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捕快的生财之道
本期《故事与法》我们来讲一讲,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捕快的形象。现在文学作品当中,仍旧有很多描写古代衙门里的捕快的。比如说武侠小说里面就有很多,像古龙的小说里面就经常描写这种,金庸、古龙的小说里面经常会描写很多捕快,像金九玲、陆小凤,陆小凤的系列里面就牵涉到很多陆小凤和很多衙门里的捕快打交道,那么这些小说里面,讲到的捕快形象,跟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当中捕快形象相差很大,传统文学作品里面讲到的捕快什么样子?绝对不是武侠小说里面出现的这种身怀武艺绝技,心怀江湖豪气,结交四方盟友,独霸通行天下,浪迹天涯,潇洒自如的这种形象那没有。在传统文学作品里面,捕快根本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现在传统的文学作品里面,最早的出现,成批的出现捕快形象是元代的戏曲,元代的杂居里边有很多捕快的形象,这些捕快一出场,都是这句话,都是有一个上场诗,就是上场念一首诗表明自己的身份的,我们来看,最著名的是关汉卿的前大引致看非议梦,这里面提到两个捕快上场,两个人上场,就一首上场诗,手拿无情棒,怀揣 小心亡虎路,夜半死尸眠。你看,这个捕快一看就是个凶巴巴的样子,手里拿的那根棍子,打起人来无情无义,跟小说里面,我们近代的武侠小说讲的捕快,拿剑的没有,他都拿棍子,而且无情无义,这个无情棒。怀里面揣的钱,也不是我们现在武侠小说里面讲的那些干净的钱,都是滴满了当时人血泪的钱,小心亡虎路,他们要出生入死,夜半死尸眠,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干活。然后上场试图完了就自我介绍,俺二人在这开封府做这个乌鸦笃守领,乌鸦笃守领是捕快的美称,我这个兄弟,他能办事,换他做,魔眼力硅,石墨,石墨里面的那个硅,就是久经考验的意思。俺们管的是桥梁道路、烽火贼盗,这首上场诗,以及自我的这个介绍,我们就可以知道,捕快他这个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里面往往并不是好的形象,都是一个狠巴巴的、恶狠狠的形象出现。那么在这种情况,这种形象在以后的明朝、清朝的小说里面,仍旧是非常非常多,好的形象相反非常少。
我们现在讲一个以捕快形象作为主人公的一个清朝的短片小说,这个一个小短片小说叫小豆棚里面记载的一个张二棱,一个捕快,这个是有一点文学色彩,但是从作者本身来说,他认为他自己写的是,他自己写的那个是真实的记录,他讲的是山东济宁州,这个衙门里面有个捕快,这个捕快姓张,因为他排行第二,同时他的性情又非常的凶悍,所以在老百姓里面称他为张二棱,有棱有角的那个棱。平日里一天到晚是欺压百姓,而且恐吓向隅、勒索钱财,而且他还把他自己勒索钱财的办法称之为叫配药,配一副中药,那么这个配药我们看看他怎么配药的,小说是这样描写的。说有一年山东发饥荒,发生灾荒,老百姓都去逃荒去,张二棱居然借着人家在逃荒的时候他还发点逃荒的财,他在街道上看见有一个推车的,推着独轮车,独轮车上有很多小孩儿,病得奄奄一息的小孩,他就知道,这个人这些小孩也不会是这个人的,这个就是伤天害理的,那个人就趁着灾荒的时候,用很低的价钱把穷苦人家的小孩儿收买了以后,做人口贩子,要卖到外地去,张二棱把他的路拦下来,拦下来以后就说要抓这个人口贩子,把那个人口贩子,勒索了人口贩子一笔钱,人口贩子逃走了,然后他就把他放走,把这些小孩儿关起来,也不给他们吃喝,等到这些小孩儿快要病死了,扔一个在有钱人家,有钱的这些土地主,家门口,真正的有身份的秀才、举人、官员家庭,这种有身份的他不敢去惹,土财主他扔一个,扔了以后,等到小孩死了,他就去敲门,你看你们家门口死个小孩,这个小孩是你残杀乞丐,残杀乞丐儿童,人家在门口讨饭你把他杀了,我要抓你见官去,那些土财主都把他吓坏了,只好拿钱出来给他。这个就拿配药。拿到了钱就把这个小孩扔出去,拉到万人坑里面埋了,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张二棱干了不少,这是一配药。
