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归纳: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及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医学微生物学
1.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主要包括: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通过与菌体蛋白结合或使蛋白质脱水,导致细菌因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而死亡。如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酸碱类、醛类。
(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通过改变或破坏细菌体内酶活性基团功能,使酶活性丧失,导致细菌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
(3)损伤细菌的细胞膜或病毒包膜:通过改变细胞膜结构,干扰其正常功能,使细菌死亡。有的化学消毒剂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菌内容物外流,而细菌外的液体进入细菌,导致细菌破裂。如酚类、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
2.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各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各异。一般来说对同一种消毒剂,浓度越大,作用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就越好。但应注意例外,如酒精在70%~75%时杀菌效果最强,而浓度过高时会使菌体表面的蛋白迅速凝固,使酒精无法渗入菌体内部发挥作用。
(2)温度和酸碱度:通常温度升高,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增强。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与酸碱度有关,不同消毒剂有不同的最适酸碱度,如酚类消毒剂在酸性环境中的效果比较好。另外,细菌在适宜的酸碱度抵抗力较强,如果偏离其最适酸碱度,细菌就很容易被杀死。
(3)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细菌的数量越大,所需的消毒剂浓度就越高,作用时间就越长。
(4)环境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拮抗物的影响: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有其各自的拮抗物质。细菌也经常与血液、痰液和脓液等有机物混合在一起。这些混杂物可和消毒剂结合,从而影响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