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教育学系统复习:“你瞅啥?”之班杜拉观察学习
在东北的街头,如果你紧盯着一个人看,那么你将听到这样一句话,“你瞅啥?”,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转移视线并离开。反之,“瞅你咋地?”等一系列的对话,可能会展开一场不知所以的混乱场面。那我们到底在“瞅”啥?又为什么要“瞅”别人呢?子曾经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说明,我们可以通过“瞅”他人的长处和短处来进行学习,改善自身的行为。而这种学习,就是班杜拉所提出的“观察学习”。我们首先论述观察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哪些信息。
画龙点睛:我看到了。
补充知识点,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榜样行为的特性、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点。
(二)保持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二个心理过程是保持。观察者如果想要在以后什么时候再现榜样行为,就必须把这种反应模式以符号的形式保存在记忆系统中。
画龙点睛:我记住了。
补充知识点:示范信息的保持主要依赖于两种符号系统。一是表象系统,一是言语系统。在儿童发展早期,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他们的言语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言语编码就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保存形式。同时,动作的演练也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记忆支柱。有些通过观察而习得的行为,由于社会禁令或缺乏机会,不能用外现的手段轻易地形成,此时如能在头脑中进行心理演练,也可大大提高熟练程度,增强保持时间。
(三)动作再现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子过程是把符号性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把它经过编码后良好地保持在记忆中,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
画龙点睛:我会做了。
(四)动机过程
任何人都无法复演所学过的所有动作,因此,班都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
画龙点睛:学会了不等于会去做。
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首先,如果按照榜样行为去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直接强化。
画龙点睛:自己受到强化。
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
画龙点睛: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进而自己受到强化。在通过观察而习得的无数行为中,看到他人获得积极效果的行为,比看到他人得到消极结果的行为,更容易表现出来。
最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评价反应,也会调节他们将表现出哪些可观察到的习得行为。他们倾向于作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这是一种自我强化。
画龙点睛:自己强化自己。
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以上知识点。
1.老师当众批评写作业“粗枝大叶”的学生,渐渐的班里的学生学习和做事细心程度普遍提高。老师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 )。
A.条件反射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答案】D。解析: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被强化进而自己受到强化。学生看到“粗枝大叶”的学生被批评所以细心程度普遍提高,强调看到别人被批评,进而自己受到了影响,属于替代性强化。故本题选择D。
2.李明看到张红帮助老师擦黑板并学会该行为,但日后他自己不一定这样做,因为他未看到老师表扬张红,这属于观察学习的( )过程。
A.注意 B.保持 C.再现 D.动机
2.【答案】D。解析: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指行为是否表现的过程,看到他人获得积极效果的行为,比看到他人得到消极结果的行为,更容易表现出来。李明看到擦黑板的同学未受到表扬,便很难表现行为,这便是打消了李明表现该行为的动机,属于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故本题选择D。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