另外一种一配药,那也是搞笑的,济宁州里,济宁州这个地方,当时是大运河的一个码头,来往的客商很多,州城里面就有一个商人很有钱,张二棱老是要敲诈他,但是苦于没有借口,没有借口后来他就想一个办法,买通那个妓女。那天赶集的时候,让这个妓女挤到商人身边,看到那个商人经过,趁着人多的时候,妓女就挤到商人身边,然后就擦着那个商人就大喊,非礼啊非礼啊,然后旁边的人,觉得这个,哦,你怎么欺负良家妇女,把那个商人抓起来,然后张二棱立马就出现,召集起来,然后就一锁子把那个商人抓起来,说你是个现行犯,调戏妇女,抓去见官,那个商人也是苦苦哀求,当然这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无非是给他诈一笔钱,他把这些手段称之为配药,其他有很多手段,跟人家吵架,两个人打架了,两个人打架了他说你去告他,他说我又没有证据,我是把他打伤了,他要告我怎么办?不要紧的,拿一块砖头把你头上拍花了,好了,他不会告你,他来告你他说你已经被他用砖头砸了,我去替你作证,这种都是他配药的手段,搞了好多。
那么小说里面写,这个张二棱后来,张二棱除了这个以外,另外还干很多违法的事情,中国古代牛肉是不准卖的,也不准屠宰耕牛的,他就专门开了个屠坊,专门杀牛,杀了牛以后卖牛肉,结果张二棱把他所有勒索到的钱,每一位州官来了,他就把他勒索到的钱当中拿一部分去孝敬这个州官,结果居然做了十几年,州官没有一个看到他,对他不好的,他这些违法的事情也从来没有人去揭发,揭发县官也都不相信,州官也都不相信,结果他居然在济宁州里面成为一霸。这种捕快形象跟我们现在武侠小说当中看到的捕快形象,就不一样。那么捕快我们下面就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要怕捕快?这个捕快到底有什么权利?这个捕快究竟是干什么的?他这种恶名声、他这种在文学作品里面饱受批评的形象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来看一下,捕快实际上这个名称是从明朝才开始。捕就叫捕手,专门抓人的捕手,快叫捕役,捕役就是有权去抓人的人,这个叫捕役,快手就是能够很快的绑人的,这个叫快手,原来是分成两种,那么后来就合成为捕快,在明朝的法律里面,它也叫应捕,应该有权去抓人的人,捕人的人,这个叫应捕人等,那么后来所以他们这个捕快叫应捕,从这个法律简称里面叫霸气,实际上是应该有权抓捕罪犯的人,应该是这样一个应捕,一个 ,但是后来应捕也变成捕快的一个称呼,也有的地方配马的,也叫马快,一般的总称就称之为叫捕快。捕快,老百姓叫他什么?老百姓又叫他班头,他们是分成三班衙役嘛,所以也叫他们班头,或者叫他们,再好听一点叫头温,他们的班头的头温,还有一种叫牌头,为什么叫牌头呢?捕快他跟皂隶不一样,皂隶平时是穿那个制服的,穿那个藏青的袍子,捕快一般都穿便服的,他都穿短衣的。那么他们在腰间,在腰里面他们有一个腰牌,这个腰牌上面写明他的姓名,所属的衙门,这个是他的身份证件。所以也叫,因为他有这块牌,所以也叫牌头,或者叫牌温,有很多人要尊敬他这样子。
