体征
①慢性
A.心尖搏动呈高动力型,左心室增大时向左下移位。
B.心音风心病时瓣叶缩短所致,重度关闭不全时第一心音减弱。二尖瓣脱垂和冠心病时第一心音多正常。第二心音分裂明显。
C. 心脏杂音瓣叶挛缩所致(如风心病),有自第一心音后立即开始、与第二心音同时终止的全收缩期吹风样高调一贯型杂音,在心尖区最响伴有震颤。杂音可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后叶异常时,杂音则向胸骨左缘和心底部传导。在典型的二尖瓣脱垂为随喀喇音之后的收缩晚期杂音。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常时可有收缩早期、中期、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腱索断裂伴连枷样瓣叶时杂音可似海鸥鸣或音乐性。反流严重时,心尖区可闻及紧随第三心音后短促舒张隆隆样杂音。
②急性心尖搏动为高动力型。第二心音肺动脉瓣成分亢进,非扩张的左心房强有力收缩所致心尖区第四心音常见。心尖区返流杂音于第二心音前终止而非全收缩期,呈递减型和低调。严重反流也可出现心尖区第三心音和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4.诊断
急性者,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心尖区出现收缩期杂音,X线心影不大而肺淤血明显和有病因可寻如二尖瓣脱垂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不难。慢性者,心尖区有典型杂音伴左心房室增大,诊断可以成立,确诊有赖超声心动图。同时应与三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喷射性杂音相鉴别。
5.并发症
心房颤动见于3〖〗4的慢性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体循环栓塞;二尖瓣脱垂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脑栓塞、心律失常、猝死、腱索断裂、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心力衰竭。
6.治疗
(1)急性治疗目的是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血量和纠正病因和病理生理。内科治疗一般为术前过渡措施,尽可能在床旁球囊飘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下进行。静滴硝普钠,利尿剂。外科治疗为根本措施。
(2)慢性
①内科治疗
A.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风心病需预防风湿热。
B.无症状、心功能正常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应定期随访。
C.心房颤动的处理同二尖瓣狭窄慢性心房颤动,有体循环栓塞史、超声检查见左心房血栓者,应长期抗凝治疗。
D.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人,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
②外科治疗
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主要手术方法,二尖瓣修复术,作用持久,术后发生感染性心肉膜和血栓栓塞少见。
(三)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1.病因
(1)风心病,主瓣狭窄多伴关闭不全和二尖瓣损害。
(2)先天性畸形
①先天性二叶瓣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②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3)退行性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的狭窄,常伴二尖瓣钙化。
(4)其他少见原因大的赘生物阻塞瓣口。如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伴瓣叶结节样增厚等。
2.病理生理瓣口成人主A瓣口≥3.0cm2,若≤1.0cm2时,左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跨瓣压差显著,失代偿时,导致左心衰竭。
3.临床表现
(1)症状: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典型主动脉狭窄常见的三联征,但出现较晚。
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晚期肺淤血引起的常见首发症状见于90%有症状患者,进而可发生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
②心绞痛常由运动诱发,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伴冠心病。
③晕厥或接近晕厥多发生于直立、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少数在休息时发生,由于脑缺血引起。(原因有哪些?考生要理解)。
(2)体征
①心音第一心音正常。由于左室射血时间延长第二心音常为单一性,严重狭窄者呈逆分裂。肥厚的左心房强有力收缩产生明显的第四心音,并可能扪及。
②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在第一心音稍后或紧随喷射音开始,止于第二心音前,为吹风样、粗糙、递增一递减型,在胸骨右缘第2或左缘第3肋间最响,向颈动脉、胸骨左下缘和心尖区传导,常伴震颤。老年人钙化性主A瓣狭窄者、杂音心底粗糙,心尖区最响。
③其他动脉脉搏上升缓慢、细小而持续。在晚期,收缩压和脉压均下降。
4.诊断有典型主动脉狭窄杂音时,较易诊断。确诊有赖超声心动图。
5.并发症
①心律失常10%的本病患者可发生心房颤动,致左心房压升高和心排血量明显减少,临床上迅速恶化,可致严重低血压、晕厥或肺水肿。还可发生房室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晕厥和猝死。
②心脏性猝死,少见。
③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年轻人危险性比老年人大。
④体循环栓塞,少见。
⑤心衰发生左心衰竭后,自然病程缩短,终末期的右心衰少见。
⑥胃肠道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出血多为隐匿和慢性。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出血停止。
6.治疗
(1)内科治疗治疗措施包括: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②无症状的轻度狭窄患者每2年复查一次,应包括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中、重度狭窄的患者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每6~12个月复查一次。③如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应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心房颤动。一旦出现,应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④心绞痛可试用硝酸酯类药物。⑤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可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小心应用利尿剂。⑥扩张小动脉血管扩张剂慎用,以防血压过低。
(2)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的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方法。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75cm2或均压差>6.7kPa伴心绞痛、晕厥或心力衰竭症状为手术的主要指征。
(3)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适应证包括:①由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心源性休克者;②严重主动脉瓣狭窄需急诊非心脏手术治疗,因有心力衰竭而具有极高手术危险者,作为以后人工瓣膜置换的过渡;③严重主动脉狭窄的妊娠妇女;④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compe tence)
1.病因由于主动脉瓣和(或)主动脉根部疾病所致。
(1)慢性
①主动脉瓣疾病
A. 风心病,约占2〖〗3,多伴二尖瓣病变。
D.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单纯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见病因。
C.先天性畸形,如二叶主动脉瓣,室间隔缺损伴一瓣叶脱重,先天性主动脉瓣穿孔等。
D.主动脉瓣粘液样变性,致瓣叶舒张期垂入左室。
E.强直性脊柱炎,瓣叶基底部和远端边缘增厚伴瓣叶缩短。
②主动脉根部扩张
A.梅毒性主动脉炎,可致主动脉根部扩张。
B.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累及骨、关节、心脏和血管。
C.强直性脊柱炎,升主动脉弥漫性扩张。
D.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
E.严重高血压和(或)动脉粥样硬化。
(2)急性
①感染性心内膜炎。
②创伤,穿透性伤或钝性胸部创伤致升主动脉根部,瓣叶支持结构和瓣叶破损,瓣叶急性脱垂。
③主动脉夹层分离
④人工瓣膜破裂。
2.病理生理
(1)急性舒张期血流从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左室同时接纳左房前向充盈血流,左心室舒张压急剧上升,导致左心房压增高和肺淤血,甚至肺水肿。
(2)慢性
①由于代偿机制,左心室能较长期维持正常心排血量和肺静脉压无明显升高。失代偿的晚期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左心衰竭发生。
②左心室心肌重量增加使心肌氧耗增多,主动脉舒张压低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二者引起心肌缺血,促使左心室心肌功能恶化。
3.临床表现
(1)症状
①急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和低血压。
②慢性可多年无症状。最先的主诉为与心搏量增多有关的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强烈搏动感等症状。晚期始出现左心衰竭表现。心肌缺血所致心绞痛少见,常有体位性头昏。
(2)体征
①慢性
A.血管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周围血管征常见,包括随心脏搏动的点头征(De Musset征,名词解释)、颈动脉和桡动脉扪及水冲脉或陷落脉、股动脉枪击音(Traube征)、听诊器轻压股动脉闻及双期杂音(Duroziez征)和毛细血管搏动征等,主动脉根部扩大,胸骨旁左第2,3肋间扪及收缩期搏动。
B.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弥散而有力。
C.心音第一心音减弱由于收缩期前二尖瓣部分关闭引起,第二心音主动脉瓣成分减弱或缺如;但梅毒性主动脉炎时常亢进呈击鼓音。第二心音多为单一音。心底部可闻及收缩期喷射音,心尖区常有第三心音。
D.心脏杂音为与第二心音同时开始的高调哈气样递减型舒张早期杂音,坐位前倾和深呼气时易听到。心底部常有主动脉瓣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较粗糙,强度2/6~4/6级,可伴有震颤,重度反流在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杂音,(Austin Flint杂音,重要名词解释)。
②急性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正常或舒张压稍低,脉压稍增大。无明显周围血管征。心尖搏动正常。心动过速常见。第一心音减低或消失。第二心音肺动脉瓣成分增强。第三心音常见。主动脉瓣舒张期杂音较慢性者短而调低,如出现Austin Flint杂音,舒张晚期成分消失。
4.诊断有典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伴周围血管征,可诊断。超声心动图可助确诊。
5.并发症①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②室性心律失常常见;③心脏性猝死少见;④心衰在急性者出现早,慢性者于晚期始出现。
6.治疗
(1)急性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主动脉瓣修复术)为根本措施。内科治疗一般为术前准备过渡措施应尽量在球囊飘浮导管床旁血流力学监测下进行。
(2)慢性
①内科治疗A.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风湿热。B.梅毒性主动脉炎应予一疗程青霉素治疗;C.舒张压>90mmHg者应用降压药;D.无症状的轻或中度反流者,应限制重体力活动,并每1~2年随访一次,应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有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左心室扩张者,即使无症状,亦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扩张动脉。E.心力衰竭时应用血管扩张药(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F.心绞痛可试用硝酸酯类药物,G.积极纠正心房颤动和缓慢性心律失常;H.如有感染应及早积极应用敏感抗菌素。
②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A.有症状和左心室功能不全者;B.无症状伴左心室功能不全者,经系列无创检查显示持续或进行性左心室收缩末容量增加或静息射血分数降低者应手术;如左心室功能测定为临界值或不恒定的异常,应密切随访;C.有症状而左心室功能正常者,先试用内科治疗,如无改善,不宜拖延手术时间。手术的禁忌证为LVEF<0.15~0.20,LVEDD>80mm或LVEDVI>300ml/m2。
§7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微生物感染心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其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
(一)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1.病因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
2.临床表现
(1)症状
①几乎均有发热。亚急性者起病隐匿,
②可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可有弛张性低热,一般<39℃,午后和晚上高,伴寒战和盗汗。③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痛常见。④急性者呈暴发性败血症过程,有高热寒战,常诉头、胸、背和四肢肌肉关节疼痛。⑤突发心力衰竭者较常见。
(2)体征
①心脏杂音绝大多数可闻及心脏杂音,急性者要比亚急性者更易出现杂音强度和性质的变化,或出现新的杂音(尤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见)。
②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包括:A.瘀点,可出现于任何部位,以锁骨以上皮肤、口腔粘膜和结合膜常见,病程长者较多见;B.指(趾)甲下裂片状出血;C.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其中心呈白色,多见于亚急性感染;D.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较常见于亚急性者;E.Janeway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出血红斑,主要见于急性患者。F.杵状指和趾,
③脾大见于30%的病程>6周的患者,急性者少见。
④贫血较常见,尤其多见于亚急性者,多为轻、中度贫血,晚期患者可重度贫血。
3.诊断
①凡有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②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③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原有心瓣膜病变或其他心脏病的基础之上,如在这些患者发现周围体征提示本病存在,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鉴别:亚急性者应与急性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心房粘液瘤、淋巴瘤腹腔内感染、结核病等鉴别。急性者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鉴别。
4.治疗
(1)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最为重要的治疗。用药原则为:早期应用,在连续送3~5次血培养后即可开始治疗;充分用药,选用杀菌性抗微生物药物,大剂量和长疗程,旨在完全消灭深藏于赘生物内的致病菌;静脉用药为主,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亚急性者选用针对包括肠球菌在内的大多数链球菌的抗生素;已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时,应根据致病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选择抗微生物药物了解致病菌对药物敏感程度作为选择抗生素的基础。
①经验治疗在病原菌尚未培养出时,急性者采用萘夫西林加氨苄西林;亚急性者按常见致病菌的用药方案,以青霉素为主或加庆大霉素。
②已知致病微生物的治疗
a.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多属此类。首选青霉素;或用头孢曲松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万古霉素。所有病例均至少用药4周。
b.对青霉素的敏感性不确定者,青霉素用药量应加大同时加庆大霉素,后者一般用药不超过两周。
c.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青霉素的用量需高达1800万3000万U,持续静脉滴注,或用氨苄西林,加用庆大霉素。治疗过程中酌减或撤除庆大霉素,预防其毒副作用。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不能耐受者也可改用万古霉素。
d.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A)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B)如用青霉素后延迟出现皮疹,用头孢噻吩。(C)如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或耐甲氧西林菌株致病者,用万古霉素。
e.其他细菌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或万古霉素,加或不加氨基糖苷类。
f.真菌感染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足够疗程后口服氟胞嘧啶。
(2)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适应证为:①严重瓣膜反流致心力衰竭。②真菌性心内膜炎。③虽充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复发。④虽充分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大动脉栓塞,超声检查证实有赘生物(≥10mm)。⑤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阻滞。心肌或瓣环脓肿需手术引流。⑥手术关闭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为治疗其并发的顽固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措施,
(二)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ro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
早期者,致病菌约1/2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明显多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晚期者以链球菌最常见,其中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最常累及主动脉瓣。早期者常为急性暴发性病程,晚期以亚急性表现常见。术后发热,出现新杂音脾大或周围栓塞征,血培养同一种细菌阳性结果至少2次,可诊断本病。
应在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用药基础上,将疗程延长为6~8周。任一用药方案均应于开始2周加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致病者,应用万古霉素加利福平开始2周加庆大霉素。有瓣膜再置换术的适应证者,应早期手术。明确适应证为:①因瓣膜功能不全致中至重度心力衰竭;②真菌感染;③充分抗生素治疗后持续有菌血症;④急性瓣膜阻塞;⑤X线透视发现人工瓣膜不稳定;⑥新发生的心脏传导阻滞。
(三)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in intravenous drug abusers)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来源于皮肤,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其次为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急性发病者多见,常伴有转移性感染灶。亚急性表现多见于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史者。
§8 原发性心肌病
(一)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充血型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
(1)病因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和病毒感染,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最主要原因。
(2)病理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临床表现①症状起病缓慢,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浮肿和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②体征: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75%的病例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呈奔马律。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4)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上看到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时,如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腔扩大与心脏弥漫性搏动减弱,即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但应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
(5)治疗和预后治疗原则是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一般是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但洋地黄应慎用,以免中毒。
在洋地黄、利尿剂治疗的同时,选用β受休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从小剂量开始,视症状、体征调整用量,长期口服。对一些重症晚期患者,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和ACE抑制剂等用药基础上,植入DDD型起搏器。应防治病毒感染、高血压、糖尿病、饮酒、营养障碍等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心脏移植术作为治疗严重心脏病的方法已逐被公认。
(二)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1)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2)病理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征为不均等的心室间隔增厚ASH。亦有心肌均匀肥厚/心尖部肥厚的类型。组织学特征为心肌细胞肥大,形态特异,排列紊乱。左心室间隔部的心肌细胞尤其如此。
(3)临床表现①症状: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许多患者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伴有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可在起立或运动时出现眩晕,甚至神志丧失等。②体征:体格检查可有心脏轻度增大,能听到第四心音;流出道梗阻者,胸骨左缘34肋间有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多为机能性杂音,心尖部也常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4)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临床或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的患者,如患者较年轻,诊断冠心病依据不充分又不能用其他心脏病来解释,则应想到本病的可能。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作出诊断。如有阳性家族史(猝死,心脏增大等)更有助于诊断。
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血管病、主动脉瓣狭窄等相鉴别。通过超声,心血管造影,心肌活检等方法。
(5)治疗治疗的原则为弛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减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抗室性心律失常。主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及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治疗。对重症梗阻性患者可作介入或手术治疗,植DDD型起搏器、消融或切除肥厚的室间隔心肌。
肥厚型心肌病的扩张型心肌病用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力衰竭时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提醒患者避免激烈运动、持重或屏气等,减少猝死的发生。本病进展缓慢,应长期随访,并对其直系亲属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家族中的其他HCM患者。
(三)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 pathy)
限制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心室的舒张充盈受阻。以心脏间质纤维化增生(EMF)为其主要病理变化,即心内膜及心内膜下有数毫米的纤维性增厚,心室内膜硬化,扩张明显受限。以发热,全身倦怠为初始症状,白细胞增多,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较为明显,本病和成纤维性壁性心内膜炎伴有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有关。以后逐渐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浮肿、肝大、颈静脉怒张、腹水等心力衰竭症状。又称缩窄性心内膜炎。
心电图呈窦性心动过速,心房肥大,T波低平或倒置。
本病预后较差,只能对症治疗。心力衰竭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往往成为难治性心衰,栓塞并发症较多,可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近年用手术剥离增厚的心内膜效果较好,肝硬化出现前可作心脏移植。
(四)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1. 病理特征: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其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被进行性纤维脂肪组织所置换,起初为局灶性,逐渐呈全心弥漫性受累。
2.病因有时左心室亦可受累,而间隔相对很少受累。常为家族性发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临床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右心扩大和猝死。
4.治疗应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可植入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
(五)未分类心肌病
1.分类未分类心肌病是指不适合归类于上述类型的心肌病(如弹性纤维增生症、非致密性心肌病、心室扩张甚轻而收缩功能减弱、线粒体受累)。
2.病因心律失常和传导系统疾病可能是心肌病的原因。
心肌炎(重要考点)
心肌炎指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
(一)病因
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主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病毒为Coxsackie A,B,ECHO,脊灰病毒,流感和疱疹病毒等。
病毒作用于心肌的方式有:①病毒直接侵犯心肌②心肌内小血管损伤;③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等;④毒素损害心肌。
(二)病理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组织学特征为,心肌细胞的融解,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等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症状约半数于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即所谓“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
2.体征体检可见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可听到第三心音或杂音。或有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肝肿大等心力衰竭体征。重症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3.EGG心电图可见ST-T改变,R波降低,病理性Q波和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示左心室壁弥漫性(或局限性)收缩幅度减低,可以有左心室增大等。
4. 化验检查血清学检查CK、AST.LDH增高,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增加等有助于诊断。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需反复测定。反复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病毒感染心肌的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或心包组织内病毒、病毒抗原或病毒基因片段的检出。
(四)治疗
急性心肌炎患者应安静卧床及补充营养,治疗主要是针对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洋地黄因易中毒而慎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考虑使用临时性起搏器。目前不主张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对有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心力衰竭、重症患者或考虑有自身免疫的情况下则可慎用。患病过疲或睡眠不足,可短期内死亡,故安静卧床休息有重要治疗意义。
§9 心包疾病
一、急性心包炎
(一)病因
1.急性非特异性
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在我国,结核仍为心包炎常见病因。
3.自身免疫: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及药物性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等。
4.肿瘤:原发性、继发性。
5.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尿毒症、痛风。粘液性水肿。
6.物理因素:外伤、放射性。
7.邻近器官疾病:AMI、胸膜炎、主动脉夹层、肺梗死等。
(二)病理
心包由壁层和脏层组成,正常心包腔内的约有50mL液体,在心包炎急性期,心包壁层和脏层上有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渗出液体无明显增加时,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随后如液体增加,则转变为渗出性心包炎,常为浆液纤维蛋白性。多为100~500mL,黄而清的渗液。
(三)临床表现
1.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1)症状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或最初表现,疼痛性质可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而加重;位于心前区,可放射到颈部、左肩、左臂及左肩胛骨,也可达上腹部;疼痛也可呈压榨样,位于胸骨后。
(2)体征心包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往往盖过心音较心音更接近耳边;为抓刮样,粗糙的高频音。典型的摩擦音可听到与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相一致的三个成分,但多数仅为大致与心室收缩、舒张相一致的双相性摩擦音区别于杂音;多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坐位时身体前俯、深吸气或将听诊器胸件加压更容易听到。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就可作出心包炎的诊断。
2.渗出性心包炎临床表现取决于积液对心脏的压塞程度,轻者仍能维持正常血流动力学;重者则出现循环障碍或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最突出的症状,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呈端坐呼吸、身躯前倾、呼吸浅快、面色苍白、可有发绀多因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引起。也可因压迫气管、食管而产生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尚可有心前区或上腹部闷胀、乏力、烦躁等非特异性症状。
(2)体征①心脏叩诊浊音界向两侧增大,皆为绝对浊音区;②心尖搏动微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的内侧或不能扪及;③心音低而遥远;④在左肩胛骨下,可出现浊音及支气管呼吸音以及语颤增强,称Ewart征⑤脉搏可正常、减弱或出现奇脉。⑥大量积液可累及静脉回流,出现颈静脉的怒张、肝大、皮下水肿;⑦Rotch征:胸骨右缘3-6肋间出现实音。
3.心脏压塞急性心脏压塞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等。如渗液积聚较慢,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心脏压塞,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奇脉等。
(1)颈静脉怒张静脉压显著升高。
(2)动脉压下降收缩压下降,而舒张压不变,脉压变小,伴明显心动过速;严重时心排血量降低,可发生休克。
(3)奇脉只有与大量心包积液的其他体征同时存在,奇脉对心脏压塞的诊断才有价值。(何为奇脉,何为Beck三联征)。
(四)主要病因类型
1.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过敏、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临床特征为:剧烈胸痛、发热、心包摩擦音是最重要体征;有心包积液但很少发生严重心脏压塞;化验检查常有白细胞总数增加,血沉增快;X线示50%~90%患者有心影增大;早期就诊可记录到心电图ST段抬高。
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卧床休息、镇痛药等;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控制症状。
2.结核性心包炎在我国结核是心包类常见病因。临床表现除结核病的全身反应外,可有心包炎及心脏受压症状。患者有长期低热、疲乏、体重减轻及心包积液体征等,但心前区疼痛及心包摩擦音少见。心包渗液大量或中等,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或血性,早期诊断和及时抗结核治疗对防止转变为缩窄性心包炎甚为重要,糖皮质激素对积液的吸收与病情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3.肿瘤性心包炎心包原发肿瘤主要是间皮瘤,但以转移性肿瘤多见。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外可有心包摩擦音、积液等;积液多为血性,通常无明显胸痛,渗液抽出后又迅速产生,可引起心脏压塞。
凡快速增长的血性积液伴心脏压塞,尤其伴心电图电交替者应高度怀疑肿瘤性心包炎可能,心包积液中寻找肿瘤细胞可明确诊断。治疗包括去除原发病外,心包穿刺或切开以解除心脏压塞或心包内注射抗肿瘤药物等。
4.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可发生在急性心梗后,心脏直视和非直视手术后,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心前区疼痛、干咳、肌肉关节痛及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等。可发展为心脏压塞。本病有自限性,一般只需休息及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对消除症状甚为有效;如有心脏压塞,可行心包穿刺抽液。机制多为心脏损伤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
5.化脓性心包炎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球菌等。临床上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及毒血症表现,同时可有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或心脏压塞。
心包穿刺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应用有效抗生素和心包切开引流为主要治疗措施。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出心包炎诊断,然后需结合不同病因性心包炎的特征及心包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等资料对其病因学作出诊断。
二、缩窄性心包炎
指心脏为增厚、僵硬、纤维化的心包捆绕,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
1.病因结核病为主要病因。
2.症状可出现Kussmaul征。
3.体征心包叩击音,心音减低。
4.X线心影三角形。
5.EGG见QRS波群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
6.治疗:早期心包切除,疑有结核者,术前抗结核治疗4周,术后用药1年。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中毒》)
§1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O)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临床分反流性食管炎和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我国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
(一)病因
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1. 食管抗反流屏障
(1)LES和LES压:LES是食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括约肌,正常人静息时此括约肌压力(LES压)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进入食管。食物、药物如钙通通阻带剂,地西泮等、腹内压增高、胃内压增高均可影响LES压相应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
(2)一过性LES松弛,TIFSR(transi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3)裂孔疝,可因加重返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致病。
2. 食管酸清除正常情况下,容量清除是廓清的主要方式,如反流物反流则刺激食管引起继发蠕动,减少食管内酸性物质容量。
3. 食管粘膜防御食管粘膜对反流物有防御作用,称为食管粘膜组织抵抗力。
4. 胃排空延迟可促进胃内容物食管反流。
(二)临床表现
1. 烧心和反酸烧心是指胸骨后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反酸常伴有烧心。
2. 吞咽困难和吞咽痛食管功能紊乱引起者,呈间歇性;食管狭窄引起者、持续加重。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伴吞咽疼痛。
3. 胸骨后痛疼痛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此时酷似心绞痛。
4. 其他癔球症(定义考生要牢记,名词解释),咽喉炎、声嘶。反流物吸入气管,肺可反复发生肺炎。
(三)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和(或)黑粪,每日出血超过50ml,可出现黑便。
2. 食管狭窄是严重食管炎表现,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狭窄,严重影响功能。
3. Barrett 食管(重要的名词解释)在食管粘膜修复过程中,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称之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又称Barrett溃疡。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应基于: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内镜下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内镜为诊断反流性食管类最准确方法(内镜检查的分级标准考生要记忆);过多胃食管反流的客观证据。
2.鉴别:其他病因的食管炎,心源性胸痛,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胆道疾病,食管动力疾病等。
(五)治疗
1. 一般治疗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端的床脚抬高15~20cm,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减少增高腹压的因素。少食使LES压降低的食物。
2. 药物治疗
(1)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能减少24小时胃酸分泌,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的胃酸分泌,适用于轻、中症患者。
(2)促胃肠动力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促胃排空。
(3)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酸作用强,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
(4)抗酸药。仅用于症状轻、间歇发作的患者作为临时缓解症状用。
3. 抗反流手术治疗,手术指征考生要牢记。
4. 并发症的治疗
(1)食管狭窄,多数内镜下食管扩张,少数需手术。
(2)Barrett食管,积极药物治疗基础病变是预防Barrett发生和进展的重要措施。
§2 慢性胃炎
(一)病因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HP能长期定居于胃窦粘膜小凹,分解尿素产生NH3,还有VagA蛋白,损伤上皮细胞,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引起炎症反应。
2. 自身免疫壁细胞损伤后,能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致壁细胞减少,胃酸分泌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恶性贫血。
3. 十二指肠液反流,幽门括约肌松弛为原因之一,反流液能削弱粘膜屏障功能。另外,考生应注意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定义和常见部位。
4. 其他因素。
(二)临床分类。
慢性胃炎为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
1. 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常见,绝大多数由Hp感染所引起。
2. 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病变主要是胃体和胃窦,本型常有遗传因素参与发病。
(三)临床表现
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现。(1)有上腹饱胀不适,以进餐后加重,(2)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3)少数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典型恶性贫血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特别在两足。
(四)诊断
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常用辅助检查有:(1) 胃液分析:A型胃酸缺乏。B 型不影响胃酸分泌。(2) 血清学。(3) Hp检测,可做Hp抗体测定。(4)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五)A型胃炎和B型胃炎鉴别要点(重要考点)
1. A型胃炎均有胃酸缺乏,B型胃炎不影响胃酸分泌,有时反而增多,若G细胞大量丢失,则胃酸分泌可降低。
2. A型胃炎血清中促胃液素水平明显升高。可测得抗壁细胞抗体(约90%)和抗内因子抗体(约75%),维生素B12明显缺乏,常有恶性贫血。B型胃炎时,GC的破坏程度决定血清促胃液素下降水平。血清中亦可有抗壁细胞抗体的存在(约30%),但滴度低
(六)治疗
对Hp(幽门螺虷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特别在有活动性者,应予根除治疗。以胶体铋剂为基础和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两大类,即一种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再加上若干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对未能检出Hp的慢性胃炎,如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应即停服并用抗酸药或硫糖铝等来治疗;因胆汁反流,可用铝碳酸镁或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来吸附。有胃动力学的改变,可服多潘立酮(domperidone)或西沙必利(cisapride)作对症处理。有烟酒嗜好者,应嘱戒除。另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烟薰、腌制食品,有助于疾病治疗。B型萎缩性胃炎不宜吃醋类酸性食品。
A型胃炎无特异治疗。有恶性贫血时,注射维生素B12后可很快获得纠正。
§3 消化性溃疡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是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GU主要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DU主要是侵袭因素增强。(此考点考生要牢记)。
1. 幽门螺虷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1)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Hp是慢性胃窦炎主要病因,几乎所有DU均有慢性胃窦炎,大多数GU是在慢性胃窦炎基础上发生的。
(2)Hp感染改变了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①Hp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型粘膜(胃粘膜和有胃窦化生的十二指肠粘膜)定居繁殖,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导致溃疡发生。②Hp感染促使胃液素和胃酸分泌增加,增强侵袭因素,使溃疡发生机率大大增加。
(3)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
2. 胃酸和胃蛋白酶溃疡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粘膜。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分子,对粘膜有侵袭作用。胃蛋白酶活性是取决于胃液pH值,过度胃酸分泌,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加强胃Pr酶的消化作用,如胃泌素瘤,(重要名词解释),可在球后甚至空肠上段发生多发性顽固溃疡。
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NSAID损伤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原因,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后者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作用。
4. 遗传因素遗传素质对消化性溃疡的致病作用在DU较DU明显。但随着Hp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重要作用得到认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受到了挑战,但遗传因素的作用不能就此否定。例如:单卵双胎同胞发生溃疡的一致性都高于双卵双胎。
5.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DU患者胃排空加快,使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增大,GU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和十二指肠——胃反流,使胃粘膜受损。
6. 应激和心理因素急性应激可引起急性消化性溃疡。心理波动可影响胃的生理功能,主要通过迷走神经机制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粘膜血流的调控,与溃疡发病关系密切,如原有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和忧伤时,症状可复发和加剧。
7. 其他危险因素
(1)吸烟,与GU关系更为密切。
(2)饮食。
(3)病毒感染。
(二)临床表现
(考生须牢记溃疡病疼痛的特点,如GU疼痛多为餐后1/2~1小时出现,而DU疼痛多在餐后1~3小时出现。多为临床分析题)。
多数消化性溃疡有以下一些特点: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至十几年。②发作呈周期性、季节性(秋季、冬春之交发病),可因精神情绪不良或服NSAID诱发。③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1. 症状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仅有饥饿样不适感。典型者有轻或中度剑突下持续疼痛。服制酸剂或进食可缓解。
2. 体征溃疡活动时剑突下可有一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缓解时无明显体征。
3.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各自特点要记清)。
(1)无症状性溃疡:占15%~35%,老年人多见,无任何症状。
(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疼痛无规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贫血症状较重。
(3)复合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的溃疡,DU先于GU出现,幽门梗阻发生率较单独GU或DU高。
(4)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餐后很快出现,对抗酸药反应差,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穿孔,出血也较多,内科治疗差,常要手术。多发生于50~60岁之间。
(5)球后溃疡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多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后壁。夜间疼痛和背部放射痛更多见,易并发出血,药物治疗反应差。X线易漏诊,应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辅助诊断,若球后溃疡越过十二指肠第二段者,多提示有胃液素瘤。
(三)辅助检查
1. 常规检测Hp侵入性试验首选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Hp感染。用于活检标本,非侵入性试验中的C13尿素呼气试验或C14尿素呼气试验作为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
2. 胃液分析GU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降低,部分DU患者胃酸分泌增加。胃液分析诊断不做常规应用。若BAO>15mmol/L,MAO>60mmol/H,BAO/MAO比值>60%,提示有促胃液素瘤。
3. 血清促胃液素测定不是常规检查,疑有促胃液素瘤时做。血清促胃液素值一般与胃酸分泌成反比。但促胃液素瘤时,促胃液素和胃酸同时升高。
4. 大便隐血试验:DU或GU有少量渗血,该试验可阳性,但治疗1~2周可转阴。
(四)诊断
病史中典型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痛是诊断的主要线索,确诊靠内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
1. X线钡餐检查龛影凸出于胃,十二指肠轮廓之外,外周有一光滑环堤,周围粘膜辐射状。间接征象不能确诊溃疡。
2. 内镜检查多为圆或椭圆形直径多小于1cm边缘整齐的溃疡,底部充满灰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皱襞向溃疡集中。内镜对胃后壁溃疡和巨大溃疡(DU)比X线钡餐更准确。
(五)鉴别诊断(重要考点)
1. 功能性消化不良即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多见于青年妇女,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有赖于X线和胃镜检查。
2.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疼痛位于右上腹、并放射至背部,莫菲征阳性,症状不典型者需借助B超检查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3. 胃癌X线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恶性溃疡。龛影多大于2.5cm位于胃腔之内,边缘不整,周围胃壁强直,结节状,有融合中断现象;内镜下恶性溃疡形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污秽苔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表3.1 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
胃食管反流病(GERO)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临床分反流性食管炎和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我国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
(一)病因
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1. 食管抗反流屏障
(1)LES和LES压:LES是食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括约肌,正常人静息时此括约肌压力(LES压)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进入食管。食物、药物如钙通通阻带剂,地西泮等、腹内压增高、胃内压增高均可影响LES压相应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
(2)一过性LES松弛,TIFSR(transi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
(3)裂孔疝,可因加重返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致病。
2. 食管酸清除正常情况下,容量清除是廓清的主要方式,如反流物反流则刺激食管引起继发蠕动,减少食管内酸性物质容量。
3. 食管粘膜防御食管粘膜对反流物有防御作用,称为食管粘膜组织抵抗力。
4. 胃排空延迟可促进胃内容物食管反流。
(二)临床表现
1. 烧心和反酸烧心是指胸骨后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反酸常伴有烧心。
2. 吞咽困难和吞咽痛食管功能紊乱引起者,呈间歇性;食管狭窄引起者、持续加重。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伴吞咽疼痛。
3. 胸骨后痛疼痛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此时酷似心绞痛。
4. 其他癔球症(定义考生要牢记,名词解释),咽喉炎、声嘶。反流物吸入气管,肺可反复发生肺炎。
(三)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和(或)黑粪,每日出血超过50ml,可出现黑便。
2. 食管狭窄是严重食管炎表现,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狭窄,严重影响功能。
3. Barrett 食管(重要的名词解释)在食管粘膜修复过程中,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称之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又称Barrett溃疡。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应基于: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内镜下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内镜为诊断反流性食管类最准确方法(内镜检查的分级标准考生要记忆);过多胃食管反流的客观证据。
2.鉴别:其他病因的食管炎,心源性胸痛,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胆道疾病,食管动力疾病等。
(五)治疗
1. 一般治疗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端的床脚抬高15~20cm,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减少增高腹压的因素。少食使LES压降低的食物。
2. 药物治疗
(1)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能减少24小时胃酸分泌,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的胃酸分泌,适用于轻、中症患者。
(2)促胃肠动力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促胃排空。
(3)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酸作用强,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
(4)抗酸药。仅用于症状轻、间歇发作的患者作为临时缓解症状用。
3. 抗反流手术治疗,手术指征考生要牢记。
4. 并发症的治疗
(1)食管狭窄,多数内镜下食管扩张,少数需手术。
(2)Barrett食管,积极药物治疗基础病变是预防Barrett发生和进展的重要措施。
§2 慢性胃炎
(一)病因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HP能长期定居于胃窦粘膜小凹,分解尿素产生NH3,还有VagA蛋白,损伤上皮细胞,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引起炎症反应。
2. 自身免疫壁细胞损伤后,能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致壁细胞减少,胃酸分泌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恶性贫血。
3. 十二指肠液反流,幽门括约肌松弛为原因之一,反流液能削弱粘膜屏障功能。另外,考生应注意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定义和常见部位。
4. 其他因素。
(二)临床分类。
慢性胃炎为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
1. 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常见,绝大多数由Hp感染所引起。
2. 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病变主要是胃体和胃窦,本型常有遗传因素参与发病。
(三)临床表现
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现。(1)有上腹饱胀不适,以进餐后加重,(2)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3)少数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典型恶性贫血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特别在两足。
(四)诊断
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常用辅助检查有:(1) 胃液分析:A型胃酸缺乏。B 型不影响胃酸分泌。(2) 血清学。(3) Hp检测,可做Hp抗体测定。(4)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五)A型胃炎和B型胃炎鉴别要点(重要考点)
1. A型胃炎均有胃酸缺乏,B型胃炎不影响胃酸分泌,有时反而增多,若G细胞大量丢失,则胃酸分泌可降低。
2. A型胃炎血清中促胃液素水平明显升高。可测得抗壁细胞抗体(约90%)和抗内因子抗体(约75%),维生素B12明显缺乏,常有恶性贫血。B型胃炎时,GC的破坏程度决定血清促胃液素下降水平。血清中亦可有抗壁细胞抗体的存在(约30%),但滴度低
(六)治疗
对Hp(幽门螺虷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特别在有活动性者,应予根除治疗。以胶体铋剂为基础和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两大类,即一种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再加上若干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对未能检出Hp的慢性胃炎,如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应即停服并用抗酸药或硫糖铝等来治疗;因胆汁反流,可用铝碳酸镁或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来吸附。有胃动力学的改变,可服多潘立酮(domperidone)或西沙必利(cisapride)作对症处理。有烟酒嗜好者,应嘱戒除。另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烟薰、腌制食品,有助于疾病治疗。B型萎缩性胃炎不宜吃醋类酸性食品。
A型胃炎无特异治疗。有恶性贫血时,注射维生素B12后可很快获得纠正。
§3 消化性溃疡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是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GU主要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DU主要是侵袭因素增强。(此考点考生要牢记)。
1. 幽门螺虷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1)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Hp是慢性胃窦炎主要病因,几乎所有DU均有慢性胃窦炎,大多数GU是在慢性胃窦炎基础上发生的。
(2)Hp感染改变了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①Hp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型粘膜(胃粘膜和有胃窦化生的十二指肠粘膜)定居繁殖,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导致溃疡发生。②Hp感染促使胃液素和胃酸分泌增加,增强侵袭因素,使溃疡发生机率大大增加。
(3)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
2. 胃酸和胃蛋白酶溃疡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粘膜。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分子,对粘膜有侵袭作用。胃蛋白酶活性是取决于胃液pH值,过度胃酸分泌,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加强胃Pr酶的消化作用,如胃泌素瘤,(重要名词解释),可在球后甚至空肠上段发生多发性顽固溃疡。
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NSAID损伤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原因,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后者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作用。
4. 遗传因素遗传素质对消化性溃疡的致病作用在DU较DU明显。但随着Hp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重要作用得到认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受到了挑战,但遗传因素的作用不能就此否定。例如:单卵双胎同胞发生溃疡的一致性都高于双卵双胎。
5.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DU患者胃排空加快,使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增大,GU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和十二指肠——胃反流,使胃粘膜受损。
6. 应激和心理因素急性应激可引起急性消化性溃疡。心理波动可影响胃的生理功能,主要通过迷走神经机制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粘膜血流的调控,与溃疡发病关系密切,如原有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和忧伤时,症状可复发和加剧。
7. 其他危险因素
(1)吸烟,与GU关系更为密切。
(2)饮食。
(3)病毒感染。
(二)临床表现
(考生须牢记溃疡病疼痛的特点,如GU疼痛多为餐后1/2~1小时出现,而DU疼痛多在餐后1~3小时出现。多为临床分析题)。
多数消化性溃疡有以下一些特点: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至十几年。②发作呈周期性、季节性(秋季、冬春之交发病),可因精神情绪不良或服NSAID诱发。③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1. 症状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仅有饥饿样不适感。典型者有轻或中度剑突下持续疼痛。服制酸剂或进食可缓解。
2. 体征溃疡活动时剑突下可有一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缓解时无明显体征。
3.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各自特点要记清)。
(1)无症状性溃疡:占15%~35%,老年人多见,无任何症状。
(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疼痛无规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贫血症状较重。
(3)复合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的溃疡,DU先于GU出现,幽门梗阻发生率较单独GU或DU高。
(4)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餐后很快出现,对抗酸药反应差,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穿孔,出血也较多,内科治疗差,常要手术。多发生于50~60岁之间。
(5)球后溃疡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多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后壁。夜间疼痛和背部放射痛更多见,易并发出血,药物治疗反应差。X线易漏诊,应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辅助诊断,若球后溃疡越过十二指肠第二段者,多提示有胃液素瘤。
(三)辅助检查
1. 常规检测Hp侵入性试验首选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Hp感染。用于活检标本,非侵入性试验中的C13尿素呼气试验或C14尿素呼气试验作为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
2. 胃液分析GU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降低,部分DU患者胃酸分泌增加。胃液分析诊断不做常规应用。若BAO>15mmol/L,MAO>60mmol/H,BAO/MAO比值>60%,提示有促胃液素瘤。
3. 血清促胃液素测定不是常规检查,疑有促胃液素瘤时做。血清促胃液素值一般与胃酸分泌成反比。但促胃液素瘤时,促胃液素和胃酸同时升高。
4. 大便隐血试验:DU或GU有少量渗血,该试验可阳性,但治疗1~2周可转阴。
(四)诊断
病史中典型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痛是诊断的主要线索,确诊靠内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
1. X线钡餐检查龛影凸出于胃,十二指肠轮廓之外,外周有一光滑环堤,周围粘膜辐射状。间接征象不能确诊溃疡。
2. 内镜检查多为圆或椭圆形直径多小于1cm边缘整齐的溃疡,底部充满灰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皱襞向溃疡集中。内镜对胃后壁溃疡和巨大溃疡(DU)比X线钡餐更准确。
(五)鉴别诊断(重要考点)
1. 功能性消化不良即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多见于青年妇女,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有赖于X线和胃镜检查。
2.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疼痛位于右上腹、并放射至背部,莫菲征阳性,症状不典型者需借助B超检查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3. 胃癌X线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恶性溃疡。龛影多大于2.5cm位于胃腔之内,边缘不整,周围胃壁强直,结节状,有融合中断现象;内镜下恶性溃疡形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污秽苔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表3.1 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
4. 促胃液素瘤,溃疡发生于不典型部位,具有难治性的特点,有过高胃酸分泌及空腹血清促胃液素>200pg/ml(常大于500pg/ml)。
(六)并发症(重要考点)
1. 出血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出血量与被侵蚀的血管大小有关。一般出血50至100ml即可出现黑粪。超过1000ml,可发生循环障碍,某小时内出血超过1500ml,可发生休克。第一次出血后约40%可以复发,出血多发生在起病后1~2年内,易为NSAID诱发。
2. 穿孔消化性溃疡穿孔可引起三种后果:①溃破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游离穿孔)②溃疡穿孔至并受阻于毗邻实质性器官如肝胰脾等(穿透性溃疡)③溃疡穿孔入空腔器官形成瘘管。
3. 幽门梗阻主要由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溃疡急性发作时可因炎症水肿和幽门平滑肌痉挛而引起暂时性梗阻,可随炎症的好转而缓解,慢性梗阻主要由于瘢痕收缩而呈持久性。疼痛餐后加重,伴恶心呕吐,可致失水和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4. 癌变少数GU可发生癌变,DU不发生癌变。有长期慢性GU史,年龄在45岁以上,溃疡顽固不愈者(8月严格内科治疗无效)应警惕癌变。
(七)治疗(药物治疗方案要牢记)
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1. 一般治疗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原则上需强调进餐要定时,避免辛辣、过咸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牛乳和豆浆不宜多饮,戒烟酒,尽可能停服NSAID药物。
2. 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治疗:H2RA类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PPI类,如奥美拉唑等。(各类药物使用方法要清楚)。
(2)保护胃粘膜治疗
胃粘膜保护剂主要有三种,即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和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各类药物作用机理和用法要清楚)。
(3)根除HP治疗①根除Hp的治疗方案
将抑制胃酸分泌药、抗菌药物或起协同作用的胶体铋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可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和胶体铋剂为基础两类方案。初次治疗失败者,可用PPI、胶体铋剂合并两种抗菌药物(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的四联疗法。(什么是四联疗法,考生须牢记)。
②根除Hp治疗结束后是否需继续抗溃疡治疗
治疗方案疗效高而溃疡面积又不很大时,单一抗Hp治疗1~2周就可使活动性溃疡愈合。若根除Hp方案疗效稍差、溃疡面积较大、抗Hp治疗结束时患者症状未缓解或近期有出血等并发症史,应考虑在抗Hp治疗结束后继续用抑制胃酸分泌药治疗2~4周。(用多长时间,要清楚)。
③抗Hp治疗后复查
抗Hp治疗后,确定Hp是否根除的试验应在治疗完成后不少于4周时进行。难治性溃疡或有并发症史的DU,应确立Hp是否根除,因GU有潜在恶变的危险,应在治疗后适当时间作胃镜和Hp复查。对经过适当治疗仍有顽固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亦应确定Hp是否根除。
(4) 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应尽可能减少NSAID剂量,并检测是否有Hp感染和进行根除治疗。
(5)溃疡复发的预防:去除病因最重要。
3.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策略首先要区分Hp阳性还是阴性。如果阳性,则应首先抗Hp治疗必要时加2~4周抑酸治疗,对Hp阴性的溃疡及NSAID相关溃疡,可按过去常规治疗。至于是否进行维持治疗,应根据危险因素的有无,综合考虑后作出决定。手术适应症为:①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时;②急性穿孔;③瘢痕性幽门梗阻,绝对手术适应症;④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⑤胃溃疡疑有癌变(手术指征也要牢记)。
§4 肠结核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病原菌多为人型结核杆菌也可发生牛型结核杆菌感染。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结核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经口感染,患者多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病变多位于回盲部,(为何多在回盲部,和哪些因素有关?)病理可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可由血液播散引起如粟粒型结核,少数经直接蔓延引起。
(一)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1. 腹痛多在右下腹,但常有上腹或脐周疼痛,系回盲部病变引起的牵涉痛。疼痛性质一般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在进餐时诱发。在增生型肠结核或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与蠕动波。
2. 腹泻与便秘: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每日排便2~4次,粪便呈糊样,不含粘液或脓血,不伴里急后重。在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 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一旦溃疡型肠结核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病变肠区和周围组织粘连,也可出现腹部肿块。腹部肿块常位于右下腹,较固定,中等质地,伴轻或中度压痛。
4. 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午后低热,伴盗汗,倦怠,消瘦,可同时有肠外结核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增生型肠结核病程较长,全身情况一般较好,不伴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
并发症见于晚期患者,常有肠梗阻,慢性穿孔,偶有急性肠穿孔,可因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而出现相关并发症。
(二)辅助检查
1. 常规检查溃疡型肠结核可有中度贫血,血Rt白细胞计数多正常,RBC沉降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有助于诊断,大便Rt呈糊状,不混粘液脓血。
2. X线检查(典型征象要牢记,如钡影跳跃征象)X线胃肠钡餐造影或钡剂灌肠检查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stierlin sign),回肠末段可见钡剂积滞。
3.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下见病变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环形溃疡,溃疡边缘呈鼠咬状有一定特征性),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等。重点是窥察升结肠、肓肠、回肠末端病变,明确溃疡和肉芽肿的性质和部位。活检如能找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或结核杆菌具有确诊意义。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有下列各点应考虑本病:①青壮年患者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②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右下腹压痛,也可有腹部肿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③X线钡餐检查发现回盲部有激惹、肠腔狭窄、钡剂充盈缺损肠段缩短变形等征象;④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如抗结核治疗有效,可作出肠结核的临床诊断。(以上诊断要点要牢记)。
鉴别诊断需考虑下列有关疾病:(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要点要牢记,多有临床分析题)。
1. Crohn病鉴别要点包括:①不伴有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②病程一般比肠结核更长,有缓解与复发趋势;③X线发现病变以回肠末段为主,可有其他肠段受累,并呈节段性分布;④瘘管等并发症比肠结核更为常见,可有肛门直肠周围病变;⑤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⑥临床鉴别诊断有困难而需剖腹探查者,切除标本及周围肠系淋巴结无结核证据,有肉芽肿病变而无干酪样坏死,镜检与动物接种均无结核杆菌发现。(克隆病的常见部位和肠结核相同吗?)
2. 右侧结肠癌:本病比肠结核发病年龄大,常在40岁以上,一般无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表现。但全身消瘦,皮肤苍白等较明显。X线检查主要有钡剂充盈缺损,涉及范围较局限,不累及回肠。结肠镜检查常可确定结肠癌诊断。
3. 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既往有相应的感染史,脓血便常见,可从粪便常规或孵化检查发现有关病原体,结肠镜检查多有助于鉴别诊断,相应特效抗虫治疗效果明显。
4. 其他应与肠道恶性淋巴瘤,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发热需与伤寒等长期发热性疾病鉴别。
(四)治疗。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防止并发症。
1.休息与营养休息与营养可加强患者的抵抗力是治疗的基础。活动性肠结核须卧床休息,积极改善营养,必要时可加强静脉内高营养治疗。
2.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现多用短程化疗,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只用6~9个月(长程标准化疗是什么?)
3. 对症治疗,用抗胆碱能药物解除腹痛,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加用胃肠减压。
4. 手术治疗适应征包括:①完全性肠梗阻;②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粪瘘经内科治疗而未能闭合者;③肠道大量出血经积极抢救不能满意止血者。
§5 肠易激综合征
注:本书以IBS为代表评述胃肠道功能紊乱征候,但其他,如癔球症,神经性厌食也是重要考点
[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
(一)病因
1. 胃肠动力学异常在正常情况下,结肠的基本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钟,而3次/分钟的慢波频率则与分节收缩有关,其中3次/min慢波在正常人仅占10%,IBS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钟慢波频率明显增加可达40%。正常人结肠高幅收缩波主要在进食排便前后,与肠内容物长距离推进性运动有关,腹泻型IBS高幅收缩波明显增加。
2. 内脏感知异常
3. 精神因素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
4. 其他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某些胃肠激素可能与症状有关。
(二)临床表现
大致三种类型①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如便秘;②以分泌障碍为主要表现,如腹泻;③混合表现;
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何为脾区综合证?)
1. 腹痛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2. 腹泻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粘液,绝无脓血。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伴有排便急迫,排便费力和未净感觉。
3. 便秘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粘液。
4. 其他消化道症状多伴腹胀或腹胀感,可有排便不尽感,排便窘迫感。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
5. 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女性常有痛经。
6. 体征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当部分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三)临床诊断参考标准①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②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③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隐血试验阴性;④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⑤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粘液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⑥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⑦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鉴别诊断:1. 腹痛为主者应与引起腹痛的疾病鉴别。
2. 腹泻为主者应与引起腹泻的疾病鉴别,其中乳糖不耐受症常见且鉴别困难;
3.以便秘为主者应与引起便秘的疾病鉴别,其中习惯性便秘及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便秘常见。
(四)治疗
主要是积极寻找并祛除促发因素和对症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1. 一般治疗
2. 药物治疗
(1)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普鲁苯辛等可作为症状重的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钙通道阻滞剂如匹维溴铵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新促动药西沙必利对结肠有促动作用,对以便秘为主患者有效。
(2)止泻药洛哌丁胺或复方地芬诺酯,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
(3)泻药不宜长期使用。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是治疗便秘比较理想的药物,如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或丙米嗪等。
(5)其他肠道菌群调节药,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促胃肠动力药,有助便秘改善。
3. 心理和行为疗法包括心理治疗、催眠术、生理反馈疗法。
§6 肝硬化(重要考点)
[概述]
是—种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严重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临床上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
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为主,西方国家以酒精中毒多见。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重叠感染通常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演变而来,称肝炎后肝硬化。②酒精中毒;③胆汁淤积造成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性肝硬化。④循环障碍:肝细胞长期缺血缺氧,造成淤血性肝硬化。;⑤工业毒物或药物;⑥代谢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⑦营养障碍;⑧免疫紊乱;⑨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虫卵沉积在汇管区。⑩原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考生要熟练掌握)①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②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再生结节);③自汇管区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成为假小叶(何为假小叶?),是肝硬化已经形成的典型形态改变。④肝内血循环紊乱,表现为血管床缩小,扭曲,血管失去正常毗邻结构,可进一步形成门静脉高压,同时,加重肝细胞营养循环障碍。
(三)临床表现(考生须牢记)
1. 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以乏力、食欲减退出现较早,可伴有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多呈间歇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患者营养状态一般,肝轻度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或中度大。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早期症状常见的是什么?乏力,食欲减退)。
2. 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①全身症状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严重者衰弱而卧床不起。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肝病面容较为特征性表现),可有不规则低热、舌质绛红光剥,夜盲及浮肿等。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甚至厌食,进食后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或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稍进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终日腹胀难受。这些症状产生多与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瘀血水肿,消化道吸收障碍,肠道菌丛失调等有关。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度黄疸,少数有中、重度黄疸,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坏死。
③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出血等倾向,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有关。贫血症状多与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胃肠失血,脾亢等因素有关。
④内分泌紊乱主要有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减少,有时糖皮质激素亦减少。在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患者面部、颈、上胸、肩背和上肢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域出现蜘蛛痣和(或)毛细血管扩张;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有红斑,称为肝掌,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能作用减弱,钠水潴留使尿量减少和浮肿,腹水形成和加重。患者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肝掌和蜘蛛痣是重要的名词解释,形成机制如何?)
(2)门静脉高压症三大临床表现如下:
①脾大多为轻、中度大,部分可达脐下。晚期脾大常伴有脾功能亢进。
②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a.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b. 腹壁静脉曲张,外观呈水母头状。c.痔静脉扩张,有时扩张形成痔核。(门静脉和腔静脉交通支有哪些?在门静脉高压时发生哪些代偿?)
③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Ⅰ门静脉压增高;Ⅱ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渗降低,血浆外渗;Ⅲ淋巴液生成过多;Ⅳ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V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Ⅵ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前列腺素、心房肽等活性降低,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腹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为何多见于右侧)
(3)肝触诊早期表面尚平滑,晚期可触及结节或颗粒状,通常无压痛。小结节性肝硬化起病多隐匿,门脉高压不如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突出,肝功能减退不如大结节性肝硬化显著。大结节性肝硬化起病急、进展快,以肝功能损害为严重,早期可有中度以上黄疸,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以门静脉高压症为主,巨脾多见,黄疸、蜘蛛痣则少见。(各型肝硬化的特点要分清)。
(四)并发症(重要考点,考生须牢记)。
1. 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粪,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多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可是并发溃疡病和急性胃粘膜糜烂所致。
2. 肝性脑病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3. 感染常并发细菌感染,如肺炎、胆道感染大肠杆菌败血症和自发性腹膜炎等,自发性腹膜炎多为阴性杆菌引起,起病急,症状重。
4. 肝肾综合征又称功能性肾衰竭其特征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却无重要病理改变。 (什么是肝肾综合征,哪些因素参与形成?)
