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医学检验学复习笔记:缺铁性贫血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具体如下: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耗尽而缺乏,又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病因:
①铁的摄入不足;②铁的需要量增加;③铁的吸收不良;④铁丢失过多。
3.分期和临床特征: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慢性渐进性缺铁的发展后果。不同缺铁时期患者临床症状不同。
①缺铁期:为早期阶段,无临床症状,仅血清铁蛋白减少,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正常。
②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随缺铁加重,骨髓、肝、脾等贮铁器官的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消失,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出现贫血一般症状,如乏力、心慌、头晕、气短、儿童发育迟缓等。
③缺铁性贫血期:患者表现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并出现多系统症状,如皮肤黏膜苍白;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食欲减退、异食癖;反甲、口角炎、舌炎等。
记忆要点:食欲减退、异食癖,反甲、口角炎、舌炎。
4.实验诊断:
(1)血象:
①早期轻度贫血时RBC正常、HGB下降,镜下出现小红细胞,RDW增高;中度以上贫血后,RBC减少、HGB下降更显著,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MCH、MCHC均下降,RDW增大,镜下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红细胞多见,可见靶形红细胞、低色素红细胞。
②RET正常或轻度增高。
③WBC、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但钩虫病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记忆要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MCH、MCHC均下降,RDW增大,可见靶形红细胞、低色素红细胞。
(2)骨髓象:
①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②红系增生,幼红细胞常>30%,粒红比值下降,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轻度贫血时,幼红细胞形态正常;中度以上的贫血时幼红细胞明显减小,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着色偏蓝。晚幼红细胞核固缩成“炭核”(幼浆老核);成熟的红细胞变化同血象,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③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各阶段细胞比例和形态正常。
④巨核细胞、血小板大致正常。
记忆要点:中晚幼红为主,增生活跃,幼浆(偏蓝)老核(“碳核”)。
(3)铁染色:
骨髓细胞外铁减少甚至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经铁剂治疗后铁粒幼红细胞增加,一段时间后细胞外铁才出现。
(4)铁代谢检查:
①血清铁蛋白(SF)减少,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敏感可靠的方法。②血清铁(SI)减少。③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TS)减低。④转铁蛋白(TF)增高。⑤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
【例题】下列关于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B.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
C.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 D.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答案】B。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