那么捕快他是不是张二棱这样随便抓人,是不是捕快的权利?张二棱他能不能这样一锁子把人抓住,动不动就拿出锁子来吓人,这个当时捕快他确实身上一般都随身带着铁锁,锁链、铁锁链,或者是粗的麻绳,然后他们一般是不带武器的。像我们现在武侠小说里面,说挂剑的,这个不可能,剑都是有身份的人,才挂的,他们一般都是怀里面揣一把铁齿,拿一把铁齿,拿根铁条,是暗器,平时就拿,万一碰到武力拘捕的时候,他就拿这个铁条打架,平时身上,外观上他们不带武器,因为他们都是便衣,现在说都是便衣。表明自己身份的只有这块腰牌,服装打扮上一般,但是他们的眼神,走路的样子都知道,是衙门里的捕快。
那么我们说起来,又要讲捕快也是贱民,这个是现代武侠小说当中错得最远,现代武侠小说当中讲到捕快,都是把他作为现在的侦探,或者称之为诸如刑事警察来描写,实际上在古代不是这样,捕快在古代它的身份非常低的。古代讲的那个贱民,娼优皂卒,那个皂,也包括捕快在里面,捕快在历史上都算贱民,他们不可能像现在武侠小说里面讲的,他跟江湖上的什么,读书人啊、秀才啊平起平坐,大家称兄道弟,不可能的,他们只能,他们如果要跟秀才坐在一起的话,那要坐得很远,他们根本不可能坐在一张桌子,他们都是没有身份的,都是属于贱民,为什么?这个也是我们反复强调,就是他这个职业,是靠他的身体来换得的,捕快实际上很苦的,当时一个案件发生以后,长官要他去破案,那都是要付出身体代价的,他限时限刻,比如三天之内,你必须要把它破案,这个就叫比,比较的比,比三日一比、五日一比,五天,限你五天必须要破案,三天以后、五天以后把你叫来,破案了没有,没有打,那就一根签要打五下屁股,甚至于打两根签打十下,而且很奇怪,专门打一边,专门打左边屁股。然后出去再查案子,再查案子过了五天汇报,抓到了没有,没有抓到又是两根签,打右面屁股,然后等到左边屁股好了,再打左面屁股,只要这个案件不破,捕快就这样三天五天、三天五天、不停地挨打,甚至于像《水浒传》里面讲的,讲到宋朝的,这个在明朝也是有可能的,到了后来不能破案,先把你脸上刺字先刺好,你不能破案先把你脸上刺字刺好,将来配往某某州,你不能破案,就马上给你刺上,你应该配到哪里去就给你刺配出去。马上作为罪犯处理。因为捕快它这个又要冒生命危险,而且动不动就要挨长官的责打,所以这个在中国古代认为以自己的身体在谋反,都是不孝的,因为不孝,所以他的习惯上就叫贱民,作为政府也正好,也就把他们按照民间习惯把他们作为贱民,这个是捕快第一个,他的身份很贱。第二个,捕快的收入也是相当可怜的,在衙门里面捕快算是第一收入高的,多少呢?每年一般的捕快,一般的衙门、一般的捕快,每年十两银子,一两银子值多少钱?我们不去管它,反正我们知道,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一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一年十两银子,他自己吃饭都不够,更不要说上面奉养父母、下面蓄养妻子,根本做不到的,所以捕快的法定收入也是低得不得了,为什么低得不得了,这个也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现象,就是这个捕快并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他也不是政府雇佣的一个职业,他是政府向当地老百姓一种摊派的义务,就是我这个整个社会治安工作,我需要多少警察?需要多少捕快?摊派到附近几个乡村里面,哪户人家,你们家就给我承担捕快,所以叫捕役捕役,原来叫捕役就是这个意思,捕它是一种役,所谓役就是要老百姓无偿地为政府服务,无偿地为政府服务。所以摊派到你们家头上,那你们家就是做这个事情,当然也给你们好处,比如说你们家其他的,为政府义务劳动的项目就不要承担了,但这件事情你要为政府义务劳动的。那终年在外面跑,为政府跑,那么政府给你一点伙食补贴,所以捕快的那个收入,法定收入不能称之为工资,它实际上是叫工时应,工作时候吃一点东西,那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伙食补贴,叫工时应,所以他的数字这么少,他是按照一天只吃一顿饭来计算,一天只吃一顿政府的饭来计算。