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年军队文职考试文学类高频考点:“以少胜多”的战役

来源: 2020-07-25 13:09

一、涿鹿之战

1、战争时间:约4600年前。

2、战争地点:涿鹿(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3、战争双方:炎黄部落;蚩尤部落。

4、战争目的: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5、战争结果:炎黄部族获得胜利,蚩尤大败。

6、战争意义: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合并,成为了后来的华夏族(汉族),使得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实现转变。因此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建立了华夏民族的源头。

二、牧野之战

1、战争时间:说法不一,从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故多数情况下表述为商朝末年。

2、战争地点: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

3、战争双方:商纣王帝辛;周武王姬发。

4、战争目的: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为了推翻商纣王的暴政。

5、战争结果:周武王大获全胜,商纣王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6、相关典故:临阵倒戈。

7、兵力对比:周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

三、城濮之战

1、战争时间:公元前632年。

2、战争地点: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当时隶属于卫国。

3、战争双方:晋文公重耳;楚成王、楚国大将子玉。

4、战争目的:晋国崛起,与楚国开始争霸中原。

5、战争结果:楚国战败,子玉羞愤自杀,晋国崛起,成为中原霸主。

6、相关典故:退避三舍。

7、兵力对比:楚方:42000;晋方:32500。

四、柏举之战

1、战争时间:公元前506年。

2、战争地点: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又说湖北汉川北)。

3、战争双方:吴王阖闾;楚昭王。

4、战争目的:蔡国国君蔡昭侯、唐国国君唐成公,为报楚令尹子常(囊瓦)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国,与晋、吴结盟,使楚北侧失去屏障。

5、战争结果:吴国快速取胜,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力量对比最悬殊的战役。

6、兵力对比:吴国:3000人;楚国:200000人。

五、桂陵之战

1、战争时间:公元前354~前353年。

2、战争地点:桂陵(一说今山东菏泽东北,又说今河南长垣西北)。

3、战争双方:齐国:齐威王、田忌、孙膑;魏国:庞涓。

4、相关典故:围魏救赵。

5、兵力对比:齐军80000;魏军80000。

六、马陵之战

1、战争时间:公元前341年。

2、战争地点: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

3、战争双方:齐国,魏国,韩国。

4、相关典故:增兵减灶

5、兵力对比:魏军兵力不详;齐国兵力应不少于10万。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