5. 原发性肝癌多在大结节性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如短期内出现肝迅速肿大,持续肝区痛,血性腹水,肝表面肿块等应高度怀疑。
6.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①低钠血症;②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低钾低氯血症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并诱发肝性脑病。(常见有哪些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发生机制如何?)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诊断依据要牢记)主要根据为: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②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③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④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⑤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2. 鉴别诊断
(1)与引起腹水和腹部肿大的疾病鉴别缩窄性心包炎、如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肿瘤、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巨大卵巢囊肿等。
(2)与表现为肝肿大的疾病鉴别主要有原发性肝癌、慢性肝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包虫病,某些累及肝的代谢疾病和血液病等。
(3)与肝硬化并发症的鉴别①肝性脑病:应与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鉴别;②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鉴别;③肝肾综合征:应与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小球肾炎等鉴别。
(六)治疗
1. 一般治疗
(1)休息代偿期患者宜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可参加轻工作;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有腹水时饮食应少盐或无盐。禁酒及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禁用损耗害肝脏的药物。
(3)支持治疗失代偿期患者多有恶心呕吐,宜静脉输人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输液中加入VitC,胰岛素,氯化钾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较重者可用复方氨基酸,白蛋白等。
2. 药物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有重要意义,可用秋水仙碱。中医药治疗一般常用活血化瘀药为主,按病情辨证施治。
3. 腹水的治疗
(1)限制钠、水的摄入,每日摄钠500~800mg,进水1000ml左右。
(2)利尿剂螺内酯和呋塞米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并减少电解质紊乱。原则上先用螺内酯。根据尿钠/尿钾比值选择合适药物(具体如何选择,考生要掌握)。
(3)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鲜血或白蛋白。
(5)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难治性腹水。取出5000ml,浓缩成500ml,静脉回输。
(6)腹腔~颈静脉引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但腹水感染或疑有癌性腹水者,禁用。
4.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5. 并发症治疗(重要考点)
(1)上消化道出血应采取急救措施,包括:静卧、禁食、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加强监护(静脉输液、输鲜血)以纠正出血性休克和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及预防肝性脑病等。
(2)自发性腹膜炎(治疗原则要牢记)强调早期、足量和联合应用抗菌物,一经诊断就立即进行,选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并兼顾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药物,选择2~3种联合应用,然后根据治疗的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考虑调整抗菌药物;开始数天剂量宜大,病情稳定后减量;由于本并发症容易复发,用药时间不得少于2周。可同时腹腔内注射抗生素配合治疗。
(3)肝肾综合征(治疗原则考生要牢记)①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感染等诱发因素;②严格控制输液量,量出为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③输注右旋糖酐、白蛋白,或浓缩腹水回输提高循环血容量,改善肾血流,在扩容基础上应用利尿剂;④血管活性药如八肽加压素,多巴胺可改善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过率;⑤避免强烈利尿、单纯大量放腹水及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
6. 肝移植手术
§7 原发性肝癌
(一)病理
1.分型(1)巨块型>10cm;(2)结节型:5cm左右;(3)弥漫型;(4)小癌型。
2. 转移途径:(1)血行转移,最早最常见;(2)淋巴转移多至肝门淋巴结;(3)种植转移。
(二)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中晚期肝癌症状如下:
1. 肝区疼痛 多呈持续性肿痛或钝痛,肝痛是由于肝包膜被增长快速的肿瘤牵拉所引起。若病变侵犯膈,疼痛可牵涉右肩。当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时,可突然发生剧痛,从肝区延至全腹;产生急腹症的表现,如出血多,可致休克晕厥。
2. 肝肿大肝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肝癌突出于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上腹可呈现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位于膈面,则主要表现为膈抬高而肝下缘可不肿大。位于肋弓下的癌结节最易被触到。有时癌肿压迫血管,可在相应腹壁区听到吹风样杂音。
3. 黄疸晚期出现,一般因肝细胞损害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由于癌组织或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4. 肝硬化征象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可有脾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腹水很快增多,一般为漏出液。(考生要牢记多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可相应复习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这一知识点)。可有血性腹水,多因癌肿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引起。
5. 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有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发热、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少数肝癌者,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有高血脂、高血钙、类癌综合征等。(什么是伴癌综合征,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6. 转移灶症状肝内血行转移早,多数转移至肺、肾上腺、骨、胸腔、脑等部位引起相应的症状,胸腔转以移右侧多见,可有胸水征。
(三)辅助检查
1. 甲胎蛋白测定(AFP)AFP的定期观测对判断肝癌的病情,术后复发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标准:①AFP>500μg/L持续4周②AFP由低逐渐升高不降③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2. 血清酶测定。GGTⅡ(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阳性率达90%。
3. B型超声显像,可显示直径为2cm以上的肿瘤。
4.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可显示直径2cm以上的肿瘤,如结合肝动脉造影(CTA)或注射碘油的肝动脉造影(1ipoidol-CTA),对1cm以下肿瘤的检出率可达80%以上,是诊断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5. X线肝血管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可显示直径在1cm以上的癌结节,阳性率达87%,结合AFP,阳性结果,可用于诊断小肝癌。DSA(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可显示1.5cm直径的小肝癌。
(四)诊断
对凡有肝病史的中年、尤其是男性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应作AFP测定和上述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对高危人群检测AFP结合超声显像检查每年1~2次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基本措施。AFP持续低浓度增高但转氨酶正常,往往是亚临床肝癌的主要表现。在排除活性肝病,妊娠,胚胎瘤外,AFP>500μg/L持续1月,或AFP>200μg/L持续8周,可确诊原发性肝癌。
(五)鉴别诊断
1. 继发性肝癌有肝外肿瘤表现,病情发展较缓慢,症状较轻,AFP检测一般为阴性,确诊的关键在于病理检查和找到肝外原发癌的证据。
2. 肝硬化若肝硬化病例有明显的肝大、质硬的大结节或肝萎缩变形而影像检查又发现占位性病变,则肝癌的可能性很大,反复检查AFP或AFP异质体,密切随访病情。
3. 活动性肝病肝病活动时血清AFP呈短期升高,提示肝癌的可能性,定期多次随访测定血清AFP和ALT,如:①AFP和ALT动态曲线平行或同步升高,或ALT持续增高至正常的数倍,则活动性肝病的可能性大;②二者曲线分离,AFP升高而ALT正常或由高降低,则应多考虑原发性肝癌。
4. 肝脓肿一般有明显炎症的临床表现,肿大的肝脏表面平滑无结节,触痛明显。白细胞计数升高。超声检查可探得肝内液性暗区。诊断困难时,可在超声引导下作诊断性穿刺。可进行抗阿米巴和抗细菌试验治疗。
5. 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腹膜后软组织肿痛,来自肾、肾上腺、胰腺结构等处肿瘤也可在腹呈现肿块。超声检查有助于区别肿块的部位和性质,AFP检测应为阴性,鉴别困难时,需剖腹探查方能确诊。
6. 肝非癌性占位性病变如肝血管瘤,多囊肝,包虫肝病等可用CT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MRI和超声检查帮助诊断,有时需剖腹探查。
(六)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好的方法,手术适应征为: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②肝功能代偿良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50%,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③心肺肾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者。
肝动脉栓塞化疗(TAE)为非手术首选方法。
§8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重要考点),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定义考生要牢记,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一)病因
大部分是由各型肝硬化引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多见,也可由改善门静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手术引起,小部分肝性脑病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病的急性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阶段。更少见的有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
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常有明显的诱因,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外科手术感染等(常见诱因要熟悉)。
(二)发病机制(考生要透彻理解)
1. 氨中毒学说,氨代谢紊乱引起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1)氨的形成和代谢血氨主要来自肠道、肾和骨骼肌生成的氨,胃肠道是氨进入身体的主要门户。机体清除氨的途径有:①尿素合成;②脑、肾、肝在供能时,耗氨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③肾形成大量NH4+而排出NH3。④肺部可呼出少量NH3。
(2)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的原因和影响氨中毒的因素:血氨增高主要是由于生成过多和(或)代谢清除过少。在肝功能衰竭时,肝将氨合成为尿素的能力减退,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影响氨中毒的因素有:
①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高蛋白饮食)或药物,或上消化道出血时肠内产氨增多。
②低钾性碱中毒呕吐、腹泻、利尿排钾、放腹水、继发性的醛固酮增多症均可致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时,尿排钾量减少而氢离子排出量增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因而促使NH3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细胞产生毒害。
③低血容量与缺氧休克与缺氧可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使血氨增高。脑细胞缺氧可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
④便秘使含氨、胺类和其他有毒衍生物与结肠粘膜接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毒物吸收。
⑤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代谢从而增加产氨,失水可加重肾前性氮质血症,缺氧和高热可增加NH3毒性。
⑥低血糖葡萄糖是大脑产生能量的重要燃料。低血糖时能量减少,脑内去氨活动停滞,氨的毒性增加。
⑦其他镇静、催眠药可直接抑制大脑和呼吸中枢,造成缺氧。麻醉和手术增加肝、脑、肾的功能负担。
(3)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般认为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影响乙酰辅酶A合成,干扰脑中三羧酸循环。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氨还可直接干扰神经传导而影响大脑的功能。
2. 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体学说肝性脑病是由于抑制性GABA/BZ受体增多所致。
3.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甲基硫醇,二甲基亚砜,短链脂肪酸均能诱发实验性肝性脑病,协同作用毒性更强。
4. 假神经递质学说酪氨酸、苯丙氨酸在脑内生成β羟酪胺,苯乙醇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使兴奋冲动不能传至大脑皮层。
5.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胰岛素在肝内活性降低,促使大量支链氨基酸进入肌肉,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族氨基酸增多。
(三)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击)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驱期的症状加重。多有睡眠时间倒置,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患者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什么是肝震颤,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可应答对话。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和增高,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明显异常。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
肝功能损害严重的肝性脑病者有明显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各种感染、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等情况。(肝臭是怎样引起的?)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为:①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②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③肝性脑病的诱因;④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扑翼(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智能测验可发现亚临床性脑病。(考生对诊断依据要牢记)。
(五)治疗,采用综合治疗。
l. 消除诱因肝硬化患者不能耐受麻醉药,止痛药,镇静药。患者狂躁不安或有抽搐时,禁用吗啡及其衍生物、副醛、水合氯醛、哌替啶及速效巴比妥类,可减量使用地西泮、东莨菪碱,并减少给药次数。必须及时控制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避免快速和大量的排钾利尿和放腹水。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多有选择和填空题)。
2.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1)饮食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每日供给热量5.0~6.7kJ,足量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脂肪宜少用。胃不能排空时应停鼻饲,改用深静脉插管滴注25%葡萄糖溶液维持营养。神志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植物蛋白最好。
(2)灌肠或导泻可用生理盐水和弱酸性溶液如稀醋酸液灌肠,以减少氨的吸收,忌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水灌肠。对于急性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昏迷患者用乳果糖500ml加水500ml灌肠作为首要治疗,效果好。
(3)抑制细菌生长口服新霉素,灭滴灵,乳果糖,但用新霉素不能超过1个月。
3.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1)降氨药物①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②精氨酸,适用于血pH偏高的患者。③苯甲酸钠与肠内残余氮质结合,经肾排出,降低血氨。④苯乙酸;⑤鸟氨酸-α-酮戊二酸和鸟氨酸门冬氨酸。(2)支链氨基酸:口服或静注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混合液。(3)GABA/BZ复合受体拮抗药:如荷包牡丹碱,氟马西尼。(4)人工肝
4. 肝移植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5. 其他对症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每日入液总量以不超过2500ml为宜。肝硬化腹水患者入液量约尿量+1000ml/日。及时纠正缺钾和碱中毒,缺钾者补充氯化钾;碱中毒者可用精氨酸盐溶液静脉滴注。
(2)保护脑细胞功能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降低能量消耗。
(3)保持呼吸道通畅深昏迷者,应作气管切开排痰给氧。
(4)防治脑水肿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等脱水剂以防治脑水肿。
(5)防治出血性休克。
(6)腹透和血透。
§9 结核性腹膜炎
(一)病理和定义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以粘连型为最多见。
(二) 临床表现
1. 全身症状结核病毒血症常见,主要是发热和盗汗。热型以低热与中等热为最多,约1/3患者有弛张热,少数可呈稽留热。高热伴有明显毒血症者,主要见于严重结核病的患者,营养不良,表现为浮肿、消瘦、苍白、口角炎、舌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
2. 腹痛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可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与腹膜炎本身和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有关。
3. 腹部触诊腹壁柔韧感,但应排除血腹症和腹膜癌患者。
4. 腹水腹水量超过1000ml可有转移性浊音。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以少量至中量者为多。
5. 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边缘不整,表面不平。
6. 其他,腹泻常见,一般每日不超过3~4次,粪便多呈糊样。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伴肝肿大。
并发症以肠梗阻为常见,多发生在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梗阻近端的肠段可发生急性穿孔,肠瘘多发生于干酪型,有腹内脓肿形成。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是:①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②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或(和)腹部肿块,腹部压痛或(和)腹壁柔韧感;③腹腔穿刺获得腹水,为渗出性质,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④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⑤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诊断依据要牢记,多为病例分析题)。
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给予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有效可确诊。有游离腹水病例,行腹腔镜检查并作活检,符合结核改变可确诊。有广泛腹膜粘连者腹腔镜检查属禁忌,需结合B超等检查排除腹腔肿瘤,有手术指征者剖腹探查。
鉴别诊断:1.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者
(1)腹腔恶性肿瘤腹水细胞学检查是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主要方法,并可同时通过B超、内镜等检查寻找原发癌灶。
(2)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为漏出液且伴失代偿期肝硬化典型表现,要与非典型腹水性结核腹膜炎相鉴别。如患者腹水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特别是结核病史或接触史或伴其他器官结核病灶,应注意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必要时行腹腔镜检查。
(3)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如结缔组织病、胰源性腹水、Budd-Chiari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等。
2. 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者腹部肿块应与腹部肿瘤,Crohn病等鉴别。
干酪型肿块B超检查为非实质性包块,穿刺见干酪样坏死物,粘连型发病年轻、病程长而一般情况较好、包块质地不甚硬,提示结核性腹膜炎可能性大,结合进一步检查一般可鉴别,必要时行剖腹探查确诊,与肝、脾、肾、卵巢等器官的病变鉴别。
3.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的其他疾病鉴别,如伤寒、败血症,感染性内膜炎,淋巴瘤等。
4.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应与常见外科急腹症鉴别。以慢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应与慢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鉴别。 注意询问结核病史,寻找腹膜外结核病灶,分析有否结核毒血症等。
(四)治疗
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1. 抗结核化学药物
治疗必须强调全程规则治疗;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应加强抗结核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化疗的疗程。
2. 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3.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抗结核药物化疗同时,可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
4.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征包括:①并发完全性、急性肠梗阻,或有不完全性、慢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②肠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经抗生素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③肠瘘经加强营养与抗结核化疗而未能闭合者;④当本病诊断有困难,和腹内肿瘤或某些原因引起的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10 炎症性肠病
一、溃疡性结肠炎
[概述]
本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呈连续性,非节段分布,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表现,多有活动期和缓解期反复慢性病程。
(一)病理:病变多数在乙状结肠,直肠,连续性分布,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并发穿孔、痤管,结肠周围脓肿少见。粘膜表面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出现浅小溃疡,晚期大量肉芽增生,出现炎性息肉。
(二)临床表现
病程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
1. 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一般都有腹泻,糊状大便,活动期有粘液脓血,里急后重常见,腹泻和便秘可交替出现。轻者每日便2~4次,重者每日便10次以上。
(2)腹痛一般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若并发中毒性结肠扩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其他症状可有腹胀,严重病例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体征轻、中型患者仅有左下腹轻压痛,有时可触及痉挛的肠壁增厚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常有明显压痛和鼓肠。若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应注意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等并发症。
2. 全身症状一般出现在中、重型患者,发热少见,活动期有低度至中度发热。
3. 肠外表现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如: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巩膜外层炎等,但发病率较克隆病为低。
4. 临床分型可分初发、慢性复发、慢性持续、急性暴发等型。从病程可分轻、中、重三级。
(三)并发症
1. 中毒性结肠扩张多发生在重型或暴发型患者,结肠病变广泛严重,一般以横结肠为重。常由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药或鸦片酊而诱发。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状明显,血Rt、WBC显著升高。
2. 直肠结肠癌变多见于全结肠炎,幼年起病而病程漫长者。
3. 其他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梗阻瘘管、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等,较少见。
(四)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贫血多由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所致,白细胞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是活动期的标志,缓解期血α2球蛋白增加为复发先兆,严重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Ⅷ活性升高,血清白蛋白及钠、钾氯降低。
2. 粪便检查粘液脓血便,无特异病原体。
3. 钡剂灌肠应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弥漫病变。多发性浅溃疡,管壁边缘毛糙呈毛刺状或锯齿状,亦可呈多个小的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肠壁变硬,可呈铅管状。重型和暴发型的病人不宜行钡餐灌肠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4. 结肠镜检查有确诊价值,可见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病变,病变之间无正常粘膜,粘膜呈细颗粒状,有糜烂及浅溃疡,脆性增加,易出血,后期可见炎性息肉。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粘液血便、腹痛,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肠炎及Crohn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具有结肠镜检查特征性改变中至少1项及粘膜活检或具有X线钡剂灌肠检查征象中至少1项,可以诊断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检查表现或典型X线钡剂灌肠检查表现者也可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 慢性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菌痢病史,粪便检查可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查时取粘液脓性分泌液培养的阳性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 阿米巴痢疾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粘膜多属正常。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 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大,粪便检查发现血吸虫卵,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粘膜黄褐色颗粒,活检粘膜压片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血吸虫卵。
4. Crohn病。
5. 大肠癌多数患者中年以后发病,经直肠指检常可触到肿块,结肠镜与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
6. 肠易激综合征粪便有粘液但无脓血,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7. 尚需与肠结核,缺血性结肠炎等鉴别。
(六)治疗
主要采用内科治疗,治疗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1. 一般治疗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对活动期患者应充分休息,并予流质饮食,好转后改为富含营养、少渣饮食。重症或暴发型患者应入院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输注入血清白蛋白。病情严重应禁食,并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2. 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适用于轻、中型或重型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患者。
(2)糖皮质激素基本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型患者,特异适用于重型活动期患者及暴发型患者。注意减药速度不要太快以防反跳,减量期间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逐渐接替激素治疗。
病变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者,可用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加生理盐水作保留灌肠。
(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可试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病例。
3. 手术治疗紧急手术指征为:并发大出血、肠穿孔、重型患者特别是合并中毒性结肠扩张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者。择期手术指征:①并发结肠癌变;②慢性活动性病例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然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但副作用太大不能耐受者。一般采用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瘘术。
(七)预后
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少部分患者一次发作后即停止;少部分患者病情呈慢性持续活动。严重发作特别是有并发症及年龄大者预后不良,慢性持续活动反复发作频繁,预后不良,应合理选择手术治疗,病程漫长者病变危险性增加,应注意随访。
二、Crohn病
为病因不明的慢性胃肠道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又称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或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合称炎症性肠病。其病变特点为: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主要侵犯回肠和邻近结肠,发病多为青壮年,欧美国家多见,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
(一)临床表现
病程呈慢性,长短不等的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有终生复发倾向。
1. 消化系统表现
(1)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肠鸣音增加,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出现持续性腹痛和明显压痛,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内脓肿形成,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可能是病变肠段急性穿孔所致。
(2)腹泻先是间歇发作,病程后期可转为持续牲。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或粘液。病变涉及下段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粘液血便及里急后重。主要原因是炎症,肠段蠕动增加,继发性吸收不良等。
(3)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质地中等,有压痛。
(4)瘘管形成是Crohn病临床特征之一,肠段之间内瘘形成可致腹泻加重及营养不良。肠瘘通向的组织和器官因粪便污染可致继发性感染。外瘘或通向膀胱、阴道的内瘘均可见粪便与气体排出。
2. 全身表现。
(1)发热间歇性低热或中度热常见,少数呈弛张高热伴毒血症,发热多由肠道炎症或继发感染引起。
(2)营养障碍表现为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等。青春期前患者常有生长发育迟滞。
(3)肠外表现可全身多个系统损害。肠外表现包括关节炎,杵状指,结节性红斑,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4)肛门直肠周围病变,瘘管,脓肿、肛裂等。
(二)并发症
肠梗阻为最常见,其次是腹腔内脓肿,可发现吸收不良综合征,肠穿孔或大量便血少见。严重毒血症者,可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
(三)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病变活动时血清溶菌酶升高。
2. 粪便潜血阳性,粘液脓血便一般在病变累及左侧结肠和直肠时出现。
3. X线钡餐呈节段性病变,也可有跳跃征象;粘膜皱襞粗乱,呈铺路卵石样充盈缺损、肠腔边缘呈小锯齿状,典型线样征,肠腔狭窄,呈细条状钡影。(记忆特征性病变)。
4. 结肠镜近段结肠病变呈节段性,粘膜呈铺路石样,有纵行或匐行性溃疡,肠腔狭窄,病变间粘膜正常,活检可见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或)和结肠镜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表现典型者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必须排除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及肠道肿瘤。鉴别有困难时需靠手术探查获病理诊断。考生应对WHO制定的标准有所了解。
鉴别:1. 肠结核多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病变主要涉及回盲部,有时累及邻近结肠,但不呈节段性分布;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鉴别有困难者,建议先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疗效。有手术适应征者可行手术探查。
2. 小肠恶性淋巴瘤如X线检查见小肠结肠同时受累、节段性分布、裂隙状溃疡、鹅卵石征、瘘管形成等有利于Crohn病诊断;如X线检查见一肠段内广泛侵蚀、呈较大的指压痕或充盈缺损,B型超声或CT检查肠壁明显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较多支持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必要时手术探查可获病理确诊。
3. 溃疡性结肠炎见以下鉴别表:
4. 急性阑尾炎腹泻少见,常见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限于麦氏点,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更为显著,有时需剖腹探查才能明确诊断。
5. 盲肠癌40岁以上,病程进行性发展,右下腹块质坚、有结节感,X线钡剂灌肠可见盲肠充盈缺损,结肠镜活检可鉴别。
6.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节段性分布,以空肠病变为主,有地区性、季节性,有不洁饮食史,多有便血,毒血症明显,但病程短,少复发。
7. 其他尚需与血吸虫病,慢性菌痢等鉴别。
表3.2 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的鉴别
(六)并发症(重要考点)
1. 出血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出血量与被侵蚀的血管大小有关。一般出血50至100ml即可出现黑粪。超过1000ml,可发生循环障碍,某小时内出血超过1500ml,可发生休克。第一次出血后约40%可以复发,出血多发生在起病后1~2年内,易为NSAID诱发。
2. 穿孔消化性溃疡穿孔可引起三种后果:①溃破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游离穿孔)②溃疡穿孔至并受阻于毗邻实质性器官如肝胰脾等(穿透性溃疡)③溃疡穿孔入空腔器官形成瘘管。
3. 幽门梗阻主要由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溃疡急性发作时可因炎症水肿和幽门平滑肌痉挛而引起暂时性梗阻,可随炎症的好转而缓解,慢性梗阻主要由于瘢痕收缩而呈持久性。疼痛餐后加重,伴恶心呕吐,可致失水和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4. 癌变少数GU可发生癌变,DU不发生癌变。有长期慢性GU史,年龄在45岁以上,溃疡顽固不愈者(8月严格内科治疗无效)应警惕癌变。
(七)治疗(药物治疗方案要牢记)
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1. 一般治疗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原则上需强调进餐要定时,避免辛辣、过咸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牛乳和豆浆不宜多饮,戒烟酒,尽可能停服NSAID药物。
2. 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治疗:H2RA类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PPI类,如奥美拉唑等。(各类药物使用方法要清楚)。
(2)保护胃粘膜治疗
胃粘膜保护剂主要有三种,即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和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各类药物作用机理和用法要清楚)。
(3)根除HP治疗①根除Hp的治疗方案
将抑制胃酸分泌药、抗菌药物或起协同作用的胶体铋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可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和胶体铋剂为基础两类方案。初次治疗失败者,可用PPI、胶体铋剂合并两种抗菌药物(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的四联疗法。(什么是四联疗法,考生须牢记)。
②根除Hp治疗结束后是否需继续抗溃疡治疗
治疗方案疗效高而溃疡面积又不很大时,单一抗Hp治疗1~2周就可使活动性溃疡愈合。若根除Hp方案疗效稍差、溃疡面积较大、抗Hp治疗结束时患者症状未缓解或近期有出血等并发症史,应考虑在抗Hp治疗结束后继续用抑制胃酸分泌药治疗2~4周。(用多长时间,要清楚)。
③抗Hp治疗后复查
抗Hp治疗后,确定Hp是否根除的试验应在治疗完成后不少于4周时进行。难治性溃疡或有并发症史的DU,应确立Hp是否根除,因GU有潜在恶变的危险,应在治疗后适当时间作胃镜和Hp复查。对经过适当治疗仍有顽固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亦应确定Hp是否根除。
(4) 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应尽可能减少NSAID剂量,并检测是否有Hp感染和进行根除治疗。
(5)溃疡复发的预防:去除病因最重要。
3.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策略首先要区分Hp阳性还是阴性。如果阳性,则应首先抗Hp治疗必要时加2~4周抑酸治疗,对Hp阴性的溃疡及NSAID相关溃疡,可按过去常规治疗。至于是否进行维持治疗,应根据危险因素的有无,综合考虑后作出决定。手术适应症为:①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时;②急性穿孔;③瘢痕性幽门梗阻,绝对手术适应症;④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⑤胃溃疡疑有癌变(手术指征也要牢记)。
§4 肠结核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病原菌多为人型结核杆菌也可发生牛型结核杆菌感染。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结核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经口感染,患者多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病变多位于回盲部,(为何多在回盲部,和哪些因素有关?)病理可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可由血液播散引起如粟粒型结核,少数经直接蔓延引起。
(一)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1. 腹痛多在右下腹,但常有上腹或脐周疼痛,系回盲部病变引起的牵涉痛。疼痛性质一般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在进餐时诱发。在增生型肠结核或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与蠕动波。
2. 腹泻与便秘: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每日排便2~4次,粪便呈糊样,不含粘液或脓血,不伴里急后重。在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 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一旦溃疡型肠结核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病变肠区和周围组织粘连,也可出现腹部肿块。腹部肿块常位于右下腹,较固定,中等质地,伴轻或中度压痛。
4. 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午后低热,伴盗汗,倦怠,消瘦,可同时有肠外结核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增生型肠结核病程较长,全身情况一般较好,不伴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
并发症见于晚期患者,常有肠梗阻,慢性穿孔,偶有急性肠穿孔,可因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而出现相关并发症。
(二)辅助检查
1. 常规检查溃疡型肠结核可有中度贫血,血Rt白细胞计数多正常,RBC沉降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有助于诊断,大便Rt呈糊状,不混粘液脓血。
2. X线检查(典型征象要牢记,如钡影跳跃征象)X线胃肠钡餐造影或钡剂灌肠检查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stierlin sign),回肠末段可见钡剂积滞。
3.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下见病变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环形溃疡,溃疡边缘呈鼠咬状有一定特征性),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等。重点是窥察升结肠、肓肠、回肠末端病变,明确溃疡和肉芽肿的性质和部位。活检如能找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或结核杆菌具有确诊意义。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有下列各点应考虑本病:①青壮年患者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②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右下腹压痛,也可有腹部肿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③X线钡餐检查发现回盲部有激惹、肠腔狭窄、钡剂充盈缺损肠段缩短变形等征象;④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如抗结核治疗有效,可作出肠结核的临床诊断。(以上诊断要点要牢记)。
鉴别诊断需考虑下列有关疾病:(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要点要牢记,多有临床分析题)。
1. Crohn病鉴别要点包括:①不伴有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②病程一般比肠结核更长,有缓解与复发趋势;③X线发现病变以回肠末段为主,可有其他肠段受累,并呈节段性分布;④瘘管等并发症比肠结核更为常见,可有肛门直肠周围病变;⑤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⑥临床鉴别诊断有困难而需剖腹探查者,切除标本及周围肠系淋巴结无结核证据,有肉芽肿病变而无干酪样坏死,镜检与动物接种均无结核杆菌发现。(克隆病的常见部位和肠结核相同吗?)
2. 右侧结肠癌:本病比肠结核发病年龄大,常在40岁以上,一般无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表现。但全身消瘦,皮肤苍白等较明显。X线检查主要有钡剂充盈缺损,涉及范围较局限,不累及回肠。结肠镜检查常可确定结肠癌诊断。
3. 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既往有相应的感染史,脓血便常见,可从粪便常规或孵化检查发现有关病原体,结肠镜检查多有助于鉴别诊断,相应特效抗虫治疗效果明显。
4. 其他应与肠道恶性淋巴瘤,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发热需与伤寒等长期发热性疾病鉴别。
(四)治疗。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防止并发症。
1.休息与营养休息与营养可加强患者的抵抗力是治疗的基础。活动性肠结核须卧床休息,积极改善营养,必要时可加强静脉内高营养治疗。
2.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现多用短程化疗,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只用6~9个月(长程标准化疗是什么?)
3. 对症治疗,用抗胆碱能药物解除腹痛,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加用胃肠减压。
4. 手术治疗适应征包括:①完全性肠梗阻;②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粪瘘经内科治疗而未能闭合者;③肠道大量出血经积极抢救不能满意止血者。
§5 肠易激综合征
注:本书以IBS为代表评述胃肠道功能紊乱征候,但其他,如癔球症,神经性厌食也是重要考点
[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可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
(一)病因
1. 胃肠动力学异常在正常情况下,结肠的基本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钟,而3次/分钟的慢波频率则与分节收缩有关,其中3次/min慢波在正常人仅占10%,IBS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钟慢波频率明显增加可达40%。正常人结肠高幅收缩波主要在进食排便前后,与肠内容物长距离推进性运动有关,腹泻型IBS高幅收缩波明显增加。
2. 内脏感知异常
3. 精神因素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
4. 其他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某些胃肠激素可能与症状有关。
(二)临床表现
大致三种类型①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如便秘;②以分泌障碍为主要表现,如腹泻;③混合表现;
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何为脾区综合证?)
1. 腹痛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2. 腹泻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粘液,绝无脓血。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伴有排便急迫,排便费力和未净感觉。
3. 便秘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粘液。
4. 其他消化道症状多伴腹胀或腹胀感,可有排便不尽感,排便窘迫感。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
5. 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女性常有痛经。
6. 体征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当部分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三)临床诊断参考标准①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②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③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隐血试验阴性;④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⑤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粘液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⑥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⑦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鉴别诊断:1. 腹痛为主者应与引起腹痛的疾病鉴别。
2. 腹泻为主者应与引起腹泻的疾病鉴别,其中乳糖不耐受症常见且鉴别困难;
3.以便秘为主者应与引起便秘的疾病鉴别,其中习惯性便秘及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便秘常见。
(四)治疗
主要是积极寻找并祛除促发因素和对症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1. 一般治疗
2. 药物治疗
(1)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普鲁苯辛等可作为症状重的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钙通道阻滞剂如匹维溴铵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新促动药西沙必利对结肠有促动作用,对以便秘为主患者有效。
(2)止泻药洛哌丁胺或复方地芬诺酯,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
(3)泻药不宜长期使用。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是治疗便秘比较理想的药物,如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或丙米嗪等。
(5)其他肠道菌群调节药,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促胃肠动力药,有助便秘改善。
3. 心理和行为疗法包括心理治疗、催眠术、生理反馈疗法。
§6 肝硬化(重要考点)
[概述]
是—种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严重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临床上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病因
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为主,西方国家以酒精中毒多见。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重叠感染通常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演变而来,称肝炎后肝硬化。②酒精中毒;③胆汁淤积造成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性肝硬化。④循环障碍:肝细胞长期缺血缺氧,造成淤血性肝硬化。;⑤工业毒物或药物;⑥代谢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⑦营养障碍;⑧免疫紊乱;⑨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虫卵沉积在汇管区。⑩原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考生要熟练掌握)①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②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再生结节);③自汇管区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成为假小叶(何为假小叶?),是肝硬化已经形成的典型形态改变。④肝内血循环紊乱,表现为血管床缩小,扭曲,血管失去正常毗邻结构,可进一步形成门静脉高压,同时,加重肝细胞营养循环障碍。
(三)临床表现(考生须牢记)
1. 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以乏力、食欲减退出现较早,可伴有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多呈间歇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患者营养状态一般,肝轻度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或中度大。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早期症状常见的是什么?乏力,食欲减退)。
2. 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①全身症状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严重者衰弱而卧床不起。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肝病面容较为特征性表现),可有不规则低热、舌质绛红光剥,夜盲及浮肿等。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甚至厌食,进食后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或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稍进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终日腹胀难受。这些症状产生多与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瘀血水肿,消化道吸收障碍,肠道菌丛失调等有关。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度黄疸,少数有中、重度黄疸,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坏死。
③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出血等倾向,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有关。贫血症状多与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胃肠失血,脾亢等因素有关。
④内分泌紊乱主要有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减少,有时糖皮质激素亦减少。在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患者面部、颈、上胸、肩背和上肢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域出现蜘蛛痣和(或)毛细血管扩张;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有红斑,称为肝掌,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能作用减弱,钠水潴留使尿量减少和浮肿,腹水形成和加重。患者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肝掌和蜘蛛痣是重要的名词解释,形成机制如何?)
(2)门静脉高压症三大临床表现如下:
①脾大多为轻、中度大,部分可达脐下。晚期脾大常伴有脾功能亢进。
②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a.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b. 腹壁静脉曲张,外观呈水母头状。c.痔静脉扩张,有时扩张形成痔核。(门静脉和腔静脉交通支有哪些?在门静脉高压时发生哪些代偿?)
③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Ⅰ门静脉压增高;Ⅱ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渗降低,血浆外渗;Ⅲ淋巴液生成过多;Ⅳ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V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Ⅵ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前列腺素、心房肽等活性降低,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腹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为何多见于右侧)
(3)肝触诊早期表面尚平滑,晚期可触及结节或颗粒状,通常无压痛。小结节性肝硬化起病多隐匿,门脉高压不如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突出,肝功能减退不如大结节性肝硬化显著。大结节性肝硬化起病急、进展快,以肝功能损害为严重,早期可有中度以上黄疸,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以门静脉高压症为主,巨脾多见,黄疸、蜘蛛痣则少见。(各型肝硬化的特点要分清)。
(四)并发症(重要考点,考生须牢记)。
1. 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粪,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多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可是并发溃疡病和急性胃粘膜糜烂所致。
2. 肝性脑病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3. 感染常并发细菌感染,如肺炎、胆道感染大肠杆菌败血症和自发性腹膜炎等,自发性腹膜炎多为阴性杆菌引起,起病急,症状重。
4. 肝肾综合征又称功能性肾衰竭其特征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却无重要病理改变。 (什么是肝肾综合征,哪些因素参与形成?)
5. 原发性肝癌多在大结节性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如短期内出现肝迅速肿大,持续肝区痛,血性腹水,肝表面肿块等应高度怀疑。
6.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①低钠血症;②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低钾低氯血症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并诱发肝性脑病。(常见有哪些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发生机制如何?)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诊断依据要牢记)主要根据为: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②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③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④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⑤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2. 鉴别诊断
(1)与引起腹水和腹部肿大的疾病鉴别缩窄性心包炎、如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肿瘤、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巨大卵巢囊肿等。
(2)与表现为肝肿大的疾病鉴别主要有原发性肝癌、慢性肝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包虫病,某些累及肝的代谢疾病和血液病等。
(3)与肝硬化并发症的鉴别①肝性脑病:应与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鉴别;②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鉴别;③肝肾综合征:应与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小球肾炎等鉴别。
(六)治疗
1. 一般治疗
(1)休息代偿期患者宜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可参加轻工作;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有腹水时饮食应少盐或无盐。禁酒及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禁用损耗害肝脏的药物。
(3)支持治疗失代偿期患者多有恶心呕吐,宜静脉输人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输液中加入VitC,胰岛素,氯化钾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较重者可用复方氨基酸,白蛋白等。
2. 药物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有重要意义,可用秋水仙碱。中医药治疗一般常用活血化瘀药为主,按病情辨证施治。
3. 腹水的治疗
(1)限制钠、水的摄入,每日摄钠500~800mg,进水1000ml左右。
(2)利尿剂螺内酯和呋塞米联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并减少电解质紊乱。原则上先用螺内酯。根据尿钠/尿钾比值选择合适药物(具体如何选择,考生要掌握)。
(3)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鲜血或白蛋白。
(5)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难治性腹水。取出5000ml,浓缩成500ml,静脉回输。
(6)腹腔~颈静脉引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但腹水感染或疑有癌性腹水者,禁用。
4.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5. 并发症治疗(重要考点)
(1)上消化道出血应采取急救措施,包括:静卧、禁食、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加强监护(静脉输液、输鲜血)以纠正出血性休克和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及预防肝性脑病等。
(2)自发性腹膜炎(治疗原则要牢记)强调早期、足量和联合应用抗菌物,一经诊断就立即进行,选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并兼顾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药物,选择2~3种联合应用,然后根据治疗的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考虑调整抗菌药物;开始数天剂量宜大,病情稳定后减量;由于本并发症容易复发,用药时间不得少于2周。可同时腹腔内注射抗生素配合治疗。
(3)肝肾综合征(治疗原则考生要牢记)①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感染等诱发因素;②严格控制输液量,量出为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③输注右旋糖酐、白蛋白,或浓缩腹水回输提高循环血容量,改善肾血流,在扩容基础上应用利尿剂;④血管活性药如八肽加压素,多巴胺可改善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过率;⑤避免强烈利尿、单纯大量放腹水及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
6. 肝移植手术
§7 原发性肝癌
(一)病理
1.分型(1)巨块型>10cm;(2)结节型:5cm左右;(3)弥漫型;(4)小癌型。
2. 转移途径:(1)血行转移,最早最常见;(2)淋巴转移多至肝门淋巴结;(3)种植转移。
(二)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中晚期肝癌症状如下:
1. 肝区疼痛 多呈持续性肿痛或钝痛,肝痛是由于肝包膜被增长快速的肿瘤牵拉所引起。若病变侵犯膈,疼痛可牵涉右肩。当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时,可突然发生剧痛,从肝区延至全腹;产生急腹症的表现,如出血多,可致休克晕厥。
2. 肝肿大肝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肝癌突出于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上腹可呈现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位于膈面,则主要表现为膈抬高而肝下缘可不肿大。位于肋弓下的癌结节最易被触到。有时癌肿压迫血管,可在相应腹壁区听到吹风样杂音。
3. 黄疸晚期出现,一般因肝细胞损害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由于癌组织或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4. 肝硬化征象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可有脾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腹水很快增多,一般为漏出液。(考生要牢记多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可相应复习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这一知识点)。可有血性腹水,多因癌肿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引起。
5. 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有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发热、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少数肝癌者,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有高血脂、高血钙、类癌综合征等。(什么是伴癌综合征,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6. 转移灶症状肝内血行转移早,多数转移至肺、肾上腺、骨、胸腔、脑等部位引起相应的症状,胸腔转以移右侧多见,可有胸水征。
(三)辅助检查
1. 甲胎蛋白测定(AFP)AFP的定期观测对判断肝癌的病情,术后复发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标准:①AFP>500μg/L持续4周②AFP由低逐渐升高不降③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2. 血清酶测定。GGTⅡ(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阳性率达90%。
3. B型超声显像,可显示直径为2cm以上的肿瘤。
4.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可显示直径2cm以上的肿瘤,如结合肝动脉造影(CTA)或注射碘油的肝动脉造影(1ipoidol-CTA),对1cm以下肿瘤的检出率可达80%以上,是诊断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5. X线肝血管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可显示直径在1cm以上的癌结节,阳性率达87%,结合AFP,阳性结果,可用于诊断小肝癌。DSA(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可显示1.5cm直径的小肝癌。
(四)诊断
对凡有肝病史的中年、尤其是男性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应作AFP测定和上述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对高危人群检测AFP结合超声显像检查每年1~2次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基本措施。AFP持续低浓度增高但转氨酶正常,往往是亚临床肝癌的主要表现。在排除活性肝病,妊娠,胚胎瘤外,AFP>500μg/L持续1月,或AFP>200μg/L持续8周,可确诊原发性肝癌。
(五)鉴别诊断
1. 继发性肝癌有肝外肿瘤表现,病情发展较缓慢,症状较轻,AFP检测一般为阴性,确诊的关键在于病理检查和找到肝外原发癌的证据。
2. 肝硬化若肝硬化病例有明显的肝大、质硬的大结节或肝萎缩变形而影像检查又发现占位性病变,则肝癌的可能性很大,反复检查AFP或AFP异质体,密切随访病情。
3. 活动性肝病肝病活动时血清AFP呈短期升高,提示肝癌的可能性,定期多次随访测定血清AFP和ALT,如:①AFP和ALT动态曲线平行或同步升高,或ALT持续增高至正常的数倍,则活动性肝病的可能性大;②二者曲线分离,AFP升高而ALT正常或由高降低,则应多考虑原发性肝癌。
4. 肝脓肿一般有明显炎症的临床表现,肿大的肝脏表面平滑无结节,触痛明显。白细胞计数升高。超声检查可探得肝内液性暗区。诊断困难时,可在超声引导下作诊断性穿刺。可进行抗阿米巴和抗细菌试验治疗。
5. 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腹膜后软组织肿痛,来自肾、肾上腺、胰腺结构等处肿瘤也可在腹呈现肿块。超声检查有助于区别肿块的部位和性质,AFP检测应为阴性,鉴别困难时,需剖腹探查方能确诊。
6. 肝非癌性占位性病变如肝血管瘤,多囊肝,包虫肝病等可用CT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MRI和超声检查帮助诊断,有时需剖腹探查。
(六)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好的方法,手术适应征为: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②肝功能代偿良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50%,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③心肺肾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者。
肝动脉栓塞化疗(TAE)为非手术首选方法。
§8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重要考点),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定义考生要牢记,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一)病因
大部分是由各型肝硬化引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多见,也可由改善门静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手术引起,小部分肝性脑病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病的急性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阶段。更少见的有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
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常有明显的诱因,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外科手术感染等(常见诱因要熟悉)。
(二)发病机制(考生要透彻理解)
1. 氨中毒学说,氨代谢紊乱引起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1)氨的形成和代谢血氨主要来自肠道、肾和骨骼肌生成的氨,胃肠道是氨进入身体的主要门户。机体清除氨的途径有:①尿素合成;②脑、肾、肝在供能时,耗氨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③肾形成大量NH4+而排出NH3。④肺部可呼出少量NH3。
(2)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的原因和影响氨中毒的因素:血氨增高主要是由于生成过多和(或)代谢清除过少。在肝功能衰竭时,肝将氨合成为尿素的能力减退,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影响氨中毒的因素有:
①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高蛋白饮食)或药物,或上消化道出血时肠内产氨增多。
②低钾性碱中毒呕吐、腹泻、利尿排钾、放腹水、继发性的醛固酮增多症均可致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时,尿排钾量减少而氢离子排出量增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因而促使NH3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细胞产生毒害。
③低血容量与缺氧休克与缺氧可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使血氨增高。脑细胞缺氧可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
④便秘使含氨、胺类和其他有毒衍生物与结肠粘膜接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毒物吸收。
⑤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代谢从而增加产氨,失水可加重肾前性氮质血症,缺氧和高热可增加NH3毒性。
⑥低血糖葡萄糖是大脑产生能量的重要燃料。低血糖时能量减少,脑内去氨活动停滞,氨的毒性增加。
⑦其他镇静、催眠药可直接抑制大脑和呼吸中枢,造成缺氧。麻醉和手术增加肝、脑、肾的功能负担。
(3)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般认为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影响乙酰辅酶A合成,干扰脑中三羧酸循环。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氨还可直接干扰神经传导而影响大脑的功能。
2. 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体学说肝性脑病是由于抑制性GABA/BZ受体增多所致。
3.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甲基硫醇,二甲基亚砜,短链脂肪酸均能诱发实验性肝性脑病,协同作用毒性更强。
4. 假神经递质学说酪氨酸、苯丙氨酸在脑内生成β羟酪胺,苯乙醇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使兴奋冲动不能传至大脑皮层。
5.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胰岛素在肝内活性降低,促使大量支链氨基酸进入肌肉,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族氨基酸增多。
(三)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击)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驱期的症状加重。多有睡眠时间倒置,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患者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什么是肝震颤,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可应答对话。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和增高,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明显异常。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
肝功能损害严重的肝性脑病者有明显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各种感染、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等情况。(肝臭是怎样引起的?)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为:①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②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③肝性脑病的诱因;④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扑翼(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智能测验可发现亚临床性脑病。(考生对诊断依据要牢记)。
(五)治疗,采用综合治疗。
l. 消除诱因肝硬化患者不能耐受麻醉药,止痛药,镇静药。患者狂躁不安或有抽搐时,禁用吗啡及其衍生物、副醛、水合氯醛、哌替啶及速效巴比妥类,可减量使用地西泮、东莨菪碱,并减少给药次数。必须及时控制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避免快速和大量的排钾利尿和放腹水。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多有选择和填空题)。
2.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1)饮食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每日供给热量5.0~6.7kJ,足量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脂肪宜少用。胃不能排空时应停鼻饲,改用深静脉插管滴注25%葡萄糖溶液维持营养。神志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植物蛋白最好。
(2)灌肠或导泻可用生理盐水和弱酸性溶液如稀醋酸液灌肠,以减少氨的吸收,忌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水灌肠。对于急性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昏迷患者用乳果糖500ml加水500ml灌肠作为首要治疗,效果好。
(3)抑制细菌生长口服新霉素,灭滴灵,乳果糖,但用新霉素不能超过1个月。
3.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1)降氨药物①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②精氨酸,适用于血pH偏高的患者。③苯甲酸钠与肠内残余氮质结合,经肾排出,降低血氨。④苯乙酸;⑤鸟氨酸-α-酮戊二酸和鸟氨酸门冬氨酸。(2)支链氨基酸:口服或静注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混合液。(3)GABA/BZ复合受体拮抗药:如荷包牡丹碱,氟马西尼。(4)人工肝
4. 肝移植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5. 其他对症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每日入液总量以不超过2500ml为宜。肝硬化腹水患者入液量约尿量+1000ml/日。及时纠正缺钾和碱中毒,缺钾者补充氯化钾;碱中毒者可用精氨酸盐溶液静脉滴注。
(2)保护脑细胞功能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降低能量消耗。
(3)保持呼吸道通畅深昏迷者,应作气管切开排痰给氧。
(4)防治脑水肿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等脱水剂以防治脑水肿。
(5)防治出血性休克。
(6)腹透和血透。
§9 结核性腹膜炎
(一)病理和定义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以粘连型为最多见。
(二) 临床表现
1. 全身症状结核病毒血症常见,主要是发热和盗汗。热型以低热与中等热为最多,约1/3患者有弛张热,少数可呈稽留热。高热伴有明显毒血症者,主要见于严重结核病的患者,营养不良,表现为浮肿、消瘦、苍白、口角炎、舌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
2. 腹痛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可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与腹膜炎本身和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有关。
3. 腹部触诊腹壁柔韧感,但应排除血腹症和腹膜癌患者。
4. 腹水腹水量超过1000ml可有转移性浊音。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以少量至中量者为多。
5. 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边缘不整,表面不平。
6. 其他,腹泻常见,一般每日不超过3~4次,粪便多呈糊样。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伴肝肿大。
并发症以肠梗阻为常见,多发生在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梗阻近端的肠段可发生急性穿孔,肠瘘多发生于干酪型,有腹内脓肿形成。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是:①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②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或(和)腹部肿块,腹部压痛或(和)腹壁柔韧感;③腹腔穿刺获得腹水,为渗出性质,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④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⑤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诊断依据要牢记,多为病例分析题)。
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给予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有效可确诊。有游离腹水病例,行腹腔镜检查并作活检,符合结核改变可确诊。有广泛腹膜粘连者腹腔镜检查属禁忌,需结合B超等检查排除腹腔肿瘤,有手术指征者剖腹探查。
鉴别诊断:1.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者
(1)腹腔恶性肿瘤腹水细胞学检查是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主要方法,并可同时通过B超、内镜等检查寻找原发癌灶。
(2)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为漏出液且伴失代偿期肝硬化典型表现,要与非典型腹水性结核腹膜炎相鉴别。如患者腹水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特别是结核病史或接触史或伴其他器官结核病灶,应注意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必要时行腹腔镜检查。
(3)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如结缔组织病、胰源性腹水、Budd-Chiari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等。
2. 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者腹部肿块应与腹部肿瘤,Crohn病等鉴别。
干酪型肿块B超检查为非实质性包块,穿刺见干酪样坏死物,粘连型发病年轻、病程长而一般情况较好、包块质地不甚硬,提示结核性腹膜炎可能性大,结合进一步检查一般可鉴别,必要时行剖腹探查确诊,与肝、脾、肾、卵巢等器官的病变鉴别。
3.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的其他疾病鉴别,如伤寒、败血症,感染性内膜炎,淋巴瘤等。
4.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应与常见外科急腹症鉴别。以慢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应与慢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鉴别。 注意询问结核病史,寻找腹膜外结核病灶,分析有否结核毒血症等。
(四)治疗
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1. 抗结核化学药物
治疗必须强调全程规则治疗;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应加强抗结核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化疗的疗程。
2. 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3.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抗结核药物化疗同时,可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
4.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征包括:①并发完全性、急性肠梗阻,或有不完全性、慢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②肠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经抗生素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③肠瘘经加强营养与抗结核化疗而未能闭合者;④当本病诊断有困难,和腹内肿瘤或某些原因引起的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10 炎症性肠病
一、溃疡性结肠炎
[概述]
本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呈连续性,非节段分布,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表现,多有活动期和缓解期反复慢性病程。
(一)病理:病变多数在乙状结肠,直肠,连续性分布,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并发穿孔、痤管,结肠周围脓肿少见。粘膜表面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出现浅小溃疡,晚期大量肉芽增生,出现炎性息肉。
(二)临床表现
病程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
1. 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一般都有腹泻,糊状大便,活动期有粘液脓血,里急后重常见,腹泻和便秘可交替出现。轻者每日便2~4次,重者每日便10次以上。
(2)腹痛一般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若并发中毒性结肠扩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其他症状可有腹胀,严重病例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体征轻、中型患者仅有左下腹轻压痛,有时可触及痉挛的肠壁增厚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常有明显压痛和鼓肠。若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应注意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等并发症。
2. 全身症状一般出现在中、重型患者,发热少见,活动期有低度至中度发热。
3. 肠外表现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如: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巩膜外层炎等,但发病率较克隆病为低。
4. 临床分型可分初发、慢性复发、慢性持续、急性暴发等型。从病程可分轻、中、重三级。
(三)并发症
1. 中毒性结肠扩张多发生在重型或暴发型患者,结肠病变广泛严重,一般以横结肠为重。常由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药或鸦片酊而诱发。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状明显,血Rt、WBC显著升高。
2. 直肠结肠癌变多见于全结肠炎,幼年起病而病程漫长者。
3. 其他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梗阻瘘管、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等,较少见。
(四)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贫血多由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所致,白细胞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是活动期的标志,缓解期血α2球蛋白增加为复发先兆,严重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Ⅷ活性升高,血清白蛋白及钠、钾氯降低。
2. 粪便检查粘液脓血便,无特异病原体。
3. 钡剂灌肠应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弥漫病变。多发性浅溃疡,管壁边缘毛糙呈毛刺状或锯齿状,亦可呈多个小的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肠壁变硬,可呈铅管状。重型和暴发型的病人不宜行钡餐灌肠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4. 结肠镜检查有确诊价值,可见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病变,病变之间无正常粘膜,粘膜呈细颗粒状,有糜烂及浅溃疡,脆性增加,易出血,后期可见炎性息肉。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粘液血便、腹痛,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肠炎及Crohn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具有结肠镜检查特征性改变中至少1项及粘膜活检或具有X线钡剂灌肠检查征象中至少1项,可以诊断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检查表现或典型X线钡剂灌肠检查表现者也可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 慢性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菌痢病史,粪便检查可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查时取粘液脓性分泌液培养的阳性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 阿米巴痢疾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粘膜多属正常。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 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大,粪便检查发现血吸虫卵,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粘膜黄褐色颗粒,活检粘膜压片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血吸虫卵。
4. Crohn病。
5. 大肠癌多数患者中年以后发病,经直肠指检常可触到肿块,结肠镜与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
6. 肠易激综合征粪便有粘液但无脓血,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7. 尚需与肠结核,缺血性结肠炎等鉴别。
(六)治疗
主要采用内科治疗,治疗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1. 一般治疗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对活动期患者应充分休息,并予流质饮食,好转后改为富含营养、少渣饮食。重症或暴发型患者应入院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输注入血清白蛋白。病情严重应禁食,并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2. 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适用于轻、中型或重型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患者。
(2)糖皮质激素基本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型患者,特异适用于重型活动期患者及暴发型患者。注意减药速度不要太快以防反跳,减量期间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逐渐接替激素治疗。
病变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者,可用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加生理盐水作保留灌肠。
(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可试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病例。
3. 手术治疗紧急手术指征为:并发大出血、肠穿孔、重型患者特别是合并中毒性结肠扩张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者。择期手术指征:①并发结肠癌变;②慢性活动性病例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然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但副作用太大不能耐受者。一般采用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瘘术。
(七)预后
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少部分患者一次发作后即停止;少部分患者病情呈慢性持续活动。严重发作特别是有并发症及年龄大者预后不良,慢性持续活动反复发作频繁,预后不良,应合理选择手术治疗,病程漫长者病变危险性增加,应注意随访。
二、Crohn病
为病因不明的慢性胃肠道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又称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或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合称炎症性肠病。其病变特点为: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主要侵犯回肠和邻近结肠,发病多为青壮年,欧美国家多见,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
(一)临床表现
病程呈慢性,长短不等的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有终生复发倾向。
1. 消化系统表现
(1)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肠鸣音增加,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出现持续性腹痛和明显压痛,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内脓肿形成,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可能是病变肠段急性穿孔所致。
(2)腹泻先是间歇发作,病程后期可转为持续牲。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或粘液。病变涉及下段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粘液血便及里急后重。主要原因是炎症,肠段蠕动增加,继发性吸收不良等。
(3)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质地中等,有压痛。
(4)瘘管形成是Crohn病临床特征之一,肠段之间内瘘形成可致腹泻加重及营养不良。肠瘘通向的组织和器官因粪便污染可致继发性感染。外瘘或通向膀胱、阴道的内瘘均可见粪便与气体排出。
2. 全身表现。
(1)发热间歇性低热或中度热常见,少数呈弛张高热伴毒血症,发热多由肠道炎症或继发感染引起。
(2)营养障碍表现为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等。青春期前患者常有生长发育迟滞。
(3)肠外表现可全身多个系统损害。肠外表现包括关节炎,杵状指,结节性红斑,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4)肛门直肠周围病变,瘘管,脓肿、肛裂等。
(二)并发症
肠梗阻为最常见,其次是腹腔内脓肿,可发现吸收不良综合征,肠穿孔或大量便血少见。严重毒血症者,可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
(三)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病变活动时血清溶菌酶升高。
2. 粪便潜血阳性,粘液脓血便一般在病变累及左侧结肠和直肠时出现。
3. X线钡餐呈节段性病变,也可有跳跃征象;粘膜皱襞粗乱,呈铺路卵石样充盈缺损、肠腔边缘呈小锯齿状,典型线样征,肠腔狭窄,呈细条状钡影。(记忆特征性病变)。
4. 结肠镜近段结肠病变呈节段性,粘膜呈铺路石样,有纵行或匐行性溃疡,肠腔狭窄,病变间粘膜正常,活检可见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或)和结肠镜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表现典型者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必须排除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及肠道肿瘤。鉴别有困难时需靠手术探查获病理诊断。考生应对WHO制定的标准有所了解。
鉴别:1. 肠结核多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病变主要涉及回盲部,有时累及邻近结肠,但不呈节段性分布;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鉴别有困难者,建议先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疗效。有手术适应征者可行手术探查。
2. 小肠恶性淋巴瘤如X线检查见小肠结肠同时受累、节段性分布、裂隙状溃疡、鹅卵石征、瘘管形成等有利于Crohn病诊断;如X线检查见一肠段内广泛侵蚀、呈较大的指压痕或充盈缺损,B型超声或CT检查肠壁明显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较多支持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必要时手术探查可获病理确诊。
3. 溃疡性结肠炎见以下鉴别表:
4. 急性阑尾炎腹泻少见,常见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限于麦氏点,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更为显著,有时需剖腹探查才能明确诊断。
5. 盲肠癌40岁以上,病程进行性发展,右下腹块质坚、有结节感,X线钡剂灌肠可见盲肠充盈缺损,结肠镜活检可鉴别。
6.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节段性分布,以空肠病变为主,有地区性、季节性,有不洁饮食史,多有便血,毒血症明显,但病程短,少复发。
7. 其他尚需与血吸虫病,慢性菌痢等鉴别。
表3.2 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的鉴别
(五)治疗
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活动、维持缓解及防治并发症。
1. 一般治疗高营养低渣饮食,足量维生素。
2. 糖皮质激素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适用于本病活动期,但腹腔化脓、有瘘管形成者禁用。
3. 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控制轻、中型患者的活动性有一定疗效,但主要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者。
4. 免疫抑制制硫唑嘌呤或巯嘌呤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病例,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乃至停用,但有WBC减少,胃肠道反应副作用。
5. 其他某些抗菌药物如甲硝唑、环丙沙星等应用于本病有一定疗效,某些促炎细胞因子的拮抗剂用于本病活动期,有显著疗效。
6. 手术治疗手术后复发率高,手术适应征包括:完全性肠梗阻,瘘管与脓肿形成、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量出血。
(六)预后
本病可经治疗好转,也可自行缓解。但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1 胰腺炎
一、急性胰腺炎
(一)病因
1. 胆道疾病包括胆石症、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等,以胆石症为最多见。
2. 胰管阻塞和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病类:胰管结石,十二指肠憩室炎、输入袢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
3. 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4. 手术与创伤腹腔手术,特别是胰胆和胃手术,腹部钝挫伤,ERCP检查。
5.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任何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都可产生胰管钙化,增加胰液分泌、促进胰蛋白酶原激活。
6. 感染。
7. 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磺胺类等可能损伤胰腺组织。
(二)临床表现,可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两型。
1. 症状
(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多数为突然起病,急性腹痛,常在饮酒和饱餐后发生,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进食可加剧。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水肿型腹痛3~5天即缓解。出血坏死型,腹部剧痛延续较长,可引起全腹痛。
(2)恶心、呕吐及腹胀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出血坏死型同时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有继发感染,可呈弛张热。
(4)低血压或休克仅见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提示有大量胰腺组织坏死。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可有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者尚有明显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
(6)其他如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突然发生进行性呼吸窘迫,过度换气、发绀、焦虑、出汗等,常规氧疗不能缓解;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胰性脑病表现为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混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
2. 体征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腹部体征较轻,多数有上腹压痛,但常与主诉腹痛程度不相符,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少,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急性出血坏死型患者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腹肌紧张,全腹显著压痛和反跳痛。伴麻痹性肠梗阻而有明显腹胀者,肠鸣音弱或消失。可出现腹水征,腹水多呈血性,少数患者两侧肋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称Grey-Turner征;脐周围皮肤青紫,称Cullen征,可出现黄疸。患者低血钙引起手足搐搦者,为预后不佳表现。
3. 并发症:(1)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与假性囊肿,主要发生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2)全身并发症:如ARDS,急性肾衰,败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DIC,肺炎等。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水肿型患者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和(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及CAm/CCr%比值增高,出血坏死型患者早期有以下表现:①全腹剧痛及出现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时;②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时;③血钙显著下降到2mmol/L以下;④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⑤与病情不相适应的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⑥肠鸣音显著降低、肠胀气等麻痹性肠梗阻;⑦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⑧正铁血白蛋白阳性;⑨肢体出现脂肪坏死;⑩消化道大量出血;低氧血症;白细胞>18×109/L及血尿素氮>14.3mmol/L,血糖>11.2mmol/L(无糖尿病史)。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
1.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血清淀粉酶不超过500Somogyi单位。X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等。
2. 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升高。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3. 急性肠梗阻腹痛为阵发性,多在脐周,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形。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面。
4. 心肌梗塞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血、尿淀粉酶正常。
5. 其他:异位妊娠破裂,尿毒症,肾绞痛,脾破裂等。
(四)治疗
大多数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经3~5天积极治疗常可治愈。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1. 内科治疗,综合治疗措施。
(1)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应给予白蛋白、鲜血及血浆代用品,右旋糖酐。并应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3)解痉镇痛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肌注,疼痛剧烈者同时加用哌替啶,不用吗啡。吲哚美辛可镇痛退热,亦可同时或早期应用前列腺素以改善胰腺微血管通透性。
(4)减少胰腺外分泌可采用:①禁食及胃肠减压;②抗胆碱药、山莨菪碱,对肠麻痹者尤不宜用;③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静脉给药;④胰高糖素、降钙素和生长抑素能抑制胰液分泌。
(5)抗生素①氧氟沙星;②环丙沙星;③克林霉素;④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⑤头孢噻肟钠、头孢唑肟、哌拉西林钠可作为二线药物选用。并应联合应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6)抑制胰酶活性适用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早期,如抑肽酶。
(7)腹膜透析适用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腹腔内大量渗液者,或伴急性肾衰竭者。
(8)处理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
2. 内镜-VOddi括约肌切开术。
3. 中医中药。
4.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征有:①诊断未明确与其他急腹症如胃肠穿孔难于鉴别时;②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经内科治疗无效;③胰腺炎并发脓肿、假囊肿、弥漫性腹膜炎、肠麻痹坏死时;④胆源性胰腺炎处于急性状态。
7. 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二、慢性胰腺炎
胰腺腺泡、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破坏,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有钙化,假性囊肿,胰岛细胞和萎缩。
(一)病因
欧美国家的慢性胰腺炎中3/4与长期(10年以上)嗜酒有关。我国以胆道疾病(结石、炎症、蛔虫)的长期存在为主要原因。急性胰腺炎、胰腺外伤和胰腺分裂也与慢性胰腺炎有关。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期与症状轻重不等的发作期的交替出现,也可无明显症状而发展为胰腺功能不全的表现。
1. 腹痛为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腹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钻痛甚至剧痛,多位于上腹或左、右上腹,可放射至后背、两肋。患者取坐位,膝屈曲位时疼痛可有所缓解,但躺下或进食时疼痛加剧,常伴发热和血尿淀粉酶升高。
2. 胰腺功能不全表现后期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和糖尿病的表现。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引起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厌食油腻、乏力、消瘦、腹泻甚至脂肪泻。常伴有维生素A、D、E、K缺乏症,如夜盲症、皮肤粗糙、肌肉无力和出血倾向等,约半数患者发生DM,糖耐量异常,为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
3. 其他,如腹部多仅有轻度压痛。腹部可扪及表面光整的包块。可出现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水和胸水、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多发性脂肪坏死、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及精神症状。典型病例可出现五联征:上腹疼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及脂肪泻。临床上常以某一些症状为主要特征。(何为慢性胰腺炎症状五联征)?
