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代的相和歌。既有北方的原始民歌,也有艺术歌曲,最后发展成相和大曲。相和歌——“汉世街陌讴谣之词”属于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由开始无人伴奏的徒歌发展成“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形式,相和歌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汉代歌舞大曲——相和大曲。成为魏晋南北朝清商乐的先声。
2、清商乐— 东晋南北朝期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的总称。早在三国时期,魏三祖曹操、曹丕、曹睿便作有大量清商词,还设立了清商署的机构,专门管理清商乐,后来北方的相和歌、清商乐由于两晋时的战乱传播到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和发展,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民间歌曲。
3、吴歌西曲——吴歌在东晋南朝时颇胜,流传在以建康(南京)为中心的地区,其中多为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子夜四时歌》; 西曲的产生较吴歌略晚,是南朝宋齐粱时期,流传地区以今江陵为中心,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即以曲倚(伴奏)歌。作品除民歌外,也有文人创作,民歌有《莫愁乐》《那呵滩》等等。
编辑推荐: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