捕快的身份是贱民,还要冒生命危险,收入又这么低,谁愿意干呢?非常奇怪,愿意干的人非常多,因为他合法的收入途径已经给堵死了,合法的社会上升道路也被堵死了。肯干这个东西就看重一个东西,它可以欺压别人,有权去勒索别人,而且捕快跟皂隶不一因,皂隶天天要在衙门里边、在大堂里边站班的,捕班快手他都不用站班的,他可以天天在外面闲逛,但是从法律上讲,对他们提防也是很严重的。民间的法律都严格规定,捕快没有政府的命令,没有长官签发的命令不准出城,他只能在城内闲逛,出城不行,出城必须要有政府开的票,他去传讯别人、抓人必须要有逮捕令,这个在当时叫牌票,原来是写在一块木板上,你拿着,拿着这块木板去,后来就嫌它太麻烦,把这个木板变成了一张票,做了一张纸,所以叫牌票牌票,原来叫信牌,后来就叫牌票,拿一张纸,就像我们现在传票或者拘押表一样,它前面有一个说明,然后下面就是去传什么人,去传什么人?这个人住在哪里?然后由长官在这被传讯的人的这个姓名上面拿那个红笔点一下,理论上讲的,原来被传讯的人应该是由长官亲笔写的,用红笔亲笔写,长官到了后来都很懒,就是由刑房书吏,或者是他的师爷给他,把这个被传讯的人,应该被抓捕的这个人给他写一个名字在上面,然后长官用那个红笔点一点,就代表长官写的,那么俗话讲,堂上一点烛,民间千滴血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捕快没有这张传票或者勾票,没有这张票的话,他就没有权利抓人,没有权利锁人,有了这张票,他才有权出城,才可以抓人,才可以欺压别人。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抓不到现行犯,逃跑的现行犯,这个罪犯名字都知道了,但是这个找不到,那么他会出一个海捕文书,就是我们叫通缉令,这张通缉令放在捕快身上,捕快可以看到任何一个被他怀疑是被通缉对象的他可以抓,捕快只有这两种文件是可以用的,但是通缉令这种情况古代发生比较少,大部分情况都是各种各样的传票,各种各样的,当时叫勾票,就是让他,让这个捕快把他勾到衙门里来问话的意思。有了这张票捕快就有权,捕快就有钱了,有了权也就有了钱了,他拿了这张票就可以跑到当事人家里去。当事人家里去,他传讯的那个对象,比如说原告告状,长官审状,然后要去传唤那个被告,好,一张票开出去,叫你去传唤被告,这张票,捕快捕拿了这张票,跑到被告家里,他可以向被告要跑路钱、饭钱、鞋钱,然后跑到原告家里去,我帮你去传那个人,你也拿钱给我,两边拿钱,这个数字,这个钱到什么程度?这个各个地方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一般都是有一个幅度在里面的,比如说我们从现在从大量的明清小说里面,我们可以大概猜出当时的价码,一般性的民事纠纷案件,比如说两个债务纠纷,债主向债务人讨债的,现在要捕快去传唤那个债务人,那么像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上百两的银子的话,那么这个捕快拿到的这个手续费,什么鞋钱、跑腿钱、饭钱、酒钱,沆卟啷当加在一起,二十两左右,就是大概相当于诉讼标底的10%左右,一百两十两,一千两一百两,就这样,那个是民事案件,如果是刑事案件当中,一般的伤害案件至少是十两银子,这个我们在《醒世通言》小说里面可以看到,一般是十两银子,如果是伤害到了人命案件,那不得了,人命案件的话,而且这个被害人家里,或者是被怀疑是凶手的那个家里是有钱的,那么一个人命案件常常要成百两银子、几百两银子,非常高的。