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2016军队文职体育学复习资料(14)

来源: 2017-06-22 21:56

 

1.高住高练法
高住高练法(Livinghigh—traininghigh,Hi—Hi)指在高原居住,在高原训练。不同海拔高度的高住高练所产生的训练效果有所差异,因此,在高住高练法具体应用时往往采用改变海拔高度的方法,以谋求最佳效果。例如,运动员先在海拔1500。1900米高度训练一段时间后,再到海拔2000~2500米高度训练,然后再回到海拔1500。1800米高度训练,最后返回平原。高住高练法能充分利用高原低氧环境,取得低氧训练的效果,但是训练强度不大。
2.高住低练法
高住低练法(Livinghigh—traininglow,Hi—Lo)是由勒文(Levine,1991)最先提出的,就是让运动员在较高的高度(2500米)居住,而在较低的高度(1300米)训练。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机体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挖掘本身的机能潜力,又可达到相当大的训练量和强度。此种训练法已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并已应用于高原训练实践中。
3.低住高练法
和高住低练法相反,低住高练法(Livinglow—traininghigh,Lo—Hi)是让运动员居住在较低的高度(1300米或平原),在海拔较高的高度(2500米)进行训练。既能保证运动员进行低氧训练,也能促进运动员的恢复。
4.低住低练法
低住低练法则是让运动员居住和训练都在1000米左右的较低高度。这种方法也称为亚高原训练法。它对于准备亚高原比赛所进行的适应性训练比较有效。此外,它也可作为高住高练法之前的过渡性训练。
5.间歇性低氧训练法
吸入低于正常氧分压的气体,造成体内适度缺氧,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抗缺氧生理适应,以达到高原训练目的。
6.模拟高原训练法
芬兰学者拉斯考(Rusko,1995)提出“Hi—Lo”方案的“高原屋”,即让运动员生活在模拟海拔2500米高原状态的“高原屋”中,然后在1300米高度训练。目前这一高原训练计划已在芬兰、挪威、瑞典和中国等国家实施。日本生产使用的是可移动的帐篷,帐篷内是仿高原环境。美国发明生产了一种可调氧分压式睡仓,它可提供1名运动员在仓内休息。这些仿高原训练法,既不需要高原训练基地,又免去往返迁移,同时使运动员机能潜力得到最大的发展,以期达到高住低练的效果。
热应激的生理反应
1.心血管反应:心率显著增加、最大心输出量和VO2max均下降。
2.发汗增加:体热平衡的主要途径,排汗增加以加快体热散发。
3.尿量变化:运动中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剧烈运动时大量排汗和呼吸道水分丢失使得尿量减少或无尿。
4.内分泌变化:在热环境中,垂体释放抗利尿素以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因而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另外,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增多,也可以促进肾小管和汗腺对Na+重吸收,降低汗液中Na+浓度,从而有利于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5.代谢变化:在热环境进行次极限强度运动时,机体更多依赖无氧代谢,导致了乳酸过早堆积和糖原的储备量减少。乳酸堆积的可能原因:热环境运动时,由于肝脏血流量减少,使乳酸转化率下降;用于体表散热的血流量增加,减少了肌肉的血液循环,造成了在热环境中运动时乳酸相对增多,疲劳过早出现。
6.耐力下降:在热环境中高体温是影响耐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不管是有训练经历者或无训练经历者,在高温环境中运动时都会使耐力下降。但有氧能力水平高的人在高热环境中运动的耐力较无训练者好。研究显示,有训练经历者在体温39出现疲劳,而无训练经历者是38出现疲劳。
热服习的生理反应
