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归纳:细菌的耐药性-医学微生物学
抗菌药物不能有效的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或杀灭细菌,称为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出现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细菌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细菌的固有耐药性与细菌的种属遗传有关,如革兰阴性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肠球菌对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和磺胺类的耐药性,它决定了抗生素的抗菌谱。获得耐药性是指细菌的个体由于发生了某些突变或从其他细菌中获得了某种决定性基因,使原来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产生某种程度新的耐药性。获得耐药性是细菌常见的耐药方式,主要通过:
①产生抗生素降解酶或修饰酶,使抗生素进入细菌菌体之前失活或结构发生改变;
②抗生素作用的靶位点发生突变,使之不能紧密结合或不能结合;
③细菌细胞壁通透性发生改变,降低抗生素进入细菌细胞内的浓度;
④细菌“外流泵”的作用,降低抗生素在细菌细胞内的浓度。
我们应该通过以下措施来控制细菌的耐药性: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加强药政管理。
(4)研制新抗菌药物。
(5)研制质粒消除剂。
(6)抗菌药物的“轮休”。细菌产生耐药性后,如果停用有关药物一段时期后,细菌可以恢复对该药物的敏感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