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东医疗卫生护理学基础知识:常用化学消毒剂考点总结
1.戊二醛:2%溶液用于浸泡金属器械及内镜等,消毒20~45分钟,灭菌需10小时。每周过滤1次,每2周更换1次消毒液;对手术刀等碳钢类制品有腐蚀性,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2.过氧乙酸:对金属类物品有腐蚀性,对纺织品有漂白作用;易分解而降低杀菌力,应现配现用。配制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浓溶液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配制时要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在避光、阴凉处密闭存放,防高温引起爆炸。0.2%过氧乙酸溶液用于皮肤消毒;0.02%溶液用于黏膜冲洗;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0.2%~1%溶液用于浸泡消毒,时间30~60分钟。
3.甲醛溶液(福尔马林):适用于易腐蚀、对湿热敏感物品的消毒灭菌。常用熏蒸法。器械与衣物的消毒、灭菌必须在消毒柜中进行;加入的氧化剂是高锰酸钾,蒸气穿透力弱,器械、衣物消毒时应该充分暴露;温度、湿度对消毒效果影响较大,因此要求室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对人体有一定刺激性和毒性,故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4.环氧乙烷:穿透性强,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适用于光学仪器、电子仪器、医疗器械、书本、皮毛、棉、化纤、塑料、金属、木、陶瓷、橡胶制品及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等。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具有一定毒性,故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及明火处,储存温度应低于40℃,以防爆炸。灭菌后的物品,须清除环氧乙烷残留量后方可使用。
5.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液氯、次氯酸钠及84消毒液。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浸泡被乙肝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胞污染物品需30分钟。在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以减少有效氯的丢失;配制溶液的性质不稳定,应现配现用。配制溶液时应按测定的有效氯含量计算校正后取量;对物品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织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消毒后的物品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要定时更换消毒液。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搅拌,放置2~6小时。
6.过氧化氢:适用于外科冲洗伤口、漱口;不耐热的塑料用品、餐具、服装等消毒。3%过氧化氢消毒时间为30分钟。稀释液不稳定,应现用现配。存放于阴凉、通风处。金属和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因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对眼睛刺激性较大,应注意防护。被血液或脓液污染的物品,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7.碘酊:对伤口及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碘酊浓度及创面情况,2%用于注射部位、手术、创面周围皮肤消毒,1分钟后用75%乙醇脱碘。
8.乙醇:70%溶液用于消毒皮肤、浸泡锐利金属器械及温度计。消毒用的浓度切勿超过80%。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杀菌效果;不适用于手术器械灭菌,因为不能杀灭芽胞;易燃、易挥发,需加盖保存,置于避火处,并定期测定溶液浓度;有刺激性,不宜用作黏膜及创面的消毒。
9.碘伏:主要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消毒。0.5%~2%溶液用于擦拭消毒部位,0.05%溶液用于冲洗伤口黏膜和阴道黏膜。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