(三)诊断及鉴别:
有胆道疾病或长期饮酒史,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体重减轻应疑及本病。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才能肯定。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胰组织学诊断明确;②X线检查确实发现胰腺有钙化;③有显著的胰腺外分泌功能降低;④胆道或胰实质造影显示特征性损害;⑤上腹痛、压痛持续6个月以上。
与胰腺癌鉴别:胰腺癌呈进行性经过,胰腺组织穿刺检查,胰液细胞学检查,可提供重要鉴别资料。另外,和壶腹癌,消化性溃疡,胆道感染也应鉴别。
(四)治疗
1. 内科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如戒酒,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防止急性发作,宜进低脂肪、高蛋白食物,避免饱食。治疗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症状,可用足量的胰酶制剂替代,包括胰酶片和强力胰酶制剂,用抗酸药或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对合并处理腹痛应合理应用麻醉镇痛药。糖尿病者可给胰岛素治疗。营养不良者应注意补充营养、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12、叶酸、铁剂、钙剂及多种微量元素。严重吸收不良应考虑要素饮食或全胃肠外营养。
2. 手术治疗手术适应征:①内科治疗不能缓解腹痛,发生营养不良者;②合并胰腺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者;③不能排除胰腺癌者;④瘘管形成者;⑤胰腺肿大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者;⑥有脾静脉血栓形成和门静脉高压症引起出血者。
§12 有机磷中毒
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①立即脱离中毒现场;②清除进入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③如有可能,选用特效解毒药;④对症治疗。
(一)磷中毒发病机制(重要考点)
毒性作用是与乙酰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后者比较稳定,且无分解乙酰胆碱能力;从而使乙酰胆碱积聚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二)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临床分为四级:①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瞳孔缩小;②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肌纤维颤动、瞳孔明显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腹泻、步态蹒跚,意识清楚;③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并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④中间型综合征
1. 毒蕈碱样表现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作用。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尚有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促,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2. 烟碱样表现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全身紧缩和压迫感,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呼吸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
3. 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和昏迷。多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Ach刺激引起。
急性中毒个别患者在重度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迟发性脑病,主要累及肢体末端,且可发生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急性中毒无后遗症。
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脑病发生前,约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型综合征”。死亡前可先有颈、上肢和呼吸肌麻痹。累及颅神经者,出现睑下垂、眼外展障碍和面瘫。(重要名词解释)
4. 局部损害皮肤接触后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并可出现水泡和剥脱性皮炎。滴入眼部可引起结膜充血和瞳孔缩小。
(四)治疗
1.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离开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报,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和指甲。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忌用)反复洗胃,直到洗清为止。然后再用硫酸钠20~40g,溶于20ml水,一次口服,观察30分钟无导泻作用则再追加水500ml口服。眼部污染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
2. 特效解毒药的应用(重要考点)
(1)胆碱酯酶复活剂常用的药物有解磷定和氯磷定、双复磷和双解磷、甲磺磷定等。
(2)抗胆碱药阿托品的应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阿托品剂量可根据病情每10~30分钟或1~2小时给药一次,直到毒蕈碱样症状明显好转或患者出现“阿托品化”表现为止。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最理想的治疗是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两药合用。
3.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应以维持正常心肺功能为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氧疗及应用人工呼吸机。肺水肿用阿托品,休克用升压药,脑水肿应用脱水剂和糖皮质激素,按心律失常类型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危重患者可用输血疗法。
附录:消化系统大出血和黄疸
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 ointestinal hem orrhage)系指屈氏(Treti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2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这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一)病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在临床上也应考虑一些少见或罕见的病因,以免造成漏诊与误诊。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可归纳列述如下: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非甾体消炎药如乙酰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等或嗜酒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胆汁反流性吻合口炎与残胃炎、缝线引起吻合口与残胃粘膜糜烂、残胃癌)。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结节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RenduOsier-Weber病),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心衰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二)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取决于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出血量与速度。
1.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者可只表现为黑粪,在幽门以上者常兼有呕血。然而,幽门以上的病变如食管或胃的病变出血量较小或出血速度较慢,往往并无呕血,仅见黑粪。幽门以下的病变如十二指肠病变出血量较大、速度快,血液可反流入胃,除黑粪外,也可有呕血。
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这是由于血液经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但如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或兼有血块。黑粪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系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而形成硫化铁所致。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所表现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轻重随出血量大小和失血速度快慢而异。出血量较大、失血较快者,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相应不足,导致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头昏、心悸、出汗、恶心、口渴或晕厥等。
3.发热多数病人在休克被控制后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循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再加以贫血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发热的原因。
4.氮质血症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血中尿素氮浓度常增高,称为肠性氮质血症。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小时可达高峰,大多不超出6.7mmol/L(40mg/d1),3~4日后才降至正常。肠性氮质血症主要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其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
5.血象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均有急性失血后贫血。在出血的早期,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均无变化,因此血象检查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在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一般须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其程度取决于失血量外,还和出血前有无贫血基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等因素有关。
患者有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出血后骨髓有明显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周围血片可见晚幼红细胞与嗜多染性红细胞。出血24小时内网织细胞即见增高。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2~5小时,白细胞计数可升达1万~2万,血止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三)诊断
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必须考虑并排除各种病因所致的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也应和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异位妊娠破裂、自发性或创伤性脾破裂、动脉瘤破裂等引起的内出血鉴别。及时进行直肠指检,可以及早发见尚未排出的黑粪,有助于较早地作出诊断。
呕血与黑粪首先应和鼻出血、拔牙或扁桃体切除术吞下血液或进食禽畜血液引起者加以区别;口服骨炭、铁或铋剂、和血丹等均出现黑色粪便,也应和黑粪区别。呕血有时须和咯血加以鉴别,如下表(考生要记忆)。
表3.3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要点
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活动、维持缓解及防治并发症。
1. 一般治疗高营养低渣饮食,足量维生素。
2. 糖皮质激素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适用于本病活动期,但腹腔化脓、有瘘管形成者禁用。
3. 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控制轻、中型患者的活动性有一定疗效,但主要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者。
4. 免疫抑制制硫唑嘌呤或巯嘌呤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病例,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乃至停用,但有WBC减少,胃肠道反应副作用。
5. 其他某些抗菌药物如甲硝唑、环丙沙星等应用于本病有一定疗效,某些促炎细胞因子的拮抗剂用于本病活动期,有显著疗效。
6. 手术治疗手术后复发率高,手术适应征包括:完全性肠梗阻,瘘管与脓肿形成、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量出血。
(六)预后
本病可经治疗好转,也可自行缓解。但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1 胰腺炎
一、急性胰腺炎
(一)病因
1. 胆道疾病包括胆石症、胆道感染或胆道蛔虫等,以胆石症为最多见。
2. 胰管阻塞和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病类:胰管结石,十二指肠憩室炎、输入袢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
3. 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4. 手术与创伤腹腔手术,特别是胰胆和胃手术,腹部钝挫伤,ERCP检查。
5.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任何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都可产生胰管钙化,增加胰液分泌、促进胰蛋白酶原激活。
6. 感染。
7. 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磺胺类等可能损伤胰腺组织。
(二)临床表现,可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两型。
1. 症状
(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多数为突然起病,急性腹痛,常在饮酒和饱餐后发生,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进食可加剧。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水肿型腹痛3~5天即缓解。出血坏死型,腹部剧痛延续较长,可引起全腹痛。
(2)恶心、呕吐及腹胀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出血坏死型同时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有继发感染,可呈弛张热。
(4)低血压或休克仅见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提示有大量胰腺组织坏死。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可有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者尚有明显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
(6)其他如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突然发生进行性呼吸窘迫,过度换气、发绀、焦虑、出汗等,常规氧疗不能缓解;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胰性脑病表现为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混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
2. 体征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腹部体征较轻,多数有上腹压痛,但常与主诉腹痛程度不相符,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少,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急性出血坏死型患者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腹肌紧张,全腹显著压痛和反跳痛。伴麻痹性肠梗阻而有明显腹胀者,肠鸣音弱或消失。可出现腹水征,腹水多呈血性,少数患者两侧肋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称Grey-Turner征;脐周围皮肤青紫,称Cullen征,可出现黄疸。患者低血钙引起手足搐搦者,为预后不佳表现。
3. 并发症:(1)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与假性囊肿,主要发生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2)全身并发症:如ARDS,急性肾衰,败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DIC,肺炎等。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水肿型患者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和(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及CAm/CCr%比值增高,出血坏死型患者早期有以下表现:①全腹剧痛及出现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时;②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时;③血钙显著下降到2mmol/L以下;④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⑤与病情不相适应的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⑥肠鸣音显著降低、肠胀气等麻痹性肠梗阻;⑦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⑧正铁血白蛋白阳性;⑨肢体出现脂肪坏死;⑩消化道大量出血;低氧血症;白细胞>18×109/L及血尿素氮>14.3mmol/L,血糖>11.2mmol/L(无糖尿病史)。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
1.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血清淀粉酶不超过500Somogyi单位。X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等。
2. 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升高。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3. 急性肠梗阻腹痛为阵发性,多在脐周,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形。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面。
4. 心肌梗塞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血、尿淀粉酶正常。
5. 其他:异位妊娠破裂,尿毒症,肾绞痛,脾破裂等。
(四)治疗
大多数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经3~5天积极治疗常可治愈。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1. 内科治疗,综合治疗措施。
(1)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应给予白蛋白、鲜血及血浆代用品,右旋糖酐。并应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3)解痉镇痛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肌注,疼痛剧烈者同时加用哌替啶,不用吗啡。吲哚美辛可镇痛退热,亦可同时或早期应用前列腺素以改善胰腺微血管通透性。
(4)减少胰腺外分泌可采用:①禁食及胃肠减压;②抗胆碱药、山莨菪碱,对肠麻痹者尤不宜用;③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静脉给药;④胰高糖素、降钙素和生长抑素能抑制胰液分泌。
(5)抗生素①氧氟沙星;②环丙沙星;③克林霉素;④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⑤头孢噻肟钠、头孢唑肟、哌拉西林钠可作为二线药物选用。并应联合应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6)抑制胰酶活性适用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早期,如抑肽酶。
(7)腹膜透析适用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腹腔内大量渗液者,或伴急性肾衰竭者。
(8)处理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
2. 内镜-VOddi括约肌切开术。
3. 中医中药。
4.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征有:①诊断未明确与其他急腹症如胃肠穿孔难于鉴别时;②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经内科治疗无效;③胰腺炎并发脓肿、假囊肿、弥漫性腹膜炎、肠麻痹坏死时;④胆源性胰腺炎处于急性状态。
7. 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二、慢性胰腺炎
胰腺腺泡、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破坏,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有钙化,假性囊肿,胰岛细胞和萎缩。
(一)病因
欧美国家的慢性胰腺炎中3/4与长期(10年以上)嗜酒有关。我国以胆道疾病(结石、炎症、蛔虫)的长期存在为主要原因。急性胰腺炎、胰腺外伤和胰腺分裂也与慢性胰腺炎有关。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期与症状轻重不等的发作期的交替出现,也可无明显症状而发展为胰腺功能不全的表现。
1. 腹痛为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腹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钻痛甚至剧痛,多位于上腹或左、右上腹,可放射至后背、两肋。患者取坐位,膝屈曲位时疼痛可有所缓解,但躺下或进食时疼痛加剧,常伴发热和血尿淀粉酶升高。
2. 胰腺功能不全表现后期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和糖尿病的表现。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引起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厌食油腻、乏力、消瘦、腹泻甚至脂肪泻。常伴有维生素A、D、E、K缺乏症,如夜盲症、皮肤粗糙、肌肉无力和出血倾向等,约半数患者发生DM,糖耐量异常,为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
3. 其他,如腹部多仅有轻度压痛。腹部可扪及表面光整的包块。可出现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水和胸水、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多发性脂肪坏死、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及精神症状。典型病例可出现五联征:上腹疼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及脂肪泻。临床上常以某一些症状为主要特征。(何为慢性胰腺炎症状五联征)?
(三)诊断及鉴别:
有胆道疾病或长期饮酒史,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体重减轻应疑及本病。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才能肯定。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胰组织学诊断明确;②X线检查确实发现胰腺有钙化;③有显著的胰腺外分泌功能降低;④胆道或胰实质造影显示特征性损害;⑤上腹痛、压痛持续6个月以上。
与胰腺癌鉴别:胰腺癌呈进行性经过,胰腺组织穿刺检查,胰液细胞学检查,可提供重要鉴别资料。另外,和壶腹癌,消化性溃疡,胆道感染也应鉴别。
(四)治疗
1. 内科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如戒酒,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防止急性发作,宜进低脂肪、高蛋白食物,避免饱食。治疗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症状,可用足量的胰酶制剂替代,包括胰酶片和强力胰酶制剂,用抗酸药或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对合并处理腹痛应合理应用麻醉镇痛药。糖尿病者可给胰岛素治疗。营养不良者应注意补充营养、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12、叶酸、铁剂、钙剂及多种微量元素。严重吸收不良应考虑要素饮食或全胃肠外营养。
2. 手术治疗手术适应征:①内科治疗不能缓解腹痛,发生营养不良者;②合并胰腺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者;③不能排除胰腺癌者;④瘘管形成者;⑤胰腺肿大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者;⑥有脾静脉血栓形成和门静脉高压症引起出血者。
§12 有机磷中毒
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①立即脱离中毒现场;②清除进入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③如有可能,选用特效解毒药;④对症治疗。
(一)磷中毒发病机制(重要考点)
毒性作用是与乙酰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后者比较稳定,且无分解乙酰胆碱能力;从而使乙酰胆碱积聚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二)临床表现(重要考点)
临床分为四级:①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瞳孔缩小;②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肌纤维颤动、瞳孔明显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腹泻、步态蹒跚,意识清楚;③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并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④中间型综合征
1. 毒蕈碱样表现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作用。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尚有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促,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2. 烟碱样表现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全身紧缩和压迫感,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呼吸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
3. 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和昏迷。多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Ach刺激引起。
急性中毒个别患者在重度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迟发性脑病,主要累及肢体末端,且可发生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急性中毒无后遗症。
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脑病发生前,约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型综合征”。死亡前可先有颈、上肢和呼吸肌麻痹。累及颅神经者,出现睑下垂、眼外展障碍和面瘫。(重要名词解释)
4. 局部损害皮肤接触后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并可出现水泡和剥脱性皮炎。滴入眼部可引起结膜充血和瞳孔缩小。
(四)治疗
1.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离开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报,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和指甲。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忌用)反复洗胃,直到洗清为止。然后再用硫酸钠20~40g,溶于20ml水,一次口服,观察30分钟无导泻作用则再追加水500ml口服。眼部污染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
2. 特效解毒药的应用(重要考点)
(1)胆碱酯酶复活剂常用的药物有解磷定和氯磷定、双复磷和双解磷、甲磺磷定等。
(2)抗胆碱药阿托品的应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阿托品剂量可根据病情每10~30分钟或1~2小时给药一次,直到毒蕈碱样症状明显好转或患者出现“阿托品化”表现为止。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最理想的治疗是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两药合用。
3.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应以维持正常心肺功能为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氧疗及应用人工呼吸机。肺水肿用阿托品,休克用升压药,脑水肿应用脱水剂和糖皮质激素,按心律失常类型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危重患者可用输血疗法。
附录:消化系统大出血和黄疸
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 ointestinal hem orrhage)系指屈氏(Treti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2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这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一)病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在临床上也应考虑一些少见或罕见的病因,以免造成漏诊与误诊。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可归纳列述如下: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非甾体消炎药如乙酰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等或嗜酒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胆汁反流性吻合口炎与残胃炎、缝线引起吻合口与残胃粘膜糜烂、残胃癌)。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结节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RenduOsier-Weber病),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心衰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二)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取决于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出血量与速度。
1.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者可只表现为黑粪,在幽门以上者常兼有呕血。然而,幽门以上的病变如食管或胃的病变出血量较小或出血速度较慢,往往并无呕血,仅见黑粪。幽门以下的病变如十二指肠病变出血量较大、速度快,血液可反流入胃,除黑粪外,也可有呕血。
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这是由于血液经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但如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或兼有血块。黑粪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系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而形成硫化铁所致。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所表现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轻重随出血量大小和失血速度快慢而异。出血量较大、失血较快者,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相应不足,导致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头昏、心悸、出汗、恶心、口渴或晕厥等。
3.发热多数病人在休克被控制后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循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再加以贫血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发热的原因。
4.氮质血症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血中尿素氮浓度常增高,称为肠性氮质血症。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小时可达高峰,大多不超出6.7mmol/L(40mg/d1),3~4日后才降至正常。肠性氮质血症主要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其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
5.血象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均有急性失血后贫血。在出血的早期,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均无变化,因此血象检查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在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一般须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其程度取决于失血量外,还和出血前有无贫血基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等因素有关。
患者有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出血后骨髓有明显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周围血片可见晚幼红细胞与嗜多染性红细胞。出血24小时内网织细胞即见增高。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2~5小时,白细胞计数可升达1万~2万,血止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三)诊断
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必须考虑并排除各种病因所致的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也应和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异位妊娠破裂、自发性或创伤性脾破裂、动脉瘤破裂等引起的内出血鉴别。及时进行直肠指检,可以及早发见尚未排出的黑粪,有助于较早地作出诊断。
呕血与黑粪首先应和鼻出血、拔牙或扁桃体切除术吞下血液或进食禽畜血液引起者加以区别;口服骨炭、铁或铋剂、和血丹等均出现黑色粪便,也应和黑粪区别。呕血有时须和咯血加以鉴别,如下表(考生要记忆)。
表3.3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要点
2.出血量的估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黑粪的出现一般须每日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因轻度的血容量减少可由组织液与脾贮血所补充,并不引起全身症状。凡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特别是出血较快者有头昏、乏力、心悸、心动过速和血压偏低等表现。随出血量增多,症状更为明显,引起出血性休克。
3.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一次出血后黑粪持续天数受患者排便次数的影响,如每日排便一次,约3天后粪便色泽恢复正常。
有下列迹象者,应认为有继续出血或再出血,须予及时处理: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黑粪变成暗红色,伴有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液输血而血容量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经快速补液输血,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有稳定又再下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4.出血的病因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与体征,约有半数病人可以作出病因诊断。进一步需依靠其他诊断措施,包括有关的特殊检查方法,可以查清大部分病人的出血部位与病因。
(1)病史、症状与体征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多提示出血来自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在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减轻或缓解,更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有服用乙酰水杨酸等损伤胃粘膜的药物、酗酒史或应激状态者,可能为急性胃粘膜损害。过去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或慢性酒精中毒病史,并有肝病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者,可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但是由于脾常在上消化道出血后暂时收缩,诊断时不应过分强调脾肿大作为依据。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即使确诊为肝硬化,不一定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出血,约有30%~40%患者出血实系来自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或其他原因。
(2)实验室检查急性出血后血白细胞计数常有增高;如增高不明显,甚至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见于肝硬化。肝功能试验结果异常亦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出血后短期内发现血清胆红素增高,应考虑胆道出血、肝硬化或壶腹肿瘤等诊断。
(3)消化液检查在仅表现为黑粪的活动性出血者,可经口插管逐段低压吸取消化液,观察有无血迹,以确定出血的部位。有时须用带气囊的双腔管,在插管通过幽门后充盈气囊,可随肠蠕动由十二指肠进入空回肠,逐段吸取肠液进行出血的定位诊断。
(4)吞线试验吞入长度约100cm的棉线,一端固定在患者的颊部,另一端系有小金属球,借助其重量可经胃和幽门进入肠道。一般留置6~8小时后取出,检查有无棉线染成褐色的血迹,用以估计活动性出血的部位。
(5)内镜检查一般主张在上消化道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同时还可经内镜作紧急的止血治疗。
(6)X线检查急性胃粘膜损害或浅小的消化性溃疡可在短期内愈合或好转,延迟检查使X线诊断的阳性率大为降低,故宜将X线钡餐检查时间提前。目前主张X线钡餐检查最好在出血已经停止和病情基本稳定数天后进行。
(7)选择性动脉造影内镜检查如无阳性发现,可作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分别进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在出血活动期进行检查。
(四)治疗
1.一般急救措施应对出血性休克采取抢救措施。须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目前不主张用头低位,以免影响呼吸功能,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要避免呕血时血液吸入引起窒息。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
应加强护理,对病情作严密观察,包括:①呕血与黑粪情况;②神志变化;③脉搏、血压与呼吸情况;④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色泽;⑤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⑥每小时尿量;⑦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③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老年患者常需心率与心电图监护。
2.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尽快用大号针进行静脉输液,或经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与测量CVP。输液开始宜快,用生理盐水、林格液、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快补充血容量。补液量根据估计的失血量来决定,但右旋糖酐于24小时内不宜超过1000ml。应及早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血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库血含氨量较多,在肝硬化病人可诱发肝性脑病,宜用鲜血。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而引起肺水肿。老年病人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量。
3.止血措施
(一)药物治疗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ml水中分次口服,或作鼻胃管滴注。也可用血管加压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于20分钟内缓慢静脉滴注,用以降低门静脉压。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止血效果,必要时可重复静脉滴注,但每日不超过3次为宜。在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时,可通过插管滴注血管加压素、不仅对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对其他出血病灶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或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等引起的出血,也有止血作用。血管加压素宜在严密监护下应用,滴注不可过快,慎防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
在急性胃粘膜损害或消化性溃疡出血时,西米替丁静滴或雷尼替丁静脉滴注,也可用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静脉滴注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重要考点)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口或鼻腔送入三腔管,进入胃腔后充气使管端的气囊膨胀,然后向外牵引,用以压迫胃底的曲张静脉。此时再充气使位于食管下段的气囊膨胀,即可压迫食管的曲张静脉,一般均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操作中必须警惕置管引起的血液反流进入气管而致窒息。置管24小时后宜放出气囊空气,以防气囊压迫过久可能导致粘膜糜烂;必要时可再重复充盈气囊。在出血停止后24小时,可放出气囊空气,继续置管观察,如24小时内未再出血,即可拔管。
(3)内镜直视下止血可经内镜对出血部位用1%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或用孟氏溶液起收敛作用,也可用凝血酶,均能暂时止血。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经内镜曲张的静脉。一般采用的硬化剂为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硬化醇或油酸乙醇胺,也可用利多卡因、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混合液,均有一定止血效果。
二、黄疸的鉴别
黄疸为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高胆红素血症),使巩膜、皮肤、粘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黄疸最常见于肝胆疾病。
(一)正常胆红素的代谢正常代谢过程包括胆红素的来源、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以及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等多个环节。(什么是肠肝循环?)
(二)黄疸的分类黄疸的发生系由胆红素代谢紊乱所致。按病因发病学和胆红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1.病因发病学分类分为①溶血性黄疸;②肝细胞性黄疸;③胆汁淤积性黄疸;④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临床上以前三类为常见,特别是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性黄疸。
2.按胆红素的性质分类根据胆红素代谢过程中几个主要环节的障碍,可分为:
(1)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1)胆红素生成过多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获得性溶血性黄疸、由无效造血引起的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等。
2)胆红素摄取障碍如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Gilbert综合症、某些药物及检查用试剂(如胆囊造影剂)引起的黄疸等。
3)胆红素结合障碍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减低或缺乏引起的黄疸,如Gilbert综合症、Crigler-Najjar综合征(1型与Ⅱ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等。
(2)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可由于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运、排泄障碍或同时有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引起。
1)肝外胆管阻塞如胆结石、胰头癌、胆管或胆总管癌、壶腹癌、胆管闭锁等。
2)肝内胆管阻塞如肝内胆管结石、华支睾吸虫病等。
3)肝内胆汁淤积如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复发性黄疸、Dubin-Johnson综合征等。
(三)黄疸的发生机制和特征(记忆各类黄疸的特征)
1.溶血性黄疸
(1)病因和发生机制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现象的疾病,都能发生溶血性黄疸:①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等;②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贫血、异型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症、蚕豆病、恶性疟疾、某些药物或毒物例如蛇毒、毒蕈引起的溶血等。
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时,生成过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远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的限度,同时溶血性贫血引起的缺氧、红细胞破坏释出的毒性物质,均可削弱肝细胞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而发生黄疸。
(2)溶血性黄疸的特征①巩膜多见轻度黄疸,呈浅柠檬色,在急性发作(溶血危象)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②皮肤无瘙痒;③有脾肿大;④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如周围血网织细胞增多、出现有核红细胞、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⑤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umlol/L,主要为非结合胆红素增高;⑥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⑦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
2.肝细胞性黄疸
(1)病因和发生机制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可因肝细胞广泛损害而引起黄疸。因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或)肝小叶结构破坏,致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反流入肝淋巴液及血液中,结果发生黄疸。尿内有胆红素,尿胆原的排泄量视肝细胞损害和肝内淤胆的程度而定,肝细胞损害较重而淤胆较轻时,尿胆原排出量增加;肝内淤胆程度较重时,则尿胆原排出减少,严重时可缺如。
(2)肝细胞性黄疸的特征①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深金黄色,皮肤有时有瘙痒;②血中非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均增高;③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常增加,但在疾病高峰时,因肝内淤胆致尿胆原减少或缺如,同样,粪中尿胆原含量可正常、减少或缺如;④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⑤血中肝炎病毒标记物常阳性;⑥肝活组织检查对弥漫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胆汁淤积性黄疸
(1)病因和机制:肝外阻塞、肝内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1)肝外阻塞性胆汁淤积引起胆总管内阻塞的有胆石症、胆道蛔虫、胆管炎、癌肿浸润、手术后胆管狭窄;胆管外阻塞的有壶腹周围癌、胰头癌、肝癌、肝门或胆总管周围淋巴结癌肿转移等引起胆管压迫。阻塞上端的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逐渐扩大,最后使肝内胆管因胆汁淤积而破裂,胆汁直接或由淋巴液反流入体循环,结果使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
2)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包括肝内泥沙样结石、原发性肝癌侵犯肝内胆管或形成癌栓、华支睾吸虫病等。
3)肝内胆汁淤积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黄疸(如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等所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妊娠期复发性黄疸等。
(2)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特征①肤色暗黄、黄绿或绿褐色;②皮肤瘙痒显著,常发生于黄疸出现前;③血中胆红素增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胆红素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④尿胆红素阳性,但尿胆原减少或缺如;⑤粪中尿胆原减少或缺如,粪便显浅灰色或陶土色;⑥血清总Ch、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脂蛋白阳性。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系指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有由天性酶缺陷所致。大多发病于小儿和青年期,有家族史,除极少数外,多数健康状态良好。
(1)Gilbert综合征系因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所致。血清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肝功能试验正常,红细胞脆性正常,胆囊显影良好,肝活检无异常。
(2)Dubin-Johnson综合征系因肝细胞对结合胆红素及其他有机阴离子(吲哚菁绿、X线造影剂)向毛细胆管排泄障碍,致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但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正常。口服胆囊造影剂胆囊常不显影。肝外观呈绿黑色(黑色肝),肝活组织检查见肝细胞内有弥漫的棕褐色色素颗粒(黑色素或肾上腺素代谢物多聚体)。
(3)Rotor综合征由于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均有先天性缺陷,致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有减低。胆囊造影多显影良好,少数不显影。肝活组织检查正常,肝细胞内无色素颗粒。
(4)Crigler—Najjar综合征系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不能形成结合胆红素,因而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很高,可并发核黄疸,预后很差。本综合征分两型:I型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完全缺乏,Ⅱ型为部分缺乏,症状比I型要轻,预后要好。
(四)黄疸的鉴别诊断黄疸的识别要在充分的自然光线下进行,首先应和假性黄疸鉴别。假性黄疸见于过量进食含有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柑桔等食物。胡萝卜素只引起皮肤黄染,巩膜正常;老年人球结膜有微黄色脂肪堆积,巩膜黄染不均匀,以内眦较明显,皮肤无黄染。假性黄疸时血胆红素浓度正常。
表3.4 常见黄疸的鉴别诊断(需透彻理解)
3.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一次出血后黑粪持续天数受患者排便次数的影响,如每日排便一次,约3天后粪便色泽恢复正常。
有下列迹象者,应认为有继续出血或再出血,须予及时处理: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黑粪变成暗红色,伴有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液输血而血容量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经快速补液输血,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有稳定又再下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4.出血的病因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与体征,约有半数病人可以作出病因诊断。进一步需依靠其他诊断措施,包括有关的特殊检查方法,可以查清大部分病人的出血部位与病因。
(1)病史、症状与体征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多提示出血来自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在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减轻或缓解,更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有服用乙酰水杨酸等损伤胃粘膜的药物、酗酒史或应激状态者,可能为急性胃粘膜损害。过去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或慢性酒精中毒病史,并有肝病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者,可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但是由于脾常在上消化道出血后暂时收缩,诊断时不应过分强调脾肿大作为依据。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即使确诊为肝硬化,不一定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出血,约有30%~40%患者出血实系来自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或其他原因。
(2)实验室检查急性出血后血白细胞计数常有增高;如增高不明显,甚至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见于肝硬化。肝功能试验结果异常亦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出血后短期内发现血清胆红素增高,应考虑胆道出血、肝硬化或壶腹肿瘤等诊断。
(3)消化液检查在仅表现为黑粪的活动性出血者,可经口插管逐段低压吸取消化液,观察有无血迹,以确定出血的部位。有时须用带气囊的双腔管,在插管通过幽门后充盈气囊,可随肠蠕动由十二指肠进入空回肠,逐段吸取肠液进行出血的定位诊断。
(4)吞线试验吞入长度约100cm的棉线,一端固定在患者的颊部,另一端系有小金属球,借助其重量可经胃和幽门进入肠道。一般留置6~8小时后取出,检查有无棉线染成褐色的血迹,用以估计活动性出血的部位。
(5)内镜检查一般主张在上消化道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同时还可经内镜作紧急的止血治疗。
(6)X线检查急性胃粘膜损害或浅小的消化性溃疡可在短期内愈合或好转,延迟检查使X线诊断的阳性率大为降低,故宜将X线钡餐检查时间提前。目前主张X线钡餐检查最好在出血已经停止和病情基本稳定数天后进行。
(7)选择性动脉造影内镜检查如无阳性发现,可作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分别进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在出血活动期进行检查。
(四)治疗
1.一般急救措施应对出血性休克采取抢救措施。须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目前不主张用头低位,以免影响呼吸功能,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要避免呕血时血液吸入引起窒息。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
应加强护理,对病情作严密观察,包括:①呕血与黑粪情况;②神志变化;③脉搏、血压与呼吸情况;④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色泽;⑤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⑥每小时尿量;⑦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③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老年患者常需心率与心电图监护。
2.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尽快用大号针进行静脉输液,或经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与测量CVP。输液开始宜快,用生理盐水、林格液、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快补充血容量。补液量根据估计的失血量来决定,但右旋糖酐于24小时内不宜超过1000ml。应及早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血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库血含氨量较多,在肝硬化病人可诱发肝性脑病,宜用鲜血。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而引起肺水肿。老年病人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量。
3.止血措施
(一)药物治疗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ml水中分次口服,或作鼻胃管滴注。也可用血管加压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于20分钟内缓慢静脉滴注,用以降低门静脉压。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止血效果,必要时可重复静脉滴注,但每日不超过3次为宜。在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时,可通过插管滴注血管加压素、不仅对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对其他出血病灶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或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等引起的出血,也有止血作用。血管加压素宜在严密监护下应用,滴注不可过快,慎防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
在急性胃粘膜损害或消化性溃疡出血时,西米替丁静滴或雷尼替丁静脉滴注,也可用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静脉滴注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重要考点)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口或鼻腔送入三腔管,进入胃腔后充气使管端的气囊膨胀,然后向外牵引,用以压迫胃底的曲张静脉。此时再充气使位于食管下段的气囊膨胀,即可压迫食管的曲张静脉,一般均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操作中必须警惕置管引起的血液反流进入气管而致窒息。置管24小时后宜放出气囊空气,以防气囊压迫过久可能导致粘膜糜烂;必要时可再重复充盈气囊。在出血停止后24小时,可放出气囊空气,继续置管观察,如24小时内未再出血,即可拔管。
(3)内镜直视下止血可经内镜对出血部位用1%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或用孟氏溶液起收敛作用,也可用凝血酶,均能暂时止血。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经内镜曲张的静脉。一般采用的硬化剂为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硬化醇或油酸乙醇胺,也可用利多卡因、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混合液,均有一定止血效果。
二、黄疸的鉴别
黄疸为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高胆红素血症),使巩膜、皮肤、粘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黄疸最常见于肝胆疾病。
(一)正常胆红素的代谢正常代谢过程包括胆红素的来源、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以及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等多个环节。(什么是肠肝循环?)
(二)黄疸的分类黄疸的发生系由胆红素代谢紊乱所致。按病因发病学和胆红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1.病因发病学分类分为①溶血性黄疸;②肝细胞性黄疸;③胆汁淤积性黄疸;④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临床上以前三类为常见,特别是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性黄疸。
2.按胆红素的性质分类根据胆红素代谢过程中几个主要环节的障碍,可分为:
(1)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1)胆红素生成过多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获得性溶血性黄疸、由无效造血引起的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等。
2)胆红素摄取障碍如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Gilbert综合症、某些药物及检查用试剂(如胆囊造影剂)引起的黄疸等。
3)胆红素结合障碍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减低或缺乏引起的黄疸,如Gilbert综合症、Crigler-Najjar综合征(1型与Ⅱ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等。
(2)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可由于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运、排泄障碍或同时有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引起。
1)肝外胆管阻塞如胆结石、胰头癌、胆管或胆总管癌、壶腹癌、胆管闭锁等。
2)肝内胆管阻塞如肝内胆管结石、华支睾吸虫病等。
3)肝内胆汁淤积如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复发性黄疸、Dubin-Johnson综合征等。
(三)黄疸的发生机制和特征(记忆各类黄疸的特征)
1.溶血性黄疸
(1)病因和发生机制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现象的疾病,都能发生溶血性黄疸:①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等;②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贫血、异型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症、蚕豆病、恶性疟疾、某些药物或毒物例如蛇毒、毒蕈引起的溶血等。
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时,生成过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远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的限度,同时溶血性贫血引起的缺氧、红细胞破坏释出的毒性物质,均可削弱肝细胞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而发生黄疸。
(2)溶血性黄疸的特征①巩膜多见轻度黄疸,呈浅柠檬色,在急性发作(溶血危象)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②皮肤无瘙痒;③有脾肿大;④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如周围血网织细胞增多、出现有核红细胞、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⑤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umlol/L,主要为非结合胆红素增高;⑥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⑦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
2.肝细胞性黄疸
(1)病因和发生机制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可因肝细胞广泛损害而引起黄疸。因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或)肝小叶结构破坏,致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反流入肝淋巴液及血液中,结果发生黄疸。尿内有胆红素,尿胆原的排泄量视肝细胞损害和肝内淤胆的程度而定,肝细胞损害较重而淤胆较轻时,尿胆原排出量增加;肝内淤胆程度较重时,则尿胆原排出减少,严重时可缺如。
(2)肝细胞性黄疸的特征①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深金黄色,皮肤有时有瘙痒;②血中非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均增高;③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常增加,但在疾病高峰时,因肝内淤胆致尿胆原减少或缺如,同样,粪中尿胆原含量可正常、减少或缺如;④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⑤血中肝炎病毒标记物常阳性;⑥肝活组织检查对弥漫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胆汁淤积性黄疸
(1)病因和机制:肝外阻塞、肝内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1)肝外阻塞性胆汁淤积引起胆总管内阻塞的有胆石症、胆道蛔虫、胆管炎、癌肿浸润、手术后胆管狭窄;胆管外阻塞的有壶腹周围癌、胰头癌、肝癌、肝门或胆总管周围淋巴结癌肿转移等引起胆管压迫。阻塞上端的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逐渐扩大,最后使肝内胆管因胆汁淤积而破裂,胆汁直接或由淋巴液反流入体循环,结果使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
2)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包括肝内泥沙样结石、原发性肝癌侵犯肝内胆管或形成癌栓、华支睾吸虫病等。
3)肝内胆汁淤积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黄疸(如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等所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妊娠期复发性黄疸等。
(2)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特征①肤色暗黄、黄绿或绿褐色;②皮肤瘙痒显著,常发生于黄疸出现前;③血中胆红素增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胆红素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④尿胆红素阳性,但尿胆原减少或缺如;⑤粪中尿胆原减少或缺如,粪便显浅灰色或陶土色;⑥血清总Ch、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脂蛋白阳性。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系指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有由天性酶缺陷所致。大多发病于小儿和青年期,有家族史,除极少数外,多数健康状态良好。
(1)Gilbert综合征系因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所致。血清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肝功能试验正常,红细胞脆性正常,胆囊显影良好,肝活检无异常。
(2)Dubin-Johnson综合征系因肝细胞对结合胆红素及其他有机阴离子(吲哚菁绿、X线造影剂)向毛细胆管排泄障碍,致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但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正常。口服胆囊造影剂胆囊常不显影。肝外观呈绿黑色(黑色肝),肝活组织检查见肝细胞内有弥漫的棕褐色色素颗粒(黑色素或肾上腺素代谢物多聚体)。
(3)Rotor综合征由于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均有先天性缺陷,致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有减低。胆囊造影多显影良好,少数不显影。肝活组织检查正常,肝细胞内无色素颗粒。
(4)Crigler—Najjar综合征系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不能形成结合胆红素,因而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很高,可并发核黄疸,预后很差。本综合征分两型:I型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完全缺乏,Ⅱ型为部分缺乏,症状比I型要轻,预后要好。
(四)黄疸的鉴别诊断黄疸的识别要在充分的自然光线下进行,首先应和假性黄疸鉴别。假性黄疸见于过量进食含有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柑桔等食物。胡萝卜素只引起皮肤黄染,巩膜正常;老年人球结膜有微黄色脂肪堆积,巩膜黄染不均匀,以内眦较明显,皮肤无黄染。假性黄疸时血胆红素浓度正常。
表3.4 常见黄疸的鉴别诊断(需透彻理解)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1 肾脏疾病总论
(一)肾脏疾病的症状
1.急性肾炎综合征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严重少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可以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浮肿、水钠潴留及酸碱平衡失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如上述症状持续4—8周以上,病情不断恶化,则可能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2.肾病结合征主要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及高脂血症等。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诊断必需。
3.高血压可见隐匿存在,也可发生急性症状,包括头痛、视力模糊、抽搐、心力衰竭等。肾脏疾病引致高血压有两大类:①肾血管病变所致,血压常甚高,常演进为急进性高血压。主要因狭窄肾动脉分泌过多肾素所致。②肾实质性血压,多为双侧肾小球、肾小管病变、慢性肾盂肾炎等引起。
4.无症状性尿异常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无高血压、水肿或氮质血症。以后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也逐渐减退,最终出现慢性肾衰竭。
5.慢性肾功能衰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已有下降,表现为贫血、夜尿,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和双肾体积缩小等。为各种肾脏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
6.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可伴脓尿或菌尿等。
(二)肾脏疾病的检查
1.尿常规检查
(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称蛋白(Pro)尿。一般可分为下列五类:
1)肾小球性蛋白尿多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原尿中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以分子量较小的白蛋白为主。
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疾病时,蛋白质重吸收障碍。
3)溢出性蛋白尿血中异常蛋白增多,肾小球滤过不能全被肾小管重吸收。见于多发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等。
4)分泌性蛋白尿主要为尿中IgA排泄增多。见于肾小管受炎症或药物刺激。
5)组织性蛋白尿因组织遭受破坏后而释出。生理性者可见于:①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保持直立或脊柱前凸位置时发生机会较多;②功能性蛋白尿:包括运动、发热、过冷、过热、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引起的蛋白尿。
(2)血尿尿常规检查沉渣中每高倍视野超过3个红细胞为显微镜下血尿。正常人尿沉渣计数,12小时排出的红细胞应少于50万。尿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有血微块称肉眼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如下:
1)全身性疾病:包括血液病(如白血病)、感染性疾病(如流行出血热)、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如磺胺药、水杨酸类及抗凝药)等。
2)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或慢性盆腔炎、结肠或直肠憩室炎症、恶性肿瘤以及其他疾病侵及或刺激尿路时。
3)肾及尿路疾病:各型肾炎、肾基底膜病、肾盂肾炎、多囊肾、肾下垂、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以及血管病变等。
(3)管型尿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管型,若12h尿沉渣计数管型超过5000个,镜检出现大量或出现其他类型管型称管型尿。
宜采集清晨标本做检查。若有细胞管型或较多的颗粒管型与蛋白尿同时出现,则临床意义较大。白细胞管型是活动性肾盂肾炎的特征,红细胞管型则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急性活动期,上皮细胞管型主要见于肾病综型合征;在肾衰竭时,可见到在集合管中形成的宽而短的管型,称为肾衰管型。(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要牢记)
(4)白细胞尿一般在尿沉渣检查时,白细胞超过5个/每高倍镜视野为异常,或新鲜尿液WBC计数1h超过40万,12h超过100万。在各种泌尿系统器官炎症时均可出现,且可受邻近组织的影响。
2.肾功能测定,往往肾脏病后期才出现肾功能试验异常。
(1)清除率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功能。
(2)肾血流量测定临床上常应用对氨马尿酸法。
(3)其他辅助检查尿液培养,尿路平片,静脉和(或)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等。
(三)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肾脏疾病除病因诊断外,需作病理诊断,功能诊断,比较确切反映疾病性质和程度。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符。
§2 原发性肾小球病
原发性肾小球病可作临床及病理分型
A. 原发性肾小球病的临床分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3.隐匿型小球肾炎(latent glomerulone pheritis)
4.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 pheritis)
5.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B 原发性肾小球病的病理分型
1.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minor glomerular abnormalities)
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focal segmental lesions)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diffuse glomerulone phritis)
(1)膜性肾病
(2)增生性肾炎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③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④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⑤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份为主要致病抗原,导致免疫反应后可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而致病。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病变。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二)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常有1~3周潜伏期。
1.尿异常有肾小球源性血尿。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第一症状,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稍增多,并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乃至WBC管型。
2.水肿80%以上有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大量Pr尿导致肾病综合征时可出现腹水。(与心源性水肿如何鉴别?)
3.高血压有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4.肾功能异常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而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肾小球功能可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小球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很象急进型肾炎。
5.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于8周内渐恢复正常(较特异改变,考生需牢记),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部分患者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清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于链球菌感染后l~2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伴有清C3下降,病情于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者,即可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必要时对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常见于多种病毒感染极期或感染后3~5天,病毒感染后急性肾炎多数临床表现较轻,常不伴血清补体降低,少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临床过程自限。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经常伴肾病综合征,病变持续无自愈倾向。50%~70%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即血清C3持续降低,8周内不恢复。
(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部分患者有前驱感染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血清C3正常,病情无自愈倾向。IgA肾病患者疾病潜伏期短,可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血尿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血清IgA升高。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新月体肾炎,常早期出现少尿、无尿及肾功能急剧恶化为特征。重症急性肾炎呈现急性肾衰竭者与该病相鉴别困难时,应及时作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3.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及过敏性紫癜肾炎等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但伴有其他系统受累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四)治疗
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少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予透析,不宜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予低盐(每日3g以下)饮食。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明显少尿的急性肾衰竭者需限制液体入量。
2.治疗感染灶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少于“+”,尿沉渣RBC少于10个/每高倍视野)。应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3.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利尿后高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降压药物。常用噻嗪类利尿剂,必要时加用袢利尿剂,再必要时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
4.透析治疗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5.中医药治疗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病理呈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表现的一组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膜型肾小球肾炎,由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抗原相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
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激活补体而致病。此型患者常有前驱上感史。
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为肾微血管炎(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肾脏可为首发、甚至惟一受累器官或与其他系统损害并存。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常呈阳性。
(二)病理
本病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外增生肾炎。肾小囊内早期形成细胞新月体,晚期形成纤维新月体。
(三)临床表现:我国急进型肾炎以Ⅱ型多见。
可有呼吸道前驱感染(多见于Ⅱ型),起病多较急,病情急骤进展。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肾功能于数周内进行性恶化并发展至尿毒症。常伴有中度贫血。Ⅱ型患者常伴肾病综合征,Ⅲ型患者可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关节痛和咯血等系统性血管炎的表现。Ⅲ型若为微血管炎引起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功能急剧恶化,病理证实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能除外系统性疾病,诊断可成立。
1.引起少尿性急性肾衰竭的非肾小球病
(1)急性肾小管坏死常有明确的肾缺血(如休克,严重脱水)或肾毒性药物或肾小管堵塞(如异型输血)等诱因,临床上肾小管损害为主,一般无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2)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常有明确的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反应(发热、皮疹、关节痛),血和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必要时依靠肾活检确诊。
(3)梗阻性肾病为肾后性急性肾功衰竭,患者常突发或急骤出现无尿,但无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B超、膀胱镜检查或逆行尿路造影可证实尿路梗阻的存在。
2.引起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的其他肾小球病
(1)继发性急进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均可引起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这些疼病均有肾外器官或系统受累临床表现,依据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异检查。
(2)原发性肾小球病如重症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及重症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需作肾活检协助诊断。
(五)治疗
1.强化疗法
(1)强化血浆置换疗法该疗法适用于各型急进性肾炎,但主要适用于I型;对于Goodpasture综合征和原发性小血管炎所致急进性肾炎(Ⅲ型)伴有威胁生命的肺出血作用较为肯定、迅速,应首选。
(2)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主要适用于Ⅱ、Ⅲ型,对于Ⅰ型无效,注意感染,及水钠潴留等并发症。
2.替代治疗凡急性肾衰竭已达透析指征者,应及时透析。对强化治疗无效的晚期病例或肾功能已无法逆转者,则有赖于长期维持透析。肾移植应在病情静止半年至一年后进行,而Ⅰ型患者须至血中抗基膜抗体阴转。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临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制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占有重要作用。病理类型有多种,但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进入尿毒症。
(二)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中年为主。早期患者可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纳差;水肿可有可无,一般不严重多无体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见管型。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数年或数十年后肾功能逐渐恶化,有的患者血压(特别是舒张压)持续性中等以上程度升高,可有眼底出血、渗血,甚至视乳头水肿。部分患者因感染、劳累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过敏紫瘢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进行性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2.Alport综合征常起病于青少年,患者有眼(球形晶状体)、耳(神经性耳聋)肾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3.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①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②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二者的潜伏期不同,血清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远端肾小管功能损伤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仅少量蛋白、RBC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四)治疗
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蛋白及血尿为目标。一般不宜给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1.积极控制高血压,防止肾小球硬化病理过程。
治疗原则:①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蛋白尿≥1g/d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130/80mmHg以下;②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应限盐(<3g/d);有钠水潴留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则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其次也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还常用钙通道阻滞剂,顽固的高血压可选用不同类型降压药联合应用。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3.应用抗血小板药大剂量双嘧达莫,小剂量阿司匹林。
4.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如感染、劳累、妊娠,应用肾毒性药物等。
四、隐匿型肾炎
1.概述:隐匿型小球肾炎也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而仅表现为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性血尿的一组肾小球病。病人无水肿、高血压、肾功损害。本组疾病由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所致,但病理改变多较轻。以单纯性血尿表现者多为IgA肾病。
2.临床表现和诊断: 病人就诊应做尿蛋白定量<1.0g/d,以白蛋白为主,而无血尿者,称为单纯性蛋白尿,一般预后良好,尿蛋白量在1.0~3.5g/d之间者,虽尚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但肾活检常显示病理改变并不轻,临床呈慢性肾炎转归的可能性很大。
3.治疗:无特殊疗法病人以保养为主。应:①对患者应定期(至少每3~6个月1次)检查,监测尿沉渣、肾功能和血压的变化;②保护肾功能、避免肾损伤的因素;③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与血尿、蛋白尿发作密切相关者,可待急性期过后行扁桃体摘除术;④可用中医药辨证施治。
§3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①尿蛋白>3.5g/d;②血浆白Pr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尿中大量蛋白和血浆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所必需。
(一)分表:分原发和继发两类。
(二)病理生理
1.大量蛋白尿当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作用受损时,其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大量漏出当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凡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及导致高灌注,高滤过的因素如合并高血压,输注血浆和进食高蛋白饮食等均可加重蛋白尿。
2.血浆蛋白降低
(1)大量白蛋白自尿中丢失
(2)原尿中部分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被分解(每日达10g)
(3)肝脏虽代偿性增加白蛋白合成,当其合成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
(4)胃肠粘膜水肿导致饮食减退,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等,可加重低血蛋白血症。
3.水肿
(1)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进入组织间隙是造成水肿的主要原因。
(2)肾内钠水潴留因素。
4.高脂血症,常与低蛋白血症并存,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脂血症,极低密度和低密脂蛋白浓度升高。
由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脂蛋白分解及外周利用减少所致。
(三)临床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1.微小病变型肾病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无电子致密物。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儿童,老年亦有上升趋势,典型表现为NS少见肉眼血尿,一般无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90%以上病人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但易复发。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伴C3,非IgA型以IgM或IgG沉积为主,伴C3,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半数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急性起病,部分隐匿起病。IgA肾病者15%出现肾病综合征,几乎均有血尿,非IgA型30%出现肾病综合征,70%伴血尿。随肾脏病变加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发生率增加。
3.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重度增生,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典型特征要牢记)。
免疫病理见IgG,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青壮年,多有前驱感染,发病较急,可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
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及贫血出现早,病情持续进展,病变进展快。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疗效差。约半数病例发病10年后进展至慢性肾衰。
4.膜性肾病早期光镜下基底膜上皮侧可见排列整齐的嗜复红小颗粒(Masson染色);进而形成钉突(嗜银染色),基底膜逐渐增厚。若钉突形成,足突可广泛融合。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起病隐匿,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伴镜下血尿。发病5~10年后出现肾功能损害,极易并发血栓栓塞。少数可自发缓解,早期治疗缓解率高,病情进展,疗效差。
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光镜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首先侵犯髓旁肾小球近血管极部位。相应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IgM和C3在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75%患者伴血尿,确诊时常已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多数有近曲小管功能障碍。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疗效差,逐渐发展为肾衰竭。
(四)并发症
1.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与Pr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应用激素治疗相关。
2.血栓、栓塞并发症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肾病综合征时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液粘度增加,血液高凝
3.急性肾衰竭:低白蛋白血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引起水分外渗,血容量不足而致肾前性氮质血症。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包括三个方面:①确诊肾病综合征;②确认病因:必须首先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最好能进行肾活检,作出病理诊断;③判定有无并发症。
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1.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的皮肤皮疹,可伴关节痛、腹痛及黑粪;多在皮疹出现后1~4周左右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诊断。
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常有发热,蝶形红斑及光过敏,口腔粘膜溃疡,多发性浆膜炎等表现,依据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血清免疫学检查有助鉴别。
3.糖尿病肾病好发于中老年,肾病综合征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发生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4.肾淀粉样变性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因不清,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包括舌)、皮肤和神经;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累及肾脏、肝和脾等器官。肾受累时体积增大,常呈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常需肾活检确诊。
5.骨髓瘤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病人可有肾痛,可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显示浆细胞异常增生。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凡有严重水肿体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给予正常量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热量126~147kJ/(kg·d)。(30~35kcal·d)。
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以减轻高脂血症。
2.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
①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利尿,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②潴钾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后段,排钠、排氯、但潴钾,适用于有低钾血症的患者。长期服用需防止高钾血症,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③袢利尿剂作用于髓袢上升支,对钠、氯和钾的重吸收具有强力抑制作用,需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发生。
④渗透性利尿剂常用不含钠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对少尿(尿量<400mL/d)患者应慎用。因其易与其他蛋白形成管型,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衰竭。
⑤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静输血浆或血浆血蛋白,防止血管内水分外渗,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
⑥其他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粘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2)减少尿蛋白,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本身可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脏病变,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减少尿蛋白也有必要。
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及其他降压药物、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等,均可通过其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作用而显示不同程度地减少尿蛋白。
②非类固醇消炎药:如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便尿蛋白排泄减少。
3.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①起始足量;②缓慢减药;③长期维持。
(2)细胞毒药物
①环磷酰胺,最常用,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性腺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
②氮芥,疗效好,但副作用大。
(3)环孢素
①微小病变型肾病及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激素疗效差或反复发作者应并用细胞毒药物。
②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对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按慢性肾功能不全处理。肾功能正常者,可参考应用下列治疗方案:先给足量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或可同时加用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积极治疗;疗程完成后无论疗效如何均及时减撤药,以后保持维持量激素及抗血小板药长期服用。
③膜性肾病可给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治疗。
4.中医药治疗主张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5.并发症防治
(1)感染,用激素治疗时,不应并用抗生素,因为可诱发霉菌双重感染。
(2)血栓及栓塞并发症当血浆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提示存在高凝状态,即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对已发生血栓、栓塞者应尽早(6个小时内效果最佳,但3天内仍可望有效)给予尿激酶或链激酶全身或局部溶栓,同时配合抗凝治疗,抗凝药一般应持续应用半年以上。
(3)急性肾衰竭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袢利尿剂;②血液透析;③原发病治疗;④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应调整蛋白和脂肪饮食结构。辅用降脂药。
§4 IgA肾病
IgA肾病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是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一)发病机制和病理
粘膜免疫与发病机制相关。光镜下主要为肾小球系膜增生,主要病理为系膜增生肾炎。
(二)临床表现
①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起病前多有感染,常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消化道、肺部和泌尿道感染。
②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突发性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至数日。肉眼血尿有反复发作特点。
③肉眼血尿发作时可有全身轻微症状,如低热、腰痛、全身不适等,尿痛有时很显著。
④另一类患者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尿异常,呈持续性或间发性镜下血尿,可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少数可有间发性肉眼血尿。
⑤少数呈急性肾炎综合征。
少数IgA肾病患者可合并急性肾衰竭,其中多数ARF为可逆。
(三)诊断
依靠肾活检标本的免疫病理学检查,即肾小球系膜区或伴毛细血管壁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呈颗粒样沉积。必须排除肝硬化、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继发性IgA沉积的疾病。
(四)鉴别诊断
1.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应与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的IgA肾病相鉴别,前者潜伏期长,自愈倾向;后者潜伏期短,病情反复,并结合实验检查可鉴别。
2.基底膜肾病常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多数有阳性血尿家庭史,肾活检病理示IgA阴性,电镜下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变薄。
3.继发性IgA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病
(1)过敏性紫癜肾炎常有典型的肾外表现,如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和黑粪等。其中以皮肤紫癜特异性最强。
(2)慢性酒精性肝硬化,鉴别主要依据肝硬化症状存在。
(3)狼疮肾炎免疫荧光多呈满堂亮。(IgG、IgA、IgM、C1q、C3及纤维蛋白相关抗原全阳性)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五)治疗
1.单纯性血尿或(和)轻度蛋白尿一般无特殊治疗,避免劳累、预防感冒和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对于扁桃体反复感染者应做手术摘除。
2.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病理改变轻微者,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可获得较好疗效。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强化治疗或透析治疗。
4.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参照一般慢性肾炎治疗原则,以延缓肾功能恶化为主要治疗目的。合并高血压者,积极控制高血压对保护肾功能极为重要。
§5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肾盂肾盏粘膜、肾小管、肾间质受各种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所致的感染性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期。是尿路感染中重要的临床类型。
一、急性肾盂肾炎
1.临床症状起病急,除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外,还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体征急性病容,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叩痛
3.辅助检查血WBC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沉渣WBC满视野,可见白细胞管型,尿沉渣可见细菌。
4.诊断及鉴别诊断;①全身及泌尿系症状;②尿白细胞增多;③尿细菌检查阳性,可初步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全身性感染疾病全身急性感染症状重。
2)慢性肾盂肾炎需以影像学检查做为诊断标准。
3)肾结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
4)尿道综合征多见于中年女性,以尿频,排尿不畅为重要表现。多次检查无真性细菌尿。
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占75%患者有白细胞尿,多由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
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约占25%,病因未明,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阴性。
5.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食富含Vit饮食。
(2)药物治疗抗菌药及时早期应用,首选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的药物。一般应用72小时显效,无效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换药。对较严重的肾盂肾炎或重症肾盂肾炎可采用联合用药及对症治疗。(思考:肾盂肾炎常见的感染途径有哪些,诱发因素有哪些?)
