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晋绥日报》与反“客里空”运动
抗战胜利后,党在解放区开展了土改工作。土改初期的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虚假报道、过分渲染地主“献地”、“拥护土改”等歪曲事实的现象。1947年党中央及时发现并纠正了这一现象。《晋绥日报》首先旗帜鲜明地在报纸上公开进行了自我批评和揭露,由此展开了反“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新闻记者的名字。他擅长吹牛拍马,胡编乱造。1947年6月,《晋绥日报》开始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新闻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在报纸“编者按”中要求每一个读者都能够认真、大胆、负责地揭发“客里空”现象,在新闻队伍中肃清“客里空”。随后,《晋绥日报》陆续发表了大量有关材料,有读者的揭发,也有编辑记者的检查。8月底,新华社发表文章指出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号召解放区的新闻单位和个人都应该在群众的监督下,彻底检查自己的立场和作风。各地报纸和通讯社都积极响应,开展了认真的自我检查与批评。1947年9月,反“客里空”运动进入高潮,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天。
反“客里空”运动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的,同时还发动群众进行揭发,把新闻工作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下,充分体现了党报的群众路线和对于革命事业、人民利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反“客里空”运动改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思想作风和新闻业务工作,报纸更加重视编者按语的使用,增加了读者来信来稿的刊登,注意报纸的通俗化;从路线上确立和维护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考题回顾】
1、名词解释:客里空(清华大学,2003)
2、填空:1947年至1948年间中国解放区新闻界反“客里空”运动是由( )首先发动的。(复旦大学,2001)
3、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对我们今天做好新闻工作有哪些启示。(中国传媒大学,2003)
4、名词解释:反“客里空”运动(中国传媒大学,2005)
5、分析反“客里空”活动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华中科技大学,2001)
6、名词解释:反“客里空”运动(华中科技大学,2003)
7、名词解释:反“客里空”运动(武汉大学,2001)
8、名词解释:反“客里空”运动(苏州大学,1999、2001)
【考点联想】
新闻真实性原则;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全党办报”思想;《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