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归纳:尿的生成和排出(二)
1.试论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解答: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面积的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和肾血浆流量变化。
(1)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上存在大小不同的孔道,小分子物质很容易通过孔道,而分子量很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滤过膜的通透性还决定于分子所带的电荷,带正电荷的分子较易通过,而带负电荷的分子则较难通过。某些疾病滤过膜的电荷性质发生改变,负电荷减少或消失,以至于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出而出现蛋白尿。
(2)滤过面积的改变:生理条件下,滤过面积相对稳定;在病理情况下,如肾小球肾炎,病理过程使有效的肾小球数量减少,有效滤过面积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3)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血流具有自身调节作用,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10.7~24kPa)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仍然保持相对恒定,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不变。如超出此自身调节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在血容量减少,剧烈运动,强烈的伤害性刺激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导致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量和毛细血管血压下降,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4)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条件下,不会有多大变动,若全身血浆蛋白的浓度明显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将降低,此时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增加。
(5)肾小囊内压改变:在正常的条件下囊内压是比较稳定的。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尿管阻塞,都可使肾盂内压显著升高。此时囊内压也将升高,致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因此而减少。有些药物如果浓度太高,可在肾小管液的酸性环境中析出结晶;某些疾病时溶血过多,血红蛋白过可堵塞肾小管,这些情况也会导致囊内压升高而影响肾小球滤过。
(6)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对肾小球滤过率有很大影响,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如果肾血浆流量加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就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将随之增加。相反,肾血浆流量减少时,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加快,滤过平衡就靠近入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将减少。在严重缺氧、中毒性休克等病理情况下,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将显著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因而显著减少。
5.试述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的特点。
解答: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的特点是:
(1)近球小管:重吸收量大,滤过液中70%Na+被重吸收,在近球小管前半段,大部分Na+与葡萄糖,氨基酸同向转运、与H+逆向转运而被主动重吸收;在近球小管后半段, NaCL是通过细胞旁路和跨上皮细胞两条途径而被重吸收的。水随NaCL等溶质重吸收而被重吸收,因此,该段小管液与血浆渗透压相同,是等渗重吸收。
(2)髓袢降支细段:对Na+不易通透。
(3)髓袢升支细段:Na+顺浓度差扩散进入组织间液。
(4)髓袢升支粗段:为主动重吸收,Na+:与2CL-、K+一起有管腔膜处同向转运至组织间液。通过Na+泵的活动,继发性主动重吸收了2CL-,同时伴有2Na+的重吸收,其中1Na+是主动重吸收,另1Na+通过细胞旁路而被动重吸收。
(5)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在远曲小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逆较大的电化学梯度进行的,是主动重吸收过程。在远曲小管初段的小管液中,Na+是通过Na+-CL-同向转运进入细胞的,然后由Na+泵将Na+泵出细胞而主动重吸收回血。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含有两类细胞,即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主要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管腔内的Na+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管膜上的Na+通道进入细胞,然后,由Na+泵泵至细胞间液而被重吸收。Na+的转运主要根据机体内水、盐平衡状况受醛固酮的调节。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