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东解放军文职临床麻醉学重点: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作用
(一)麻醉性镇痛药
1.哌替啶:哌替啶应在娩出前1小时内或4小时以上使用为宜。哌替啶有促进宮缩作用,但子宫肌张力不降,宮缩频率及强度增加。
2.吗啡:该药透过早产儿血脑屏障的浓度大于哌替啶,故禁用于早产。又因对母体易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副作用,故目前在产科已基本弃用,而被哌替啶所替代。
3.镇痛新:该药可加强宮缩,缩短第二产程。胎儿对该药的摄取能力较对哌替啶者强。
4.芬太尼:该药可在分娩第二期经硬膜外间隙注入0.1 mg而获得良好镇痛,并便宫缩加强。有作用出现快、维持时间短的特点。
(二)非巴比妥类镇静药
1.安定:容易通过胎盘,可引起新生儿血内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易诱发核黄疸。有人报告用于产钳和臀位分娩,安定比吸入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少,故适用于产科。
2.咪唑安定:高度亲脂性,微溶于水。在体内释出亲脂性碱基,可迅速透过胎盘,但透过量少于安定,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清楚。
3.氯丙嗪:主要用于先兆子痫和子痫病人。
4.异丙嗪:母体静脉注射1.5分钟后即可在脐静脉血中检出,对子宫肌张力无影响。个别产妇用药后出现躁动。近年来神经安定药如氟哌啶已被逐渐采用,异丙嗪及氯丙嗪已罕用。
(三)巴比妥类药
容易通过胎盘,但治疗量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对子宫也无明显影响。
(四)全身麻醉药
1.氯胺酮:1968年用于产科,具有催产、消除阵痛增强子宫肌张力和收缩力的作用,对新生儿无抑制,氯胺酮禁用于有精神病史、妊娠中毒症或先兆子宫破裂的孕妇。
2.异丙酚:为水溶性乳剂,乃一新的静脉催眠药,催眠效能较硫喷妥钠强1.8倍。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该药可透过胎盘,大剂量使用(用量超过2.5 mg·kg)可抑制新生儿呼吸。
3.安氟醚:其镇痛作用比氟烷稍强,低浓度吸入对子宫收缩的抑制较轻,麻醉诱导则较氟烷慢。
4.异氟醚:引起与剂量相关的子宫收缩抑制,浅麻醉时对子宫抑制不明显,对胎儿也无明显影响,深麻醉对子宫有较强的抑制,容易引起分娩子宫出血,同时对胎儿不利。
(五)肌肉松弛药
1.琥珀胆碱:其脂溶性低,且可被胆碱酯酶迅速分解,故在常用剂量时,极少向胎儿移行,新生儿体内亦无此药,但用量在300 mg以上或一次大量使用,仍会移行至胎儿,3分30秒时可与母血浓度相平衡。
2.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哌库溴铵和杜什氯铵等,都是高度水溶性药,故不易(并非完全不能)通过脂质膜屏障,如胎盘屏障。
产科使用的理想肌肉松弛药应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很少通过胎盘屏障,新生儿排除该药迅速等。阿曲库铵的理化特点接近上述条件。
(六)局部麻醉药
1.局麻药的蛋白结合度:与母体血浆蛋白的结合度高者,通过胎盘量少,进入胎儿血的量也小。
2.局麻药的分子量: 分子量在350~450以下的物质容易通过胎盘,常用的局麻药的分子量都在400 以下,故均较易通过胎盘。
3.局麻药的脂质溶解度:局麻药中,脂质溶解度较高者,均较易于进入胎盘。
4.局麻药在胎盘中的分解代谢: 酰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卡波卡因、布吡卡因,大部分在肝脏经酶的作用而失活,不被胎盘分解,其代谢过程也远较酯类局麻药缓慢。由于其作用可靠,渗透性强,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尚不多,故仍被普遍用于产科。
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等,大多经血浆或肝内假性胆碱酯酶水解,也在胎盘内水解,因此移行至胎体的量少,故较安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