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教育学系统复习:简说察举制
从历史上考察,中国的选举制度源远流长。从尧、舜、禹的圣圣相传,到为实现“天下为公”而选“天下人才”的理念的萌芽,以“任人唯贤”为准则的吏员制度、武选制度等等多种制度安排,整个选举体系为“天下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时期,孔子在周公礼制的基础上创造了“天下有道”的儒学体系,也形成了“天下选举”的思想萌芽。《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这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中的“与”是“举”的通假字,天下选举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举能”。我国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唐代到清代实行“科举制”,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察举制,也叫“选举制”,是中国古代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因此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雏形。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汉高祖刘邦颁布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大,开“察举制”先河。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主要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质朴、敦厚、逊让、节俭)、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弟力田、明经、明法、勇猛知兵法等,这些科目随历史发展而有所调整与变化。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其中“孝廉”是汉代察举常科中最重要的一科,得人最多,出了许多名人。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这是古时对官吏的普遍要求。两汉时期,举贤思想很好地付诸实践,形成了系统化的察举选官制度。两汉选官将选贤思想很好地加以贯彻,察举制的实施对两汉社会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