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中医学资料整理:特定穴的介绍
特定穴主要有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交会穴十类。下面对其中个别类别进行介绍。
(一)五输穴
十二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输穴。五输穴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是经气所出的部位。“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是经气流行的部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
在《难经·六十四难》记述了五输穴的全部五行属性,“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认为五输系以五脏为主,六腑为附属,腑与脏相表里,阳与阴、刚与柔相对,因而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就属金,阳克阴经。
五输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对治疗内脏疾病及相关的五官、皮肉筋骨的疾病都有良好效果。《难经·六十八难》将五输穴的作用概括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近代对五输穴的应用,井穴多用于各种急救,荥穴多用于各种热病,输穴多用于肢节酸痛,经穴多用于气喘咳嗽,合穴多用于腑病。
(二)背俞穴、募穴
俞穴、募穴常总称为俞募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各脏腑均有1个,共12个。募穴是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各脏腑也均有1个,共12个。俞穴位于背腰部,故又称背俞穴;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因为两者均与某一脏腑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有密切联系,其主治作用具有相同之处,临床应用时又多同时配合使用,故多同时出现。
俞、募穴在临床的应用,主要分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
诊断方面:病邪侵人脏腑,相应的俞、募穴会出现特殊反应,可据此诊察疾病。《内经》中就有许多用俞穴来诊断疾病的记载,如:“按之快然”、“按之热气甚”、“应手如痛”、“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陷”等等,都是诊察脏腑疾病的客观依据。这种扪察背俞诊断疾病的“经穴触诊法”被历代医家沿用至今。
治疗方面:其临床治疗主要是根据俞募穴的主治特点而应用。俞、募穴均位于躯干部,在生理上,是脏腑之气输注或结聚的部位,均与某一脏腑有密切关系。在病理上,脏腑的疾病可以反应于俞募穴(反应病证)。在治疗上,通过针、灸俞、募穴可达到治疗脏腑病证的目的(治疗病证)。当机体发生病变时,内脏或阴经的病邪,常可由阴而入于阳分的俞穴——“阴病行阳”,在俞穴出现压痛敏感结节等阳性反应;内腑或阳经的病邪,常可由阳而人于阴分的募穴——“阳病行阴”,在募穴出现阳性反应。所以,治疗时要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