二、慢性肾盂肾炎
1.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症状与急性肾盂肾炎相同。慢性期可见贫血表现,肾功能检查异常。
2.影像学检查发现下列之一可诊断
(1)在静脉肾盂造影中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
(2)肾外形凹凸不平,两肾大小不等。
3.鉴别诊断
(1)肾、泌尿系结核膀胱刺激征明显,结核杆菌培养阳性,普通抗菌治疗无效。
(2)下泌尿道感染无全身症状及肾区叩痛,无白细胞管型。
(3)慢性肾小球肾炎无明显膀胱刺激征,细菌阴性,WBC增多不明显,尿蛋白一般大于2g/24h,肾小球功能损害为主。
4.治疗
(1)一般治疗去除易感因素,尤其是尿流不畅,尿路梗阻等,多饮水,勤排尿。
(2)药物治疗选敏感药物,长疗程,联合用药。直至尿常规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6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fe renal failure)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急骤下降的临床综合症,其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88.4μmol/L。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肾小管坏死主要有缺血和肾毒素两大类,缺血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解释:
1.肾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为肾血浆流量下降,肾内血流重新分布表现为肾皮质血流量减少,肾髓质充血等。
2.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障碍主要为缺氧所致。
3.肾小管上皮脱落,管腔中管型形成。
①急性肾小管坏死。
②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
③急性肾间质病变。
④肾前性因素(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和肾后性因素(肾结石肿瘤肾积水)等也可造成急性肾衰。
(二)临床表现
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少尿型典型过程,表现有原发疾病,急性肾功衰竭引起的代谢系乱和并发症三方面。
1.少尿期一般持续5~7天。
(1)尿量常明显减少<400mL/d为少尿,<100mL/d为无尿。(考生须牢记)。
(2)系统症状①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最早,常有厌食、恶心、呕吐,严重者消化道出血,少数可出现肝功能衰竭、黄疸等,为预后不良征象。②由于体内水分过多,出现气促、端坐呼吸、肺湿性啰音等心力衰竭表现,血压可高可低。③肺部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性格改变、神志模糊、定向障碍、昏迷、抽搐等。⑤严重急性肾衰竭可有出血倾向,可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生化及电解质异常血肌酐、血尿素氮上升,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
(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心包炎等。
2.多尿期持续1~3周,尿量可达3000~5000mL,尿比重常偏低。(为什么尿比重偏低,考生应理解)。
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系统症状大多逐渐减轻,易出现各种感染并发症。
3.恢复期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尿量正常或偏多。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尿比重有所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常偏低。肾小球滤过功能在3~12个月内恢复正常。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旦发现患者尿量突然明显减少,肾功能急剧恶化(血肌酐每日升高≥44.2μmol/L)时,即应考虑急性肾衰竭的可能,特别是有心力衰竭、失钠失水、感染、休克或应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等情况时,更应高度警惕。在确定为急性肾衰竭后,应按下面次序鉴别其次:肾前性、肾实质性、肾后性。
1.病史与体征发病前当有摄入过少、体液丢失,或有心脏、肝脏疾病基础,或有休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背景时,并且体检发现皮肤、粘膜干燥,体位性低血压,颈静脉充盈不明显,应首先考虑为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2.尿液诊断指标检查包括比重、尿渗透浓度、尿渗透浓度/血渗透浓度、尿钠、尿/血尿素氮或尿/血肌酐、肾衰指数以及钠排泄分数等,对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3.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肾区腹部平片、CT、尿路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有时常需配合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或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结果来判断。
4.肾穿刺使用于可以完全排除肾前、肾后性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而肾内病变不能明确者,特别是各型急进性肾炎、血管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以及急性间质性肾炎等。
(四)治疗
1.少尿期的治疗重点为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氮质潴留,给予足够营养和治疗原发病。
(1)预防及治疗基础病因主要采取纠正全身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避免应用和处理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肾毒性物质两大类措施。
(2)营养疗法口服补充营养成分,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采用鼻饲和胃肠道外营养疗法。
(3)控制水、钠摄入应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补充入液量。在有透析支持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入液量。
(4)高钾血症的处理最有效方法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血钾轻度升高(5.2~6.0mmol/L)仅需密切随访,严格限制含钾药物和食物的摄入,并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当血钾超过6.5mmol/L,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增宽等明显的变化时,则需马上采取紧急措施。具体包括:①在心电图监护下,予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静脉慢推注;②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尤其适用于伴有酸中毒的患者;③静脉注射50%葡萄糖水加普通胰岛素④乳酸钠静脉注射;⑤透析疗法适用于以上措施无效和伴有高分解代谢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后者尤以血液透析治疗为宜。还有积极控制感染,消除病灶及坏死组织等措施。
(5)低钠血症的处理一般仅需控制水分摄入即可。如出现定向力障碍、抽搐、昏迷等水中毒症状,则需予高渗盐水滴注或透析治疗。
(6)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非高分解代谢的少尿早期,补充足够热量,减少体内组织分解,代酸并不严重。高分解代谢型往往酸中毒发生早,程度严重。可根据情况选用5%碳酸氢钠治疗,对于顽固性酸中毒患者,宜立即进行透析治疗。
(7)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的处理出现症状性低钙血症,可临时予静脉补钙。中重度高磷血症可给予氢氧化铝凝胶。
(8)心力衰竭的治疗以扩血管药物应用为主,尤以扩张静脉、减轻前负荷的药物为佳。透析疗法应尽早施行。
(9)贫血和出血的处理中重度贫血治疗以输血为主。急性肾衰竭时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原则和一般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处理原则相似,可参考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10)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权衡利弊选用抗生素,要密切观察临床表现。
(11)透析疗法保守疗法无效,出现下列情况者,应进行透析治疗:①急性肺水肿;②高钾血症,血钾在6.5mmol/L以上;③血尿素氮21.4mmol/L以上或血肌酐442μmol/L以上;④高分解代谢状态,血肌酐每日升高超过176.8/μmol/L或血尿素氮每日超过8.9mmol/L,血钾每日上升lmmol/L以上;⑤无明显高分解代谢,但无尿2天以上或少尿4天以上;⑥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mmol/L,pH<7.25;⑦少尿2天以上,伴有下列情况任何一项者:体液潴留,如眼结膜水肿、心音呈奔马律、中心静脉压增高;尿毒症症状,如持续呕吐、烦躁、嗜睡;高血钾,血钾>6.0mmol/L,心电图有高钾改变。
2.多尿期的治疗治疗重点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治各种并发症,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并逐渐减少透析次数直至停止透析。
3.恢复期的治疗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对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应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以防其毒副作用。
§7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
(一)病因
任何泌尿系统病变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者,均可引起慢肾衰,最常见的病因依顺序是:原发性慢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
(二)发病机制
1.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
(1)健存肾单位学说和矫枉失衡学说
(2)肾小球高滤过学说
(3)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4)其他①在肾小球内“三高”情况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转化生长因子p等生长因子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外基质增多,而造成肾小球硬化;②过多蛋白从肾小球滤出,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而且近曲小管细胞通过胞饮作用将蛋白吸收后,可引起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导致肾单位功能丧失;③脂质代谢紊乱。
2.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
尿毒症毒素是由于绝大部分肾实质破坏,因而不能排泄多种代谢废物和不能降解某些内分泌激素,致使其积蓄在体内起毒性作用,引起某些尿毒症症状。
3.分为三阶段:①肾功不全代偿期GFR>50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
②肾功不全失代偿期:GFR>25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
③肾功衰竭期:GFR<25mL/min,血肌酐>445μmol/L,血尿素氮>20mmol/L
(三)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钠、水平衡失调常有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2)钾的平衡失调大多数患者的血钾正常,一直到尿毒症时才会发生高钾血症。
(3)酸中毒慢肾衰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肾小管分泌氢离子的功能缺陷和小管制造NH3的能力差,因而造成血阴离子间隙增加,而血HCO3-浓度下降,这就是尿毒症酸中毒的特征。如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则可有较明显症状,如呼吸深长、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严重者可昏迷、心力衰竭或(和)血压下降。酸中毒是最常见死因之一。
(4)钙和磷的平衡失调,血钙常降低,很少引起症状。
(5)高镁血症当GFR<20mL/min时,常有轻度高镁血症,患者常无任何症状,仍不宜使用含镁的药物。透析是最佳解决方法。
(6)高磷血症:防止血磷升高有利于防止甲旁亢。
2.各系统症状
(1)心血管和肺症状
①高血压有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高血压。原因:a水钠潴留b肾素增高。
②心力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有部分病例症状很不典型,仅表现为尿量突然减少或水肿加重。
③心包炎多为透析相关性。由尿毒症毒素引起。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包炎相同,惟心包积液多为血性。
④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⑤呼吸系统症状酸中毒呼吸深而长,体液过多可引起肺水肿。尿毒症毒素可引起尿毒症肺炎。胸膜炎,甚至胸腔积液。
(2)血液系统表现
①贫血为尿毒症必有症状。有冠心病者可因贫血而诱发心绞痛。
②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③白细胞异常容易发生感染,WBC计数正常,但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3)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慢性肾衰的早期症状之一,其后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尿毒症时常有精神异常、对外界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等。
慢性肾衰晚期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显著,尤以下肢远端为甚。患者可诉肢体麻木,有时为烧灼感或疼痛感,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可与“中分子”物质潴留有关。患者常见有肌无力,以近端肌受累较常见。多种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在透析可消失或改善。
(4)胃肠道症状,最早最常见症状。
(5)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尿毒症患者面部肤色常较深并萎黄,有轻度浮肿感,称为尿毒症面容。(名词解释)。
(6)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包括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大条目要牢记,多为填空题)。
(7)内分泌失调在感染时,可发生肾上腺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的血浆肾素可正常或升高,血浆1,25(OH)2D3则降低,血浆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性功能常障碍,患儿性成熟延迟。
(8)易于并发感染尿毒症常见的感染是肺部和尿路感染。
(9)代谢失调及其他
①体温过低基础代谢率常下降,患者体温常低于正常人约1℃。
②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慢肾衰时原有的糖尿病胰岛素量会减少,因胰岛素降解减少。
③高尿酸血症,其升高速度比肌酐和尿素氮慢。
④脂代谢异常
(四)诊断
1.基础疾病的诊断肾脏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
2.寻找促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①血容量不足:常见于有钠水丢失的患者。②感染;常见呼吸和尿路感染;③尿路梗阻最常见为尿路结石;④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⑤肾毒性药物:如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X线造影剂等;⑥急性应激状态:如严重创伤、大手术;⑦高血压:如恶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的降压过快过剧;⑧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
(五)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及时诊断治疗慢性肾衰基本疾病,是处理肾衰的关键。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1)饮食治疗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一般根据GFR具体调整蛋白摄入量。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③其他I钠的摄入。Ⅱ钾的摄入尿量每日少于1000mL,无需限制饮食中钾。Ⅲ给予低磷饮食;如尿量超过1000mL/d,可不必限制。Ⅳ饮水。
(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首选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4)其他高脂血症的治疗与一般高血脂者相同,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
(5)中医药疗法
3.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失调
①钠、水平衡失调没有水肿的患者,不需禁盐,有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如水肿较重,可试用呋塞米但必须在肾尚能对利尿剂发生反应时应用。已透析者,应加强超滤。如水肿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则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如果钠、水平衡失调而造成严重情况,对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时,应紧急进行透析治疗。
②高钾血症判断诱发因素,如血钾仅中度升高,应首先治疗引起高血钾的原因和限制从饮食摄入钾。如果高钾血症>6.5mmol/L,出现心电图高钾表现,甚至肌无力,必须紧急处理。(处理措施考生要牢记)。
③代谢性酸中毒如酸中毒不严重,低钠饮食情况不可口服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5mmol/L,尤其伴有昏迷或深大呼吸时,应静脉补碱。
④钙磷平衡失调应于慢肾衰的早期便防治高磷血症,积极使用肠道磷结合药,宜经常监测血清磷、钙水平。
(2)心血管和肺并发症
①慢肾衰患者的高血压多数是容量依赖性,患者宜减少水盐摄人
②尿毒症心包炎应积极透析,着重防止心包填塞。如出现心包压塞征象时,紧急作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
③心力衰竭其治疗方法与一般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同,要强调清除钠、水潴留,使用较大剂量呋塞米,必要时作透析超滤。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④尿毒症肺炎可用透析疗法。
(3)血液系统并发症维持性慢性透析,能改善慢衰的贫血。在没有条件使用EPO者,如果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应予小量多次输血,证实有缺铁者应补铁剂,充分补铁后,再使用EPO。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衰竭贫血,其疗效显著。
(4)肾性骨营养不良症骨化三醇的使用指征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对骨软化症疗效颇佳,在治疗中,要密切监测血磷和血钙。
(5)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的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若抗生素是经由肾排泄的,可给予一次负荷剂量后,按GFR下降的情况调整其剂量。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金霉素,呋喃妥因等不宜应用。
(6)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充分地透析可改善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成功的肾移植后,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骨化三醇和加强补充营养可改善部分患者肌病的病状使用EPO可能对肌病有效。
(7)其他①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着GFR不断下降,必须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②皮肤瘙痒: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磷的摄入及强化透析,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有时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效。
4.药物的使用根据药物代谢与排泄途径,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因素,决定药物使用的剂量。
5.追踪随访定期随访以便对病情发展进行监测,应至少每三个月就诊一次。
6.透析疗法慢肾衰当血肌酐高于707μmol/L,且患者开始出现尿毒症症状时,应透析治疗。
(1)血液透析。先作动静脉内瘘。
(2)腹膜透析特别适用于儿童、心血管情况不稳定的老年人、DM患者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腹腔感染为最主要并发症。
7.肾移植可望重新恢复肾功能,但术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一)肾脏疾病的症状
1.急性肾炎综合征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严重少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可以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浮肿、水钠潴留及酸碱平衡失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如上述症状持续4—8周以上,病情不断恶化,则可能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2.肾病结合征主要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及高脂血症等。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诊断必需。
3.高血压可见隐匿存在,也可发生急性症状,包括头痛、视力模糊、抽搐、心力衰竭等。肾脏疾病引致高血压有两大类:①肾血管病变所致,血压常甚高,常演进为急进性高血压。主要因狭窄肾动脉分泌过多肾素所致。②肾实质性血压,多为双侧肾小球、肾小管病变、慢性肾盂肾炎等引起。
4.无症状性尿异常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无高血压、水肿或氮质血症。以后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也逐渐减退,最终出现慢性肾衰竭。
5.慢性肾功能衰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已有下降,表现为贫血、夜尿,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和双肾体积缩小等。为各种肾脏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
6.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可伴脓尿或菌尿等。
(二)肾脏疾病的检查
1.尿常规检查
(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称蛋白(Pro)尿。一般可分为下列五类:
1)肾小球性蛋白尿多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原尿中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以分子量较小的白蛋白为主。
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疾病时,蛋白质重吸收障碍。
3)溢出性蛋白尿血中异常蛋白增多,肾小球滤过不能全被肾小管重吸收。见于多发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等。
4)分泌性蛋白尿主要为尿中IgA排泄增多。见于肾小管受炎症或药物刺激。
5)组织性蛋白尿因组织遭受破坏后而释出。生理性者可见于:①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保持直立或脊柱前凸位置时发生机会较多;②功能性蛋白尿:包括运动、发热、过冷、过热、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引起的蛋白尿。
(2)血尿尿常规检查沉渣中每高倍视野超过3个红细胞为显微镜下血尿。正常人尿沉渣计数,12小时排出的红细胞应少于50万。尿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有血微块称肉眼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如下:
1)全身性疾病:包括血液病(如白血病)、感染性疾病(如流行出血热)、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如磺胺药、水杨酸类及抗凝药)等。
2)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或慢性盆腔炎、结肠或直肠憩室炎症、恶性肿瘤以及其他疾病侵及或刺激尿路时。
3)肾及尿路疾病:各型肾炎、肾基底膜病、肾盂肾炎、多囊肾、肾下垂、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以及血管病变等。
(3)管型尿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管型,若12h尿沉渣计数管型超过5000个,镜检出现大量或出现其他类型管型称管型尿。
宜采集清晨标本做检查。若有细胞管型或较多的颗粒管型与蛋白尿同时出现,则临床意义较大。白细胞管型是活动性肾盂肾炎的特征,红细胞管型则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急性活动期,上皮细胞管型主要见于肾病综型合征;在肾衰竭时,可见到在集合管中形成的宽而短的管型,称为肾衰管型。(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要牢记)
(4)白细胞尿一般在尿沉渣检查时,白细胞超过5个/每高倍镜视野为异常,或新鲜尿液WBC计数1h超过40万,12h超过100万。在各种泌尿系统器官炎症时均可出现,且可受邻近组织的影响。
2.肾功能测定,往往肾脏病后期才出现肾功能试验异常。
(1)清除率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功能。
(2)肾血流量测定临床上常应用对氨马尿酸法。
(3)其他辅助检查尿液培养,尿路平片,静脉和(或)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等。
(三)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肾脏疾病除病因诊断外,需作病理诊断,功能诊断,比较确切反映疾病性质和程度。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符。
§2 原发性肾小球病
原发性肾小球病可作临床及病理分型
A. 原发性肾小球病的临床分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3.隐匿型小球肾炎(latent glomerulone pheritis)
4.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 pheritis)
5.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B 原发性肾小球病的病理分型
1.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minor glomerular abnormalities)
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focal segmental lesions)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diffuse glomerulone phritis)
(1)膜性肾病
(2)增生性肾炎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③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④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⑤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份为主要致病抗原,导致免疫反应后可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而致病。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病变。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二)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常有1~3周潜伏期。
1.尿异常有肾小球源性血尿。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第一症状,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稍增多,并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乃至WBC管型。
2.水肿80%以上有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大量Pr尿导致肾病综合征时可出现腹水。(与心源性水肿如何鉴别?)
3.高血压有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4.肾功能异常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而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肾小球功能可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小球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很象急进型肾炎。
5.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于8周内渐恢复正常(较特异改变,考生需牢记),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部分患者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清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于链球菌感染后l~2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伴有清C3下降,病情于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者,即可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必要时对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常见于多种病毒感染极期或感染后3~5天,病毒感染后急性肾炎多数临床表现较轻,常不伴血清补体降低,少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临床过程自限。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经常伴肾病综合征,病变持续无自愈倾向。50%~70%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即血清C3持续降低,8周内不恢复。
(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部分患者有前驱感染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血清C3正常,病情无自愈倾向。IgA肾病患者疾病潜伏期短,可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血尿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血清IgA升高。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新月体肾炎,常早期出现少尿、无尿及肾功能急剧恶化为特征。重症急性肾炎呈现急性肾衰竭者与该病相鉴别困难时,应及时作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3.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及过敏性紫癜肾炎等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但伴有其他系统受累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四)治疗
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少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予透析,不宜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予低盐(每日3g以下)饮食。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明显少尿的急性肾衰竭者需限制液体入量。
2.治疗感染灶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少于“+”,尿沉渣RBC少于10个/每高倍视野)。应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3.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利尿后高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降压药物。常用噻嗪类利尿剂,必要时加用袢利尿剂,再必要时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
4.透析治疗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5.中医药治疗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病理呈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表现的一组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膜型肾小球肾炎,由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抗原相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
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激活补体而致病。此型患者常有前驱上感史。
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为肾微血管炎(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肾脏可为首发、甚至惟一受累器官或与其他系统损害并存。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常呈阳性。
(二)病理
本病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外增生肾炎。肾小囊内早期形成细胞新月体,晚期形成纤维新月体。
(三)临床表现:我国急进型肾炎以Ⅱ型多见。
可有呼吸道前驱感染(多见于Ⅱ型),起病多较急,病情急骤进展。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肾功能于数周内进行性恶化并发展至尿毒症。常伴有中度贫血。Ⅱ型患者常伴肾病综合征,Ⅲ型患者可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关节痛和咯血等系统性血管炎的表现。Ⅲ型若为微血管炎引起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功能急剧恶化,病理证实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能除外系统性疾病,诊断可成立。
1.引起少尿性急性肾衰竭的非肾小球病
(1)急性肾小管坏死常有明确的肾缺血(如休克,严重脱水)或肾毒性药物或肾小管堵塞(如异型输血)等诱因,临床上肾小管损害为主,一般无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2)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常有明确的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反应(发热、皮疹、关节痛),血和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必要时依靠肾活检确诊。
(3)梗阻性肾病为肾后性急性肾功衰竭,患者常突发或急骤出现无尿,但无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B超、膀胱镜检查或逆行尿路造影可证实尿路梗阻的存在。
2.引起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的其他肾小球病
(1)继发性急进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均可引起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这些疼病均有肾外器官或系统受累临床表现,依据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异检查。
(2)原发性肾小球病如重症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及重症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需作肾活检协助诊断。
(五)治疗
1.强化疗法
(1)强化血浆置换疗法该疗法适用于各型急进性肾炎,但主要适用于I型;对于Goodpasture综合征和原发性小血管炎所致急进性肾炎(Ⅲ型)伴有威胁生命的肺出血作用较为肯定、迅速,应首选。
(2)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主要适用于Ⅱ、Ⅲ型,对于Ⅰ型无效,注意感染,及水钠潴留等并发症。
2.替代治疗凡急性肾衰竭已达透析指征者,应及时透析。对强化治疗无效的晚期病例或肾功能已无法逆转者,则有赖于长期维持透析。肾移植应在病情静止半年至一年后进行,而Ⅰ型患者须至血中抗基膜抗体阴转。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临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制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占有重要作用。病理类型有多种,但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进入尿毒症。
(二)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中年为主。早期患者可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纳差;水肿可有可无,一般不严重多无体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见管型。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数年或数十年后肾功能逐渐恶化,有的患者血压(特别是舒张压)持续性中等以上程度升高,可有眼底出血、渗血,甚至视乳头水肿。部分患者因感染、劳累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过敏紫瘢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进行性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2.Alport综合征常起病于青少年,患者有眼(球形晶状体)、耳(神经性耳聋)肾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3.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①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②感染后急性肾炎: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二者的潜伏期不同,血清C3的动态变化有助鉴别;疾病的转归不同,慢性肾炎无自愈倾向,呈慢性进展。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远端肾小管功能损伤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仅少量蛋白、RBC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四)治疗
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蛋白及血尿为目标。一般不宜给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1.积极控制高血压,防止肾小球硬化病理过程。
治疗原则:①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蛋白尿≥1g/d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130/80mmHg以下;②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应限盐(<3g/d);有钠水潴留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则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其次也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还常用钙通道阻滞剂,顽固的高血压可选用不同类型降压药联合应用。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3.应用抗血小板药大剂量双嘧达莫,小剂量阿司匹林。
4.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如感染、劳累、妊娠,应用肾毒性药物等。
四、隐匿型肾炎
1.概述:隐匿型小球肾炎也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而仅表现为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性血尿的一组肾小球病。病人无水肿、高血压、肾功损害。本组疾病由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所致,但病理改变多较轻。以单纯性血尿表现者多为IgA肾病。
2.临床表现和诊断: 病人就诊应做尿蛋白定量<1.0g/d,以白蛋白为主,而无血尿者,称为单纯性蛋白尿,一般预后良好,尿蛋白量在1.0~3.5g/d之间者,虽尚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但肾活检常显示病理改变并不轻,临床呈慢性肾炎转归的可能性很大。
3.治疗:无特殊疗法病人以保养为主。应:①对患者应定期(至少每3~6个月1次)检查,监测尿沉渣、肾功能和血压的变化;②保护肾功能、避免肾损伤的因素;③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与血尿、蛋白尿发作密切相关者,可待急性期过后行扁桃体摘除术;④可用中医药辨证施治。
§3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①尿蛋白>3.5g/d;②血浆白Pr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尿中大量蛋白和血浆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所必需。
(一)分表:分原发和继发两类。
(二)病理生理
1.大量蛋白尿当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作用受损时,其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大量漏出当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凡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及导致高灌注,高滤过的因素如合并高血压,输注血浆和进食高蛋白饮食等均可加重蛋白尿。
2.血浆蛋白降低
(1)大量白蛋白自尿中丢失
(2)原尿中部分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被分解(每日达10g)
(3)肝脏虽代偿性增加白蛋白合成,当其合成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
(4)胃肠粘膜水肿导致饮食减退,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等,可加重低血蛋白血症。
3.水肿
(1)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进入组织间隙是造成水肿的主要原因。
(2)肾内钠水潴留因素。
4.高脂血症,常与低蛋白血症并存,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脂血症,极低密度和低密脂蛋白浓度升高。
由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脂蛋白分解及外周利用减少所致。
(三)临床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1.微小病变型肾病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无电子致密物。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儿童,老年亦有上升趋势,典型表现为NS少见肉眼血尿,一般无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90%以上病人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但易复发。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伴C3,非IgA型以IgM或IgG沉积为主,伴C3,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半数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急性起病,部分隐匿起病。IgA肾病者15%出现肾病综合征,几乎均有血尿,非IgA型30%出现肾病综合征,70%伴血尿。随肾脏病变加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发生率增加。
3.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重度增生,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典型特征要牢记)。
免疫病理见IgG,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青壮年,多有前驱感染,发病较急,可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
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及贫血出现早,病情持续进展,病变进展快。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疗效差。约半数病例发病10年后进展至慢性肾衰。
4.膜性肾病早期光镜下基底膜上皮侧可见排列整齐的嗜复红小颗粒(Masson染色);进而形成钉突(嗜银染色),基底膜逐渐增厚。若钉突形成,足突可广泛融合。
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起病隐匿,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伴镜下血尿。发病5~10年后出现肾功能损害,极易并发血栓栓塞。少数可自发缓解,早期治疗缓解率高,病情进展,疗效差。
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光镜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首先侵犯髓旁肾小球近血管极部位。相应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IgM和C3在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75%患者伴血尿,确诊时常已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多数有近曲小管功能障碍。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疗效差,逐渐发展为肾衰竭。
(四)并发症
1.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与Pr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应用激素治疗相关。
2.血栓、栓塞并发症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肾病综合征时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液粘度增加,血液高凝
3.急性肾衰竭:低白蛋白血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引起水分外渗,血容量不足而致肾前性氮质血症。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包括三个方面:①确诊肾病综合征;②确认病因:必须首先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最好能进行肾活检,作出病理诊断;③判定有无并发症。
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主要包括以下疾病:
1.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的皮肤皮疹,可伴关节痛、腹痛及黑粪;多在皮疹出现后1~4周左右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诊断。
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常有发热,蝶形红斑及光过敏,口腔粘膜溃疡,多发性浆膜炎等表现,依据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血清免疫学检查有助鉴别。
3.糖尿病肾病好发于中老年,肾病综合征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发生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4.肾淀粉样变性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因不清,主要累及心、肾、消化道(包括舌)、皮肤和神经;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累及肾脏、肝和脾等器官。肾受累时体积增大,常呈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常需肾活检确诊。
5.骨髓瘤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病人可有肾痛,可有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显示浆细胞异常增生。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凡有严重水肿体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给予正常量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热量126~147kJ/(kg·d)。(30~35kcal·d)。
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以减轻高脂血症。
2.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
①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利尿,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②潴钾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后段,排钠、排氯、但潴钾,适用于有低钾血症的患者。长期服用需防止高钾血症,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③袢利尿剂作用于髓袢上升支,对钠、氯和钾的重吸收具有强力抑制作用,需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发生。
④渗透性利尿剂常用不含钠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对少尿(尿量<400mL/d)患者应慎用。因其易与其他蛋白形成管型,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衰竭。
⑤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静输血浆或血浆血蛋白,防止血管内水分外渗,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
⑥其他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粘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2)减少尿蛋白,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本身可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脏病变,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减少尿蛋白也有必要。
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及其他降压药物、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等,均可通过其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作用而显示不同程度地减少尿蛋白。
②非类固醇消炎药:如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便尿蛋白排泄减少。
3.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①起始足量;②缓慢减药;③长期维持。
(2)细胞毒药物
①环磷酰胺,最常用,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性腺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
②氮芥,疗效好,但副作用大。
(3)环孢素
①微小病变型肾病及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激素疗效差或反复发作者应并用细胞毒药物。
②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对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按慢性肾功能不全处理。肾功能正常者,可参考应用下列治疗方案:先给足量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或可同时加用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积极治疗;疗程完成后无论疗效如何均及时减撤药,以后保持维持量激素及抗血小板药长期服用。
③膜性肾病可给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治疗。
4.中医药治疗主张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5.并发症防治
(1)感染,用激素治疗时,不应并用抗生素,因为可诱发霉菌双重感染。
(2)血栓及栓塞并发症当血浆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提示存在高凝状态,即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对已发生血栓、栓塞者应尽早(6个小时内效果最佳,但3天内仍可望有效)给予尿激酶或链激酶全身或局部溶栓,同时配合抗凝治疗,抗凝药一般应持续应用半年以上。
(3)急性肾衰竭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袢利尿剂;②血液透析;③原发病治疗;④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应调整蛋白和脂肪饮食结构。辅用降脂药。
§4 IgA肾病
IgA肾病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是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一)发病机制和病理
粘膜免疫与发病机制相关。光镜下主要为肾小球系膜增生,主要病理为系膜增生肾炎。
(二)临床表现
①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起病前多有感染,常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消化道、肺部和泌尿道感染。
②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突发性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至数日。肉眼血尿有反复发作特点。
③肉眼血尿发作时可有全身轻微症状,如低热、腰痛、全身不适等,尿痛有时很显著。
④另一类患者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尿异常,呈持续性或间发性镜下血尿,可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少数可有间发性肉眼血尿。
⑤少数呈急性肾炎综合征。
少数IgA肾病患者可合并急性肾衰竭,其中多数ARF为可逆。
(三)诊断
依靠肾活检标本的免疫病理学检查,即肾小球系膜区或伴毛细血管壁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呈颗粒样沉积。必须排除肝硬化、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继发性IgA沉积的疾病。
(四)鉴别诊断
1.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应与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的IgA肾病相鉴别,前者潜伏期长,自愈倾向;后者潜伏期短,病情反复,并结合实验检查可鉴别。
2.基底膜肾病常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多数有阳性血尿家庭史,肾活检病理示IgA阴性,电镜下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变薄。
3.继发性IgA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病
(1)过敏性紫癜肾炎常有典型的肾外表现,如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和黑粪等。其中以皮肤紫癜特异性最强。
(2)慢性酒精性肝硬化,鉴别主要依据肝硬化症状存在。
(3)狼疮肾炎免疫荧光多呈满堂亮。(IgG、IgA、IgM、C1q、C3及纤维蛋白相关抗原全阳性)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五)治疗
1.单纯性血尿或(和)轻度蛋白尿一般无特殊治疗,避免劳累、预防感冒和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对于扁桃体反复感染者应做手术摘除。
2.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病理改变轻微者,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可获得较好疗效。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强化治疗或透析治疗。
4.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参照一般慢性肾炎治疗原则,以延缓肾功能恶化为主要治疗目的。合并高血压者,积极控制高血压对保护肾功能极为重要。
§5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肾盂肾盏粘膜、肾小管、肾间质受各种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所致的感染性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期。是尿路感染中重要的临床类型。
一、急性肾盂肾炎
1.临床症状起病急,除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外,还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体征急性病容,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叩痛
3.辅助检查血WBC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沉渣WBC满视野,可见白细胞管型,尿沉渣可见细菌。
4.诊断及鉴别诊断;①全身及泌尿系症状;②尿白细胞增多;③尿细菌检查阳性,可初步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全身性感染疾病全身急性感染症状重。
2)慢性肾盂肾炎需以影像学检查做为诊断标准。
3)肾结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
4)尿道综合征多见于中年女性,以尿频,排尿不畅为重要表现。多次检查无真性细菌尿。
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占75%患者有白细胞尿,多由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
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约占25%,病因未明,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阴性。
5.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食富含Vit饮食。
(2)药物治疗抗菌药及时早期应用,首选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的药物。一般应用72小时显效,无效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换药。对较严重的肾盂肾炎或重症肾盂肾炎可采用联合用药及对症治疗。(思考:肾盂肾炎常见的感染途径有哪些,诱发因素有哪些?)
二、慢性肾盂肾炎
1.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症状与急性肾盂肾炎相同。慢性期可见贫血表现,肾功能检查异常。
2.影像学检查发现下列之一可诊断
(1)在静脉肾盂造影中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
(2)肾外形凹凸不平,两肾大小不等。
3.鉴别诊断
(1)肾、泌尿系结核膀胱刺激征明显,结核杆菌培养阳性,普通抗菌治疗无效。
(2)下泌尿道感染无全身症状及肾区叩痛,无白细胞管型。
(3)慢性肾小球肾炎无明显膀胱刺激征,细菌阴性,WBC增多不明显,尿蛋白一般大于2g/24h,肾小球功能损害为主。
4.治疗
(1)一般治疗去除易感因素,尤其是尿流不畅,尿路梗阻等,多饮水,勤排尿。
(2)药物治疗选敏感药物,长疗程,联合用药。直至尿常规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6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fe renal failure)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急骤下降的临床综合症,其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88.4μmol/L。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肾小管坏死主要有缺血和肾毒素两大类,缺血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解释:
1.肾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为肾血浆流量下降,肾内血流重新分布表现为肾皮质血流量减少,肾髓质充血等。
2.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障碍主要为缺氧所致。
3.肾小管上皮脱落,管腔中管型形成。
①急性肾小管坏死。
②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
③急性肾间质病变。
④肾前性因素(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和肾后性因素(肾结石肿瘤肾积水)等也可造成急性肾衰。
(二)临床表现
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少尿型典型过程,表现有原发疾病,急性肾功衰竭引起的代谢系乱和并发症三方面。
1.少尿期一般持续5~7天。
(1)尿量常明显减少<400mL/d为少尿,<100mL/d为无尿。(考生须牢记)。
(2)系统症状①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最早,常有厌食、恶心、呕吐,严重者消化道出血,少数可出现肝功能衰竭、黄疸等,为预后不良征象。②由于体内水分过多,出现气促、端坐呼吸、肺湿性啰音等心力衰竭表现,血压可高可低。③肺部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性格改变、神志模糊、定向障碍、昏迷、抽搐等。⑤严重急性肾衰竭可有出血倾向,可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生化及电解质异常血肌酐、血尿素氮上升,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
(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心包炎等。
2.多尿期持续1~3周,尿量可达3000~5000mL,尿比重常偏低。(为什么尿比重偏低,考生应理解)。
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系统症状大多逐渐减轻,易出现各种感染并发症。
3.恢复期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尿量正常或偏多。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尿比重有所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常偏低。肾小球滤过功能在3~12个月内恢复正常。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旦发现患者尿量突然明显减少,肾功能急剧恶化(血肌酐每日升高≥44.2μmol/L)时,即应考虑急性肾衰竭的可能,特别是有心力衰竭、失钠失水、感染、休克或应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等情况时,更应高度警惕。在确定为急性肾衰竭后,应按下面次序鉴别其次:肾前性、肾实质性、肾后性。
1.病史与体征发病前当有摄入过少、体液丢失,或有心脏、肝脏疾病基础,或有休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背景时,并且体检发现皮肤、粘膜干燥,体位性低血压,颈静脉充盈不明显,应首先考虑为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2.尿液诊断指标检查包括比重、尿渗透浓度、尿渗透浓度/血渗透浓度、尿钠、尿/血尿素氮或尿/血肌酐、肾衰指数以及钠排泄分数等,对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3.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肾区腹部平片、CT、尿路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有时常需配合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或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结果来判断。
4.肾穿刺使用于可以完全排除肾前、肾后性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而肾内病变不能明确者,特别是各型急进性肾炎、血管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以及急性间质性肾炎等。
(四)治疗
1.少尿期的治疗重点为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氮质潴留,给予足够营养和治疗原发病。
(1)预防及治疗基础病因主要采取纠正全身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避免应用和处理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肾毒性物质两大类措施。
(2)营养疗法口服补充营养成分,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采用鼻饲和胃肠道外营养疗法。
(3)控制水、钠摄入应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补充入液量。在有透析支持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入液量。
(4)高钾血症的处理最有效方法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血钾轻度升高(5.2~6.0mmol/L)仅需密切随访,严格限制含钾药物和食物的摄入,并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当血钾超过6.5mmol/L,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增宽等明显的变化时,则需马上采取紧急措施。具体包括:①在心电图监护下,予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静脉慢推注;②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尤其适用于伴有酸中毒的患者;③静脉注射50%葡萄糖水加普通胰岛素④乳酸钠静脉注射;⑤透析疗法适用于以上措施无效和伴有高分解代谢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后者尤以血液透析治疗为宜。还有积极控制感染,消除病灶及坏死组织等措施。
(5)低钠血症的处理一般仅需控制水分摄入即可。如出现定向力障碍、抽搐、昏迷等水中毒症状,则需予高渗盐水滴注或透析治疗。
(6)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非高分解代谢的少尿早期,补充足够热量,减少体内组织分解,代酸并不严重。高分解代谢型往往酸中毒发生早,程度严重。可根据情况选用5%碳酸氢钠治疗,对于顽固性酸中毒患者,宜立即进行透析治疗。
(7)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的处理出现症状性低钙血症,可临时予静脉补钙。中重度高磷血症可给予氢氧化铝凝胶。
(8)心力衰竭的治疗以扩血管药物应用为主,尤以扩张静脉、减轻前负荷的药物为佳。透析疗法应尽早施行。
(9)贫血和出血的处理中重度贫血治疗以输血为主。急性肾衰竭时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原则和一般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处理原则相似,可参考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10)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权衡利弊选用抗生素,要密切观察临床表现。
(11)透析疗法保守疗法无效,出现下列情况者,应进行透析治疗:①急性肺水肿;②高钾血症,血钾在6.5mmol/L以上;③血尿素氮21.4mmol/L以上或血肌酐442μmol/L以上;④高分解代谢状态,血肌酐每日升高超过176.8/μmol/L或血尿素氮每日超过8.9mmol/L,血钾每日上升lmmol/L以上;⑤无明显高分解代谢,但无尿2天以上或少尿4天以上;⑥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mmol/L,pH<7.25;⑦少尿2天以上,伴有下列情况任何一项者:体液潴留,如眼结膜水肿、心音呈奔马律、中心静脉压增高;尿毒症症状,如持续呕吐、烦躁、嗜睡;高血钾,血钾>6.0mmol/L,心电图有高钾改变。
2.多尿期的治疗治疗重点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治各种并发症,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并逐渐减少透析次数直至停止透析。
3.恢复期的治疗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对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应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以防其毒副作用。
§7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
(一)病因
任何泌尿系统病变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者,均可引起慢肾衰,最常见的病因依顺序是:原发性慢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
(二)发病机制
1.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
(1)健存肾单位学说和矫枉失衡学说
(2)肾小球高滤过学说
(3)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4)其他①在肾小球内“三高”情况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转化生长因子p等生长因子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外基质增多,而造成肾小球硬化;②过多蛋白从肾小球滤出,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而且近曲小管细胞通过胞饮作用将蛋白吸收后,可引起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导致肾单位功能丧失;③脂质代谢紊乱。
2.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
尿毒症毒素是由于绝大部分肾实质破坏,因而不能排泄多种代谢废物和不能降解某些内分泌激素,致使其积蓄在体内起毒性作用,引起某些尿毒症症状。
3.分为三阶段:①肾功不全代偿期GFR>50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
②肾功不全失代偿期:GFR>25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
③肾功衰竭期:GFR<25mL/min,血肌酐>445μmol/L,血尿素氮>20mmol/L
(三)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钠、水平衡失调常有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2)钾的平衡失调大多数患者的血钾正常,一直到尿毒症时才会发生高钾血症。
(3)酸中毒慢肾衰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肾小管分泌氢离子的功能缺陷和小管制造NH3的能力差,因而造成血阴离子间隙增加,而血HCO3-浓度下降,这就是尿毒症酸中毒的特征。如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则可有较明显症状,如呼吸深长、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严重者可昏迷、心力衰竭或(和)血压下降。酸中毒是最常见死因之一。
(4)钙和磷的平衡失调,血钙常降低,很少引起症状。
(5)高镁血症当GFR<20mL/min时,常有轻度高镁血症,患者常无任何症状,仍不宜使用含镁的药物。透析是最佳解决方法。
(6)高磷血症:防止血磷升高有利于防止甲旁亢。
2.各系统症状
(1)心血管和肺症状
①高血压有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高血压。原因:a水钠潴留b肾素增高。
②心力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有部分病例症状很不典型,仅表现为尿量突然减少或水肿加重。
③心包炎多为透析相关性。由尿毒症毒素引起。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包炎相同,惟心包积液多为血性。
④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⑤呼吸系统症状酸中毒呼吸深而长,体液过多可引起肺水肿。尿毒症毒素可引起尿毒症肺炎。胸膜炎,甚至胸腔积液。
(2)血液系统表现
①贫血为尿毒症必有症状。有冠心病者可因贫血而诱发心绞痛。
②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③白细胞异常容易发生感染,WBC计数正常,但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3)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慢性肾衰的早期症状之一,其后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尿毒症时常有精神异常、对外界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等。
慢性肾衰晚期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显著,尤以下肢远端为甚。患者可诉肢体麻木,有时为烧灼感或疼痛感,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可与“中分子”物质潴留有关。患者常见有肌无力,以近端肌受累较常见。多种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在透析可消失或改善。
(4)胃肠道症状,最早最常见症状。
(5)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尿毒症患者面部肤色常较深并萎黄,有轻度浮肿感,称为尿毒症面容。(名词解释)。
(6)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包括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大条目要牢记,多为填空题)。
(7)内分泌失调在感染时,可发生肾上腺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的血浆肾素可正常或升高,血浆1,25(OH)2D3则降低,血浆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性功能常障碍,患儿性成熟延迟。
(8)易于并发感染尿毒症常见的感染是肺部和尿路感染。
(9)代谢失调及其他
①体温过低基础代谢率常下降,患者体温常低于正常人约1℃。
②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慢肾衰时原有的糖尿病胰岛素量会减少,因胰岛素降解减少。
③高尿酸血症,其升高速度比肌酐和尿素氮慢。
④脂代谢异常
(四)诊断
1.基础疾病的诊断肾脏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
2.寻找促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①血容量不足:常见于有钠水丢失的患者。②感染;常见呼吸和尿路感染;③尿路梗阻最常见为尿路结石;④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⑤肾毒性药物:如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X线造影剂等;⑥急性应激状态:如严重创伤、大手术;⑦高血压:如恶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的降压过快过剧;⑧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
(五)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及时诊断治疗慢性肾衰基本疾病,是处理肾衰的关键。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1)饮食治疗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一般根据GFR具体调整蛋白摄入量。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③其他I钠的摄入。Ⅱ钾的摄入尿量每日少于1000mL,无需限制饮食中钾。Ⅲ给予低磷饮食;如尿量超过1000mL/d,可不必限制。Ⅳ饮水。
(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首选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4)其他高脂血症的治疗与一般高血脂者相同,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
(5)中医药疗法
3.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失调
①钠、水平衡失调没有水肿的患者,不需禁盐,有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如水肿较重,可试用呋塞米但必须在肾尚能对利尿剂发生反应时应用。已透析者,应加强超滤。如水肿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则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如果钠、水平衡失调而造成严重情况,对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时,应紧急进行透析治疗。
②高钾血症判断诱发因素,如血钾仅中度升高,应首先治疗引起高血钾的原因和限制从饮食摄入钾。如果高钾血症>6.5mmol/L,出现心电图高钾表现,甚至肌无力,必须紧急处理。(处理措施考生要牢记)。
③代谢性酸中毒如酸中毒不严重,低钠饮食情况不可口服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5mmol/L,尤其伴有昏迷或深大呼吸时,应静脉补碱。
④钙磷平衡失调应于慢肾衰的早期便防治高磷血症,积极使用肠道磷结合药,宜经常监测血清磷、钙水平。
(2)心血管和肺并发症
①慢肾衰患者的高血压多数是容量依赖性,患者宜减少水盐摄人
②尿毒症心包炎应积极透析,着重防止心包填塞。如出现心包压塞征象时,紧急作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
③心力衰竭其治疗方法与一般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同,要强调清除钠、水潴留,使用较大剂量呋塞米,必要时作透析超滤。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④尿毒症肺炎可用透析疗法。
(3)血液系统并发症维持性慢性透析,能改善慢衰的贫血。在没有条件使用EPO者,如果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应予小量多次输血,证实有缺铁者应补铁剂,充分补铁后,再使用EPO。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衰竭贫血,其疗效显著。
(4)肾性骨营养不良症骨化三醇的使用指征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对骨软化症疗效颇佳,在治疗中,要密切监测血磷和血钙。
(5)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的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若抗生素是经由肾排泄的,可给予一次负荷剂量后,按GFR下降的情况调整其剂量。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金霉素,呋喃妥因等不宜应用。
(6)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充分地透析可改善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成功的肾移植后,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骨化三醇和加强补充营养可改善部分患者肌病的病状使用EPO可能对肌病有效。
(7)其他①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着GFR不断下降,必须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②皮肤瘙痒: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磷的摄入及强化透析,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有时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效。
4.药物的使用根据药物代谢与排泄途径,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因素,决定药物使用的剂量。
5.追踪随访定期随访以便对病情发展进行监测,应至少每三个月就诊一次。
6.透析疗法慢肾衰当血肌酐高于707μmol/L,且患者开始出现尿毒症症状时,应透析治疗。
(1)血液透析。先作动静脉内瘘。
(2)腹膜透析特别适用于儿童、心血管情况不稳定的老年人、DM患者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腹腔感染为最主要并发症。
7.肾移植可望重新恢复肾功能,但术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1 贫血概述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RBC<4.5×1012/L及(或)HCT<0.42,女性Hb<110g/L,RBC<4.0×1012/L及(或)HCT<0.37就可诊断为贫血。
(一)分类
1.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分为①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②正常细胞性贫血如再障,急性失血贫血;③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2.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分为:①红细胞生成减少;②红细胞破坏过多;③失血性。
(二)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①贫血的程度;②贫血的速度;③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④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⑤患者的年龄;⑥有无心、脑血管基础疾病。
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皮肤粘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缺铁性贫血指甲扁平、反甲、甲纹粗易碎,肾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浮肿苍白。
2.心血管系统表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最为常见。呼吸困难发生在较严重的贫血,有心率过快、心搏有力、脉压增加。部分患者可有贫血性心脏病。
3.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及嗜睡等。乏困、无力、易疲劳为肌肉组织缺氧表现。
4.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是常见症状。食欲不振,厌食为巨幼细胞贫血早期表现。舌乳头萎缩见于营养性贫血;黄疸及脾大见于溶血性贫血。
5.泌尿生殖系统表现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性欲改变及女性患者月经失调亦较为常见。
6.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干,创口愈合较慢。眼底苍白及视网膜出血偶见。
(三)诊断
包括了解贫血的程度、类型及查明贫血原因。病因诊断最为重要。
实验室检查目的是确定贫血程度和贫血类型: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②外周血涂片检查可对贫血的性质、类型提供诊断线索。③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帮助了解红细胞的增生情况以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④骨髓检查
§2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很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铁摄入不足①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②食物的组成不合理。③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
2.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妇女月经过多更为多见。
(二)临床特征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是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所组成。
1.临床表现
(1)贫血的表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鸣等。症状和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2)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3)体征:除皮肤粘膜苍白外,毛发干燥易脱易断、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碎裂,部分患者勺状(反甲)或脾脏轻度大。
(4)小儿可有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高低不一。
(2)骨髓象:呈现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常为正常。核分裂细胞多见。骨髓涂片作铁染色后,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亦缺少。
(3)生化检查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以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改变明显,血清铁蛋白降低,FEP的增高表示血红素的合成有障碍,缺铁或铁利用障碍时,FEP都会增高。
3.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上将缺铁性贫血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缺铁,或称潜在性缺铁期。仅有体内贮存铁的消耗,血清铁蛋白<12pg/L或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10%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此时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是正常的。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为少,除血清铁蛋白<12pg/L外,转铁蛋白饱和度<15%,FEP>4.5μg/L,但血红蛋白是正常。
(3)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12p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FEP>4.5μg/L骨髓铁染色,Hb<120g/L(女性<110g/L)
(4)鉴别诊断需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鉴别。
(三)治疗
1.病因治疗去除病因
2.补充铁剂以口服铁剂为首选。常用的有琥珀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等。餐后服用,忌与茶同时服用,在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3~6个月。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可改用胃肠外给药。常用的是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肉注射。
(四)预防
重视营养知识的教育及妇幼保健工作,改进婴幼儿的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和及时添加辅食,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予铁剂补充。在钩虫流行地区应大规模地进行防治工作,及时治疗各种慢性出血性疾病等。
§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贫血(aplastic anemi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RBC,中性粒,血小板全部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
(一)病因
1.化学因素药物(氯霉素、合霉素及抗肿瘤药、磺胺类)和工业用化学物品(苯)。其中一部分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与其剂量有关(如苯及各种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药及杀虫剂等引起再障与剂量关系不大,而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
2.物理因素X线、镭、放射性核素等可因阻挠DNA的复制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干扰骨髓细胞的生成。较长时间或较大剂量接触可损害坏血微环境,造成骨髓永久增生低下。
3.生物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及各种严重感染。
(二)临床表现
再障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迅速。①贫血进行性加重,伴明显的乏力、头晕及心悸等。②出血部位广泛,除皮肤、粘膜外,还常有深部出血,如便血、血尿、子宫出血或颅内出血,危及生命。颅内出血是常见的致死原因。③皮肤感染、肺部感染多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高热或高热中毒症常是败血症象征,病情险恶,一般常用的对症治疗不易奏效。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及进展较缓慢。①贫血往往是首发和主要表现。②出血较轻,以皮肤、粘膜为主。除妇女易有子宫出血外,很少有内脏出血。③感染以呼吸道多见,合并严重感染者少。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像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明显,贫血呈正细胞正色素性细胞大小不等。
2.骨髓像骨髓穿刺物中骨髓颗粒很少,脂肪滴增多。多部位穿刺涂片呈现增生不良,粒系及红系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很难找到或缺如,慢性型骨髓增生减低程度比急性型轻。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临床上有严重贫血、伴有出血、感染和发热的患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脾不大,骨髓示增生低下,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能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可诊断为再障。1987年再障学术会议商定诊断标准考生要熟悉。
2.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酸溶血试验(Ham)试验、糖水试验及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m试验)均为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酶活力正常或降低,临床上常有反复发作的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及黄疸、脾大。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血象呈现一项或两项减少,不一定是全血细胞减少。红系巨幼变,核浆发育不平衡,骨髓象呈现增生明显活跃,三系细胞有病态造血现象,为本病明显特征。
(3)恶性组织细胞病:多有高热,出血严重,晚期可有肝大、黄疸。骨髓中有异常的组织细胞。
(五)治疗
1.支持及对症治疗
(1)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皮肤及口腔卫生。中性粒细胞<0.5×109时,应采取保护隔离。
(2)对症治疗包括成分输血、止血及控制感染,早期应用强力抗生素。
2.雄激素大剂量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对慢性再障疗效较好,对重型再障无效。常用睾丸酮衍生物司坦唑,达那唑等,特别对造血微环境健全,尚有残留选血干细胞疗效好。
3.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有抑制性淋巴细胞病例。
4.造血细胞因子主要用于重型再障,用于免疫抑制剂同时或以后,有促进血象恢复的作用。包括G—GSF、GM—CSF及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5.骨髓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障。最好在患者未被输血、没有发生感染前早期应用。患者年龄不应超过40岁,有合适的供髓者。
§4 溶血性贫血
(一)临床分类
1.红细胞内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外部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二)发病机制
1.红细胞易于破坏,寿命缩短
(1)红细胞膜的异常RBC膜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大分子组成,膜的完整性和RBC酶和能量代谢关系密切。①红细胞膜支架异常,使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如遗传性球形细胞或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此类异形红细胞易在血管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遭到破坏。②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有红细胞内K+漏出和Na+增加等,从而使红细胞的稳定性发生破坏。③红细胞膜吸附有凝集抗体、不完全抗体或补体,使红细胞易在血管内溶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后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④红细胞膜化学成分的改变,如无β脂蛋白血症,因红细胞胆固醇含量增加而磷脂酰胆碱含量较低,从而使红细胞呈棘状。