还有一种就是海捕公文,给了你一个通缉令,你去抓人的,把这个案子给你,你去抓人的,这个也是价码非常高,因为这个是个自由的捕人的症状,他可以抓任何人,这个也是捕快的一个很大的一个财源,捕快另外一个财源,我们现在也想不到的,就是捕快把那个,比如说他去传讯别人,把人传讯来了以后,比如说在乡下,他跑出城,把那个人传到城里面的时候,或者把他带到城里以后,天黑了,老爷已经下班了,现在带了这个人,把他放在哪里呢?没有地方放,所以从明朝开始,捕快就把这些人都带到自己家里去,抓到的被告,抓到的罪犯、流窜犯、嫌疑犯,或者是屡教不改的小偷小摸这种人,因为有人告他,结果长官就下令把他们都抓起来,抓起来长官并不让衙门里那个正式的监狱,必须长官签字才能够关进去的,长官签字以前这些人怎么办?因为比如说长官明天早晨才开堂,或者长官甚至于根本就不在,那监狱就关不进去,那这个带到的被告没有地方去,还有很多证人、还有原告,反正诉讼当事人没有地方去的,都要由捕快来解决住宿,所以捕快就会找很多,一个就在自己家里,自己家里没有房子的,就把很多公用设施,比如说一个破庙把它改装一下,或者是原来政府的叫铺设,就是古代传送文件的那个兵,一个当兵的铺兵来传送文件,那个铺兵有一个盆子,把他弄到那个盆子里面,因为这个铺子到来后来都已经废弃了,这个叫冷铺,把这些人就关到冷铺里面去,他自己给他造那个安全设备,这个捕快就自己雇人,雇人把他关在里面,然后就可以勒索当事人钱财,我给你饭钱,你关在我这里,你还要给我钱,这样这种由捕快自己办的临时看守所,这个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每个城市里都有,以至于到了后来就逐步逐步给它一个总的名称,原来各个地方名称不一样,比如说在四川叫卡房,在河北大部分地方,叫冷铺,在我们江南地方大部分地区叫井房,因为它有一个木头笼子像一个井一样,把人关在这个笼子里面,所以叫井房。到了后来,逐步逐步通称为叫班房,为什么叫班房?三班衙役,这个衙役总称为叫三班衙役,这些看守所大部分都是由衙役来主持的,所以就叫班房,三班衙役,所以班房,所以班房实际上跟正式的监狱,它这个名称是有点差别,它原来是私人开设的看守所,这个又是捕快的一个权利跟金钱的来源。
好了,我们从前面张二棱这个故事,以及前面那种狠巴巴,恶狠狠的形象,捕快的形象
好了,从我们上面讲的张二棱这样一个捕快的典刑形象,然后我们又讲到了,在各种文学作品里面,都提到捕快的这种恶狠狠、凶巴巴的这种形象,甚至于还有很多谚语来表示对于捕快的这种不讲道理的形容。比如说很多小说里面都有,叫官差吏差来人不拆,这个人是一样的,一个叫拆一个叫差,或者叫衙门人先动手再动口,就是他抓到罪犯先打一顿再说,或者叫做衙门人走到人家,不论贫富,有个论门诀窍,这个论门诀窍惊吓一番,就是恐吓别人一番,我们从这种负面的形象、负面的评价,我们就知道,衙门里的捕快,在整个社会上的评价是很低的,那会带出一个问题。官在哪里?官怎么就管不了这些捕快呢?为什么官员不监督他们呢?正常的衙们的体制在哪里呢?这个确实是没有的。理论上讲官员可以打,所以捕快官员可以动不动就打,甚至于把捕快,犯罪的捕快,犯错的捕快活活打死,官员不犯什么很重的重罪。但是这个理论,在实际上做不到,因为官员他没有办法监督捕快,捕快人数实在太多了,一个衙门里面的,编制里面规定的捕快一般是10个到20个,但是,10个到20个实际上是不够的,因为衙门我已经讲,衙门的捕快他要冒生命危险的,出去追捕罪犯的话一两个人是不行的,所以他会带上很多帮手,这些帮手都是地痞流氓,都是他自己的私人朋友,所以一个衙门里面,跟着捕快跑腿的,总有上百个人。大老爷自己坐在衙门里面,很少轻易出门,而且他一出门就不得了,一出门必须要有皂隶给他引锣开道,要坐着八台大轿,他坐在轿子里面外面怎么会知道,他根本不知道的。所以捕快他没有办法看到捕快这块形式,这个一个是很难监督,另外一个不想监督。因为官员如果他来专门对付捕快的话,他自己也很难。如果捕快就是不给他破案,那他怎么办呢?最多也是一顿打,打到后来就没办法,这个案子如果破不了,他不跟捕快勾结起来,把某些案子给它消磨掉,怎么叫消磨掉?