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公基申论归纳概括:中国的创新发展
材料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材料二: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经感叹:“中国学生‘太听话’了。”物理大师杨振宁教授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学生太会考试了,但面对创造性的课题则常常束手无策。”是啊,当孩子们的行为范式、价值取向等被限制在各种标准答案的“框框”时,我们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一大批保守、迟钝而缺乏创造力的“考试机器”,又怎能出现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哥白尼和爱因斯坦呢?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新常态下,唯有创业创新才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2015)》(GCR)显示,按照世界上公认有2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步入创新型国家(地区)行列来划分,可将GCR的114项二级指标中排名前20位的指标界定为“优势指标”,21-70位的指标界定为“中等指标”,71-144位的指标界定为“弱势指标”。
按照GCR报告,中国的弱势指标达22项,占全部指标的1/5。弱势指标主要表现在人才创新创业的管理支撑、经济技术基础、商业环境及经济环境、知识基础等方面。
这些弱势指标的分布,表明中国人才在创新创业中得到的管理支撑很弱,受到的制度障碍很强。这些数据均显示了在商业运营环境中的诸多方面还不成熟,抑制了中国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现行教育、科技体制不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与卓有成效的经济体制改革极不相符,亟待变革。GCR数据还显示,中国人才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严重不足,不仅与世界七大工业国和大部分OECD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金砖五国之中也不具有优势。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针对中国在创新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300字左右
要求:语言规范,对策具有针对性。
【参考答案】
解决创新中的问题,首先要培育创新人才。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确立“人才本位”的理念。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追求和学术精神应体现在学术平等上,勇于打破传统的学术范式,挑战学术权威,并创造出新的学术范式。其次创新管理,完善创新制度。推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结盟,共同组建高技术研发中心、高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基地,形成完整的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和服务链。建立服务型政府,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公共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与运行机制,鼓励绩效优先、竞争合作,促进持续发展、流动开放。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