(2)血红蛋白的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异常,如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和磷酸戊糖旁路的酶缺陷等,由于氧化作用破坏血红蛋白Hb1,导致海因小球形成,使红细胞极易被脾索阻滞而清除。
(3)机械性因素如病理瓣膜如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人工机械瓣膜、DIC,均造成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2.异常红细胞破坏的场所
(1)血管内溶血血型不合输血、输注低渗溶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起病比较急,常有全身症状,如腰背酸痛、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
(2)血管外溶血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破坏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血管外溶血一般较轻,起病比较缓慢,可引起脾大,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多无血红蛋白尿。
在巨幼细胞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时,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入血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破坏,称为原位溶血,或称为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是一种血管外溶血。(什么是原位溶血)。
3.异常红细胞的清除
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可以从肾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血管外溶血时,血红蛋白裂解产物,以粪胆原、尿胆原形式排出。(什么是粪胆原肠肝循环?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4.溶血性贫血按发病机制分类,考生要熟悉。
5.临床表现
①急性溶血
常起病急骤。短期大量溶血可有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和黄疸。主要是RBC大量破坏,分解产物对机体毒性作用所致。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如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坏死和管腔阻塞,可发生急性肾衰。
②慢性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个特征,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损害等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破坏
(1)高胆红素血症(游离胆红素升高)、粪胆原排出增多、尿胆原排出增多均提示血管外溶血RBC破坏。
(2)血红蛋白血症、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清游离Hb↑、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均提示血管内溶血RBC破坏。
2.骨髓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表现为:网织红细胞增多、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红细胞(主要是晚幼红细胞)、血中大量RBC增多,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3.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失去正常双面凹盘正常形态,而出现球形、棘形、靶形、口形、镰形等、吞噬红细胞现象及自身凝集反应、海因(Heinz)小体、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加(红细胞的寿命缩短是溶血的最可靠指标),均提示RBC寿命缩短。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2.鉴别诊断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可参考以下几点:
(1)如有肯定的化学、物理因素的接触史或明确的感染史,一般病因诊断较易肯定。
(2)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应考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进一步确定原因。
(3)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中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患者很可能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可进一步检查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及自体溶血试验。
(4)周围血片发现有特殊红细胞畸形者,如椭圆形细胞、大量红细胞碎片、靶形及低色素细胞,可相应考虑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海洋性贫血,并进行有关的各项检查以肯定之。
(5)患者无红细胞畸形而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可进行血红蛋白电泳以除外血红蛋白病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以除外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6)有血红蛋白尿者要作酸溶血试验等,排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可能。
(五)治疗
(1)去除病因,尽量避免肯定的化学,物理因素。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环磷酰胺等。
(3)输血指征宜从严掌握。
(4)脾切除术对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最有价值,主要适用于异常RBC在脾破坏者。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性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部分患者最后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根据血象和骨髓象改变分为五型(考生需牢记,重要考点。)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一转变型(RAEB—T)及慢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MDS分型特点是重要考点要牢记
(一)临床表现
(1)RA及RAS以贫血为主,呈慢性过程。病情可长期变化不大,RAS有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
(2)RAEB及RAEB—T则常有全血细胞减少,明显贫血、出血或(和)感染,可伴有肝脾大。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多在短期内转变成急性白血病。
(3)CMML以贫血为主,可伴感染或出血,常有脾大。血中单核细胞常增多,骨髓有病态造血,染色体阴性,30%转变为急性白血病。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和骨髓象
(1)血象常为全血细胞减少,亦可为一个系列或两个系列血细胞减少。
(2)骨髓多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3)血象和骨髓象有病态造血表现。
2.细胞遗传化学异常染色体异常,有5、5q、7、7q、三体8、20q+等。
3.病理学改变在骨小梁旁区或小梁间区出现3~5个或更多原粒、早幼粒细胞的集簇(ALPC)。可出现处于同一阶段的幼红细胞岛或原红细胞增多的造血灶,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增多等改变。
4.粒—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CFU—GM集落减少,而集簇增多。集簇/集落比值增大,预示向白血病转化。
(三)诊断
1.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贫血,常伴有出血或(和)感染。
2.外周血有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常有两个或三个细胞系列病态造血。
3.病理活检可见ALPC和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增多等改变。有染色体畸变。细胞培养有CFU—GM集落少而集簇多等特点。但应除外再障等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四)治疗
1.一般治疗输血、抗感染可试用VitB6,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
2.化疗RAEB、RAEB—T均需化疗。①年老、体质差者常采用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注意骨髓抑制。②<50岁、体质较好的患者,可参照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用药。
3.诱导分化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20~40mg/d和1.25(OH)2D3:2μg/d均可使少数患者粒细胞及血小板稍有回升,输血量减少。
4.细胞因子可试用干扰素EPO,C—CSF及GM—CSF等CSF
5.骨髓移植
§6 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白血病为重点内容)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一)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名词解释,考生需牢记)。
1.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病人常有贫血、出血、感染、各种器官浸润表现。
(1)贫血往往是首起表现,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由于正常RBC生成减少。
(2)发热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也可出现真菌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易致病毒感染。
(3)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DIC。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为白血病出血致死最主要原因。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轻度中度脾肿大,无红痛。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急淋白血病。可有轻至中度肝脾大。非慢性粒细胞的病急性变可见巨脾。
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
③眼部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最常见,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绿色瘤,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④口腔和皮肤急单和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使牙龈增生、肿胀;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或皮肤粒细胞肉瘤。
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淋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⑥睾丸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多见于急淋白血病化疗缓解后的男性幼儿或青年。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白血病,WBC<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血片分类检查原始和(或)幼稚细胞一般占30%~90%,可高达95%以上,,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60×109/L,晚期血小板往往极度减少。
(2)骨髓象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多,主要是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很重要的名词解释)正常的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约有10%急非淋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但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仍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形态常有异常改变,Auer小体较常见于急粒白血病细胞浆中,不见于急淋白血病,有助于鉴别急淋和急非淋白血病。
(3)细胞化学,急粒白血病NAP反应明显降低,急淋血病NAP反应增高,统编教材中,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表内容要熟悉。
(4)免疫检查
(5)染色体改变:多数可有染色体异常:如t(15;17)只见于M3,t(8;14)出现于B细胞急淋。16号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常见于M4嗜酸型及M2。
(6)粒—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急非淋白血病骨髓CFU—GM集落不生成或生成很少,而集簇数目增多;缓解时集落恢复生长,复发前集落又减少。
(7)血液生化改变化疗期间,血清尿酸浓度增高。DIC时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急粒白血病不增高,而急淋白血病常降低。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多(>0.01×109/L),蛋白质增多>450mg/L)。而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
3.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
鉴别诊断:(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鉴别根据细胞形态的差别。
(3)巨幼细胞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巨幼贫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大小一致核规则,染色质细致均匀,核发育落后于胞浆。PAS反应常为阴性。
(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检查可鉴别。
(5)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
4.治疗
(1)一般治疗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并碱化尿液。
(2)化学治疗
①化学治疗的策略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完全缓解的要求a.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b.血象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c.骨髓象: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单核+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幼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
②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A.药物组合应符合以下各条件:a.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b.各药物间有相互协同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细胞;c.各药物副作用不重叠,对重要脏器损伤较小。B.经诱导缓解达完全缓解后应实施巩固强化阶段的治疗4~6疗程。然后进入维持阶段。
③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常用长春新碱加泼尼松(VP方案)、(VAP方案)即VP方案加门冬酰胺酶。(VDP方案)、(VADP方案)。
在缓解前或至少缓解开始时需作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可以单独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或甲氨蝶呤加阿糖胞苷。
④急非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DA方案,HOAP方案等。全反式维甲酸可使M3白血病诱导缓解。
⑤其他老年患者对化疗耐受差,常规化疗方案中剂量应减少。过度虚弱患者,无法接受联合化疗,宜用小剂量阿糖胞苷(或高三尖杉酯碱)静滴治疗,直至缓解。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病情危重,应立即用血细胞分离计清除血中过多的白细胞,然后再用化疗。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常为髓外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以急淋白血病尤为突出。可用甲氨蝶呤鞘内注射。甲氨蝶吟疗效欠佳,可改用阿糖胞苷鞘内注射,同时可考虑颅部放射线照射和脊髓照射,但对骨髓抑制较严重。
(4)睾丸白血病治疗:即使一侧睾丸肿大,也要两侧放射治疗。
(5)骨髓移植。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
病程发展较缓慢,脾大可达到巨脾程度。周围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标记染色体或(和)bcr/abl基因重排。大多数患者因急性变而死亡。
1.临床表现
以中年最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可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表现。由于脾大而感左上腹坠胀食后饱胀。脾大常最为突出,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治疗后病情缓解时,脾往往缩小,但病变发展会再度增大。约半数患者有肝大。部分患者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当白细胞显著增高时可有眼底静脉充血及出血。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发生“白细胞瘀滞症”,表现为呼吸窘迫、头晕、言语不清、中枢神经系统出血、阴茎异常勃起等表现,慢性期一般约1~4年,以后逐渐进入到加速期,以至急性变期。(什么是白细胞淤滞症)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常超过20×109/L,血片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细胞一般为1%~3%,不超过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后者有助于诊断。疾病早期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晚期血小板渐减少,可出现贫血。
(2)骨髓,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可增至10~50:1,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红细胞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重要特点,与其他疾病的重要鉴别点)。
(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0%以上患者血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t(9;22)(q34;q11),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为P210。P210具有增强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导致粒细胞转化和增殖,在慢粒白血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4)血液生化血清及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主要是化疗后大量白细胞破坏所致。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及维生素B12结合力显著增加,且与白血病细胞增多程度呈正比,与白血病粒细胞和正常粒细胞产生过多的运输维生素B12的钴胺传递蛋白I、Ⅲ有关。
3.诊断根据脾大、血液学改变、Ph染色体阳性可作出诊断。对于临床上符合慢粒白血病条件而Ph染色体阴性者,应进一步作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尚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肿大,类白血病反应,骨髓纤维化等疾病相鉴别。
4.病程演变:分为三期:慢性期(稳定期),加速期(增殖期)和急性变期。
(1)慢性期可持续1~3年,进入加速期后患者常有发热、虚弱、体重下降,脾迅速肿大,胸骨和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对原来有效的药物变得失效。有很明显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①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②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③不明原因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高;④除Ph染色体外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⑤CFUGM培养,出现增殖的分化异常,细胞簇增加而集落减少。
(2)急性变期为慢粒白血病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类似,急性变预后极差,往往在数月内死亡。
5.治疗
(1)化学治疗
①羟基脲为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的药物,起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副作用较少,与烷化剂无交叉耐药性,但停药后,很快回升,为当前首选化疗药物。
②白消安用药2~3周后外周血白细胞才开始减少,停药后白细胞减少可持续2~4周。故应掌握剂量。
用药过量有较严重并发症,如造成严重骨髓抑制,且恢复较慢。长期用药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类似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精液缺乏及停经,此外还有促使急性变的可能。
③靛玉红青黛中的双吲哚美化合物。副作用有腹泻、腹痛等。
④小剂量Ara—C不仅可控制病情发展,且可使pH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甚或转阴。
⑤干扰素α药物起效慢。对白细胞过多者,宜在第1~2周并用羟基脲或白消安。
⑥6—MP、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及其他联合化疗亦有效。化疗时宜加用别嘌呤醇。并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和尿碱化,防止高尿酸血症肾病。
(2)骨髓移植应在慢粒白血病慢性期缓解后尽早进行。以45岁以下为宜。慢性自身骨髓移植主要困难是体外净化未获得解决,大量化疗无法使Ph染色体转归阴性。
(3)WBC单采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可除去大量白细胞,减少体内白细胞数量,主要用于白细胞瘀滞症,也可用于急需治疗的孕妇。
(4)脾放射和脾切除偶用于伴有胀痛的巨脾以缓解症状。
(5)慢粒白血病急性变的治疗可按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法治疗,但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差,缓解率低且缓解期很短。
6.预后化疗后中数生存期39~47个月。与预后有关因素有:①脾大小;②血中原粒细胞数;③嗜碱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所谓Ph染色体阴性者预后较差。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umphocutic leukemi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扩增、蓄积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疾病。慢淋白血病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T细胞性者较少,欧美国家多见。
1.临床表现多系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早期症状可能有乏力疲倦,后期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及贫血等症状。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为主。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较坚实,可移动。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也可肿大。50%~70%患者有轻至中度脾大。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紫癜。T细胞慢淋白血病可出现皮肤增厚、结节以至全身红皮病等。以T细胞性慢淋多。由于免疫功能减退,常易感染。约8%患者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15×109/L~100×109/L淋巴细胞占50%以上。绝对值≥5×109/L(持续4周以上),以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见少数幼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破碎细胞易见。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随病情发展,血小板减少,贫血逐渐明显。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BC数目进一步减少,抗人球蛋白试验多呈阳性。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红系、粒系及巨核系细胞均减少,有溶血时,幼红细胞可代偿性增生。
(3)免疫分型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B细胞性者,其轻链只有k或λ链中的一种,小鼠玫瑰花结试验阳性,SIg弱阳性,CD5、CDl9、CD20阳性;CDl0、CD22阴性。T细胞性的绵羊玫瑰花结试验阳性,CD2、CD3、CD8(或CD4)阳性,CD5阴性。
(4)染色体约50%患者有染色体异常。以12,14号染色体异常多见,B细胞慢淋白血病以t(11,14)等常见,T细胞慢淋白血病以14号染色体常见。
3.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外周血中持续性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大于5×109/L,骨髓中小淋巴细胞>40%,以及根据免疫学表面标志,可以作出诊断和分类。
4.临床分期:慢性淋巴细胞血病临床分期考生要熟悉:
5.治疗
(1)化学治疗慢淋白血病细胞绝大多数处于休止期(Go)期,因此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为佳。一般I期患者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Ⅱ及Ⅲ期患者应予化学治疗。①最常用的药物为苯丁酸氮芥,每周检查血象,调整药物剂量,以防骨髓过分抑制。一般用药2~3周后开始显效,2~3个月时疗效较明显。维持半年可停药,复发后再用药,对C期(3期)患者合用泼尼松,疗效较单用苯丁酸氮芥为好。②环磷酰胺口服,疗效与苯丁酸氮芥相似。③氟达拉滨有抑制腺苷脱氨酶作用,完全缓解率50%~90%。
(2)放射治疗仅用于淋巴结肿大发生压迫症状或化疗后淋巴结、脾、扁桃体缩小不满意者。不用全身或纵隔放射,多局部注射。
(3)并发症治疗①积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反复感染者可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②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可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尚好。若仍无效且脾大明显者,可考虑切脾手术,手术后红细胞、血小板可能回升。
6.预后病程长短不一,可长达10余年,平均3~4年。主要死亡原因为骨髓衰竭导致严重贫血、出血或感染。
§7 淋巴瘤
淋巴瘤(lymphoma)概述
淋巴瘤与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增殖分化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分为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肿瘤性增生。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瘦、盗汗及瘙痒等全身症状。晚期因全身组织器官受到浸润,可见到肝、脾大及各系统受浸润的临床表现,最后可出现恶病质。
(一)临床分期和分组
Ann Arbor临床分期方案现主要用于HD,NHL也参照使用。
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1)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限受累(1E)。
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
Ⅲ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伴脾累及(Ⅲ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ⅢSE)。
Ⅳ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如肝或骨髓受累,即使局限性也属Ⅳ期。
各期按全身症状有无分为A、B两组。无症状者为A,有症状者为B。全身症状包括三个方面:①发热38℃以上,连续三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②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③盗汗,即入睡后出汗。组织学分型(很重要考点考生要理解)。
(二)临床表现
1.霍奇金病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首见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占60%~80%),左多于右,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相粘连,融合成块,触诊有软骨样感觉,并可有相应组织器官的压迫症状。
另有一些HD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患者一般年龄稍大,男性较多,病变较为弥漫,常已有腹膜后淋巴结累及。发热后部分患者有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同期性发热多见于1/6病人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多为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全身瘙痒可为HD的惟一全身症状。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这是HD特有的,但并不是每一个HD患者都是如此。
脾大者并不常见约10%,脾受累多为血源播放。肝实质受侵引起肿大和肝区压痛,少数有黄疸。带状疱疹好发于HD,约占5%~16%。
2.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于各年龄组,但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男较女为多。大多也以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但较HD为少。分化不良的淋巴细胞易侵犯纵隔。肿大的淋巴结也可引起相应压迫症状。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仅见于晚期或病变较弥散者。全身瘙痒很少见。除淋巴细胞分化良好型外,NHL一般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播散。
咽淋巴环病变通常占恶性淋巴瘤的10%~15%,发生部位最多在软腭、扁桃体,其次为鼻腔及鼻窦,临床有吞咽困难、鼻塞、鼻出血及颌下淋巴结大。NHL较HD更有结外侵犯倾向。尤其是弥漫型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结外累及以胃肠道、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为多。NNL累及胃肠道部位以小肠为多,(西医综合课考过,重要考点)临床表现在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症状可类似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或脂肪泻等。脾大仅见于较后期病例。胸部以肺门及纵隔受累最多,半数有肺部浸润或(和)胸腔积液。可有心包及心脏受侵。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多在疾病进展期,以累及脑膜及脊髓为主。骨髓累及者约1/3~2/3。骨骼损害以胸椎及腰椎最常见,皮肤表现较HD为常见,多为特异性损害,如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等。肾脏损害主要为肾肿大、高血压、氮质血症及肾病综合征。
(三)实验室检查
1.霍奇金病
(1)血液血象变化较早。常有轻或中等贫血,偶伴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少数白细胞轻度或明显增加,伴中性粒细胞增多。骨髓被广泛浸润或发生脾功能亢进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大多为非特异性。如能找到R—S细胞对诊断有助。RS细胞大小不一,20~60μm胞浆嗜双色,核外形不规则呈“镜影”状,可多叶或多核,核质粗细不等,为较特异病变(R~S细胞很重要名词解释)。
(3)其他化验疾病活动期有血沉增速,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增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当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或血钙增加,提示骨骼累及。
2.非霍奇金淋巴瘤
(1)血液和骨髓白细胞数多正常,伴有淋巴细胞绝对和相对增多,NHL血源播散早,晚期可有急性组织细胞性或单核细胞的白血病。
(2)其他可并发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染色体易位t(14;18)是NHL最常见的染色体标志。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对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应作淋巴结穿刺物涂片、淋巴结印片及病理切片检查。当有皮肤损害可作皮肤活检及印片。如有血细胞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有骨骼病变时,可作骨髓活检和涂片以寻找R~S细胞或淋巴瘤细胞。在缺乏HD其他组织学改变时,单独见到R~S细胞,不能确诊HD。(小的细节,考生要注意,可为选择题中的选择项)。
2.淋巴瘤需与其他淋巴结肿大疾病相区别。
(1)结核性淋巴结炎多局限于颈两侧,可彼此融合,与周围组织粘连,晚期由于软化、溃破而形成窦道。
(2)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需和结核病、败血症、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3)结外淋巴瘤需和相应器官的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五)治疗
1.霍奇金病高能射线治疗HD的IA及ⅡA用扩大淋巴结照射法。扩大照射除被累及的淋巴结及肿瘤组织外,尚需包括附近可能侵及的淋巴结构,如病变在膈上采用斗篷式,照射部位包括两侧从乳突端至锁骨上下、腋下、肺门、纵隔的淋巴结。要保护肱骨头、喉部及肺部免受照射。膈下倒“Y”字照射包括从膈下淋巴结到腹主动脉旁、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同时照射脾区。(重要考点,考生要牢记)。
如HD有B组症状、纵隔大肿块、属淋巴细胞消减型,分期Ⅲ~Ⅳ者,均应以化疗为主,必要时再局部放疗。化疗采用MOPP方案,MOPP方案耐药者,可采用ABVD方案,也可用MOPP与ABVD交替治疗,MOPP主要副作用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及引起继发性肿瘤的可能。AB~VD方案对生育功能影响小,不引起继发性肿瘤,而且ABVD方案疗效与MOPP方案相同。
目前治疗HD的策略是化疗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
2.非霍杰金淋巴瘤疗效决定于病理组织类型,而临床分期的重要性不如HD。
(1)低度恶性组Ⅰ及Ⅱ期放疗后可无复发,Ⅲ和Ⅳ期放疗和化疗都末能全愈。主张尽可能推迟化学治疗,定期密切观察。如有全身症状可单独给以苯丁酸氮芥或环磷酰胺。如病情有进展或发生并发症者,可给COP或CHOP方案治疗。
(2)中、高度恶性组根据NHL跳跃性播散并有较多结外侵犯的特点,治疗策略应以化疗为主。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患者即使临床分期在I~Ⅱ期也应化疗,仅在必要时补充局部照射。CHOP方案为中、高度恶性NHL的标准治疗方案。新方案中加入中等剂量甲氨蝶呤,目的是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更强烈的治疗方案有MACOP~B,因毒性过大,不适于老年及体弱者。
高度恶性组的淋巴母细胞型及Burkitt淋巴瘤进展较快,如不积极治疗,几周或几个月内即死亡,强烈的化疗方案予以治疗,或许有效。
3.骨髓移植55岁以下,重要脏器功能正常的患者,如属中、高度恶性或缓解期短,难治易复发的淋巴瘤,可考虑全淋巴结放疗及大剂量联合化疗,结合异基因或自身骨髓移植,以期取得较长期缓解和无病存活期。
4.手术仅限于活体组织检查;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如有切脾指征,可行切脾术以提高血象,为以后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5.干扰素有生长调节及抗增殖效应。对蕈样肉芽肿病和滤泡性小细胞型有部分缓解作用。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80×109/L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
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好发于40岁以下之女性。女:男约为4:1。
(一)临床表现
1.急性型
(1)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80%以上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
(2)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寒战、发热。全身皮肤瘀点、紫癜、瘀斑,可有血疱及血肿形成。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及舌出血常见,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片瘀斑。
(3)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有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颅内出血可致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出血量过大或范围过于广泛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血压降低甚至失血性休克。
2.慢性型
(1)主要见于40岁以下之青年女性。起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
(2)出血症状轻,但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周数月,迁延数年。
(3)多为皮肤、粘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甚常见。
(4)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但月经过多甚常见,在部分患者可为惟一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可因感染等而骤然加重,出现广泛、严重内脏出血。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5)部分病程超过半年者,可有轻度脾大。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①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慢性型常在30×109/L左右;②血小板形态正常平均体积偏大,易见大型血小板;③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④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
2.骨髓象①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显著增加;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甚;③有血小板形成的巨细胞显著减少(<30%)。
3.PAIgA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80%以上ITP患者PAIg及PAG阳性,主要抗体成分为IgG,亦可为IgM,偶有两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
4.其他90%以上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可有程度不等的正常红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少数可发现溶血证据(Evans综合征)。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②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③脾不大或轻度大;④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⑤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a.泼尼松治疗有效;b.脾切除治疗有效;c.PAIgA阳性;d.PAC3阳性;e.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鉴别诊断确诊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于20×109/L,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应用止血药物及局部止血。
2.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
(1)作用机制①减少PAIg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②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出血症状;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2)剂量与用法常用泼尼松30~60mg/d,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用等效量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等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mg),最后以5~mg/d维持治疗,持续3~6个月。
3.脾切除
适应症: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4.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作为首选
(1)适应症①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疗效不佳者;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禁忌症;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2)常用药物:①长春新碱最为常用。除免疫抑制外,还可能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及释放的作用。②环磷酰胺。③硫唑嘌呤副反应小,相对安全。④环孢素主要用于难治性ITP治疗。
5.其他的治疗达那唑为合成雄性激素,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
6.急症处理适用于:①血小板低于20×109/L;②出血严重、广泛者;③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1)血小板悬液输注。
(2)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作用机制与Fc受体封闭、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免疫廓清干扰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3)血浆置换
(4)大剂量甲泼尼龙可通过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
§9 浆细胞病
浆细胞病(plasmacelldyscrasia)系指浆细胞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血清或尿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为其特征。
正常免疫球蛋白皆由多株(克隆)浆细胞所产生,所以血清蛋白电泳显示不均一性的波形。发生浆细胞病时,异常浆细胞株增殖,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因此在极大多数浆细胞病的血清或尿液中可找到结构单一、在蛋白电泳时呈现基底较窄而均一的单峰,称为M蛋白(monoclonalprotein)。M蛋白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其轻链仅一具种抗原性,不是K链即为λ链;②游离的K或一链,即BenceJonesprotein,或称凝溶蛋白;⑧仅有重链的片段而无相应轻链。
本组疾病包括:①骨髓瘤(孤立性、多发性、髓外骨髓瘤、浆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γ、α及μ)、原发性淀粉样变性;②未定性(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后者除有M蛋白外并无临床表现。病情可能是良性的,也有个别多年后转化为骨髓瘤或巨球蛋白血症。(其中骨髓瘤是重点掌握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内出现Bence~Jones蛋白(凝溶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C—myc基因重组,部分有高水平的Hras基因蛋白质产物,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被激活的癌基因蛋白质产物可能促使一株浆细胞无节制地增殖。目前认为骨髓瘤细胞起源于前B细胞或更早阶段。淋巴因子中特别白介素6(ⅠL~6)是B细胞的出生和分化因子,而进行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ⅠL~6异常升高。目前认为ⅠL~6等淋巴因子分泌的调节异常与骨髓瘤发病有关。
(二)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临床表现如下:
1.骨髓瘤细胞对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官的浸润与破坏所引起临床表现
(1)骨痛骨髓瘤细胞在骨髓腔内大量增生。骨髓瘤细胞可产生白介素Ⅰ、淋巴细胞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因子激活主要症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疼痛部位多在骶部,其次是胸廓和肢体。活动或扭伤后骤然剧痛者有自发性骨折可能,多发生在肋骨、锁骨、下胸椎上腰椎。多处助骨或脊柱骨可引起胸廓或脊柱畸形。骨髓瘤细胞显著浸润骨骼时,可引起局部大小不一肿块,多见于红骨髓部位如肋骨、锁骨、胸骨及颅骨。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珠结节者为本病特征。极少数病例仅有单个骨骼损害,称为孤立性骨髓瘤。
(2)髓外浸润以肝、脾、淋巴结和肾脏为多见。病程长者,机会更多。孤立性骨髓瘤也见于软组织,如口腔及呼吸道等。
(3)神经症状以胸腰椎破坏压缩,压迫脊髓所导致截瘫为多见,其次为神经根损害。
2.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
(1)感染容易发生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
(2)高粘滞性综合征症状有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并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3.出血倾向以鼻衄和牙龈出血为多见,皮肤紫癜也可发生。出血原因有:①除血小板减少外,M蛋白包在血小板表面,影响血小板功能;②凝血障碍,M蛋白与纤维蛋白单体结合,影响纤维蛋白多聚化。M蛋白尚可直接影响因子Ⅷ活性;⑧血管壁因素,高球蛋白血症和淀粉样变对血管壁也有损伤。
4.肾功能损害常为本病重要表现之一。临床表现有蛋白尿、管型尿甚至肾功能衰竭,为仅次于感染的致死原因。
5.其他少数患者,尤其是IgD型,可发生淀粉样变性,主要见于舌、心脏、骨骼肌、韧带、胃肠道、皮肤、外周神经以及其他内脏。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①贫血可为首见征象,多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②红细胞在血片上排列成钱串状,可伴有少数幼粒—幼红细胞。血沉显著增快。③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并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在血中大量出现,超过2000/μL者,称为浆细胞性白血病。
2.骨髓主要为浆细胞系异常增生(至少占有核细胞数的15%),并伴有质的改变。①骨髓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成堆出现。②细胞浆呈灰蓝色,有时可见多核(2~3个核),核内有核仁1~4个,核旁淡染区消失,胞浆内可有少数嗜苯胺蓝颗粒,偶见嗜酸球状包涵体(Rusel小体)或大小不等空泡(mortcell)。核染色质稍疏松,有时凝集成大块,但不成车轮状排列。③电镜下骨髓瘤细胞有发达的高尔基体和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后者常呈板层状或囊泡状。
3.血液生化检查
(1)异常球蛋白血症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减少。此外尚有及少数患者血清或尿中不能分离出M蛋白(约1%),称为不分泌型骨髓瘤。少数患者血中尚存在冷球蛋白。
(2)血钙磷测定因骨质广泛破坏,出现高钙血症,以及M蛋白与钙结合,使结合钙增加。晚期肾功能减退,血磷也增高。由于本病主要为溶骨性改变而无新骨形成,所以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般正常或轻度增加。
(3)血清β微球蛋白及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高于正常。血清α微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分泌的;经与血清肌酐纠正后与全身瘤细胞总数有显著相关性。
(4)尿和肾功能检查90%以上患者有蛋白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可以增高。约半牧患者尿中出现凝溶蛋白。
4.X线检查本病骨骼病变可有以下三种X线发现:①早期为骨质疏松,多在脊柱、肋骨和盆骨;②典型病变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溶骨性损害,常见于颅骨、盆骨、脊柱、股骨、肱骨等处;③病理性骨折,常发生于肋骨、脊柱、胸骨。个别有骨质硬化。少数早期患者可无骨骼X线表现。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为:①M蛋白;②溶骨性损害;⑧骨髓瘤,骨髓涂片上至少超过15%,形态不正常。三项中至少有二项阳性,结合临床可作出诊断。
鉴别:①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可由慢性炎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变、转移癌等引起。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5%且无形态异常;②良性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无骨骼病变,骨髓中浆细胞增多不明显,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般少于10g/L,且历数年而无变化;③单克隆丙球蛋白也偶见于慢性肝炎、胶原病、淋巴瘤、白血病等;凝溶蛋白尿也偶见于淋巴瘤、白血病和癌肿患者;④本病的骨病变须与骨转移癌、老年性骨质疏松、肾小管酸中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鉴别。
(五)治疗
1.化学治疗
抗骨髓瘤的化学治疗也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巩固两阶段。疗效标准以M蛋白减少75%以上(浓度降至25g/L以下)或尿中凝溶蛋白排出量减少90%以上(24h尿凝溶蛋白排出量减少到小于0.2g)即认为治疗显著有效。
(1)初治病例可先选用MP方案。如果MP无效或缓解后又复发者,应作为难治性病例,可使用VAD或M2方案。(2)维持治疗采用MP、M2或多种药物联合方案如VMCP(长春新碱、马法仑、环磷酰胺及泼尼松)、VBAP(长春新碱、卡氮芥、阿霉素、泼尼松)等用于维持治疗,但无一方案能取得长期缓解的效果。
2.干扰素体外试验证实干扰素有抑制骨髓瘤细胞集落生成。与MP方案合并应用,不仅提高初治者显著有效率而且尚可延长中数存活期,效果比单独用MP或M为好。此外干扰素也可用于化疗后维持治疗,可延长缓解期和存活期。对晚期或难治性病例,干扰素很难奏效。副反应有发热、恶心、厌食,嗜睡及骨髓抑制。用药后反应严重,或持续治疗8周无效,应考虑停药。
3.骨髓移植
化疗及干扰素均不能治愈。多采用大剂量马法仑和分次全身放射治疗。待化疗取得显著疗效后再行移植,效果较好,与性别、年龄无显著影响。为了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故应严格选择病例和供髓者。
§10 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主要累及淋巴和造血器官。临床有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衰竭。
(一)病理异常组织细胞浸润是本病的基本特点,累及范围广泛,除常见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处也可侵及非造血组织,如肺、皮肤、肾脏、消化道粘膜下肌层及浆膜层。恶组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异型组织细胞呈斑片状浸润,有时也可形成粟粒、肉芽肿样或结节状改变,一般不形成肿块也无所谓原发或转移病灶,与实体瘤有明显区别。在上述器官不一定每个都被累及,如有病变存在,其分布也不均匀。
(二)临床表现发热为首见及常见症状。多数为不规则高热,少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发热常持续不退,并随病程进展而升高,可伴畏寒甚至寒颤。
1.造血器官受累的表现有由全血细胞减少而引起的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肝、脾和淋巴结因组织细胞浸润而逐渐肿大。肿大程度以脾为显著,一般达肋缘下3~5cm,其质地由中至硬,可有触痛,偶有隐痛。肝肿大质软至中,最大达肋下3~5cm。淋巴结多为黄豆至蚕豆大小,以颈及腋下最常见,少数表现腹块。病程后期出现黄疸,主要与肝损害有关,少数系肝门淋巴结压迫胆总管所致。
2.非造血器官受累的表现肺部病变很多见,患者有咳嗽、咯血并可出现呼吸衰竭,X胸片示有片状模糊阴影。浆膜腔积液也为常见表现,半数患者尸解中有胸水及心包腔积液,临床均被误诊。浆膜腔积液系由有关脏器及浆膜浸润外,低蛋白血症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其他如脑部受累,临床可出现脑膜炎、失眠、截瘫、尿崩症及眼球突出。鼻咽部可见肉芽肿,可因新生物而致呼吸困难。心脏间质累及时,心电图有心肌损害和(或)心律失常表现。胃肠道器官有大量恶组细胞浸润可引起腹痛、腹泻、上消化道出血,以及类似肠炎、肠结核、部分肠梗阻甚至肠穿孔的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大多呈全血细胞减少。早期即有贫血,多为中度,血红蛋白也有低至12g/L者。血片中可半数以上白细胞计数少于4×109/L。血片边缘和末梢可见异型组织细胞。当大量异组在周围血中出现,白细胞数可升至10×109/L以上,称白血性恶性组织细胞病。
2.骨髓象多数增生活跃,增生度与异组浸润度有关。增生差者示病情已严重。多数病例骨髓中找到数量不等散在或成堆的异形细胞。异组分类尚不统一,一般分为以下三型:①异形组织细胞:细胞体积较大,畸形。胞浆比一般原始细胞为丰富,并有空泡。核不规则,有时呈分叶状,偶有双核,核仁隐显不一,有时较大;②多核巨组织细胞:大小似巨核细胞,外形不规则,通常含核3~6个,彼此贴近或呈分叶状,核仁清晰;③吞噬型组织细胞:其形态与正常巨噬细胞类同,浆内常吞噬大量血细胞,包括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碎片、血小板,偶有少数中幼粒细胞。异形组织细胞和(或)多核巨细胞对恶组有诊断意义。吞噬型组织细胞在其他疾病也可出现,因此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
3.超微结构恶组细胞具有不规则短索状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小,具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颗粒。借助电镜易与其他组织细胞相区别。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而不能以感染性疾病解释者,尤其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结肿大,当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结合血象、骨髓象或淋巴结活检中找到大量异形或多核巨组织细胞,可以确立诊断。
感染性疾病如伤寒、粟粒性结核、病毒性肝炎等,寄生虫病如疟疾、弓形体病等,结缔组织病以及疫苗接种反应等,骨髓中均可见到较多组织细胞,称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反应性增生呈良性过程,所见组织细胞多数正常,仅少数略有变形,个别细胞可类似恶组细胞,但形态大小较为一致,不能发现多核巨细胞。病因去除或原发病治愈,组织细胞增生也见消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大多增高或正常。
恶组尚须与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癌肿转移相区别。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淋巴结活检可用以鉴别诊断。
(五)治疗
1.环磷酰胺每日剂量为100~400mg注射或口服,总量可达8~12g。临床症状改善后每日减为50~150mg。缓解标准为一般症状改善,肝、脾及淋巴结缩小,骨髓象及血象中异常组织细胞消失。
2.联合化疗曾用COPP方案,但大多复发较快,中位数存活期约9个月。推荐CA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并吞3个疗程间加用博来霉素4mg/m2静脉注射。
§11 骨髓增生性疾病
骨髓增生性疾病(my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不断地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统称。临床见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脾肿大、出血倾向以及血栓形成。
本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以红细胞增生为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②以巨核细胞系增生为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aythemia)等;⑧以原纤维细胞及造骨细胞增生为主: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primary myelofibrosi)、骨硬化症等。
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是:①病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但原纤维细胞的来源尚未阐明,可能是骨髓干细胞异常增殖的一种继发性反应;②各症常伴有一种和两种其他细胞的增生,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伴有粒细胞和血小板增生;③各症之间可以转化,有时还可见到过渡型,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转变为骨髓纤维化症;④细胞增生也可发生于脾、肝、淋巴结等髓外组织。
§1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小板显著增多,伴有出血及血栓形成,脾常肿大。
(一)临床表现起病缓慢,表现多不一致。轻者除疲劳、乏力外,无其他症状。偶尔发现血小板增多或脾大而被确诊。80%患者有出血或血栓形成,其中胃肠道及鼻出血较常见,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则少见。有时因手术后出血不止而被发现。1/3患者有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肢体,表现为手足发麻、紫绀、肿胀、趾溃疡及坏疸。颈内或其他内腔部位动脉也可发生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有时发生在肝、脾、肠系膜、肾及门静脉。20%可有无症状脾栓塞,导致脾萎缩。一般肝脾都有轻至中度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血小板多在1000~3000×109/L,涂片可见聚集成堆,大小不一,有巨型血小板,偶见巨核细胞碎片,血小板粘附性及二磷酸腺苷(ADP)的聚集性都减低。血小板第3因子活性异常。白细胞增多,常在10~3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及血块回缩等可能不正常。
二、骨髓各系细胞均明显增生,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及幼巨核细胞均增多,并有大量血小板形成。
(三)治疗
1.骨髓抑制药血小板在1000×109/L以上者,可用白消安(每日4~8mg)、环磷酰胺(每日100~200mg)、苯丙酸氮芥(每日4~8mg)、羟基脲(每日15μg/kg)均有一定疗效。
2.放射性核素。
3.干扰素对本症也有效,但停药后要复发。
4.血小板单采术(plateletpheresin)可迅速减少血小板量,改善症状,常用急性胃肠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分娩前、手术前准备以及当骨髓抑制性药物不能奏效时。
5.抗栓治疗如有急性出血或可能发生血栓时,应立即静注氮芥或环磷酰胺,接着进行血小板分离术。若已有血栓形成,可用肝素。因血小板具有抗肝素作用,剂量宜稍大,但须谨慎观察,防止出血。阿司匹林等有对抗血小板自发凝集作用,可用以防止血栓形成。
§13 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则相应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一)病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二种,继发性脾功能常发生于下列情况:
1.感染性疾病急性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如结核、布氏杆菌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黑热病和疟疾等。
2.充血性脾大即门静脉高压,有肝内阻塞如门脉性肝硬化及肝外阻塞如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3.造血系统疾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伴有髓样化生、淋巴瘤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4.类脂质沉积症戈谢病(Gaucherolisease)、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odisease)等。
5.其他炎症性肉芽肿、系统性红斑狼疮、Felty综合征、结节病、脾动脉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等。
(二)发病机制有关脾功能亢进引起血细胞减少的机制,根据脾的生理功能,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学说:
1.过分阻留吞噬学说:当脾有病理性肿大时,不但血小板而且其他血细胞也可能在脾索内过多阻留。全身血小板约50%~90%,红细胞可达38%被阻留在脾,导致周围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由于脾内循环的特殊结构(兼有开放及闭锁循环两种),阻留血细胞在迂曲的脾索内缓慢前进,与索内游离巨噬细胞密切接触。脾亢时由于单核巨噬细血极度增生活跃,上述脾的挖除及剔除作用均显著增强。所以衰老细胞,受抗体、氧化剂、金属离子影响的红细胞均更易于在脾内为巨噬细胞破坏或吞噬。加之脾内血流滞缓,酸度增高,葡萄糖降低,红细胞更易损伤而被破坏。过分阻留吞噬的学说是能成立的,但不能解释脾亢的全部发病机制。
2.体液(激素)学说:脾可能产生某些体液因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或加速血细胞的破坏。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脾能产生病理性抗体。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后有时能使远处器官中的病变缓解愈合。切脾后病人对放射线治疗及化疗的抗力较强,可能是切脾后去除了体液因素的后果。但脾的体液(激素)学说尚缺乏有力佐证,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三)诊断诊断的依据如下,其中以前三条最重要。
(1)脾肿大大部分的脾均肿大。对于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显像检查司供临床参考。如有条件可作放射性核素脾扫描,常用的有铬51红细胞或放射性胶体(99m锝、198m金及113m铟)静脉注射。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
(2)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一或同时减少,可逐渐缓慢发展,也可相对稳定几年。个别患者可有溶血依据。白细胞减少主要影响粒系细胞,但严重脾亢时各系白细胞都缺乏。血小板常中度减少。
(3)增生性骨髓象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出现成熟障碍,也可因外周血细胞大量破坏,促使成熟细胞释放过多所造成的类似成熟障碍象。
(4)51铬标记血小板或红细胞注入体内,脾区体表51铬测定大于肝2~3倍,提示有血小板或红细胞在脾区内过度破坏或阻留。
(5)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
(四)治疗对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有时能使脾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若不能收效而原发疾病允许,可以考虑切脾。手术切除脾指征有以下各点:
1.脾肿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
2.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
3.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切脾后可发生血小板增多症,甚至有血栓形成,不宜切脾。
4.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仅限于少数病人。
切脾前应进行充分准备,如贫血严重者给予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出血者宜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减少者应积极防治感染。
§14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coagulation diaorders)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般是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即有出血症状,常有家族史。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
一、血友病
血友病(hemophilia)是最常见的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可分为血友病甲(因子Ⅷ促凝成分即Ⅷ缺乏)及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两型。因子Ⅷ:C及因子Ⅸ的生物合成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故称X链疾病,两者均为X染色体伴性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女性携带者虽有不同程度的因子Ⅷ:C或因子Ⅸ活性减低,但一般无出血症状。约1/3患者查无家族史,可能是家族中男性少或隔代遗传而被忽视,也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
(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出血,以软组织、肌肉、负重关节出血为特征。通常自幼儿期即有出血倾向,轻型可在青少年甚至成年才被诊断。出血症状出现越早,病情越重。患者可表现为轻微外伤或手术后严重出血,往往在拔牙或小手术时出血不止。少数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出血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周。出血程度与血浆因子活性(浓度)相关。虽然正常止血所需的因子Ⅶ或Ⅸ的活性为25%,但有症状者其因子活性往往低于5%。临床上依据因子活性将血友病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及亚临床型。出血部位以四肢易受伤处最多见,可出现深部组织血肿,血肿大者可压迫附近的神经如: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引起疼痛及麻痹症状;压迫血管可发生坏疸。颈部、喉部软组织出血可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腹膜后、肠系膜出血可有腹痛。重症者可出现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出血过多者可引起贫血。关节腔反复出血见于重症患者,多发生在轻微损伤后,亦可自发出血。可有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急性症状持续3~5天,出血停止后约经数周积血逐渐吸收可不留痕迹。若日久不吸收可致滑膜炎,反复出血可致关节僵硬,最后导致永久性关节破坏、骨质疏松、关节活动受限、变形、附近肌肉萎缩,致成残疾。最常受累的关节在婴幼儿期为踝关节,儿童及成人为膝关节。
◇血友病甲、乙凝血因子缺乏与出血程度的关系
血友病甲和乙可在新生儿期发病,但大多在2岁时发病。前者出血程度的轻重与其血浆中的Ⅷ:C活性高低有关:活性为0~1%者为重型,患者自幼年起即有自发性出血、反复关节出血或深部组织(肌肉、内脏)出血,并常导致关节畸形;2%~5%者为中型,患者于轻微损伤后严重出血,自发性出血和关节出血较少见;6%~20%者为轻型,患者于轻微损伤或手术后出血时间延长,但无自发性出血或关节出血;20%~50%为亚临床类型,仅于严重外伤或手术后有渗血现象。
血友病乙型的出血症状及轻重分型与血友甲相似,因子Ⅸ活性少于2%者为重型,很罕见;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型。因此,本病的出血症状大多较轻。
(二)实验室检查
本病主要为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故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形态、PT、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均正常。APTT延长,凝血活酶生成不良。鉴别两型可做凝血活酶生成时间纠正试验。测定Ⅷ∶C及因子Ⅸ活性(Ⅸ:C),以估计其在血浆中的浓度。
(三)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的APTT、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凝血因子活性测定,血友病甲、乙的诊断和鉴别不难。但需与因子Ⅺ缺乏相鉴别,后者是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父母均可传递,临床出血症状较轻。依据凝血活酶生成不良,正常吸附血浆及正常血清均能纠正,以及血浆因子Ⅺ活性减低或消失可以鉴别。此外尚需与血管性血友病及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因子Ⅶ、Ⅸ抑制物)加以鉴别,后者出血症状与血友病相同,但无家族史及性别、年龄限制且凝血异常不能被少量正常血浆纠正。
(四)治疗
1.补充凝血因子对血友病的出血原则是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使其血浆因子浓度提高到止血水平。一般可用新鲜血浆,严重出血必须外科手术,或心力衰竭者宜用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冷沉淀物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含因子Ⅸ、X、Ⅶ、Ⅱ)。
2.DDAV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的同类物质,有抗利尿及动员体内贮存因子Ⅷ的作用,主要用于轻症血友病甲患者,临床常用0.3~0.5μg/kg加入生理盐水20~30mL内静脉注射,也可用高浓度1μg/kg作滴鼻用,每12小时一次即可。
3.抗纤溶剂能保护已形成的血凝块不溶解,可用于口腔伤口及拔牙时止血,抗纤溶剂往往与补充疗法并用,常用6—氨基己酸4~6g每日4次,日总量20~25g,至拔牙术后72~96小时。也可用对氨甲苯酸(PAM BA)每次100~200mg加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推注或滴注。止血环酸。应注意引起血尿,在尿道内形成小血凝块可致尿路阻塞的危险。
4.局部止血深部组织血肿和关节出血应避免活动,卧床休息,将患肢置舒服位置。反复出血者应注意置肢体于功能位置,局部用冰袋或绷带压迫、固定。出血停止局部血肿消失后可适当活动。
二、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自幼即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粘附性减低,对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功能减弱或不凝集。血浆中von willebrand因子(vWF)缺乏或分子结构异常。
正常人血浆因子Ⅷ由低分子量的因子Ⅶ∶C和高分子量的vWF所组成蛋白复合物。本病患者的基本缺陷是vWF合成有障碍,因而出现血小板粘附性降低、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凝集反应,半数以上患者Ⅷ:C也下降。目前认为vWF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故推测本病的病变可能在内皮细胞。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个别亚型呈隐性遗传,男女均可罹病,双亲均可传递,也有双亲均无症状者。
(一)临床表现为出血,一般以皮肤粘膜出血为多见,有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月经过多,严重者可有胃肠道出血、血尿、外科手术后出血不止及产后大出血。关节及肌肉出血甚少见。出血症状最常发生于婴幼儿期,少数病人至成年后才出现出血症状,出血程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
本病最有意义的诊断依据为: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粘附功能降低,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减低或不凝集,而对其他诱聚剂反应正常。血浆因子Ⅶ∶C和vWF∶Ag浓度降低或vWF结构异常。若同时伴出血症状及家族史者有助於确诊。依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将本病大体上分为三型:①I型:最常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vWF量减少,vWF多聚体结构基本正常;②Ⅱ型:通常亦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vWF多聚体有结构及功能异常,本型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等亚型;③Ⅲ型为重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vWF抗原及活性均极低或缺如。本病须与血友病甲(因子Ⅶ:C减少而vWF:Ag正常)、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缺乏、血小板对多种诱导的聚集率降低)等相鉴别。
(二)治疗轻症患者可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和(或)用DDAVP治疗,该药可促使因子Ⅶ释放入血循环,提高正常人或轻型病人血浆因子Ⅷ浓度。出血严重者应补充因子Ⅷ、新鲜血浆或全血;有条件可用冷沉淀物和新型vWF制剂,后者富含vWF,可用于所有遗传性vWD患者。反复月经过多者也可口服避孕药,抑制月经。因子Ⅶ浓缩制剂中缺少vWF多聚体,难能纠正本病的出血,故不作首选。本病禁用阿司匹林、潘生丁、保泰松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三、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时可引起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因子Ⅶ、Ⅸ和X)缺乏,这些因子,需由维生素K参与,在肝合成,通过细胞膜释放至细胞外。严重缺乏时常出现自发性出血。
维生素K可分为K1(天然产物,来源于绿叶蔬菜)、K2(由寄生于小肠或结肠内的细菌合成)和K3(人工合成)。人体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每日约1μg/kg,婴儿每日仅需1μg。维生素K在肠道吸收需要胆盐帮助,吸收后的维生素K在肝细胞微粒体环氧化酶作用下转化为活化的环氧化物(环氧化叶绿醌),又在微粒体还原酶作用下还原为维生素K;此氧化还原过程有助于微粒体内羧基化酶将维生素K依赖因子前体中的谷氨酸转化为γ羧基谷氨酸,促使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生成。故当维生素K缺乏时将影响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合成。
维生素K缺乏有三个主要原因:①食物摄入不足;②胆盐缺乏所致吸收不良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胆道手术后引流或瘘管及长期口服抗生素使肠道细菌群受抑制等;③口服与维生素K有拮抗作用的抗凝剂如:香豆素类可使环氧化叶绿醌积聚,不能还原为维生素K。或长期口服抗生素使肠道细菌群受抑制致维生素K合成减少。
临床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出血,程度一般较轻。此外,外伤、手术后渗血、血尿、月经过多及胃肠道出血亦常发生。未见深部组织出血及关节出血者。
实验室特点为PT延长,APTT延长,TT正常。因子Ⅱ、Ⅶ、Ⅸ、X活性测定对确诊帮助较大。
治疗首先应解除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各种原因或治疗原发疾病,积极补充维生素K。但口服维生素K25~100mg吸收不佳。肌注可使严重维生素K缺乏者,产生血肿,故对有出血倾向者可缓慢静注维生素K10~15mg,如病因不能除去,可能需每月注射一次。
严重肝病所致的凝血异常
肝在凝血因子的合成及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除组织因子和因子Ⅳ(Ca2+)外其它凝血因子几均在肝内合成。已知的有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Ⅶ、X、Ⅸ、V及部分因子Ⅷ等;因子Ⅺ、Ⅻ,Ⅷ合成部位尚未肯定,在严重肝病时大多数凝血因子在血浆水平有所下降。同时肝还可以合成纤溶酶原及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产生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肝尚清除纤溶酶、活化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当肝脏疾病时这些凝血物质尤其是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清除功能障碍,抗凝血酶Ⅲ及纤溶酶原合成减少,严重肝病及肝功能衰竭时可发生DIC和原发性纤溶亢进;门脉高压、充血性脾大时,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凝血异常。
临床表现除肝病的原有症状外,常有皮肤、粘膜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瘀点、月经过多、严重者可有呕血及黑便。实验室检查PT、APTT、TT均可延长,可有血小板减少。进行性血小板减少,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和3P试验阳性,均提示并发DIC,需进一步检查。
治疗时应以治疗肝病为基础。出血明显,PT延长时可输新鲜血浆、全血或新鲜冷冻血浆及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以补充凝血因子。类肝素物质增多时可用鱼精蛋白硫酸盐中和治疗,当肝病合并DIC时,需按DIC处理,但肝素的应用需慎重。
§1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要考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急性型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诱发DIC的病因甚多,其中以感染性疾病最多见,其次是恶性肿瘤,严重创伤及病理产科。各种疾病促发DIC的机制不尽相同如肿瘤、创伤、病理产科等可释放类似组织因子的物质进入血循环。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可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除直接激活因子Ⅻ外,并可导致单核细胞及内皮细胞的组织因子活性表达,在这些细胞表面加速凝血反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大量白细胞溶酶体颗粒中释放促凝物质。DIC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综合因素所致。DIC的发展过程可分为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各期往往交叉进行。
表5-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见致病因素及疾病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RBC<4.5×1012/L及(或)HCT<0.42,女性Hb<110g/L,RBC<4.0×1012/L及(或)HCT<0.37就可诊断为贫血。
(一)分类
1.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分为①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②正常细胞性贫血如再障,急性失血贫血;③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2.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分为:①红细胞生成减少;②红细胞破坏过多;③失血性。
(二)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①贫血的程度;②贫血的速度;③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④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⑤患者的年龄;⑥有无心、脑血管基础疾病。
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皮肤粘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缺铁性贫血指甲扁平、反甲、甲纹粗易碎,肾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浮肿苍白。
2.心血管系统表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最为常见。呼吸困难发生在较严重的贫血,有心率过快、心搏有力、脉压增加。部分患者可有贫血性心脏病。
3.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及嗜睡等。乏困、无力、易疲劳为肌肉组织缺氧表现。
4.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是常见症状。食欲不振,厌食为巨幼细胞贫血早期表现。舌乳头萎缩见于营养性贫血;黄疸及脾大见于溶血性贫血。
5.泌尿生殖系统表现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性欲改变及女性患者月经失调亦较为常见。
6.其他皮肤干燥,毛发枯干,创口愈合较慢。眼底苍白及视网膜出血偶见。
(三)诊断
包括了解贫血的程度、类型及查明贫血原因。病因诊断最为重要。
实验室检查目的是确定贫血程度和贫血类型: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②外周血涂片检查可对贫血的性质、类型提供诊断线索。③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帮助了解红细胞的增生情况以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④骨髓检查
§2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很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铁摄入不足①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②食物的组成不合理。③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
2.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以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妇女月经过多更为多见。
(二)临床特征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是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所组成。
1.临床表现
(1)贫血的表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鸣等。症状和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2)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3)体征:除皮肤粘膜苍白外,毛发干燥易脱易断、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碎裂,部分患者勺状(反甲)或脾脏轻度大。
(4)小儿可有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高低不一。
(2)骨髓象:呈现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常为正常。核分裂细胞多见。骨髓涂片作铁染色后,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亦缺少。
(3)生化检查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以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改变明显,血清铁蛋白降低,FEP的增高表示血红素的合成有障碍,缺铁或铁利用障碍时,FEP都会增高。
3.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上将缺铁性贫血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缺铁,或称潜在性缺铁期。仅有体内贮存铁的消耗,血清铁蛋白<12pg/L或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10%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此时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是正常的。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为少,除血清铁蛋白<12pg/L外,转铁蛋白饱和度<15%,FEP>4.5μg/L,但血红蛋白是正常。
(3)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12p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FEP>4.5μg/L骨髓铁染色,Hb<120g/L(女性<110g/L)
(4)鉴别诊断需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鉴别。
(三)治疗
1.病因治疗去除病因
2.补充铁剂以口服铁剂为首选。常用的有琥珀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等。餐后服用,忌与茶同时服用,在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3~6个月。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可改用胃肠外给药。常用的是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肉注射。
(四)预防
重视营养知识的教育及妇幼保健工作,改进婴幼儿的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和及时添加辅食,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予铁剂补充。在钩虫流行地区应大规模地进行防治工作,及时治疗各种慢性出血性疾病等。
§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贫血(aplastic anemi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RBC,中性粒,血小板全部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
(一)病因
1.化学因素药物(氯霉素、合霉素及抗肿瘤药、磺胺类)和工业用化学物品(苯)。其中一部分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与其剂量有关(如苯及各种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药及杀虫剂等引起再障与剂量关系不大,而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
2.物理因素X线、镭、放射性核素等可因阻挠DNA的复制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干扰骨髓细胞的生成。较长时间或较大剂量接触可损害坏血微环境,造成骨髓永久增生低下。
3.生物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及各种严重感染。
(二)临床表现
再障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迅速。①贫血进行性加重,伴明显的乏力、头晕及心悸等。②出血部位广泛,除皮肤、粘膜外,还常有深部出血,如便血、血尿、子宫出血或颅内出血,危及生命。颅内出血是常见的致死原因。③皮肤感染、肺部感染多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高热或高热中毒症常是败血症象征,病情险恶,一般常用的对症治疗不易奏效。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及进展较缓慢。①贫血往往是首发和主要表现。②出血较轻,以皮肤、粘膜为主。除妇女易有子宫出血外,很少有内脏出血。③感染以呼吸道多见,合并严重感染者少。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像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明显,贫血呈正细胞正色素性细胞大小不等。
2.骨髓像骨髓穿刺物中骨髓颗粒很少,脂肪滴增多。多部位穿刺涂片呈现增生不良,粒系及红系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很难找到或缺如,慢性型骨髓增生减低程度比急性型轻。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临床上有严重贫血、伴有出血、感染和发热的患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脾不大,骨髓示增生低下,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能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可诊断为再障。1987年再障学术会议商定诊断标准考生要熟悉。
2.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酸溶血试验(Ham)试验、糖水试验及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m试验)均为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酶活力正常或降低,临床上常有反复发作的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及黄疸、脾大。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血象呈现一项或两项减少,不一定是全血细胞减少。红系巨幼变,核浆发育不平衡,骨髓象呈现增生明显活跃,三系细胞有病态造血现象,为本病明显特征。
(3)恶性组织细胞病:多有高热,出血严重,晚期可有肝大、黄疸。骨髓中有异常的组织细胞。
(五)治疗
1.支持及对症治疗
(1)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皮肤及口腔卫生。中性粒细胞<0.5×109时,应采取保护隔离。
(2)对症治疗包括成分输血、止血及控制感染,早期应用强力抗生素。
2.雄激素大剂量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对慢性再障疗效较好,对重型再障无效。常用睾丸酮衍生物司坦唑,达那唑等,特别对造血微环境健全,尚有残留选血干细胞疗效好。
3.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有抑制性淋巴细胞病例。
4.造血细胞因子主要用于重型再障,用于免疫抑制剂同时或以后,有促进血象恢复的作用。包括G—GSF、GM—CSF及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5.骨髓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障。最好在患者未被输血、没有发生感染前早期应用。患者年龄不应超过40岁,有合适的供髓者。
§4 溶血性贫血
(一)临床分类
1.红细胞内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外部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二)发病机制
1.红细胞易于破坏,寿命缩短
(1)红细胞膜的异常RBC膜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大分子组成,膜的完整性和RBC酶和能量代谢关系密切。①红细胞膜支架异常,使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如遗传性球形细胞或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此类异形红细胞易在血管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遭到破坏。②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有红细胞内K+漏出和Na+增加等,从而使红细胞的稳定性发生破坏。③红细胞膜吸附有凝集抗体、不完全抗体或补体,使红细胞易在血管内溶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后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④红细胞膜化学成分的改变,如无β脂蛋白血症,因红细胞胆固醇含量增加而磷脂酰胆碱含量较低,从而使红细胞呈棘状。
(2)血红蛋白的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异常,如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和磷酸戊糖旁路的酶缺陷等,由于氧化作用破坏血红蛋白Hb1,导致海因小球形成,使红细胞极易被脾索阻滞而清除。
(3)机械性因素如病理瓣膜如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人工机械瓣膜、DIC,均造成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2.异常红细胞破坏的场所
(1)血管内溶血血型不合输血、输注低渗溶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起病比较急,常有全身症状,如腰背酸痛、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
(2)血管外溶血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破坏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血管外溶血一般较轻,起病比较缓慢,可引起脾大,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多无血红蛋白尿。
在巨幼细胞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时,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入血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破坏,称为原位溶血,或称为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是一种血管外溶血。(什么是原位溶血)。
3.异常红细胞的清除
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可以从肾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血管外溶血时,血红蛋白裂解产物,以粪胆原、尿胆原形式排出。(什么是粪胆原肠肝循环?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4.溶血性贫血按发病机制分类,考生要熟悉。
5.临床表现
①急性溶血
