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医学伦理学资料整理:医学伦理学概念及发展史
1.西方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1)古希腊时期的医生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也是西方医德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全集》中著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专门论述医德的文献。
其中提出的不伤害原则、病人利益原则、保密原则已成为西方医德传统的核心。
《希波克拉底誓言》主要内容:
①阐明了行医的宗旨,“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
②强调医生的品德修养,“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利益,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做奸诱之事”。
③强调尊重同道,“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如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
④提出为病家保密的道德要求:“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这些医学思想为当今的医学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
(2)古罗马名医盖伦(约公元130—200年)指出“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艺术---医学”明确了医学职业的利他性。
(3)文艺复兴时代,人道主义日盛。德国医生胡弗兰德(公元1762—1836年)的在《医德十二缄》提出了医学应秉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观点。
(4)1864年8月,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12个国家在瑞士首都日内瓦签署《日内瓦公约》,是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的首次规范性表述。
(5)2002年,美国内科学基金、美国医师学院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发表了《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该宣言已被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和签署该宣言,成为引导现代医学职业发展的风向标。
2.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
(1)古代医学伦理学
①儒家称医术为“仁术”,“医乃仁术”即医学是一门“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术,不仅体现了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还反映了医学的社会职能和医生的职业道德特点。因此,“医乃仁术”贯穿于全部医德的内容之中。
②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提出医生应“精研方术”与“知人爱人”的观点,并特别批评了当时医界存在的不道德行径。
③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精诚论》提出:“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大医精诚论”是我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2)我国近代医学伦理学: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为其特征。
(3)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
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1988年10月,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其实施办法》中提出了七条医德规范,概括为:“救死扶伤,人道待人;尊重病人,一视同仁;文明礼貌,关心体贴;谨言慎行,保守医密;互学互尊,奋发进取;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并从立法目的、医师素质、执业规则、考核和培训、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对医学伦理问题加以立法,表明医生的职责应是人道主义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