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归纳:涎腺的组织结构知识点归纳

来源: 2020-03-28 00:41

涎腺由实质和间质二部分组成。

1.实质即腺泡与导管,皮脂腺,肌上皮细胞。

2.间质即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小叶;形成包膜。

(一)腺泡相关知识点汇总

腺泡连接于导管末端,由单层腺上皮细胞围称中空的球形或棒状结构,外表面有肌上皮细胞附着,最外面有一层薄的基底膜包绕。

分为浆液性、粘液性、混合性三种。

1.浆液性腺泡

(1)呈球状,由浆液细胞组成。分泌物水样稀薄,含唾液淀粉酶和少量粘液。

光镜下,细胞呈锥体形,基底部较宽,紧附于基底膜上,顶端向着腔内。胞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1/3处。胞浆嗜硷性,胞浆中含酶原颗粒。

(2)当细胞分泌时,分泌颗粒减少;同时,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增大,核仁明显。

(3)电镜下,浆液细胞具有合成,贮存和分泌蛋白质细胞的特征:粗面内质网发育良好,其间有许多棒状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显著。蛋白质存在分泌颗粒中。

(4)分泌颗粒胞吐。

(5)腺腔常延伸到细胞之间,成为细胞间小管。

2.粘液性腺泡

(1)呈管状,由粘液细胞组成。其分泌物粘稠。

(2)光镜下粘液细胞呈锥体形。分泌产物少时胞核较大,色浅;分泌产物多时细胞核扁平,位于细胞底部,染色较深。因胞浆内含丰富的粘原颗粒,故胞浆透明呈网状结构。网架是粘原所构成,着色微嗜硷性,淡蓝染色。

(3)电镜下,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较明显,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不如浆液细胞显著,细胞内充满电子透明的分泌颗粒。

3.混合性腺泡

由粘液细胞和浆液细胞组成。前者组成腺泡之大部分,紧接闰管;后者呈新月状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又名半月板

(二)导管相关知识点汇总

腺的导管系统分为闰管、分泌管、排泄管三段。

前两者均位于小叶内,后者穿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管径由细变粗,细胞由扁平变为柱状,由单层变为复层,最后汇集成总排泄管,将分泌物排入口腔,混合形成唾液。

1.闰管

(1)是导管最细小的终末分支部分,连接腺泡与分泌管。

(2)其长短不一。若粘液细胞多,则闰管较短;反之,粘液细胞少,则闰管较长。例如:腮腺具有较长的闰管,舌下腺的闰管则短而不易见。

(3)光镜下,管壁上皮细胞为矮立方形,胞浆较少,染色较淡,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4)电镜下,在胞浆基底部内有少量粗面内质网,在顶部有高尔基复合体,具微绒毛、指状突起、连接复合体和桥粒等结构。在基底膜与细胞间有肌上皮细胞。

(5)闰管细胞有可能发挥干细胞作用,或分化为分泌细胞,或分化为肌上皮细胞。

2.分泌管

(1)管径较粗,管壁由单层柱状细胞所组成。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近基底部。胞浆丰富,呈强嗜酸性。

(2)在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所以分泌管又称纹管。

(3)电镜下,在上皮细胞基底面,细胞膜向内折,形成许多垂直的皱褶,其间夹有呈纵形排列的线粒体,这就构成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纵纹,

(4)钠泵,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并转运水和电解质,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

3.排泄管

管壁细胞于小叶内呈柱状,胞浆淡染。出小叶后穿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中,称小叶间导管。此时管径变粗,管壁细胞变为复层或假复层柱状上皮。此上皮除柱状细胞外,还含有许多小的基底样细胞,即所谓储备细胞,亦可能发挥干细胞作用。最后,汇集成总排泄管,其上皮逐渐变为复层鳞状上皮。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