常起病急骤。短期大量溶血可有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和黄疸。主要是RBC大量破坏,分解产物对机体毒性作用所致。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如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坏死和管腔阻塞,可发生急性肾衰。
②慢性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个特征,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损害等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破坏
(1)高胆红素血症(游离胆红素升高)、粪胆原排出增多、尿胆原排出增多均提示血管外溶血RBC破坏。
(2)血红蛋白血症、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清游离Hb↑、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均提示血管内溶血RBC破坏。
2.骨髓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表现为:网织红细胞增多、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红细胞(主要是晚幼红细胞)、血中大量RBC增多,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3.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失去正常双面凹盘正常形态,而出现球形、棘形、靶形、口形、镰形等、吞噬红细胞现象及自身凝集反应、海因(Heinz)小体、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增加(红细胞的寿命缩短是溶血的最可靠指标),均提示RBC寿命缩短。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2.鉴别诊断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可参考以下几点:
(1)如有肯定的化学、物理因素的接触史或明确的感染史,一般病因诊断较易肯定。
(2)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应考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进一步确定原因。
(3)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中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患者很可能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可进一步检查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及自体溶血试验。
(4)周围血片发现有特殊红细胞畸形者,如椭圆形细胞、大量红细胞碎片、靶形及低色素细胞,可相应考虑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海洋性贫血,并进行有关的各项检查以肯定之。
(5)患者无红细胞畸形而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可进行血红蛋白电泳以除外血红蛋白病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以除外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6)有血红蛋白尿者要作酸溶血试验等,排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可能。
(五)治疗
(1)去除病因,尽量避免肯定的化学,物理因素。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环磷酰胺等。
(3)输血指征宜从严掌握。
(4)脾切除术对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最有价值,主要适用于异常RBC在脾破坏者。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性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部分患者最后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根据血象和骨髓象改变分为五型(考生需牢记,重要考点。)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一转变型(RAEB—T)及慢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MDS分型特点是重要考点要牢记
(一)临床表现
(1)RA及RAS以贫血为主,呈慢性过程。病情可长期变化不大,RAS有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
(2)RAEB及RAEB—T则常有全血细胞减少,明显贫血、出血或(和)感染,可伴有肝脾大。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多在短期内转变成急性白血病。
(3)CMML以贫血为主,可伴感染或出血,常有脾大。血中单核细胞常增多,骨髓有病态造血,染色体阴性,30%转变为急性白血病。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和骨髓象
(1)血象常为全血细胞减少,亦可为一个系列或两个系列血细胞减少。
(2)骨髓多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3)血象和骨髓象有病态造血表现。
2.细胞遗传化学异常染色体异常,有5、5q、7、7q、三体8、20q+等。
3.病理学改变在骨小梁旁区或小梁间区出现3~5个或更多原粒、早幼粒细胞的集簇(ALPC)。可出现处于同一阶段的幼红细胞岛或原红细胞增多的造血灶,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增多等改变。
4.粒—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CFU—GM集落减少,而集簇增多。集簇/集落比值增大,预示向白血病转化。
(三)诊断
1.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贫血,常伴有出血或(和)感染。
2.外周血有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常有两个或三个细胞系列病态造血。
3.病理活检可见ALPC和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增多等改变。有染色体畸变。细胞培养有CFU—GM集落少而集簇多等特点。但应除外再障等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四)治疗
1.一般治疗输血、抗感染可试用VitB6,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
2.化疗RAEB、RAEB—T均需化疗。①年老、体质差者常采用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注意骨髓抑制。②<50岁、体质较好的患者,可参照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用药。
3.诱导分化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20~40mg/d和1.25(OH)2D3:2μg/d均可使少数患者粒细胞及血小板稍有回升,输血量减少。
4.细胞因子可试用干扰素EPO,C—CSF及GM—CSF等CSF
5.骨髓移植
§6 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白血病为重点内容)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一)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名词解释,考生需牢记)。
1.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病人常有贫血、出血、感染、各种器官浸润表现。
(1)贫血往往是首起表现,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由于正常RBC生成减少。
(2)发热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也可出现真菌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易致病毒感染。
(3)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DIC。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为白血病出血致死最主要原因。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轻度中度脾肿大,无红痛。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急淋白血病。可有轻至中度肝脾大。非慢性粒细胞的病急性变可见巨脾。
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
③眼部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最常见,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绿色瘤,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④口腔和皮肤急单和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使牙龈增生、肿胀;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或皮肤粒细胞肉瘤。
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淋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⑥睾丸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多见于急淋白血病化疗缓解后的男性幼儿或青年。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白血病,WBC<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血片分类检查原始和(或)幼稚细胞一般占30%~90%,可高达95%以上,,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60×109/L,晚期血小板往往极度减少。
(2)骨髓象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多,主要是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很重要的名词解释)正常的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约有10%急非淋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但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仍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形态常有异常改变,Auer小体较常见于急粒白血病细胞浆中,不见于急淋白血病,有助于鉴别急淋和急非淋白血病。
(3)细胞化学,急粒白血病NAP反应明显降低,急淋血病NAP反应增高,统编教材中,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表内容要熟悉。
(4)免疫检查
(5)染色体改变:多数可有染色体异常:如t(15;17)只见于M3,t(8;14)出现于B细胞急淋。16号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常见于M4嗜酸型及M2。
(6)粒—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急非淋白血病骨髓CFU—GM集落不生成或生成很少,而集簇数目增多;缓解时集落恢复生长,复发前集落又减少。
(7)血液生化改变化疗期间,血清尿酸浓度增高。DIC时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急粒白血病不增高,而急淋白血病常降低。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多(>0.01×109/L),蛋白质增多>450mg/L)。而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
3.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
鉴别诊断:(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鉴别根据细胞形态的差别。
(3)巨幼细胞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巨幼贫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大小一致核规则,染色质细致均匀,核发育落后于胞浆。PAS反应常为阴性。
(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检查可鉴别。
(5)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
4.治疗
(1)一般治疗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并碱化尿液。
(2)化学治疗
①化学治疗的策略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完全缓解的要求a.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b.血象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c.骨髓象: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单核+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幼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
②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A.药物组合应符合以下各条件:a.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b.各药物间有相互协同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细胞;c.各药物副作用不重叠,对重要脏器损伤较小。B.经诱导缓解达完全缓解后应实施巩固强化阶段的治疗4~6疗程。然后进入维持阶段。
③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常用长春新碱加泼尼松(VP方案)、(VAP方案)即VP方案加门冬酰胺酶。(VDP方案)、(VADP方案)。
在缓解前或至少缓解开始时需作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可以单独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或甲氨蝶呤加阿糖胞苷。
④急非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DA方案,HOAP方案等。全反式维甲酸可使M3白血病诱导缓解。
⑤其他老年患者对化疗耐受差,常规化疗方案中剂量应减少。过度虚弱患者,无法接受联合化疗,宜用小剂量阿糖胞苷(或高三尖杉酯碱)静滴治疗,直至缓解。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病情危重,应立即用血细胞分离计清除血中过多的白细胞,然后再用化疗。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常为髓外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以急淋白血病尤为突出。可用甲氨蝶呤鞘内注射。甲氨蝶吟疗效欠佳,可改用阿糖胞苷鞘内注射,同时可考虑颅部放射线照射和脊髓照射,但对骨髓抑制较严重。
(4)睾丸白血病治疗:即使一侧睾丸肿大,也要两侧放射治疗。
(5)骨髓移植。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
病程发展较缓慢,脾大可达到巨脾程度。周围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标记染色体或(和)bcr/abl基因重排。大多数患者因急性变而死亡。
1.临床表现
以中年最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可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表现。由于脾大而感左上腹坠胀食后饱胀。脾大常最为突出,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治疗后病情缓解时,脾往往缩小,但病变发展会再度增大。约半数患者有肝大。部分患者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当白细胞显著增高时可有眼底静脉充血及出血。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发生“白细胞瘀滞症”,表现为呼吸窘迫、头晕、言语不清、中枢神经系统出血、阴茎异常勃起等表现,慢性期一般约1~4年,以后逐渐进入到加速期,以至急性变期。(什么是白细胞淤滞症)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常超过20×109/L,血片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细胞一般为1%~3%,不超过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后者有助于诊断。疾病早期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晚期血小板渐减少,可出现贫血。
(2)骨髓,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可增至10~50:1,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红细胞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重要特点,与其他疾病的重要鉴别点)。
(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0%以上患者血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t(9;22)(q34;q11),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为P210。P210具有增强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导致粒细胞转化和增殖,在慢粒白血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4)血液生化血清及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主要是化疗后大量白细胞破坏所致。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及维生素B12结合力显著增加,且与白血病细胞增多程度呈正比,与白血病粒细胞和正常粒细胞产生过多的运输维生素B12的钴胺传递蛋白I、Ⅲ有关。
3.诊断根据脾大、血液学改变、Ph染色体阳性可作出诊断。对于临床上符合慢粒白血病条件而Ph染色体阴性者,应进一步作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尚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肿大,类白血病反应,骨髓纤维化等疾病相鉴别。
4.病程演变:分为三期:慢性期(稳定期),加速期(增殖期)和急性变期。
(1)慢性期可持续1~3年,进入加速期后患者常有发热、虚弱、体重下降,脾迅速肿大,胸骨和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对原来有效的药物变得失效。有很明显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①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②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③不明原因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高;④除Ph染色体外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⑤CFUGM培养,出现增殖的分化异常,细胞簇增加而集落减少。
(2)急性变期为慢粒白血病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类似,急性变预后极差,往往在数月内死亡。
5.治疗
(1)化学治疗
①羟基脲为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的药物,起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副作用较少,与烷化剂无交叉耐药性,但停药后,很快回升,为当前首选化疗药物。
②白消安用药2~3周后外周血白细胞才开始减少,停药后白细胞减少可持续2~4周。故应掌握剂量。
用药过量有较严重并发症,如造成严重骨髓抑制,且恢复较慢。长期用药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类似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精液缺乏及停经,此外还有促使急性变的可能。
③靛玉红青黛中的双吲哚美化合物。副作用有腹泻、腹痛等。
④小剂量Ara—C不仅可控制病情发展,且可使pH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甚或转阴。
⑤干扰素α药物起效慢。对白细胞过多者,宜在第1~2周并用羟基脲或白消安。
⑥6—MP、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及其他联合化疗亦有效。化疗时宜加用别嘌呤醇。并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和尿碱化,防止高尿酸血症肾病。
(2)骨髓移植应在慢粒白血病慢性期缓解后尽早进行。以45岁以下为宜。慢性自身骨髓移植主要困难是体外净化未获得解决,大量化疗无法使Ph染色体转归阴性。
(3)WBC单采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可除去大量白细胞,减少体内白细胞数量,主要用于白细胞瘀滞症,也可用于急需治疗的孕妇。
(4)脾放射和脾切除偶用于伴有胀痛的巨脾以缓解症状。
(5)慢粒白血病急性变的治疗可按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法治疗,但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差,缓解率低且缓解期很短。
6.预后化疗后中数生存期39~47个月。与预后有关因素有:①脾大小;②血中原粒细胞数;③嗜碱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所谓Ph染色体阴性者预后较差。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umphocutic leukemi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扩增、蓄积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疾病。慢淋白血病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T细胞性者较少,欧美国家多见。
1.临床表现多系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早期症状可能有乏力疲倦,后期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及贫血等症状。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为主。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较坚实,可移动。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也可肿大。50%~70%患者有轻至中度脾大。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紫癜。T细胞慢淋白血病可出现皮肤增厚、结节以至全身红皮病等。以T细胞性慢淋多。由于免疫功能减退,常易感染。约8%患者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15×109/L~100×109/L淋巴细胞占50%以上。绝对值≥5×109/L(持续4周以上),以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见少数幼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破碎细胞易见。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随病情发展,血小板减少,贫血逐渐明显。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BC数目进一步减少,抗人球蛋白试验多呈阳性。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红系、粒系及巨核系细胞均减少,有溶血时,幼红细胞可代偿性增生。
(3)免疫分型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B细胞性者,其轻链只有k或λ链中的一种,小鼠玫瑰花结试验阳性,SIg弱阳性,CD5、CDl9、CD20阳性;CDl0、CD22阴性。T细胞性的绵羊玫瑰花结试验阳性,CD2、CD3、CD8(或CD4)阳性,CD5阴性。
(4)染色体约50%患者有染色体异常。以12,14号染色体异常多见,B细胞慢淋白血病以t(11,14)等常见,T细胞慢淋白血病以14号染色体常见。
3.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外周血中持续性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大于5×109/L,骨髓中小淋巴细胞>40%,以及根据免疫学表面标志,可以作出诊断和分类。
4.临床分期:慢性淋巴细胞血病临床分期考生要熟悉:
5.治疗
(1)化学治疗慢淋白血病细胞绝大多数处于休止期(Go)期,因此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为佳。一般I期患者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Ⅱ及Ⅲ期患者应予化学治疗。①最常用的药物为苯丁酸氮芥,每周检查血象,调整药物剂量,以防骨髓过分抑制。一般用药2~3周后开始显效,2~3个月时疗效较明显。维持半年可停药,复发后再用药,对C期(3期)患者合用泼尼松,疗效较单用苯丁酸氮芥为好。②环磷酰胺口服,疗效与苯丁酸氮芥相似。③氟达拉滨有抑制腺苷脱氨酶作用,完全缓解率50%~90%。
(2)放射治疗仅用于淋巴结肿大发生压迫症状或化疗后淋巴结、脾、扁桃体缩小不满意者。不用全身或纵隔放射,多局部注射。
(3)并发症治疗①积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反复感染者可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②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可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尚好。若仍无效且脾大明显者,可考虑切脾手术,手术后红细胞、血小板可能回升。
6.预后病程长短不一,可长达10余年,平均3~4年。主要死亡原因为骨髓衰竭导致严重贫血、出血或感染。
§7 淋巴瘤
淋巴瘤(lymphoma)概述
淋巴瘤与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增殖分化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分为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肿瘤性增生。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瘦、盗汗及瘙痒等全身症状。晚期因全身组织器官受到浸润,可见到肝、脾大及各系统受浸润的临床表现,最后可出现恶病质。
(一)临床分期和分组
Ann Arbor临床分期方案现主要用于HD,NHL也参照使用。
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1)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限受累(1E)。
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
Ⅲ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伴脾累及(Ⅲ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ⅢSE)。
Ⅳ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如肝或骨髓受累,即使局限性也属Ⅳ期。
各期按全身症状有无分为A、B两组。无症状者为A,有症状者为B。全身症状包括三个方面:①发热38℃以上,连续三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②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③盗汗,即入睡后出汗。组织学分型(很重要考点考生要理解)。
(二)临床表现
1.霍奇金病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首见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占60%~80%),左多于右,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相粘连,融合成块,触诊有软骨样感觉,并可有相应组织器官的压迫症状。
另有一些HD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患者一般年龄稍大,男性较多,病变较为弥漫,常已有腹膜后淋巴结累及。发热后部分患者有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同期性发热多见于1/6病人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多为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全身瘙痒可为HD的惟一全身症状。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这是HD特有的,但并不是每一个HD患者都是如此。
脾大者并不常见约10%,脾受累多为血源播放。肝实质受侵引起肿大和肝区压痛,少数有黄疸。带状疱疹好发于HD,约占5%~16%。
2.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于各年龄组,但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男较女为多。大多也以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但较HD为少。分化不良的淋巴细胞易侵犯纵隔。肿大的淋巴结也可引起相应压迫症状。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仅见于晚期或病变较弥散者。全身瘙痒很少见。除淋巴细胞分化良好型外,NHL一般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播散。
咽淋巴环病变通常占恶性淋巴瘤的10%~15%,发生部位最多在软腭、扁桃体,其次为鼻腔及鼻窦,临床有吞咽困难、鼻塞、鼻出血及颌下淋巴结大。NHL较HD更有结外侵犯倾向。尤其是弥漫型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结外累及以胃肠道、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为多。NNL累及胃肠道部位以小肠为多,(西医综合课考过,重要考点)临床表现在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症状可类似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或脂肪泻等。脾大仅见于较后期病例。胸部以肺门及纵隔受累最多,半数有肺部浸润或(和)胸腔积液。可有心包及心脏受侵。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多在疾病进展期,以累及脑膜及脊髓为主。骨髓累及者约1/3~2/3。骨骼损害以胸椎及腰椎最常见,皮肤表现较HD为常见,多为特异性损害,如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等。肾脏损害主要为肾肿大、高血压、氮质血症及肾病综合征。
(三)实验室检查
1.霍奇金病
(1)血液血象变化较早。常有轻或中等贫血,偶伴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少数白细胞轻度或明显增加,伴中性粒细胞增多。骨髓被广泛浸润或发生脾功能亢进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大多为非特异性。如能找到R—S细胞对诊断有助。RS细胞大小不一,20~60μm胞浆嗜双色,核外形不规则呈“镜影”状,可多叶或多核,核质粗细不等,为较特异病变(R~S细胞很重要名词解释)。
(3)其他化验疾病活动期有血沉增速,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增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当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或血钙增加,提示骨骼累及。
2.非霍奇金淋巴瘤
(1)血液和骨髓白细胞数多正常,伴有淋巴细胞绝对和相对增多,NHL血源播散早,晚期可有急性组织细胞性或单核细胞的白血病。
(2)其他可并发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染色体易位t(14;18)是NHL最常见的染色体标志。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对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应作淋巴结穿刺物涂片、淋巴结印片及病理切片检查。当有皮肤损害可作皮肤活检及印片。如有血细胞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有骨骼病变时,可作骨髓活检和涂片以寻找R~S细胞或淋巴瘤细胞。在缺乏HD其他组织学改变时,单独见到R~S细胞,不能确诊HD。(小的细节,考生要注意,可为选择题中的选择项)。
2.淋巴瘤需与其他淋巴结肿大疾病相区别。
(1)结核性淋巴结炎多局限于颈两侧,可彼此融合,与周围组织粘连,晚期由于软化、溃破而形成窦道。
(2)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需和结核病、败血症、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3)结外淋巴瘤需和相应器官的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五)治疗
1.霍奇金病高能射线治疗HD的IA及ⅡA用扩大淋巴结照射法。扩大照射除被累及的淋巴结及肿瘤组织外,尚需包括附近可能侵及的淋巴结构,如病变在膈上采用斗篷式,照射部位包括两侧从乳突端至锁骨上下、腋下、肺门、纵隔的淋巴结。要保护肱骨头、喉部及肺部免受照射。膈下倒“Y”字照射包括从膈下淋巴结到腹主动脉旁、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同时照射脾区。(重要考点,考生要牢记)。
如HD有B组症状、纵隔大肿块、属淋巴细胞消减型,分期Ⅲ~Ⅳ者,均应以化疗为主,必要时再局部放疗。化疗采用MOPP方案,MOPP方案耐药者,可采用ABVD方案,也可用MOPP与ABVD交替治疗,MOPP主要副作用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及引起继发性肿瘤的可能。AB~VD方案对生育功能影响小,不引起继发性肿瘤,而且ABVD方案疗效与MOPP方案相同。
目前治疗HD的策略是化疗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
2.非霍杰金淋巴瘤疗效决定于病理组织类型,而临床分期的重要性不如HD。
(1)低度恶性组Ⅰ及Ⅱ期放疗后可无复发,Ⅲ和Ⅳ期放疗和化疗都末能全愈。主张尽可能推迟化学治疗,定期密切观察。如有全身症状可单独给以苯丁酸氮芥或环磷酰胺。如病情有进展或发生并发症者,可给COP或CHOP方案治疗。
(2)中、高度恶性组根据NHL跳跃性播散并有较多结外侵犯的特点,治疗策略应以化疗为主。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患者即使临床分期在I~Ⅱ期也应化疗,仅在必要时补充局部照射。CHOP方案为中、高度恶性NHL的标准治疗方案。新方案中加入中等剂量甲氨蝶呤,目的是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更强烈的治疗方案有MACOP~B,因毒性过大,不适于老年及体弱者。
高度恶性组的淋巴母细胞型及Burkitt淋巴瘤进展较快,如不积极治疗,几周或几个月内即死亡,强烈的化疗方案予以治疗,或许有效。
3.骨髓移植55岁以下,重要脏器功能正常的患者,如属中、高度恶性或缓解期短,难治易复发的淋巴瘤,可考虑全淋巴结放疗及大剂量联合化疗,结合异基因或自身骨髓移植,以期取得较长期缓解和无病存活期。
4.手术仅限于活体组织检查;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如有切脾指征,可行切脾术以提高血象,为以后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5.干扰素有生长调节及抗增殖效应。对蕈样肉芽肿病和滤泡性小细胞型有部分缓解作用。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80×109/L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
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好发于40岁以下之女性。女:男约为4:1。
(一)临床表现
1.急性型
(1)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80%以上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
(2)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寒战、发热。全身皮肤瘀点、紫癜、瘀斑,可有血疱及血肿形成。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及舌出血常见,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片瘀斑。
(3)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有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颅内出血可致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出血量过大或范围过于广泛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血压降低甚至失血性休克。
2.慢性型
(1)主要见于40岁以下之青年女性。起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
(2)出血症状轻,但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周数月,迁延数年。
(3)多为皮肤、粘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甚常见。
(4)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但月经过多甚常见,在部分患者可为惟一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可因感染等而骤然加重,出现广泛、严重内脏出血。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5)部分病程超过半年者,可有轻度脾大。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①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慢性型常在30×109/L左右;②血小板形态正常平均体积偏大,易见大型血小板;③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④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
2.骨髓象①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显著增加;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甚;③有血小板形成的巨细胞显著减少(<30%)。
3.PAIgA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80%以上ITP患者PAIg及PAG阳性,主要抗体成分为IgG,亦可为IgM,偶有两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
4.其他90%以上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可有程度不等的正常红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少数可发现溶血证据(Evans综合征)。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②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③脾不大或轻度大;④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⑤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a.泼尼松治疗有效;b.脾切除治疗有效;c.PAIgA阳性;d.PAC3阳性;e.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鉴别诊断确诊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于20×109/L,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应用止血药物及局部止血。
2.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
(1)作用机制①减少PAIg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②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出血症状;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2)剂量与用法常用泼尼松30~60mg/d,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用等效量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等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mg),最后以5~mg/d维持治疗,持续3~6个月。
3.脾切除
适应症: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4.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作为首选
(1)适应症①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疗效不佳者;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禁忌症;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2)常用药物:①长春新碱最为常用。除免疫抑制外,还可能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及释放的作用。②环磷酰胺。③硫唑嘌呤副反应小,相对安全。④环孢素主要用于难治性ITP治疗。
5.其他的治疗达那唑为合成雄性激素,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
6.急症处理适用于:①血小板低于20×109/L;②出血严重、广泛者;③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1)血小板悬液输注。
(2)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作用机制与Fc受体封闭、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免疫廓清干扰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3)血浆置换
(4)大剂量甲泼尼龙可通过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
§9 浆细胞病
浆细胞病(plasmacelldyscrasia)系指浆细胞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血清或尿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为其特征。
正常免疫球蛋白皆由多株(克隆)浆细胞所产生,所以血清蛋白电泳显示不均一性的波形。发生浆细胞病时,异常浆细胞株增殖,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因此在极大多数浆细胞病的血清或尿液中可找到结构单一、在蛋白电泳时呈现基底较窄而均一的单峰,称为M蛋白(monoclonalprotein)。M蛋白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其轻链仅一具种抗原性,不是K链即为λ链;②游离的K或一链,即BenceJonesprotein,或称凝溶蛋白;⑧仅有重链的片段而无相应轻链。
本组疾病包括:①骨髓瘤(孤立性、多发性、髓外骨髓瘤、浆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γ、α及μ)、原发性淀粉样变性;②未定性(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后者除有M蛋白外并无临床表现。病情可能是良性的,也有个别多年后转化为骨髓瘤或巨球蛋白血症。(其中骨髓瘤是重点掌握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内出现Bence~Jones蛋白(凝溶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C—myc基因重组,部分有高水平的Hras基因蛋白质产物,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被激活的癌基因蛋白质产物可能促使一株浆细胞无节制地增殖。目前认为骨髓瘤细胞起源于前B细胞或更早阶段。淋巴因子中特别白介素6(ⅠL~6)是B细胞的出生和分化因子,而进行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ⅠL~6异常升高。目前认为ⅠL~6等淋巴因子分泌的调节异常与骨髓瘤发病有关。
(二)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临床表现如下:
1.骨髓瘤细胞对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官的浸润与破坏所引起临床表现
(1)骨痛骨髓瘤细胞在骨髓腔内大量增生。骨髓瘤细胞可产生白介素Ⅰ、淋巴细胞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因子激活主要症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疼痛部位多在骶部,其次是胸廓和肢体。活动或扭伤后骤然剧痛者有自发性骨折可能,多发生在肋骨、锁骨、下胸椎上腰椎。多处助骨或脊柱骨可引起胸廓或脊柱畸形。骨髓瘤细胞显著浸润骨骼时,可引起局部大小不一肿块,多见于红骨髓部位如肋骨、锁骨、胸骨及颅骨。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珠结节者为本病特征。极少数病例仅有单个骨骼损害,称为孤立性骨髓瘤。
(2)髓外浸润以肝、脾、淋巴结和肾脏为多见。病程长者,机会更多。孤立性骨髓瘤也见于软组织,如口腔及呼吸道等。
(3)神经症状以胸腰椎破坏压缩,压迫脊髓所导致截瘫为多见,其次为神经根损害。
2.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
(1)感染容易发生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
(2)高粘滞性综合征症状有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并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3.出血倾向以鼻衄和牙龈出血为多见,皮肤紫癜也可发生。出血原因有:①除血小板减少外,M蛋白包在血小板表面,影响血小板功能;②凝血障碍,M蛋白与纤维蛋白单体结合,影响纤维蛋白多聚化。M蛋白尚可直接影响因子Ⅷ活性;⑧血管壁因素,高球蛋白血症和淀粉样变对血管壁也有损伤。
4.肾功能损害常为本病重要表现之一。临床表现有蛋白尿、管型尿甚至肾功能衰竭,为仅次于感染的致死原因。
5.其他少数患者,尤其是IgD型,可发生淀粉样变性,主要见于舌、心脏、骨骼肌、韧带、胃肠道、皮肤、外周神经以及其他内脏。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①贫血可为首见征象,多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②红细胞在血片上排列成钱串状,可伴有少数幼粒—幼红细胞。血沉显著增快。③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并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在血中大量出现,超过2000/μL者,称为浆细胞性白血病。
2.骨髓主要为浆细胞系异常增生(至少占有核细胞数的15%),并伴有质的改变。①骨髓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成堆出现。②细胞浆呈灰蓝色,有时可见多核(2~3个核),核内有核仁1~4个,核旁淡染区消失,胞浆内可有少数嗜苯胺蓝颗粒,偶见嗜酸球状包涵体(Rusel小体)或大小不等空泡(mortcell)。核染色质稍疏松,有时凝集成大块,但不成车轮状排列。③电镜下骨髓瘤细胞有发达的高尔基体和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后者常呈板层状或囊泡状。
3.血液生化检查
(1)异常球蛋白血症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减少。此外尚有及少数患者血清或尿中不能分离出M蛋白(约1%),称为不分泌型骨髓瘤。少数患者血中尚存在冷球蛋白。
(2)血钙磷测定因骨质广泛破坏,出现高钙血症,以及M蛋白与钙结合,使结合钙增加。晚期肾功能减退,血磷也增高。由于本病主要为溶骨性改变而无新骨形成,所以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般正常或轻度增加。
(3)血清β微球蛋白及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高于正常。血清α微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分泌的;经与血清肌酐纠正后与全身瘤细胞总数有显著相关性。
(4)尿和肾功能检查90%以上患者有蛋白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可以增高。约半牧患者尿中出现凝溶蛋白。
4.X线检查本病骨骼病变可有以下三种X线发现:①早期为骨质疏松,多在脊柱、肋骨和盆骨;②典型病变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溶骨性损害,常见于颅骨、盆骨、脊柱、股骨、肱骨等处;③病理性骨折,常发生于肋骨、脊柱、胸骨。个别有骨质硬化。少数早期患者可无骨骼X线表现。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为:①M蛋白;②溶骨性损害;⑧骨髓瘤,骨髓涂片上至少超过15%,形态不正常。三项中至少有二项阳性,结合临床可作出诊断。
鉴别:①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可由慢性炎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变、转移癌等引起。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5%且无形态异常;②良性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无骨骼病变,骨髓中浆细胞增多不明显,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般少于10g/L,且历数年而无变化;③单克隆丙球蛋白也偶见于慢性肝炎、胶原病、淋巴瘤、白血病等;凝溶蛋白尿也偶见于淋巴瘤、白血病和癌肿患者;④本病的骨病变须与骨转移癌、老年性骨质疏松、肾小管酸中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鉴别。
(五)治疗
1.化学治疗
抗骨髓瘤的化学治疗也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巩固两阶段。疗效标准以M蛋白减少75%以上(浓度降至25g/L以下)或尿中凝溶蛋白排出量减少90%以上(24h尿凝溶蛋白排出量减少到小于0.2g)即认为治疗显著有效。
(1)初治病例可先选用MP方案。如果MP无效或缓解后又复发者,应作为难治性病例,可使用VAD或M2方案。(2)维持治疗采用MP、M2或多种药物联合方案如VMCP(长春新碱、马法仑、环磷酰胺及泼尼松)、VBAP(长春新碱、卡氮芥、阿霉素、泼尼松)等用于维持治疗,但无一方案能取得长期缓解的效果。
2.干扰素体外试验证实干扰素有抑制骨髓瘤细胞集落生成。与MP方案合并应用,不仅提高初治者显著有效率而且尚可延长中数存活期,效果比单独用MP或M为好。此外干扰素也可用于化疗后维持治疗,可延长缓解期和存活期。对晚期或难治性病例,干扰素很难奏效。副反应有发热、恶心、厌食,嗜睡及骨髓抑制。用药后反应严重,或持续治疗8周无效,应考虑停药。
3.骨髓移植
化疗及干扰素均不能治愈。多采用大剂量马法仑和分次全身放射治疗。待化疗取得显著疗效后再行移植,效果较好,与性别、年龄无显著影响。为了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故应严格选择病例和供髓者。
§10 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主要累及淋巴和造血器官。临床有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衰竭。
(一)病理异常组织细胞浸润是本病的基本特点,累及范围广泛,除常见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处也可侵及非造血组织,如肺、皮肤、肾脏、消化道粘膜下肌层及浆膜层。恶组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异型组织细胞呈斑片状浸润,有时也可形成粟粒、肉芽肿样或结节状改变,一般不形成肿块也无所谓原发或转移病灶,与实体瘤有明显区别。在上述器官不一定每个都被累及,如有病变存在,其分布也不均匀。
(二)临床表现发热为首见及常见症状。多数为不规则高热,少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发热常持续不退,并随病程进展而升高,可伴畏寒甚至寒颤。
1.造血器官受累的表现有由全血细胞减少而引起的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肝、脾和淋巴结因组织细胞浸润而逐渐肿大。肿大程度以脾为显著,一般达肋缘下3~5cm,其质地由中至硬,可有触痛,偶有隐痛。肝肿大质软至中,最大达肋下3~5cm。淋巴结多为黄豆至蚕豆大小,以颈及腋下最常见,少数表现腹块。病程后期出现黄疸,主要与肝损害有关,少数系肝门淋巴结压迫胆总管所致。
2.非造血器官受累的表现肺部病变很多见,患者有咳嗽、咯血并可出现呼吸衰竭,X胸片示有片状模糊阴影。浆膜腔积液也为常见表现,半数患者尸解中有胸水及心包腔积液,临床均被误诊。浆膜腔积液系由有关脏器及浆膜浸润外,低蛋白血症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其他如脑部受累,临床可出现脑膜炎、失眠、截瘫、尿崩症及眼球突出。鼻咽部可见肉芽肿,可因新生物而致呼吸困难。心脏间质累及时,心电图有心肌损害和(或)心律失常表现。胃肠道器官有大量恶组细胞浸润可引起腹痛、腹泻、上消化道出血,以及类似肠炎、肠结核、部分肠梗阻甚至肠穿孔的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大多呈全血细胞减少。早期即有贫血,多为中度,血红蛋白也有低至12g/L者。血片中可半数以上白细胞计数少于4×109/L。血片边缘和末梢可见异型组织细胞。当大量异组在周围血中出现,白细胞数可升至10×109/L以上,称白血性恶性组织细胞病。
2.骨髓象多数增生活跃,增生度与异组浸润度有关。增生差者示病情已严重。多数病例骨髓中找到数量不等散在或成堆的异形细胞。异组分类尚不统一,一般分为以下三型:①异形组织细胞:细胞体积较大,畸形。胞浆比一般原始细胞为丰富,并有空泡。核不规则,有时呈分叶状,偶有双核,核仁隐显不一,有时较大;②多核巨组织细胞:大小似巨核细胞,外形不规则,通常含核3~6个,彼此贴近或呈分叶状,核仁清晰;③吞噬型组织细胞:其形态与正常巨噬细胞类同,浆内常吞噬大量血细胞,包括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碎片、血小板,偶有少数中幼粒细胞。异形组织细胞和(或)多核巨细胞对恶组有诊断意义。吞噬型组织细胞在其他疾病也可出现,因此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
3.超微结构恶组细胞具有不规则短索状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小,具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颗粒。借助电镜易与其他组织细胞相区别。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而不能以感染性疾病解释者,尤其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结肿大,当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结合血象、骨髓象或淋巴结活检中找到大量异形或多核巨组织细胞,可以确立诊断。
感染性疾病如伤寒、粟粒性结核、病毒性肝炎等,寄生虫病如疟疾、弓形体病等,结缔组织病以及疫苗接种反应等,骨髓中均可见到较多组织细胞,称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反应性增生呈良性过程,所见组织细胞多数正常,仅少数略有变形,个别细胞可类似恶组细胞,但形态大小较为一致,不能发现多核巨细胞。病因去除或原发病治愈,组织细胞增生也见消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大多增高或正常。
恶组尚须与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癌肿转移相区别。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淋巴结活检可用以鉴别诊断。
(五)治疗
1.环磷酰胺每日剂量为100~400mg注射或口服,总量可达8~12g。临床症状改善后每日减为50~150mg。缓解标准为一般症状改善,肝、脾及淋巴结缩小,骨髓象及血象中异常组织细胞消失。
2.联合化疗曾用COPP方案,但大多复发较快,中位数存活期约9个月。推荐CA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并吞3个疗程间加用博来霉素4mg/m2静脉注射。
§11 骨髓增生性疾病
骨髓增生性疾病(my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不断地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统称。临床见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脾肿大、出血倾向以及血栓形成。
本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以红细胞增生为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②以巨核细胞系增生为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aythemia)等;⑧以原纤维细胞及造骨细胞增生为主: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primary myelofibrosi)、骨硬化症等。
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是:①病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但原纤维细胞的来源尚未阐明,可能是骨髓干细胞异常增殖的一种继发性反应;②各症常伴有一种和两种其他细胞的增生,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伴有粒细胞和血小板增生;③各症之间可以转化,有时还可见到过渡型,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转变为骨髓纤维化症;④细胞增生也可发生于脾、肝、淋巴结等髓外组织。
§1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小板显著增多,伴有出血及血栓形成,脾常肿大。
(一)临床表现起病缓慢,表现多不一致。轻者除疲劳、乏力外,无其他症状。偶尔发现血小板增多或脾大而被确诊。80%患者有出血或血栓形成,其中胃肠道及鼻出血较常见,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则少见。有时因手术后出血不止而被发现。1/3患者有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肢体,表现为手足发麻、紫绀、肿胀、趾溃疡及坏疸。颈内或其他内腔部位动脉也可发生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有时发生在肝、脾、肠系膜、肾及门静脉。20%可有无症状脾栓塞,导致脾萎缩。一般肝脾都有轻至中度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血小板多在1000~3000×109/L,涂片可见聚集成堆,大小不一,有巨型血小板,偶见巨核细胞碎片,血小板粘附性及二磷酸腺苷(ADP)的聚集性都减低。血小板第3因子活性异常。白细胞增多,常在10~3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及血块回缩等可能不正常。
二、骨髓各系细胞均明显增生,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及幼巨核细胞均增多,并有大量血小板形成。
(三)治疗
1.骨髓抑制药血小板在1000×109/L以上者,可用白消安(每日4~8mg)、环磷酰胺(每日100~200mg)、苯丙酸氮芥(每日4~8mg)、羟基脲(每日15μg/kg)均有一定疗效。
2.放射性核素。
3.干扰素对本症也有效,但停药后要复发。
4.血小板单采术(plateletpheresin)可迅速减少血小板量,改善症状,常用急性胃肠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分娩前、手术前准备以及当骨髓抑制性药物不能奏效时。
5.抗栓治疗如有急性出血或可能发生血栓时,应立即静注氮芥或环磷酰胺,接着进行血小板分离术。若已有血栓形成,可用肝素。因血小板具有抗肝素作用,剂量宜稍大,但须谨慎观察,防止出血。阿司匹林等有对抗血小板自发凝集作用,可用以防止血栓形成。
§13 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则相应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一)病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二种,继发性脾功能常发生于下列情况:
1.感染性疾病急性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如结核、布氏杆菌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黑热病和疟疾等。
2.充血性脾大即门静脉高压,有肝内阻塞如门脉性肝硬化及肝外阻塞如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3.造血系统疾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伴有髓样化生、淋巴瘤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4.类脂质沉积症戈谢病(Gaucherolisease)、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odisease)等。
5.其他炎症性肉芽肿、系统性红斑狼疮、Felty综合征、结节病、脾动脉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等。
(二)发病机制有关脾功能亢进引起血细胞减少的机制,根据脾的生理功能,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学说:
1.过分阻留吞噬学说:当脾有病理性肿大时,不但血小板而且其他血细胞也可能在脾索内过多阻留。全身血小板约50%~90%,红细胞可达38%被阻留在脾,导致周围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由于脾内循环的特殊结构(兼有开放及闭锁循环两种),阻留血细胞在迂曲的脾索内缓慢前进,与索内游离巨噬细胞密切接触。脾亢时由于单核巨噬细血极度增生活跃,上述脾的挖除及剔除作用均显著增强。所以衰老细胞,受抗体、氧化剂、金属离子影响的红细胞均更易于在脾内为巨噬细胞破坏或吞噬。加之脾内血流滞缓,酸度增高,葡萄糖降低,红细胞更易损伤而被破坏。过分阻留吞噬的学说是能成立的,但不能解释脾亢的全部发病机制。
2.体液(激素)学说:脾可能产生某些体液因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或加速血细胞的破坏。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脾能产生病理性抗体。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后有时能使远处器官中的病变缓解愈合。切脾后病人对放射线治疗及化疗的抗力较强,可能是切脾后去除了体液因素的后果。但脾的体液(激素)学说尚缺乏有力佐证,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三)诊断诊断的依据如下,其中以前三条最重要。
(1)脾肿大大部分的脾均肿大。对于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显像检查司供临床参考。如有条件可作放射性核素脾扫描,常用的有铬51红细胞或放射性胶体(99m锝、198m金及113m铟)静脉注射。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并不一定成比例。
(2)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一或同时减少,可逐渐缓慢发展,也可相对稳定几年。个别患者可有溶血依据。白细胞减少主要影响粒系细胞,但严重脾亢时各系白细胞都缺乏。血小板常中度减少。
(3)增生性骨髓象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出现成熟障碍,也可因外周血细胞大量破坏,促使成熟细胞释放过多所造成的类似成熟障碍象。
(4)51铬标记血小板或红细胞注入体内,脾区体表51铬测定大于肝2~3倍,提示有血小板或红细胞在脾区内过度破坏或阻留。
(5)脾切除后可以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
(四)治疗对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有时能使脾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若不能收效而原发疾病允许,可以考虑切脾。手术切除脾指征有以下各点:
1.脾肿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
2.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
3.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切脾后可发生血小板增多症,甚至有血栓形成,不宜切脾。
4.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仅限于少数病人。
切脾前应进行充分准备,如贫血严重者给予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出血者宜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减少者应积极防治感染。
§14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coagulation diaorders)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般是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即有出血症状,常有家族史。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
一、血友病
血友病(hemophilia)是最常见的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可分为血友病甲(因子Ⅷ促凝成分即Ⅷ缺乏)及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两型。因子Ⅷ:C及因子Ⅸ的生物合成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故称X链疾病,两者均为X染色体伴性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女性携带者虽有不同程度的因子Ⅷ:C或因子Ⅸ活性减低,但一般无出血症状。约1/3患者查无家族史,可能是家族中男性少或隔代遗传而被忽视,也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
(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出血,以软组织、肌肉、负重关节出血为特征。通常自幼儿期即有出血倾向,轻型可在青少年甚至成年才被诊断。出血症状出现越早,病情越重。患者可表现为轻微外伤或手术后严重出血,往往在拔牙或小手术时出血不止。少数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出血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周。出血程度与血浆因子活性(浓度)相关。虽然正常止血所需的因子Ⅶ或Ⅸ的活性为25%,但有症状者其因子活性往往低于5%。临床上依据因子活性将血友病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及亚临床型。出血部位以四肢易受伤处最多见,可出现深部组织血肿,血肿大者可压迫附近的神经如: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引起疼痛及麻痹症状;压迫血管可发生坏疸。颈部、喉部软组织出血可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腹膜后、肠系膜出血可有腹痛。重症者可出现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出血过多者可引起贫血。关节腔反复出血见于重症患者,多发生在轻微损伤后,亦可自发出血。可有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急性症状持续3~5天,出血停止后约经数周积血逐渐吸收可不留痕迹。若日久不吸收可致滑膜炎,反复出血可致关节僵硬,最后导致永久性关节破坏、骨质疏松、关节活动受限、变形、附近肌肉萎缩,致成残疾。最常受累的关节在婴幼儿期为踝关节,儿童及成人为膝关节。
◇血友病甲、乙凝血因子缺乏与出血程度的关系
血友病甲和乙可在新生儿期发病,但大多在2岁时发病。前者出血程度的轻重与其血浆中的Ⅷ:C活性高低有关:活性为0~1%者为重型,患者自幼年起即有自发性出血、反复关节出血或深部组织(肌肉、内脏)出血,并常导致关节畸形;2%~5%者为中型,患者于轻微损伤后严重出血,自发性出血和关节出血较少见;6%~20%者为轻型,患者于轻微损伤或手术后出血时间延长,但无自发性出血或关节出血;20%~50%为亚临床类型,仅于严重外伤或手术后有渗血现象。
血友病乙型的出血症状及轻重分型与血友甲相似,因子Ⅸ活性少于2%者为重型,很罕见;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型。因此,本病的出血症状大多较轻。
(二)实验室检查
本病主要为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故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形态、PT、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均正常。APTT延长,凝血活酶生成不良。鉴别两型可做凝血活酶生成时间纠正试验。测定Ⅷ∶C及因子Ⅸ活性(Ⅸ:C),以估计其在血浆中的浓度。
(三)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的APTT、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凝血因子活性测定,血友病甲、乙的诊断和鉴别不难。但需与因子Ⅺ缺乏相鉴别,后者是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父母均可传递,临床出血症状较轻。依据凝血活酶生成不良,正常吸附血浆及正常血清均能纠正,以及血浆因子Ⅺ活性减低或消失可以鉴别。此外尚需与血管性血友病及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因子Ⅶ、Ⅸ抑制物)加以鉴别,后者出血症状与血友病相同,但无家族史及性别、年龄限制且凝血异常不能被少量正常血浆纠正。
(四)治疗
1.补充凝血因子对血友病的出血原则是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使其血浆因子浓度提高到止血水平。一般可用新鲜血浆,严重出血必须外科手术,或心力衰竭者宜用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冷沉淀物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含因子Ⅸ、X、Ⅶ、Ⅱ)。
2.DDAV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的同类物质,有抗利尿及动员体内贮存因子Ⅷ的作用,主要用于轻症血友病甲患者,临床常用0.3~0.5μg/kg加入生理盐水20~30mL内静脉注射,也可用高浓度1μg/kg作滴鼻用,每12小时一次即可。
3.抗纤溶剂能保护已形成的血凝块不溶解,可用于口腔伤口及拔牙时止血,抗纤溶剂往往与补充疗法并用,常用6—氨基己酸4~6g每日4次,日总量20~25g,至拔牙术后72~96小时。也可用对氨甲苯酸(PAM BA)每次100~200mg加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推注或滴注。止血环酸。应注意引起血尿,在尿道内形成小血凝块可致尿路阻塞的危险。
4.局部止血深部组织血肿和关节出血应避免活动,卧床休息,将患肢置舒服位置。反复出血者应注意置肢体于功能位置,局部用冰袋或绷带压迫、固定。出血停止局部血肿消失后可适当活动。
二、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自幼即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粘附性减低,对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功能减弱或不凝集。血浆中von willebrand因子(vWF)缺乏或分子结构异常。
正常人血浆因子Ⅷ由低分子量的因子Ⅶ∶C和高分子量的vWF所组成蛋白复合物。本病患者的基本缺陷是vWF合成有障碍,因而出现血小板粘附性降低、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凝集反应,半数以上患者Ⅷ:C也下降。目前认为vWF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故推测本病的病变可能在内皮细胞。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个别亚型呈隐性遗传,男女均可罹病,双亲均可传递,也有双亲均无症状者。
(一)临床表现为出血,一般以皮肤粘膜出血为多见,有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月经过多,严重者可有胃肠道出血、血尿、外科手术后出血不止及产后大出血。关节及肌肉出血甚少见。出血症状最常发生于婴幼儿期,少数病人至成年后才出现出血症状,出血程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
本病最有意义的诊断依据为: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粘附功能降低,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减低或不凝集,而对其他诱聚剂反应正常。血浆因子Ⅶ∶C和vWF∶Ag浓度降低或vWF结构异常。若同时伴出血症状及家族史者有助於确诊。依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将本病大体上分为三型:①I型:最常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vWF量减少,vWF多聚体结构基本正常;②Ⅱ型:通常亦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vWF多聚体有结构及功能异常,本型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等亚型;③Ⅲ型为重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vWF抗原及活性均极低或缺如。本病须与血友病甲(因子Ⅶ:C减少而vWF:Ag正常)、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缺乏、血小板对多种诱导的聚集率降低)等相鉴别。
(二)治疗轻症患者可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和(或)用DDAVP治疗,该药可促使因子Ⅶ释放入血循环,提高正常人或轻型病人血浆因子Ⅷ浓度。出血严重者应补充因子Ⅷ、新鲜血浆或全血;有条件可用冷沉淀物和新型vWF制剂,后者富含vWF,可用于所有遗传性vWD患者。反复月经过多者也可口服避孕药,抑制月经。因子Ⅶ浓缩制剂中缺少vWF多聚体,难能纠正本病的出血,故不作首选。本病禁用阿司匹林、潘生丁、保泰松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三、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时可引起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因子Ⅶ、Ⅸ和X)缺乏,这些因子,需由维生素K参与,在肝合成,通过细胞膜释放至细胞外。严重缺乏时常出现自发性出血。
维生素K可分为K1(天然产物,来源于绿叶蔬菜)、K2(由寄生于小肠或结肠内的细菌合成)和K3(人工合成)。人体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每日约1μg/kg,婴儿每日仅需1μg。维生素K在肠道吸收需要胆盐帮助,吸收后的维生素K在肝细胞微粒体环氧化酶作用下转化为活化的环氧化物(环氧化叶绿醌),又在微粒体还原酶作用下还原为维生素K;此氧化还原过程有助于微粒体内羧基化酶将维生素K依赖因子前体中的谷氨酸转化为γ羧基谷氨酸,促使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生成。故当维生素K缺乏时将影响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合成。
维生素K缺乏有三个主要原因:①食物摄入不足;②胆盐缺乏所致吸收不良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胆道手术后引流或瘘管及长期口服抗生素使肠道细菌群受抑制等;③口服与维生素K有拮抗作用的抗凝剂如:香豆素类可使环氧化叶绿醌积聚,不能还原为维生素K。或长期口服抗生素使肠道细菌群受抑制致维生素K合成减少。
临床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出血,程度一般较轻。此外,外伤、手术后渗血、血尿、月经过多及胃肠道出血亦常发生。未见深部组织出血及关节出血者。
实验室特点为PT延长,APTT延长,TT正常。因子Ⅱ、Ⅶ、Ⅸ、X活性测定对确诊帮助较大。
治疗首先应解除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各种原因或治疗原发疾病,积极补充维生素K。但口服维生素K25~100mg吸收不佳。肌注可使严重维生素K缺乏者,产生血肿,故对有出血倾向者可缓慢静注维生素K10~15mg,如病因不能除去,可能需每月注射一次。
严重肝病所致的凝血异常
肝在凝血因子的合成及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除组织因子和因子Ⅳ(Ca2+)外其它凝血因子几均在肝内合成。已知的有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Ⅶ、X、Ⅸ、V及部分因子Ⅷ等;因子Ⅺ、Ⅻ,Ⅷ合成部位尚未肯定,在严重肝病时大多数凝血因子在血浆水平有所下降。同时肝还可以合成纤溶酶原及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产生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肝尚清除纤溶酶、活化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当肝脏疾病时这些凝血物质尤其是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清除功能障碍,抗凝血酶Ⅲ及纤溶酶原合成减少,严重肝病及肝功能衰竭时可发生DIC和原发性纤溶亢进;门脉高压、充血性脾大时,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凝血异常。
临床表现除肝病的原有症状外,常有皮肤、粘膜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瘀点、月经过多、严重者可有呕血及黑便。实验室检查PT、APTT、TT均可延长,可有血小板减少。进行性血小板减少,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和3P试验阳性,均提示并发DIC,需进一步检查。
治疗时应以治疗肝病为基础。出血明显,PT延长时可输新鲜血浆、全血或新鲜冷冻血浆及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以补充凝血因子。类肝素物质增多时可用鱼精蛋白硫酸盐中和治疗,当肝病合并DIC时,需按DIC处理,但肝素的应用需慎重。
§1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要考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急性型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诱发DIC的病因甚多,其中以感染性疾病最多见,其次是恶性肿瘤,严重创伤及病理产科。各种疾病促发DIC的机制不尽相同如肿瘤、创伤、病理产科等可释放类似组织因子的物质进入血循环。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可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除直接激活因子Ⅻ外,并可导致单核细胞及内皮细胞的组织因子活性表达,在这些细胞表面加速凝血反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大量白细胞溶酶体颗粒中释放促凝物质。DIC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综合因素所致。DIC的发展过程可分为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各期往往交叉进行。
表5-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见致病因素及疾病
(二)临床表现:DIC的临床表现依据原发病的病情、发病的缓急、症状轻重将DIC分为三型:①急性型:病情急剧凶险,通常在数小时至1~2d内发病,常有严重出血,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往往因休克和大出血而在短期内死亡;②亚急性型:症状多在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可有静脉或动脉栓塞症状;③慢性型:较少见,起病缓慢,病程可达数月甚至数年,高凝血期较明显;出血不严重,可仅见瘀点或瘀斑。本型易与原发疾病症状混淆而被忽视。各型DIC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如下:
1.出血是DIC最突出的症状,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广泛、自发性出血,仅少数隐匿出现而出血不明显。出血程度不一,常为皮肤粘膜出血。伤口及注射部位渗血可呈大片瘀斑。严重者可有胃肠道、肺及泌尿道等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分娩或产后流出的血液可完全不凝或凝成很小的凝块。
2.栓塞微循环有广泛血小板和(或)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甚至组织坏死。栓塞症状依栓塞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而定。内脏栓塞最常见于肺、脑、肝、肾和胃肠道等,引起相应器官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如肺栓塞可有胸痛、呼吸困难、紫绀及咯血。脑栓塞引起头痛、偏瘫、瞳孔异常变化及意识障碍等。肾广泛栓塞可致肾功能损害出现腰痛、少尿、蛋白尿或无尿。胃肠道粘膜缺血、坏死可有呕血、黑便。皮肤栓塞可出现指、趾、鼻、颊及耳部紫绀甚至干性坏死。
3.微循环障碍主要见于急性型。由于血管闭塞,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皮肤粘膜出现紫绀,并有少尿、尿闭、呼吸及循环衰竭等症状。DIC患者发生休克后因组织缺氧、酸中毒、血液淤滞等又可加重DIC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不可逆性休克。
4.微血管病性溶血血管内凝血使微血管腔变窄,腔内的纤维蛋白条索可使红细胞在通过时引起机械损伤和碎裂,甚至溶血。溶血一般较轻,早期常不易察觉。大量溶血时可出现黄疸。此时红细胞大量破坏,游离出红细胞素,后者具促凝作用又可加重DIC。
(三)诊断
1.临床表现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④抗凝治疗有效。
2.实验室检查诊断指标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者:①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③3P试验阳性或FDP>20mg/L;④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⑤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
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血浆因子ⅧC活性<50%等都有助于较疑难病例的诊断。
(四)治疗
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此乃终止DIC的根本措施,例如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败血症,及时清除子宫内容物(残留胎盘、死胎等),抗肿瘤化疗等。纠正引起DIC的诱因,如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改善缺氧状态,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
2.肝素肝素治疗适应症:①病因不能及时除去者;②准备手术除去病因时为防止术中、术后促凝物进入血循环加重DIC,可短期应用;③准备补充凝血因子或用纤溶抑制剂应先用肝素;④慢性及亚急性DIC患者疗效较好,值得应用。但对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如近期咯血、呕血、各种手术后大创面有出血者或以纤溶亢进为主者不宜用肝素。
肝素的用法和剂量:肝素剂量应根据DIC的临床类型及病期而定,宜个别化,以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5~2倍为度。用药期间若APTT>100s,有出血症状加重提示肝素过量,应立即停用或减量。疗程视病情而定,原则上只要有血管内凝血存在就必须继续用药。待原发病或诱因基本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出血停止,血压稳定,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所回升,可逐渐减量以至停药。切不可骤停,以免复发。一般用药5~7天。
3.抗血小板药适用于轻型DIC或高度怀疑DIC而未肯定诊断或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常用双嘧达莫,剂量稍大,每日200~400mg可单独应用也可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合用,但不与肝素合用,以免加重出血。阿司匹林可用於慢性DIC。
4.补充凝血因子在应用肝素的同时如APTT时间已显著延长者可输新鲜全血或新鲜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1g/L)者可输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每次2~4g,使其浓度达1.5g/L以上。血小板显著减少者可输血小板悬液。
5.抗纤溶治疗抗纤溶药物在DIC早期忌用,只有当继发性纤溶亢进成为出血的主要原因时才可与足量肝素同时应用。其作用是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常用药有6氨基己酸(EACA)、氨甲苯酸(止血芳酸、PAMBA)和止血环酸或抑肽酶。
血栓性疾病
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循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在心脏或血管内形成异常血凝块的过程。生成的血凝块称为血栓,血栓从局部脱落随血流至前方血管内堵塞部分或全部血管腔,导致血栓栓塞。血栓性疾病可由先天性及获得性原因所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远高于出血性疾病。
(一)病因和变病机制
血栓形成的病因较多,绝大多数病例是由复合因素引起,其中血管壁损伤,血小板被激活,凝血机制亢进,抗凝血功能减退,血流状态的变化等是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
1.血管壁的改变完整的血管壁里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内皮细胞,其上覆盖着粘多糖、蛋白聚糖等物质具有抗血栓作用。不仅使血小板不能粘附于血管壁上,而且内皮细胞释放某些活性物质如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作用生成前列环素(PGI),后者可刺激腺苷环化酶使环磷酸腺苷(cAMP)合成增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使血管扩张。其作用与血小板膜花生四烯酸合成的TXA2相反,且两者保持动态平衡。当血管壁受损PGI合成明显减少,平衡破坏,有利于血小板在损伤部位聚集。
2.血小板的作用当血管内皮损伤时血小板在局部发生粘附、聚集并放内源性ADP、5羟色胺、血小板4因子(PF4)、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血小板c颗粒膜蛋白等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同时血小板膜的花生四烯酸转化为TXA2进一步使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形成附壁的血小板血栓。血栓在血流中经过反复冲刷,破坏和重新形成,并可逐渐增大:使受累血管腔变窄乃至闭塞。当Ⅱ型高脂蛋白血症、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伴微血管质变时血小板板粘附性、聚集性和释放产物增加,促使血栓形成。
3.血流状态
4.高凝状态高凝状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是一种病理状态,可能是血栓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和潜在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损伤,激活了内源性凝血途径、组织损伤或细胞破坏使组织因子进入血循环直接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高凝状态可见于恶性肿瘤、溶血性贫血、糖尿病、肝病、DI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口服避孕药等。抗凝因素如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等遗传性缺陷,以及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均可形成血栓,临床称为易栓症。
(二)临床表现
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变是血管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关的血管支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产生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速度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等,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静脉血栓形成较多见,通常出现于静脉、股静脉及髋静脉,可表现为下肢浮肿、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2.动脉血栓形成常见的有心肌缺血、梗塞、脑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肢体动脉栓塞;表现为心绞痛、偏瘫、意识障碍、肢端疼痛及肢体缺血性坏死等。血栓脱落可随动脉血流进入较小的动脉内引起栓塞。常见于脑、脾、肾等器官。若栓塞发生在冠状动脉或脑动脉分支,常可危及生命。
3.微循环血栓形成常见的有DIC、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三)治疗
血栓性疾病防治的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一般认为40岁以上,近期手术时间超过半小时,或既往有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严重静脉曲张等均有较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这些患者手术后及长期卧床期间应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包括使用口服抗凝剂、小剂量肝素及抗血小板剂等。
抗血栓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疗法。抗血小板剂及抗凝剂主要用作预防血栓形成。
1.肝素肝素是ATⅢ的辅因子,在血浆中肝素与AT~Ⅲ的6氨基酸残基结合成复合物对凝血酶和因子Xa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血栓病的肝素治疗常规剂量为24小时20000~40000U持续静脉滴注。也有首次静脉推注5000U,以后每小时给1000U者,可使肝素在短时间内达有效治疗浓度。小剂量也可作为预防血栓形成,常用5000U每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可不必做实验监测。
2.口服抗凝剂,主要是香豆素类衍生物包括双香豆素、醋酸香豆素、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warfarin),其主要作用是在肝脏微粒体内阻断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还原作用,导致维生素K缺乏状态、抑制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生物合成。其中以华法林应用最广,因华法林口服后约3~9小时血浓度最高,故首次剂量为10~15mg以后每日5~10mg使PT延长为对照的1.5~2倍。至少维持用药1周,一般维持量为每日2~7.5mg。
3.抗血小板疗法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有:①阿司匹林,使花生四烯酸不能转化为内过氧化物,小剂量可抑制TXA2形成,大剂量可同时抑制内皮细胞合成PGI2,每日用量0.25~0.5g,可抑制TXA2而不影响PGI2的生成;②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使cAMP增多,每日0.1~0.2g。如与阿司匹林合用可提高疗效。③噻氯匹定(ticlopidine)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纤维蛋白原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每日口服250mg。④苯磺唑酮及苯磺保泰松,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抑制血小板功能;⑤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防止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并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所以对血小板功能有一定影响。
4.溶栓疗法主要是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后者溶解血栓中已形成的纤维蛋白,较抗凝疗法更为直接而有效。最好在血栓形成后1~2天内使用,急性病例可用1~3天,多至1周,临床使用较多的溶栓药有以下三种:
1)尿激酶是肾和上皮细胞生成并由尿中提取,不具抗原性,与血栓中纤溶酶原有较大的亲和力,可直接裂解纤溶酶原的精氨酸560一缬氨酸561之间的肽链,使其转变为纤溶酶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作用,尿激酶是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
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现已有重组的tPA(rtPA)供临床应用。
3)链激酶为非生理性物质,具抗原性,且用量大、副作用大、目前应用逐渐减少。
5.去纤维蛋白疗法
1.出血是DIC最突出的症状,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广泛、自发性出血,仅少数隐匿出现而出血不明显。出血程度不一,常为皮肤粘膜出血。伤口及注射部位渗血可呈大片瘀斑。严重者可有胃肠道、肺及泌尿道等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分娩或产后流出的血液可完全不凝或凝成很小的凝块。
2.栓塞微循环有广泛血小板和(或)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甚至组织坏死。栓塞症状依栓塞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而定。内脏栓塞最常见于肺、脑、肝、肾和胃肠道等,引起相应器官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如肺栓塞可有胸痛、呼吸困难、紫绀及咯血。脑栓塞引起头痛、偏瘫、瞳孔异常变化及意识障碍等。肾广泛栓塞可致肾功能损害出现腰痛、少尿、蛋白尿或无尿。胃肠道粘膜缺血、坏死可有呕血、黑便。皮肤栓塞可出现指、趾、鼻、颊及耳部紫绀甚至干性坏死。
3.微循环障碍主要见于急性型。由于血管闭塞,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皮肤粘膜出现紫绀,并有少尿、尿闭、呼吸及循环衰竭等症状。DIC患者发生休克后因组织缺氧、酸中毒、血液淤滞等又可加重DIC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不可逆性休克。
4.微血管病性溶血血管内凝血使微血管腔变窄,腔内的纤维蛋白条索可使红细胞在通过时引起机械损伤和碎裂,甚至溶血。溶血一般较轻,早期常不易察觉。大量溶血时可出现黄疸。此时红细胞大量破坏,游离出红细胞素,后者具促凝作用又可加重DIC。
(三)诊断
1.临床表现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④抗凝治疗有效。
2.实验室检查诊断指标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者:①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③3P试验阳性或FDP>20mg/L;④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⑤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
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血浆因子ⅧC活性<50%等都有助于较疑难病例的诊断。
(四)治疗
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此乃终止DIC的根本措施,例如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败血症,及时清除子宫内容物(残留胎盘、死胎等),抗肿瘤化疗等。纠正引起DIC的诱因,如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改善缺氧状态,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
2.肝素肝素治疗适应症:①病因不能及时除去者;②准备手术除去病因时为防止术中、术后促凝物进入血循环加重DIC,可短期应用;③准备补充凝血因子或用纤溶抑制剂应先用肝素;④慢性及亚急性DIC患者疗效较好,值得应用。但对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如近期咯血、呕血、各种手术后大创面有出血者或以纤溶亢进为主者不宜用肝素。
肝素的用法和剂量:肝素剂量应根据DIC的临床类型及病期而定,宜个别化,以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5~2倍为度。用药期间若APTT>100s,有出血症状加重提示肝素过量,应立即停用或减量。疗程视病情而定,原则上只要有血管内凝血存在就必须继续用药。待原发病或诱因基本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出血停止,血压稳定,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所回升,可逐渐减量以至停药。切不可骤停,以免复发。一般用药5~7天。