就是他暗示捕快把这个一些没有办法破案的案件,栽到其他人头上去,栽赃指班,什么意思?这个是中国历史上古代法律的漏洞,中国古代法律上规定,一个人犯了三个罪名、四个罪名,只处罚当中最重的那个罪名,我们现在刑法理论叫做吸收主义原则,一个人犯了三个罪,伤害罪、调戏罪、盗窃罪三个罪,处罚最重的那个伤害罪,另外两个罪名就不处理了,好就利用这一条,盗窃案没有破,抓到一个伤害罪,伤害罪的罪犯,叫捕快把这个伤害罪的人打,打得他愿意承认另外一个盗窃罪,他为什么愿意承认,因为对他来说没有坏处,这个盗窃罪,比如说盗窃20两银子,那最多也就是徒一年的,判徒刑一年,你现在把人打成重伤,你现在要徒刑三年,徒刑三年你不会加上去,那一年徒刑不加上去,你就服三年徒刑,对你来说没有损害,你就认了吧,如果是个死罪罪犯更好了,强盗,那就,以前这个县里面没有破的强盗案件全部都送到你头上去,那这件事情 捕快之间要心照不宣,关着审案子的时候,实际上这些口供都是捕快打出来的,把这些罪犯打,打到他们怎么去回答官老爷的问话,怎么把原来的那些罪名全都承担下来,这都是要捕快交代的,所以官员跟捕快在这个上面,它有一个共同利益,它有个共同利益的立场,官员要期限之内破案,捕快也希望在期限之内破案,那么在利用这个法律漏洞,让并没有犯那个罪,但是犯了其他重罪的罪犯来承认没有破案的那个案件。案件结束,长官可以升官,捕快可以不打屁股,就打 这个是一种情况,他不愿意去监督这个捕快,他也不愿意很严厉的去处罚这些捕快,他跟捕快有共同利益。
还有一种情况,更加恶劣的情况,就是很多官员他收贿、受贿是通过捕快的,因为官员不跟当事人联系,跟当事人联系的是捕快,去传话的捕快,去传讯的传唤的捕快,那么作为当事人如果他确实理亏的,他觉得自己要败诉,他要向大老爷行贿,他找谁呢?如果他是有身份的人,秀才、举人、或者是官员的亲属、官员的朋友,他可以通过那些人,这个叫通官节,通到长官这里, 这是一种办法,这是有身份的人,没有身份的土财主怎么办?拿钱给捕快,这个捕快叫撞木钟,什么叫撞木钟?他跟官员之间并没有很密切的关系,那么他怎么来跟官员把这个行贿的尺码,以及当时的那个要求,讲给大老爷听呢?撞木钟,有一种办法就是通过长官附近的亲信人员,门子、皂隶、或者像长官的长随、门房大爷,跟长官能够说得上话的人,传过去,捕快自己跟大老爷没有办法私下说话的。还有一种撞木钟的办法,就是在那张大老爷签发那张传票上面做文章,比如说大老爷上面写的是,限九月三日提到某某人犯,那个捕快就拿支黑笔在这个九月三日上面写一个横,一横,加一撇,变成九月三百,在这个三百上面点两点,然后他说人犯带到,把这张传票交换给衙门,那么传进去的时候,这个大老爷如果是个明白的大老爷,久经观察的大老爷,他一看,就知道这个是个暗号了,三百两银子,干不干?县官同意的,拿支红笔在三百上面点两点,然后旁边红笔写一个批示,几号带到过堂,写一个过堂在上面,如果大老爷觉得三百太少,他可以写五日过堂,他这个五日的日上面给它横一横,大老爷要五百,还回去,捕快就拿这个,再去跟当事人讲 、谈价格。所以在这个情况下,猫鼠同眠,长官跟捕快之间有共同利益,有共同腐败的那个动机,也有共同腐败的可能,所以长官很严厉的去监督他一个做不到,第二个他有很多需要依靠捕快的地方,这个是这个监督体制不发生作用的很重要的原因,当然捕快不能作得过分,捕快不能侵犯当地的利益集团,就是乡生集团,你不能过分的去侵夺,到底有权有势的秀才、举人,这个集团特权基层,这个捕快不能过分,敲点小竹杆是可以的,一般的惯例之内,搞点手术前、手术费、手续费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过渡得罪这些人,这些人会把这个信息反馈上去,那么对于官员来说,这就成为一种威胁,这些乡生,乡里面的退休官员,或者是举人、进士通过他们的同学,把这个官员在这里做官,捕快这么作恶多端,把这个消息传递到朝廷里面,那这个官位置就不保了,在这种情况下,官员就跟捕快处在对立立场上,利益趋向不同,怎么办?打,这个时候久已要训诫一下捕快,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和平共处,利益均沾,所以这个是跟着体制不起作用。
