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预防医学知识归纳: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
我们都知道在职业过程中有职业有害因素的存在,那我们如何在众多因素中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呢?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
首先如果是我们未知的职业有害因素的话,我们该如何识别以及相应的有哪些方法呢?
判定某一因素是否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方法和依据有临床病例观察、实验研究和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三个方面。
1.临床病例观察
从职业人群的特定病例或一系列发病集丛中分析找出职业与疾病的联系,作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和判定的起点和线索。最初接触和发现职业病的是临床医生,对职业相关疾病的细致观察和科学分析,是分析和探索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传统方法。
2.实验研究
从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测试(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阳性结果中寻找线索,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有效手段。但动物实验在模拟人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时,存在种属差异、样本数量不足、剂量推导差异以及接触方式、环境差别等局限性,在利用其结果外推及人时应持谨慎态度。
3.职业流行病学研究
以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有关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影响在人群、时间及空间的分布,分析接触与职业性损害的因果关系,可提供识别和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最有力的证据。
其次,如果是某种我们已知的职业有害因素,我们该如何识别和筛选呢?
常用的有类比法、检查表法、工程分析法、经验法和检验、检测法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常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1.类比法
利用相同或相似作业条件工程的职业卫生调查结果,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监测数据以及统计资料进行类推的识别方法。采用此法时,应重点关注识别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考虑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工程技术、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2.检查表法
针对工厂、车间、工段或装置、设备以及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事先将要检查的内容以提问方式编制成表,随后进行系统检查,识别可能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方法。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工艺的项目需要编制不同内容的检查表。是一种基础、简单、应用广泛的识别方法。
3.工程分析法
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所选原辅材料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含量等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方法。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建设项目,找不到类比对象与类比资料时,通常利用工程分析法来识别职业危害因素。
4.经验法
依据识别人员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借助自身职业卫生工作经验和判断能力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成熟工艺的工作场所的识别。优点是简便易行。
5.检验、检测法
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现场采样,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有利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定量识别。
综上所述,对于未知的职业有害因素我们可从临床病例观察、实验研究、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三方面来判断是否为职业有害因素;对于已知的职业有害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法、检查表法、工程分析法、经验法、检验、检测法来进行识别和筛选。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