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考试公基知识高频考点:两个“一万亿”,度过特殊年
2020年,注定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疫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停工停产导致的税收迅速下滑、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还要保就业稳民生,为实体经济减负,再加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任务……每项工作都是硬任务,而每项工作也都是“花费不菲”。那么钱从哪里来?钱花到哪里去?钱如何才能花好用好?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政府面前的“民生答卷”。
(一)钱从哪里来?
“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甫一出炉,两个“1万亿元”就迅速占领各大媒体头条,冲上了热搜。
增加财政赤字,发行特别国债,国家以“举债”的方式,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那么为何要选择此种方式?一方面在于财政吃紧,今年前4个月的全国一半公共预算收入政府为-14.5%,一些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部分出现了“三保”困难的情况。另一方面,特殊时期要有非常之举,选择选择扩大赤字和债务规模这一政策工具,可以使结构性财政政策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而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此做法正是对冲经济社会风险,财政政策积极有为的体现。
(二)钱花到哪里去?
有了真金白银,怎么才能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两个“1万亿元”全部流向基层、转给地方。政府将建立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让资金坐着“直通车”一路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情况,精准化的操作提高了资金利用的效率,实现把每一笔钱用在紧要处,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三)怎么保证把钱花好?
“真金白银”来之不易,要坚决管好用好。
1.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钱袋子”紧了,政府就要过“勒紧腰带过紧日子、苦日子”,花钱就要精打细算,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近日,102个中央部门集体“晒”出今年“账本”,大幅压缩“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咨询培训、论坛展会等方面的支出,严禁新建、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践行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兜牢民生底线。
2.没有绩效的钱绝不该花。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架设了立体的“三面镜子”,强化了规范透明的公共预算特征。具体而言,一是“放大镜”:让社会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二是“多棱镜”:加减有度,突出绩效。今年中央本级预算支出下降0.2%,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12.8%,充分体现向基层让度财力的特征。三是“望远镜”:立足长远,积极有为。如电子商务进农村、冷链物流、知识产权转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预算没有削减,且这些专项资金都是提前下达,将为保基本民生、激发市场主体注入活力。
3.扎紧监管制度的“笼子”。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市县政府要建立使用台账,确保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财政部要同步建立全覆盖、全链条监控系统,各级国库要督促做到点对点直接拨付资金、确保账实相符,审计部门要开展专项审计。对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坚决处理。
两个“一万亿”,既是应对经济风险的创新之举,也是惠及百姓的民生之举。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两个“1万亿元”,惠的是民生,暖的是民心。我们要迎着困难上、盯着目标干,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助力人民的幸福生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