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解放军文职考试-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① 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一般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显性课程的优点:课程设计与实施比较规范、严密,管理比较严格,容易引起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显性课程的局限:课程门类、形式繁多,造成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压力较大;教育目的过于直率、明显,把握不好,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② 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
一般说来,隐性课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A、隐蔽性。隐性课程不像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而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观念渗透到学生心灵,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B、非预期性。隐性课程也不似显性课程那样,能通过学生的反应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它在事先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
C、两重性。隐性课程既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又能对学生施以消极的影响,阻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整体性、易接受性、持久性。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设计良好的隐性课程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可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如果设计不良,建设不好,也可能发生消极作用,干扰或阻碍教育目标的实现。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