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教育学系统复习: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知识点呈现:
1.“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统一于恶,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好味、好利、好声、好色的,这是圣人与平民百姓所一致。荀子认为善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因此称它为“伪”,即人加工的结果,就有了我们所提到的“化性起伪”。
2.教育目的:培养“大儒”
作为儒家学者,荀子从其人性论基础和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出发,主张培养能够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荀子依据当时儒者的情况,将其划分为大儒、雅儒、俗儒三类。大儒不仅有广博知识,而且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能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因而能自如应对未曾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能够治理好国家。雅儒熟悉已存典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仪规范要求,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欺欺人,因而显得光明坦荡。俗儒仅仅披着儒者的外衣,死记硬背已存经典而不知如何去应用,只能以谄谀、巴结的形式为自己谋取好处,而不顾他人与社会。荀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儒而非雅儒或俗儒。他认为这样的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来,“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3.荀子的教学方法
荀子对学习过程作了如下系统的论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到百举而百陷也。”这个学习过程有三个阶段:闻见、知、行。具体说来有这样几个层次:其一,对事物一无所闻,不如有所闻;其二,仅有简洁的闻知,不如亲自去经历;如果不亲自去经历,虽闻知再博,也不免有荒谬;其三,只有感性的经验,而无理性的理解,虽记得再多,也不免有虚妄;其四,仅有理解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深厚的知识,也不免陷入困顿;只有实行了,才算完成了学习的过程。所以,学习是一个理性思维(知)参与下的外求过程,不仅是认识主体向外界求知识(闻见),而是在实际行动中求知识(行)。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重视“行”,体现了从实践中学、以实践行动为书的精神,由此构成了完整的学习过程。
4.高度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教师和君王一样,是实现天下大治的根本。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国家要有乱变治、兴盛强大,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地位。“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因此,荀子在道德上极力提高教师的地位,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尊贵地位上。为了维护师尊,荀子还主张学生只能“师云亦云”。荀子仅仅是从教师的政治功能,仅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来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二、考题再现:
1.古代教育家荀子曾经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还说过“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这体现了教学原则的( )。
A.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答案】B。解析:题干中,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意思是没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意思是听说过道理却不眼见为实,即使听说的知识很多,也一定会有谬误。古语均强调的是真实感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直观性教学原则。故本题选择B选项。
2.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
A.俗儒 B.雅儒 C.大儒 D.鸿儒
2.【答案】C。解析:荀子依据当时儒者的情况,将其划分为大儒、雅儒、俗儒三类。荀子认为大儒不仅有广博知识,而且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能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因而能自如应对未曾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能够治理好国家。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儒。D选项鸿儒为东汉时期王充认为人才的培养目标,王充把人才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故本题选择C选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