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思想政治教育学3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被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其它现象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因此,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才能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
(一)人的愿望、动机、意志等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合力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功能和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对思想工作在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中的意义却认识不高,这是很多地方、很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换个角度,即不但从政治角度,而且从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价值。
1.人才素质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人之成才重在素质,人之素质贵在完善,人的完善的素质需要培养。人才素质问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民族参与国际竞争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
2.重视精神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人的理想、信念、精神、道德,是人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因素,是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要发展生产力,不但要重视智力投资,而且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人不仅是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政治主体、历史主体和道德主体,人只有实现了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的生产方式,才能成为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社会变革的倡导者、参与者。
(二)思想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基础有重要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来论证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问题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无论做哪一项工作,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离不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条件。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6、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就是指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一般说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1.目标导向:即规定具体的奋斗目标,引导人们向目标奋进。
2.政策导向:主要是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疏通、引导人们的思想,以提高认识、规范行动。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
3.舆论导向:即利用赞赏、激励、批评、监督等手段,制造和形成正确的舆论,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对人们形成一种强大的约束力和导向力。
4.自主导向:即群众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进行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二、保证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业务技术工作而言并贯穿其中,决定其发展方向的工作,它所体现的无疑是人民的基本的、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因此是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方向的一个原则问题。只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人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制,纪律的认识,才能增强人们对其执行的自觉性,才能使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其一,它保证我国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产生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其三,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有制度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靠保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政治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许多工作要做,但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条件。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措施。
再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新型人际关系的根本途径。
最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人们实现观念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3.思想政治教育是调动人们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觉悟、智慧和力量,才能取得成功。靠什么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靠贯彻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是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是必须经过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
三、育人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专门做人的工作,对于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个体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方向,是指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品质等的综合表现,其中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起着支配作用,是思想和行为的精神支柱。人才的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人才的正确政治方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习得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不断确立。
(二)树立现代思想观念,推进社会创新和改革
树立现代思想观念,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实现条件。一方面,早历史进程中,思想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前奏和重要内容,新的思想观念是冲击旧秩序和旧制度的精神武器。树立现代思想观念,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才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促进人才的人格完善
人才的人格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作用的基本因素。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塑造何人健全的人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吩咐的精神世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格,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培育人的能力,特别是精神生产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培育人的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和再生产思想、理论、知识、道德规范等社会意识形式的能力。精神生产的作用就是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时相互联系和区别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有助于培养人们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协调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作用是指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的、相互沟通的方式,进行人的情绪调控、人的心理调适和人际关系调整,从而达到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的目的,保持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五、激励功能
奖励、表扬、赞赏,能够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发挥其聪明才智、潜能;它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培养人们的积极情感和坚强意志,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大系统正常运转。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好坏,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而创设良好的 教育环境,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作用
所谓环境,是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它不同于上述一般对人们起自然影响作用的广义的环境或普通环境。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1.规范性;2.特定性;3.动态性;4.可创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主宰者,人们总是按照主观的认识水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组织、改造、利用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而且有利于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具有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从一般意义上讲,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叫物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这种影响,“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以静心情”。讲的就是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但和社会环境比较而言,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也就是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条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就其覆盖面而言,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社会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一、宏观环境的影响
宏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环境”、“大气候”,是较大范围内环绕人的需求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它一般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由以上两个方面所决定的产品的分配形式。
1.经济环境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和规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
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将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现代化工业生产所证实了的客观事实。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思想关系的物质手段,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社会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从根本上讲,就是由谁当家作主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
1.实现党的政治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发扬人民民主,增强法制观念。
3.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三)文化环境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以物质为基础,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1.社会文化环境广泛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思想品德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产生重要影响,会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树立科教兴国战略意识,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提高科学技术,也是文化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3.形成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二、微观环境的影响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实践范围,在不同的实践范围中受到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教育对象的实践范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微观环境即通常所说的“小环境”、“小气候”,它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一)家庭环境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赡养关系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是指自己的家庭境况。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相互关系等等。
家庭教育担负着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帮助营生自主等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主要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
(二)学校环境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历代积累的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人才的场所。通过学校教育,受教育者一方面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掌握谋生的基本本领;一方面全面塑造自己的人格,为将来进入更广阔、更复杂的社会环境作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1.校园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载体。
2.校园文化环境。是属于学校环境的软件部分,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制度、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等。
3.校园人际环境
(三)工作环境(组织环境)
人类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各种社会组织。各类组织都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如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等于放弃组织的部分社会责任。从另外的角度看,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维系的组织,也很难说是一个健全的组织。因此,从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本身利益出发,也要求各级各类组织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组织的特殊使命以及职工与组织的特殊联系,决定了组织在影响职工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主要受一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工作单位业绩。一个工作单位如果效益比较好,成员就会因为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较好的体现而心情舒畅,成员也会因自己的个人收益比较好而情绪稳定,工作热情饱满,集体观念增强。
2.管理方式。工作单位的管理方式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专制式管理方式,二是民主式管理方式,三是放任自流式管理方式。民主式的管理方式是最能发挥激励作用的管理方式,它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使其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3.工作单位风气。一个工作单位的风气是该工作单位的成员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体现在工作单位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它能反映该工作单位的群体意识,即群众的精神状态。工作单位的某种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对每个成员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一种文明和谐的组织风气可以激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4.领导者的形象。良好风气的形成和保持,同领导者的倡导与推广关系密切。领导者能否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对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也极大,甚至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所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作用。人的自主性特点决定了人并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可以积极能动地作用于环境,通过革命和工作的实践改变自己的环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塑造,改变社会环境,创造新的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1.积极因素的原则
如何分清消极和积极因素的影响。
2.整体一致性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环境的影响。
3.层次性的原则
4.创造性原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途径
1.加大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2.加大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3.依靠政府行为和社会动员,优化社会宏观环境
4.营造育人氛围,建设社会围观环境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
1.舆论导向法;2.整合协调法;3.比较鉴别法;4.专家评优法。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