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蛊碗舞”的传承和发展
蒙古族舞蹈“蛊碗舞”的舞学特性讲解
1、“蛊碗舞”在蒙古草原生的传承和发展
“蛊碗舞”又称“顶碗舞”主要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草原地区。起初,“蛊碗舞”是在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或蒙古族人民接待贵客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蛊碗舞”被搬上了舞台,发展成双人舞、集体舞等多种形式,受到群众的深切喜爱。“蛊碗舞”的形成在历史上所记载的元代有《倒喇》戏,《历代旧闻》注曰:“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宜人弹之有顶瓯灯起舞”。从这些记载足以见其悠久的历史。
“蛊碗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因受地点(蒙古包)和道具(酒碗)的限制。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蛊,在音乐伴奏下,按蛊子击碰的声音,凭借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表现出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同时也体现出蒙古妇女勤劳、朴实、纯洁、活泼的性格和喜悦心情。舞蹈利用富有蒙古典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蛊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现在,“蛊碗舞”以独舞、双人、集体等多种舞蹈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让人们透过舞蹈演员所表现的舞蹈形式,了解到蒙古族人民的服装、生活习惯等文化和蒙古族“蛊碗舞”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2、舞蹈心理学在蒙古族“蛊碗舞”中的体现
人们常说这个人的舞蹈感觉好,那个人的舞蹈感觉不好。那么什么是舞蹈感觉?通俗的说法就是舞蹈的份,就是跳什么要像什么,跳蒙古舞不能让人家觉得像傣族舞。“蛊碗舞”的历史悠久,其蒙古族特色尤为显著,舞者在表演舞蹈时不仅要表现出“蛊碗舞”的优美特性还要体现出蒙古族舞蹈的整体风格。
用舞蹈心理学的观点概说,舞蹈感觉就是舞者自身的舞蹈感觉,是舞台感觉、本体感觉、自我感觉的结合。在表演“蛊碗舞”时,舞者对舞蹈环境的认知和了解,例如,舞台有多大,是什么形状,地板是什么材质,有多少观众等。这便是舞台感觉,它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视听表象。其次便是本体感觉,这种感觉属于内部感觉,是舞蹈者对自己身体运动、状态、方向和位置的感觉,主要包括动觉、平衡觉、方向感等,例如在表演“蛊碗舞”时演员感觉到的抖肩的力度,拧腰的倾斜度以及碎步的方向,它们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掌握肢体平衡的同时也要顾及到肢体动作的力度与方位,这些都要靠舞者自身的本体感觉去平衡和把握。
最后,舞者的自我感觉是舞蹈的精髓和灵魂。这里的“自我”是指个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象和自我观念,是舞者对自己的主观世界、人格内涵、个性特征和心理过程的感觉。“蛊碗舞”是蒙古族人民表达喜悦情绪的舞蹈,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都要透露出喜悦的特征,那么就要求演员要发自内心的感到喜悦与幸福,也就从性格和观念上要求演员要活泼开朗,热情好客,使看舞的人也能感受到表演者的喜悦与热情。 舞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没有经过长期练习和强化技能,便不会有很好的舞蹈造诣,而技能的学习本质就是动觉、本体感觉与本体运动的自动化。“蛊碗舞”的技能就在于身体和酒碗的协调度上,舞蹈演员在表演时,无论是走、跪、转、拧腰、抖肩还是其他动作都必须保持酒碗在头顶上的平衡,甚至碗里的酒一滴都不能撒出。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学习,技能达到熟练以后,动作的完成基本上不需要视觉和意识的控制。
起初舞蹈演员没有彻底熟练的掌握顶碗的技能,在进行其它肢体动作时,会时刻担心碗和身体的平衡协度,注意力多半也就停留在此,这样也就不能完全的融入舞蹈的角色,致使不能很好的体现舞蹈内涵。但经过长期的技能训练,舞蹈演员熟练的掌握了碗与身体的协调性,使这种技能成为“自动化”,才能使其自身的视觉和意识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从而更加用心的融入舞蹈所需要的角色中。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