3.抗血小板药适用于轻型DIC或高度怀疑DIC而未肯定诊断或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常用双嘧达莫,剂量稍大,每日200~400mg可单独应用也可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合用,但不与肝素合用,以免加重出血。阿司匹林可用於慢性DIC。
4.补充凝血因子在应用肝素的同时如APTT时间已显著延长者可输新鲜全血或新鲜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1g/L)者可输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每次2~4g,使其浓度达1.5g/L以上。血小板显著减少者可输血小板悬液。
5.抗纤溶治疗抗纤溶药物在DIC早期忌用,只有当继发性纤溶亢进成为出血的主要原因时才可与足量肝素同时应用。其作用是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常用药有6氨基己酸(EACA)、氨甲苯酸(止血芳酸、PAMBA)和止血环酸或抑肽酶。
血栓性疾病
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循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在心脏或血管内形成异常血凝块的过程。生成的血凝块称为血栓,血栓从局部脱落随血流至前方血管内堵塞部分或全部血管腔,导致血栓栓塞。血栓性疾病可由先天性及获得性原因所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远高于出血性疾病。
(一)病因和变病机制
血栓形成的病因较多,绝大多数病例是由复合因素引起,其中血管壁损伤,血小板被激活,凝血机制亢进,抗凝血功能减退,血流状态的变化等是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
1.血管壁的改变完整的血管壁里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内皮细胞,其上覆盖着粘多糖、蛋白聚糖等物质具有抗血栓作用。不仅使血小板不能粘附于血管壁上,而且内皮细胞释放某些活性物质如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作用生成前列环素(PGI),后者可刺激腺苷环化酶使环磷酸腺苷(cAMP)合成增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使血管扩张。其作用与血小板膜花生四烯酸合成的TXA2相反,且两者保持动态平衡。当血管壁受损PGI合成明显减少,平衡破坏,有利于血小板在损伤部位聚集。
2.血小板的作用当血管内皮损伤时血小板在局部发生粘附、聚集并放内源性ADP、5羟色胺、血小板4因子(PF4)、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血小板c颗粒膜蛋白等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同时血小板膜的花生四烯酸转化为TXA2进一步使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形成附壁的血小板血栓。血栓在血流中经过反复冲刷,破坏和重新形成,并可逐渐增大:使受累血管腔变窄乃至闭塞。当Ⅱ型高脂蛋白血症、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伴微血管质变时血小板板粘附性、聚集性和释放产物增加,促使血栓形成。
3.血流状态
4.高凝状态高凝状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是一种病理状态,可能是血栓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和潜在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损伤,激活了内源性凝血途径、组织损伤或细胞破坏使组织因子进入血循环直接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高凝状态可见于恶性肿瘤、溶血性贫血、糖尿病、肝病、DI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口服避孕药等。抗凝因素如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等遗传性缺陷,以及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均可形成血栓,临床称为易栓症。
(二)临床表现
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变是血管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关的血管支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产生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速度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等,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静脉血栓形成较多见,通常出现于静脉、股静脉及髋静脉,可表现为下肢浮肿、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2.动脉血栓形成常见的有心肌缺血、梗塞、脑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肢体动脉栓塞;表现为心绞痛、偏瘫、意识障碍、肢端疼痛及肢体缺血性坏死等。血栓脱落可随动脉血流进入较小的动脉内引起栓塞。常见于脑、脾、肾等器官。若栓塞发生在冠状动脉或脑动脉分支,常可危及生命。
3.微循环血栓形成常见的有DIC、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三)治疗
血栓性疾病防治的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一般认为40岁以上,近期手术时间超过半小时,或既往有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严重静脉曲张等均有较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这些患者手术后及长期卧床期间应采取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包括使用口服抗凝剂、小剂量肝素及抗血小板剂等。
抗血栓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疗法。抗血小板剂及抗凝剂主要用作预防血栓形成。
1.肝素肝素是ATⅢ的辅因子,在血浆中肝素与AT~Ⅲ的6氨基酸残基结合成复合物对凝血酶和因子Xa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血栓病的肝素治疗常规剂量为24小时20000~40000U持续静脉滴注。也有首次静脉推注5000U,以后每小时给1000U者,可使肝素在短时间内达有效治疗浓度。小剂量也可作为预防血栓形成,常用5000U每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可不必做实验监测。
2.口服抗凝剂,主要是香豆素类衍生物包括双香豆素、醋酸香豆素、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warfarin),其主要作用是在肝脏微粒体内阻断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还原作用,导致维生素K缺乏状态、抑制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生物合成。其中以华法林应用最广,因华法林口服后约3~9小时血浓度最高,故首次剂量为10~15mg以后每日5~10mg使PT延长为对照的1.5~2倍。至少维持用药1周,一般维持量为每日2~7.5mg。
3.抗血小板疗法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有:①阿司匹林,使花生四烯酸不能转化为内过氧化物,小剂量可抑制TXA2形成,大剂量可同时抑制内皮细胞合成PGI2,每日用量0.25~0.5g,可抑制TXA2而不影响PGI2的生成;②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使cAMP增多,每日0.1~0.2g。如与阿司匹林合用可提高疗效。③噻氯匹定(ticlopidine)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纤维蛋白原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每日口服250mg。④苯磺唑酮及苯磺保泰松,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抑制血小板功能;⑤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防止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并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所以对血小板功能有一定影响。
4.溶栓疗法主要是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后者溶解血栓中已形成的纤维蛋白,较抗凝疗法更为直接而有效。最好在血栓形成后1~2天内使用,急性病例可用1~3天,多至1周,临床使用较多的溶栓药有以下三种:
1)尿激酶是肾和上皮细胞生成并由尿中提取,不具抗原性,与血栓中纤溶酶原有较大的亲和力,可直接裂解纤溶酶原的精氨酸560一缬氨酸561之间的肽链,使其转变为纤溶酶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作用,尿激酶是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
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现已有重组的tPA(rtPA)供临床应用。
3)链激酶为非生理性物质,具抗原性,且用量大、副作用大、目前应用逐渐减少。
5.去纤维蛋白疗法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
§1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hyperthyroidism)系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Graves病(GD)最多见。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TH)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外,尚有突眼以及胫前粘液性水肿或指端粗厚等。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GD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其他自身的免疫性甲状腺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特发性粘液性水肿等有较密切联系。
2.GD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并与一定的HLA类型有关,一般认为,本病以遗传易感为背景,在感染、精神创伤等因素作用下,诱发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甲状腺自身组织抗原或抗原成分主要有TSH、TSH受体、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等
3.GD的发病与甲状腺兴奋性自身抗体的关系十分密切。TSH和TSH受体抗体(TRAb)均可与TSH受体结合。TRAb可分为两类,即甲状腺兴奋性抗体TSAb和TSH阻断(结合)性抗体TBAb。TSAb与TSH受体结合后,产生与TSH一样的生物学效应,T3、T4合成和分泌增加导致GD。除TSAb外,其他自身抗体也在GD的发病和病情演变中起着一定作用,不同浓度的TSAb和其他自身抗体(尤其是TBAb)及其相互作用导致GD的多种病理生理变化。
4.也有人认为TSAB是一种由独特型抗独特型免疫网络系统产生的针对TSH自身抗体独特型的具有与TSH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
5.GD浸润性突眼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血循环中针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抗原的T细胞识别球后成纤维细胞或眼外肌细胞上的抗原,浸润眶部。TRAb或其他自身抗体亦可作用于成纤维细胞或肌细胞,最后导致结缔组织容量增加,眼外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GD眼病表现。老年和小儿患者表现常不典型。
(二)临床表现(重要考点,考生要透彻理解,多有临床分析题出现)
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4~1∶6,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多。多数起病缓慢,少数在精神创伤或感染等应激后急性起病。典型表现有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眼征。
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
(1)高代谢症候群由于T3、T4分泌过多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进物质代谢,氧化加速使产热、散热明显增加。患者常有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体重锐减和低热,危象时可有高热。TH促进进肠道对糖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分解等,可致糖耐量减低或使糖尿病加重。血总胆固醇降低。蛋白质分解增加致负氮平衡,体重下降,尿肌酸排出增多。
(2)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紧张忧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偶尔表现为寡言抑郁,神情淡漠,也可有手、眼睑和(或)舌震颤,腱反射亢进。
(3)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发生甲亢性心脏病。体征可有:①心动过速(90~120次/min),休息和睡眠时心率仍快;②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常有I~Ⅱ级收缩期杂音;③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缩多见,也可为室性或交界性,还可发生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偶见房室传导阻滞;④心脏增大,遇心脏负荷增加时易发生心力衰竭;⑤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有时出现周围血管征。
(4)消化系统食欲亢进,多食消瘦。大便糊状,可有脂肪泻,病情严重可有肝肿大功能损害。
(5)肌肉骨骼系统甲亢性肌病、肌无力及肌萎缩,多见于肩胛与骨盆带近躯体肌群。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重症肌无力可以发生在甲亢前、后,或同时起病;二者同属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同一有自身免疫缺陷的患者。
本病可致骨质疏松,尿钙、磷及羟脯氨酸增多,血钙、磷一般正常。亦可发生增生性骨膜下骨炎(Graves肢端病),外形似杵状指或肥大性骨关节病,x线显示有多发性肥皂泡样粗糙突起,呈圆形或梭状(“气泡样”花边现象),分布于指骨或掌骨;与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新生骨多呈线状分布。(几个名词解释要注意)
(6)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偶有乳腺发育,血催乳素及雌激素增高。
(7)内分泌系统早期血ACTH及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羟)升高,继而受过高T3、T4抑制而下降。皮质醇半衰期缩短。过多TH刺激儿茶酚胺使病人出现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症象。
(8)造血系统周围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及单核细胞增多,但白细胞总数偏低。血容量增大,可伴紫癜或贫血,血小板寿命缩短。
2.甲状腺肿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性甲状腺肿大,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质软、无压痛、肿大程度与甲亢轻重无明显关系;左右叶上下极可有震颤,常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或连续性收缩期增强的血管杂音,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体征。但极少数甲状腺位于胸骨后纵隔内,需同位素或X线确诊。
3.眼征(考生需牢记,很重要考点)突眼为重要而较特异的体征之一,多与甲亢同时发生。少数仅有突眼而缺少其他临床表现。按病变程度可分为单纯性(干性、良性、非浸润性)和浸润性(水肿性、恶性)突眼两类。
单纯性突眼的常见眼征有:①眼球向前突出,突眼度一般不超过18mm,正常不超过16mm;②瞬目减少(Stellwag征);③上眼睑挛缩、睑裂宽,向前平视时,角膜上缘外露;④双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落或下落滞后于眼球(vonGraefe征);⑤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Joffroy征);⑥两眼看近物时,眼球辐辏不良(mobius征)。以上眼征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和TH的β肾上腺素能样作用致眼外肌和提上睑肌张力增高有关,球后及眶内软组织的病理改变较轻,经治疗常可恢复,预后良好。
浸润性突眼较少见,多发生于成年患者,预后较差。除上述眼征更明显外,往往伴有眼睑肿胀肥厚,结膜充血水肿。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和眼肌的明显病变使眼球明显突出(有时可达30mm),活动受限。患者诉眼内异物感、眼部胀痛、畏光、流泪、复视、斜视、视野缩小及视力下降等。严重者球固定,且左右突眼度不等(相差>3mm),状态。结膜和角膜外露易引起流血,水肿,形成角膜溃疡可能会失明。
1.实验室检查:(1)FT4和FT3是循环血中,甲状腺素活性部分,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
(2)TT4是判定甲状腺功能最基本的筛选指标,约80%~90%与球蛋白结合称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3)TT4亦受TT3的影响。TT3为早期GD治疗中疗效观察及停药后复发的敏感指标,亦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指标。应注意老年淡漠型甲亢或久病者TT3可不高。
(4)rT3无生物活性,其血浓度的变化与T4、T3维持一定比例,尤其与T4的变化一致,可作为了解甲状腺功能的指标。GD初期或复发早期可仅有rT3升高。在重症营养不良或某些全身性疾病时TT3明显升高,而TT3明显降低,为诊断T3综合征很重要指标。
2.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血个TSH是反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指标,尤其对亚临床型甲亢和亚临床型甲减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GD时血T4、T3增高,反馈抑制TSH,故TRH细胞不被TRH兴奋。如静脉注射TRH400pg后TSH有升高反应,可排除本病;如TSH不增高(无反应)则支持甲亢的诊断。
4.甲状腺摄131I率不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中的病情变化,但可用于鉴别不同病因的甲亢,如131I摄取降低可能为甲状腺炎伴甲亢、碘甲亢或外源TH引起的甲亢症。测定前应停用药物1~2个月。孕妇和哺乳期禁用此项检查。
5.T3抑制试验主要用于鉴别甲状腺肿伴摄131I率增高系由甲亢抑或单纯性甲状腺肿所致;亦曾用于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预测停药后复发可能性的参考。伴有冠心病、甲亢性心脏病或严重甲亢者禁用本项试验,以免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或甲状腺危象。对比二次结果,正常人及单纯甲状腺肿患者摄131I率下降50%以上。
6.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TSAb有早期诊断意义,对判断病情活动、是否复发亦有价值;还可以作为治疗后停药的重要指标。如长期持续阳性,且滴度较高,提示患者有进展为自身免疫性甲低的可能。
7.影像学检查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CT、MRI等有助于甲状腺、异位甲状腺肿和球后病变性质的诊断。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功能诊断
(1)在临床上,遇有病程较长的不明原因体重下降、低热、腹泻、手抖、心动过速、心房纤颤、肌无力、月经紊乱、闭经等均应考虑甲亢的可能性。
(2)血FT3、FT4增高及血TSH降低(<0.5mu/L)者符合甲亢;仅有FT3或TT3增高而FF4、TT4正常者考虑为T3型甲亢;仅有FT4或TT4增高而FT3或TT3正常者为T4型甲亢;血TSH降低,FT3、FT4正常,符合亚临床型甲亢。必要时可进一步作sTSH(或uTSH)测定和(或)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动态试验。
2.病因诊断排除高分能甲状腺结节等其他原因所致甲亢。
3.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摄131I率可增高,但高峰不前移。T3抑制试验可被抑制。T4正常或偏高,TSH(sTSH或uTSH)正常或偏高。TRH兴奋试验正常。血TSAb、TGAb和TPOAb阴性。
(2)嗜铬细胞瘤无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而常有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血和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升高,肾上腺影像检查异常等。
(3)神经症有近似的精神神经症侯群,无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突眼。甲状腺功能正常。
(4)其他以消瘦、低热为主要表现者,应与结核、恶性肿瘤相鉴别;腹泻者应与慢性结肠炎相鉴别;心律失常应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相鉴别;突眼应与眶内肿瘤、慢性肺心病等相鉴别。
(四)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补充营养,精神紧张不安或失眠重者,辅用安定类镇静剂。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为两类。硫脲类有甲硫氧嘧啶(MTU)及丙硫氧嘧啶(PTU);咪咪类有甲巯咪唑(MM)和卡比马唑(CMZ),其作用机制相同,都可抑制TH合成,如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影响酪氨酸残基碘化,抑制单碘酪氨酸碘化为双碘酪氨酸及碘化酪氨酸偶联形成各种碘甲状腺原氨酸。还可抑制免疫球蛋白生成抑制淋巴因子和氧自由基的释放,使甲状腺中淋巴细胞减少,血TSAb下降。PTU还在外周组织抑制5′—脱碘酶而阻抑T4转换成T3,故首选用于严重病例或甲状腺危象。
1)适应症①病情轻、甲状腺呈轻至中度肿大者;②年龄在20岁以下,或孕妇、年迈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等而不宜手术者;③术前准备;④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复发而不宜用131I治疗者;⑤作为放射131I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2)剂量与疗程长程治疗分初治期、减量期及维持期,按病情轻重决定剂量。疗程中除非有较严重反应,一般不宜中断,并定期随访疗效。治疗中如症状缓解而甲状腺肿或突眼反而恶化时,抗甲状腺药可酌情减量,并可加用左旋甲状腺素(L—T4)或干甲状腺片,长程治疗对轻、中患者缓解率约60%。
3)副作用主要有粒细胞减少,MTU多见,MM次之,PTU最少,严重时可致粒细胞缺乏症。此外,药疹较常见。发生中毒性肝炎、肝坏死、精神病、胆汗淤滞综合征、狼疮样综合征、味觉丧失等应立即停药。
4)复发与停药问题复发系指甲亢完全缓解,停药半年后又有反复者,主要发生于停药后的第1年。3年后则明显减少。如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甲状腺肿变小,血管杂音消失,所需的药物维持量小,抗甲状腺自身抗体(主要是TSAb)转为阴性,T3、rT3、T4、TSH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T3抑制试验或TRH兴奋试验恢复正常等,均提示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小。
(2)其他药物治疗
1)复方碘口服溶液仅用于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其作用为暂时性减少甲状腺充血,阻抑TH释放,也抑制TH合成和外周T4向T3转换。
2)β受体阻滞剂除阻滞β受体外,还可抑制T4转换为T3,用于改善甲亢初治期的症状,近期疗效显著。可与碘剂合用于术前准备。也可用于131I治疗前后及甲状腺危象时。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禁用,此时可选择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3)放射性131I治疗利用甲状腺高度摄取和浓集碘的能力及131I释放出B射线对甲状腺的毁损效应,破坏滤泡上皮而减少TH分泌。另外,也抑制甲状腺内淋巴细胞的抗体生成,加强了治疗效果。
1)适应证①中度甲亢、年龄在25岁以上者;②对抗甲状腺药有过敏等反应而不能继用,或长期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③合并心、肝、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④某些高功能结节者;⑤非自身免疫性家族性毒性甲状腺肿者。
2)禁忌症①妊娠、哺乳期妇女(131I可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②年龄在25岁以下者;③严重心、肾、肝功能衰竭或活动性肺结核者;④外周血白细胞在3×109/L以下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者;⑤重症浸润性突眼症;⑥甲状腺危象;⑦甲状腺不能摄碘者。
3)剂量及疗效根据估计的甲状腺重量及最高摄131I率推算剂量。
4)并发症①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暂时性和永久性甲减两种,一旦发生均需用TH替代治疗。②放射性甲状腺炎,个别可诱发危象。故必须在131I治疗前先用抗甲状腺药治疗。③突眼的变化不一。
(4)手术治疗,需慎重选择适应征。
1)适应症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②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者;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
2)禁忌症①较重或发展较快的浸润性突眼者;②合并较重心、肝、肾、肺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期(第3个月前)及晚期(第6个月后);④轻症可用药物治疗者。
3)术前准备术前必须用抗甲状腺药充分治疗至症状控制,心率<80次/分,T3、T4正常。于术前7~10天开始加服复方碘口服溶液,每次3~5滴,每日3次,以减少术中出血。
4)并发证创口出血、呼吸道梗阻、感染、甲状腺危象、喉上与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突眼症恶化等。(可参考本系列丛书外科学分册)。
3.甲状腺危象防治(重要考点、考生需牢记)去除诱因,积极治疗甲亢是预防危象发生的关键,尤其要注意积极防治感染和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一旦发生则需积极抢救:①抑制T4、T3合成和T4转化为T3,首选PTU。②抑制TH释放。服PTU后1~2小时再加用复方碘口服溶液,首剂30~60滴,以后每6~8小时5~10滴。③抑制组织T4转换为T3和(或)抑制T3与细胞受体结合。碘剂、β受体阻滞剂和糖皮质激素均可抑制组织T4转换为T3。④降低血TH浓度。可选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血浆置换等措施迅速降低血TH浓度;⑤支持治疗;⑥对症治疗物理降温、异丙嗪派替啶镇静;⑦待危象控制后,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甲亢治疗方案,并防止危象再次发生。
4.浸润性突眼的防治严重突眼不宜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慎用131I治疗。浸润性突眼的主要治疗措施有:①保护眼睛防止结膜炎,角膜炎发生;②早期选用免疫抑制剂及非特异性抗炎药物。③对严重突眼、暴露性角膜溃疡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者,可行手术或球后放射治疗,以减轻眶内或球后浸润。④用抗甲状腺药控制高代谢症候群。稳定甲状腺功能在正常状态,⑤L~T4,每日50~l00mg或干甲状腺片,每日60~120mg,与抗甲状腺药合用,以调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功能;⑥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tretide),据报道有抑制眼球后组织增生作用。
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妊娠可加重甲亢,故宜于甲亢治愈后再妊娠。但甲亢时不必盲目中止妊娠,治疗措施:①由于自妊娠12~14周起,胎儿甲状腺有聚碘功能,故禁用放射性碘治疗,宜用抗甲状腺素药物控制甲亢;②药物剂量不宜过大首选PTU,维持甲状腺功能在稍高于正常水平,避免治疗过度招致的母体和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胎儿甲状腺肿;③抗甲状腺药可进入乳汁,产后如需继续服药,一般不宜哺乳。④普奈洛尔可使子宫持续收缩而引起胎儿发育不良、心动过缓、早产及新生儿呼吸抑制等,故应慎用。⑤妊娠期一般不宜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如计划手术治疗,宜于妊娠中期(即妊娠第4~6个月)施行。
6.胫前粘液性水肿的防治轻型病例不需治疗。重者可用倍他米松软膏等局部外用,疗效好,但停药后宜复发。
§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一般以为遗传和环境均起作用。临床上分Ⅰ型(胰岛素依赖型)和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
(一)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侯群“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Ⅰ型患者大多起病较快,病情较重,症状明显且严重。Ⅱ型患者多数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肥胖患者起病后也会体重减轻。患者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高血糖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至视力模糊。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
(1)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感染,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反复发生,泌尿道感染以肾盂肾炎和膀胱炎最常见。肾乳头坏死是严重的并发症。
(2)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LDL,VLDL正相关,与HDL2ch水平负相关。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导致肢体环疸。
2)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山梨醇代谢增强,生长激素过多,血流动力学改变,2.3~DPG等与微血管病变有关。
①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Ⅱ型糖尿病,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五期:①I期:为糖尿病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加。良好治疗也使病变回复正常。②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多数在正常范围,或呈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③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AER持续在加15~200μg/min,(正常人<10μg/min。)④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AER>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下降,可伴有浮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⑤V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AER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严格代谢控制可防止或延缓临床肾病的发生。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对早期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的处理均有利。抗高血压治疗可延缓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度,早期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可减轻微量白蛋白尿。
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按眼底改变可分六期,分属两大类。I期:微血管瘤,出血为非增殖型病变;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以上3期(Ⅰ~Ⅲ)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V期:机化物增生;Ⅵ期:由于血凝块机化,纤维组织牵拉,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以上Ⅳ~Ⅵ3期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新生血管出现为主要标志。严格控制糖尿病是防治视网膜病变的基本措施,应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若视网膜病变进展迅速或已进入增殖期,应改用胰岛素治疗。
③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机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等损害,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神经病变(很重要考点:DM神经病变有哪些特征?)主要是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等所致,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呈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肌萎缩多见于足小肌肉和大腿肌。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系统和性器官功能。临床表现有瞳孔改变(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和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迟、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逆向射精、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
4)眼的其他病变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5)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疸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名词解释,什么是糖尿病足?)由于神经营养不良和外伤的共同作用,可引起营养不良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好发于足部和下肢各关节,受累关节有广泛骨质破坏和畸形。
(二)实验室检查
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每日4次尿糖定性检查(三餐餐前和晚上9~10时或分段检查),和24小时尿糖定量可作判断疗效指标,并供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的参考。
2.血葡萄糖(血糖)测定血糖升高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正常范围为3.9~5.6mmol/L。又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3.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其中,口服葡萄糖耐量应在清晨空腹进行。
4.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病情控制不良者其GHbA或GHbA1C较正常人高,且与病情控制不良的程度相关。GHbA1测定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糖的总水平,以补空腹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值之不足,成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指标之一。FA测定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亦为糖尿病患者近期病情监测的指标。但一般认为,GHbA1和FA测定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5.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有助于了解B细胞功能(包括储备功能)和指导治疗,但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三)诊断标准(重要考点,考生需牢记)。
1.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或空腹血糖FPG≥7.8mmol/可确诊。若随机血糖<7.8mmol/L,FPG<5.6mmol/L,可排除糖尿病。
2.可疑结果行OGTT,2h血糖≥11.1mmol/L可确诊,<7.8mmol/L,可排除。
3.如无症状,除上述2项标准外,还需符合口服葡萄糖1h血糖≥11.1mmol/L,或另一次OGTT2h血糖≥11.1mmol/L。
(四)鉴别诊断
1.继发性糖尿病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可分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对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长期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类固醇糖尿病。
2.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速尿furosemide)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糖耐量减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3.其他原因所致的尿糖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进食后1/2~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肾性糖尿由于肾糖阈降低所致,尿糖阳性,血糖和OGTT正常。弥漫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减弱,肝糖原贮存减少,进食后1/2~1小时血糖可高于正常,出现糖尿,急性应激状态时,胰岛素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六)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治疗的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学习)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1.一般治疗:健康教育
2.饮食治疗
(1)制定总热量(2)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50%~60%(3)蛋白质和脂肪比例: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保证必需氨基酸供给。脂肪约占总热量30%,其中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为1:1:1,每日胆固醇摄入量<300mg。
(4)合理分配每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均产热16.7U(kcal),每克脂肪产热37.7U(kcal),将其换算为食品后制订食谱,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分为1/7、2/7、2/7、2/7。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以不少于40g为宜。限制饮酒,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10g以下。
3.体育锻炼
对Ⅰ型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并予餐前在腹壁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运动时不会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速度,以避免运动后的低血糖反应。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
4.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此类药物与位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SUR)结合后,关闭ATP敏感钾离子通道(KATP),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减少,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钙离子通道,细胞内钙离子增加,促进胰岛素释放,其降血糖作用有赖于尚存在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组织。SUs类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主要适应症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如已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每日用量在的20~30u以下;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Sus类药。本类药物不适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妊娠的患者。年老患者宜尽量用短、中效药物,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SUs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同时注意磺脲类药物治疗与其他药物的相应作用。
(2)双胍类双胍类药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糖代谢、降低体重,但不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对血糖在正常范围者无降血糖作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SUS合用则可增强其降糖作用。
双胍类是肥胖或超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药物。单用双胍类或SUs有一定效果但又未达到良好控制者,可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Ⅰ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如血糖波动较大,加用双胍类有利于稳定病情。由于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缺氧情况下,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常用的有甲福明,丁福明等。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可作为Ⅱ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此药可单独用,也可与SUS或双胍类合用,还可与胰岛素合用。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但如与SUs或胰岛素合用,可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生,应直接应用葡萄糖处理,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4)噻唑烷二酮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主要用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Ⅱ型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SUs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5.胰岛素治疗(重要考点、适应征要牢记)
(1)适应症主要有①1型糖尿病;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③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⑤妊娠和分娩;⑥Ⅱ型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⑧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2)制剂类型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速(短)效、中效和长(慢)效三类。(常用速效、中效、长效胰岛素剂的种类作用时间要清楚)。
(3)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胰岛素治疗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映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对Ⅱ型糖尿病病人,可选中效胰素,每天早餐前1/2h皮下注射1次,每隔数天调整胰留岛素剂量。晚上尿糖阴性,可用中效和速效胰岛素混合使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有如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①早餐前注射中效和速效胰岛素,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夜宵前注射中效胰岛素;②早、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夜宵前注射中速效胰岛素,夜宵前注射中效胰岛素;③早、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长效胰岛素,或将长效胰岛素分两次于早、晚餐前注射,全日量不变。强化胰岛素治疗的另一种方法是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2岁以下幼儿、老年患者、已有晚期严重并发症者不宜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应激时,均应按实际情况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以渡过急性期。
(4)胰岛素的抗药性的和副作用各种胰岛素制剂含有杂质,可有抗原性和致敏性。牛胰岛素的抗原性最强,其次为猪胰岛素,临床上只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胰岛素抗药性,即在无酮症酸中毒也无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100或200U。此时应改用单组分人胰岛素速效制剂。
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多见于I型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
6.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Ⅰ型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不全为胰肾联合移植的适应征。治疗对象大多为I型糖尿病患者。
7.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治疗孕妇的空腹血糖低于妊娠前水平。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在妊娠中、后期尤为明显,使胰岛素需要量增加。①当分娩后其敏感性恢复,胰岛素需要骤减,应及时调整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②在整个妊娠期间应密切监护孕妇血糖水平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成熟情况。③应选用短效和中效胰岛素,忌用口服降糖药。④在妊娠28周前后,应特别注意根据尿糖和血糖变化,调节胰岛素用量,在妊娠32~36周时宜住院治疗直到分娩。⑤必要时进行引产或剖腹产。产后注意对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预防和处理。
糖尿病酮症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
(一)发病机制
1.酸中毒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经氧化产生大量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形成大量酮体,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时,血酮体升高称为酮血症,尿酮体排出增多称为酮尿,临床上统称为酮症。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酮体,重要名词解释)。
2.严重失水①进一步升高的血糖加重渗透性利尿,大量酮体从肾、肺排出又带走大量水分;②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排出,加重水分丢失;③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体液丢失,使水分大量减少。
3.电解质平衡紊乱渗透性利尿的同时使钠、钾、氯、磷酸根等离子大量丢失;酸中毒使钾离子从细胞内释出至细胞外,经肾小管与氢离子竞争排出使失钾更为明显。但由于先水多于失盐,治疗前血钾浓度可偏高,随着治疗进程补充血容量、注射胰岛素、纠正酸中毒后,可发生严重低血钾。
4.携带氧系统失常酸中毒时低pH使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降低,利于向组织供氧(直接作用)。血氧解离曲线左移,另一方面,酸中毒时,2,3~DPG降低,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间接作用)。通常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较慢而持久。
5.周围循环衰竭和肾功能障碍严重失水,血容量减少,加以酸中毒引起的微循环障碍,若未能及时纠正,最终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压下降。肾灌注量的减少,引起少尿和无尿,严重者发生肾衰竭。
6.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在严重失水、循环障碍、渗透压升高;脑细胞缺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嗜睡、反应迟钝,以至昏迷。后期可发生脑水肿。
(二)临床表现
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至晚期时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嗜睡以至昏迷。感染等诱因引起的临床表现可被DKA的表现掩盖。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
(三)实验室检查
1.尿尿糖、尿酮体强阳性、当肾功能严重损害而阈值增高时,尿糖、尿酮体阳性程度与血糖、血酮体数值不相称。可有蛋白尿和管型尿。
2.血血糖多数为16.7~33.3mmol/L(300~600mg/dl),有时可达55.5mmol/L(100mg/d1)以上。血酮体升高,多在4.8mmol/L(50mg/dl)以上。CO2结合力降低,PaCO2≥降低,pH<7.35。碱剩余负值增大,阴离子间隙增大,与碳酸氢盐降低大致相等。血钾正常或偏低,尿量减少后可偏高,治疗后可出现低钾血症。血钠、血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常偏高。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见于40%~75%的患者,治疗后2~6天内降至正常。血浆渗透压轻度上升,白细胞数升高。
(四)诊断
对昏迷、酸中毒、失水、休克的患者,均应考虑DKA的可能性,尤其对原因不明意识障碍、呼气有酮味、血压低而尿量仍多者,应及时作有关化验以争取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少数病人以DKA为糖尿病首发表现。若DKA和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共存,病情更复杂。
(五)防治(重要内容,考生需牢记)
1.输液输液是抢救DKA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10%估计。只有补液充分后胰岛素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取其他抗休克措施。对年老或伴有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应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调节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2.胰岛素治疗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方案(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有简便、有效、安全,较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低血钾等优点,有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的最大效应,且有相当强的降低血糖效应,而促进钾离子运转的作用较弱。通常将普通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亦有采用间歇静脉注射或间歇肌肉注射。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当血pH低至7.0~7.1时,有抑制呼吸和CNS可能,也可发生心律失常,应给予相应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定时监测血钾水平,最好用心电图监护,结合尿量,调整补钾量和速度。病情恢复后仍应继续口服钾盐数天。
4.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
(1)休克
(2)严重感染
(3)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4)肾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5)脑水肿脑水肿常与脑缺氧、补碱过早、过多、过快,血糖下降过快、山梨醇旁路代谢亢进等因素有关,可采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以及地塞米松等。
(6)胃肠道表现因酸中毒引起呕吐或伴有急性胃扩张者,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清除残留食物。
§3 库欣综合症
库欣综合症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其中最多见者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亢进引起的临床类型,称为库欣病(Cushing disease)。以满月面,多血貌、向心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骨质疏松等为主要表现。
(一)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由于皮质醇分泌过多,引起代谢障碍和对感染抵抗力降低所致。
1.脂肪代谢障碍面部和躯干脂肪堆积(向心性肥胖)。患者面如满月,胸、颈、背部脂肪甚厚。至疾病后期,因肌肉消耗、脂肪转移,四肢显得相对瘦小与面部,躯干肥胖形成明显对比。向心生肥胖的发生机制由于皮质醇一方面动员脂肪,使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同时阻碍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抑制脂肪的合成;另一方面又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增高,兴奋胰岛素分泌而促进脂肪合成,因此,皮质醇增多症时脂肪动员和合成都受到促进,使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
2.蛋白质代谢障碍大量皮质醇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由Pr分解而生成的氨基酸入肝、脱氨,提供糖异生原料。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临床上出现蛋白质过度消耗的现象;皮肤菲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的损伤即可引起瘀斑。在腹下侧、臂部、大腿等处,因脂肪沉积,皮肤弹性纤维断裂,可通过菲薄的皮肤透见微血管的红色,形成典型的紫纹。(很特异的表现)。病程较久者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脊椎可发生压缩畸形,身材变矮,有时呈佝偻、骨折。儿童患者生长发育受抑制。
3.糖代谢障碍大量皮质醇促进肝糖原异生,并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引起葡萄糖耐量减低,部分患者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4.电解质紊乱大量皮质醇有潴钠、排钾作用。明显的低钾碱中毒多见于肾上腺皮质癌和异位ACTH综合征。
5.大血管病变高血压常见,大量皮质醇,去氧皮质酮增多可为原因。患者血浆肾素浓度增高,从而催化产生较多的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压升高。常伴有动脉硬化和肾小动脉硬化。患者易发生动静脉血栓,使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6.对感染抵抗力减弱长期皮质醇分泌增多使免疫功能减弱,感染后,炎症反应往往不显著。皮肤真菌感染多见,化脓性细菌感染不易局限化。
7.造血系统及血液改变皮质醇刺激骨髓,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偏高,面容呈多血质。大量皮质醇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但促使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再分布,这两种细胞的绝对值和白细胞分类中的百分率均减少。
8.性功能障碍女患者由于肾上腺雄激素产生过多以及雄激素和皮质醇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大多出现月经减少、不规则或停经,轻度脱毛、痤疮常见,明显男性化者乳房萎缩,生须,喉结肥大,阴蒂肥大,男患者性欲可减退:阴茎缩小,睾丸变软,阴茎勃起能障碍。此与大量皮质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有关。
9.神经、精神障碍情绪不稳定、烦躁、失眠,严重者精神变态,个别可发生偏执狂。
10.皮肤色素沉着,异位ACTH病人,因肿瘤产生大量ACTH,皮肤色素明显加深。
(二)各种类型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1.依赖垂体ACTH的Cushing病最常见,约占Cushing综合征的76%,多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垂体病变最多见者为ACTH微腺瘤,其余为下丘脑功能失调。ACTH微腺瘤并非完全自主性,仍可被大剂量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抑制,也可受CRH和血管加压素兴奋。Cushing病中由于过量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弥漫性增生,主要是产生糖皮质激素的束状带细胞增生肥大。有时网状带细胞亦增生。
2.异位ACTH综合征是由于垂体以外的恶性肿瘤产生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量的皮质类固醇。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肿瘤最常见有肺癌(小细胞性或燕麦细胞性),支气管类癌,胸腺癌,胰腺癌等。临床上分为缓慢发展型和迅速进展型两型。
3.肾上腺皮质腺瘤生长和分泌功能为自主性,不受垂体ACTH控制。约占Cushing综合征的15%~20%,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多。
4.肾上腺皮质癌占Cushing综合征的5%,病情重,进展快。临床上有重度Cushing综合征表现,血压高,血钾低,女性呈多毛,痤疮,阴蒂肥大,亦可有腹痛,背痛等表现。
5.不依赖ACTH的双侧小结节性增生(发育不良)又称Meador综合征或原发性结节性色素性肾上腺病,患者多为儿童或青年。一部分表现为一般Cushing综合征,另一部分表现为家族性显性遗传的综合征患者血中ACTH低或测不到。发病机制有遗传和免疫两因素。
6.不依赖ACTH的肾上腺大结节性增生此型表现为Cushing综合征,可见于各种年龄的男性或女性。血浆ACTH低,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抑制作用不明显。肾上腺双侧增生伴5mm以上的良性结节,非色素性。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体征者,从外观即可作出诊断。
(2)各型Cushing综合征共有的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皮质醇分泌增多,失去昼夜分泌节律,且不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①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羟)在55mmol/24h以上,尤其是在70μmol/24h以上时,诊断意义更大;②尿游离皮质醇多在304nmol/24h以上,能反映血中游离皮质醇水平,且少受其他色素干扰。③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④血浆皮质醇正常的昼夜节律消失,皮质醇浓度早晨高于正常,晚上不明显低于清晨。
2.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诊断需熟悉掌握各型的临床特点,配合影像学检查,血、尿皮质醇增高程度,血ACTH水平及动态试验结果往往可作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3.鉴别诊断
①多数肥胖症患者,尿皮质醇、17—羟虽然高,大多可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所抑制,血皮质醇昼夜节律保持正常,可助鉴别。②Ⅱ型糖尿病者无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且血浆以皮质醇的昼夜节律维持正常。③酗酒兼有肝损害者,在戒酒一周后,生化异常即消失。④抑郁症患者无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四)治疗
应根据不同的病因作相应的治疗
1.Cushing病
(1)经蝶窦切除垂体微腺瘤,为本病的首选疗法,可治愈。
(2)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肾上腺大部分或全切除术。术后垂体放疗,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3)垂体大腺瘤,开颅手术放疗,术后铺以放射治疗。
(4)药物治疗。
2.肾上腺腺瘤手术切除腺瘤,术后长期用氢化可的松或可的松作替代治疗。
3.肾上腺腺癌尽可能早期手术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量,合并药物治疗。
4.不依赖ACTH小结节性或大结节性双侧肾上腺增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作激素替代治疗。
5.异位ACTH综合征治疗原发肿瘤视病情作手术或放疗化疗。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阻滞药。
§4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早期可治愈。男性多于女性,20~50岁多见。
(一)病理
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约占80%~90%,大多为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或一侧肾上腺瘤与另一侧肾上腺外瘤并存。多发性嗜铬细胞瘤较多见于儿童和家族性患者,多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嗜铬细胞瘤大多为良性,包膜多较完整。表面光滑,棕红色。切面呈颗粒状,瘤中有囊样变及出血,细胞为多边形及菱形。恶性嗜铬细胞瘤占10%,恶性肿瘤的诊断为包膜浸润,血管内有癌栓,或有远处转移。
(二)临床表现
1.心血管系统表现
(1)高血压为本病最主要症状。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两型持续性亦可有阵发性加剧。
1)阵发性高血压型为本病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平时血压不高,发作时血压骤升,收缩压可达200~300mmHg,舒张压亦明显升高,可达130~180mmHg(以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主者更高一些),伴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以释放肾上腺素为主者更明显),心前区及上腹部压迫感,可有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焦虑、恐惧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复视。发作特别严重者左心衰竭或脑血管意外,发作终止后,可出现面颊部及皮肤潮红、全身发热、流涎、瞳孔缩小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并可有尿量增多。发作主要是较多的儿茶酚胺间歇入血所致,有多种诱因。发作时间和频率不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
2)持续性高血压型对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有以下情况者,要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对常用降压药效果不佳,但对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普钠有效;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多汗、心动过速),高代谢(低热、体重降低),头痛,焦虑,烦躁,体位性低血压和血压波动大,可骤然降低。
一部分患者(往往是儿童和少年)病情发展迅速,呈急进型(恶性)高血压过程,表现为:舒张压高于130mmHg,眼底损害严重,短期内可出现神经萎缩,以至失明,可发生氮质血症、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救应速用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控制病情,及时手术。
(2)低血压、休克本病可发生低血压,甚至休克;或出现高血压和低血压相交替的表现。还可能发生急性腹痛、心前区痛、高热等。(注意:发生休克,低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3)心脏表现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儿茶酚胺性心肌病,伴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以至心室纤颤。部分患者可发生心肌退行性变、坏死、炎性改变。患者可因心肌损害发生心力衰竭。因持久性血压过高发生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非心源性肺水肿。心电图可出现穿壁性心梗图型。
2.代谢紊乱
(1)基础代谢增高患者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但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摄131I率皆为正常。代谢亢进可引起发热、消瘦。
(2)糖代谢紊乱肝糖原分解加速及胰岛素分泌受抑制而肝糖异生加强,引起血糖过高,糖耐量减低,糖尿。
(3)脂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血游离脂肪酸增高。患者消瘦。
(4)电解质代谢紊乱少数患者可以出现高钙血症,低钾血症。
3.其他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便秘,甚至肠扩张。肠坏死、出血、穿孔。儿茶酚胺使oddi活肌张力增强,故本病患者胆石症发生率较高。
(2)腹部肿块少数患者在左或右侧中上腹部可触及肿块,个别肿块可很大,扪及时应注意有可能诱发高血压症候群。嗜铬细胞癌亦可转移到肝,引起肝大。
(3)泌尿系统病程久、病情重者可发生肾功能减退。膀胱内嗜铬细胞瘤患者排尿时常引起高血压发作。
(4)血液系统在肾上腺素作用下,血细胞重新分布、周围血中白细胞增多,有时红细胞也可增多。
(5)伴发其他疾病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在高血压发作后明显升高,且口服可乐定无明显抑制作用。
2.药理试验对于阵发性者,如果一直等不到发作,可考虑作胰升糖素激发试验。此时药物副作用为轻。
3.影像学检查应在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高血压后进行。①B型超声显像作肾上腺及肾上腺外肿瘤定位检查。②CT扫描。③磁共振成像用于孕妇。④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间碘苄胍(MIBG)作闪烁扫描。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奥曲肽作闪烁扫描。⑥静脉导管术。
本病需与一些伴交感神经亢进和(或)高代谢状态的疾病相鉴别,包括:①冠心病所致心绞痛;②其他原因所致焦虑状态;③不稳定性原发性高血压;④伴阵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如脑瘤、急性血卟啉病、铅中毒等;⑤绝经期综合征;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四)治疗
(1)大多数良性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可根治。
术前服用酚苄明,哌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
(2)骤发高血压危象的救治静脉缓慢推注酚妥拉明1~5mg。血压降至160/100mmHg,停止推注,以10~15mg溶于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缓慢静脉滴注,同时对症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3)恶性嗜铬细胞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可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作对症治疗。可用α甲基间酪氨酸阻碍儿茶酚胺生物合成。
甲亢(hyperthyroidism)系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Graves病(GD)最多见。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TH)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外,尚有突眼以及胫前粘液性水肿或指端粗厚等。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GD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其他自身的免疫性甲状腺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特发性粘液性水肿等有较密切联系。
2.GD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并与一定的HLA类型有关,一般认为,本病以遗传易感为背景,在感染、精神创伤等因素作用下,诱发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甲状腺自身组织抗原或抗原成分主要有TSH、TSH受体、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等
3.GD的发病与甲状腺兴奋性自身抗体的关系十分密切。TSH和TSH受体抗体(TRAb)均可与TSH受体结合。TRAb可分为两类,即甲状腺兴奋性抗体TSAb和TSH阻断(结合)性抗体TBAb。TSAb与TSH受体结合后,产生与TSH一样的生物学效应,T3、T4合成和分泌增加导致GD。除TSAb外,其他自身抗体也在GD的发病和病情演变中起着一定作用,不同浓度的TSAb和其他自身抗体(尤其是TBAb)及其相互作用导致GD的多种病理生理变化。
4.也有人认为TSAB是一种由独特型抗独特型免疫网络系统产生的针对TSH自身抗体独特型的具有与TSH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
5.GD浸润性突眼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血循环中针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抗原的T细胞识别球后成纤维细胞或眼外肌细胞上的抗原,浸润眶部。TRAb或其他自身抗体亦可作用于成纤维细胞或肌细胞,最后导致结缔组织容量增加,眼外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GD眼病表现。老年和小儿患者表现常不典型。
(二)临床表现(重要考点,考生要透彻理解,多有临床分析题出现)
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4~1∶6,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多。多数起病缓慢,少数在精神创伤或感染等应激后急性起病。典型表现有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眼征。
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
(1)高代谢症候群由于T3、T4分泌过多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进物质代谢,氧化加速使产热、散热明显增加。患者常有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体重锐减和低热,危象时可有高热。TH促进进肠道对糖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分解等,可致糖耐量减低或使糖尿病加重。血总胆固醇降低。蛋白质分解增加致负氮平衡,体重下降,尿肌酸排出增多。
(2)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紧张忧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偶尔表现为寡言抑郁,神情淡漠,也可有手、眼睑和(或)舌震颤,腱反射亢进。
(3)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发生甲亢性心脏病。体征可有:①心动过速(90~120次/min),休息和睡眠时心率仍快;②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常有I~Ⅱ级收缩期杂音;③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缩多见,也可为室性或交界性,还可发生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偶见房室传导阻滞;④心脏增大,遇心脏负荷增加时易发生心力衰竭;⑤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有时出现周围血管征。
(4)消化系统食欲亢进,多食消瘦。大便糊状,可有脂肪泻,病情严重可有肝肿大功能损害。
(5)肌肉骨骼系统甲亢性肌病、肌无力及肌萎缩,多见于肩胛与骨盆带近躯体肌群。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重症肌无力可以发生在甲亢前、后,或同时起病;二者同属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同一有自身免疫缺陷的患者。
本病可致骨质疏松,尿钙、磷及羟脯氨酸增多,血钙、磷一般正常。亦可发生增生性骨膜下骨炎(Graves肢端病),外形似杵状指或肥大性骨关节病,x线显示有多发性肥皂泡样粗糙突起,呈圆形或梭状(“气泡样”花边现象),分布于指骨或掌骨;与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新生骨多呈线状分布。(几个名词解释要注意)
(6)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偶有乳腺发育,血催乳素及雌激素增高。
(7)内分泌系统早期血ACTH及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羟)升高,继而受过高T3、T4抑制而下降。皮质醇半衰期缩短。过多TH刺激儿茶酚胺使病人出现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症象。
(8)造血系统周围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及单核细胞增多,但白细胞总数偏低。血容量增大,可伴紫癜或贫血,血小板寿命缩短。
2.甲状腺肿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性甲状腺肿大,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质软、无压痛、肿大程度与甲亢轻重无明显关系;左右叶上下极可有震颤,常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或连续性收缩期增强的血管杂音,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体征。但极少数甲状腺位于胸骨后纵隔内,需同位素或X线确诊。
3.眼征(考生需牢记,很重要考点)突眼为重要而较特异的体征之一,多与甲亢同时发生。少数仅有突眼而缺少其他临床表现。按病变程度可分为单纯性(干性、良性、非浸润性)和浸润性(水肿性、恶性)突眼两类。
单纯性突眼的常见眼征有:①眼球向前突出,突眼度一般不超过18mm,正常不超过16mm;②瞬目减少(Stellwag征);③上眼睑挛缩、睑裂宽,向前平视时,角膜上缘外露;④双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落或下落滞后于眼球(vonGraefe征);⑤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Joffroy征);⑥两眼看近物时,眼球辐辏不良(mobius征)。以上眼征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和TH的β肾上腺素能样作用致眼外肌和提上睑肌张力增高有关,球后及眶内软组织的病理改变较轻,经治疗常可恢复,预后良好。
浸润性突眼较少见,多发生于成年患者,预后较差。除上述眼征更明显外,往往伴有眼睑肿胀肥厚,结膜充血水肿。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和眼肌的明显病变使眼球明显突出(有时可达30mm),活动受限。患者诉眼内异物感、眼部胀痛、畏光、流泪、复视、斜视、视野缩小及视力下降等。严重者球固定,且左右突眼度不等(相差>3mm),状态。结膜和角膜外露易引起流血,水肿,形成角膜溃疡可能会失明。
1.实验室检查:(1)FT4和FT3是循环血中,甲状腺素活性部分,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
(2)TT4是判定甲状腺功能最基本的筛选指标,约80%~90%与球蛋白结合称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3)TT4亦受TT3的影响。TT3为早期GD治疗中疗效观察及停药后复发的敏感指标,亦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指标。应注意老年淡漠型甲亢或久病者TT3可不高。
(4)rT3无生物活性,其血浓度的变化与T4、T3维持一定比例,尤其与T4的变化一致,可作为了解甲状腺功能的指标。GD初期或复发早期可仅有rT3升高。在重症营养不良或某些全身性疾病时TT3明显升高,而TT3明显降低,为诊断T3综合征很重要指标。
2.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血个TSH是反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指标,尤其对亚临床型甲亢和亚临床型甲减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GD时血T4、T3增高,反馈抑制TSH,故TRH细胞不被TRH兴奋。如静脉注射TRH400pg后TSH有升高反应,可排除本病;如TSH不增高(无反应)则支持甲亢的诊断。
4.甲状腺摄131I率不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中的病情变化,但可用于鉴别不同病因的甲亢,如131I摄取降低可能为甲状腺炎伴甲亢、碘甲亢或外源TH引起的甲亢症。测定前应停用药物1~2个月。孕妇和哺乳期禁用此项检查。
5.T3抑制试验主要用于鉴别甲状腺肿伴摄131I率增高系由甲亢抑或单纯性甲状腺肿所致;亦曾用于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预测停药后复发可能性的参考。伴有冠心病、甲亢性心脏病或严重甲亢者禁用本项试验,以免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或甲状腺危象。对比二次结果,正常人及单纯甲状腺肿患者摄131I率下降50%以上。
6.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TSAb有早期诊断意义,对判断病情活动、是否复发亦有价值;还可以作为治疗后停药的重要指标。如长期持续阳性,且滴度较高,提示患者有进展为自身免疫性甲低的可能。
7.影像学检查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CT、MRI等有助于甲状腺、异位甲状腺肿和球后病变性质的诊断。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功能诊断
(1)在临床上,遇有病程较长的不明原因体重下降、低热、腹泻、手抖、心动过速、心房纤颤、肌无力、月经紊乱、闭经等均应考虑甲亢的可能性。
(2)血FT3、FT4增高及血TSH降低(<0.5mu/L)者符合甲亢;仅有FT3或TT3增高而FF4、TT4正常者考虑为T3型甲亢;仅有FT4或TT4增高而FT3或TT3正常者为T4型甲亢;血TSH降低,FT3、FT4正常,符合亚临床型甲亢。必要时可进一步作sTSH(或uTSH)测定和(或)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动态试验。
2.病因诊断排除高分能甲状腺结节等其他原因所致甲亢。
3.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摄131I率可增高,但高峰不前移。T3抑制试验可被抑制。T4正常或偏高,TSH(sTSH或uTSH)正常或偏高。TRH兴奋试验正常。血TSAb、TGAb和TPOAb阴性。
(2)嗜铬细胞瘤无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而常有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血和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升高,肾上腺影像检查异常等。
(3)神经症有近似的精神神经症侯群,无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突眼。甲状腺功能正常。
(4)其他以消瘦、低热为主要表现者,应与结核、恶性肿瘤相鉴别;腹泻者应与慢性结肠炎相鉴别;心律失常应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相鉴别;突眼应与眶内肿瘤、慢性肺心病等相鉴别。
(四)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补充营养,精神紧张不安或失眠重者,辅用安定类镇静剂。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为两类。硫脲类有甲硫氧嘧啶(MTU)及丙硫氧嘧啶(PTU);咪咪类有甲巯咪唑(MM)和卡比马唑(CMZ),其作用机制相同,都可抑制TH合成,如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影响酪氨酸残基碘化,抑制单碘酪氨酸碘化为双碘酪氨酸及碘化酪氨酸偶联形成各种碘甲状腺原氨酸。还可抑制免疫球蛋白生成抑制淋巴因子和氧自由基的释放,使甲状腺中淋巴细胞减少,血TSAb下降。PTU还在外周组织抑制5′—脱碘酶而阻抑T4转换成T3,故首选用于严重病例或甲状腺危象。
1)适应症①病情轻、甲状腺呈轻至中度肿大者;②年龄在20岁以下,或孕妇、年迈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等而不宜手术者;③术前准备;④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复发而不宜用131I治疗者;⑤作为放射131I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2)剂量与疗程长程治疗分初治期、减量期及维持期,按病情轻重决定剂量。疗程中除非有较严重反应,一般不宜中断,并定期随访疗效。治疗中如症状缓解而甲状腺肿或突眼反而恶化时,抗甲状腺药可酌情减量,并可加用左旋甲状腺素(L—T4)或干甲状腺片,长程治疗对轻、中患者缓解率约60%。
3)副作用主要有粒细胞减少,MTU多见,MM次之,PTU最少,严重时可致粒细胞缺乏症。此外,药疹较常见。发生中毒性肝炎、肝坏死、精神病、胆汗淤滞综合征、狼疮样综合征、味觉丧失等应立即停药。
4)复发与停药问题复发系指甲亢完全缓解,停药半年后又有反复者,主要发生于停药后的第1年。3年后则明显减少。如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甲状腺肿变小,血管杂音消失,所需的药物维持量小,抗甲状腺自身抗体(主要是TSAb)转为阴性,T3、rT3、T4、TSH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T3抑制试验或TRH兴奋试验恢复正常等,均提示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小。
(2)其他药物治疗
1)复方碘口服溶液仅用于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其作用为暂时性减少甲状腺充血,阻抑TH释放,也抑制TH合成和外周T4向T3转换。
2)β受体阻滞剂除阻滞β受体外,还可抑制T4转换为T3,用于改善甲亢初治期的症状,近期疗效显著。可与碘剂合用于术前准备。也可用于131I治疗前后及甲状腺危象时。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禁用,此时可选择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3)放射性131I治疗利用甲状腺高度摄取和浓集碘的能力及131I释放出B射线对甲状腺的毁损效应,破坏滤泡上皮而减少TH分泌。另外,也抑制甲状腺内淋巴细胞的抗体生成,加强了治疗效果。
1)适应证①中度甲亢、年龄在25岁以上者;②对抗甲状腺药有过敏等反应而不能继用,或长期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③合并心、肝、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④某些高功能结节者;⑤非自身免疫性家族性毒性甲状腺肿者。
2)禁忌症①妊娠、哺乳期妇女(131I可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②年龄在25岁以下者;③严重心、肾、肝功能衰竭或活动性肺结核者;④外周血白细胞在3×109/L以下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者;⑤重症浸润性突眼症;⑥甲状腺危象;⑦甲状腺不能摄碘者。
3)剂量及疗效根据估计的甲状腺重量及最高摄131I率推算剂量。
4)并发症①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暂时性和永久性甲减两种,一旦发生均需用TH替代治疗。②放射性甲状腺炎,个别可诱发危象。故必须在131I治疗前先用抗甲状腺药治疗。③突眼的变化不一。
(4)手术治疗,需慎重选择适应征。
1)适应症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②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者;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
2)禁忌症①较重或发展较快的浸润性突眼者;②合并较重心、肝、肾、肺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期(第3个月前)及晚期(第6个月后);④轻症可用药物治疗者。
3)术前准备术前必须用抗甲状腺药充分治疗至症状控制,心率<80次/分,T3、T4正常。于术前7~10天开始加服复方碘口服溶液,每次3~5滴,每日3次,以减少术中出血。
4)并发证创口出血、呼吸道梗阻、感染、甲状腺危象、喉上与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突眼症恶化等。(可参考本系列丛书外科学分册)。
3.甲状腺危象防治(重要考点、考生需牢记)去除诱因,积极治疗甲亢是预防危象发生的关键,尤其要注意积极防治感染和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一旦发生则需积极抢救:①抑制T4、T3合成和T4转化为T3,首选PTU。②抑制TH释放。服PTU后1~2小时再加用复方碘口服溶液,首剂30~60滴,以后每6~8小时5~10滴。③抑制组织T4转换为T3和(或)抑制T3与细胞受体结合。碘剂、β受体阻滞剂和糖皮质激素均可抑制组织T4转换为T3。④降低血TH浓度。可选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血浆置换等措施迅速降低血TH浓度;⑤支持治疗;⑥对症治疗物理降温、异丙嗪派替啶镇静;⑦待危象控制后,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甲亢治疗方案,并防止危象再次发生。
4.浸润性突眼的防治严重突眼不宜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慎用131I治疗。浸润性突眼的主要治疗措施有:①保护眼睛防止结膜炎,角膜炎发生;②早期选用免疫抑制剂及非特异性抗炎药物。③对严重突眼、暴露性角膜溃疡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者,可行手术或球后放射治疗,以减轻眶内或球后浸润。④用抗甲状腺药控制高代谢症候群。稳定甲状腺功能在正常状态,⑤L~T4,每日50~l00mg或干甲状腺片,每日60~120mg,与抗甲状腺药合用,以调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功能;⑥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tretide),据报道有抑制眼球后组织增生作用。
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妊娠可加重甲亢,故宜于甲亢治愈后再妊娠。但甲亢时不必盲目中止妊娠,治疗措施:①由于自妊娠12~14周起,胎儿甲状腺有聚碘功能,故禁用放射性碘治疗,宜用抗甲状腺素药物控制甲亢;②药物剂量不宜过大首选PTU,维持甲状腺功能在稍高于正常水平,避免治疗过度招致的母体和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胎儿甲状腺肿;③抗甲状腺药可进入乳汁,产后如需继续服药,一般不宜哺乳。④普奈洛尔可使子宫持续收缩而引起胎儿发育不良、心动过缓、早产及新生儿呼吸抑制等,故应慎用。⑤妊娠期一般不宜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如计划手术治疗,宜于妊娠中期(即妊娠第4~6个月)施行。
6.胫前粘液性水肿的防治轻型病例不需治疗。重者可用倍他米松软膏等局部外用,疗效好,但停药后宜复发。
§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一般以为遗传和环境均起作用。临床上分Ⅰ型(胰岛素依赖型)和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
(一)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侯群“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Ⅰ型患者大多起病较快,病情较重,症状明显且严重。Ⅱ型患者多数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肥胖患者起病后也会体重减轻。患者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高血糖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至视力模糊。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
(1)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感染,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反复发生,泌尿道感染以肾盂肾炎和膀胱炎最常见。肾乳头坏死是严重的并发症。
(2)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LDL,VLDL正相关,与HDL2ch水平负相关。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导致肢体环疸。
2)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山梨醇代谢增强,生长激素过多,血流动力学改变,2.3~DPG等与微血管病变有关。
①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Ⅱ型糖尿病,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五期:①I期:为糖尿病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加。良好治疗也使病变回复正常。②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多数在正常范围,或呈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③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AER持续在加15~200μg/min,(正常人<10μg/min。)④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AER>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下降,可伴有浮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⑤V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AER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严格代谢控制可防止或延缓临床肾病的发生。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对早期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的处理均有利。抗高血压治疗可延缓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度,早期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可减轻微量白蛋白尿。
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按眼底改变可分六期,分属两大类。I期:微血管瘤,出血为非增殖型病变;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以上3期(Ⅰ~Ⅲ)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V期:机化物增生;Ⅵ期:由于血凝块机化,纤维组织牵拉,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以上Ⅳ~Ⅵ3期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新生血管出现为主要标志。严格控制糖尿病是防治视网膜病变的基本措施,应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若视网膜病变进展迅速或已进入增殖期,应改用胰岛素治疗。
③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机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等损害,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神经病变(很重要考点:DM神经病变有哪些特征?)主要是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等所致,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呈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肌萎缩多见于足小肌肉和大腿肌。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系统和性器官功能。临床表现有瞳孔改变(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和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迟、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逆向射精、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
4)眼的其他病变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5)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疸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名词解释,什么是糖尿病足?)由于神经营养不良和外伤的共同作用,可引起营养不良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好发于足部和下肢各关节,受累关节有广泛骨质破坏和畸形。
(二)实验室检查
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每日4次尿糖定性检查(三餐餐前和晚上9~10时或分段检查),和24小时尿糖定量可作判断疗效指标,并供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的参考。
2.血葡萄糖(血糖)测定血糖升高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正常范围为3.9~5.6mmol/L。又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3.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其中,口服葡萄糖耐量应在清晨空腹进行。
4.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病情控制不良者其GHbA或GHbA1C较正常人高,且与病情控制不良的程度相关。GHbA1测定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糖的总水平,以补空腹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值之不足,成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指标之一。FA测定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亦为糖尿病患者近期病情监测的指标。但一般认为,GHbA1和FA测定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5.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有助于了解B细胞功能(包括储备功能)和指导治疗,但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三)诊断标准(重要考点,考生需牢记)。