利用捕快这种没有正式收入,没有社会正常地位的贱民来进行执法、来维持治安、来追捕罪犯,这实际上倒是世界上蛮普遍的现象,世界古代有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子。因为政府它能够控制的人员都是失去人身自由,所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贱民,过去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只不过中国这个维持时间非常长,唐宋元明清,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是这样,那么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它设立这个制度的动机,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这样可以节省政府的行政开支,没有现金,这些事情都是让老百姓义务来承担,他觉得这样很好,结果他没想到,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没有设立正式的税收,那么好了,陋规就出来了,因为正是因为这些地位身份很低的执法人员,他没有正常收入,所以他就一定要依靠勒索当事人来维持生机,这就变成一个经济上的必然性,还有一个你这个制度设计,你为了防止这些人权利过大,所以你把他的地位压得很低,压成贱民,不让他有出头的日子,结果导致这些人没有任何利益廉耻,他惟一的价值取向就是捞现金、捞先前。因为他没有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可能性,甚至于连他的子孙都没有办法提升社会地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惟一的就是,他内心的这种道德约束,几乎就是没有,因为他再约束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整个捕快集团,整个捕快的形象是有问题的。这个是被这个正常社会所不能容忍的、所鄙视的、所看不起的。那么结果这种制度的设计,大大加重了当事人的诉讼的负担,加重了政府操作执法当中的层次和环节,尤其是增加了腐败的环节,撞木钟、通官阶,这种腐败的环节越加越多,腐败的环节越加越多,腐败的成本,对社会承担的腐败成本越来越大,那么也就造成我们整个法制环境的越来越恶劣,这就是中国历代,尤其是明清时期,我们的法制越来越差劲,越来越,法律环境越来越差劲,越来越不能被社会容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好,今天我们的《故事与法》就讲到这里,从捕快这个典型的形象,从捕快的来源,从捕快的身份,从捕快的职能以及捕快怎么在社会上、在执法在环节当中起到了实际的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把整个这个情况给大家做了一个交代,希望对大家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有所帮助,也对于大家阅读武侠小说也有一个更好的鉴别。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