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7年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资料1

来源: 2016-06-28 11:11

 1)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97 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到90 年代初期,邓小平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2 年,在中共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 5 6 日颁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共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 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 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农业、工业、国防、财贸等行业和部门都提出了依靠科技振兴行业的发展战略。各省、市、自治区及各地(市)、县(市)也制定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针。1998 年,江苏省率先提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决定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逐步转换到主要依靠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战略提出后加速了地方科技事业和经济的发展。1996 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立,各地方随即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或科教兴省(区、市)领导小组。1998 4 月,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第三次大会上,我国学者宣布,1981-1997 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1 . " %。同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 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 。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保证预算内教育和科技经费拨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第一次明确了对财政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相应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法律规定的增长幅度。1998 6 月经中央批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指出要深入贯彻江泽民关于知识经济和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要在财力上支持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人。

总之,“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006 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提出要用15 年时间使中国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所谓的创新型国家,主要体现国家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通过劳动力要素以及资本要素来驱动,是要通过自主创新,具有综合性的生产要素来实行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一般来讲,创新型国家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其发展目标。在创新能力、知识产出、科技对经济进步的影响方面都明显地优于一般的国家。当今世界被称之为创新型的国家有20 多个,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国像丹麦、瑞典、芬兰、德国、新加坡等等。其共同特征,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人量一般都要占GDP 2 %以上。二是创新产出高,被公认的20 多个创新型国家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到全世界总数的99 % ,综合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通常都在70 %以上,当然他们自主创新能力也比较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通常都在30 %以上。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无数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对于社会主义有三种形式: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所有这些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深人开展机制和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快速成长和持续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通行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我们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由接受教育发展来的,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把教育的核心追求从知识转向发展、从继承转向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在宏观上进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材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大胆创新,既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又要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其次需要在微观上把创新意识带到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中,夯实基础,大胆质疑,突破定势,使人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以此,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3)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何谓创新型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今天来看,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专指那些敢想敢闯、敢做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实施创新教育是其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造成的工人片面畸形发展的现实提出的。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威得竞争就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因此,时代的发展已经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新的内涵,人的创造性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人的发展的本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型,是我国教育真正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依靠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以创新型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新观念,强化素质,具备创新的基本能力。

第二,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激励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典型引路,鼓励创新;教法灵活,引导创新;分析比较,启发创新。

第四,弘扬个性,形成创新精神。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

第五,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都要重视创新,形成创新教育的合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