概念:在高温与热辐射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人体在一定范围内逐渐产生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表现在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心血管机能等方面的改善。1.排汗阈值下降、排汗率增加、排汗能力增强。2.肾脏和汗腺对Na+重吸收增加。3.心功能改善,每搏输出量增加。
热病
脱水:在炎热环境中剧烈运动几小时,由于大量排汗后血容量显著减少而导致脱水。脱水可引起排汗率、血浆量、心输出量、最大摄氧量、工作能力、肌肉力量和肝糖原含量等下降。
热痉挛:热痉挛常出现在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主要是因为脱水和无机盐的丢失以及体液水平和电解质浓度不平衡所致。表现为肌肉痉挛、排汗多和疲劳,但体温尚正常。在运动中和运动后饮用足够的水及从食物中摄人足够的盐,就会有效地预防热痉挛。
热衰竭:热衰竭常出现在对热尚未适应的人开始进行剧烈运动时。主要是由于循环系统的调节机能障碍和大量排汗导致细胞外液,尤其是血浆量减少造成的。血液滞留在扩张的体表血管中,使循环血量及心输出量显著下降。表现为虚弱、脉搏加快、直立时血压低、头痛和头晕等,排汗可能稍减少,体温会有升高(通常低于39.5)。出现热衰竭时应停止运动,并到阴凉地方休息,补充水分,必要时输液。
中暑:由体温过高致下丘脑体温调节机能障碍而造成的。通常排汗停止,皮肤干燥而发烫,体温升高至41.5以上,虚脱、意识丧失,甚至导致死亡。出现中暑先兆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并同时设法降低体温,包括喝冷水、去除外衣、冰敷及冷水浴等。
热病的预防
预防热环境训练时热病的发生,合理补液和预防过度脱水最为重要。在运动前后通过监测体重,大致了解失水量后进行补液,每减少1公斤体重表示脱水450毫升,或在运动前20分钟喝400~600毫升的冷水;在运动中少量多次的补液,每隔15~30分钟补液100~300毫升,每小时的总补液量以不大于800毫升为宜;在运动后的补液也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并适当补盐。在热环境运动时补液的指导方案如下:
(1)小于1小时的运动,在运动前的0~15分钟补充含6%~10%糖饮料,运动中补充的液体约相当于1/2排汗量的水分(水温在5~15.5)。
(2)1~3小时运动,建议运动前饮水300~500毫升,运动中补充800~1600毫升,含6%~8%糖和12~20mEq(毫克当量)钠盐的饮料。
(3)大于3小时运动,运动前饮水300~500毫升,运动中每小时补充含6%~8%糖和20~30mEq钠盐的饮料500~1000毫升。
(4)恢复期中,应摄取含糖5%~10%和钠盐30~40mEq的饮料以获得复合水。为使糖原得到快速的恢复,在运动的最初2小时内,每小时的摄糖量应不少于50克。
冷应激的生理反应
低温环境中,体温下降会损害人体机能,也会影响运动能力。寒冷会导致免疫监视能力下降。
防止体温下降的调节机制:寒颤,外周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
水环境的适应
人在28-30的水中就会产生寒冷应激。
第一阶段,刚入水,冷刺激反射性地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发白,散热减少,产热加强(发白阶段);
第二阶段,皮肤血管反射性舒张,血液流向皮肤,皮肤发红,有温暖感觉(发红阶段);
第三阶段,如果持续在水中停留过久,身体散热过多,会出现寒颤,以加强产热过程(发抖阶段);
第四阶段,若继续停留太长,引起小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血液滞留在皮下静脉中使皮肤和嘴唇紫绀(发紫阶段)。
潜水的心血管反应
潜水降低了心血管系统的负荷。水温下降可进一步引起安静和运动时的心率下降。在相同的运动强度下运动时,水下心率比陆上低10~12次/分。
当潜水者憋气下潜,因周围水的压力升高,压迫胸壁,肺中空气的体积减小。最终,肺容积减小到余气量,但不会更小。余气量是最大呼气之末留在肺中的气体量。如果潜水者下潜至更深处,此时血压高于肺和呼吸道内的气压,可能引起肺和呼吸道的血管爆裂。肺总容量大和余气量小的人能潜得更深。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