1.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或空腹血糖FPG≥7.8mmol/可确诊。若随机血糖<7.8mmol/L,FPG<5.6mmol/L,可排除糖尿病。
2.可疑结果行OGTT,2h血糖≥11.1mmol/L可确诊,<7.8mmol/L,可排除。
3.如无症状,除上述2项标准外,还需符合口服葡萄糖1h血糖≥11.1mmol/L,或另一次OGTT2h血糖≥11.1mmol/L。
(四)鉴别诊断
1.继发性糖尿病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可分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对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长期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类固醇糖尿病。
2.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速尿furosemide)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糖耐量减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3.其他原因所致的尿糖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进食后1/2~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肾性糖尿由于肾糖阈降低所致,尿糖阳性,血糖和OGTT正常。弥漫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减弱,肝糖原贮存减少,进食后1/2~1小时血糖可高于正常,出现糖尿,急性应激状态时,胰岛素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六)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治疗的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学习)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1.一般治疗:健康教育
2.饮食治疗
(1)制定总热量(2)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50%~60%(3)蛋白质和脂肪比例: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保证必需氨基酸供给。脂肪约占总热量30%,其中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为1:1:1,每日胆固醇摄入量<300mg。
(4)合理分配每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均产热16.7U(kcal),每克脂肪产热37.7U(kcal),将其换算为食品后制订食谱,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分为1/7、2/7、2/7、2/7。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以不少于40g为宜。限制饮酒,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10g以下。
3.体育锻炼
对Ⅰ型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并予餐前在腹壁皮下注射胰岛素,使运动时不会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速度,以避免运动后的低血糖反应。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
4.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此类药物与位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SUR)结合后,关闭ATP敏感钾离子通道(KATP),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减少,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钙离子通道,细胞内钙离子增加,促进胰岛素释放,其降血糖作用有赖于尚存在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组织。SUs类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主要适应症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如已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每日用量在的20~30u以下;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Sus类药。本类药物不适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妊娠的患者。年老患者宜尽量用短、中效药物,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SUs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同时注意磺脲类药物治疗与其他药物的相应作用。
(2)双胍类双胍类药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糖代谢、降低体重,但不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对血糖在正常范围者无降血糖作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SUS合用则可增强其降糖作用。
双胍类是肥胖或超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药物。单用双胍类或SUs有一定效果但又未达到良好控制者,可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Ⅰ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如血糖波动较大,加用双胍类有利于稳定病情。由于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缺氧情况下,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常用的有甲福明,丁福明等。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可作为Ⅱ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此药可单独用,也可与SUS或双胍类合用,还可与胰岛素合用。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但如与SUs或胰岛素合用,可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生,应直接应用葡萄糖处理,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4)噻唑烷二酮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主要用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Ⅱ型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SUs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5.胰岛素治疗(重要考点、适应征要牢记)
(1)适应症主要有①1型糖尿病;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③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⑤妊娠和分娩;⑥Ⅱ型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⑧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2)制剂类型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速(短)效、中效和长(慢)效三类。(常用速效、中效、长效胰岛素剂的种类作用时间要清楚)。
(3)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胰岛素治疗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映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对Ⅱ型糖尿病病人,可选中效胰素,每天早餐前1/2h皮下注射1次,每隔数天调整胰留岛素剂量。晚上尿糖阴性,可用中效和速效胰岛素混合使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有如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①早餐前注射中效和速效胰岛素,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夜宵前注射中效胰岛素;②早、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夜宵前注射中速效胰岛素,夜宵前注射中效胰岛素;③早、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长效胰岛素,或将长效胰岛素分两次于早、晚餐前注射,全日量不变。强化胰岛素治疗的另一种方法是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2岁以下幼儿、老年患者、已有晚期严重并发症者不宜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应激时,均应按实际情况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以渡过急性期。
(4)胰岛素的抗药性的和副作用各种胰岛素制剂含有杂质,可有抗原性和致敏性。牛胰岛素的抗原性最强,其次为猪胰岛素,临床上只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胰岛素抗药性,即在无酮症酸中毒也无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100或200U。此时应改用单组分人胰岛素速效制剂。
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多见于I型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
6.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Ⅰ型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不全为胰肾联合移植的适应征。治疗对象大多为I型糖尿病患者。
7.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治疗孕妇的空腹血糖低于妊娠前水平。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在妊娠中、后期尤为明显,使胰岛素需要量增加。①当分娩后其敏感性恢复,胰岛素需要骤减,应及时调整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②在整个妊娠期间应密切监护孕妇血糖水平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成熟情况。③应选用短效和中效胰岛素,忌用口服降糖药。④在妊娠28周前后,应特别注意根据尿糖和血糖变化,调节胰岛素用量,在妊娠32~36周时宜住院治疗直到分娩。⑤必要时进行引产或剖腹产。产后注意对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预防和处理。
糖尿病酮症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
(一)发病机制
1.酸中毒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经氧化产生大量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形成大量酮体,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时,血酮体升高称为酮血症,尿酮体排出增多称为酮尿,临床上统称为酮症。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酮体,重要名词解释)。
2.严重失水①进一步升高的血糖加重渗透性利尿,大量酮体从肾、肺排出又带走大量水分;②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排出,加重水分丢失;③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体液丢失,使水分大量减少。
3.电解质平衡紊乱渗透性利尿的同时使钠、钾、氯、磷酸根等离子大量丢失;酸中毒使钾离子从细胞内释出至细胞外,经肾小管与氢离子竞争排出使失钾更为明显。但由于先水多于失盐,治疗前血钾浓度可偏高,随着治疗进程补充血容量、注射胰岛素、纠正酸中毒后,可发生严重低血钾。
4.携带氧系统失常酸中毒时低pH使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降低,利于向组织供氧(直接作用)。血氧解离曲线左移,另一方面,酸中毒时,2,3~DPG降低,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间接作用)。通常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较慢而持久。
5.周围循环衰竭和肾功能障碍严重失水,血容量减少,加以酸中毒引起的微循环障碍,若未能及时纠正,最终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压下降。肾灌注量的减少,引起少尿和无尿,严重者发生肾衰竭。
6.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在严重失水、循环障碍、渗透压升高;脑细胞缺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嗜睡、反应迟钝,以至昏迷。后期可发生脑水肿。
(二)临床表现
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至晚期时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嗜睡以至昏迷。感染等诱因引起的临床表现可被DKA的表现掩盖。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
(三)实验室检查
1.尿尿糖、尿酮体强阳性、当肾功能严重损害而阈值增高时,尿糖、尿酮体阳性程度与血糖、血酮体数值不相称。可有蛋白尿和管型尿。
2.血血糖多数为16.7~33.3mmol/L(300~600mg/dl),有时可达55.5mmol/L(100mg/d1)以上。血酮体升高,多在4.8mmol/L(50mg/dl)以上。CO2结合力降低,PaCO2≥降低,pH<7.35。碱剩余负值增大,阴离子间隙增大,与碳酸氢盐降低大致相等。血钾正常或偏低,尿量减少后可偏高,治疗后可出现低钾血症。血钠、血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常偏高。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见于40%~75%的患者,治疗后2~6天内降至正常。血浆渗透压轻度上升,白细胞数升高。
(四)诊断
对昏迷、酸中毒、失水、休克的患者,均应考虑DKA的可能性,尤其对原因不明意识障碍、呼气有酮味、血压低而尿量仍多者,应及时作有关化验以争取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少数病人以DKA为糖尿病首发表现。若DKA和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共存,病情更复杂。
(五)防治(重要内容,考生需牢记)
1.输液输液是抢救DKA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10%估计。只有补液充分后胰岛素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取其他抗休克措施。对年老或伴有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应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调节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2.胰岛素治疗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方案(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有简便、有效、安全,较少引起脑水肿、低血糖、低血钾等优点,有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的最大效应,且有相当强的降低血糖效应,而促进钾离子运转的作用较弱。通常将普通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亦有采用间歇静脉注射或间歇肌肉注射。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当血pH低至7.0~7.1时,有抑制呼吸和CNS可能,也可发生心律失常,应给予相应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定时监测血钾水平,最好用心电图监护,结合尿量,调整补钾量和速度。病情恢复后仍应继续口服钾盐数天。
4.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
(1)休克
(2)严重感染
(3)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4)肾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5)脑水肿脑水肿常与脑缺氧、补碱过早、过多、过快,血糖下降过快、山梨醇旁路代谢亢进等因素有关,可采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以及地塞米松等。
(6)胃肠道表现因酸中毒引起呕吐或伴有急性胃扩张者,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清除残留食物。
§3 库欣综合症
库欣综合症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其中最多见者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亢进引起的临床类型,称为库欣病(Cushing disease)。以满月面,多血貌、向心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骨质疏松等为主要表现。
(一)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由于皮质醇分泌过多,引起代谢障碍和对感染抵抗力降低所致。
1.脂肪代谢障碍面部和躯干脂肪堆积(向心性肥胖)。患者面如满月,胸、颈、背部脂肪甚厚。至疾病后期,因肌肉消耗、脂肪转移,四肢显得相对瘦小与面部,躯干肥胖形成明显对比。向心生肥胖的发生机制由于皮质醇一方面动员脂肪,使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同时阻碍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抑制脂肪的合成;另一方面又促进糖异生,使血糖增高,兴奋胰岛素分泌而促进脂肪合成,因此,皮质醇增多症时脂肪动员和合成都受到促进,使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
2.蛋白质代谢障碍大量皮质醇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由Pr分解而生成的氨基酸入肝、脱氨,提供糖异生原料。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临床上出现蛋白质过度消耗的现象;皮肤菲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的损伤即可引起瘀斑。在腹下侧、臂部、大腿等处,因脂肪沉积,皮肤弹性纤维断裂,可通过菲薄的皮肤透见微血管的红色,形成典型的紫纹。(很特异的表现)。病程较久者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脊椎可发生压缩畸形,身材变矮,有时呈佝偻、骨折。儿童患者生长发育受抑制。
3.糖代谢障碍大量皮质醇促进肝糖原异生,并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引起葡萄糖耐量减低,部分患者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4.电解质紊乱大量皮质醇有潴钠、排钾作用。明显的低钾碱中毒多见于肾上腺皮质癌和异位ACTH综合征。
5.大血管病变高血压常见,大量皮质醇,去氧皮质酮增多可为原因。患者血浆肾素浓度增高,从而催化产生较多的血管紧张素Ⅱ,引起血压升高。常伴有动脉硬化和肾小动脉硬化。患者易发生动静脉血栓,使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6.对感染抵抗力减弱长期皮质醇分泌增多使免疫功能减弱,感染后,炎症反应往往不显著。皮肤真菌感染多见,化脓性细菌感染不易局限化。
7.造血系统及血液改变皮质醇刺激骨髓,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偏高,面容呈多血质。大量皮质醇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但促使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再分布,这两种细胞的绝对值和白细胞分类中的百分率均减少。
8.性功能障碍女患者由于肾上腺雄激素产生过多以及雄激素和皮质醇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大多出现月经减少、不规则或停经,轻度脱毛、痤疮常见,明显男性化者乳房萎缩,生须,喉结肥大,阴蒂肥大,男患者性欲可减退:阴茎缩小,睾丸变软,阴茎勃起能障碍。此与大量皮质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有关。
9.神经、精神障碍情绪不稳定、烦躁、失眠,严重者精神变态,个别可发生偏执狂。
10.皮肤色素沉着,异位ACTH病人,因肿瘤产生大量ACTH,皮肤色素明显加深。
(二)各种类型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1.依赖垂体ACTH的Cushing病最常见,约占Cushing综合征的76%,多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垂体病变最多见者为ACTH微腺瘤,其余为下丘脑功能失调。ACTH微腺瘤并非完全自主性,仍可被大剂量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抑制,也可受CRH和血管加压素兴奋。Cushing病中由于过量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弥漫性增生,主要是产生糖皮质激素的束状带细胞增生肥大。有时网状带细胞亦增生。
2.异位ACTH综合征是由于垂体以外的恶性肿瘤产生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量的皮质类固醇。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肿瘤最常见有肺癌(小细胞性或燕麦细胞性),支气管类癌,胸腺癌,胰腺癌等。临床上分为缓慢发展型和迅速进展型两型。
3.肾上腺皮质腺瘤生长和分泌功能为自主性,不受垂体ACTH控制。约占Cushing综合征的15%~20%,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多。
4.肾上腺皮质癌占Cushing综合征的5%,病情重,进展快。临床上有重度Cushing综合征表现,血压高,血钾低,女性呈多毛,痤疮,阴蒂肥大,亦可有腹痛,背痛等表现。
5.不依赖ACTH的双侧小结节性增生(发育不良)又称Meador综合征或原发性结节性色素性肾上腺病,患者多为儿童或青年。一部分表现为一般Cushing综合征,另一部分表现为家族性显性遗传的综合征患者血中ACTH低或测不到。发病机制有遗传和免疫两因素。
6.不依赖ACTH的肾上腺大结节性增生此型表现为Cushing综合征,可见于各种年龄的男性或女性。血浆ACTH低,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抑制作用不明显。肾上腺双侧增生伴5mm以上的良性结节,非色素性。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体征者,从外观即可作出诊断。
(2)各型Cushing综合征共有的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皮质醇分泌增多,失去昼夜分泌节律,且不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①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羟)在55mmol/24h以上,尤其是在70μmol/24h以上时,诊断意义更大;②尿游离皮质醇多在304nmol/24h以上,能反映血中游离皮质醇水平,且少受其他色素干扰。③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④血浆皮质醇正常的昼夜节律消失,皮质醇浓度早晨高于正常,晚上不明显低于清晨。
2.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诊断需熟悉掌握各型的临床特点,配合影像学检查,血、尿皮质醇增高程度,血ACTH水平及动态试验结果往往可作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3.鉴别诊断
①多数肥胖症患者,尿皮质醇、17—羟虽然高,大多可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所抑制,血皮质醇昼夜节律保持正常,可助鉴别。②Ⅱ型糖尿病者无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且血浆以皮质醇的昼夜节律维持正常。③酗酒兼有肝损害者,在戒酒一周后,生化异常即消失。④抑郁症患者无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四)治疗
应根据不同的病因作相应的治疗
1.Cushing病
(1)经蝶窦切除垂体微腺瘤,为本病的首选疗法,可治愈。
(2)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肾上腺大部分或全切除术。术后垂体放疗,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3)垂体大腺瘤,开颅手术放疗,术后铺以放射治疗。
(4)药物治疗。
2.肾上腺腺瘤手术切除腺瘤,术后长期用氢化可的松或可的松作替代治疗。
3.肾上腺腺癌尽可能早期手术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量,合并药物治疗。
4.不依赖ACTH小结节性或大结节性双侧肾上腺增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作激素替代治疗。
5.异位ACTH综合征治疗原发肿瘤视病情作手术或放疗化疗。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阻滞药。
§4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早期可治愈。男性多于女性,20~50岁多见。
(一)病理
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约占80%~90%,大多为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或一侧肾上腺瘤与另一侧肾上腺外瘤并存。多发性嗜铬细胞瘤较多见于儿童和家族性患者,多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嗜铬细胞瘤大多为良性,包膜多较完整。表面光滑,棕红色。切面呈颗粒状,瘤中有囊样变及出血,细胞为多边形及菱形。恶性嗜铬细胞瘤占10%,恶性肿瘤的诊断为包膜浸润,血管内有癌栓,或有远处转移。
(二)临床表现
1.心血管系统表现
(1)高血压为本病最主要症状。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两型持续性亦可有阵发性加剧。
1)阵发性高血压型为本病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平时血压不高,发作时血压骤升,收缩压可达200~300mmHg,舒张压亦明显升高,可达130~180mmHg(以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主者更高一些),伴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以释放肾上腺素为主者更明显),心前区及上腹部压迫感,可有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焦虑、恐惧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复视。发作特别严重者左心衰竭或脑血管意外,发作终止后,可出现面颊部及皮肤潮红、全身发热、流涎、瞳孔缩小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并可有尿量增多。发作主要是较多的儿茶酚胺间歇入血所致,有多种诱因。发作时间和频率不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
2)持续性高血压型对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有以下情况者,要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对常用降压药效果不佳,但对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普钠有效;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多汗、心动过速),高代谢(低热、体重降低),头痛,焦虑,烦躁,体位性低血压和血压波动大,可骤然降低。
一部分患者(往往是儿童和少年)病情发展迅速,呈急进型(恶性)高血压过程,表现为:舒张压高于130mmHg,眼底损害严重,短期内可出现神经萎缩,以至失明,可发生氮质血症、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救应速用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控制病情,及时手术。
(2)低血压、休克本病可发生低血压,甚至休克;或出现高血压和低血压相交替的表现。还可能发生急性腹痛、心前区痛、高热等。(注意:发生休克,低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3)心脏表现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儿茶酚胺性心肌病,伴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以至心室纤颤。部分患者可发生心肌退行性变、坏死、炎性改变。患者可因心肌损害发生心力衰竭。因持久性血压过高发生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非心源性肺水肿。心电图可出现穿壁性心梗图型。
2.代谢紊乱
(1)基础代谢增高患者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但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摄131I率皆为正常。代谢亢进可引起发热、消瘦。
(2)糖代谢紊乱肝糖原分解加速及胰岛素分泌受抑制而肝糖异生加强,引起血糖过高,糖耐量减低,糖尿。
(3)脂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血游离脂肪酸增高。患者消瘦。
(4)电解质代谢紊乱少数患者可以出现高钙血症,低钾血症。
3.其他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便秘,甚至肠扩张。肠坏死、出血、穿孔。儿茶酚胺使oddi活肌张力增强,故本病患者胆石症发生率较高。
(2)腹部肿块少数患者在左或右侧中上腹部可触及肿块,个别肿块可很大,扪及时应注意有可能诱发高血压症候群。嗜铬细胞癌亦可转移到肝,引起肝大。
(3)泌尿系统病程久、病情重者可发生肾功能减退。膀胱内嗜铬细胞瘤患者排尿时常引起高血压发作。
(4)血液系统在肾上腺素作用下,血细胞重新分布、周围血中白细胞增多,有时红细胞也可增多。
(5)伴发其他疾病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在高血压发作后明显升高,且口服可乐定无明显抑制作用。
2.药理试验对于阵发性者,如果一直等不到发作,可考虑作胰升糖素激发试验。此时药物副作用为轻。
3.影像学检查应在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高血压后进行。①B型超声显像作肾上腺及肾上腺外肿瘤定位检查。②CT扫描。③磁共振成像用于孕妇。④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间碘苄胍(MIBG)作闪烁扫描。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奥曲肽作闪烁扫描。⑥静脉导管术。
本病需与一些伴交感神经亢进和(或)高代谢状态的疾病相鉴别,包括:①冠心病所致心绞痛;②其他原因所致焦虑状态;③不稳定性原发性高血压;④伴阵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如脑瘤、急性血卟啉病、铅中毒等;⑤绝经期综合征;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四)治疗
(1)大多数良性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可根治。
术前服用酚苄明,哌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
(2)骤发高血压危象的救治静脉缓慢推注酚妥拉明1~5mg。血压降至160/100mmHg,停止推注,以10~15mg溶于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缓慢静脉滴注,同时对症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3)恶性嗜铬细胞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可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作对症治疗。可用α甲基间酪氨酸阻碍儿茶酚胺生物合成。
第七章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1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
(一)病因
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感染因子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HTLV—I和其他逆转录病毒都曾被怀疑为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但均未找到确证。
2.易感性本病的易感性是与遗传基础即Ⅱ类HLA有关。
(二)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延绵不愈是病原体和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以下假设可说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①HLA可以作为某些病原体的受体;②病原体的抗原片段与HLA分子的氨基酸进行结合;③分子模拟作用,即与疾病相关的HLA分子和病原体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片段,如HLADR4某些亚型与EB病毒壳抗原(gP110)间则有一段相同的氨基酸,使抗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转为对其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所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HLA—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类风湿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Fc端的抗体,它与自身的IgG相结合,故又是一个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和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造成关节局部和关节外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病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在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的增大,间质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当病变进入慢性时期,滑膜变得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这种绒毛在显微镜下呈现其滑膜细胞层由原来的1~3层增生到5~10层或更多,其中大部分为具有免疫活性的A型滑膜细胞,有巨噬细胞样功能。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散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如同淋巴滤泡。其中大部分为CD4(+)T淋巴细胞,其次为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另外尚出现新生血管和大量被激活的纤维母样细胞以及随后形成的纤维组织。
绒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又名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
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外的任何组织。它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沉着,内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类风湿结节性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但也见于肺。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排列成环状,外被以肉芽组织。肉芽组织间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四)临床表现(重要考点)本病发病年龄自20岁至60岁,以45岁左右为最常见。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大部分患者起病缓,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一段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纳差等症状。
1.关节表现
(1)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半至数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出现在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本病明显。(重要名词解释)
(2)痛与压痛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髋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3)关节肿多因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病程较长者可因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而引凡受累的关节均可肿,常见的部位为腕、掌指、近指、膝关节,亦多对称性。
(4)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因滑膜炎的绒毛破坏了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造成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的畸形,又因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关节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出现手指关节的半脱位如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痉挛则使畸形更为加重。
(5)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痛肿和畸形造成了关节的活动障碍。
本病的关节炎有以下特点:它是一个主要累及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病情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如不给予恰当治疗则逐渐加重。加重的程度和速度在个体间差异甚大。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跟腱等处。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它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2)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患者的任一系统。查体能观察到的有指甲下或指端出现的小血管炎,少数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在眼造成巩膜炎严重者因巩膜软化而影响视力。
(3)肺
1)肺间质性变是最常见的肺病变,见于约20%患者。虽有肺功能异常但临床常无症状,有时通过肺X线检查方能发现。只有少数发展为慢性纤维性肺泡炎。
2)结节样改变肺内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为肺内的类风湿结节的表现。结节有时可液化,咳出后形成空洞。
(4)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约30%出现小量心包积液,多不引起临床症状。
(5)胃肠道患者可有上腹不适、胃痛、恶心、纳差、甚至黑便,但均与服用抗风湿药物所致。很少由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引起。
(6)肾本病的血管炎很少累及肾。若出现尿的异常则应考虑因抗风湿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也可因长期的类风湿关节炎而并发淀粉样变。
(7)神经系统
1)脊髓受压都由脊椎骨突关节的类风湿病变而引起。表现为渐起的双手感觉异常和力量的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2)周围N因滑膜炎而受压,如正中神经在腕关节处受压而出现腕管综合征。多发性单神经炎则因小血管炎的血性病变所造成。
(8)血液系统本病出现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贫血因病本身所致或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造成胃肠道长期少量失血所致。Felty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者伴有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同时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9)干燥综合征约30%~40%本病患者出现此综合征。口干、眼干的症状多不明显,必需通过各项检测方证实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和口干燥征。
(五)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1.血象有轻至中度贫血。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增高。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
2.血沉是一个观察滑膜炎症的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本身无特异性。
3.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它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
4.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型RF、IgG型RF、IgA型RF。在常规临床工作中以乳胶凝集法所测得的为IgM型RF,它见于约70%的患者血清,其滴度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比例。但RF也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肺结核、高球蛋白血症等其他疾病,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出现低滴度的RF。因此RF阳性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得诊断本病。(类风湿因子,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5.关节X线检查本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对关节病变的分期、监察病情的演变均殊重要。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摄片最有价值。X线片中可以见到关节周软组织的肿胀阴影,关节端的骨质疏松(Ⅰ期);关节间隙因软骨的破坏尚变得狭窄(Ⅱ期);关节面出现凿样破坏性改变(Ⅲ期);晚期则出现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6.类风湿结节的活检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分类标准简述如下: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摄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独立的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骶髂关节炎具典型的X线改变。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B27(+)。血清RF都阴性。
2.骨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关节痛不如类风湿关节炎明显。以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为主。手指则以远端指关节出现骨性增殖和结节为特点。血沉增快多不明显。血清RF都阴性。
3.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部分患者因手指关节肿痛而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然本病的关节病变较。类风湿的关节炎症为轻且关节外的素统性症状如蝶形红斑、脱发、蛋白尿等较突出。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多阳性,补体则多低下
4.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之一。多见于青少年。其关节炎的特点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很少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外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则阴性。
(七)(治疗)
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1.一般性治疗包括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卧床休息只适宜于急性期、发热、内脏受累患者。
2.药物治疗根据作用,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分为: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药。后一类药物目前尚在探索和实验阶段,下面主要对前一类药物进行叙述。
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物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1)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前列环素、血栓素等炎性介质,从而改善关节滑膜的充血、渗出等炎症现象,达到控制关节肿、痛的目的。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的药物。属于这类药的包括许多品种,结构不同,药代动力学亦不尽相同,剂量用法亦各相异,但有以下的共同特点:①均为口服药;②除个别外都属酸类化合物;⑧由于胃粘膜的前列腺合成亦受到抑制,因此在服用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不适、胃痛、恶心、返酸、甚至胃粘膜出血;④久用这类药物后可出现间质性损害。以下例举国内常用的几种药物:
①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②吲哚美辛对关节肿痛有良效。
③布洛芬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常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的药物。
④萘普生每日剂量为0.8~1.0g,分2次服。不良反应少。
⑤双氯酚酸每日总量为75~150mg,分3次服用。除胃肠道不良反应外偶可出现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及皮疹。
⑥吡罗昔康本药的特点是半衰期长,故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每次20mg。不良反应少。
2)慢作用抗风湿药
①甲氨蝶呤(MTX)本药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同时具抗炎作用。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等。停药后多能恢复。
②雷公藤具抑制淋巴、单核细胞及抗炎作用。本药有不同制剂,以雷公藤多甙为例,每日剂量为60mg,分3次服用。病情稳定后可酌情减量。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对性腺的毒性,出现月经减少、停经,精子活力及数目降低,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变薄软,肝损,胃肠道反应等。
③金合剂分为注射及口服两种剂型。常用的注射剂为硫代苹果酸金钠,每周肌注一次,由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每次50mg,待有效后注射间隔可延长。口服片剂名金诺芬(auranofin),每日剂量6mg,分两次口服。3个月后起效,不良反应少。适用于早期或轻型患者。
④青霉胺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皮疹、口异味、肝肾损害等。
⑤柳氮磺胺吡啶剂量为每日2g,分次服用,由小剂量开始。不良反应少,但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⑥硫唑嘌呤抑制细胞的合成和功能。每日口服剂量为100mg,病情稳定后可改为50mg维持。服药期间需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
⑦环磷酰胺抑制细胞生长。本药毒副反应较多,多用于难治性、持续活动性、系统症状较重的患者。口服法为:100mg,每日一次。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性腺受抑,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期间宜大量饮水以防膀胱并发症。
⑧环孢霉素A是近年来治疗本病的免疫调节剂。每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5mg,一次口服。其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血肌酐和血压上升,宜服用期间严密监测。
3)肾上腺皮质激素本药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使关节炎症状得到迅速而明显的文善,但由于它不能根本控制本病因此它和非甾体抗炎药一样,停药就症状复发。长期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停药困难的依赖性和许多不良反应的出现。本药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又不能为非甾体抗炎药所控制或慢作用药尚未起效时的患者。
4)实验性治疗包括一些生物制剂如γ干犹素,抗TNFa抗体,抗T淋巴细胞及其受体的单抗等。有望能阻断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环节以控制疾病,疗效有待观察。另一些治疗如血浆换置、去淋巴细胞引流、放射治疗都应用于一些难治的重症患者。
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的方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和进展而定。受累关节超过20个,起病2年内就出现关节骨破坏,RF滴度持续很高,有关节外症状者则应尽早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包括一种以上的慢作用抗风湿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的联合应用。
三、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的切除手术。前者适用于较晚期有畸形并失去正常功能的关节。这种手术目前只适用于大的关节;而且手术不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本身的病情。滑膜切除术可以使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当滑膜再次增生时病情又趋复发。
§2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内容)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的免疫紊乱。
(一)病因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
2.性激素
3.环境
(1)感染
(2)日光
(3)食物
(4)药物
(二)发病机制在内在和外来的尚不明了的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丧失了正常的免疫耐受性(immune tolerance),以致淋巴细胞不能正确的识别其自身组织,而出现自身免疫反应。突出的表现为B淋巴细胞高度的活化而产生多种针对自身组织.包括细胞核及各种核成分、细胞膜、细胞浆、各种组织成分的自身抗体,其中尤以抗核抗体,(ANA)为重要。ANA对SLE的发病、诊断和病情都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B细胞受到TH(辅助/促进)和Ts(抑制/细胞毒)淋巴细胞的调节,许多实验资料都表明SLE周围血的TH和Ts的数值都不正常,并受到不同病期和病情的影响。说明SLE存在着T细胞的异常。T细胞的异常也反映在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从活动期SLE患者的循环中可以测到大量可溶性IL2受体也证明了上述论点。肿瘤坏死因子(TNF):可呈低下或升高的多态性改变,而TNFa的低下很可能与狼疮肾炎的发病有关。
目前认为免疫复合物是引起SLE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
除抗DNA外其他的自身抗体在SLE的发病中也起了一定作用。与某些自身抗原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结合的自身抗体,常不需要补体的参与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或通过抗体依赖细胞毒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减少。另有些自身抗体如抗磷脂抗体当与组织中的磷脂结合后就影响到血液的凝固系统,促发了血管内栓塞,构成SLE的许多临床症状如狼疮脑病、脊髓炎、反复流产、血小板减少等症状。ANA中的不少自身抗原为酶或具有生物活性的亚细胞成分,它们参与了DNA、RNA的复制或转录的过程,因此相应的自身抗体能特异性的抑制细胞的这些功能。
总之,SLE主要是由细胞和体液免疫紊乱而导致的组织炎症性的损伤。除免疫复合物外尚有其他机制参与。
(三)病理SLE的受损伤组织一般表现为炎症及炎症后病变,以血管炎或血管病变尤为突出。
本病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是:①苏木紫小体,系由苏木紫染成蓝色的均匀球状物质所构成。在形态学与组织化学上与狼疮细胞的包涵体相似,几乎见于所有受损的炎症区。②“洋葱皮样”病变,系指脾中央动脉及其他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③疣状心内膜炎,一般在心瓣膜或腱索上形成的赘生物,有时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几乎所有SLE患者的肾都可发现异常,虽然肾组织在光镜检查下未见异常,尿常规也无改变,但在肾小球血管系膜上可见微量免疫球蛋白或致密沉积物。尿常规检查异常者,不论轻重,光镜下均可查到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将狼疮性肾小球肾炎作以下分类:(重要考点)①正常肾小球;②单纯系膜性:细胞增多局限于血管系膜,毛细管无任何改变,预后佳;③局灶节段性:仅部分肾小球出现病变,表现为活动性坏死和(或)硬化,以前者多见;④弥漫增生性:几乎所有肾小球受侵犯,而且通常每个肾小球的大部分受累。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增生可以在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形成新月体.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可伴有肾小球硬化;⑤膜性:基底膜均匀性增厚,上皮侧有免疫球蛋臼沉着,肾小球细胞增生不明显;⑥晚期硬化性。代表狼疮性肾病变活动性炎症的病理改变包括:细胞增生、坏死、核破碎、细胞性新月体、白细胞浸润、透明样血栓、间质性炎症,上述病变表示可有较佳治疗反应;慢性终末期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硬化、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这些病变表示治疗难以奏效。狼疮性肾炎的病理改变不仅限于肾小球,间质性炎症,肾小管病变及血管炎都可以是其主要病变。
(四)临床表现
1.皮肤与粘膜80%患者有皮肤损害,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有对称性皮疹,典型者在双面颊和鼻梁部位呈蝶形红斑。这种皮损为不规则水肿性红斑,色鲜红或紫红,边缘清楚或模糊,表面光滑,有时可见鳞屑。病情缓解时,红斑可消退,留有棕黑色素沉着,较少出现萎缩现象。在SLE患者中也可见到盘状红斑的皮损,这与蝶形红斑略有不同;常呈不规则圆形,边缘略凸出,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红斑上粘有鳞屑,毛囊口扩大。晚期可出现皮肤萎缩,瘢痕化或皮肤色素消失,以面、颌、臂部较多见。此外在手掌的大小鱼际、指端及指(趾)甲周也可出现红斑)有的在下肢出现网状青斑,这些都是血管炎的表现。活动期患者可有脱发、口腔溃疡。有部分患者有雷诺现象。
2.关节与肌肉患者有关节受累,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关节痛,其中部分尚伴有关节炎。受累的关节常是近端指间关节、腕、足部、膝、踝等关节,呈对称性分布,而肘及髋关节较少受累。不伴有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及关节畸形。长期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病人的5%~8%发生股骨头或肱骨头无菌性坏死。肌痛见于50%患者,有时出现肌炎。
3.浆膜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胸膜炎,30%患者有心包炎;少数患者有腹膜炎。各部位的浆膜炎可伴有少量或中等量渗出液,偶有血性渗出液。
4.肾患者有临床狼疮性肾炎,表现为:①轻型肾炎:无有关症状,肾功能正常,仅有蛋白尿、管型尿、镜下血尿;②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肿,但血胆固醇有时不升高,病程进展缓慢;③慢性肾炎:患者呈不等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变形红细胞尿及肾功能不全;④尿毒症:为狼疮性肾炎的结局,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⑤急性肾炎:有面部浮肿、尿少、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明显血尿、红细胞管型尿、一过性氮质血症;⑥远端肾小管中毒:有尿浓缩及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不全。
5.心累及心肌。心肌炎患者常因合并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而发生心力衰竭。临床上很难以确定心内膜炎的存在。
6.肺可有急性狼疮性肺炎,胸片示双侧弥散性肺泡浸润性病灶。慢性狼疮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
7.消化道可发生各种急腹症,如急性腹膜炎、胰腺炎、胃肠炎等有关表现,肠壁或肠系膜的血管炎可造成胃肠道出血、坏死、穿孔或肠梗阻。肝肿大多见,但出现黄疸者少见。有黄疸者宜除外其他病因。
8.神经系统大脑损害以精神障碍、癫痫发作、偏瘫及蛛网膜下出血等多见,也可出现脊髓炎。出现中枢神经损害表现者常预示病变活动、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9.淋巴结可出现无痛性、轻或中度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可显示坏死性淋巴结炎病变。
10.血液系统可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有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约半数患者的血白细胞数在2~4.5×109/L。最常见的血液异常是正常色素细胞性贫血。
(五)免疫学检查
1.抗核抗体谱这是针对细胞核中不同成分的一组抗体,共有十余种,但临床上常用者有下列试验。
(1)抗核抗体是SLE的标准筛选试验但其特异性小,因它也出现在其他结缔约织病。SLE患者约95%阳性,抗体效价与病情活动进展不一定平行。由于意义相同,此试验已代替方法繁琐而阳性率低的狼疮(LE)细胞检查。
(2)抗双链DNA抗体对SLE特异性高阳性率约60%,抗体效价一般随病情缓解而下降。
(3)抗Sm抗体特异性高,SLE病人的阳性率是20%~30%。本抗体与SLE活动性无关。
2.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物(即假阳性的梅毒试验),均针对基本上相同的磷脂抗原。抗体在试管内抑制血凝,但有此抗体的患者不但无出血倾向,反而容易发生动脉与静脉的血栓形成。此外也常发生习惯性流产与血小板减少症。以上诸症状及抗磷脂抗体共同构成抗磷脂综合征。(什么是抗磷脂综合征?)
表6-1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分类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
(一)病因
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感染因子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HTLV—I和其他逆转录病毒都曾被怀疑为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但均未找到确证。
2.易感性本病的易感性是与遗传基础即Ⅱ类HLA有关。
(二)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延绵不愈是病原体和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以下假设可说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①HLA可以作为某些病原体的受体;②病原体的抗原片段与HLA分子的氨基酸进行结合;③分子模拟作用,即与疾病相关的HLA分子和病原体具有相似结构的基因片段,如HLADR4某些亚型与EB病毒壳抗原(gP110)间则有一段相同的氨基酸,使抗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转为对其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所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HLA—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类风湿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Fc端的抗体,它与自身的IgG相结合,故又是一个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和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造成关节局部和关节外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病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在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的增大,间质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当病变进入慢性时期,滑膜变得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这种绒毛在显微镜下呈现其滑膜细胞层由原来的1~3层增生到5~10层或更多,其中大部分为具有免疫活性的A型滑膜细胞,有巨噬细胞样功能。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散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如同淋巴滤泡。其中大部分为CD4(+)T淋巴细胞,其次为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另外尚出现新生血管和大量被激活的纤维母样细胞以及随后形成的纤维组织。
绒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又名血管翳,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
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外的任何组织。它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沉着,内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类风湿结节性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但也见于肺。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排列成环状,外被以肉芽组织。肉芽组织间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四)临床表现(重要考点)本病发病年龄自20岁至60岁,以45岁左右为最常见。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大部分患者起病缓,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一段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纳差等症状。
1.关节表现
(1)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半至数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出现在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本病明显。(重要名词解释)
(2)痛与压痛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髋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3)关节肿多因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病程较长者可因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而引凡受累的关节均可肿,常见的部位为腕、掌指、近指、膝关节,亦多对称性。
(4)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因滑膜炎的绒毛破坏了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造成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的畸形,又因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关节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出现手指关节的半脱位如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痉挛则使畸形更为加重。
(5)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痛肿和畸形造成了关节的活动障碍。
本病的关节炎有以下特点:它是一个主要累及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病情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如不给予恰当治疗则逐渐加重。加重的程度和速度在个体间差异甚大。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跟腱等处。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它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2)类风湿血管炎可出现在患者的任一系统。查体能观察到的有指甲下或指端出现的小血管炎,少数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在眼造成巩膜炎严重者因巩膜软化而影响视力。
(3)肺
1)肺间质性变是最常见的肺病变,见于约20%患者。虽有肺功能异常但临床常无症状,有时通过肺X线检查方能发现。只有少数发展为慢性纤维性肺泡炎。
2)结节样改变肺内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为肺内的类风湿结节的表现。结节有时可液化,咳出后形成空洞。
(4)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约30%出现小量心包积液,多不引起临床症状。
(5)胃肠道患者可有上腹不适、胃痛、恶心、纳差、甚至黑便,但均与服用抗风湿药物所致。很少由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引起。
(6)肾本病的血管炎很少累及肾。若出现尿的异常则应考虑因抗风湿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也可因长期的类风湿关节炎而并发淀粉样变。
(7)神经系统
1)脊髓受压都由脊椎骨突关节的类风湿病变而引起。表现为渐起的双手感觉异常和力量的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2)周围N因滑膜炎而受压,如正中神经在腕关节处受压而出现腕管综合征。多发性单神经炎则因小血管炎的血性病变所造成。
(8)血液系统本病出现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贫血因病本身所致或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造成胃肠道长期少量失血所致。Felty综合征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者伴有脾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同时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9)干燥综合征约30%~40%本病患者出现此综合征。口干、眼干的症状多不明显,必需通过各项检测方证实有干燥性角结膜炎和口干燥征。
(五)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1.血象有轻至中度贫血。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增高。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
2.血沉是一个观察滑膜炎症的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本身无特异性。
3.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它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
4.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型RF、IgG型RF、IgA型RF。在常规临床工作中以乳胶凝集法所测得的为IgM型RF,它见于约70%的患者血清,其滴度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比例。但RF也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肺结核、高球蛋白血症等其他疾病,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出现低滴度的RF。因此RF阳性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得诊断本病。(类风湿因子,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5.关节X线检查本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对关节病变的分期、监察病情的演变均殊重要。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摄片最有价值。X线片中可以见到关节周软组织的肿胀阴影,关节端的骨质疏松(Ⅰ期);关节间隙因软骨的破坏尚变得狭窄(Ⅱ期);关节面出现凿样破坏性改变(Ⅲ期);晚期则出现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6.类风湿结节的活检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分类标准简述如下: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摄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独立的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骶髂关节炎具典型的X线改变。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B27(+)。血清RF都阴性。
2.骨性关节炎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关节痛不如类风湿关节炎明显。以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为主。手指则以远端指关节出现骨性增殖和结节为特点。血沉增快多不明显。血清RF都阴性。
3.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部分患者因手指关节肿痛而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然本病的关节病变较。类风湿的关节炎症为轻且关节外的素统性症状如蝶形红斑、脱发、蛋白尿等较突出。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多阳性,补体则多低下
4.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之一。多见于青少年。其关节炎的特点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很少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外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则阴性。
(七)(治疗)
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1.一般性治疗包括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卧床休息只适宜于急性期、发热、内脏受累患者。
2.药物治疗根据作用,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分为: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药。后一类药物目前尚在探索和实验阶段,下面主要对前一类药物进行叙述。
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物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1)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前列环素、血栓素等炎性介质,从而改善关节滑膜的充血、渗出等炎症现象,达到控制关节肿、痛的目的。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的药物。属于这类药的包括许多品种,结构不同,药代动力学亦不尽相同,剂量用法亦各相异,但有以下的共同特点:①均为口服药;②除个别外都属酸类化合物;⑧由于胃粘膜的前列腺合成亦受到抑制,因此在服用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不适、胃痛、恶心、返酸、甚至胃粘膜出血;④久用这类药物后可出现间质性损害。以下例举国内常用的几种药物:
①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②吲哚美辛对关节肿痛有良效。
③布洛芬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常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的药物。
④萘普生每日剂量为0.8~1.0g,分2次服。不良反应少。
⑤双氯酚酸每日总量为75~150mg,分3次服用。除胃肠道不良反应外偶可出现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及皮疹。
⑥吡罗昔康本药的特点是半衰期长,故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每次20mg。不良反应少。
2)慢作用抗风湿药
①甲氨蝶呤(MTX)本药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同时具抗炎作用。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等。停药后多能恢复。
②雷公藤具抑制淋巴、单核细胞及抗炎作用。本药有不同制剂,以雷公藤多甙为例,每日剂量为60mg,分3次服用。病情稳定后可酌情减量。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对性腺的毒性,出现月经减少、停经,精子活力及数目降低,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变薄软,肝损,胃肠道反应等。
③金合剂分为注射及口服两种剂型。常用的注射剂为硫代苹果酸金钠,每周肌注一次,由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每次50mg,待有效后注射间隔可延长。口服片剂名金诺芬(auranofin),每日剂量6mg,分两次口服。3个月后起效,不良反应少。适用于早期或轻型患者。
④青霉胺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皮疹、口异味、肝肾损害等。
⑤柳氮磺胺吡啶剂量为每日2g,分次服用,由小剂量开始。不良反应少,但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⑥硫唑嘌呤抑制细胞的合成和功能。每日口服剂量为100mg,病情稳定后可改为50mg维持。服药期间需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
⑦环磷酰胺抑制细胞生长。本药毒副反应较多,多用于难治性、持续活动性、系统症状较重的患者。口服法为:100mg,每日一次。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性腺受抑,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期间宜大量饮水以防膀胱并发症。
⑧环孢霉素A是近年来治疗本病的免疫调节剂。每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5mg,一次口服。其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血肌酐和血压上升,宜服用期间严密监测。
3)肾上腺皮质激素本药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使关节炎症状得到迅速而明显的文善,但由于它不能根本控制本病因此它和非甾体抗炎药一样,停药就症状复发。长期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停药困难的依赖性和许多不良反应的出现。本药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又不能为非甾体抗炎药所控制或慢作用药尚未起效时的患者。
4)实验性治疗包括一些生物制剂如γ干犹素,抗TNFa抗体,抗T淋巴细胞及其受体的单抗等。有望能阻断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环节以控制疾病,疗效有待观察。另一些治疗如血浆换置、去淋巴细胞引流、放射治疗都应用于一些难治的重症患者。
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的方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和进展而定。受累关节超过20个,起病2年内就出现关节骨破坏,RF滴度持续很高,有关节外症状者则应尽早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包括一种以上的慢作用抗风湿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的联合应用。
三、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的切除手术。前者适用于较晚期有畸形并失去正常功能的关节。这种手术目前只适用于大的关节;而且手术不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本身的病情。滑膜切除术可以使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当滑膜再次增生时病情又趋复发。
§2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内容)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的免疫紊乱。
(一)病因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
2.性激素
3.环境
(1)感染
(2)日光
(3)食物
(4)药物
(二)发病机制在内在和外来的尚不明了的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丧失了正常的免疫耐受性(immune tolerance),以致淋巴细胞不能正确的识别其自身组织,而出现自身免疫反应。突出的表现为B淋巴细胞高度的活化而产生多种针对自身组织.包括细胞核及各种核成分、细胞膜、细胞浆、各种组织成分的自身抗体,其中尤以抗核抗体,(ANA)为重要。ANA对SLE的发病、诊断和病情都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B细胞受到TH(辅助/促进)和Ts(抑制/细胞毒)淋巴细胞的调节,许多实验资料都表明SLE周围血的TH和Ts的数值都不正常,并受到不同病期和病情的影响。说明SLE存在着T细胞的异常。T细胞的异常也反映在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从活动期SLE患者的循环中可以测到大量可溶性IL2受体也证明了上述论点。肿瘤坏死因子(TNF):可呈低下或升高的多态性改变,而TNFa的低下很可能与狼疮肾炎的发病有关。
目前认为免疫复合物是引起SLE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
除抗DNA外其他的自身抗体在SLE的发病中也起了一定作用。与某些自身抗原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结合的自身抗体,常不需要补体的参与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或通过抗体依赖细胞毒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减少。另有些自身抗体如抗磷脂抗体当与组织中的磷脂结合后就影响到血液的凝固系统,促发了血管内栓塞,构成SLE的许多临床症状如狼疮脑病、脊髓炎、反复流产、血小板减少等症状。ANA中的不少自身抗原为酶或具有生物活性的亚细胞成分,它们参与了DNA、RNA的复制或转录的过程,因此相应的自身抗体能特异性的抑制细胞的这些功能。
总之,SLE主要是由细胞和体液免疫紊乱而导致的组织炎症性的损伤。除免疫复合物外尚有其他机制参与。
(三)病理SLE的受损伤组织一般表现为炎症及炎症后病变,以血管炎或血管病变尤为突出。
本病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是:①苏木紫小体,系由苏木紫染成蓝色的均匀球状物质所构成。在形态学与组织化学上与狼疮细胞的包涵体相似,几乎见于所有受损的炎症区。②“洋葱皮样”病变,系指脾中央动脉及其他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③疣状心内膜炎,一般在心瓣膜或腱索上形成的赘生物,有时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几乎所有SLE患者的肾都可发现异常,虽然肾组织在光镜检查下未见异常,尿常规也无改变,但在肾小球血管系膜上可见微量免疫球蛋白或致密沉积物。尿常规检查异常者,不论轻重,光镜下均可查到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将狼疮性肾小球肾炎作以下分类:(重要考点)①正常肾小球;②单纯系膜性:细胞增多局限于血管系膜,毛细管无任何改变,预后佳;③局灶节段性:仅部分肾小球出现病变,表现为活动性坏死和(或)硬化,以前者多见;④弥漫增生性:几乎所有肾小球受侵犯,而且通常每个肾小球的大部分受累。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增生可以在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形成新月体.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可伴有肾小球硬化;⑤膜性:基底膜均匀性增厚,上皮侧有免疫球蛋臼沉着,肾小球细胞增生不明显;⑥晚期硬化性。代表狼疮性肾病变活动性炎症的病理改变包括:细胞增生、坏死、核破碎、细胞性新月体、白细胞浸润、透明样血栓、间质性炎症,上述病变表示可有较佳治疗反应;慢性终末期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硬化、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这些病变表示治疗难以奏效。狼疮性肾炎的病理改变不仅限于肾小球,间质性炎症,肾小管病变及血管炎都可以是其主要病变。
(四)临床表现
1.皮肤与粘膜80%患者有皮肤损害,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有对称性皮疹,典型者在双面颊和鼻梁部位呈蝶形红斑。这种皮损为不规则水肿性红斑,色鲜红或紫红,边缘清楚或模糊,表面光滑,有时可见鳞屑。病情缓解时,红斑可消退,留有棕黑色素沉着,较少出现萎缩现象。在SLE患者中也可见到盘状红斑的皮损,这与蝶形红斑略有不同;常呈不规则圆形,边缘略凸出,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红斑上粘有鳞屑,毛囊口扩大。晚期可出现皮肤萎缩,瘢痕化或皮肤色素消失,以面、颌、臂部较多见。此外在手掌的大小鱼际、指端及指(趾)甲周也可出现红斑)有的在下肢出现网状青斑,这些都是血管炎的表现。活动期患者可有脱发、口腔溃疡。有部分患者有雷诺现象。
2.关节与肌肉患者有关节受累,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关节痛,其中部分尚伴有关节炎。受累的关节常是近端指间关节、腕、足部、膝、踝等关节,呈对称性分布,而肘及髋关节较少受累。不伴有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及关节畸形。长期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病人的5%~8%发生股骨头或肱骨头无菌性坏死。肌痛见于50%患者,有时出现肌炎。
3.浆膜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胸膜炎,30%患者有心包炎;少数患者有腹膜炎。各部位的浆膜炎可伴有少量或中等量渗出液,偶有血性渗出液。
4.肾患者有临床狼疮性肾炎,表现为:①轻型肾炎:无有关症状,肾功能正常,仅有蛋白尿、管型尿、镜下血尿;②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肿,但血胆固醇有时不升高,病程进展缓慢;③慢性肾炎:患者呈不等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变形红细胞尿及肾功能不全;④尿毒症:为狼疮性肾炎的结局,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⑤急性肾炎:有面部浮肿、尿少、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明显血尿、红细胞管型尿、一过性氮质血症;⑥远端肾小管中毒:有尿浓缩及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不全。
5.心累及心肌。心肌炎患者常因合并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而发生心力衰竭。临床上很难以确定心内膜炎的存在。
6.肺可有急性狼疮性肺炎,胸片示双侧弥散性肺泡浸润性病灶。慢性狼疮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
7.消化道可发生各种急腹症,如急性腹膜炎、胰腺炎、胃肠炎等有关表现,肠壁或肠系膜的血管炎可造成胃肠道出血、坏死、穿孔或肠梗阻。肝肿大多见,但出现黄疸者少见。有黄疸者宜除外其他病因。
8.神经系统大脑损害以精神障碍、癫痫发作、偏瘫及蛛网膜下出血等多见,也可出现脊髓炎。出现中枢神经损害表现者常预示病变活动、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9.淋巴结可出现无痛性、轻或中度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可显示坏死性淋巴结炎病变。
10.血液系统可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有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约半数患者的血白细胞数在2~4.5×109/L。最常见的血液异常是正常色素细胞性贫血。
(五)免疫学检查
1.抗核抗体谱这是针对细胞核中不同成分的一组抗体,共有十余种,但临床上常用者有下列试验。
(1)抗核抗体是SLE的标准筛选试验但其特异性小,因它也出现在其他结缔约织病。SLE患者约95%阳性,抗体效价与病情活动进展不一定平行。由于意义相同,此试验已代替方法繁琐而阳性率低的狼疮(LE)细胞检查。
(2)抗双链DNA抗体对SLE特异性高阳性率约60%,抗体效价一般随病情缓解而下降。
(3)抗Sm抗体特异性高,SLE病人的阳性率是20%~30%。本抗体与SLE活动性无关。
2.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物(即假阳性的梅毒试验),均针对基本上相同的磷脂抗原。抗体在试管内抑制血凝,但有此抗体的患者不但无出血倾向,反而容易发生动脉与静脉的血栓形成。此外也常发生习惯性流产与血小板减少症。以上诸症状及抗磷脂抗体共同构成抗磷脂综合征。(什么是抗磷脂综合征?)
表6-1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分类标准
以下标准,13项中符合4项者即可确诊。①蝶形红斑或盘形红斑;②光过敏;③口腔溃疡;④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关节痛;⑤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⑥肾炎(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⑦神经系统损伤抽搐或精神症状;⑧血象异常(白细胞<4×109/L或血小板<80×109/L或溶血性贫血;⑨狼疮细胞或抗双链DNA抗体阳性;⑩抗Sm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狼疮带试验阳性;补体低于正常。
(六)治疗应依据病情轻重、疾病活动度、受损器官而制定治疗方案。
1.一般原则①急性活动期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慢性病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或工作,并注意劳逸结合;②有感染时应积极治疗。手术及创伤性检查前宜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疫苗注射并不诱发SLE病情活动:⑧无论有无光过敏,应避免暴露于强阳光下,如夏天戴帽子及穿长袖衣服;④治疗并发症的重要意义不亚于治疗SLE病本身。
2.疾病活动度的判断是指导治疗的指征及估计疗效的依据。判断应根据:①临床上有无活动性炎症损伤;如皮疹、浆膜炎或其他进行性免疫损伤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狼疮性肾炎经治疗而持续有尿异常者,应作肾活检以确定炎症活动度:②有无全身症状,如发热、无力、疲倦、体重下降;③化验如见抗双链DNA抗体效价升高,CH50、C3水平下降,一般说明病情恶化,相反则表示好转。此外可观察血沉,C3a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总之,需连续动态观察指标变化才能正确判断患者SLE的活动度。
3.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发热、关节肌肉酸痛、关节炎、浆膜炎,而无明显内脏或血液病变的轻症患者。对有肾炎者应慎用,甲能使肾功能恶化。
(2)抗疟药对于控制皮疹、光敏感及关节症状有一定效果,是治疗盘状狼疮的主药。可用磷酸氯喹每日250~500mg,或羟基氯喹每日200~400mg。氯喹衍生物排泄缓慢,长期应用可在体内蓄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病变。为预防眼部病变,宜定期检查眼底。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SLE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暴发性狼疮,脏器受累包括肾、中枢神经系统、心、肺等,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等。通常采用泼尼松龙;剂量为每日1mg/kg。病情严重者剂量可加倍,情轻者可按每日0.5mg
/kg给药。一般治疗4~6周,病情明显好转后开始减量,如起初泼尼松很多病人需要长期用小剂量泼尼松,以维持病情稳定。病情活动时,日量宜分次给药,待病情稳定后,一日量宜晨一次服用或隔日服一次药,以减少泼尼松的副作用。狼疮的皮肤病可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4)免疫抑制剂:对一些重型如中枢神经狼疮狼疮性肾炎心肌受损者;宜加用免疫抑制剂。对一些病情;易于复发而又因严重副作用不能用激素者,亦应考虑免疫抑制剂应用本类药物的毒性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脱发、口腔溃疡、肝病、骨髓抑制、性腺萎缩、神经炎、致畸胎、致癌。
(5)其他雷公藤对狼疮肾炎有一定效果,但也有毒性反应。环孢霉素A对上述免疫抑制剂无效的肾炎患者有效,可起减少激素用量的作用,剂量是每日3.5mg/kg。主要副作用是肾功能减退、高血压、多毛症。
4.妊娠SLE好发于育龄女性,因此常需考虑其妊娠的问题。含雌激素避孕药可使疾病复发,故不宜使用。病情稳定而且心肾功能正常者可允许怀孕,但应嘱咐在妊娠前3个月停用除激素以外的免疫抑制剂,在妊娠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实验室指标。病情的恶化都发生在妊娠期特别是在产后。妊娠期用药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胎儿最安全,故宜停用其他药物,按病情需要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并于围生期增加其剂量。SLE患者-直较高的流产、早产、死亡率。由于母亲的IgG型自身抗体可进入胎儿循环,可出现新生儿狼疮,表现为皮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哺乳期勿用大量激素;弱酸性非甾体抗炎药在乳汁中浓度很低。可以用半衰期短,在体内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苷酸者如布洛芬、双氯芬酸。
(六)治疗应依据病情轻重、疾病活动度、受损器官而制定治疗方案。
1.一般原则①急性活动期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慢性病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或工作,并注意劳逸结合;②有感染时应积极治疗。手术及创伤性检查前宜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疫苗注射并不诱发SLE病情活动:⑧无论有无光过敏,应避免暴露于强阳光下,如夏天戴帽子及穿长袖衣服;④治疗并发症的重要意义不亚于治疗SLE病本身。
2.疾病活动度的判断是指导治疗的指征及估计疗效的依据。判断应根据:①临床上有无活动性炎症损伤;如皮疹、浆膜炎或其他进行性免疫损伤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狼疮性肾炎经治疗而持续有尿异常者,应作肾活检以确定炎症活动度:②有无全身症状,如发热、无力、疲倦、体重下降;③化验如见抗双链DNA抗体效价升高,CH50、C3水平下降,一般说明病情恶化,相反则表示好转。此外可观察血沉,C3a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总之,需连续动态观察指标变化才能正确判断患者SLE的活动度。
3.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发热、关节肌肉酸痛、关节炎、浆膜炎,而无明显内脏或血液病变的轻症患者。对有肾炎者应慎用,甲能使肾功能恶化。
(2)抗疟药对于控制皮疹、光敏感及关节症状有一定效果,是治疗盘状狼疮的主药。可用磷酸氯喹每日250~500mg,或羟基氯喹每日200~400mg。氯喹衍生物排泄缓慢,长期应用可在体内蓄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病变。为预防眼部病变,宜定期检查眼底。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SLE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暴发性狼疮,脏器受累包括肾、中枢神经系统、心、肺等,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等。通常采用泼尼松龙;剂量为每日1mg/kg。病情严重者剂量可加倍,情轻者可按每日0.5mg
/kg给药。一般治疗4~6周,病情明显好转后开始减量,如起初泼尼松很多病人需要长期用小剂量泼尼松,以维持病情稳定。病情活动时,日量宜分次给药,待病情稳定后,一日量宜晨一次服用或隔日服一次药,以减少泼尼松的副作用。狼疮的皮肤病可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4)免疫抑制剂:对一些重型如中枢神经狼疮狼疮性肾炎心肌受损者;宜加用免疫抑制剂。对一些病情;易于复发而又因严重副作用不能用激素者,亦应考虑免疫抑制剂应用本类药物的毒性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脱发、口腔溃疡、肝病、骨髓抑制、性腺萎缩、神经炎、致畸胎、致癌。
(5)其他雷公藤对狼疮肾炎有一定效果,但也有毒性反应。环孢霉素A对上述免疫抑制剂无效的肾炎患者有效,可起减少激素用量的作用,剂量是每日3.5mg/kg。主要副作用是肾功能减退、高血压、多毛症。
4.妊娠SLE好发于育龄女性,因此常需考虑其妊娠的问题。含雌激素避孕药可使疾病复发,故不宜使用。病情稳定而且心肾功能正常者可允许怀孕,但应嘱咐在妊娠前3个月停用除激素以外的免疫抑制剂,在妊娠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实验室指标。病情的恶化都发生在妊娠期特别是在产后。妊娠期用药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胎儿最安全,故宜停用其他药物,按病情需要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并于围生期增加其剂量。SLE患者-直较高的流产、早产、死亡率。由于母亲的IgG型自身抗体可进入胎儿循环,可出现新生儿狼疮,表现为皮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哺乳期勿用大量激素;弱酸性非甾体抗炎药在乳汁中浓度很低。可以用半衰期短,在体内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苷酸者如布洛芬、双氯芬酸。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